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尿道下裂手术,每年暑期,都会接诊一部分外地的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案例,另外也会接诊一些各种原因耽搁了还没有手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伸直阴茎是尿道下裂手术的首要目标。接诊的几个孩子,已经经历一次以上的手术,仍然是阴茎严重弯曲。显然是不可以的。哪怕把尿道口做到龟头正常位置,弯曲的阴茎仍然会影响孩子阴茎的功能,是必须纠正的。因为之前有一次以上的手术史,孩子局部皮肤匮乏,给我们造成不少的困难,皮肤就是我们修复尿道的宝贵材料,有足够的皮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手术方案,是通过分期手术修复。一期手术先纠正阴茎弯曲,重新铺好尿道板,二期卷管成形尿道。手术做下来,几个已经十来岁的孩子,虽然阴茎已经开始发育,不过阴茎还不是发育太大,拉扯拉扯,似乎勉勉强强都是可以重建尿道板,覆盖创面。一直担心皮肤不够,好像又还好。最后效果,家长和我们医生都算满意。另外,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阴茎已经发育成熟,接近成人,尿道下裂其实不重,先前也没有做过手术。不过,因为阴茎大、血管粗,我们自认为已经很熟悉尿道下裂的手术,做起手术来仍然明显比小孩子的手术吃力。阴茎发育以后,皮肤后缩,明显觉得皮肤不足够。联系起前面的病例,如果有过手术失败再到青春期后手术,显然皮肤就真正的不足够,难以完成手术了。所以,通过这些手术,得到几个体会。1.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严重起来,还是比较厉害的。还是需要警惕的。2.分期手术是个好手术。哪怕是经历了严重并发症的术后病例,仍然可能通过分期手术,获得相对不错的手术效果。不过要个性化处理,因人而异。3.尿道下裂手术要趁早。青春期后,阴茎发育以后,阴茎增大,皮肤相对少,容易出血,手术难度徒增,并发症增加。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家长带着大孩子来,很着急的问我:“医生,我孩子这次体检发现是隐睾,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办呀?” 我让孩子躺在床上,发现他的两个阴囊是空的,睾丸缩到腹股沟了,让他放松,摸到睾丸在腹股沟,轻轻牵拉到阴囊,发现睾丸就能停留到阴囊了。我就安慰家长,这是回缩性睾丸,不是隐睾,也不需要手术;但为了安全起见,半年到一年后要回来复查,平时也要注意观察睾丸的位置情况。 什么是回缩性睾丸呢? 回缩性睾丸是指睾丸已经按照正常路径降至阴囊,睾丸再次上缩至阴囊以上的位置,但可以牵拉至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 为什么会出现回缩性睾丸? 回缩性睾丸是由提睾肌的过度收缩引起的。提睾肌是包绕睾丸精索的一层肌肉,当会阴受刺激时提睾肌会收缩,将睾丸上提,也叫提睾反射。若提睾反射过度活跃,提睾肌异常收缩,就会导致回缩性睾丸。 回缩性睾丸与滑动性睾丸、隐睾有什么不同? 根据黄澄如主编的《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三者区别如下: (1)回缩性睾丸:睾丸能牵拉至阴囊并停留。 (2)滑动性睾丸:睾丸能牵拉至阴囊,但不能停留。属于一种特殊的隐睾,需要手术。 (3)隐睾:睾丸没有按照正常的路径降至阴囊,难于将睾丸牵拉至阴囊。需要手术。 但在临床工作中,回缩性睾丸与滑动性睾丸不好区分。同一个病人,有的时候牵拉到阴囊可以停留,有的时候牵拉到阴囊又不能停留。天气热的时候睾丸呆在阴囊,天气冷的又缩上去;可能体检医生检查时用力使睾丸受刺激缩上去,另一个医生动作温柔又摸到了睾丸。因为睾丸的位置受气温、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大,所以医生给孩子检查睾丸时,手要保持温暖,动作轻柔,让孩子放松,才能比较准确的查出孩子的睾丸位置情况。 回缩性睾丸需要治疗吗? 2021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诊疗指南认为:回缩性睾丸一般大小质地正常,不需手术,但要密切观察,因为三分之一的病人会睾丸位置继续升高,变成隐睾。也有文献报道有23%的回缩性睾丸会出现睾丸位置上升或体积缩小。 所以,大部分回缩性睾丸不需要治疗,会随年龄增大而好转。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睾丸变小,或睾丸位置变高,则可能需要手术。要了解睾丸的体积大小,一般需要行彩超检查,可以精确测量睾丸体积。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靠一次体检也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我个人的经验是要综合评估,根据睾丸回缩的频率、超声测量睾丸体积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般而言,如果孩子洗澡时、睡熟时睾丸都能在阴囊内摸到,一般问题不大。如果睾丸的体积与正常的睾丸体积(表1)相比差别小于20%,一般也没问题。 综上所述,回缩性睾丸是指上缩的睾丸可以牵拉至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要平时注意观察睾丸位置情况,若洗澡睡熟时睾丸都在阴囊内,一般不需要治疗。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带孩子找小儿泌尿外科就诊,并定期复查,必要时行睾丸超声检测,了解睾丸体积的变化。 表1:来源于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26(12);《中国0~14岁男童睾丸体积的超声测量研究》
感谢全国各地患儿家长的信任,本人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已经回归,开始正常的日常工作,恢复所有手术预约登记。
尿道下裂,是小男孩常见而严重的畸形。需要手术治疗。总体上,尿道下裂是一个有难度有挑战的手术。尿道下裂手术是我们常规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这是我去年在医院公众号上的一篇10万+科普网文,现在看来,应该还会有参考价值的。
医学的发展中,影像学检查技术功不可没,如同给医生加了透视眼,离开了影像学的指引,外科医生手术将成盲人摸象。所以外科医生特别愿意和影像科医生做朋友。而每种影像学检查的原理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互相交叉又不能互相替代。假如影像学检查结果互相有矛盾时,医生应该怎么办?医生看病,就像是考试,有一望便知答案的单选题,也有需逐个推敲的多选题,还有一些是不推导几步就得不出答案的思考题。今天就分享一个思考题,这道题难就难在题干互相矛盾上。按照道理来说,胎儿时期曾有肾积水,出生后是应该主动复查泌尿系超声的。但这个三个月的小男孩,却是因为发热被查出泌尿系感染,才复查了超声。下图是在同一天不同医生做的超声结果。从这两张超声结果中可以看到什么?右肾积水、右输尿管扩张是一致的,而对左侧的判断是有矛盾的。左肾积水吗?左侧输尿管扩张吗?左侧是重复肾吗?如果左肾是重复肾,那左侧输尿管有几条?超声没说清楚的问题,磁共振应该可以说清楚吧。上图:核磁共振(MR)的结论MR上:右肾积水、右输尿管扩张是和超声一致的,那右侧就基本明确了。左侧呢?没有肾积水?输尿管也不扩张了?重复肾也排除了?左肾发育不良怎么又冒出来了?结果矛盾,怎么办?家长已经开始不停追问,为什么住了一个星期医院还不给他家孩子做手术了?!我给家长说我没搞明白还不能动手时,我看出人家已经有一丝怀疑了。上图:核磁共振(MR)的图像我自知水平有限,于是跑去向影像科的兄弟们请教,影像科的兄弟在各种切面重建之后,诚恳地对我说,左侧输尿管看不清,左肾形态有点怪,符合发育不良,不像有重复肾,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总之,“请结合临床考虑”吧。之前我曾经科普过,既有肾积水,又有输尿管全程扩张,那是要做个膀胱造影来区分输尿管末端是梗阻还是反流的。右侧肾输尿管的情况符合这个前提,膀胱造影早晚都是要做的,那就先做这个吧,如果左侧有反流,那不就可以把左侧输尿管显示出来了吗?上图:膀胱造影结果,两侧没有反流。那说明右侧输尿管末端是梗阻。左侧只能说没有反流,其他的还是不知道。我又一次给家长说我还没搞明白还不能动手时,我看出人家已经有两丝怀疑了。放大招!到手术室去给左侧输尿管插管造影!如果左侧明确了,就可以直接开刀做下去。上图:左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注入造影剂后,左侧输尿管见扩张,左侧肾盂肾盏像不像一朵“下垂的百合花”呢?意外的是这次右侧输尿管还显影了,为什么右侧输尿管会显影呢?只有一个解释,右侧输尿管是有轻度反流的。嗯?前面那次造影不是说没有反流吗?是的,那次没反流,这次是有一点反流。-————分割线————这一段和这个孩子无关,只是插进来讲一下“下垂的百合花征”。上图:左侧是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示意图,想象一下如果只有左下肾的肾盂和肾盏(上图中蓝色圈内部分)显影时会是什么样子?上图:与这个孩子无关。只是展示一下下垂的百合花征。下垂的百合花常常意味着是重复肾中下肾的肾盂肾盏显影。-————分割线————回到这个孩子,看到一朵“下垂的百合花”,莫非真的有重复肾?我决定再给孩子做个CT。我再一次给家长说我还没搞明白还不能动手时,我看出人家已经有三丝怀疑了。上图:CT增强图像。右肾积水很轻,输尿管很扩张。左肾有肾发育不全的表现,左肾积水也很轻,左侧输尿管只是那么稍稍扩张了一点点。最重要的是,CT上可以排除重复肾了。他隔壁床已经换了四轮病人,且都已经顺利出院了。估计家长的忍耐也到了极限。至此,虽然各种检查结果还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是我心里已经基本上有数了。终于不等人家给我第四丝怀疑了,可以动手了。孩子只有三个多月,我选择了开放手术,术中证实双侧输尿管都是扩张的{术中照片就不放了},于是做了双侧输尿管再植手术,孩子术后恢复得不错。医学上,常常在知道答案以后,很多人就无法理解曾经曲折走过的路了,会事后诸葛亮一样站出来说,如果这样或那样就好啦。我自己事后也复盘了一遍,如果我一开始就先做CT怎么样?虽然可以先排除掉重复肾,但又可能以为左输尿管没有扩张,从而忽视掉左侧输尿管的问题。冥冥之中,一切似乎早有安排。我不期望有掌声,只庆幸自己没有踩坑。感谢家长的耐心,感谢影像科兄弟的支持。如果有同行有不同的看法,敬请留言指正。相关推荐阅读:Dr.SUN|小儿肾积水,你不能假装看不见重复肾,可不是简单多个肾既有肾积水,又有输尿管全程扩张,怎么回事?又该怎么办?谈谈胎儿和小儿肾积水,不紧张,也别大意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儿气膀胱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新高度新挑战小儿肾积水手术并发症,术前谈话就是医生在吓唬人吗?我是孙医生,那个一直致力于把手术做到极致,一直致力于重建医患信任的Dr.SUN。
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广州儿科医生转介来的孩子,下图就是当时的微信。很长,读起来感觉病史挺复杂的,您可以跳过去往下阅读。我提炼一下主要信息:9岁多的女孩,以往没有什么特殊病史,自2019年4月开始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每次发作都挺严重,伴有高热,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干扰项是遗尿问题。看过包括儿内科和儿外科的很多医生,做过很多次超声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你没有医生朋友转介我?不需要啊,在各大问诊平台上直接联系我,会更直接方便。虽然这个孩子每次感染发作后,经治疗都能很快好转,但家长已经恐惧下一次感染的随时发作了。“需要预约膀胱造影检查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医生,那能不能帮我约好检查。”“对不起,不能,要自己来约。”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角色。最终家长还是带着孩子过来深圳了。有病友肯定提出疑问了,孙医生,你以前的科普我看过,膀胱输尿管反流时不是应该有输尿管会扩张吗?这个孩子不是做了很多次超声没有发现异常吗?上图: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示意图。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内的尿液是不应该倒流回输尿管的,如果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单向阀门出现了故障,尿液就会反流。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泌尿系感染的一个高发因素。我也曾经说过,超声看肾积水是相当准的,但对于输尿管就未必了,如果超声看到了输尿管扩张,那就一定是扩张了,如果没有看到输尿管扩张,那未必就不扩张。有些病不是按教科书上的套路来表现的。反复泌尿系感染,纵使超声正常,也需要做膀胱造影排除反流。造影结果出来了,果然是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见下图:上图:膀胱造影确认膀胱输尿管反流。通过尿管向膀胱内注入造影剂,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肾盂和肾盏是不会显影的,有显影即可证实膀胱内的尿液是可以反流回输尿管、 肾盂和肾盏的。信任一旦建立,就容易沟通了。没有信任,真的是看不了病的。然后就是预约入院。孩子入院的当天,就让我见识了一下她的泌尿系感染发作。上图:当时的护理体温单,最高四十度。CT检查发现:上图:这个层面看肾。每一次的泌尿系感染对肾都是一次伤害,影响肾功能的肾瘢痕就是这样形成的。上图:这个层面看双侧输尿管都是扩张的。输尿管常常受肠管内气体的遮挡,影响超声对输尿管的显示。刚好,这个孩子没有肾积水,所以就使得多次超声未见到异常。反流确认了,可不可以动手手术了?家长也催得很紧。但我觉得不行,前面说过这个孩子还有干扰因素,还要排除膀胱排尿功能异常,有一些反流可能是继发性的。上图:尿流动力学检查基本上正常。上图:腰骶椎的磁共振正常。好吧。看到上面这两个结果,我才考虑动手。临床上处处是坑,麻烦各位病友不要有太多的自作主张和对医生的无端猜疑。手术前缜密的思维才是手术的保障。很多时候,只有把功夫是花在术前,手术才是顺理成章的事。孩子做的是气膀胱下双侧输尿管再植,术后恢复特别快。出院那天,小朋友没有见到我,给我留了一幅画。一直想问问这个小姑娘:把我放在领奖台上,是准备给我颁奖吗?本文相关推荐阅读:谈小儿外科相关之尿路感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谈谈胎儿和小儿肾积水,不紧张,也别大意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儿气膀胱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新高度新挑战Dr.SUN∣“小儿输尿管全程扩张”看过来,气膀胱手术也许是一个选择我是孙医生,那个一直致力于把手术做到极致,一直致力于重建医患信任的Dr.SUN。
单侧隐睾对生育力、受孕率有影响,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都会低一些,但只要对侧睾丸正常,最终还是可以生孩子,只是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 双侧隐睾对生育力的影响很大,最终生孩子的几率下降,有研究发现,40%~80%的双侧隐睾患者不能生育。 隐睾手术能改善生育功能吗?隐睾手术只能改变睾丸的位置,使之下降入阴囊内或更接近阴囊,但不能改变睾丸的发育异常,也不能使睾丸的生育能力变成正常。 隐睾手术的益处在于: 1.为睾丸的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生理环境,阴囊正常温度较体温低2℃左右,是睾丸发育所需要的环境; 2.避免隐睾扭转坏死而完全丧失功能; 3.如果日后发生肿瘤,在阴囊内较腹腔内易于发现和早期治疗; 4.阴囊具有缓冲性,可以避免睾丸外伤; 5.减少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隐睾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具体的影响程度要看是单侧隐睾还是双侧隐睾。 1.单侧隐睾 单侧隐睾对生育力、受孕率有影响,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都会低一些,但只要对侧睾丸正常,最终还是可以生孩子,只是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 2.双侧隐睾 双侧隐睾对生育力的影响很大,最终生孩子的几率下降,有研究发现,40%~80%的双侧隐睾患者不能生育。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诊疗指南指出,手术时间越晚、睾丸位置越高,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越大。
隐睾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环境、药物、局部解剖、睾丸引带发育不良有关。 ①胚胎时期内分泌异常,包括母体激素异常,或使用了某些激素药物,或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称之为环境激素)。 ②机械因素,如睾丸引带的异常、腹股沟局部粘连等。 ③睾丸自身的发育异常。 ④部分病人有遗传因素。 对于一个具体的隐睾患儿而言,医生很难查出具体的病因,也不能通过消除某个病因来治愈隐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