(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3天):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约30度,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双腿间置入三角枕,预防人工关节脱位。可以向健侧翻身,但要避免向手术侧翻身。 术后早期疼痛多因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能够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慢性疼痛,不利于康复因此术后不要因惧怕镇痛药的副作用而隐瞒、忍受不必要的疼痛,实际上只要合理使用镇痛药,其副作用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术后早期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预防血栓形成十分重要。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动,每次持续5~10秒,然后休息5分钟,每天90次左右。②踝泵运动:仰卧位,主动地进行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每天90次左右。③臀肌收缩运动:患者仰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每天60次左右。④卧位伸膝运动:仰卧位,膝关节后方垫圆枕,高约15cm,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并下压膝关节,使膝关节伸直,保持5-10秒,每天60次左右。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功能锻炼(术后4-10天):主要是加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运动。①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②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运动,但屈髋角度不宜大,应小于45度,每天30次左右。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1天至1个月):此时,患者疼痛已经减轻或消失,假体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开始修复,以离床训练为主。但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训练应在15天以后进行。①卧位外展: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左右。②卧位到站立位训练:双手撑起,患肢外展,利用双手和健肢支撑力将患肢移至床边,每天3次左右,注意预防跌倒。站立位到卧位时相反。③坐位到站立训练:起立时健肢先着地,患肢后触地,拄双拐或助行器,利用健肢和双拐或助行器支撑力站立,开始训练站立2分钟即可,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跌倒,以后逐渐增加。站立到坐位时则相反,洗澡时可采用此方法。④扶拐或助行器行走训练。行走时患肢负重程度需根据术后医师指导决定,扶拐行走时必须有陪护人员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时间根据患者体力而定,一般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3-4次。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2个月):①站立位屈髋练习:站立位,双手拄双拐或助行器或其它物品,健侧单腿站立,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度为限,加强髂腰肌肌力。②伸膝练习:坐位,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肌力,注意屈髋角度不超过90度。③站立位髋外展练习:体位与上面相同,患侧髋关节外展,以40度为限,保持5~10秒,以加强髋外展肌肌力,这一运动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功能锻炼(术后2~3个月):可使用静止自行车锻炼:此方法有助于下肢肌肉和髋部活动协调性增强。开始踏脚踏板时,先向后踏,当觉得向后踏动作已很轻松、舒服时,再向前踏。当动作连贯后,再加大踏脚次数及频率,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逐步增加到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第六阶段 第六阶段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后):此期患肢可逐渐负重,逐步由双拐——单拐——弃拐过渡(实际上随着手术技术的提升和关节材料的改良,脱拐时间也大大提前)。因为身体平衡已经建立,可扶双或单拐较熟练行走,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当身体平衡调理到完全熟练,可弃拐每天用正常步伐走3~4次,每次20~30分钟,这样可最终恢复到正常步行状态。另外注意,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该做到3个月内尽量平卧,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 注意:一定要做到“六不”,即:不用力屈患髋下蹲、不盘腿、不坐矮板凳、不跷“二郎腿”、身体不前倾,不弯腰拾物。上楼时一手抓扶手,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最后拐杖;下楼时拐杖先下,然后患肢,健肢后下。站立时保持手术侧足尖朝前。6个月后可选择散步进行日常锻炼,不宜登山、高抬腿跑、快跑及长途跋涉。穿鞋袜时手术肢体置于健肢后侧,避免屈髋超过90度。上车时健肢在先,下车时相反,避免屈髋超过90度。
一、什么是人工髋关节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是由股骨近端--股骨头(球)和骨盆的一部分--髋臼(窝)构成的。所谓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 左图: 正常髋关节X片 中和右图: 人工髋关节 二、哪些患者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 当某些疾病导致髋关节疼痛、严重畸形、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则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这些疾病主要有股骨头坏死、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退行性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肿瘤等。 三、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我院除可进行常规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复杂初次髋关节置换及髋关节翻修术。近年来我院更是开展了源自美国的SuperPATH、DAA(直接前方入路)等微创髋关节置换,其以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好而深受广大患者青睐。同时我院关节假体种类多,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左侧为微创手术切口,右侧为传统手术切口 63岁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致双侧股骨头坏死,手术后恢复良好 25岁男性,双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同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满意 103岁超高龄转子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独立行走 50岁女性,双侧关节发育不良,术前双髋疼痛,下肢短缩、跛行,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 54岁男性,左侧髋关节脱位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 72岁男性,于外院行双侧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肢体短缩行翻修术
什么是关节腔注射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可用于缓解骨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和关节劳损等因素造成的关节疼痛、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等。 关节腔注射的优点是什么?有副作用吗? 关节腔注射治疗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口服或静脉用药所致关节腔内药物浓度不易达标的问题,而又避免了全身用药所致的副作用。因此具有起效快、局部作用强、全身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在现有的注射技术和医疗卫生条件下,其副作用极少而且可控,所以说关节腔注射治疗非常安全。 哪些情况适合进行关节腔注射? 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骨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粘连性关节囊炎)和关节劳损(运动、劳累后关节疼痛)所造成的关节肿痛、活动障碍等等均可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不同严重程度膝关节软骨外观和相应的X线表现(0级为正常,I-IV级逐渐加重) 哪些情况不适合进行关节腔注射? 感染性关节炎、急性创伤、严重出血性疾病,肩袖撕裂、严重骨关节炎等情况不适宜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注射的药物有哪些? 关节腔内注射的药物有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富血小板血浆(PRP)、非甾体类抗炎药、医用几丁糖、生长因子以及干细胞等。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前三种。 膝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 (左) 富血小板血浆(右) 关节腔注射的疗程多长?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一般为每周1次,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疗程一般为3~5次。为保证远期疗效,推荐注射5次。 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一般为每周1次,一个疗程3次,门诊治疗即可。
一、什么是人工膝关节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图1)。所谓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人工膝关节一般由股骨组件、胫骨组件及聚乙烯衬垫组成。按照手术方式又可分为全膝关节置换和微创单髁置换(图2)。 图1 正常膝关节 图2 人工膝关节 二、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 当某些疾病导致膝关节疼痛、严重畸形、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则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图3),这些疾病主要有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畸形、肿瘤、关节结核等。 图3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展过程 三、我们能作什么? 我院是湘北地区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的医院,也是关节置换量最多的医院。目前我院除可进行常规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图4-5)、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及膝关节翻修术。近年来我院更是开展了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局限性)骨关节炎(图6),其以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好而深受广大患者青睐。同时我院关节假体种类众多,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图4 66岁男性,双膝重度骨关节炎、内翻膝,双膝置换术后恢复良好 图5 64岁女性,双膝骨关节炎一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 图6 62岁女性,微创单髁置换治疗局限性退行性骨关节炎 图7 股骨下段骨肿瘤行定制型肿瘤膝关节置换 图8 右膝关节骨关节炎,于外院单髁置换术后关节疼痛,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翻修术
骨性关节炎(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活动受限,患者常伴有关节积液,是引起关节畸形、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多发于膝、髋和手足远端小关节。 正常膝关节 不同严重程度膝关节软骨外观和相应的X线表现(0级为正常,I-IV级逐渐加重) 罹患骨关节炎者,应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人体好比是一辆汽车,关节就像汽车的一个重要零件,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会造成零件的老化,需要对其进行保养、修缮甚至更换。对于不同阶段的骨关节炎,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称之为阶梯化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后期可引起力线/外观改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 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骨关节炎(适用于早中期膝关节炎) 截骨矫形治疗骨关节炎(适用于早中期合并明显力线异常的膝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治疗(适用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
从我们皮肤科专业角度来说,创伤深达真皮深层皮肤会正常愈合,产生胶原纤维来修复伤口,这样就会出现疤痕,这是正常现象。皮肤上有普通的疤痕并不能说肯定就是疤痕体质。 什么是真正的疤痕体质呢?疤痕体质所指的疤痕,是病理性的疤痕。这种病理性的疤痕一般表现为红肿增生的疤痕。如果患者创伤后,皮肤过度愈合形成高出皮肤、红肿痛痒的疤痕,这种体质才算是疤痕体质。有的人并未受到任何创伤而自发形成这种病理性疤痕,更是典型的疤痕体质。 所以大家应该注意,受到皮肤创伤就遗留一个疤痕,都不能都称为是疤痕体质。只有形成了红肿、痛痒、快速增大的病理性疤痕,才算是疤痕体质。如果确定了是疤痕体质,大家就要注意了,要尽量减少外伤和毒虫叮咬的风险。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张志伟温馨提示:本计划为一般训练计划,仅供参考之用,不可盲目练习。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如年龄、健康状况等、手术方式等),术后康复时以手术医生的实际指导为准,否则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如有疑问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注意事项: 一.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二.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等。三.训练中出现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损伤。四.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冰敷缓解。若肿胀、发热持续严重且关节角度长期无进展,则应减少活动及训练量,及时复诊。康复训练原则:无痛、冷敷、动作缓慢正文:一.肌肉力量(以下训练1、2、3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持续训练8周)1.踝泵练习:用最大力向上勾脚尖5秒后再向下踩5秒,每天总量500-1000次。很重要!预防血栓!2.股四头肌收缩:术后立即开始。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2秒,每天总量500次。3.腘绳肌收缩:膝关节完全伸直后用力下压脚下所垫枕头,持续5秒,放松2秒,每天总量500次。4.直抬腿:膝关节伸直抬离床面15,持续到力竭。6周内每天几次即可,6周后逐渐强化。5.静蹲:扎马步,术后10周开始,在无痛的角度练习,注意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每次持续1-2分钟。二.关节角度1.膝关节角度的计算:大腿的延长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图1 膝关节角度计算2.屈膝练习:每天上午进行一次屈膝练习。具体进度参照附表。a.屈膝的流程为:解除支具屈膝至目标角度维持10分钟佩戴支具冰敷20分钟。b.屈膝的方法有:90内坐位垂腿,90-105坐位顶墙,100以上坐位抱腿、仰卧垂腿。 图2 坐位垂腿 图3坐位顶墙 图4仰卧位垂腿 图5坐位抱腿3.伸膝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下午进行2次。持续一个月。a.伸膝练习的方法为:脚后跟垫枕头,膝关节下空出,肌肉完全放松,持续20分钟。膝关节后侧的酸胀感是正常现象。b.部分术前已经伸膝困难的患者应在上述基础上,于膝关节以上加2-3kg重物。 图6 伸膝练习三.行走1.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负重行走(即患肢可以踩地)以满足简单日常生活。2.合并软骨损伤、半月板切除或缝合的患者的负重行走酌情延后(即患肢不可以踩地)。四.其它1.冰敷:每次屈膝训练后必须用冰水混合物冰敷膝关节周围20分钟,其它时间平均冰敷2-3次。2.术后2周内避免40--0的暴力主动伸膝活动。如:踢球动作。3.合并半月板后角缝合的患者,2周内避免主动屈膝,即用力屈曲膝关节。4.支具一个月内除屈膝练习外24小时佩戴,一个月后下地佩戴,在床上可以取下。附表:内容时间患肢负重行走屈膝练习(度)支具单纯前叉或合并半月板修整或切除半月板缝合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或合并半月板切除或休整合并半月板缝合支具自由活动范围(度)前、后角体部术后0天0术后1-3天完全0术后4-7天完全90600术后1-2周完全95750术后3-4周完全1009030术后4-5周完全部分12011040术后5-6周完全部分12512560术后6-7周完全负重部分13013070术后7-8周完全负重部分13513590术后8-9周完全负重140140110术后9-10周完全负重150150120术后10-11周完全负重被动屈膝正常被动屈膝正常120术后11-12周完全负重主动屈膝正常主动屈膝正常120术后3-6个月完全负重正常正常去除7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剧烈运动在院期间,请您有关于康复方面的问题询问康复师咨询清楚,因为您出院后电话并不能反映出您真实的情况,所以我们不接受电话咨询。声明: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计划 温馨提示:本计划为一般训练计划,仅供参考之用,不可盲目练习。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如年龄、健康状况等、手术方式等),术后康复时以手术医生的实际指导为准,否则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如有疑问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康复训练原则:无痛、冷敷、动作缓慢一.早期(术后当天-2周)1.术后当天:麻醉消退后立即进行1)踝泵练习(重要!):踝关节缓慢、有力、全范围的屈伸活动,每日500次以上。2)股四头肌收缩:大腿前侧肌肉用力收缩、放松。每日500次以上。3)腘绳肌收缩:大腿后侧肌肉收缩、放松(用力下压脚下枕头)。每日500次以上。2.术后1-2天1)在上述练习基础上,增加直抬腿和侧抬腿练习。每次抬腿至力竭,各每日30次。2)伸膝练习(重要!):白天大部分时间,保持踝关节下垫枕头,膝关节下悬空并完全放松。3)可完全负重,拄拐下地以完成日常生活所需。3.术后3-6天1)在上述练习基础上,增加屈膝练习:约3天拆除棉花腿后,在疼痛耐受范围内,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通常达到60-90度),练习后冰敷20分钟。2)逐渐过渡到不拄拐行走,每日行走仅限日常生活。4.术后1-2周在上述练习基础上,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二.中期(2周-2个月) 1)2周时屈膝角度逐渐增加至约120度,3-4周角度正常。 2)继续强化肌肉力量练习。 3)步态正常。日常生活无碍。三.后期(2个月后)由轻微体育活动(如散步、固定自行车),过渡到剧烈体育活动。负重、行走使用拐杖部分负重行走弃拐标准:膝关节不肿、屈伸基本正常,走路不痛,咨询医生意见冷敷: 1周内:每隔2-3小时一次,约5~6次/天,晚上睡觉不用冷敷 1周后:根据肿胀程度,可适当减少次数,约2~3次/天 整个康复阶段:每次活动度训练后,立刻冷敷,每次20分钟附图解如下:图1踝泵练习图2直抬腿和侧抬腿图3伸膝练习图4足跟滑动、坐位屈伸膝关节(被动)在院期间,请您有关于康复方面的问题询问康复师咨询清楚,因为您出院后电话并不能反映出您真实的情况,所以我们不接受电话咨询。声明: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粘连性肩周炎等,日常生活中往往认为肩痛认为是肩周炎,但是肩周炎的发病率较低,只占肩痛患者的10%-15%,肩袖损伤及肩峰下撞击等更常见。因此本文总结肩周炎特点,助大家快速自我诊断“肩周炎”。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张志伟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张志伟1.好发人群 常发生于40-70岁的人群,以50多岁的人最高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因此又名“五十肩”。2.典型症状 疼痛:无明显原因,缓慢渐进加重的肩膀疼痛。晚上疼痛加重,不能向患侧卧睡觉。 活动:因疼痛感觉肌肉无力,肩关节活动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完成如梳头洗脸、穿脱内衣等动作;病情严重的患者到后期,会有患侧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像“冻”住了一样。 特征:无明显原因,被动外旋受限明显。3.快速鉴别口诀 一看外旋,二看外形,三看压痛,四看年龄,五看化验。 外旋正常,不是冻结肩 受限不全,不是冻结肩 外形异常,不是冻结肩 异常压痛,不是冻结肩 年龄太小,不是冻结肩 血沉增快,不是冻结肩声明:本文图片源于陈疾忤教授公众号及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前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多见于运动员,如足球运动员、跑步爱好者、跳高者等。慢性关节不稳、踝关节骨折后也常产生骨赘。常见症状:运动后前踝疼痛、肿胀、(轻度)背伸受限。特殊体征:前方关节线处可扪及特征性的压痛,当踝关节轻度跖屈时可以扪及骨赘。如果压痛主要位于前内侧,为前内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如果压痛主要位于前外侧,为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