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消化器官中最长的管道,它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全长约7m左右。肠道具有重要的消化吸收功能,一旦肠道有病,就有会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以及伴发一系列相关症状。谈到肠道疾病中的肠癌,我们更是闻癌色变,一般我们肠癌主要指的是大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更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据统计,2018年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80万,死亡人数约为88万。大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Ⅰ期结直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Ⅳ期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0%。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如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不成型、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带血、腹痛等肠道不适症状,建议尽快行肠癌筛检。一、基于粪便的检测方法常见的包括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和多靶点粪便基因检测。FIT相比传统的粪隐血试验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不受饮食和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检测结果也更为准确。FI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多靶点粪便检测是利用粪便DNA检测技术检测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与FIT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的筛检敏感性和特异性。粪便检测阳性者再行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者应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取点大便就可以检测肠道肿瘤,简单、方便、无创,准确性高,备受欢迎,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漏诊概率,粪便检查发现阳性者需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明确肠道问题。二、肠镜检查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仪器,直径大约1厘米,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以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用来检查直肠及结肠的内部病变。发现异常时可以钳取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指导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不断进步,可在结肠镜下切除大肠息肉以及早癌,是发现肠道问题最准确最直接的方法,同时可以明确病理诊断。作为最为准确的方法,在临床上受到广泛推荐,但是其为有创检查,需要大量喝泻药进行肠道准备,检查时有一定的不适感,检查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使得有一定人群害怕肠镜检查,导致人群依从性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结肠镜检查也出现了无痛肠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受检者的痛苦,轻松睡上一觉肠镜就做好了。三、直肠指诊直肠肿瘤在我国患者中的比例高,直肠指诊可有效检查发现低位直肠肿瘤。小小的直肠指诊,就能发现直肠的大问题。四、其他方法血液甲基化Septin-9DNA检测、粪便PKM2蛋白检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钡剂灌肠双重对比造影及结肠CT仿真成像等检查措施,临床均有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报道,但因检查费用高、有一定的漏诊率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不适症状人群建议尽快行肠道肿瘤筛查。另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推荐对于40岁以上人群以及有肠癌高风险因素人群也需定期行肠癌筛查。1.对于部分幸运人群,检查发现大肠息肉、腺瘤等良性大肠肿瘤,可以选择行肠镜下切除手术(ESD、EMR),可以有效避免良性肿瘤恶变。2.对于发现大肠癌患者,如评估能内镜下切除的患者,可行内镜手术;需外科手术的,可根据肿瘤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如开刀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以及根据肿瘤位置,行腹腔镜与内镜相结合的手术。如肿瘤评估分期较晚期,可选择多学科会诊评估,确定先手术还是先放化疗再手术等方案。3.目前对于肠癌的治疗,无论是内镜治疗、外科手术,还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段目前都发展很成熟,不断地在更新进步。总之,肠癌治疗,无论何时,为时不晚,总有一个最适合的方案。Q1微创手术能切干净肿瘤吗?我们说的微创手术,常指的是腹腔镜手术,是外科手术的发展的一大进步,通过在肚皮上打几个小洞,通过长臂器械操作,利用腹腔镜放大作用,精准切除肿瘤。国内外各项研究也充分证实,腹腔镜手术与开刀手术的肿瘤根治程度并无差别,甚至优于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目前越来越受到医生与患者欢迎。全腹腔镜手术或者腹腔镜辅助手术目前运用越来越广泛,外科医生会根据病情,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Q2机器人手术是机器人在给病人手术吗?虽然名字叫“机器人”,但实际上达芬奇机器人并非“人工智能”,所以不能自动执行手术,所有的手术操作均由外科医师团队操控完成。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能给手术带来了诸多优势:微创、精准、灵活、清晰,使得微创手术更加微创,尤其在直肠癌手术中具有巨大优势。Q3肠癌有肝转移、肺转移,是不是没救了?对于部分进展期肠癌患者,可能会发生肿瘤肝、肺、骨等远处转移。目前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临床有很多方法与技术,外科手术、介入治疗、HIFU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等,一定程度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使得患者获得长期生存。Q4.肠癌可以不手术、不化疗,吃中药治疗吗?中医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运用。可是,只依赖中药是远远不够的,中药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内镜手术、外科手术、放化疗等药物治疗作为主攻手段下,运用中医药手段能够促进肠道肿瘤患者更快的康复。大肠癌病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的慢性炎症及饮食习惯等多因素有关。预防肠癌可以从生活习惯入手:1、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偏食挑食,饮食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要定时定量,注意蔬菜水果及粗粮的摄入,辛辣、油腻等食物要忌口。2、吸烟、饮酒要适量不可过度,尽量戒烟戒酒。3、适当运动锻炼,比如健身或瑜伽增强人体抵抗力。4、肠道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肠道慢性疾病、良性疾病的恶变可能,有相关不适症状要积极就医检查。曙光医院胃肠外科是上海市综合性三甲医院中较早具有独立建制的胃肠外科专业学科,已形成治疗理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专科,科室倡导的“微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在全市三甲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科室拥有当今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全高清/荧光腹腔镜、AirSeal气腹机、经肛内镜微创系统等高、精、尖设备,业务主要以普外科疾病外科诊治为主,核心病种为胃、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疝与腹壁疾病,同时包括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胆胰疾病、甲状腺、乳腺)的手术治疗。学科带头人龚航军主任致力于普通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30余年,主导推动了我院胃肠肿瘤、疝疾病的专科化、精细化发展,完成了我院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结肠癌根治手术和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减重手术等多项第一例达芬奇腹部手术。胡建医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专业,一直在三甲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较为丰富。就职于全国知名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胃肠外科。胡建医生门诊时间安排周一下午:胃肠外科门诊曙光医院东院外科2号诊室。学术成果在专业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4篇(8篇SCI,6篇核心期刊),其中第一作者论文6篇【2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8分以上,分别为全球肿瘤与衰老领域著名杂志《Aging》和全球外科临床技术领域著名杂志《SurgicalEndoscopy》;4篇核心期刊,其中3篇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专利7项,目前已获批6项:腹腔镜手术用腔内Poke钳及腹腔镜手术操控组件;腹腔镜手术用保护性钉砧头装置;腹腔镜手术经切口Trocar;腹腔镜手术用导向直刺带装置;一种用于消化道吻合手术用易置入钉砧头装置和圆形吻合器。
近期,我科接到肛肠科会诊电话,听主治医生介绍,患者58岁,大便带血持续半月余,自认为痔疮,在院外以痔疮治疗效果不佳,听闻我院痔疮治疗水平在沪上名列前茅,便来到肛肠科就诊,肛肠科术前常规给她约了一个肠镜,不成想肠镜做出来了竟然是直肠癌。 粗看患者,体型微胖,贫血貌不甚,阿姨自做完肠镜以后还惊魂未定,旁边的家属也是手足无措。追问阿姨:“您大便是黑便还是鲜血便呢,每次出血量很大吗?” 阿姨回答道,“不是黑色的大便,是红色的,出血量也不大,但是次数很多,因这半月拉的太多,也没有啥食欲,感觉瘦了大概五六斤”。阿姨还说,“这是她平生的第一次肠镜检查,在她的观念里,平时没啥不舒服,没必要做检查。既往也有痔疮,大便带血也一直按痔疮自己治疗!直到半个月前,发现消瘦、大便次数增多,且每次都带鲜血,治疗不佳才到曙光医院来看。 经充分了解病史后,阿姨确诊为直肠癌,于是将她转到胃肠外科进行专科治疗。经过全面术前的评估,阿姨身体状态良好,未发现远处转移,病灶属于可根治性切除,于是给这位阿姨进行了根治性的微创手术,术后1周完全恢复,顺利出院。比较遗憾的是,阿姨的病情耽搁太久,术后病理提示癌细胞已经出现了局部的淋巴结转移,进展到III期,后续还需要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辅助化疗; 这个患者也才60岁不到,她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有成婚成家的孩子,也许还有呀呀学语的孙子孙女……现在因为这个疾病,全家人都可能要跟着受累,不仅要承担治疗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这个预后也不是很好,生存质量也必将大打折扣! 由此,我们该怎样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及朋友身上呢,现在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千万不要只把大便出血当痔疮! 半数以上的直肠癌曾被误诊为痔疮 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大便带血,不管是年轻人或者年长者往往一部分人认为是上火了、痔疮犯了,因而掉以轻心,贻误病情;相反,还有一部分人会吓得花容失色,魂不附体,以为得了肠癌,惶惶不可终日。其实,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复杂,除了痔疮和肠癌,还有很多种疾病也会出现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便血;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套叠、大的肠息肉等也能引起便血。然而,最为致命的是,简单地当成痔疮,往往拖延到中晚期再去检查。据研究,超过80%的直肠癌,最初被自己或首诊医生当成了痔疮;殊不知,下定决心来一次说做就做的肠镜检查,可以完全避免错把肠癌当痔疮的尴尬。 出现下面的征兆,一定要注意不是痔疮是肠癌 症状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 如果发现原来规律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经常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就一定要警惕肠道出现问题了。这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肠道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便秘就发生了,腹泻多是由于肠道不全堵塞,稀薄的大便“溜缝”而出。此时,还可能伴随着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 症状二: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是大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便血量一般不多,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同时伴有黏液。而直肠癌也往往会出现脓液血便,但痔疮和肠癌导致便血最大的区别就是:痔疮导致的便血呈喷射状或滴状鲜血,而肠癌引发的便血则为暗红色,或者为黏液血便,特别是伴有粘液样大便排出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了;当然,目前推行的大便隐血社区筛查可以更早的发现大便带血的情况,早诊早治,因此,对于社区筛查工作还是要重视哦。 症状三:疼痛、腹胀、消化不良 大肠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主要是结肠梗阻造成的。而腹痛或者是腹胀前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后期逐渐转变为持续腹痛和腹胀。 症状四:大便变形 大肠癌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条形、扁带形的大便。如果平时的大很粗,突然间变的很细,也有可能是大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大便排出,所以会变细。因此,虽然不美观,但,亲们,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做到对自己的大便“知己知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 症状五:里急后重 大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直肠癌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大便后还想再去大便,却拉不出来东西,大便不尽,肛门坠胀的感觉。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是直肠出现了问题。 如何及时发现并预防肠癌的发生 结直肠癌约有80-95%是由小小的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而腺瘤在长大、癌变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千万不要等到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检查,正如上文的病例,当出现消瘦、贫血、便血、腹痛、包块等的时候,往往已经是进展期或晚期肠癌了。和其他很多肿瘤扑朔迷离的形成演化进程相比,结直肠癌的发展套路简单,前世今生可谓一目了染。 它一般经历这个过程: 这个“蜕变”过程进展的很迟缓,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随着目前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及能力发现并及时切除掉,以绝后患。50岁以后是大肠癌的高发期,也就是说腺瘤在45岁以前,一般还是良性的,我们赶在它变坏之前,找到它,切掉它,定期复查,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意味着,只要及时发现并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断其日后恶变的可能性,进而做到与肠癌绝缘。而做到这一点却非常简单,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一般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肠道有息肉的患者,比如1-2个,直径小于1cm,建议息肉切除以后2-3年之内,每年都要进行复查。如果息肉数目较多,比如3-10个,直径超过1cm,或者是高危病理类型,比如肿瘤性息肉,建议在切除以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肠镜。有10个以上息肉的患者,建议其直系亲属也进行肠镜检查;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比如结肠癌、直肠癌术后患者,2-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肠镜,5年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长期腹泻或便秘的、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的、大便带粘液的、糖尿病或胆囊切除术后的、肥胖或高脂血症的等都更有必要做一下肠镜检查。 根据美国肿瘤学会统计显示,2020年美国诊断结直肠癌147950 例,其中53200例死于结直肠癌。近年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癌症转型期,癌症谱正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2018年我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5位,在女性肿瘤中居第4位。由于我国社区居民对结直肠癌的前期表现认识不足,且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问题日益严重,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复发风险。美国癌症协会推荐无特殊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启动时间在45岁,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的检查。在《内科学年鉴》中有一项研究观察了大约25000例患者,发现那些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大部分都没有进行结肠镜检查。大量研究证实,同从未有过肠镜检查的患者相比,做过肠镜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了61%。可见无论是有过腹痛腹泻便血便秘消瘦等肠道症状的病人,还是年过45岁的健康人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消化道肿瘤,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将肿瘤扼杀在摇篮之中!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很大差别,Ⅰ期和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9%和87%,Ⅲ期则为67%,而Ⅳ期患者仅为10%。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直肠癌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保护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肠道免疫、肠道菌群、脑-肠轴以及肠干细胞。生活方式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其中以饮食因素影响最大。因此,对于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饮食方面应建议患者减少高脂、红肉及加工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食品摄入; 生活习惯方面应积极戒烟、戒酒,同时进行适合自身情况的有氧运动,增加运动量; 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心理门诊就诊或咨询心理专业人员。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便秘意味着粪便停留在肠内的时间过长,因此排便数量减少,粪便干燥,排出困难或排得不干净。一般来说,两天以上没有排便,表明可能已有便秘。如果每天排便,但排便困难和排便后有残留感,或腹胀,也应列入便秘范围。长期便秘会影响到皮肤状态,便秘的患者由于长期排不出的粪便,在肠道里发酵异常,腐败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毒素,容易产生皮疹,痤疮等。便秘会让患者肥胖,肠道毒素导致大肠水肿,下半身血液不能顺利流通,容易导致身体变形和形成脂肪累积在腹部,也会产生体臭,毒素的积累会导致口臭和体臭。患者应每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定时排便。女性患者应及时治疗子宫附件炎、肛裂,肛周感染等疾病,通便的药物应谨慎用。预防便秘首先要做好饮食调理,可以多吃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花椰菜、香蕉、梨、蕨菜、芹菜、菠菜、南瓜等,避免饮酒和多食脂肪食物。一、便秘的分级预防1.一级预防: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及滥用药物等因素有关,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在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主要的措施如下:(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睡醒和餐后结肠动作电位增强,能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是便意最强烈的时候,最容易将粪便排出体外,故晨起后和餐后是排便的最佳时机。(2)每天摄入1.5~2.0L水,坚持适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久坐不动。(3)多进食高纤维含量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对结肠刺激减弱。(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便秘的发生。(5)当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一有便意时,应及时如厕。(6)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严重时可咨询心理或精神疾病相关专家。(7)避免滥用药物,尤其避免与便秘相关的药物。2.二级预防:主要指对便秘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科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致便秘的危险因素及目前是否有便秘的症状(筛查),有危险因素者,应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如有便秘症状,及早进行干预。3.三级预防: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要长期随访评估,防止转为慢性便秘。可隔2~4周进行经验评估,如治疗无效,应积极查明病因,必要时转诊;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需防止因便秘加重病情。评估时间因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期,每天均需关注患者大便情况。二、特殊人群的便秘治疗1、老年人:老年人便秘主要与缺乏运动、因病服用相关药物有关,治疗手段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尽量停用致便秘的药物。治疗用药容积性、渗透性泻药为首选,严重者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2、妊娠妇女:适当运动、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为主要治疗措施,可选用安全性好的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比沙可啶(激性缓泻药,主要作用于大肠,临床上用于急、慢性便秘。栓剂直肠用药可用于肠镜检查、肠道X线检查或腹部手术前清洁肠道。)少见致畸的报道,但会引起肠痉挛。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大黄和蓖麻油。3、儿童: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温生理盐水灌肠。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证实有效,安全性好。4、糖尿病患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渗透性和刺激性泻药。5、终末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发生便秘与运动和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药极为重要,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或灌肠药。一、可引起便秘的常用药物:一些常用药物会容易造成便秘的症状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解痉药,包括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制酸药,包括胃舒平、碳酸钙、次碳酸铋、枸橼酸络合铋钾等,还有造影剂;一些镇咳药也会容易造成便秘的症状出现,比如:可待因、咳必清等等;还有一些镇痛剂,包括吗啡、杜冷丁、可待因、炎痛息康等等。要是患有癌症的话,一些抗癌药物也会有可能导致便秘,比如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等;也有一些抗结核药会造成便秘,比如异烟肼等。中老年人要是出现了血压高的话,服用的降压药也会容易造成便秘,比如:可乐定、利血平、钙拮抗剂等。二、泻药的分类及应用1容积性泻药:主要是含多糖类或纤维素类的泻药(包括多纤维素食物)。可吸收水分,膨胀成润滑性凝胶,使肠内容物易于通过;同时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促进肠蠕动而排便。一般服后12-24小时有效。(1)琼脂:每次15~30毫升,每天1~2次口服。为缓泻剂。(2)西黄氏胶:每次10~20毫升,每天1~2次口服。为缓泻剂。(3)甲基纤维素:每天口服用15-50克。可长期服用。特别适合于食物过于精细者,孕妇,或停用刺激性泻药者。服药时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免发生肠梗阻。2刺激性泻药:这一类泻药主要是刺激肠蠕动,推动粪便排出。适用于排便动力不足者。但习惯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宜用。(1)番泻叶:每次3~5克,泡水代茶,睡前服。为轻泻剂,用于慢性便秘。但刺激结肠可有绞痛。(2)大黄:大黄片每次3~5克,或大黄苏打片每次2~3片,或生大黄粉每次1.5~3克。久用可产生耐药性。(3)蓖麻油:每次10~30毫升。既润肠,又对肠粘膜产生刺激,引起反射性肠蠕动。3高渗性泻药:这类泻药具有吸水性,服药后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从而使肠腔内容量增加,体积增大,刺激肠蠕动。(1)硫酸镁:每天10~20克口服。多用于急性严重便秘。(2)镁乳(氢氧化镁):每次15~30克口服;或氧化镁,每次1-3口服。为缓泻剂。(3)50%~60%山梨醇: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口服。(4)60%半乳糖果糖甙:每次10~30毫升,每天3次口服。本药在肠内经细菌作用,变为乙酸和乳酸。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镁剂。服此类泻药时宜多饮水。4润滑性泻药:这类泻药口服或灌肠后,可包于粪团块外,使之易于通过肠道;可减少肠道水分的吸收;能促进结肠蠕动,具有温和的通便作用。适用于粪便特别干燥,或老年人体弱者,排便动力减弱者。(1)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30毫升口服。(2)花生油或豆油或香油:每次15-30毫升口服。注意:久服可影响脂溶性胡萝素及维生素A、D的吸收;油可从肛门流出,易污染衣裤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更不宜服用。(3)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水一杯溶化,清晨空腹时服饮。是营养丰富的缓泻剂。能润肠滋燥缓泻。5灌肠剂及栓剂:适用于分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病人必要时临时治疗。(1)灌肠液:可用温盐水蒸气2000~3000毫升;或温水500~1000毫升;或液体肥皂75毫升加温开水至1000毫升等。(2)栓剂:如甘油栓,开塞露。既可软化粪块,又可刺激直肠黏膜张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肠蠕动。6粪便松软药:服后可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如二羟基硫琥珀酸纳,每天口服用50~250毫克。医生简介:胡建医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一直在三甲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目前就职于全国知名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胃肠外科。胡建医生门诊时间安排:周一下午:普通门诊 曙光医院东院外科2号诊室。如无号,可联系胡医生加号。周一、周三上午:专家主任门诊。胡建医生与龚航军主任医生坐诊。如无号,可联系胡建医生加号。学术成果:在专业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共计9篇(6篇SCI,3篇核心期刊),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2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8分以上,分别为全球肿瘤与衰老领域著名杂志《Aging》和全球外科临床技术领域著名杂志《Surgical Endoscopy》;3篇核心期刊,其中2篇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专利一项:腹腔镜手术用腔内Poke钳及腹腔镜手术操控组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胃肠外科:曙光医院胃肠外科是上海市综合性三甲医院中较早具有独立建制的胃肠外科专业学科,已形成治疗理念领先、技术成熟,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专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项,每年开展各类微创手术500多台。主要以普外科疾病外科诊治为主,以胃、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疝与腹壁疾病为核心病种,同时包括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肝胆胰、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专业技术特色: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微创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们都知道痔疮的发病率极高,且痔疮发作时会有大便带血的表现,但大便带血一定是痔疮引起吗?那可未必,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常年大便带血,按照痔疮治疗的患者,一入院便检查出是直肠癌,且已经到了晚期。要知道痔疮和直肠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一个良性,一个恶性,治疗及预后都有天壤之别。直肠癌在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如果因为按照痔疮治疗而耽误了病情,那么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有些沉重了。 那么到底该怎样区分直肠癌和痔疮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年龄,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痔疮,但总的来说患直肠癌的人还是以中老年居多; 2、便血状态,痔疮出血通常是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在一起,没有粘液(因为由于痔疮而导致的便血是在人体排便过程中擦伤患处而形成的,所以血液只会在粪便的表面);但是如果粪便中有粘液、浓液,并且粪便的颜色较深,血液和粪便混合在一起,那么肠癌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3、排便次数及性状,直肠癌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型或变细等,而痔疮通常不会引起这些症状。 总的来说,如果出现便血症状,最好到医院做个指检、肠镜等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患者更应该重视,以免延误病情。 转自:网络
1.“要不得的胆囊”之一曾反复发作胆囊炎的胆囊 胆囊炎的发作大部分是因为胆囊结石的存在堵住了胆囊出口,导致胆囊里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而把胆囊“憋大”,导致胆囊炎。此外,还有很小的一部分胆囊可以在没有结石的情况下发炎,称之为无结石性胆囊炎。 无论有没有结石,反复发作胆囊炎的结石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胆囊炎反复发作,要减少发作就需要少吃油腻,而有些病人在每天喝小米粥的情况下仍因为胆囊炎反复住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胆囊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胆囊壁逐渐增厚,加之结石反复摩擦胆囊壁,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生几率。 2.“要不得的胆囊”之二可能或曾经引发胆管结石的胆囊 上面说到,胆囊炎的发生是因为结石堵在了胆囊出口,这些结石都是比较大的结石,而小一些的结石则可以顺利流出胆囊,然后堵在胆总管中。这时,无论是肝脏分泌的胆汁,还是胆囊储存的胆汁,都无法流入小肠,那么这些胆汁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返回胆囊,导致胆囊增大发炎,另一条路则是返回肝脏,然后通过肝脏里的细小胆管进入血液,导致人全身的皮肤眼睛发黄,称为“梗阻性黄疸”。 当然,胆总管结石首先导致的还是胆管炎,不同于胆囊炎,胆管炎常常导致高烧,甚至休克。一次胆总管结石发作可能只是胆囊里的一颗小结石落入了胆管,而这类病人胆囊内往往含有大量小结石,这些结石都可能再次落入胆管诱发胆管炎,因此,想要避免胆总管结石的反复发作,把胆囊中的结石清理出来才是根本。 3.“要不得的胆囊”之三可能或曾经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胆囊 大的结石堵在胆囊出口,小一点的堵在胆总管,那么更小的呢?这样的结石称为“泥沙样结石”,它们可以顺利达到胆总管的开口,而胆总管的开口在十二指肠,旁边紧挨着的就是胰腺管道胰管的开口,于是,接下来这些很小的结石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胰管,诱发“胆源性胰腺炎”,显而易见,这类泥沙样结石的胆囊更是要不得。 4.“要不得的胆囊”之四无功能的胆囊 一些病人虽然没有过胆囊炎发作,但是胆囊里已经全是结石(充满型结石),胆汁很少或几乎没有;或是由于胆囊壁过度增生增厚,导致胆囊腔几乎消失(胆囊腺肌症)。对于这两种情况,由于胆囊几乎没有胆汁可以进入,胆囊没有了储存浓缩胆汁的功能,成为了“无功能胆囊”,若是继续留着,还可能会导致胆囊癌变,得不偿失。 5.“要不得的胆囊”之五有息肉的胆囊 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需要切除胆囊。胆囊多发息肉,单发息肉直径小于1cm、有蒂等情况往往提示良性病变,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即可。一般来说,胆囊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cm,宽基地,或胆囊息肉随访过程中增大者,才是要切除胆囊的信号。 6.“要不得的胆囊”之六高度怀疑恶变的胆囊 这个应该不用多说,对于怀疑或确定为恶性的胆囊病变,情况允许的话,当然是“能切就切”。 以上只是胆囊切除指征的大体介绍,然而人是不会按照手术指征生病的,因此,具体到自己的胆囊是否需要切除,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再决定。 【注:本文转自网络】 胡建医生简介: 胡建医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一直在三甲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较为丰富。 目前就职于全国知名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胃肠外科。 胡建医生门诊时间安排周一下午:普通门诊 曙光医院东院外科2号诊室。如无号,可联系胡医生加号。 周一、周三上午:专家主任门诊。胡建医生与龚航军主任医生坐诊。如无号,可联系胡建医生加号。
一、胃癌的致病因素1.幽门螺杆菌感染75%的胃癌发生与Hp感染有关,WHO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2.高盐摄入与胃癌强烈相关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环境中例如饮用水中亚硝胺含量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相关调查发现:咸鱼和咸菜的高摄入与胃癌显著相关。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胃癌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易感性增高。二、胃癌的高危人群1.胃癌病人的一级家属;2.因胃癌前病变经内镜或外科切除治疗后;3.严重的全胃炎或胃体胃炎同时伴有Hp感染者;4.长期抑酸治疗超过1年;5.胃溃疡正规治疗反复不愈者;6.因胃切除术后伴有碱性反流性胃炎者;7.处于高危环境中:重度吸烟、酗酒;长期暴露在粉尘、煤炭、水泥等扬尘环境或胃癌高发流域伴有症状者。
保胆取石: 不建议·不推崇·不主张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可能影响胆汁成分的因素都有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常年不吃早饭的人和肥胖的中老年女性容易长胆结石。 ●胆囊结石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胆绞痛,经常发生在饭后,右上腹出现剧痛。还有肚子胀、轻微腹痛等症状,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胃病。还有一些人的胆结石是无症状的,只有体检时才发现。 ●胆囊结石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尤其是反复发生胆绞痛、胆囊炎的话,应该遵循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胆结石,除了一些特殊情形需要进行预防性手术外,其他暂时不需要手术,但要注意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B超,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很多人体检发现胆结石之后,多多少少都有点疑惑,自己怎么会长胆结石呢?听说得了胆结石发作起来疼的要命啊,该怎么办呢? 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地方,肝脏分泌了胆汁先存到胆囊,需要的时候,再从胆囊排出来,经过一段细细的胆管,排到肠子,参与食物的消化。 一、为什么会长胆结石? 长胆囊结石的原因很多,各种可能影响胆汁成分的因素都有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逐渐退化,胆汁内的各种成分比例发生变化,胆固醇比例的上升易导致在胆囊内的沉积,日积月累形成结石,这种现象特别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肥胖女性。 常年不吃早饭的人:肝脏经过一晚上工作,胆囊内已经充满了胆汁,如果早上不吃东西刺激胆囊排空,那么胆汁将继续留存在胆囊内,使胆汁浓度增加,这种条件下胆汁的某些成分就可能析出结晶,常年累月下来形成结石的风险较高。 二、我的胆结石,怎么不疼呢? 一提起胆结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疼。 其实疼只是胆结石比较典型的症状,医学上叫胆绞痛,经常发生在饭后,右上腹出现剧痛。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进食后,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后,胆囊努力排出胆汁,但是结石卡在了胆囊开口的地方,造成胆囊内压力突然增加,发生疼痛。 胆囊结石还有很多其他的症状,比如肚子胀、说不清位置的轻度腹痛,还有各种道不明的肚子不舒服,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更明显。因为这些表现不典型,很多人就觉得是胃病,就算查出来胆结石之后,不经过医生提醒也想不到是胆结石的问题。 也有一些人的胆结石是真的没有任何症状,就是查体的时候发现的。 三、胆结石该怎么治? 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尤其是反复发生胆绞痛、胆囊炎的话,现在主流的意见是手术切除胆囊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现在一般的胆囊结石都能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创伤小,恢复快。 现在有些医院倡导做保留胆囊单独取石的手术,迎合了部分患者认为「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可或缺」的理念,但是这样复发几率太高。 胆囊只要切口过后内壁就不再光滑,更容易形成结石,还得手术。而第二次再行手术的时候因为局部粘连瘢痕,很可能因此而丧失了腹腔镜治疗的机会,被迫开腹手术,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没有症状的胆结石,该不该手术,其实医学界也有争议。 ●保守派观点:不建议手术● 1. 很多结石到死也不会发作,患者没有必要挨这一刀; 2. 有些不典型的症状如隐痛、嗳气等,手术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缓解; 3. 只要手术就有一定的风险。 ●激进派观点:积极手术● 1. 虽然这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但是不少人将来会有各种症状出现,甚至发生急性胆囊炎、胆管炎。万一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在野外、山区等不能及时就医的地方就麻烦了;或者发作时患者年龄较大,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 2. 胆结石常年慢性刺激会有一定的癌变几率,而胆囊癌的预后是很差的。 ★最新指南建议,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有以下几种情况时还是应该积极手术: 1、中老年胆囊结石患者; 2、病程长,胆囊结石病史在 5 年以上者; 3、胆囊结石患者 B 超提示胆囊有其他病变的患者; 4、胆囊结石直径大于 1 cm; 5、结石位置不好,容易堵塞胆管诱发更严重疾病的患者; 6、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者,建议在糖尿病控制良好时积极手术; 7、儿童胆囊结石; 8、有胆囊癌家族史的患者。 就算暂时不用手术,也不能不闻不问,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B 超;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部分胆结石堵塞胆总管引发急性胰腺炎。 ●四、能不能吃中药? 不建议吃各种排石、消石的中药。所谓消石的中药往往不能真的把石头化掉。有些排石的中药如果没有排石效果还好,如果真的有排石效果,风险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呈泥沙样的胆结石。胆囊向肠道排出胆汁的胆管很细,盲目排石会造成结石排出胆囊后卡在胆管内,或者最末端阀门处,可能引发化脓性胆管炎或者急性胰腺炎,这都是能要人命的重病。 我们的疑问: ●保胆取石● 目前绝大多数的观点是不建议,不主张,不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