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有患者悲痛提问,苏医生,为什么有的人德才兼备,样样都好,却英年早逝?真的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不是说善恶有报吗?今天,我们分析一下:好人,往往任劳任怨,有求必应,应必有果。将任务交给他们办,比自己做还放心。因为能干、肯干,任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鞭打快牛、小车不倒尽管推,导致过劳伤人。好人,凡事追求完美,日三省吾身,稍有差错,则寝食不安。思虑过度,导致情志伤人。好人,刚正不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肝义胆,富有同情心,同理心,外伤内伤夹杂,导致身心受伤。好人是责任担当,无暇自身,总是下次去体检,小病不医,出现大病难治。丧失了诊疗时机。好人常是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璀璨而短暂的人生,一辈子或许活了人家几辈子。“坏人”,则往往相反,他们自我中心,逍遥自在,心安理得,甚至无恶不作,确有祸害遗千年的感觉。还有一个被大家可能忽视的原因,人类记忆是选择性的,好人一旦遭遇不测或者坏人的得意忘形,导致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心理反差,强化了好人没有好报的观念,现实中更多情况应该是多行好事心自安,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好人身心的健康需要大家一起去呵护,有所为,有所不为。细水长流,更能创建丰功伟业。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每个人努力做到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拥有长久而有意义的人生。祝愿好人长命百岁!
例一,患者男性,年过七旬,今年3月份来就诊,患者主诉是两月来消瘦,乏力,有低热,既往身体健康,在外院住院诊疗,期间检查多项指标,包括CA199,CA50,等指标,略高于正常值,其他未发现异常。诊断未明确,住院2周后患者出院,但是症状持续存在,体重持续下降。初诊时,患者消瘦、皮肤巩膜黄染,结合部分肿瘤指标有升高,考虑患者消化系统的肿瘤不能排除,再次予以检查肝功能、肿瘤指标等,发现多项指标异常,尤其是总胆红素已经上升到200。很快收治入院,经手术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腺癌,病理提示壶腹部腺癌,中低分化,肿块大小3*1.8*40px,肿瘤浸润十二指肠全层及胰头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中药调理。上海嘉定中医医院中医内科苏红梅例二、女性,中年,主诉失眠多日,追问病史,患者在一月前体检中发现CA724升高至140,后反复就诊,查胃镜肠镜,妇科等,无明显阳性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心事重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初诊时,精神不振,表情痛苦,面色苍白(血色素正常),我翻阅了她的病史及若干的检查报告,问,后来复查过异常的肿瘤指标CA724吗?答曰,没有。当即开具此单项检查,结果数值为1,为免漏诊,要求隔周后复查。患者再次就诊,摆脱了癌症的魔咒,吃饭、睡眠、精神面貌立马改善。个人认为:发现异常的指标,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1、异常指标再复查一次。2、需要动态的观察,如果指标仍是升高,提高警惕,刨根究底,加以防范,不能掉以轻心,有些检查是劳民伤财的。但是不追踪检查,就会出现漏诊误诊。有的可能是因为病情特征不明显也会耽搁。例一患者,第一次住院期间的验血检查有所端倪,患者多家医院就诊而无果,奔波于茫茫就医路,差点贻误病情;例二患者,如果复查,只需数十元化费,一旦复查正常,则免去胃镜肠镜CT等检查之痛苦及“恶毛病”的困扰,也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的压力。临床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总结。有时候医生的思路不一样,可能也不一定谁是谁非,病人多的时候,也会思考减少,影响工作质量。但是仍需要小心谨慎,认真对待。医学的路永远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很多经验的获取可能都是由很多血汗换取。需要详细了解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怎么办,见我的网站。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suhongmeish_4208481093.htm《肿瘤标识物升高,生癌了吗?》苏红梅2016年6月26日本文系苏红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检查错了吧——主观性失眠 患者,中年女性,主诉多年来失眠,甚至通宵不眠,白天精神尚可。苏伊士对于来看失眠的患者,白天社会功能正常,常常要考虑,患者的失眠是否成立。按照定义,白天社会功能正常,不应该诊断失眠的。 苏伊士告知患者,治疗失眠,最重要的关注点是白天的状态,如果白天精气神都很正常,没有必要调理和治疗。 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是每天7-8小时,但是也有例外的,例如有的人是长时睡眠者,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有的是短时睡眠者,每天睡眠时间可能小于5小时。该患者诉说失眠,基本整晚不睡,但是白天精神好,苏伊士说,暂时中药调理几个星期看看,同时建议尽早做睡眠监测,科学评估其睡眠。 该患者调理3个星期后,夜间睡眠情况依然不满意,白天精神很好,不影响工作生活,苏伊士建议其到某三级医院做睡眠监测。 结果是监测提示睡眠时间6小时。 苏伊士说:你这个还可以啊。有6小时的睡眠,而不是你感觉的彻夜不眠,或基本不眠。 但是患者依然说她住院检查当天,一直都没有睡着。 但是有监测结果啊,不会有问题的。 患者说,可能检查的不是我吧,检查的是我老公吧? 检查当天,你老公在哪里?怎么检查的是你老公呢? 检查那天,我老公陪夜,他睡在病房外面的门口。 那怎么会检查的是你老公? 该患者的老公后来陪患者就诊,也证实患者并不是她所说的彻夜不眠,经常会有呼噜,观察睡眠的情况,也感觉她是有睡着的时候。 这位患者的情况,也是失眠门诊经常有的:患者对自身睡眠感知不良,认为很少睡着,甚至通宵不眠,但是床伴却认为患者睡着了,或者睡眠监测结果提示有数小时的睡眠,患者不认同,坚持认为自己睡眠少甚至通宵不眠。 这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情况,叫做主观性失眠。 苏伊士实习的时候也碰到一位男性患者,自觉彻夜未眠,带教老师让我们夜间值班时,在患者手上或者脸上用毛笔或者棉签做记号,第二天查房的时候,患者依然说没有睡着,问他脸上的记号是怎么回事,他才认识到自己是有睡着的时候的。 对于主观性失眠患者,需要进行认知治疗。
瘦人想长胖点,是不是只要「多吃少动」就行了?原创2016-06-11王辘丁香医生在这个全民减肥的时代,减肥瘦身的信息铺天盖地。不过,如果对身边稍加留意,就会听到来自另一些朋友的呼声:我们瘦子怎么办?我们需要增重……我女儿太瘦了,吃的也不少啊,为什么?我是男生,女朋友都嫌弃我太瘦了,有什么好办法能长点肌肉?今天丁香医生(dxy.com)就给大家详细地讲讲:如何健康地增重。这里强调的是健康的方式,而不是徒长一身没用的肥肉。首先要找到瘦的原因如果你的体质指数,也就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长期低于 18.5 kg/m2,说明体重偏低,是医学上说的瘦,有一定的健康风险。这时候,你就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1. 我有消化吸收的问题吗?如果有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在增重的同时,需要积极配合消化科的治疗。2. 我有过比较极端的节食或减肥经历吗?如果有,可能你的基础代谢能力和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重视代谢的恢复,并配合消化科治疗。3. 我体重偏低是家族遗传原因吗?如果家里人都特别瘦,而且你的食欲和食量都不小,却还是很瘦的话,并没有太多的健康风险。找到原因后,再针对性地解决瘦的问题。七分靠吃,三分靠练,这句适合于减肥的话,同样适合于增肥。只有用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才能逐步实现健康增重。无论什么,多吃点就行了吗?当然不是!先来做个多选题看看,你对瘦人的食谱了解多少?1. 多吃营养素密度高的健康食物高油高糖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只会让人增加脂肪,但脂肪并不是你所需要的。我们推荐的健康食物,是那些「特别有营养的」食物,包括一些杂粮、蔬果、肉蛋奶类、坚果等。后文有更详细的介绍。健康增重,关键是以增加肌肉为主。何况,以瘦子的消化吸收特点,垃圾食品多数也只是穿肠而过,起不到有效的营养帮助。2. 多吃体积小、密度大的食物体积小、密度大的食物,比如奶酪、水果干等,可以帮助瘦子充分利用有限的胃容量,吃更多的热量、更丰富营养素,促进代谢和利用。3. 多吃易消化、促进吸收的食物质地柔软、富含有机酸、酸辣口味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比如,咖喱、番茄酱、辣椒酱、酸辣汤等,可以增进胃口、帮助消化。4. 少食多餐,能量充足每隔 2~3 小时进食一次,可以每天吃六顿,即三顿正餐三次加餐。每次吃到饱但不撑的程度。5. 足量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占一半以上,均衡地分配到各餐中,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早餐和加餐,可以多吃牛奶、鸡蛋、豆浆或豆干;午餐和晚餐就要保证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牛羊等瘦肉。如果实在吃不下这么多食物蛋白质,再考虑额外补充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蛋白质产品,比如乳清蛋白粉。6. 重视脂肪酸在控制一日总脂肪摄入量适宜的前提下,要增加海产品等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7. 重视维生素 D维生素 D 和骨骼健康相关,而骨骼健康程度将影响骨骼肌增长。瘦子可以适当增加海鱼、动物肝脏和蛋黄等维生素 D 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果饮食吃不到这些,可以补充维生素 D,每天 15~20 微克。增重饮食小窍门窍门 1:优选食物推荐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燕麦、紫米、红豆、小米、全麦、西红柿、胡萝卜、油菜、菠菜、口蘑、橙子、山楂、豌豆、鸡蛋、牛奶、酸奶、奶酪、豆干、豆腐、瘦牛肉、瘦羊肉、去皮鸡鸭肉、鱼虾肉、动物内脏、杏仁、核桃仁、芝麻,等。限制食物:减少肥腻、甜点、甜饮料、膨化食品等零食。另外,太硬、高纤维、易胀气的蔬菜水果、薯类,以及菌藻、大豆要适量。窍门 2:用牛奶换水用牛奶替代水,可以打豆浆,蒸鸡蛋、和面做面包饺子等,吃东西的同时又摄入了牛奶中丰富的营养和能量。窍门 3:花样加餐牛奶燕麦粥或者芝麻糊作为加餐,可以额外加一勺小麦胚芽粉,或者松子仁花生仁等坚果碎,或者加一把葡萄干。窍门 4:果干替代鲜果如果吃不下太多水果,可以吃水果干。当然,注意选择没有添加太多糖、没有油炸的品种。窍门 5:泥糊好消化把肉做成肉泥、肉饼,把蔬菜做成菜末或菜泥,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什么?瘦子还要多运动?很多人会觉得,运动就是消耗能量,就会掉体重,所以瘦子要增重就不能运动,就只想静静。这么想可就错了。因为,对于瘦子而言,运动有两大好处:提高代谢能力。运动后,及时进食补充消耗,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快速地利用蛋白质,提高身体肌肉合成,加强肌肉力量。增长食欲。对于本身有胃肠消化吸收问题的朋友,餐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食欲、提高消化和吸收。建议 1尽可能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如果是久坐型工作,要多利用工作间隙起身活动,争取早间、晚间或餐前专门活动下。建议 2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比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都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如果有需要,运动后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效果更好。建议 3每周至少 3 天,每天进行累计 40~60 分钟的中强度到高强度的运动。新手可以选择快走和慢跑;稍微有运动基础的,则建议先做抗阻运动 20~30 分钟,然后再做有氧运动以及拉伸放松。对于有强烈的健身增肌需求的朋友,则需要做更多的大力量训练来刺激肌肉,并配合训练补充营养。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心仪的完美体型!责任编辑:羽方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原文阅读100000+600投诉精选留言写留言
大热天,我感到冷飕飕的 ——说起死亡,她花容失色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救死扶伤。医生现在有更多的功能,包括安慰、帮助、治愈。不仅面对生,还会面对死亡。但是,传统上来讲,我们从小到大,关于死亡的教育非常少。有一次和一位老专家聊天,她跟我说,“苏主任啊,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死亡,现在想到这个怎么会那么害怕?”言毕,我就发现本来非常优雅得体的她,脸色因提及到死亡而变化。我大学实习的时候,一个班级就我一个外地人,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整个楼面就留我一人,已经很有点害怕,无奈楼下对面的平房就是医院的太平间,经常看见白布单推进推出,家属的哭天喊地、悲恸啼哭没有节律的传来,深更半夜也是日常,当时作为实习医生,也很恐惧,但是硬着头皮得适应,被家属哭醒的时候,只能安慰自己说,如果有灵魂(鬼魂),他们不认识我,无冤无仇,他们的灵魂(鬼魂)应该不会来找我吧,如果没有,我怕什么呢?工作后,面对生死,是职责。再后来,和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施永兴主任接触,对临终关怀更多的了解,对死亡思考很多,也看淡许多。跟老专家交流死亡的心得,她没有想到,我对死亡有很多的理解。这次的门诊患者,女性,中年,来看失眠,之前失眠调理得好多了,这次又失眠了,问她碰到什么事情了,她说她的邻居过世了,她很害怕,躺下来怎么也睡不着了。我说了一句,“我们这个年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死亡都会碰到的,我们要正确面对。”患者很快就面露惊恐之色,她说,“医生,你怎么说这个?”我问,“你指什么,是我说死亡这件事吗?”她说,“是的,你怎么跟我说这个?!”她的表情倒也吓到我了。大白天,第一次被患者的恐惧表情吓到,我都感到凉飕飕的,我没有想到,一句很平常的话,竟然让她非常恐惧,患者身上的散发那种恐惧,我在边上都感觉有点瘆人。死亡话题的恐惧阈值如此低,我真的没有想到。后来,再跟她说了近20分钟,总算安慰了她,不然我感觉好像很有问题,出现医源性的话语损伤啊,人家来看病,还吓到人家。门诊时候,患者来源不同的背景,每个人的惊恐、容纳底线不一样,碰到的患者越多越得小心翼翼。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脑病科 苏红梅2021年8月12日
王**,女性,72岁,高级知识分子。患者多年前经同事介绍到我这里来就诊,主诉颇多,焦虑紧张、失眠多梦、纳谷不馨、全身疼痛、愁眉苦脸、形体消瘦。反复多次在外院诊治,检查一大摞,结果是有一些器质性疾病,例如慢性浅表性胃炎等,但是不严重,患者主诉多而杂,明显影响到自身和家人的生活。我当时跟他及家人说几点:1、这么多年,看了许多医院,做了很多检查,用了很多药,收效不显,其中有医院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的药物,但是患者拒绝服用。到我这里,我根据之前的检查结果,也是认为需要抗焦虑抑郁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用药,希望能坚持使用,不要听邻居好友的话,他们虽然是好人但不是专家,这样的好人会做错事。2、如果一定坚持不用西药抗焦虑抑郁治疗,使用中药治疗,也是有一段时间的调整,很多年的病很难一次两次医好,再怎么着急也得相信科学。3、门诊的量表检查虽然分值还可以,但是现在这种状况肯定需要药物治疗,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有效的。夫妻两人听了后,说考虑考虑,走了。若干年后的去年,他们又兜了很多医院,再次来咨询,上面的话再讲了一遍,后来家属同意回去做患者思想工作,吃抗焦虑抑郁药物。事实证明,该患者服用药物数周后,很多症状消失,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多年的疾病,早点听医生的,那该多好!临床上确实会有一些病人,他们的个人气场太强了,怎么也不会听取医生的建议,化了很多时间进行疾病的知识普及,还是收获一场空,抵不过朋友的一句话,“不能吃药啊,会上瘾”、“不能吃药啊,会变痴呆”。有时候感觉很可惜的,明明可以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却偏偏反复游走在各家医院,受尽疾病和无知的折磨。感慨于最近门诊好多类似的病人,通过治疗,效果蛮好,有的是中医治疗,有的中西医结合,有的用西药。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是真理!非常感谢病人治疗后的反馈,好或者不好。作为医生的我,希望患者能将治疗的结果做反馈,经验或者教训是什么。医学是经验科学,需要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患者的病好了,有时候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我很高兴,有成就感。请点击咨询,或者通过好大夫的电话咨询、家庭医生咨询。http://suhongmeish.haodf.com苏红梅二〇一六年五月一日本文系苏红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不舍留学生张一得的离世优秀的张一得留学美国,永远的走了,苦心养育一得近二十年的单亲父亲“老得”的回应是,“他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一得成长过程中,父亲付出艰辛可想而知,终于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只是,这样的结局,痛心疾首。思考良久:一、家长的有效陪伴。老得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做了常人所做不到的。但是,不知是否问过:一得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父爱,什么样的陪伴?人际交往最好的法则,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投其所好,一得需要老得给予的是什么。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得和老得,相依为命,相依为伴。父子两人同处,他们是否会有矛盾,有了矛盾后,一得如何化解,老得的大爱是否会让一得争辩、维权无能?单亲家庭,需要更多的智慧处理亲子关系,有时候,有第三方一起,对于关系的改善可能会起到润滑作用。而在一得和老得的互动中,往往看到的是老得的如山的父爱。三、尊重接受孩子决定的条件性。老得说他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一得的决定。但是,有些决定无关乎大局,生死大事,怎么可以放任处理,听取一得的决定,对于刚成人的一得,或许有些决定和思考只是暂时的,包括放弃自己的生命,不能因一时的决定而失去如此重要的生命。老得、一得,此时,需要援助了。生命的可贵,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属于社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润滑剂一样的人,或者其他谁,伸手援助一下,可能会改写一得的命运。不舍和痛心,一得就这样离去而作的思考。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而值得珍惜的。2021年5月11日
在很多疾病中,非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但是往往会被病人所忽视。常见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疾病有特效药吗?没有,需要结合非药物治疗,就是生活方式、心理调整等,而不能仅依赖药物。我们经常会碰到病人在找寻疾病的特效药,就好像秦始皇找长生不老的仙丹一样,徒劳而无功。失眠也一样,非常需要我们的自我管理。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睡眠,不再辗转反侧不得眠呢?一、认知治疗——正确认识睡眠。1、对睡眠期望过高,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每晚应睡至少8个小时,否则第二天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事实是睡眠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有长时睡眠者,也有短时睡眠者(3-4小时),而且人一生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也不相一致,睡眠的质量比睡眠数量更重要,不要过度的在意睡眠的时间。2、过分夸大失眠的严重性,如果白天精神振作,哪怕睡眠时间少,也不能诊断为失眠;3、错误地认为做梦有害健康,夸大做梦对人体的影响,其实做梦是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只是有的人醒来能记得,有的人忘记了,有的人记住了没有放心上,有的人耿耿于怀,浮想联翩影响心情,影响精神;4、有的人害怕安眠药有毒,会让人变傻,其实权衡利弊,在医师指导下,完全可以安全使用安眠药;5、有的人不断地探寻失眠的原因,却不知道或不愿承认失眠症与精神心理之间的关系。临床上失眠有80%是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6、有的人一到晚上就担心、害怕睡不好觉。其实是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失眠的担心。二、行为治疗。1、什么时候上床。——产生睡意再上床。①养成上床是为了睡眠的生活习惯,促进卧室环境和睡意间的正性相关。如果在30分钟内不能入睡(估计时间,不要看钟)则起床并离开卧室,去看书等活动,此时避免做刺激性活动。直到再次产生睡意再上床。不在床上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等。②减少清醒时的卧床时间。设置严格的就寝、起床时间表,限制平均预期睡眠时间。当入睡时间占总卧床时间≥85%时,增加15-30分钟卧床时间。反之,则减少15-30分钟卧床时间。固定起床时间,调节机体适应规律的睡眠-觉醒节律。2、学会放松助睡眠。①“三不”吐纳法,用鼻子轻轻的吸气,直到吸不进气;屏气,直到屏不了;将嘴唇噘起,轻轻吐气,直到吐不出;——再进入下一循环。当你有失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论正在发生,还是有此倾向,每天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加以练习,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吐纳上。②有氧运动。例如打球、快走、游泳、跳舞、瑜伽训练等等,均非常有益于睡眠,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减少焦虑、增加自信、强健身体。以快走为例,每天走30——60分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每周至少3-5天为宜。③夜晚睡不着又不想起床的时候,可以在黑暗的房间中躺着并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可以让自己想想白天事情,想想最近发生的愉快的事情;可以与自己的对话等等,避免将思路集中到睡眠这件事情上。④听舒缓柔和轻音乐。三、睡眠卫生教育。1、早晨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有利于调节自身生物节律;2、每天睡好“子午觉”。中医对睡眠时间有睡“子午觉”的说法,人和天地是相应的,几千年来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现在不可能日落而息,但是提倡在子时(23点到凌晨1点),就是晚上11点前能入睡,所以10点半左右应该准备休息了。午时指中午时间(11点到13点),饭后能安排15到30分钟的小憩最好,此时不一定是睡着,能躺平,闭目养神就可以。避免长时午睡;3、入睡前二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4、上床前4~6小时内不服用含咖啡因食物或药物,不抽烟、喝酒;5、饱食后两小时内不睡觉。四、修养身心。有的失眠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内心冲突、纠结;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紧张;过度追求完美;多思多虑、担心、多疑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加强修身养性的力度,转移注意力,将自己变得内心宁静,与人和谐,多交朋友,可以与人聊些轻松的话题,例如电视啊、新闻啊等等,聊天的话题不能太较真。轻松自如,睡眠自然也会改善。处理好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事件,以免影响睡眠。有的时候养养宠物、养养花草,也 能陶冶情操,分散注意力。五、合理饮食助睡眠。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禁忌的话,鼓励全面、均衡、适量进食,不需要特别的禁忌,除上文提到的一些浓茶咖啡等。鼓励适量进食苹果、香蕉、柠檬等芳香愉悦的水果。小米、桂圆、红枣、玫瑰花等也有一定的助眠作用。治疗疾病达到健康的钥匙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里,失眠也一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坚持,会让我们有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每一天。以上的办法用过了,没有效果,怎么办——看医生呗!关于失眠,也可以参考我的文章《中医内科门诊失眠的问题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suhongmeish_3304889874.htm请点击咨询,或者通过好大夫的电话咨询、家庭医生咨询。http://suhongmeish.haodf.com苏红梅2016年4月5日本文系苏红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病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啃老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案例在周围一直很多,不免心生可惜。最近出现在门诊有一批相类似的青年男性。他们一度学习优秀,事业有成,收入颇丰,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他们长大了,却病了,有的甚至不能上班。患者,男,35岁,由母亲和父亲陪着就诊。就是在上周,母亲已经单独一人来过,我问:“为什么儿子本人不来?”“他还没有起来,我儿子身体不好,太虚了,晚上睡不着,现在在睡觉。”此时已经上午11点。“我先来看看,将情况讲给医生先听听”然后就是啪啦啪啦讲了许久,没有挂号,她是先过来问问看,也看看医生,是否能对路吧。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低头不语,整个的形象就是那种在暗无天日的地方过日子的模样。这次依然是妈妈在诉说病情:儿子太虚了,上不动班,所以现在在家养病,去年在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诊断焦虑症、抑郁症均有,服用文拉法辛,每天一片,已经快一年,目前状态还可以,但是要等到身体好了再去工作。现在每天晚上睡不着,要凌晨睡觉,晚上在弄电脑。从母亲的话语中得知,她的儿子之前名牌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于某交通大学,前几年做研发,收入很高,后来工作压力大,感觉疲劳,慢慢的就感觉不舒服,再后来就虚弱的不上班了。妈妈因为之前有更年期综合症的经验,就诊过心理科后,自觉目前情况可以的,所以明白儿子是心理问题。儿子服用文拉法辛她和儿子感觉效果还可以。就诊过程中,患者一直在看手机,偶尔应一声,母亲不停诉说,主要内容是儿子身体不好,体质虚,容易手足心出汗,足趾指甲有裂纹,这些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出汗?为什么有裂纹?是不是太虚了?要吃什么补品?家里有阿胶,可以吃吗?家里有西洋参可以吃吗?妈妈声如洪钟,没有办法叫停,儿子基本不语,问了也最多应一声,父亲在边上不语,偶尔让母亲不说话,听医生说。母亲并不在意我是否回答她的问题,作为医生,很难插上嘴。一家子已经决定,回到老家去,儿子同意和她一起去卖菜。医生很难插嘴。因为病人不多,他们一家三口从进来到离开近1小时。西药继续服用,中医调理看看。苏子说:该患者一路走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优秀,名牌大学,顺风顺水,家长一路走来充满光荣和骄傲,不要给孩子操什么心,劳什么神的,儿童期、青春早期可谓风调雨顺。三十而立,事业遇阻,婚恋没有,朋友没有,妈妈强势,爸爸懦弱,出现问题后缺少社会支持,导致萎靡不振,焦虑、抑郁,社会功能更加缺失,母亲的过度焦虑,投射患者身上,虽然药物能使其情绪稳定,但是不能解决他的生活、生存、回归社会。目前该患者自身的调整是缺失的,缺乏社会支持、家庭支持。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的心理治疗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焦虑、抑郁等疾病的认知行为治疗永远是放在药物之前的。饮食、运动、规律的生活都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就好比高血压、糖尿病单靠医生的药是不行的,需要饮食的控制、运动的配合、心理的调理,不然也是会控制不良,波动多,而导致危险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已经得到很多患者的认可,心理疾病的健康宣教更是非常重要。患者选择卖菜,职业无贵贱,不求他是否能闯出一条路来,起码能生活(现在家里就是父亲一人打工)。最重要、我最关注的是选择这,是疾病好转了吗?是他内心想去做的事吗?还是今后这条路让他更痛苦?加重病情呢?当然只有试了才知道,能走出去,进入社会是一个进步,也是疾病可能好转的一个标志,患者有主动融入社会的需求,需要鼓励。北大毕业的陆步轩、陈生,他们选择了卖猪肉,历经多年,现在被母校北大请回去讲创业,他们应该是成功的。但是在选择走这一条路的时候,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一定不是一般人能够耐受的,需要付出的体力、心力可能会更多,能走到陆步轩等人的境地,背后是有唏嘘不已的故事。这个患者,现在在上海,之前有研发的工作,起点是比陆步轩他们好了。他选择卖菜,是生计、是无奈还是真的喜欢?是否是最大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现在为时还早,不能定论。现实的社会,温饱是需要解决的。成长的过程,一帆风顺的时候,需要有人提醒,拽拽袖子,春风得意马蹄疾,走得那么快的时候,不要忘记心灵的养护,心灵跟着步伐走了吗?原生家庭的教育,父母的健康心理,对每一个个体很是重要。成长过程中增加点挫折教育,鼓励结交朋友,一辈子有三五颗知己的心永远在身边,他们不在乎你的成败,而在乎你的心,对你的成败,感同身受,多年不见,也好像刚刚分开的好友,这样的好友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实在不济,已经过了结交好友的年龄,或者实在不愿意,养个宠物,倾诉、倾听。让心有一个靠靠的地方。这个病人后来没有来,是回老家还是怎么样,祝好。苏红梅2018年4月30日
一例惊恐发作的患者情况介绍:患者,女60岁,起因:3年前亲家车祸身亡,去过现场后,即发生反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手脚麻木、感到快要死了,多次叫120,到上海三级、二级医院就诊。严重影响自己和家人生活。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都未发现明显异常。多名医生建议患者精神卫生中心服药治疗,但是患者顾虑重重,不愿意接受西药治疗,由我院急诊科转来我处。处理:患者是典型的惊恐发作病例。1、共同探讨,并解释患者发病的原因。2、建议患者服用西药治疗,患者断然拒绝。3、告知先服用中药治疗,若效果不行,仍需要西药治疗,患者答应中药治疗先说。4、发生类似情况时,建议患者“三不”呼吸法。5、建议运动。效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中药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等,患者心境平稳:1、偶有发作,程度轻,使用“三不”吐纳呼吸,(见下文)能缓解;2、再也没有惊动120,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中药从一开始的每日一贴,目前2天一贴;4、该患者没有使用西药治疗。分析:1、该患者的依从性很好,——我相信医生和患者是有缘分的,如果彼此绝缘,那么是很难有效果的。这也是心理疗法中的一步吧。2、中药的疏肝理气、宁心安神对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3、需要告知患者病情,医患共同努力,战胜疾病。“三不”吐纳法1、 用鼻子轻轻的吸气,直到吸不进气;2、屏气,直到屏不了;3、将嘴唇噘起,轻轻吐气,直到吐不出;——再进入下一循环。当你有失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论正在发生,还是有此倾向,每天练习,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吐纳上。这是一例2年前的病例,目前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很好,偶尔因为其他原因过来中药调理。远期的疗效也很满意。 2016年4月2日苏红梅本文系苏红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