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斜视是指人的两眼的视轴不平行。斜视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出生后形成的。根据斜视的表现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性斜视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斜视。内斜视及外斜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斜视的危害 斜视除了在美容上不雅观外,还会丧失“立体感”(立体视觉)的感观,更由于脑部对斜视眼所接受的影像讯息加以抑制,所以若斜视眼发生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大部分都会导致弱视眼的出现。斜视的治疗手段1.验光配镜 孩子发现斜视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有无斜视,若检查发现为眼视力不等或差别较大时,立即进行散瞳验光,以明确有无屈光不正,如有,应及时矫正并坚持戴镜。部分内斜视和轻度的外斜视可以通过戴镜矫正调整。2.弱视治疗斜视儿童在手术前必须考虑视力因素。视力得到了矫正后斜视程度可能会发生变化。通常儿童斜视手术需在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内的时候再行矫正,但也需兼顾儿童年龄,年龄大了再做斜视手术,双眼视功能很难恢复。3.手术治疗 先天性斜视需在1~2岁左右手术,其它斜视可视具体情况在3~6岁进行。小儿斜视手术不仅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眼睛的双眼视和立体感,所以,等孩子长大再做手术的想法是错误的。
斜视是指一只眼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偏离注视物体的现象。它的发病通常与视觉发育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水平斜视也就是内外斜视、垂直斜视也就是上下斜视、和旋转性斜视。 斜视会影响儿童视力发育,影响美观和正常的社交,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对于儿童来说治疗斜视并不仅仅意味着改善外观,更重要地是通过及时矫正眼位,改善或挽救双眼视功能。双眼视功能是人的高级视功能,许多工种需要有良好的双眼视觉。如果不能尽早治疗斜视,将来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职业选择。另外,斜视患者容易产生视疲劳,从而加快近视进展速度。因此建议您尽早治疗斜视。那么,什么样的斜视需要做手术呢 内斜视,它分为调节性和非调节性两种类型。调节性内斜视通常由于远视眼导致,需戴眼镜矫正,不能手术。而非调节性内斜视,也就是戴上眼镜仍然内斜视的孩子,需要手术治疗。 轻度外斜视如果对视功能无明显影响,通常建议观察,不建议过多干预;但是如果斜视影响到双眼视功能了,就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旋转性斜视或者垂直斜视一旦出现歪头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早手术干预,否则影响颈椎、面部和颈部肌肉发育。 眼球震颤如引起代偿头位可通过手术矫正头位,但不改善眼球震颤。 斜视手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调整眼外肌肌肉的长短和附着点的位置,从而改变肌肉张力,进而建立新的平衡,达到矫正偏斜眼位的目的。它是一个眼外手术,相对比较安全,请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时机的把握和手术设计,成功率很高。
所谓“正视”是指当眼处于静止(无调节)状态下,5m远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入眼,通过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上,即屈光度等于零。正常儿童出生时由于眼球尚小、眼轴尚短,处于远视状态,一直到6、7岁才会达到正视。保留适当的远视度不仅是儿童正常的生理状态,也是现在近视防控体系中提出的所谓“远视储备”概念。但是,如同身高、体重、视力这些生理指标一样,不同年龄人群都有其对应的正常范围。过多的远视度也会引起儿童视力异常,导致视觉发育迟滞,引起弱视。弱视是一种视力“残疾”,是指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儿童水平的状态,简单说就是患者戴上适当的眼镜依然无法达到同龄人发育水平。因此,过多的远视度是必须尽早戴镜矫正的。那么到底多少度的远视需要戴镜,多少度不需要戴眼镜呢?低龄儿童通常无法配合视力检查,很难确诊弱视,是否需要戴镜更难界定。2021年《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里给出了矫正原则。1岁以下的婴幼儿(无斜视),超过600度的远视需要戴镜;1-2岁的儿童(无斜视),超过500度的远视需要戴镜;2-3岁的儿童(无斜视),超过450度的远视需要戴镜;3-4岁的儿童(无斜视),超过350度的远视需要戴镜;伴有内斜视的孩子,超过150度(2岁以上)-200度(2岁以下)的远视都需戴镜矫正;部分孩子在视力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两只眼睛发育速度不同的情况,即一只眼睛远视度数高,一只度数低。这时候远视度数高的眼睛可能会由于视觉相对模糊形成弱视。那个两只眼睛度数差多少就需要矫正呢?在不伴有斜视的情况下:1岁以下的婴幼儿双眼远视度数差别超过250度就需要戴镜矫正;1-2岁的儿童双眼远视度数差别超过200度需要戴镜;2-4岁的儿童眼远视度数差别超过150度需要戴镜。伴有斜视的儿童需根据斜视程度和视功能水平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无法一概而论。
作者:傅方 陈晓明作者单位:(610041)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2008年0引言 目前大多数眼压测定均是通过测量中央角膜的变形能力而计算,因此CCT不但影响压平眼压,其对压陷眼压,气动眼压的测量值均有影响。不同眼压计测量值受CCT厚薄的影响有一定差异。本文对常见的几种眼压计与CCT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生在评估相关眼压计测量值时考虑。 1中央角膜厚度对不同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 1.1 Glodmann 压平眼压计 自从1954年Goldmann发明压平眼压计(applanation tonometor)后,Goldmann眼压计因客观准确,一直作为眼压测量的“金标准”而普遍应用于临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压平角膜面积7.354mm,直径3.06mm。它的误差范围在±0.5mmHg 内。压平眼压计通过外力将角膜压平来测量眼压,其理论基础为ImbertFick原理,将眼球视为球体,其公式为眼内压力P等于压平其表面的外力大小F除以该外力压平的面积A,即P=F/A。但是,ImbertFick定律并不是严格的机械物理定律。他假设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为520μm,角膜抗变形能力为0.5g。前泪液膜对压平棱镜的吸引力等于角膜的变形阻力。如果个体眼的情况与假设的理想眼一致或相近,眼压测量值与真实眼压值会十分接近。然而事实上,正常人群的CCT大致呈高斯分布,个体眼与假设标准眼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一定差异。Wolf等测量352例正常人,CCT范围为427~620μm。当角膜厚度有变异时,压平角膜一定面积所需的力就会不一样,过厚或过薄的中央角膜厚度均可以影响角膜抗变形能力,导致眼压测量值与真实眼压值出现偏差。有关侵入性压力测量实验也表明,设置一固定不变的实际眼压后,当CCT等于或接近520μm时,压平眼压计的测量值是准确的;而CCT增加时,压平眼压测量值随之增高,CCT减小时,压平眼压测量值亦相应降低。早在1975年,Ehler等[1]就发现压平眼压计精确度的系统误差与中央角膜厚度呈明显线性相关。他们的分析显示,当角膜厚度为520μm时,Goldmann眼压计读数最为精确;如果角膜厚度每偏离70μm,将使Goldmann眼压值升高或降低5mmHg,即矫正眼压=测量眼压+(520中央角膜厚度)/70×5。Roger等[2]进行的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CCT每增加10μm ,眼压计读数升高0.19mmHg。Shah等[3]则建议,以560μm为基线,CCT每变化18μm,眼压校正2mmHg。Garzozi等[4]也发现,当中央角膜厚度变薄大于4%时,眼压值将会以1∶1的比例下降, 如当中央角膜厚度减少24%时, 眼压值将低估20%。Goldmann在设计及校正压平眼压计时,假设人类角膜的变形阻力为0.5g,而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可导致角膜总体抗变形能力改变,这种改变可直接影响压平眼压计的测量。PRK手术的开展为研究CCT对Goldmann眼压计测量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Mardelli等[3]设计了针对接受PRK手术者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术后CCT及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CCT每降低(23±23)μm,眼压降低(0.5±2.1) mmHg。同时亦未能发现角膜曲率改变与眼压的关系。国内吴小影等[6]对209例(364眼)近视患者行PRK,手术前、后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压,并测量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术后6mo和12mo术眼的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P<0.01),术后眼压测量值的降低与角膜厚度的减少和角膜曲率的降低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 近年来又有研究认为压平眼压计精确度的系统误差和中央角膜厚度不成线性相关。但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仍然只能采用线性相关的公式来校正眼压。2000年,以生产角膜厚度测量仪著称的美国SONOGAGE公司推荐根据CCT采用一固定值来校正眼压,眼压测量值±校正值作为校正眼压,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1)。表1角膜厚度眼压校正表(略) 1.2 PERKINS压平眼压计 构造原理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相同,也是通过旋转转盘来调节压平力,压力范围为0.133~6.93kPa(1~52mmHg)。该眼压计可用于坐位、立位和卧位。Perkins手持式眼压计在坐位和卧位时所测出的眼压值与Goldmann眼压计所测值非常接近。有研究发现Perkins眼压计避免了Goldmann眼压计由于静脉压升高而造成的眼压值高估的现象[7] 。Whitacre等[8](1993年)用Perkins 眼压计测量一组角膜偏薄眼,结果可过低估计眼压4.9mmHg,而一组角膜偏厚的对照眼,则可过高估计眼压6.8mmHg。以平均角膜厚度为起点,CCT每变化10μm,IOP变化0.18~0.49mmHg,这种变化低数值(0.18mmHg)适应所有人群,而高数值仅仅适应于角膜厚度小于520μm的人。这似乎表明CCT和眼压之间并不成直线关系。国内栾春生等[9]通过PRK改变新西兰大耳白兔1眼的CCT,建立不同CCT的活体眼模型,分别采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角膜曲率计测量术前、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CCT、角膜曲率以及应用电子直接眼压计测量真实眼压,并对另1组未行PRK眼测得的真实眼压、Perkins压平眼压和CCT,以实验组得出的公式进行验证,发现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与CCT均显著相关(r=0.761,P<0.01;r=0.829,p<0.01),与角膜曲率无关(r=0.098, p="">0.05;r=0.260,P>0.05)。对真实眼压y与Perkins压平眼压、CCT3者的关系建立回归公式为y=12.107+1.254x10.033x2(x1=Perkins压平眼压,x2=CCT)。 1.3 TONOPEN笔式眼压计 Tono Pen眼压计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电子读数。压平面直径为1.02mm。Foster等[10]用Tono Pen眼压计对23名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中国患者进行眼压测量,将其测量值与术中用直接法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用TonoPen眼压计所测值低于直接法所测值,误差随眼压值升高而增大;且用Tono Pen眼压计测量值与角膜厚度有关,中央角膜厚度每约增加100μm ,眼压值增加2mmHg。在男性,角膜厚度每增加100μm,眼压值增加2.9mmHg;而女性,角膜厚度每增加100μm,眼压值增加1.2mmHg,两者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他们认为用Tono Pen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时也存在系统误差, 其来源主要为角膜厚度。但Feltgen等[11]的研究表明该眼压计所测值与角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Gazozi等[4]发现PRK术后用Tono Pen眼压计在角膜中央所测眼压值与Glodmann眼压计一样会偏低,而在距角巩缘1.5~2mm的周边角膜所测值较为准确,其与术前的眼压值比较一致。国外还有学者发现,TonoPen眼压计在旁中心角膜和角膜缘处所获得的眼压读数与在中央角膜处测量所获得的读数无显著性差别,而在巩膜上进行测量所得值较在角膜中央所测值高8.8~17mmHg。国内晏晓明等[12]对近视33例66眼和LASIK术后43例86眼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NCT),Goldmann压平眼压计和TonoPen笔式眼压计测量眼压(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和颞下距角膜缘1.5~2mm处的眼压),同时测角膜中央及颞下方的厚度。发现LASIK术后只有TonoPen中央眼压测量值与术前Goldmann压平眼压(GAT)相关(P=0.048),TonoPen颞下眼压测量值与术前GAT接近相关(P=0.056),也就是说TonoPen眼压测量不受角膜厚度的影响。Stahl等[13]认为切削兔角膜20%的厚度不影响眼压测量的精确性;因此,TonoPen测量值比GAT和NCT受LASIK手术影响小。同时还发现TonoPen中央与颞下眼压测量值在术前、术后均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当中央角膜表面不平(如瘢痕、屈光术后)时,TonoPen眼压测量法可能是适宜的选择[14,15]。可见,对于Tonopen眼压计精确度的误差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现在是还没有公认的结论。它很可能仍然存在有CCT导致的误差。这种误差可能大于或小于Goldman眼压计。且这种误差是存在于周边角膜还是中央角膜或者两者所受影响有何不同,都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可以肯定的是Tonopen眼压计使用方便,且可以用于角膜表面不平患者的测量,在临床工作的某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4气动眼压计 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是Groliman设计,利用气体脉冲力将角膜顶端恒定的面积(直径3.6mm)压平,测定压平面积所需要的时间,将其转换为眼压。NCT测量时不需用麻药,不接触角膜,门诊使用方便卫生。但仅在眼压值接近正常时测量准确,高眼压或眼球固视不良时,其精确性明显下降,且对角膜不平、角膜有病变者测量不准确。国内钟一声等[16]对112 例(220眼)志愿者分别进行N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眼压测量,同时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NCT和Goldmann眼压计眼压测量值分别为1.98±0.69kPa(1mmHg=0.133kPa)和2.34±0.77kPa。NCT眼压测量值较Goldmann眼压测量值偏低0.36±0.37kPa(P<0.05)。眼压在1.33~2.67kpa内,两种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偏差最小。角膜厚度与nct眼压测量值呈明显正相关。辛奕菁[17]测量了200例(400眼)手术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lasik和prk术后角膜中央厚度改变值与nct测量值改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12,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我院眼科[18]2005年也曾对108例拟接受prk或lasik手术的患者行cct,nct和goldmann压平计眼压测量。结果n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得的眼压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f=89.7044,p<0.01)。cct与n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4960(t=8.3563,p<0.01)和r=0.2113(t=3.1623,p<0.01)。由此可见,n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值有差异,nct测量值大于goldmann压平眼压计,cct对nct的影响大于goldmann压眼压计。 1.5压陷式眼压计 通过对眼球施加5.5~15g的压力使眼球容积发生明显的改变而推算出的眼球眼内压。但此容积的改变并不完全决定于所施加的压力及原来的眼内压,还决定于眼球壁的硬度。因此,在球壁硬度偏低的眼(如近视眼) 中会得到比实际眼压低的数值,在球壁硬度偏高的眼中会(如远视眼) 将得到比实际眼压偏高的数值。当角膜厚度较大时,角膜实质层的胶原纤维增多,指针向下压陷的力量也必然会大于较薄的角膜。此外,修氏眼压计还受操作者人为因素影响(如手法不当)。目前没有直接对CCT和Schiotz眼压计测量值关系的研究,但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表明,Schiotz眼压计的测量值低于Goldmann压平眼压计。黄小勇等[19]用非接触眼压计(Non contact tonometer, NCT)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值、CCT和角膜曲率,发现LASIK手术患者术后Schiotz、NCT眼压值的差值与切削等值球镜度(D)显著相关,并发现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较NCT准确。 2小语 不同的正常个体间角膜厚度的差异可超过200μm。因而不可避免的影响部分个体的眼压测量和诊断。Hamilton等[20]2007年的研究显示CCT的昼夜波动也可对眼压测量值产生影响,晨起时CCT最厚,2h内基本恢复基线值,故这种影响在晨起2h之后可以避免。对于不同的患者,我们尽可能的选择相对适宜的压平眼压计。一般情况可选择坐位测量,没有角膜疾病的患者,可以选用GAT。PERKINS眼压计对玻璃体切割术加完全气液交换患者,以及角膜表面镜片术后的患者较其他眼压计所测结果尤为准确。 Tonopen眼压计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由电池供能,无需额外电源及附件,不需裂隙灯和荧光素,且准确可靠,因而在查房时、手术时、在家中,以及在动物实验中均可应用,特别在Goldmann眼压计使用受到限制时,更有其优点[21]。当角膜表面不平(如瘢痕、屈光术后),不合作患者如小儿等,Tono Pen眼压测量法可能是适宜的选择。NCT有方便迅速, 避免交叉感染的优点, 可用于普通门诊筛查。对于NCT测得的临界正常值, 建议使用Goldmann眼压计校正, 尽量减少误差。压陷式眼压计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基层医院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眼压值与其他临床表现不符时,应考虑CCT变异导致的眼压误差。对于仅有眼压轻度增高,而视乳头和视野反复检查均为正常的个体,应注意检查其CCT有无变异,以鉴别其为真正的高眼压症还是CCT较厚的正常人。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证实,高眼压症患者C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CCT低于正常对照。在青光眼诊断方面,只有经过CCT校正后压平眼压仍低于21mmHg 并具有特征性视乳头及视野损害的个体才应诊断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而那些压平眼压不高,但经CCT校正后眼压高于21mmHg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则仍应考虑为具有眼压增高特征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参考文献】 1 Ehler N, Bramsen T,Sperling S. Applanation tonometry an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cta Ophthalmol1975;53:34 43 2 Roger CW, Caroline CW, Johannes R, et al.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the Rotterdam study. Ophthalmology1997;123:767 772 3 Shah S, Bates AC, Chatterjee A, et al. Relationship of corneal thickness and measured intraocular pressure drop.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7;38(4):1150 4 Garzozi HJ, Chung HS, Lang Y, et al.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a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tonometers. Cornea2001;20(1):33 36 5 Mardelli PG, Piebenga LW, Whitacre MM, et al. The effect of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s using the 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 Ophthalmology1997;104(6):945 949 6吴小影,刘双真,黄佩刚,等.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中华眼科杂志 2002;38(10):603 605 7 Santos MG, Makk S, Berghold A, et al. Intraocular pressure difference in 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 versus Perkins hand held applanation tonometry in overweight patients. Ophthalmology1998;105(12):2260 2263 8 Whitacre MM, Stein RA, Hassanein K. The effect of corneal thickness on applanation tonometry. Ophthalmology1993;115(5):592 596 9栾春生,陈晓明,邓应平,等.兔眼中央角膜厚度与Perkins压平眼压关系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 2005;41:642 646 10 Foster PJ, Wong JS, Wong E, et al. Accuracy of clinical estimate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Chinese eyes. Am J Ophthalmol2000;107(10):1816 1821 11 Feltgen N, Leifert D, Funk J. Cor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pplanation tonometry, and direct intracameral IOP readings. Br J Ophthalmol2001;85(1):85 87 12晏晓明,李海丽,王捷. 三种眼压计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应用比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23(6):612 615 13 Stahl J, Vold S. Effect of corneal thickness on the accuracy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rabbits after excimer laser photoablation.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5):736 743 14李新宇,栗静,刘磊,等. Tono Pen眼压计测量人角膜不同部位眼压的比较.国际眼科杂志 2008;8(1):76 77 15韩英军,梁天蔚,勇志鹏,等.Tono Pen眼压计与Goldmann眼压计对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眼压测量的比较.国际眼科杂志 2006;6(6):1424 1426 16 钟一声,龚洁.非接触式眼压计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的比较.眼视光学杂志 2000;2(2):101 103 17辛奕菁.角膜中央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临床眼科杂志 2002;10 (4):307 308
【摘要】 眼睑松弛综合征(Floppy eyelid syndrome,FES)是一种近年才被认识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肥胖的中年男性,表现为上睑松弛,容易翻起,有慢性眼部刺激症状,及乳头性结膜炎。眼睑是主要受影响的组织,结膜、角膜也经常有受累,这些改变对局部治疗效果差,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穿孔,严重影响视功能。本文对FES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高莹莹【关键词】 floppy eyelid syndromeFloppy eyelid syndrome (FES) is a recently recognized entity. The patients are mainly obese middle-aged men, and present easily everted floppy upper eyelids and chronic ocular irritation. Although the eyelids are primarily involved, other ocular structures such as the conjunctiva and cornea are frequently affected, and such alterations are resistant to topical treatment. In severe cases, it can cause ocular perforation and even blindnes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genesis, manifestation, diagnosis, treatment,prognosis and the new findings of FES.Xu yanan, Gao yingying, Zhuang mingzhong【Key words】floppy eyelid syndrome一、历史和简介1981年Culberston和Ostler[1]首先介绍了一种独特的综合征,其特点是好发于肥胖的中年男性,出现容易翻转的上眼睑,乳头状结膜炎,他们将之命名为眼睑松弛综合征(Floppy eyelid syndrome,FES),发现松弛的眼睑可以在睡眠中自发翻转,并因为结膜暴露而出现上睑的慢性结膜炎。并发现患眼与病人通常睡眠的那侧一致,在双眼发病的患者中,不存在侧睡的习惯或习惯趴着睡。其后,大量报道了FES患者存在的其他眼部病变,包括角膜异常(浅层点状角膜病变,圆锥角膜,角膜血管化和溃疡,穿孔),眼睑异常(上睑下垂,倒睫,下睑外翻)[2,3]。此外,还发现其发病年龄也不限于中年,在年轻人甚至婴儿中也存在FES。1997年Gross RH和Mannis MJ[4]报道了1位两岁患儿,患单侧慢性结膜炎和自发睡觉间同侧上睑外翻,与FES表现一致,他们由此认为FES亦可以发生于儿童。2006年Lavanya[5]等报道了1名1岁唐氏综合症合并FES患者,患儿自出生后便被发现其睡觉时双上眼睑外翻,醒后恢复,检查发现双上睑松弛,上睑结膜充血性乳头性结膜炎。一眼角膜暴露性角膜溃疡,经局部用药及睡觉时牵拉闭合睑裂,其溃疡愈合。国内也有将该病译为“眼睑皮肤松弛症或综合征”[6,7],但笔者认为这样欠妥当,因为FES主要为睑板的弹性降低而不仅是皮肤松弛,故笔者认为将其译为“眼睑松弛综合征”更为准确。二、FES的症状及眼部改变FES患者的眼睑、结膜、角膜都可以受累,患者通常表现为长期非特异性眼部症状,如刺激感、异物感、粘液分泌增多、畏光、眼红等。眼睑是主要受累的器官,正常的眼睑具有一定的硬度从而保护眼表面,FES患者的上眼睑变的橡皮样、松软、易于翻转,可在睡眠时自发翻起。角膜受累在FES患者中是普遍的,在Culberston和Ostler[1]最初报道的病例中,11个患者中有9个存在角膜病变,轻的表现为点状角膜病变,重者可为粗大的角膜瘢痕和血管化。这些表现后来被Culberston和Tseng[8]得到进一步证实,他们通过对60例FES患者进行了研究,60人中43人(71%)有角膜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点状角膜上皮病变27人(45%),通常表现为弥漫性,仅出现于患眼。圆锥角膜11人(18%),角膜内皮异常2人,一例为非点状内皮营养不良,该患者有睡觉时用手掌压着该眼的习惯,另一例是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并圆锥角膜,患者同样有向患侧侧睡的习惯,念珠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1人,其他角膜改变包括复发性角膜溃疡,丝状角膜炎。有报道出现眼球穿孔,甚至致盲。FES患者泪膜异常,稳定性降低。Tseng等[9]对16名FES患者行泪膜动力学研究,发现15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18只眼泪膜脂质层缺乏,从而揭示FES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异常。三、FES的组织病理改变最初人们发现FES患者切除的眼睑病理改变为结膜的慢性炎性改变,但这并不能解释患者出现的睑板弹性降低,1987年Gonnering RS[10]等对一41岁肥胖男性FES患者的手术后组织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睑板腺囊样变性、鳞状化生,及异常角化、肉芽肿形成。提示睑板腺功能异常伴有的泪膜性质异常或许是角结膜炎的原因。1994年Netland等[11]对4例FES行睑缩术的组织行光镜和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光镜下表现慢性结膜炎症、乳头性结膜炎和睑板腺异常(包括肉芽肿形成), Verhoeff改良弹性蛋白染色发现睑板弹性纤维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免疫组化为睑板弹性蛋白的显著减少,睑板弹性蛋白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这一发现表示FES患者的睑板弹性蛋白减少,这或许是FES患者睑板松弛的原因。四、FES的发病机制能解释其病理改变的发病机制到目前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Culberston和Ostler推测睑板弹性的丧失及夜间眼睑的闭合不全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导致结膜的机械性刺激,结膜角化,继发性浅层角膜病变等一系列异常,其次患者受累眼与睡眠侧一致也支持以上的机械性理论。 Netland等[11]首次发现FES患者的睑板弹性蛋白减少,这种改变可以解释患者出现的睑板松弛,最近, Schlotzer-Schrehardt U等[12]对11个FES患者的16个眼睑行水平五角形眼睑切除,全层眼睑组织(对照组及研究组)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半定量形态测定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2, MMP-7, MMP-9, and MMP-12 以及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组织病理分析除了非特异慢性炎症表现之外,睑板及眼睑皮肤弹性蛋白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残留的弹性纤维超微结构异常,弹性蛋白轴变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弹性蛋白缺失处对促弹性组织降解的蛋白酶MMP-7、MMP-9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他们从而认为促弹性组织降解的酶的增量调节,很可能是由反复机械应激诱导的,参与了弹性纤维的降解和后来的睑板松弛及倒睫。但Taban等[13]的研究认为促弹性组织降解的酶的上调与血浆瘦素(leptin)水平增高有关,他们对11例FES患者的血浆瘦素测定发现7位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作用于下丘脑,调节脂肪的代谢,主要起着控制体重的作用,但是在肥胖患者中,普遍存在瘦素升高,这是因为这些患者对瘦素抵抗,瘦素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本身具有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作用,是促进弹性蛋白降解的因素之一。据此推测,瘦素水平的增高可能是FES的发病原因之一。五、FES与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由于上气道阻力增高引起反复呼吸暂停现象,其造成低氧血症进而损害多种脏器功能的慢性综合症。Woog等[14]最早描述了三例伴OSA的FES患者,并推测这或许归因于面部结缔组织的异常。McNab[8]第一个公布了较大数量的病例系列研究,1997年它报道了17例确诊FES的患者,其中8人进行了多导睡眠监测,8人均被发现有OSA。McNab[15]最近已经报道了他们总共对50例FES患者的研究数据,43人(86%)是男性,88%是肥胖者,42%正接受高血压治疗,他们发现48个患者(96%)被认为有OSA症状(打鼾、白天打盹、被他人发现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憋醒),27个患者进行了睡眠监测,他们中的26人(96.3%)被诊断为OSA,其他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行睡眠监测。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FES与OSA之间关联密切。McNab[16]报道了1个32岁男性表现左FES和OSA。其行睡眠时面罩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4年, FES症状和体征消失。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相关性。有趣的是,研究显示OSA患者存在FES比率明显低于FES中OSA的发生率。 Robert等[17]分析了46例确诊OSA的患者发现其与眼睑松弛的关联性,但却不存在与FES的关联性。Mojon等[18]对44例OSA患者的眼部检查也发现了睡眠呼吸障碍指数与眼睑松弛的有无呈正相关。为了进一步明确OSA患者中FES的发病率,Karger等[19]对59个可疑OSA患者进行检查,多导睡眠监测其中44人确诊OSA,但只发现一例FES患者,其中眼睑的易翻起与呼吸暂停指数相关联。出现这种结果确切的原因还不清楚,但这或许归因于这些研究的非随机性及群体抽样的误差,也可能是由于不同调查对FES诊断标准的不同所造成。对诊断标准的界定将有助于阐明在OSA患者中FES的发病率及直接的预后价值。六、FES的诊断、治疗、预后(一)FES的诊断最初,FES被描述为,中年男性,肥胖,容易翻转的上眼睑,松弛的眼睑可以在睡眠中自发翻转,乳头状结膜炎。具有这些特征的患者被命名为眼睑松弛综合征[1]。随着时间的推移,FES的诊断标准逐渐放宽,一般将同时具有(1)眼睑松弛,(2)上睑乳头性结膜炎,(3)眼部刺激征的患者归为FES,而不强调年龄,性别,体重因素。由于对眼睑松弛这一FES的典型特征的量化缺乏定量的检测手段,对于FES和非FES的界定仍然存在疑惑和争议。Tseng[9]等将眼睑的松弛度进行分级:用拇指轻轻将上睑推向眶缘,如果睑结膜无外露为0级(正常),少于1/3的睑结膜外露为1级(轻度松弛),大于1/3却小于1/2的睑结膜外露为2级(中度松弛),大于1/3的睑结膜外露为3级(重度松弛)。用此分级可量化眼睑松弛度,便于临床评估及试验研究。但若将1级的眼睑松弛定为FES的眼睑松弛的标准,势必会造成滥诊、误诊,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负担。对眼睑松弛度的定量检测的手段的出现和对于正常与异常眼睑松弛度的界定将对FES的明确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二)FES的治疗FES常以眼部刺激征为主要主诉,临床表现为乳头性结膜炎,这种结膜炎与非FES引起的结膜炎的区别就是,病程漫长,迁延不愈,对局部用药不奏效。需要针对FES的特殊治疗。药物治疗:局部用药如润滑剂、类固醇、抗生素可以暂时改善部分症状,但远期效果不佳。眼垫治疗:对于OSA患者,特别是肥胖症患者,眼垫被作为一线治疗,通常将硬性、透气的眼垫,用胶布贴于睡眠的一侧,避免睡觉时对该侧眼睑的压迫,也可有效的避免睡眠时上睑自发性外翻。减肥: 这在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中是重要的措施,或许对改善FES的症状也有其重要性,但是还没有相关的研究证实。治疗OSA:研究发现治疗OSA可以显著改善FES患者的症状。McNab[16]描述了一位肥胖的32岁男性FES合并OSA患者,经眼垫治疗症状无改善后,推荐进行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后,OSA及眼部症状均明显改善。有趣的是这位患者的结膜炎症消退,眼睑松弛消失。McNab[15]在其他一些合并OSA的FES病人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他同时也指出在合并OSA的FES患者,行手术治疗FES而没有治疗OSA,术后数月到数年其眼部体征和症状复发,他建议FES患者在进行任何手术治疗矫正眼睑松弛前首先应该治疗OSA。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不能减轻症状时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基本的手术方式是行外侧1/3眼睑的楔形切除来矫正眼睑的松弛,这种手术通常能明显改善症状。Valenzuela AA等[20]对24名具有明显眼部不适,和对保守治疗无效的FES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侧睡习惯,上睑睑板弹性明显降低)行上睑内侧眼睑全层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8个月眼睑功能正常,无症状复发。(三)FES的预后FES是一种与OSA、肥胖以及全身情况相关的疾病,它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眼部和全身的健康状况。大多数患者都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得到改善。七、展望眼科医生应该提高对FES的认识,在诊断和治疗眼表疾病时应该考虑本病的可能,这样才能使FES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眼睑及角膜病变的进一步加重,从而对视力造成威胁。此外,眼睑弹性异常的界定还需较客观的标准,对睑板弹性蛋白降解、及睑板腺功能异常、OSA与眼睑松弛的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FES的发病机制。致谢感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童绎教授对本文的修改及指正。参考文献1 Culbertson WW,Ostler HB.The floppy eyelid syndrome.Am J Ophthalmol,1981;92(4):568-75.2 Goldberg R,Seiff S,McFarlan J,et al.Floppy eyelid syndrome and blepharochalasis.Am J Ophthalmol,1986 ;102(3):376-81.3 Goldberg RA,Coden DJ,Hornblass A,et al.Floppy eyelid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arked lower eyelid ectropin.Am J Ophthalmol,1989;108(5):610-2.4 Gross RH,Mannis MJ.Floppy eyelid syndrome in a child with chronic unilateral conjunctivitis.Am J Ophthalmol,1997;124(1):109-10.5 Rao LG,Bhandary SV,Devi AR,et al.Floppy eyelid syndrome in an infant.Indian J Ophthalmol,2006;54(3):217-8.6 曲毅、周芳译.Wills眼科手册.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3-114.7 徐亮、吴晓主编.同仁眼科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1-93.8 Culbertson WW,Tseng SC.Corneal disorders in floppy eyelid syndrome,Cornea,1994;13(1):33-42.9 Liu DT,Di Pascuale MA,Sawai J,et al.Tear film dynamics in floppy eyelid syndrome.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5;46(4):1188-94.10 Gonnering RS,Sonneland PR.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in floppy eyelid syndrome.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1987;3(2):99-103.11 Netland PA,Sugrue SP,Albert DM,et al.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of the floppy eyelid syndrome.Involvement of tarsal elastin.Opthalmology,1994;101(1):174-81.12 Schlotzer-Schrehardt U,Stojkovic M,Hofmann-Rummelt C,et al.The Pathogennesis of floppy eyelid syndrome:involvement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elastic fiber degradation.Ophthalmology,2005 ;112(4):694-704.13 Taban M,Perry JD.Plasma lep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floppy eyelid syndrome.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6;22(5):375-7.14 Woog JJ.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the floppy eyelid syndrome.Am J Ophthalmol,1990;110(3):314-5.15 McNab AA.The eye and sleep.Clin Exp Ophthalmol, 2005;33(2):117-25.16 McNab AA.Reversal of floppy eyelid syndrome with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2000;28(2):125-6.17 Robert PY,Adenis JP,Tapie P,et al.Eyelid hyperlaxity and a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syndrome.Eur J Ophthalmol,1997;7(3):211-5.18 Mojon DS,Goldblum D,Fleischhauer J,et al.Eydlid,conjunctival,and corneal findings in sleep apnea syndrome.Ophthalmology,1999 ;106(6):1182-5.19 Karger RA,White WA,Park WC,et al.Prevalence of floppy eyelid syndrome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phthalmology,2006;113(9):1669-74.20 Valenzuela AA,Sullivan Tj.Medial upper eyelid shortening to correct medial eyelid laxity in floppy eyelid syndrome:a new surgical approach.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5;21(4):259-63.
您是否接到过幼儿园或学校老师的通知单,告知您的孩子视力异常呢?您是否因为自己的视力不佳而担心您的孩子视力发育异常呢?那么怎样做才能尽早发现孩子视力不佳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视力标准。是的,不是所有的孩子的视力标准都是1.5哦。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请注意,是视力下限哦)3岁:0.5 4~5岁:0.6 6~7岁:0.7 7岁以上:0.8 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者更多,较差一眼为弱视。附:小数记录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换算0.1---------------4.00.12--------------4.10.15--------------4.20.2---------------4.30.25--------------4.40.3---------------4.50.4---------------4.60.5---------------4.70.6---------------4.80.8---------------4.91.0---------------5.01.2---------------5.11.5---------------5.22.0---------------5.3<出生---幼儿园入园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应让孩子接触色彩鲜艳的丰富视觉环境,促进其视力发育。2.5-3岁应开始教孩子学习辨认视力表(E字表)。如果发现孩子有斜视、歪头看东西、走路或者抓物不准等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有些儿童在2岁前都没有发现“斗眼”,即内斜视,到2岁后发现看书、看电视或者注意力集中时,出现内斜视,而大部分时间是正常的,这时候也需要及早到医院就诊,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存在较高度数的远视,且有可能形成弱视。(弱视即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儿童视力发育低限)。有些家长担心婴儿床上悬挂的玩具会导致孩子斜视,其实这个是不会发生的。有的家长自己患有高度近视、大度数散光或者弱视等,这样的儿童应在2岁左右到正规医院进行筛查。<幼儿园期>幼儿园定期会有儿童常规查体,一般每半年会进行一次视力检查。视力检查结果异常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会及时与您沟通,这时,您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时候3-4岁的儿童视力已经发育到1.0,这时您也不能放松警惕,视力发育过早的孩子也有逐渐发育成近视的可能,需要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均衡饮食。如果孩子的视力不是逐年上升,而是逐年下降,这时,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开始出现近视,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早期干预。<学龄期>中小学的查体比较正规。一旦学校通知您的孩子视力异常,需尽早到医院检查。部分孩子视力异常的表现为眯眼视物、侧头视物、近距离视物等。这些症状均提醒您,您的孩子可能视力出现问题了,应及早确诊。到医院确诊为视力异常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或者训练,不应盲目相信盈利性视力保护机构的宣传,避免过度治疗、过度训练,不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会延误孩子的病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斜视、弱视的发病率在4%左右,其治疗具有年龄限制,最好在3岁-5岁时发现,并积极开始治疗。10岁以后治疗效果有限。12岁以后很难达到正常视力。近视在我国的发病率在50%左右,许多儿童第一次发现近视时已经是中高度近视了,这对孩子近视的防控都是极度不利的,因此视力异常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最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青岛眼科医院作为三甲公立医院,其斜视与小儿眼科,拥有自己的儿童视觉查体体系和视觉训练室,是您可以信赖的选择。
角膜塑形镜分为4个区域共7个弧段,分别是基弧区域、反转弧区域、定位弧区域、周边弧区域。基弧区域:基弧区又称为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域,通常基弧区的宽度为6.00mm-6.50mm最为常见。一般基弧区域的曲率较角膜中央曲率平坦,差值一般为希望降低的度数与过矫度数之和。目前美国的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和中国的SFD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最大降幅为-6.00D。反转弧区域:反转弧区域的曲率与中央区和定位弧区的角膜曲率有关,与中央区曲率间的差异从3.00D-15.00D。欧普康视科技有限公司梦戴维角膜塑形镜反转弧分为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进行设计,以改善反转弧与中央弧区域和定位弧的链接。定位弧区域:定位弧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改善镜片的稳定性,使镜片在该区域与角膜呈平行状态。周边弧区域:该区域在镜片的外沿生成一边翘,方便泪液的交换。角膜塑形镜的边翘为60um-70um之间。镜片内表面、泪液、角膜上皮之间产生的流体学动力,同时眨眼动作产生的合力,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减低近视。达到了普通框架眼镜以及软性隐形眼睛所不能达到的良好近视控制效果。
负相对调节NRA: +1.75 ~ +2.25 ;正相对调节PRA: -1.75 ~ -3.00;NRA负相对调节过小,说明调节不能放松,有可能存在调节痉挛、调节过度、假性近视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验光容易近视过矫正。PRA反应的是调节的储备力量,越大越好。PRA小说明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这样青少年儿童容易近视加快;而成人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了。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0.25~+0.75D(非老视眼);+0.50D(平均)计算性、梯度性AC/A:正常值:3/1~5/1 ;4/1~6/1辐辏近点(NPC)正常参考值:破裂点3± 100px 、恢复点5±125px。正融像性集合范围(BO棱镜测量):正常值(远距):模糊:9±4△/破裂:19±8△/恢复:10±4△ 正常值(近距):模糊:17±5△/破裂:21±6△/恢复:11±7△ 负融像性集合范围(BI棱镜测量):正常值(远距):破裂:7±3△/恢复:4±2△正常值(近距):模糊:13±4△/破裂:21±4△/恢复:13±5△ 远距垂直隐斜:正位近距垂直聚散:3-4△破裂/1.5-2△恢复远距垂直聚散:3-4△破裂/1.5-2△恢复即使是相同的屈光度数,不同状态的双眼视功能需要不同的矫正方式: 存在没有放松的调节(NRA低):需要放松调节 调节能力差(PRA低):需要训练,角膜塑形术 曲率性近视眼:RGP、角膜塑形术 高AC/A、集合过度:看近减低度数的下加眼镜 集合不足:看近必须戴镜、集合训练调节灵活度正常值:调节灵活度±2.00D双面镜 (周/分)儿童单眼6岁5.5±2.57岁6.5±2.08-12岁7±2.5儿童双眼6岁37岁3.5±2.58-12岁5±2.5成人单眼13-30岁11±530-40岁无正常值成人双眼10±5隐斜测量正常参考值:远距隐斜:1±2△外隐斜近距隐斜:3±3△外隐斜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家长对如何控制孩子接触此类产品头疼不已。但是也有设计师们利用孩子对小游戏的无限兴趣,设计了许多可以用于弱视训练的电子游戏。 育碧近日公布了一款名为《挖矿工快跑 Dig Rush》的手游,据说这款游戏可以用来治疗视力不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弱视)的病症。你还别不相信,《挖矿工快跑 Dig Rush》的来头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它是根据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sity)的罗伯特·赫斯(Robert Hess)博士、本杰明·托马森(Benjamin Thompson)博士、贝赫扎德·曼苏里(Behzad Mansouri)博士、杰里米·库珀斯托克(Jeremy Cooperstock)博士、朗·多(Long To)博士以及杰夫·布鲁姆(Jeff Blum)博士共同创造的专利方法开发制作的。 但是很抱歉哦,我没有在网络上检索到Dig Rush这个小游戏的下载地址,以后发现了会跟大家分享哒。apple家的itune提供几款弱视训练游戏的下载,如滚动字母和数字。我找到一个链接,希望帮到大家: http://www.7k7k.com/ios/info/104799.html。貌似只有在iPhone和ipad可以使用。 手机应用宝搜索 “幼儿弱视训练”,可以找到一个免费的训练游戏,一直追踪小红球来训练。 此类在电子产品上的弱视训练,建议远视性弱视的儿童使用,每次训练时间请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近视的儿童要注意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加重近视哦。 请患者朋友日后发现此类免费的软件,彼此交流分享一下,可以帮助更多的弱视小朋友提高视力。目前我们青岛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建立了自己患者qq交流群,内有相关弱视训练资料的下载。欢迎患者朋友们加群:243193179青岛眼科医院小儿眼科。
现在得霰粒肿的宝宝特别多,很多爸爸妈妈都焦急的问医生,为什么孩子会长霰粒肿,为什么手术以后过了一段时间,霰粒肿还会再次复发?其实霰粒肿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又称睑板腺囊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而导致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该病进展缓慢,可反复发生。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余继锋 霰粒肿的主要症状是可在眼睑上触及坚硬肿块,但无疼痛,表面皮肤隆起。有时是一个,有时可以同时长出多个黄豆或绿豆大小的包块。霰粒肿多需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大的霰粒肿可手术摘除。 为什么霰粒肿爱复发,这与孩子本身体质和饮食习惯都有一定关系,平时一定要孩子均衡饮食,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偏食或进食过多油腻、油炸食物;秋冬季在室内避免为孩子穿过多衣服,居室保持通风,防止宝宝上火;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眼睛疲劳抵抗力下降也会诱发睑板腺阻塞导致霰粒肿复发或多发。注意幼儿心理疏导,避免孩子急躁易怒情绪。 有复发性或多发性霰粒肿倾向的患儿,多存在睑板腺功能障碍,如果由睑板腺口阻塞的情况,及时进行局部的清理,并检查是否有早期萌芽的包块,定期进行睑板腺按摩,疏通睑板腺管口,能够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