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妈妈给予宝宝的37℃爱,是滋养小生命健康成长最宝贵的液体黄金,而黄疸是大多数新生儿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新生儿黄疸,果真和母乳喂养有关吗?母乳性黄疸,到底是不是母乳喂养的错?母乳性黄疸的确诊与治疗,需要暂停或停止母乳喂养吗?宝宝黄疸迟迟不退,还能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吗?大家已知悉,母乳除了能够给宝宝提供基本的营养素和能量,还能协助宝宝生后尽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进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的成熟,增强宝宝的抗感染和抗炎症能力,这是其他配方奶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母乳是滋养婴儿健康成长的液体黄金,是来自妈妈“高级定制”的37℃爱。但是,母乳确实和新生儿黄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乳喂养的宝宝,往往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事实上,宝宝出生后头几天的病理性黄疸,除了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这些病理性因素之外,多数是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因为产妇在分娩后的早期,母乳的分泌量一般较少,常常不能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这就使得宝宝的肠蠕动减慢、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因此产生病理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母乳喂养不足,所以说它不是母乳喂养的错。预防这种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实现成功的母乳喂养。鼓励宝宝在生后尽早开始吸吮母乳,并尽可能地增加哺乳的频率,每天至少吸吮8~12次,以有效地促进母乳分泌,并尽快排出胎便。如果产妇乳头内陷,或者宝宝体重较低,吸吮力较差,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母乳用奶瓶喂养。如果在频繁吸吮、母乳仍不足的情况下,建议补充配方奶;不要喂温水或糖水,因为宝宝额外摄入过多的水分会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反而加重黄疸。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在生后1周左右出现,2~3周继续升高或达到高峰,后期消退缓慢,这提示可能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它的发生原因和母乳中某些酶的活性有关。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往往会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除了黄疸外,宝宝吃奶好,大小便的颜色和量都正常,体重增加良好。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带宝宝到新生儿科门诊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查体,仔细评估如果没有其他潜在的异常表现,并且需要静脉采血化验检查宝宝黄疸的类型和程度,以及是否合并生理性贫血、是否需要补充铁剂。化验检查结果会显示宝宝的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在10mg/dl左右,就基本可以确诊为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这时候宝宝的日龄已经比较大,脑发育相对成熟,一般不会造成脑损伤,所以这种黄疸即便迟迟不消退,也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日龄和月龄的增加可以自然消退,即便临时未能完全消退也不影响预防接种。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不需要暂停母乳来诊断,更不需要停掉母乳喂养来治疗。所以,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关键在早发现早处理,宝宝出生后随妈妈出院前,应检测黄疸指数,并准确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分娩1周内要带宝宝到新生儿科门诊进行黄疸的随访评估,一旦黄疸指数上升很快或者达到很高的程度,需要及时住院进一步查找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并及时给予光疗等措施。而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不需要过度治疗,不要因此暂停或停掉母乳喂养。综上所述,母乳性黄疸,早期莫大意,后期勿刻意。
刚出生的新生儿基本上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只要宝宝吃饱奶,一天24小时中,睡眠时间多、清醒时间少。但是,有些宝宝却总是睡不踏实,频繁地需要吃奶,搞得新手妈妈心力交瘁,寝食难安。那么,宝宝为什么睡不踏实?其实宝宝的睡眠规律是与小婴儿机体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及其发育规律密不可分的。胎内十月,新生宝宝在分娩日脱离母体呱呱坠落人世间,非常缺乏安全感,迫切需要爸爸妈妈给予充足的安全感,宝宝不停地吃奶常常提示它缺乏安全感。所以,宝宝在生后早期睡不踏实常常是由于母乳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奶所致,只有吃饱奶、身心所需的安全感获得充分满足,宝宝才能安稳地睡觉。所以,吃饱睡好是宝宝生后身心健康成长发育的根本保障,真正的“富养”是从吃饱开始的,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新手妈妈务必确保宝宝吃饱才能睡好。后期随着婴儿的身心生长发育,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小生命固有的探索世界的内在需求,宝宝逐渐变得清醒时间越来越多、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生后42天、或者更晚期的门诊健康体检时,常有家长倾诉宝宝晚上睡不踏实,反复哭闹或者需要反复吃奶安抚。这时候睡不踏实的原因除了可能奶量仍然不充足之外,更多的是由于宝宝生物钟紊乱,白天睡得太多、尤其是下午睡眠时间长所致。其实宝宝满月后需要规律地出门,到室外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见多识广”才能满足她大脑和认知能力发育的内在需求,否则她的体力与精力过剩,甚至表现出小情绪有些烦躁,自然就睡不踏实。所以,新手妈妈要懂得,越来越长大的宝宝下午要少睡觉,满月后需要出门哦。宝宝2~3个月内及以后,需要重点培养良好的吃奶睡眠作息等生活习惯。逐渐增加白天陪伴和游戏的时间以及室外游玩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减掉下午觉,而且需要陪伴宝宝每天晚上固定的睡前仪式,如重复儿歌、读画册或幼稚图画书等,这样既能安抚宝宝安静入眠,也非常有助于激发婴儿的想象力,从小培养宝宝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学习的好习惯。读懂孩子的心,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父母给予宝宝的最优质的家庭启蒙教育!
山东省立医院NICU 于永慧盼望着,盼望着,娇嫩的宝宝终于出院回家了。但是,面对这样娇弱无比的小生命、新事物,家长们常常手忙脚乱、束手无措,不知道如何喂奶、如何陪伴、如何照护。诚然,尽管早产宝宝在医院平安度过了最艰难的生命之初,然而身体还是那样柔弱,甚至吃奶、排便、肢体活动等基本生活能力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表现。回家后怎样细心喂养和护理宝宝,帮助宝宝尽快完成追赶性生长的各项目标,年轻的爸爸妈妈还将面临着种种挑战。尤其目前在我国,早产宝宝出生后发生宫外发育迟缓的比例高达60%,认知功能障碍等各种智能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也不容乐观。宫外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早产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状况,而且对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深远又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宝宝出院后到1岁这段时间,父母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和恰当的功能锻炼方法,促进宝宝在体格生长的同时完成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确保早产宝宝的近期生存状况和远期生命质量。爱心提醒1:注意室内环境,给宝宝的生存和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注意保暖,维持宝宝体温稳定。早产宝宝所需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宝宝的体温应保持在36℃~37℃;每天至少给房间通风20分钟。但也不能襁褓过厚,导致宝宝不显性出汗太多,影响水盐代谢,也容易引发红斑、湿疹等皮肤不适表现。保持环境安静,限制客人来访。早产宝宝生后早期应尽量减少声光刺激;宝宝回家的最初几个月,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一是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宝宝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因为探视人员携带的病菌感染而生病。爱心提醒2:选择恰当的洗澡方法。体重低于2.5kg的宝宝,不能直接放入水中洗澡,可用温湿软布擦洗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宝宝体重达到3kg以上、每次吃奶达100ml时才可洗澡;洗澡时间宜选在喂奶前或喂奶后1个小时;洗澡前关闭门窗,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38℃~40℃。爱心提醒3:合理喂养,确保体格发育各项指标的追赶性生长。早产宝宝出院时,通常还没有达到追赶性生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出院后的早产宝宝仍然需要较高的营养支持来完成其追赶性生长的目标。刚刚出院回家的宝宝,建议乳制品的种类,应按照出院时的医嘱继续喂养。对于有母乳的宝宝,建议继续给予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添加母乳强化剂时,需吸出母乳用奶瓶喂养),添加母乳强化剂的种类和比例应遵出院时医嘱进行;没有母乳的宝宝,按照医嘱继续给予早产儿奶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提倡按需喂养,早产宝宝一般间隔2~3小时。喂养量的多少,应在出院时每次奶量的基础上,根据宝宝回家后的需求情况,逐渐增加奶量,一般每天总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50~180ml。出院后按照医嘱,定期到早产儿随访门诊进行规律的随访,后期的喂养包括母乳强化剂添加比例的调整或停用以及乳制品的更换等,均应在复诊时、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地安排。对于容易便秘的宝宝,父母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刺激肛门、必要时应用开塞露等措施,协助宝宝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好习惯。爱心提醒4:按摩抚触,为早产宝宝的智能发育助一臂之力。早产宝宝在体温、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并能完成喂养目标后,医生会安排其尽早出院,其主要目之一是让宝宝尽快回到亲人怀抱,增加与父母的亲肤接触,并由父母进行充满暖爱的按摩抚触,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所以,父母在宝宝出院前请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学习并熟练掌握早产宝宝抚触、肢体活动、语言交流、追物、间断俯卧等功能锻炼方法,并坚持在家每天给宝宝进行规律的锻炼。这样宝宝在体格追赶性生长的同时,才能够确保其神经系统各项功能的同步发展,有效避免各种神经发育迟缓的发生。要知道,抚触是一种心理呵护,而心理呵护也会帮助早产宝宝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平安度过生命之初。抚触时间要选择在宝宝身体状况相对良好,吃奶后1~2小时清醒时进行,每天1~3次,每次10~15分钟。室内温度最好在24℃~26℃,抚触时,要注意和宝宝有眼神的交流,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和宝宝说说话、哼唱儿歌,同时完成语言交流。另外,还要注意抚触的力度要轻重适宜,在宝宝适应后,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力度,但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表情,看他是否很享受。抚触一定不要干扰宝宝的睡眠。爱心提醒5:遵医嘱服药,及时补充维生素AD、铁剂等。遵照出院医嘱,每天给宝宝喂服治疗药物,并每天按时补充维生素AD、铁剂等早产宝宝追赶生长所必须额外添加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爱心提醒6:按时门诊复诊,细致监测宝宝生长发育状况,关注各脏器功能。早产宝宝出院后,发生生长发育迟缓的比例仍较高,而生长发育迟缓对宝宝的近期成长和远期健康均有显著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宝宝出院后,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定期带宝宝到医院作健康检查。门诊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确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绘制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评估一定时间内宝宝体格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神经、精神和运动发育评估,确保神经系统同步健康发展;定期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和头颅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综合评估宝宝各脏器功能健康发育状况;规律进行眼底检查,关注早产宝宝视网膜病变,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早产宝宝在生后早期(尤其头3~6月内)的追赶性生长和智能发育基础状况决定其一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稚嫩宝宝的健康人生保驾护航!本文系于永慧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儿童最常见症状。家长对婴儿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过度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该怎样正确应对婴儿的发热呢?首先,要对婴儿的体温升高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升高一般会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亦较成人为大。其次,要学会正确地判断儿童的体温。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0.5℃以上时,可认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体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高热并不一定表示病情危重;相反,有时病情虽然很严重,但是并不一定发热。所以,如果宝宝进食、大便和精神反应等一般状况良好,不伴有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或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则家长不要对婴儿的发热症状过于紧张。需要提醒的是,好多因发热而来医院就诊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经检查后医生会发现,导致宝宝低热的原因竟然是包裹太厚或室温太高。所以,家长在发现宝宝发热时,应先做客观的评估,是否是在宝宝刚大哭之后,或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得太多、室内通风不良等。家长不可因顾虑宝宝受凉而包裹得更多或盖得更厚,房间也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来说,对低热婴儿的处理措施,可单独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尤其对3个月内的小婴儿多用物理方法退热。具体做法是,首先减少盖被、脱掉厚厚的穿着,打开襁褓或包裹的被褥,便于小儿身体散热;同时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环境温度。其次,可用冰袋、热水袋或塑料袋,灌上凉水,也可用毛巾浸泡凉水拧干后湿敷;放置的部位是后枕部、前额部、腋窝部、大腿根部等处。另外,可用温水擦身,用纱布或小毛巾浸湿温水后擦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腘窝部(即膝关节的屈侧)、手脚心等处,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本文系于永慧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全国已面临生育高峰,各大医院产科床位开始异常紧张。在大多数三甲医院,经阴分娩的产妇一般在产后1天出院,没有并发症的剖腹产,妈妈和宝宝也可在产后3天出院。这时,新生儿的黄疸可能才刚刚出现、高峰还没有来到。因出院后宝宝身边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为此,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医学常识,学会观察并大体判断宝宝的黄疸。新生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特点,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表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即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大多数为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吃奶、大小便、哭声等一般情况均正常,没有其他不适表现,不会对宝宝有不良影响。但如果宝宝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即为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可留有肢体活动障碍或听力障碍等后遗症,危重患儿可危及生命。所以,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诊、积极治疗。那么,如何观察判断宝宝的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如何大体判断黄疸病因,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首先,为了大体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家长要观察以下问题:宝宝的黄疸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最重?什么时候开始减轻?皮肤黄疸出现的范围?大小便的颜色是否正常?这就要求家长在宝宝出生后头几天,定期观察其皮肤和眼睛巩膜的颜色。如果宝宝的肤色较深或较红,可以轻轻按压宝宝的鼻尖来帮助观察皮肤的黄疸情况,而且应该动态观察,前后比较才能准确判断。如果宝宝的黄疸出现很早、或进展太快、或消退很慢,提示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另外,也可以根据宝宝皮肤黄疸发生的范围来帮助判断,一般而言,黄疸从头面部开始,越往下蔓延说明黄疸程度越重,如果黄疸超过躯干到腹部以下的位置时,提示黄疸程度重、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再就是,如果宝宝的黄疸在生后2~3周再次加重,皮肤颜色灰暗、巩膜呈黄绿色,且尿色很黄、像橘子水样,大便颜色浅、或反复呈白色,则提示宝宝的黄疸为病理性黄疸,且可能存在胆道梗阻(阻塞性黄疸),应及时就诊。其次,应学会结合宝宝吃奶、大小便和体温等情况,综合分析宝宝黄疸的病因:(一)如果宝宝的黄疸大致符合生理性黄疸出现的规律,但程度较重、消退较慢,则最常见的原因是宝宝生后早期喂养不足所致,即为母乳性黄疸的一种类型。许多妈妈在生产后即便早期自身母乳分泌尚不足,也坚持不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由此导致宝宝进食量不足,引起生后体重下降过多,甚至引起脱水等,可以使胆红素浓缩和/或肠肝循环回吸收增加,使黄疸加重、消退慢。详情请参阅本网站文章“如何判断新生宝宝有没有吃饱?”。(二)重视宝宝大便排出情况:宝宝在生后早期体内产生的过多的胆红素,经机体代谢后主要经由大便排出体外。如果新生儿生后早期胎便排出延迟或不通畅,每日大便次数少,少数情况下可发生胎粪性肠梗阻,则会加重宝宝的黄疸,甚至可由此发生病理性黄疸。(三)注意检测产妇血型和新生儿血型,及时发现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容易发生溶血性黄疸的母子血型是:母亲为O型血,宝宝为AB型、A型或B型血;或者,母亲为Rh阴性血,宝宝为Rh阳性血,且该新生儿不是第一胎。所以,如果产前已经明确孕妇是O型血或Rh阴性血(非第一胎),应警惕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建议听从医生建议进行相关监测。 (四)结合宝宝体温、吃奶情况和全身状况判断有无感染等其他病因:如宝宝有精神不好、发热、喂养困难等情况时,要当心宝宝有感染,任何感染都可能会使宝宝的黄疸加重。另外,如果宝宝同时伴有进食差、体重增长慢、肝脾肿大、尿色黄、大便颜色灰白等情况,即为前面所述阻塞性黄疸,均为病理性的,都应及时就诊。
3岁多的莉莉,由于高热不退在当地医院打了5天抗生素点滴,胸片结果仅提示有支气管炎,在病程第3天时全身出现红色的皮疹,医生认为可能是药疹,给予更换抗生素后病情仍不见好转。第8天时转至省级某医院,诊断为川崎病。莉莉妈疑惑地说:“川崎病是什么病?怎么没听说过。”这是记者在某医院儿科门诊采访时遇到的一位患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其中不乏有使用抗生素、退热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这病又是怎么得的?有什么表现以及危害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于永慧博士。“没有人不知道小儿发热的。但是,发热只是一个症状,多种疾病都可引起发热,其中有一种叫川崎病。它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充血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小血管炎症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引起川崎病的真正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感染有关。”于博士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了川崎病的大体情况。“那么,它与普通感冒发热有何区别呢?”记者问道。“川崎病,其实并不是奇难杂症,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只是人们对它认识不多,而且病症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发热很相似,所以容易误诊,把它当成普通的感冒治疗。莉莉就是被误诊了。川崎病在症状上同普通感冒发热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感冒发热的患儿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体温也开始下降,但川崎病患儿可持续高热(5天以上),全身会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出血,口中黏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像新鲜杨梅的“刺”,故又称“杨梅舌”;患儿两眼充血,手脚关节发硬、肿胀,恢复期手脚尤其接近指(趾)甲部位的皮肤会有膜状脱皮。化验结果显示:血小板升高、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CPR)升高、血沉快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发热超过5天,要作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患儿的冠状动脉有无扩张或形成冠状动脉瘤。”于博士解释道。 “该病有何危害,治疗有无特效药呢?”记者继续问道。 “川崎病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人的并发症却是很可怕的。由于容易被误诊,一般延误治疗一个星期左右,容易损害患儿心脏,特别是损害冠状动脉,这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治疗川崎病,单纯抗生素没有效果,要选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10天内用药疗效最佳。丙种球蛋白对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非常有效,推荐剂量为2克/千克体重,建议48小时内分两次静脉输注。为防止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开始剂量为每日30~50毫克/千克体重分3~4次口服,退热或2周后逐渐减量到每日3~5毫克/千克体重,直到血小板及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才可停药。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患儿是可以完全治愈的。除极个别外,一般不会再复发。治疗期间,家长应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宜进食易于消化、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和脂肪。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还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等。出院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与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一般患儿一天吃一次,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另外,80%的冠状动脉瘤在1~2年消失,主要见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冠状动脉瘤,直径超过8毫米的巨大冠状动脉瘤,难以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瘤破裂。”对于患儿家长关心的问题,于博士作了详细的解释。 患儿出院后除了要定期复查以外,饮食要清淡,尤其是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减少剧烈活动,尤其是一个月之内。同时,年龄较小的川崎病患儿病愈三个月之后才能打其他疫苗。于博士提出了上述忠告。
宝宝的身体是娇嫩的,也是最敏感的,它敏锐地感触着季节的变换、天气的冷暖,可谓是气候的“晴雨表”,——一旦有风吹草动,那瞪着亮晶晶眼睛的小精灵常常突然脸蛋红扑扑、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精神萎靡或抽搐,——孩子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孩子发烧怎么办?在儿科急诊室值夜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来诊者就是这样半夜三更突发高热者。年轻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一家好几口人为这一个孩子的一夜发热而不得安宁,没人能睡安稳觉,家长第二天为此都不能正常上班。孩子发热、即便高热,需要这么兴师动众、诚惶诚恐吗?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家长确实都需要有一些这方面的常识。第一,家中有宝宝,常备退热药。要知道高热在婴幼儿常可造成惊厥(俗称“抽风“),而惊厥可直接造成大脑缺氧损伤,所以控制好孩子的体温尽量减少高热的发生及持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是平素身体素质好的、没有慢性疾患的孩子,在受凉后有喷嚏、流涕等症状,晚间体温突然升高,达38.5℃以上,推测多数是上感所致发热,暂时可不必急慌着赶往医院,先在家予退热药,如泰诺、安瑞克、美林等,年长儿可用扑热息痛、复方扑而敏等,同时多给孩子喝水,适当散热,尽快把体温降下来,等第二天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时间再去医院就诊。半夜三更,即便一家老少全体出动跑去医院,值班医生往往也是临时做退热的对症处理,如肌肉注射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这其实与在家口服用药是一样的作用,但可免去了深夜的奔波与恐慌。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更第二,注意检测体温。体温多高算发热?怎样算高热?人体活动受生物钟的调节,体温也在这调节之列,所以正常人的体温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一定的波动,凌晨时体温最低,午后三、四点钟体温最高,二十四小时内可有1℃范围的波动。正常人体温波动在℃℃,体温在37.4℃以上才算发热,37.4℃~38℃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婴幼儿为高热的高发人群,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对刺激的反应易泛化,所以孩子发热不同于成人,往往是一旦发生,迅速进展为高热,体温达39℃以上是常有的事。成人再体温达38℃可能就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小儿则常常不会。小儿体温在38.5℃以上才建议用退热药。第三,适当散热。多数家长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发热要多给孩子穿衣服、盖被子,让他“捂汗”。要知道,这样人为加给孩子的密不透风的屏障让孩子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可导致体温盘高不降,以至造成高热惊厥;另外,用过退热药后再这样“捂”着,孩子会因为出汗太多而造成脱水(“虚脱”)。第四,及时去医院就诊。晚上临时应急用自备退热药,并不是说就可以不用带孩子去医院诊治了。即便孩子第二早已经不发热了,也要去医院让医生给孩子做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疾患,明确诊断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否则,孩子的“病根”未除,体温还会再次升高。第五,尽量口服用药,减少静脉输液。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发热特别敏感,来医院就催着大夫赶快给孩子输液,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的体温给压住。目前由于“保护性医疗”的现状,儿科医生只好迎合家长之要求,给孩子大量输注抗生素与激素(如地塞米松),孩子体温倒是很快降下来了,但这样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且可造成孩子体内菌群失调;而反复、多次应用激素,可造成儿童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而事实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病毒(可合并细菌感染),它有一周左右的自限性病程,根本无需这样大动“干戈”。第六,合理应用口服药。
宝宝接种疫苗,俗称打防疫针,此乃保护孩子少受或不受某些传染病之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随着预防接种知识的推广,不懂得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的父母大概不多了。不过,或似懂非懂、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心存某些疑虑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首先,最多的疑虑是,疫苗是用细菌、病毒或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制成的,它有毒吗?诚然,疫苗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经过人工培养繁殖,使其丧失致病能力,但仍旧保留了免疫原性,具有一定毒性。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推荐的儿童疫苗数量猛增,2岁前一般要接受11种疫苗,打20针,故越来越多的父母担心婴儿无力安全应付这些疫苗,或者怀疑这些疫苗可能损害婴儿的免疫系统。为此,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疫苗教育中心的专家们,专门做了关于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与婴儿免疫系统安全应对多种免疫接种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婴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根本不会削弱婴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所以,你该放心了,按照计划免疫程序给孩子打防疫针是安全的,大可不必忧心。其次,防疫针多打好还是少打好?谈到疫苗的剂量问题,应该说多打少打都不对。先说多打,首先过多地注射疫苗,不仅不能使孩子获得应有的抗病力,反而可能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如同我们进餐,本来吃300克食物就够了,获得的营养足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若为了多获得营养而拼命多吃,吃上500克甚至上千克,表面上看吃入的食物多了,但实际上获得的营养并不会呈比例地增长,反而因加重了胃肠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而减少了营养素的吸收,得不偿失。其次,各种疫苗确系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反应。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培养细菌或病毒生长所用的物质完全清除掉,这些残留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为避免发生意外,应在不影响免疫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接种次数与注射数量。那么,是不是接种越少越好呢?也不。正如进餐一样,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身体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正确之举是遵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因为计划免疫程序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不要随意更改。例如,宝宝出生时注射卡介苗与乙肝疫苗,2个月时服用脊灰疫苗,3个月时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等等。既不要漏打或少打,也不要多打。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方针,完全可以避免接种疫苗的某些副作用而尽收其利,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再者,防疫针打了,究竟有没有效果?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首先是观察防疫针打了以后,打针的部位有没有变化。由于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病菌、病毒要在体内生长繁殖,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故注射部位常发生某些反应。以卡介苗为例,接种后2~3天打针的部位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两周左右局部再次红肿,并破溃形成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持续约2~3个月。如果如期出现上述反应,说明接种成功。假如接种后未见到任何变化,表明接种失败,应及时给予补种。其次是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患所种疫苗能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传染病流行期间,表明接种成功,效果很好。最后,如何处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打防疫针后,由于机体受到疫苗的刺激,一般都要出现某些反应。这些反应有些是正常的,如卡介苗接种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等变化,但也可能因为技术问题或孩子本身免疫功能存在缺陷,从而出现异常反应。此时,该怎么办呢?先说卡介苗接种。临床资料显示,卡介苗接种后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是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生率约为0.5%~4%,多与卡介苗菌种、剂量、孩子年龄、接种途径及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果发炎的淋巴结肿大不超过1厘米,属于正常反应,不必处理。如果肿大超过1厘米,且发生软化,又不能自行消退,可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做局部抽脓。如果局部已经破溃流脓,可撒上异烟肼粉,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同时口服异烟肼,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8~10毫克计算,疗程约1~3个月。切忌用不卫生的方法挤压或随便切开排脓。再说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后常常出现发热与局部反应,约有2%~6%的小儿接种后发热达到39℃或以上,5%~10%打针局部明显红肿和硬结或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个别严重者还会出现惊厥或神经系统症状(此类孩子以后复种不可再用百白破三联疫苗,改用白破二联针,因为神经系统反应通常由百日咳菌苗所引起),出现高热者可服退烧药,出现惊厥及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就医。至于麻疹疫苗接种,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反应,约有5%~15%的孩子在接种6天后开始发高烧,持续可达5天以上,最好请医生处理。
小明在一次普通感冒后长时间倦怠、乏力、低热,自述胸口闷、长叹气,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患了病毒性心肌炎。这可吓坏了小明妈妈,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怎么会招惹来可怕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呢?是呀,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冬春季节儿科的常见病,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哪些因素可诱发或导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呢?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余种:柯萨奇病毒(甲组和乙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病毒、鼻病毒以及疱疹病毒等,其中,尤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型)最常见。可是,小儿被这些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例如冬春季节感冒流行时,孩子易被传染。但患儿多数是发热、咳嗽、流鼻涕,经过治疗休息,过几天就好了,并不发生心肌炎。所以,小儿罹患心肌炎还有本身心肌的易感性和一些其他的诱因,即在感染病毒期间又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如剧烈运动、过度疲劳、合并细菌感染、营养不足、外伤、接受手术等,宝宝自身的免疫力降低,那么,病毒性心肌炎就会乘虚而入了。患心肌炎后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呢?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在感冒后1~3周发病,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说来,轻的可有头晕、疲倦、食欲不振、胸闷气促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前区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等)症状;病情严重的可表现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在几小时内急剧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浮肿,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极少数患儿病情迁延不愈,会反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即迁延为慢性心肌炎,甚至极少数进展为不可逆的扩张型心肌病,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心肌酶高就是心肌炎吗?国外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严格的病理学标准。因病理学的诊断需要做心肌活检,即利用器械直接从患儿心脏上取心肌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本身是有创的,而且可靠性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国内临床工作中根据实情制定了其临床诊断标准,这包括很多体征与检查指标,仅仅心肌酶高并不能确诊为心肌炎。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做相应的检查然后做出诊断。当然,诊断上需要严谨些,以免给患儿和家长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但在治疗上应尽量宽泛些、积极些,毕竟心肌炎延误治疗恐有后患。心肌炎的早搏需要治疗吗?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是心肌炎的一常见症状。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早搏特别敏感、紧张,恨不得立即把所有的早搏一下子消灭干净。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早搏都需要治疗,大多数早搏会随心肌炎的积极治疗而逐渐减少、消失,而不需要另外用抗心律失常药。但有些早搏,如频发早搏(指>5次/分钟)会影响到患儿心功能,需要积极治疗,酌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另外,抗心律失常药的用与否及其用量用法都是很严格的,毕竟它本身对心脏有许多副作用,家长不要随意自做主张,医生也会在给患儿做心电图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后才决定其应用。那么小儿患了病毒性心肌炎,该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呢?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6个月),休息很关键,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逐渐恢复。恢复期(6~12个月)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慢性心肌炎要长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2.药物治疗:急性期要住院治疗半个月,遵医嘱积极应用心肌营养药(如1,6-磷酸果糖等)、抗自由基药物(如VC、VE等)、抗病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等。慢性期也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服药一定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3. 护理:要精心护理,注意增加营养。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多吃含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等。另外,心理的疏导也很重要,尤其对年长儿,家长的过于紧张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治愈吗?是不是可以复发?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是可以治愈的,仅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与病情轻重有关,如起病时不十分严重,同时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并能保证足够的休息,一般预后较好;严重病例一般预后较差。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长于病毒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部分患儿在此期间因不愿意耽误课程,会坚持到学校学习,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果在此期间孩子过于劳累、自身免疫力低下,同时又反复罹患病毒感染,那么心肌有可能再次受病毒侵扰,导致心肌炎复发。
宝宝的身体是娇嫩的,也是最敏感的,它敏锐地感触着季节的变换、天气的冷暖,同样对外来药物也十分敏感,一旦护理或用药不当,常常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令年轻的家长惊慌失措。有效是治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安全是其前提。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用药也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因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儿童用药是很有讲究的,安全用药对小儿尤其重要。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孩子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当然不是。有的疾病靠调整饮食、加强护理与休息等就可康复,如受凉感冒、轻型腹泻等,并不一定要借助药物来治疗。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或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果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法外,一般用药的常识不可疏忽。 (1)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药。因为成药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变的,无法对症下药。有时不但不能针对症状治疗,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因为剂量是依孩子的体重、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排泄率及药物的作用等条件量定的,随便更改会降低药效。 (3)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药物有标记脱落、药物变色、溶液产生沉淀或混浊有杂物等情形时,应将药物抛弃。 (4)服药时间要正确。按照医师指定的时间睡前、饭后、两餐间服用、顿服或临时用药。 (5)药物应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而引起意外伤害。 (6)喂药时不可过于强迫,须小心避免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梗塞。 (7)喂药方式:对于较大的小孩,尽量与他沟通或鼓励他自己吃药。对于一些始终排斥吃药的小孩,不妨将药偷偷加到饮料内,让其不知不觉地喝下去。对于更小婴幼儿,家长可把药水或药粉放在空奶瓶内,加少量水让宝宝吸吮。小儿常用药的不良反应当医生为小儿开出药品之后,家长应当了解所用的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并立即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那么,小儿常用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1)抗感染药:青霉素除过敏反应外,钠盐大剂量快速静注可引起钠负荷过度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氨苄青霉素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四环素在体内存积于骨和牙质中,引起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小诺霉素可引起听神经及肾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异烟肼可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和惊厥。(2)解热止痛药: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服用阿斯匹林可发生假变应性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可待因可引起便秘。(3)驱虫药:哌哔嗪(驱蛔灵)剂量过大可引起共济失调、眼震和反射减弱。(4)抗惊厥药:苯巴比妥可使儿童出现倦睡。酰胺咪嗪量增加过快可引起倦睡、共济失调和复视。苯妥英钠血清浓度一旦达中毒水平,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因而一般不供儿童用;长期服用该药可出现齿龈增生和多毛症。安定可使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心脏停搏,以直肠给药为宜。(6)止喘药:舒喘灵可引起震颤、头痛、头晕、心悸和心动过速。茶碱可引起失眠、震颤、神经过敏、烦躁,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身性惊厥。(7)激素类:可使小儿对感染性疾患易感性增加、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等。(8)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和心律失常。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速尿引起营养不良及低血钾症。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1)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2)忌过量服维生素A: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3)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4)忌滥服补药: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人参蜂王浆、冬虫草精、北芪精等)的现象,近十年来可说是司空见惯。其中最常见也比较糟糕的是,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作用的物质,儿童服药,可能出现性早熟。(5)忌滥用“丙球”:有些家长强烈要求给健康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认为“丙种球蛋白可以治疗或预防许多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注射“丙球”后,人体能获得对抗某些传染病的能力,但作用时间不能持久,不要把它作为用于各种疾病的应急预防及治疗;再者,丙球是别人身体中的抗体,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异型抗原,反复注射后可能会有相反的不良效果,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应用。(6)慎用外用药:小儿的皮肤娇嫩,角质层发育差,血管丰富,故局部涂药或用药水洗澡时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小儿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使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婴幼儿(3岁以内)对滴鼻净(萘唑啉)极为敏感,可引起中毒症状。此外,酒精用之不当也会造成吸收中毒,如小儿高热用大量酒精擦浴,可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能引起全身水肿等。(7)新生儿忌用退烧药: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部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酒精擦身等等。 (8)2岁以内小儿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 另外,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的铜元素的食物,因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小儿补钙期间忌食菠菜及菜汤,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