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本文来源:药圈网(ID:wwwyaoqnet)由Eosun再次编辑通过一张血常规化验单,我们大致判断一个人是否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否贫血以及凝血功能是否有问题。先看下报告单:血常规检查 面对一张血常规化验单,我们大致可以从三部分入手:白细胞系(是否有炎症及判断感染类型)、红细胞系(判断是否贫血及大概的贫血原因)、血小板系(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有问题)。白细胞计数(WBC)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象”高、低,主要指的就是这一块。参考值: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 如前所示,成人:(4-10)×109/L 通常读做:4千到1万,超出1万即为血象高,低于4千则是血象低。 如果“血象高”,再加上下面的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一般考虑“急性(细菌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2)病理性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促使白细胞增高。■ 白细胞减少(1)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3)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较多,必要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后进行分类,并求得各种白细胞的比值。不同因素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发生变化,因此,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比白细胞总数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参考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7.0)×109/L, 百分数50%-7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2-0.5)×109/L,百分数0.5%-5%。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百分数0%-1%。淋巴细胞绝对值(0.8-4.0)×109/L,百分数20%-40%。单核细胞绝对值(0.12-0.8)×109/L,百分数3%-8%。■ 中性粒细胞增多(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脓肿、疖肿、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轻度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可增多;中度感染计数可>10.0×109/L;重度感染计数可>20.0 ×109/L,并伴明显的核左移。(2)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3)出血和其他疾病: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4)生理性参见“白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1)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度恶病质、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中毒损伤: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3)用药:抗肿瘤药、苯二氮革类镇静药、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3)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1)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2)用药: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或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2)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1)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2)用药:见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及应激反应等。■ 淋巴细胞增多(1)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的恢复期等。(2)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性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也可引起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性增多。此外,也可见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期。■ 淋巴细胞减少 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各种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也可相对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1)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如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2)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3)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作为呼吸载体,能在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同时,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红细胞计数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红细胞增多(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排尿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2)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生理性增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红细胞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而引起,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C不足均可致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线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4)继发性贫血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血红蛋白(Hb)参考值: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新生儿:180-190 g/L。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需结合其他检测指标综合分析。■ 血红蛋白增多(1)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以及某些肿瘤如肾癌等。(2)创伤: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血红蛋白减少(1)出血: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等。(2)其他疾病: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是由慢性反复出血所引起,如胃溃疡病、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等。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109/L。血小板主要作用有: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可相差6%-10%。■ 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2)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4)其他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阻塞性黄疸、过敏性紫癜等。(5)用药:药物中毒或过敏。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细胞毒性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等。■ 血小板增多(1)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2)其他疾病: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简称血沉。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密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自然向下的沉降力。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血沉是传统且应用较广的指标,用于诊断疾病虽然缺乏特异性,但操作简便,具有动态观察病情疗效的实用价值。参考值:魏氏(Westergren)法:男性:0-15 mm/h;女性:0-20 mm/h。■ 血沉增快1.生理性增快 见于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2.病理性增快(1)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等。(2)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3)恶性肿瘤: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则血沉多正常。(4)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心脏是人体的指挥部,心脏出现异常的现象,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心脏的跳动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出现早搏的现象,就是心脏病变的一个表现。心脏早搏一般是比较常见心跳失常的现象,发作的原因比较多,心脏出现早搏会偶然出现,一旦出现一次就会频繁的发作,但这是没有规律遵循的。
心脏,就是一栋二层小楼,二户人家合建的双拼别墅,左边的那户叫左心,右边的叫右心。楼上的房间叫“房”,楼下的为“室”。与人住的房子一样,心脏也是由墙壁、房门、水管和电路四个部分构成的。人常说心灵的窗户,其实心灵这栋房子什么都有,唯独缺了窗户,心灵是没有窗户的。房子坏了,无外乎是墙、门、水、电出了问题,心脏疾病,也是如此。咱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一说墙。心脏的墙壁,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二层皮夹一层肉,不是肉夹馍,是皮夹肉,这肉做的墙叫“心肌”。心肌墙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房室间隔缺损”,先天性的,原因是建房子时,左右心之间的隔墙没垒完就交工了,遗留个缺口。这害死人的豆腐渣工程,出生时就验收不合格,还不给退换,太冤屈了,上帝比开发商还黑。 二说门。心脏之门,形状像花瓣一样,哪位有诗意的医学先辈起了个学术的名字叫“瓣膜”。若是由我起名,会俗气的叫“心门”,“二尖瓣膜”叫“二扇门”,“三尖瓣膜”叫“三扇门”,俗气但易懂。门卡住了,只能推开个狭窄的小缝,叫“瓣膜狭窄”;门关不严,叫“瓣膜关闭不全”。若是你家里的门坏了,怎么办?对,要么换新的,要么修一修。换新门,叫“瓣膜置换术”;修修补补后继续使用,叫“瓣膜修补术”。能“修补”,千万别“置换”。人造门有二种,猪心做的和金属做的,质量远远赶不上天造的门。 三说水管。输水管道铺设在墙壁表面,叫冠脉,里面流的是血液,为心肌的生命粮道。如果水管梗塞不通,心肌墙可能会因缺血而坏死,称“冠心病”。治疗方法有二种,一是像捅下水道似的,用钢丝捅通冠脉后,放个套管撑起来不让水管壁塌陷,叫“支架置入术”;二是废弃掉老管道,重新搭根新管道,叫“搭桥术”。 四说电线。铺设在心脏墙壁里的输电线路,叫“心脏传导系统”。电路放电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没有放电,就没有心跳。若是电路出了问题,心跳节律就会发生异常,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种,例如,电路发神经似的放电不停,电得心房壁不住地颤抖,叫“房颤”;提早放电了,叫早搏;电流中断了,叫“传导阻滞”。人类对心脏的电路原理所知甚少,目前的治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进步,不是靠医生,而是靠研究电生理的科学家,幕后台前,医生只是个二传手。荣誉是医生的,辛苦是科学家的。 查心脏,就是检查心脏的墙壁、大门、水管和电路。心超用于查看墙壁是否有缺口、瓣膜门是否打得开关得严。冠脉CT或造影是管道工,可准确地查明冠脉这根水管是不是堵了,堵在了哪里。心电图,顾名思义,用来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干的是电工的活儿。装修队的泥瓦匠、水电工的人工费涨的太快了,心脏这栋二层小楼又是个高档别墅,得了心脏病,真是检查查不起,修也修不起呀!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胸闷,胸痛更不用说了,肩膀痛,胳膊痛,肚子痛,也有可能是心脏病。
总是有家长带宝宝来就诊,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宝宝有不对劲的地方,很纠结,不知 道是不是宝宝生病了,经过询问和详细的检查,发现只是些新生儿期间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以今天在这里科普一下新生儿期间正常的生理现象。 1.溢奶: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胃的贲门括约肌(胃和食道交接的地方) 发育不完善,比较松弛,幽门(胃和肠道交接的地方)相对紧张,这样一来,宝宝吃完 奶后,不管是打嗝、哭闹及排便时,胃内的奶液出现反流,从口中溢出。溢奶一般为生 理性,多在饱餐后出现,为刚吃的奶液,无黄绿色或红色物,不影响体重增长,不是喷射状的呕吐。溢奶的处理:生理性不需要治疗、加强护理,哺乳姿势正确,喂奶后需让宝宝趴肩膀上拍背4-5分钟,会很好的改善溢奶症状。随年龄增长渐症状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 上皮珠:新生儿口腔硬腭(俗称上腭)上的白色小珠。 马牙:出现在齿龈上的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白牙。 螳螂嘴: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都会堆积脂肪垫。 以上均属正常现象,无须处理,会自行消失。 3.乳房增大及假月经,;宝宝出生后都会出现的乳腺肿胀属生理现象,有蚕豆大小的硬结,无红肿,无融疼。部分女婴生后5-7大会出现阴道少许血性或非脓性分泌物, 持续一周左右,是由于母亲雌激素影响,一般2-3周内可自行消退,无须处理。、 4.新生儿红斑常在生后1-2天出现,呈大个不等、边缘不清斑丘疹,皮肤发红, 一般1-2天自行退去,常不需要处理。 5新生儿栗粒疹:有些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可见针头样大小的黄白色皮疹,蜕皮后自然消失,无须处理 6.生理性蜕皮:新生儿2周左右会出现蜕皮现象,这与上皮细胞脱落更新和皮肤上的胎质脱落有关,无须治疗 7.橙红斑:为分布于新生儿前额和眼睑上的微血管痣,数月内可消失。 8.青记;一些宝宝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记,随年龄增长而渐退 9水肿:生后3-5日,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和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代谢不稳有关 本文系安重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燕飞的标准做法是:头和胸部抬起,双腿抬起。抬起后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算一次。循序渐进,要求每天做60次。可分为2-3次,坚持3个月以上。腰椎术后患者最好是作为终身锻炼项目。 点式练功法 小燕飞
大病直补的条件是什么?费用多少? 0-14岁的新农合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国家报销90%的费用,患者只花费2千2百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优点是什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刘煜昊 方法成熟,是根治,创伤小:不全麻、不开胸、不开心脏、不体外循环、不输血、无瘢痕,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4~7天)、术后第二天下床、术后2~5天出院, 成功率高,费用低。介入根治先天性心脏病是怎样进行的? 局麻下,在大腿根部穿刺,通过一根小的导管到心脏血管异常处,封堵病变通道,以达根治。整个手术大约需要半小时~1小时左右。哪些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介入根治?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以及其他。该技术水平怎样? 该技术很成熟。我院心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是卫生部先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先心介入治疗的数量及质量,连续多年位例全省第一。咨询地点? 河南省人民医院 新病房楼 11楼西,刘煜昊刘煜昊主任是我在省医学习的老师,我在汝州二院心血管二区住院部工作,虽然我的专业方向不是先天性心脏病,我也不会做手术,但是汝州人民如需到我这里咨询,我还是很愿意为您提供一定的意见的。
酸碱性食物一览表水果类:碱性:葡萄、葡萄干、无花果弱碱性:苹果、梨、香蕉、菠萝、樱桃、桃、杏、柠檬、芒果、西瓜、甜瓜、枣、柿、柑桔、椰子、甘蔗、莲子弱酸性:草莓酸性:李、梅蔬菜类:碱性:红萝卜,萝卜,蕃茄,菠菜,芹菜,芋,香菇,海带弱碱性:马铃薯,芦笋,荚豌豆,南瓜,莲藕,胡瓜,洋葱,胡椒,莴苣,蘑菇,黄瓜,茄子,芦笋,青豆,甜菜,甘蓝,青菜,卷心菜,胡萝卜,花菜,水芹,西葫芦,大豆,青椒,百合,生菜,油菜中性:白菜弱酸性:葱,海苔(不确定)酸性:嫩玉米,干小扁豆,慈菇蛋白质:碱性:牛奶弱碱性:豆腐酸性:乳酪,火腿,香肠,鸡蛋,牛肉,猪肉,羊肉,鸡肉,马肉,蛤蜊,章鱼,虾,泥鳅,鲍鱼,扇鱼,牡蛎,鳗鱼,柴鱼,乌鱼,动物内脏主食类:弱碱性:木薯,大豆,红豆,绿豆弱酸性:荞麦,大米,燕麦,大麦,小麦酸性:面包,蛋糕,通心面其他:碱性:茶,醋弱碱性:杏仁,栗子,果酱,黄油,植物油,蜂蜜,咖啡弱酸性:巧克力,啤酒酸性:清酒,砂糖,花生,核桃,芝士,饼干,蛋黄酱,花生酱,酱油,油炸食物常见食物生理酸碱度(mmol/100g)强碱性12以上:海藻16.60海带14.60中碱性4~12:菠菜12.00桔子10.00白萝卜9.30白葡萄9.28香蕉8.40红葡萄8.32胡萝卜8.20苹果8.20莴笋6.30黄豆5.20蛋白4.80茄子4.60红薯4.60胡瓜4.60马铃薯5.20弱碱性0~4:藕3.40秋马铃薯3.20弱酸性0~-4:笋-0.2虾-1.80花生-3.00中酸性-4~-12:章鱼-4.60白米-11.67猪肉-5.60鸡肉-7.00羊肉-6.80鳗鱼-6.40特精面粉-11.10啤酒-4.80鲤鱼-6.40鱿鱼-8.40全麦粉-6.15面粉-6.40强酸性-12以下:鸡蛋黄,鸭蛋黄,白糖,可乐家族饮料,精加工食品食物酸碱一览表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强碱性食品:茶、白菜、柿子、黄瓜、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生菜、芋头、海带、柑橘类、无花果、西瓜、葡萄、葡萄干、草莓、板粟、咖啡、葡萄酒等等。 弱碱性食品:豆腐、豌豆、大豆、绿豆、竹笋、马铃薯、香菇、蘑菇、油菜、南瓜、豆腐、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萝卜、牛奶、苹果、梨、香蕉、豆腐、豌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萝卜、牛奶等。强酸性食品: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比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核桃、薄肠、糖、饼干、白糖、啤酒等。弱酸性食品: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荞麦、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空心粉、炸豆腐等。呈碱性的食物有: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海带、柑橘类、西瓜、葡萄、香蕉、草莓、板粟、柿子、咖啡、葡萄酒等碱性食物主要分为:一、蔬菜、水果类;二、海藻类;三、坚果类;四、发过芽的谷类、豆类。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一、淀粉类;二、动物性食物;三、甜食;四、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五、油炸食物或奶油类;六、豆类碱性食品推荐1.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苹果被称最佳的碱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吃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2.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保持肠胃的健康。所以,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
血透患者该如何选择血管通路?汝州市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血液净化中心衡旭丹副主任医师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终末期肾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它通过机器替代人体肾脏的排毒排水功能,将体内蓄积了过多毒素和水份的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清洗掉多余的毒素和水份后再回输到体内,从而维持患者的内环境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系患者生命安全。因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要经过体外循环,所以有效的血液通路也就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选择合适的血液引出通路对透析效果和患者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血透患者可以选择的主要血液引出通路吧。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液通路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临时性血液引出通路和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两大类。临时性血液引出通路又称临时透析导管。它是在患者病情紧急,需要立即采取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来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患者又无其他可以使用的血液引出通路时所采用的一种应急性血液引出通路。它是用一根内部有两个独立管腔的、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导管,穿过皮肤进入颈部的颈静脉到达上腔静脉或腹股沟处的股静脉来建立血液引出通路。从置管难度上来讲,因股静脉与股动脉在腹股沟处相邻而行,只要病人不是太胖一般很容易用手指扪到,并且股静脉管腔较颈静脉管腔要粗些,因而置管要相对容易,用时也较短,对于那些因为心衰无法长时间平卧的病人更加友好。但坏处就是病人病情稳定可以下床活动后置在腹股沟处的导管会对病人的行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腹股沟处的感染机率、导管弯折的机率都相对较高。颈静脉因为解剖结构相对复杂,要求病人在穿刺置管时必须去枕平卧,穿刺风险比股静脉要大,用时也相对较长。好处是置管成功后对病人的活动影响较小。一般置入颈静脉的临时透析导管会稍微短一些,而在股静脉处的临时透析导管就会长那么3到4厘米。也正因为临时透析导管的临时性,所以它只是通过两根缝合线简单的固定在皮肤上,用的时间稍微长些就会因为缝线断裂而出现导管松脱移位。所以如果需要长期规律血透析治疗的话,还是需要建立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又可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和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TCC)三大类。下面我们再来依次介绍这三类通路的优劣。众所周不知,动脉是输送血液离开心脏前往全身各处的血管,它直接承受着来自心脏收缩所产生的压力,所以动脉血管壁一般比较厚,弹性更好,管腔也相对较窄,而静脉的作用是将血液送回心脏,它起始于毛细血管,与动脉相比,静脉血管壁较薄,管腔也相对较大。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外周(主要是上肢,更确切的说是两条胳膊上)的动脉和浅表静脉吻合,使得一部分动脉血液不经过未稍循环直接流入静脉,静脉血流量增加后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并强迫静脉血管壁随着心脏的收缩扩张而被动运动,一段时间后静脉血管壁增厚,韧性和收缩性均明显增强,出现静脉动脉化,以满足长期血液透析反复穿刺的需要。它的缺点:1.需要外科手术,对医生的资质要求相对较高;2、对病人的静脉血管也有一定要求(如至少有一段比较顺直、分叉少或没有、管腔较粗且不能有明显的狭窄、血管壁无明显钙化等);3.术后不能立即使用,要有四五十天的成熟期。在等待内瘘成熟期间仍需要建立其他血液引出通路来满足透析治疗的要求。优点是内瘘成熟后手术部位皮肤仅残留一道约两厘米的瘢痕,不耽误病人平常洗澡,也不容易招来别人诧异的眼光,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小。如果病人的血管条件比较差(如浅表静脉血管硬化明显、管腔较细血流量明显偏小、或走行迂曲,分叉较多等)无法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此时还可以选择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成形术。移植物血管内瘘是在相距较远的动静脉之间利用其他血管“搭桥”建立血管通路,常用于移植的血管主要有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目前大多使用人工血管。对人造血管的要求是: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网孔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度;作搭桥手术时易缝性好;血管接通放血时不渗血或渗血少且能即刻停止;移入人体后组织反应轻微;人体组织能迅速形成新生的内外膜;不易形成血栓;以及令人满意的远期通畅率。目前用于制造人造血管的原料有涤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和天然桑蚕丝。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过手术在患者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在皮下置入人工血管,一端与患者的静脉血管连接,另一端与动脉血管连接,从而建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时穿刺这段人工血管即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优点是可以即做即用,无需等待内瘘成熟;缺点:一是人工血管价格较高,并且还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实现;同时相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其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第三种长期血液引出通路即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TCC)。 又称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半永久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简称半永久透析导管。导管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临时导管类似,通过患者的中心静脉置入体内。由于在导管的中上段外壁上附着有一长约5毫米的涤纶套cuff(卡夫)。当导管置入人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涤纶套附近的皮下组织会与涤纶套紧密粘连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起到固定导管位置、防止脱出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可阻隔微生物的入侵,减少细菌上行感染的风险。卡夫一旦与皮下组织生长在一起,隧道管就形成一个盲管,感染自然不易跨过盲端再向上扩散了。上述几种血管通路相比较而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通路形式,具有可反复穿刺、不易感染、使用方便、花费较少、年限更长等优点,人工血管内瘘除了花费较高外同样具备上述特点。但无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还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都会发生诸如狭窄、血栓、感染、瘤样扩张、肿胀手等一些并发症。而对于导管来说,长期导管因有皮下隧道,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也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中心静脉狭窄、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往往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临时导管虽保留时间相对较短,但也会有出血、血栓、感染、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规律性血液透析者,指南和专家都推荐的选择顺序依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长期导管(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依据血管条件和疾病阶段推荐的选择(1)对于病情允许,血管条件较好者,应当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2)如果病情允许,但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无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则建议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可选择人工血管内瘘。(3)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内瘘“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注意遵从医嘱提前进行造瘘手术,目前也有即穿型人工血管内瘘应用于临床。至于导管透析通路,常被认为是透析通路的“最后的选择”,或是“无奈的选择”。病情需要开始透析,但还没有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或是已经造瘘,但预计4周之内还成熟不了,可暂时放置长期透析导管进行过渡,但注意:待内瘘可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了,就要尽早拔除导管。
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1万余名成年人的研究提示,每天吃适量西红柿,可预防高血压。该研究显示,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前呈J型曲线关系,每天吃10~13g西红柿时,高血压风险最低。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女士和不吸烟或不喝酒的人来说,适量吃西红柿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效果更明显。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纳入11460名成年人,平均年龄41.7岁,其中61.7%不吃西红柿。中位随访6年期间,4015人出现高血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不吃西红柿的人相比,每天吃西红柿的量<11.1g、11.1~<20g、20~35g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58%、49%、18%。亚组分析显示,在女士以及不吸烟、不喝酒的人中,与不吃西红柿者相比,吃西红柿者新发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50%、48%、49%。而在男士以及吸烟、喝酒的人中,与不吃西红柿者相比,吃西红柿者新发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仅降低41%、41%、40%。作者认为,西红柿之所以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可能与其富含番茄红素、多酚类物质(包括类黄酮和酚酸)、钾等有关,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源:J-ShapedAssociationofTomatoIntakewithNew-OnsetHypertensioninGeneralAdults:ANationwideProspectiveCohortStudy.Nutrients,2022,14(2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