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儿童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常见到医院里和儿童相关的医生几乎都在看这个病,甚至朋友和邻居都能给你一些建议,更甚至是朋友家的保姆,邻居家的阿姨也都可以给你一些他们的意见。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便秘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也不是一个很容易治疗的疾病。 讲便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体排便的生理过程,了解了排便过程就容易理解便秘的形成和治疗了。 “排便”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机能,但排便也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受大脑的控制和支配,而排便动作则是在一系列神经肌肉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当粪便充满直肠时刺激肠壁的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如果有排便意愿,则大脑皮层发出冲动使排便中枢兴奋性增强,产生排便反射。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将粪便排出体外。 如果不想排便,人就会有意识的收缩盆底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控制粪便排出,持续几分钟则大便逆行返回结肠,排便反射消失,便意消除,直到下一次结肠的推动运动再次出现时,便意重新产生。 经常憋便,会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反应减弱,逐渐失去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的吸收而变干变硬,导致排出困难。 了解了正常的排便过程和憋便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正式聊一聊儿童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我们平时说的便秘指的就是功能性便秘。 一、便秘的表现 便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排便间隔时间,二是大便性状,三是排便状态。 排便间隔: 在便秘的定义里,大便频率定为每周≤2次,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 对于小婴儿,排便频率是次要的,大便性状更为重要。 婴幼儿的排便频率差别很大,排便间隔不能真正反应便秘与否。未添加辅食的孩子,可以一天几次大便,也可以几天一次。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吸收好,便量少,甚至可以7天以上才排便一次。这种孩子只要大便不干,无排便困难,孩子无不适,就不算便秘,也不需要治疗。 大便性状: 便秘孩子的大便往往都是粗大、干结的粪块,有的甚至是“羊粪蛋”一样一粒一粒的,更有甚者隔着肚皮都能摸到肠子里干结的粪块。便秘导致肛裂者,伴有便后肛门出血。 排便状态: 便秘的孩子排便时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和排便疼痛,有时大便在肛门口隐现而不能排出。有的孩子甚至出现憋便的行为,表现为大便前孩子弓背夹臀,前后摇晃,强忍便意,拒绝排便。 二、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食物因素、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 食物因素: 便秘的孩子往往饮食结构不合理,只愿意吃肉,不愿意吃蔬菜和水果。食物加工过于精细,缺少膳食纤维,不愿意喝水,水分摄入量少,配方奶偏稠,都可能引发便秘。另外食物过敏也可以引起便秘。 补钙也可以造成便秘,钙与肠道内的草酸或脂肪结合,会使大便变干。 行为因素: 孩子运动量少,会减少结肠蠕动。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边排便边玩耍,会使肠道的敏感度下降。有的孩子怕耽误玩耍,有便感时强忍便意,不去排便。这些不良行为会导致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使大便变干变硬,也会导致便秘。 另外,便秘会引起排便疼痛,导致孩子恐惧排便,进而拒绝排便。憋便又会进一步加重便秘,如此恶性循环,随着时间推移,排便的冲动会逐渐减少。 心理因素: 包括个人、家庭及环境等方面。 突然的精神刺激,心理创伤,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训斥、打骂;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刚入学,孩子不愿意到公共厕所排便,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便秘。 小儿容易出现功能性便秘的三个时期: 开始添加辅食,开始如厕训练,刚入学的时候。 刚开始添加辅食,食物的性状发生了改变,如果肠道不适应,或者辅食中蛋白成分过多,纤维素含量少,就有可能引发便秘。 开始如厕训练时,排便行为发生了改变,如果在孩子没有便意时强行排便,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紧张或不适,而出现拒绝排便的行为导致便秘。 刚入学时,排便环境发生了改变,有些孩子不习惯在新的环境下排便,就会憋着大便,等到回家便意已经消失了,长此以往就会引起便秘。 三、便秘的治疗 下面来说说便秘的治疗,这也是家长最关心的。 便秘的治疗简单说包括三个方面:调节饮食结构,培养大便习惯,辅以药物治疗。 1、调节饮食结构,软化大便。 便秘的孩子往往偏爱肉食,不愿意吃蔬菜,这种饮食习惯减少了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容易引起便秘。 纤维素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大便变松软,通过肠道时会更顺畅。与此同时,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加快大便排泄,起到治疗便秘的功效。 人乳中的低聚糖是一种可溶性纤维素,在大肠中败解,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它能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促进肠道及全身免疫系统成熟,并能软化大便。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往往大便稀频,而吃奶粉的孩子常常大便较干。 另外,水的摄入量减少,也会导致大便干燥,加重便秘。 便秘最基本的治疗就是调节饮食结构,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 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有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不含纤维素食物有鸡、鱼、肉、蛋等。果汁的制作过程破坏了水果中的纤维素,除非连水果渣一起吃,否则对便秘作用不大。苹果的纤维素及营养成分主要在苹果皮,削了皮的苹果就不再是好苹果了。市面上的香蕉都不是正常成熟的,含有鞣酸,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具有收敛作用,不但不治便秘,还可能引起便秘。 2、排便训练,培养良好的大便习惯。 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就会变干变硬,导致便秘。因此,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便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便秘的孩子往往排便不规律,排便间隔时间长。良好的排便习惯需要通过排便训练养成,孩子2岁以后就可以进行排便训练了。 人在进食后,胃充盈会反射地引起结肠运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胃结肠反射(gastro-colic reflex )”,结肠运动会将粪便送入直肠而引发排便反射。 我们可以利用胃结肠反射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让孩子在每次餐后坐在马桶上5-10分钟,以充分利用餐后胃结肠反射,帮助排便。然后逐渐过渡到每天固定时间排便。 如果利用餐后“胃结肠反射”的方法无效,可以进行“强化刺激”培养排便习惯。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排便训练,首先餐后坐马桶,如果不能排便,则用棉签蘸鱼肝油刺激肛门,可将棉签头伸入肛门内。如还不能排便,可以用肥皂条塞肛。切取肥皂条长3cm,粗0.5cm,用水湿润表面后搓成光滑的圆锥状,塞入肛门促使其排便。如果仍然不能排便,就要使出最后一招——开塞露灌肠。最好不要直接塞肛灌,可以用注射器抽取开塞露5ml,用一个直径1-2mm的细导管插入肛门灌入,这样孩子没有疼痛感,也就不会惧怕,不会排斥。通过1-2周的排便训练,让孩子逐步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 开塞露的成分主要是甘油,短期应用不会产生所谓的“依赖性”,不必担心。 对于因肛门疼痛而抗拒排便的孩子,可通过软化大便,减轻排便疼痛,使其消除排便恐惧后再进行排便训练。 孩子的便器应有适宜的高度,一般认为双膝应高于臀部,?双足应着地,以利于排便用力。 中国传统的“把便”其实也是一种如厕训练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争议。网上有许多关于“把便”危害的言论,其实都是道听途说,危言耸听,没有确切依据。个人认为只要到了可以进行排便训练的年龄,把便未尝不可,只要不过于频繁,每次时间不要过长(不超10分钟)即可。 成功的排便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必须掌握的生理性行为,发现孩子有便意时要及时鼓励孩子排便,甚至可以奖励成功的排便,要避免羞辱和惩罚行为。 3、辅助药物,强化治疗。 如果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和排便训练仍不能缓解便秘,则需要辅以药物治疗。药物包括开塞露、乳果糖、聚乙二醇、小麦纤维素及益生菌等。 开塞露:主要成分是利用甘油或山梨醇,利用其高渗作用,刺激直肠,引发排便反射,再加上其具有润滑作用,使大便容易排出。开塞露不能软化已经干结的粪便,但是能够辅助排出干结的粪便。对于有粪便嵌塞者,可以用开塞露灌肠通便,清除肠道障碍,以利于新形成的粪便排出。 乳果糖:是由半乳糖和果糖合成的双糖,具有渗透活性,可使小肠内的水、电解质等保留在肠腔内,软化大便,并能酸化肠道,刺激肠蠕动,从而起到缓泻作用。乳果糖不会被人体吸收,不直接作用于肠神经,缓泻作用无毒性和依赖性,可用于1岁以下的孩子。 聚乙二醇:属于渗透性泻剂,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水分,改善粪便的硬度,同时促进肠蠕动。聚乙二醇不在肠道内降解,不产生有机酸和气体,不影响肠道的pH值,也不改变肠道正常菌群,不良反应少,可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 小麦纤维素:是一种容积型泻剂,其成分不被人体吸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促进排泄的作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 益生菌:肠道微生物菌群对大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益生菌可以起到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便秘治疗的其他方面:家庭教育和排便日记 便秘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持之以恒。家长的依从性很重要,家长要想办法保证饮食中合理的纤维素和液体量的摄入。 排便日记用来记录孩子的排便时间,排便过程,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排便日记可为医生提供详尽的排便资料,协助医生评估便秘的程度及治疗的效果。 便秘好转后,不能马上停止治疗措施,需要继续巩固强化,维持治疗效果,避免便秘复发。 对于大便不干,但排便间隔时间长的小婴儿是否需要干预?标准是孩子是否存在不适。如果孩子“吃、喝、玩、乐、睡”都正常,则不必担心。如孩子存在肠绞痛,食欲下降,奶量减少,口腔异味,则需要适时辅助其排出大便。 便秘有程度,治疗有梯度。 轻度便秘,可能通过单纯调节饮食结构就可以治愈。严重的便秘,还要加上排便习惯的培养,更严重的要辅以药物治疗。 小儿便秘就是 同“干”共“苦”:大便干,排便苦。 治疗就是“除干去苦”,让孩子“苦尽甘来”。
包茎手术包括两种:1.常规的包皮环切术就是将过长的包皮环形切除,缝合。这种方法损伤重,术后反应重,存在切口瘢痕,美观性差。2.包皮环扎术手术时将包皮环扎到包皮环上,让其自行脱落。这种方法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没有切口瘢痕,较为美观。包茎的手术年龄在孩子三周岁以后根据病情决定,如果需要手术,建议家长及时治疗,一般在学龄前完成治疗为好。
隐睾有什么危害?睾丸的正常发育需要有适宜的环境。阴囊内的温度比腹腔低1~2℃,这是最适合睾丸发育的地方。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睾丸的发育,导致睾丸萎缩。睾丸不在阴囊内也容易出现睾丸扭转,受到外伤,甚至发生癌变。隐睾会不会影响生育?隐睾患者如果能及时治疗,睾丸的功能是能够挽救的。对于单侧隐睾,因为对侧睾丸功能是正常的,所以不会影响到生育功能。但双侧隐睾如果不及时治疗,两侧睾丸都出现了萎缩,生精功能受到影响,自然会影响生育能力。
睾丸上方有精索,精索内有供应睾丸的血管,输精管及神经等结构。在精索外面包绕着一层肌肉组织,这层肌肉医学上称为“提睾肌”,当提睾肌收缩时,睾丸会被提升至阴囊上方,这时在阴囊里就摸不到睾丸了。这种现象称为“提睾反射”,这种睾丸称为“回缩睾丸”。儿童的提睾反射非常活跃,局部受到刺激时就会引发提睾反射,所以经常会出现正常孩子的阴囊内也摸不到睾丸的现象。但这不是隐睾,是不需要治疗的。当阴囊内摸不到睾丸时,可以在阴囊上方触摸,如果能摸到睾丸,并且可以把睾丸下牵至阴囊内,并停留在阴囊内,这种睾丸就是回缩睾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这种睾丸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来确认,一般情况下,在孩子熟睡状态时提睾反射消失,这时观察如果睾丸在阴囊内,就不是隐睾。
1.影响睾丸发育由于疝气的频繁出现,会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疝气的肠管进入阴囊也会提高阴囊内的温度,这些都会影响到睾丸的发育。2.影响消化吸收另外,肠管频繁出现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3.发生嵌顿疝气最严重的危害是发生“嵌顿”,也就是鼓出的肠管等腹腔脏器“卡住了”,卡住时间长了肠管就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孩子出现腹痛哭闹,甚至呕吐、便血。在睾丸的上方有供应睾丸的血管,当疝气卡住的时候也会影响到睾丸的血液循环,严重者可能出现睾丸萎缩甚至坏死。
孩子疝气的最初表现为小肚子一侧,接近大腿根的位置,也就是医学上成为“腹股沟”的部位隆起一个小包,在腹部用力的时候出现,安静的时候,可以自行消退。这个包块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频繁,有的甚至是只有孩子睡觉的时候不出现,其他时候都在那里鼓着。而且这个包块会越来越大,并进入阴囊,导致阴囊胀大。疝气大多数发生于男孩,但女孩也可以发病,只是发病率低一些,男孩大概是女孩的10倍。女孩子的疝气表现更隐匿,不容易被发现,更容易被延误。
孩子都出生2个月了脐带怎么还不掉?又不是“101”粘的,怎么可能不掉?其实,这是“脐带延迟脱落”!脐带(Umbilical cord),是连接胎儿和母亲的“生命纽带”,表面有一层胶样的结缔组织,医学上称为“华通氏胶”,内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供给胎儿氧和营养物质,并排出胎儿的代谢产物。婴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正常情况下脐带残端会逐渐变干。开始时脐带呈紫蓝色或蓝白色,变干后变成黑色,大约出生后1-2周脐带自行脱落。如果超过3周还没有脱落,就称为脐带延迟脱落。门诊经常遇到因脐带延迟脱落来看病的,虽然孩子吃喝正常,但脐带总是不掉成了一家人的心病。脐带不脱落可以延迟多长时间呢?按照本人的经验,2周以上经常见,超过3周也寻常,甚至有超过2个月脐带仍未脱落的。脐带为什么会延迟脱落呢?有人说是脐带没有护理好。错!脐带不脱落,不是因为没有护理好,而是因为护理的太“好”了。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几小时内脐带根部即开始有细菌定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这些菌落的出现是一个生理过程,而不是感染。正是这些正常菌群的定植及白细胞的浸润促使华通氏胶分解,脐带根部分离。形象点说,这些正常细菌就像勤劳的小蚂蚁一样,齐心协力“搬走”了脐带的残端。对于脐带的护理,通常的建议是每天用酒精擦拭脐带根部两次,以清洁脐带与皮肤相连的部位。这种消毒护理的方法,是为了避免脐带感染,但消毒剂的频繁使用会减少脐周有益菌群的形成,减少白细胞的浸润,影响华通氏胶的分解,导致脐带脱落过程延长。也就是说脐带延迟脱落的原因是没有细菌,是脐带护理的太“好”了!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脐带护理的终极目标是让脐带如期正常脱落,且不发生异常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脐带护理方法为自然干燥法( Dry and clean),说白了就是两个词“清洁”和“干燥”。清洁是用清水清理脐周的分泌物,而不是消毒剂;干燥就是暴露脐带,让水分蒸发。自然干燥法”具体操作包括:1.分娩和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让脐部暴露于空气中,避免包扎遮盖。3.保持脐带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干燥。4.护理婴儿前后要洗手。5.尿布要低于脐部,如果被大小便污染,用清水清洁,不用任何消毒剂。6.沐浴避免盆浴,推荐海绵擦浴,洗澡后蘸干脐部。脐带脱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自然干燥法”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对脐带的人为干预,让其自然脱落。脐部护理的重点是清洁,而不是消毒。当然,脐带护理不推荐使用消毒剂,并不代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如果脐带部位出现了感染迹象则一定要用消毒剂,这时最好采用碘伏消毒。感染的表现是脐部出现红肿,并有渗液甚至脓液。总结一下脐带护理要点:脐带脱落前·折叠纸尿裤的上缘或弧形剪去纸尿裤的上缘,使脐带外露,这有助于避免脐带被尿液和粪便污染。可以在纸尿裤的前面切一个缺口,为肚脐带残端留出空间。· 将脐带暴露在空气中有助于保持干燥,这对于快速愈合至关重要。· 可以给婴儿穿宽松的棉质上衣,有利于空气自由流通,可加快脐带干燥过程。· 避免浸泡脐带残端,不要将宝宝直接放在浴水中洗澡,推荐用海绵或湿毛巾给宝宝洗澡,洗浴后蘸干脐带。· 用蘸有温水的棉签清洁脐带残端,清洁后蘸干。如果没有感染,避免使用任何类型的消毒剂。· 切勿尝试牵拉脐带促使其脱落,这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容易引起出血。脐带脱落后· 保持肚脐部位清洁干燥。· 切勿让尿布在该区域遮盖、摩擦。· 请勿使用酒精或任何其他消毒剂清洁肚脐区域。· 避免滑石粉(爽身粉)进入肚脐部位。· 洗澡后用干棉签蘸干脐部。脐带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去看医生:1.脐带残端超过3周仍不脱落。2.脐周皮肤出现红肿,脐带根部有渗液或脓液。3.脐窝内有异常气味。最后附带2个小知识:1.正常分娩比剖宫产出生的婴儿,脐带脱落时间可能会早些。原因是胎儿经过产道时,产道内环境有利于正常菌群在脐带的定植,而剖宫产手术的无菌性则会抑制正常菌群定植。2.晚断脐比早断脐脐带脱落时间可能会早些。因为晚断脐脐带内残留血液少,脐带残端更容易干结。所以,“正常分娩、延迟断脐、自然干燥”,更有利于脐带脱落!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那么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五个禁忌。 1、对于冠心病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冷饮,在高温的天气是血管出扩张状态在进食冷饮后,大多数患者的肠道会受到刺激,并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可能出现心绞痛,心梗的症状。 2、冠心病患者应该有清单的日常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一些豆制品,避免过于油腻的高脂肪的食物,适当补充肉和瘦肉,加上一些糖水和凉茶的补充,有利于身体调节。 3、糖类食物最好不要太多,虽然糖类是身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但是过多的糖类会转化成脂肪,导致体重上升,可以选用淀粉玉米类,多植物纤维的食品,少吃单糖。 4、继脱水一些人没有适当的饮水习惯,都是等到渴了才喝。对于中老年人喝水不足,导致水粘稠度上升,导致缺血血管堵塞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5、不能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才是上策。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三倍,酒精容易导致心脏病加重冠心病,暴饮暴食对身体消化又会影响,尽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泄的正常。 四个习惯 1、合理的饮食习惯,平常的饮食需要多吃蔬菜,少吃肉,多吃水果和豆制品,不要多喝浓茶和咖啡。 2、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锻炼,有助于心肌供血,增强心脏的耐受能力。但是如果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可以进行一些步行、体操、太极等。 3、戒烟忌酒吸烟容易导致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大量喝酒,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大,容易引发心绞痛。 4、减少房事,因为冠心病患者在这种事情中容易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引起心绞痛应该用药治疗。便秘也可用发心绞痛,最好预防便秘。
一、<6月龄(一)喂养建议1.纯母乳喂养:产后尽早开奶,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来源。纯母乳喂养指除了必需的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外,母乳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不进食任何其他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母乳含有88%的水,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可以充分保证6月龄以内婴儿对水的需求,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下只要母乳喂哺充分也无需额外补充水。2.配方奶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当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哺。新生儿配方奶喂养也应按需喂养,逐渐增加,当摄入配方奶约20 g/(kg·d)或150 ml/(kg·d)时,可满足其能量需要。同时需注意同一婴儿摄入奶量每天可波动,不同个体也有一定差异。3.乳母营养:乳母应坚持平衡膳食,每天能量摄入应比平时增加,增加的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般每天增加2 092 kJ(相当于500 kcal,1 kcal=4.184 0 kJ)的能量(相当于增加一餐)可以保证其产生足够乳汁喂哺婴儿。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继续孕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母乳量及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浓度受母亲膳食影响不大,但微量营养素及脂肪酸水平等则明显受母亲膳食影响。膳食均衡的健康母亲每周食用1~2次深海鱼可以基本保证乳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水平,不需要服用额外补充剂[4]。如果母亲有营养不良或为素食者,除补充多种维生素外,还需要额外补充DHA。为避免汞摄入过多,孕妇应避免摄入食肉的大型鱼类。素食的母亲还应补充维生素B12。婴儿可以通过乳汁感受到不同种食物的味道,因此母亲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有利于婴儿以后接受不同种类的固体食物。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1)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新生儿出院后建议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推荐的剂量为每天400 IU(10 μg),无需补充钙剂[5]。(2)维生素K:出生后6 h以内,建议肌肉注射1.0 mg维生素K,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4]。(二)进食行为建议1.母乳喂养技巧:产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1 h),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6,7]。帮助母亲建立正确的哺乳姿势也是确保顺利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每次哺乳前都应用肥皂清洁双手。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采用何种姿势,要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颈部得到支撑,尽量贴近乳房,鼻子面向乳头。哺乳前,母亲可用干净手指帮助婴儿口张大含住乳头和乳晕,上嘴唇盖住的乳晕要少于下嘴唇,下唇应朝外突出、下颌接触乳房为正确的"乳房喂养" (图1A)。仅含住母亲的乳头,即上嘴唇盖住的乳晕大于或等于下嘴唇,下嘴唇向前或向口内缩,下颌远离乳房,为含吸不良,为"乳头喂养" (图1B)。"乳头喂养"的情况可造成乳头咬破、乳汁吸入不足,因含大量乳汁的乳腺导管在乳晕下未被吸入。在尚未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前,应避免让婴儿接触到奶瓶、安抚奶嘴及其他辅助喂哺装置。 图1母乳喂养时婴儿含吸母亲乳房的示意图[6] A:含吸正确——乳房喂养;B:含吸不正确——乳头喂养2.哺乳次数:鼓励按需哺乳,对早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尤为重要。按需哺乳即在婴儿正确含吸乳房情况下,不限制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1~2月龄的婴儿日间<2>4 h,建议将婴儿唤醒喂哺,避免奶量摄入不足[8]。夜间哺乳间隔时间可延长,约3 h,或4~5 h。24 h母乳喂哺次数为8~10次。新生婴儿因尚不适应宫外生活,可有含乳头时间较长(喂哺>30 min/次),或喂哺频率过多情况(1.0~1.5 h喂哺一次),均属按需哺乳。一般2月龄后可逐渐规律哺乳,如生长不足需排除吸吮不当或疾病。母亲乳头皲裂通常也与不正确含吸姿势有关。一旦出现乳头皲裂,可在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3.奶瓶喂养姿势:奶瓶喂养婴儿时,应用上臂很好地支撑婴儿使其感觉舒适、安全,头和身体呈一直线,喂哺时应握住奶瓶并与婴儿有很好的眼神交流。避免在没有支撑情况下,让婴儿自己含着奶瓶喝奶,易发生呛咳、耳部感染,且在婴儿萌牙后易出现龋齿。4.奶瓶清洁、配方奶冲配及存放:每次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并消毒奶瓶、奶嘴,可用专用消毒设备或者沸水中煮沸5 min消毒。冲配奶粉前需清洁相关区域并彻底用肥皂洗净双手。保证冲配奶的饮用水卫生,应用煮沸后冷却的水。严格按照说明冲配配方奶,冲配时先加水再加奶粉,用罐内配套的量勺称量奶粉,避免过稀或过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或肾脏损伤。喂哺前先滴几滴在手腕内侧,确保奶液温度适宜。剩余液体奶液可存放入冰箱,下次食用时需温热后与新冲配的奶液混合食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1 h,或已经温热过一次的配方奶都应弃用。5.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及时应答是早期建立良好进食习惯的关键。新生儿饥饿时可以出现觅食反射、吸吮动作或双手舞动;婴儿会出现把手放入嘴里吸吮、鬼脸、烦躁,大声哭吵是饥饿的最后信号。婴儿饥饿不同阶段的表情及动作详见图2。抚养人应该注意观察婴儿饥饿的早期信号,避免其哭闹后再喂哺,这会增加喂哺的困难,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哭吵会影响含吸母亲乳头。婴儿停止吸吮、张嘴、头转开等往往代表饱腹感,不要再强迫进食。图2婴儿饥饿不同阶段的表情及动作[9](三)常见问题与处理1.溢奶:喂奶间歇或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息。必要时可减少摄入奶量20~30 ml。若经指导后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良,应及时转诊做进一步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2.安抚奶嘴:1月龄以内的新生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因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习惯的建立并导致过早断母乳。若之后使用安抚奶嘴,需避免奶嘴使用和入睡行为之间建立不良条件反射,夜间醒来后依赖奶嘴重新入睡,会影响婴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导致频繁夜醒。不建议在安抚奶嘴上涂抹糖浆或蜂蜜等以安抚婴儿。3.边吃边睡:初生的婴儿睡眠时间占比高,且昼夜节律尚未很好建立,因此大多会有边吃边睡的习惯。但是大多数婴儿3月龄始已经建立较为固定的昼夜规律,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应避免边睡边吃,喂奶的过程应是亲子互动的机会。可以适当提前喂奶时间,在婴儿相对较为清醒状态下喂奶,待吃奶结束婴儿出现思睡信号(揉眼睛、打哈欠等)但尚未睡着情况下,将其放在床上培养其独立入睡习惯。另外,边睡边吸奶还易发生窒息,也不利于婴儿口腔保健。4.母亲用药或烟酒摄入:母亲在服用大多数药物时,并不影响其继续母乳喂养婴儿。母亲服用安非他明、麦角胺、化疗药物、他汀类药物、镇静药、抗癫痫药等,建议暂不母乳喂养,具体可详见各种药物说明书。母亲应禁烟,吸烟可增加婴儿呼吸道过敏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同时也影响乳汁分泌,致婴儿体重增加不良。酒精可降低婴儿对吸吮引发的"射乳反射"的敏感性,使泌乳下降,也对婴儿的运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故建议母亲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母亲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及咖啡因类饮料)每天应限制在2杯以内。5.母亲外出或开始上班后的喂养:鼓励外出或上班后的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在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母乳喂养过程中如乳汁过多,可用吸奶器吸出存放至特备的"乳袋"中。挤出后的母乳,应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不同温度下母乳存放时间可参考下表,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 ℃左右即可喂哺,避免用微波炉加热奶(表1)。6.母亲不宜哺乳情况[10]:(1)母亲进行化疗或放射治疗;(2)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伴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者,严重精神病、反复发作癫痫;(3)患各型传染性肝炎的急性期、活动期肺结核、流行性传染病时,不宜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喂哺,可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母亲病愈,传染期已过,可继续哺乳;(4)患乳房疱疹者不宜哺乳;(5)吸毒母亲未戒毒前不宜哺乳;(6)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不宜哺乳。(四)营养评价1.喂养状况评价:通过询问喂养情况了解婴儿每天乳类摄入量、进食频率及时间以及营养素的补充。如果可能,最好现场观察母亲喂哺婴儿的情况。生后前几周判断母乳喂养是否充足可以通过记录婴儿尿湿的尿布(尿不湿)数量评估,母乳充足的婴儿每日大约尿湿6~8张尿布(尿不湿)。早期婴儿的大便可每次换尿布时都有,也可2~3 d一次大便。通常,母乳喂养婴儿大便比较稀薄,黄色糊状,但是偶尔也会有奶瓣及颜色偏绿,均属正常现象,需与腹泻区别。出生后6周龄至3月龄,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开始减少,但排便次数差异很大,有的婴儿仍然是1 d多次,有的可能会间隔几日1次。2.出生后早期体重评价:新生儿出生后1周生理性体重下降大约6%~9%,通常在第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转诊。3.应用生长曲线进行营养评价:指导家长学会使用生长曲线,并将每月测量的结果标注在生长曲线图上,通过与同年龄同性别婴儿生长数据比较监测婴儿的营养状况,重点关注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以及身长的体重3个指标。如果生长曲线上相关测量值小于第3百分位数或者大于第97百分位数,或与前次评估相比指标上升或下滑跨2条主要百分位曲线,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转诊。具体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可参见"中国儿童生长评价建议"[11]。二、6~8月龄(一)喂养建议1.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辅以富含铁的固体食物仍是这一阶段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应该鼓励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这一阶段仍然应尽可能满足婴儿对母乳的需求,6~8月龄期间母乳应占婴儿每日能量供给的2/3。母乳喂养婴儿尤其需要注意铁营养状况。2.配方奶喂养:建议选择配方奶,奶量为700~ 900 ml/d。由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基础能量代谢率要高于母乳喂养,因此其能量需求要稍高于母乳喂养。24 h喂哺次数大约5~6次,在疾病状态及疾病恢复期,能量需求会增加,需要适当增加喂哺次数。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对母乳喂养需要更多地摄入额外的水分,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3.固体食物添加:引入的食物应该以铁强化食物为主,铁强化谷物如米粉多为首先引入的食物,米粉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调配。早期开始加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每新增一种食物需观察3~5 d,以了解婴儿是否适应。逐渐添加水果、蔬菜,肉类等,尤其是红肉类食物可以很好地补充婴儿需要的铁和锌。动物肝脏是良好的铁来源食物,但是由于肝脏是解毒器官,一些毒性物质容易在此积聚,因此不建议过多添加[8]。在无法获得铁强化谷类食物的地区,富含铁和锌的动物性食物(红肉类、禽蛋、鱼类)的添加尤为重要,可以从红肉泥开始添加。引入的固体食物避免放盐、糖及其他调味料。添加食物逐渐从泥糊状过渡到碎末状,以帮助婴儿学习咀嚼,并确保食物的能量密度。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1)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需补充400 IU(10 μg)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5]。(2)铁:纯母乳喂养或母乳为主足月健康婴儿若固体食物添加合理(如每天30 g富含铁米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添加铁剂。500 ml的铁强化配方奶即可以保证婴儿对铁的基本需求。(二)进食行为建议1.互动式喂养方式的建立:早期建立互动式喂养方式对于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喂哺固体食物时将婴儿置于安全、舒适的餐椅上,以保证其头部、躯干以及双足都有很好的支撑。双手应该可以自由活动,可与喂养者有很好的互动交流。喂哺的过程是一个亲子互动过程,喂养者积极响应婴儿的饥饱信号,喂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婴儿进食。喂哺时应避免分散注意力,如看电视、玩玩具等。在喂养过程中与婴儿有充分的眼神交流和语言交流,促进情感。当婴儿拒绝一种新添加的食物时,不要强制其食用,可以再尝试,有时婴儿需要经过10~15次的体验尝试后才会接受一种新的食物。2.餐次:进食4~5次乳类以及1~2次谷类为主的固体食物。固体食物的频率可逐步增加,摄入固体食物的量有个体差异,每次食用量以不显著影响乳类摄入为原则。进餐的频率与食物能量密度有关,较稀薄的食物为主,频率就需要高些,反之进餐频率相对少些。通常情况下,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应高于母乳,以避免因为能量不足导致生长不良。3.食物准备清洁要求:保证食物准备过程的清洁是预防肠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包括事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作完成后尽快食用,使用清洁餐具,注意饮用水清洁。避免将接触过成人口腔唾液的食物喂哺给婴儿,避免成人口腔内细菌传播给婴儿,发生龋齿。(三)常见问题与处理1.建议逐渐停止夜间喂哺婴儿年龄:4~5月龄婴儿的消化道发育日渐成熟,日间可摄入保证其生长的足量乳汁,因此夜间不需要喂哺。多次夜间喂哺不仅影响日间规律进食,也影响婴儿睡眠质量。4~5月龄婴儿的依恋情绪发展,且已建立哺乳相关的条件反射(母亲的体味、乳味、声音等),建议婴儿与成人分床睡,可淡化哺乳相关的条件。通过逐渐减少每次喂哺量,逐步推迟每次喂哺时间,最后停止夜间喂哺。2.糊状固体食物的添加方法:固体食物应用勺喂哺,而不用奶瓶喂,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时会出现呛咳、作呕或伸舌,但是随着不断体验用勺进食,吞咽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这一阶段还应让婴儿逐渐接触使用杯子,可通过评价婴儿的发育水平来逐步引入杯子。当婴儿会独坐且可以拇-掌抓物时,开始让婴儿用杯子尝试喝水;当婴儿开始拇食指抓物时,喜欢尝试着自己握杯子,尽管尚不能很好掌握用杯子喝奶或水的技巧,仍可以开始尝试用杯子喂哺婴儿少量母乳、配方奶或水。3.体重不增或增速明显减慢的原因: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后,如果添加不当容易引起体重不增或增速明显减慢。最常见的原因是固体食物添加过多(包括量与次数)使奶量明显减少,且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不足(含水量过多),导致婴儿体重增速不佳。因此,需要强调的是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是在基本保持原有奶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体食物添加补充能量不足的部分以及补充最容易缺乏的铁元素,同时训练婴儿咀嚼吞咽功能。4.添加调味料的年龄:为避免婴儿摄入过多盐(矿物质)增加肾脏负担,一般不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食物制作过程添加糖、盐以及其他调味料。但如果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贫困地区可加少量的油,以增加食物的能量来源。5.水果与果汁的区别:水果是膳食金字塔5种主要食物种类之一。6月龄可逐步开始添加水果,从果泥开始逐渐过渡到小果粒。2010年前的一些指南建议还有提及6个月以后可以少量添加鲜榨果汁、100%纯果汁。但是由于果汁不仅缺乏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同时过多果汁增加婴儿消化道负担影响乳类摄入、增加糖类摄入,因此近年许多国家的喂养指南都不建议1岁以内婴儿喂果汁[6,12]。(四)营养评价1.喂养状况评价:这一阶段开始引入固体食物,较易因喂养不当而出现体重增长不佳以及营养素缺乏,因此需要询问每天乳类摄入情况,了解固体食物添加情况,包括种类、质地、频率及喂养方式等。2.生长评价:这一阶段婴儿生长速度较<6月龄的小婴儿稍减慢。使用生长曲线图定期、动态了解婴儿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以及匀称度,如果生长曲线上相关测量值小于第3百分位数或者大于第97百分位数,或与前次评估相比指标上升或下滑跨2条主要百分位曲线,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转诊。具体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可参见"中国儿童生长评价建议"[11]。3.贫血筛查:6月龄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是否有贫血,此阶段喂养不当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详见"儿童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防治指南"[13]。三、9~11月龄(一)营养建议1.母乳喂养:母乳搭配其他固体食物是婴儿最好的营养配搭,鼓励有条件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9~11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频次减少,但是由于每次摄入量增加,因此每天母乳摄入总量与6~8月龄接近。而随体重增加,需增加能量摄入部分应通过增加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和量来满足。2.配方奶喂养:这一阶段婴儿的奶量每天为700~900 ml,每24小时4次。配方奶喂养儿相对母乳喂养儿需要更多地摄入额外的水分,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但以不明显影响奶量摄入为准。3.固体食物添加:各大类食物的种类应该较前一阶段更丰富。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1)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需补充400 IU(10 μg)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5]。(2)铁:这一阶段仍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阶段,仍需重点关注铁营养状况。母乳喂养婴儿富含铁的固体食物添加充分或者进食配方奶500 ml以上的婴儿,一般情况下无需额外补充铁剂。(二)进食行为建议1.学习自我进食:不必要求正确使用餐具,允许主动抓握食物自我喂食,有助于更快掌握独立进食技能,培养自信。婴儿自我进食时家长应容忍洒落和狼藉,可事先在地上铺好相应的地垫以便于清洁。2.学习吞咽、咀嚼:这一年龄阶段是培养婴儿咀嚼功能的关键期,不同质地的食物(包括碎末状、颗粒状、块状等)可帮助婴儿逐步学习吞咽、咀嚼食物,有效减少幼儿阶段常见的进食问题(如食物长时间含于口中、吞咽纤维困难、进餐慢等)。分开进食不同质地食物,如饭、菜分开,避免汤饭,有助于帮助婴儿学习咀嚼不同质地食物。3.进餐安排:大多数9月龄的婴儿可以与家人的进餐时间相一致,即早、中、晚三顿主餐,以乳类为主,然后加2~3顿辅餐,主要以固体食物为主。婴儿每次进食的量可能不同,这样的进食安排可以让婴儿有机会接触不同种类的食物以保证充分的营养,辅餐是添加新食物的好机会,不必强求婴儿每次进食量一致,允许食量波动。帮助婴儿开始用杯子,12月龄婴儿可以用吸管杯喝水。(三)常见问题与处理1.固体食物添加与乳牙萌出关系:婴儿出牙早晚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一阶段添加固体食物,尤其是固体食物质地的转换不应以出牙作为食物质地转换的依据。因为,这一阶段婴儿通常使用下颌和舌头咀嚼并咬碎各种食物。食物质地的转换更多应该根据其实际月龄,同时可以参考其发育水平。6~8月龄阶段应该逐渐从糊状食物过渡到颗粒状食物,8月龄左右,大部分婴儿可以用手指自己抓起固体食物送入口中,可以喂块状食物,又称为指状食物(用手指可以拿起的食物)。12月龄左右应该逐步接近成人食物的质地了。2.患病婴儿的喂养:当婴儿患病时,喂养过程应注意适当增加液体摄入,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疾病恢复后应给予比平时更多的食物,以帮助补充因疾病过多消耗的能量。3.100%果汁与果汁类饮料区别:这一阶段还是建议给婴儿片状或块状的水果,即使给予婴儿少量果汁,也应该是鲜榨果汁或者100%果汁,而不是果汁类饮料。果汁类饮料是指果汁含量在10%~99%,并添加了甜味剂、香味剂的饮品,有时还强化了维生素C或钙,这些并不建议给婴幼儿饮用。同样,含有乳类或者益生菌成分的含糖饮料也不适合给婴幼儿饮用。(四)营养评价1.喂养状况评价:重点询问婴儿每天乳类以及固体食物摄入情况,食物质地转化、婴儿咀嚼食物和自我喂哺技能发育情况。2.生长评价:关注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以及身长的体重3个指标,参见"中国儿童生长评价建议"[11]。使用生长曲线评估婴儿的生长水平、速度以及匀称度。如果生长曲线上相关测量值<第3百分位数或者>第97百分位数,或与前次评估相比指标向上或向下跨2条主要百分位曲线,需寻找原因,必要时及时转诊。3.贫血筛查:12月龄时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铁缺乏情况,喂养不当容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详见"儿童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防治指南"[13]。治疗效果不佳者需转诊。四、12~36月龄(一)营养建议幼儿的生长速度相对婴儿期明显变慢,食欲波动很大,有时甚至比婴儿期进食量更少些,但摄入食物质地更厚实,能量密度较婴儿期更高。1.食物种类:幼儿阶段食物的能量供给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食物种类基本同成人,脂肪所供能量占比下降,而碳水化合物占比逐渐上升(谷类100~150 g/d、蔬菜200~250 g/d、水果100~150 g、肉类动物性食物50 g/d,乳类至少500 ml/d)。有条件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不强求幼儿吃所有食物,但需保证每一大类食物的摄入量,如不一定吃各种绿叶蔬菜,但需摄入至少1~2种蔬菜。与成人一样,正常幼儿可偏好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但要控制偏好食物的量,同时提供其他健康食物以保证幼儿营养平衡。如只提供偏好的食物,易形成儿童偏食挑食习惯。鼓励幼儿适当饮水,但不宜摄入饮料。2.食物质地:不同质地的食物可进一步训练幼儿吞咽、咀嚼能力。为防止幼儿窒息,避免进食坚果,或颗粒状、易发生误吸的食物,如花生、玉米、葡萄、果冻等。3.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1)维生素D:2008年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及2010年刊登的关于维生素D推荐相关建议中,对于1岁以上儿童建议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 IU(10 μg)[14,15,16]。但是2016年"全球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循证指南"在荟萃了全球研究证据基础上,建议1岁以上儿童每天600 IU(15 μg)的维生素D以满足基本营养需要,这包括来自配方、其他强化维生素D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4]。如果食物来源无法满足,建议额外补充不足部分,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幼儿(婴儿期有维生素D缺乏、皮肤颜色深或紫外线暴露不足、北方高纬度地区冬春季节等)。(2)钙:幼儿每天500 ml的奶量,能够保证钙营养的需求。但是一些幼儿奶量明显摄入不足,需要考虑钙营养状况。1~3岁儿童每天钙需求量为600 mg[17]。(3)铁:注意保证富含铁和锌的食物,幼儿若饮食均衡,一般不需要再额外添加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二)进食行为建议1.餐次:与家人共进3顿主餐,2~3次营养丰富的辅餐(水果、牛奶、面包、饼干或自制小点心等)。进餐时间应在20~25 min/次,定时就餐,儿童食量可波动,不强求定量。2.饮食行为培养:幼儿与家人同食,有条件家庭可让儿童坐在儿童餐椅就餐,便于与家人互动交流。避免进食时看电视或玩玩具等,更不可追喂进食。幼儿应学习抓、用勺子,参与进餐过程,逐步学习自己进食。允许幼儿进食过程狼藉,在进食过程中熟练掌握进食技巧。培养幼儿规律的进食习惯,家长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食物满足生长需要,不强迫进食。识别幼儿饱腹的信号,允许吃饱后离开餐桌。对较年长一些的幼儿,可适当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或者餐前准备餐具,提高其对进食过程的兴趣。3.弃用奶瓶:12月龄开始学习用吸管杯饮水,15月龄起应弃用奶瓶,用杯子饮奶或水。(三)常见问题与处理1.果汁摄入量的建议:1岁以上的幼儿鼓励摄入富含纤维的水果。即使摄入果汁,量也应控制在120 ml以下,且为100%果汁或适当水稀释的纯果汁,不应是含果汁的饮料。不建议用奶瓶摄入果汁,应使用杯子喝。2.进食鲜牛奶、蜂蜜等食物的年龄:因为新鲜牛奶未经过营养素强化,尤其是无法保证婴儿的铁营养的供给,因此其营养不能很好地保证1岁以内婴儿的营养需求。1岁以后幼儿可摄入新鲜牛奶。因脂肪仍是年幼儿童能量的重要来源,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建议喂哺低脂或脱脂牛奶。1岁以内婴儿都不建议使用蜂蜜,因其易被肉毒杆菌污染[6]。(四)营养评价1.喂养状况评价:询问儿童每天饮食及营养均衡情况,注意偏食挑食情况,重点评估饮食行为。2.生长评估:重点观察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身长的体重,应用生长曲线进行营养评价[11]。动态观察幼儿的生长水平、速率和匀称度,及时发现偏离并查找原因。1~2岁幼儿采用身长的体重,2岁后计算体质指数。如生长曲线上相关测量值<第3百分位数或者>第97百分位数,或与前次评估相比指标向上升或向下跨2条主要百分位曲线,需寻找原因,必要时及时转诊。3.贫血筛查:1岁后每年血常规筛查铁缺乏,治疗效果不佳者转诊。详见"儿童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防治指南"[13]。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喂养建议汇总见表2。文章摘自:中华儿科杂志
舌系带是指舌下面中线处连于口底的粘膜襞。如果舌系带在发育过程中没有退缩到舌根下,而是连与近舌尖部,这样的舌系带会牵拉舌体,导致舌头不能伸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翘,即称为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的表现:舌头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和左右移动舌头不能伸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舌系带过短的影响:吃奶无力,裹不住乳头或奶嘴,导致吸吮费力大孩子张口时吃饭时咀嚼慢,喜欢直接吞食讲话不清,卷舌音发音不清。舌系带过短畸形是先天性疾病,部分病情较轻者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吮吸、吞咽等舌体的活动,舌系带过短的情况会逐渐好转。畸形较重者需要舌系带成型手术才能治愈。什么时候手术最适合呢?舌系带的手术年龄存在争议,有人建议早做,有人建议晚做。我的建议是在一周岁前完成治疗。理由是1岁时孩子已经开始学习说话了,此时如果还不治疗势必影响到孩子语言的建立,而且语言习惯养成后就很难改变了。如果舌系带过短影响到孩子吸吮能力,影响吃奶了,那更应该及时治疗。舌系带成型手术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家长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