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影响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蜕变,但是我们临床上碰到的不同病人膝关节退变的程度并不一定一样,有的甚至50岁,整个膝关节退变老化已经非常严重了,有的甚至七八十岁,膝关节仅是轻度退变。一旦膝关节发生退变,发生膝关节炎,那么退变的软骨,它是无法再生的所以最重要,最根本的治疗方案就是预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膝关节炎呢?首先第一点,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对于膝关节炎的预防是最重要的。由于膝关节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关节,由于体重过重,那么膝关节所受的力道也比正常的会大得多,那么这种情况下,长时间的话会导致整个膝关节退变加速,从而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所以能够减重,那是最好的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第二,我们主张运动,但是主张适量运动,千万不要过量,而且不同年龄的时期需要从事不同的运动。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反而能够减缓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但是切记不要过量。我曾经碰到一个病人,每天快走四小时以上,走了两年不到,整个膝关节完全磨损掉,后来到我门诊看的时候她已经不能走路了,最后我们不得不帮她置换了膝关节。所以运动一定要适量,对于年轻人的运动并不一定适合老年人,年轻人可以适当剧烈一点,但是也要适量,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我们就不建议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了。第三,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生膝关节疼痛,建议尽早到医院去看。上周我做的近四十例关节镜手术中,就有几例半月板或者韧带损伤,一直以为关节炎,拖着吃药打针,结果越来越疼,由于拖延了治疗时机,膝关节产生了磨损,虽然半月板和韧带帮他们处理得很好,但软骨磨损不可再生,我们打了prp有很好的作用,却很难恢复到年轻状态的关节软骨。对于膝关节疼痛并不仅仅是膝关节骨关节炎,还有可能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滑膜炎,韧带损伤等等,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严重,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解决问题,一旦微创关节镜手术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她的膝关节的使用寿命会明显增加。第四,有几个动作相对比较伤关节,建议中老年人尽量少做,第一个动作深蹲,尤其是负重深蹲,建议中老年人尽量不要做,第二个动作,上下楼梯或者爬山的动作,这两个动作对于膝关节的髌股关节磨损比较严重,我看过的病人当中有很多是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严重的髌骨关节炎,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很多学校都没有电梯,而老师每天要上下楼梯很多很多趟,从而导致髌股关节的磨损。第五,对于有轻中度膝关节的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做负重的剧烈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踢球等等,最建议的运动方法是游泳,因为游泳,是非负重的运动,对膝关节没有明显损害,而且能够使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小结一下,对于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减轻自身的体重,减少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所有膝关节磨损增快的动作尽量少做。另外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建议尽快到医院去看一下。潘哲尔主任医师门诊安排:周一上午或者周三上午新院2号楼1层B7诊室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新院3号楼3层B13诊室、周五上午新院3号楼3层B05诊室资深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577-114或者12580地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请直接通过以下网址通过网上联系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好大夫网站:https://panzheer.haodf.com/
不少介绍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里都会感觉到“不正常,感觉异常、麻木、疼痛、行走异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该如何应对?一术后很多患者感觉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尤其在膝关节外侧偏下处。其实,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患者不必紧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手术切口造成的。一般这种手术的切口是纵行的,而膝关节处的神经走向是从内到外,倾斜向下的。所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可避免的会将外侧皮神经切断,术后患者就会感觉麻木。随着时间推移,麻木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程度逐渐减轻,大约两年后基本消失。二术后正常的康复过程中,患者经常会感到关节发热。如果用手去感触,会发现换完关节一侧的皮肤温度比另一侧高0.5~1度,尤其做完康复训练后差距更大。我们曾使用测温仪查看患者锻炼后的情况,有的患者关节处的皮肤温度甚至高达38度。因此,手术后半年内关节出现肿胀、发热,建议患者采用冰敷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可能是体内人工关节的金属发生反应导致的。但如果半年后,仍然有明显的肿胀、发热,建议患者联系主刀医生,查看是否出现感染。三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训练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以出现夜间关节的酸痛,早晨起床时关节发僵,尤其是白天较大活动时。疼痛强度与患者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膝关节功能评分越低,因训练引发的疼痛可能越明显。四为什么总感觉膝关节周围发紧?这主要是由于术后疤痕形成所致,可以通过锻炼逐渐拉开疤痕组织,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五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只要日常活动能自理且无关节疼痛症状,关节曲伸达到预期程度,就可以认为达到预期效果。术后早期关节僵硬,多属正常范围,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至术后3个月内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六声音一般是由于安装时假体周围的软组织仍然松弛,肌肉无力,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平衡所致。假体在活动时,特别是髋骨与股骨髁假体间碰撞所致。这种声音很少有临床症状,但会引起患者的心理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软组织自身修复平衡后,这种声音会逐渐消失。但在症状明显时,应向专业医生咨询,以排除髋骨滑脱的可能。总之,上述现象属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中的正常反应,患者不必对此过分担心,以致于丧失进一步进行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在出院以后除了利用门诊复查机会听取专业医生对假体及患膝功能恢复的评估意见外,对于晚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来作出相应的鉴别。潘哲尔主任医师门诊安排:周一上午或者周三上午新院2号楼1层B7诊室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新院3号楼3层B13诊室、周五上午新院3号楼3层B05诊室资深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577-114或者12580地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请直接通过以下网址通过网上联系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好大夫网站:http://panzheer.haodf.com/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可以说所有人老了都会得这个病!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小汽车一样,开了这么多年轴承磨坏了!有的车用料好(基因好)或者保养好(未出现过严重损伤),轴承就会坏的晚一些(起病晚),相反则早早就需要修理了(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早至四十多岁发病)。症状往往从上下坡路或楼梯时的膝盖痛开始,偶伴肿胀,时轻时重。但由于是老年病,总体趋势是在加重!(小齐医生的豆比导师蔡谞教授常开玩笑说,要研制一种药叫“返老还童药”才可以治这个病。很形象的说明了问题)。骨关节炎到了晚期,膝关节严重变形,疼痛、活动受限明显,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严重受影响,这时只有膝关节置换手术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提到开刀,每位患者朋友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其实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每天坚持一个小动作就可以让膝关节更耐用,远离手术!这么神奇?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恶性循环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会因为怕疼而不敢运动,其实这是不对的!不进行锻炼会使大腿肌肉(股四头肌)萎缩,直接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关节间的摩擦加剧,骨关节炎进展更快,疼痛也愈发明显和频繁,患者因此更不敢活动,膝关节陷入恶性循环!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一旦停止锻炼,心肺功能会渐渐变差,肥胖、“三高”等代谢病也会随之而来,运动耐量进一步下降,身体状况陷入恶性循环!不损伤膝关节的下肢肌肉锻炼方法,您了解吗?锻练下肢肌肉力量可以保持良好的体形、避免关节在运动中受伤。锻炼方法有很多,如深蹲、跳绳、爬楼梯、爬山和蹲马步等,对于健康人来说这些方法都可选。而对于膝关节有过损伤的朋友,上述方法不仅会加重关节软骨损伤,还容易在运动中因突发的疼痛而出现意外。下面向您介绍几种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对关节没有损伤的非负重锻炼方法:1.直腿抬高练习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具体方法:仰卧位,双肘支撑稳定身体,左腿弯曲,右腿用力伸直,脚尖上勾,缓慢向上抬腿至脚后跟抬高15厘米左右高度,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如果觉得轻松,可在脚踝处加负重,比如一、两袋盐,以增加练习强度。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具体方法:腿部尽量伸直,用力保持大腿肌肉绷紧,5秒后放松。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3.夹枕头练习可以锻炼大腿内侧肌肉;具体方法:平卧位或坐位,双腿弯曲,双膝中间夹一个枕头,双膝同时用力并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4.侧抬腿练习可以锻炼大腿外侧肌肉;具体方法:扶好避免跌倒,左腿站立,右腿向侧方抬高,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如觉得轻松,可侧卧位进行抬腿锻炼,并可在踝部负重以增加锻炼强度。5.坐抬腿练习可以锻炼髋部肌肉和大腿肌肉;具体方法:坐直、双膝弯曲,左脚偏向后、脚尖点地支撑,缓慢抬高右腿,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6.踮脚尖练习可以锻炼小腿肌肉;具体方法:双脚同时踮起脚尖,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为1组。注意事项:1.这些练习通过加强股四头肌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让关节更耐用!2. 强劲的下肢力量可以使中老年人在户外活动中更不易跌倒受伤!3. 收缩下肢肌肉可以促进静脉血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4. 您可以在看电视时进行,在打麻将时、玩电脑时、织毛衣时、逛朋友圈时、浏览小齐医生的文章时……只要坐着的时候都可以进行!真正的方便到家!虽然这些下肢练习有这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作为一种静息状态的肌肉锻炼方法,它是替代不了户外运动的!那么什么样的户外运动有益膝盖?还是有不少运动,尤其是下面几种常见运动,就是非常好的护膝选择。首先要说的,就是夏天专属的游泳。游泳过程中,由于水中有浮力的存在,膝盖并不会受到额外的压迫;此外,游泳还是一个全身运动,并不会对某个关节产生过度的磨损。更重要的是,游泳还能一定程度上保护你的膝盖!科学家调查研究了在12周中,各种不同的有氧运动,对膝关节软骨减少率的影响:试验组的有氧项目:中等速度慢跑、自行车、快走和游泳这几类;对照组则是在12周内不进行任何运动。研究结果显示,游泳对膝关节的损耗最小。游泳组的膝关节处软骨减少率最小,甚至小于不运动组,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为游泳对膝关节具有保护意义。快走只要注意适量,也是一种护膝的不错选择。从刚才的研究结果显示,游泳对膝关节的损耗最小。快走只要注意适量,也是一种护膝的不错选择。为了让大家能不伤害身体的状态下健康运动,专家给大家推荐推荐运动要领:1平地慢走眼睛自然地直视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倾或驼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双手轻轻握拳,手臂弯曲、配合步伐向后摆动。摆动手臂除了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也能有效地带动整个身体的节奏。下半身尽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觉臀部的肌肉也被牵动到。踏出时脚跟先着地,再把重心移到脚掌处。2快走也要讲究正确的姿势大原则速度:每分钟 120~140 步/跑步机速度约 6 左右。强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时间:每次 30 分钟以上、每周累计 150 分钟以上,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较好。上半身眼睛自然地直视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倾或驼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双手轻轻握拳,手臂弯曲、配合步伐向后摆动。摆动手臂除了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也能有效地带动整个身体的节奏。下半身尽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觉臀部的肌肉也被牵动到。踏出时脚跟先着地,再把重心移到脚掌处。潘哲尔主任医师门诊安排:周一上午或者周三上午新院2号楼1层B7诊室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新院3号楼3层B13诊室、周五上午新院3号楼3层B05诊室资深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577-114或者12580地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请直接通过以下网址通过网上联系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好大夫网站:http://panzheer.haodf.com/
一、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术后常见问题答疑发烧术后体温会因应激反应或出血吸收而轻度升高,即吸收热,属机体正常反应,一般体温不超过38.5℃,持续时间不超过4天。如果体温超过38.5℃或体温持续升高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排除术后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等,需尽快就医。极少数患者对界面钉等固定韧带物较为敏感,可出现发热、膝盖肿胀等免疫排斥反应,需予以鉴别。大腿后方疼痛多见于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韧带的患者,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内侧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个别会出现皮下淤血。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可自愈。如没有明显肿胀,都属正常现象。关节肿胀术后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与滑膜增生,软骨、半月板损伤的程度相关。较轻的患者术后4-6周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消肿;个别较重的患者可持续至术后6-8个月。轻度肿胀,可在关节康复训练后加强冰敷(详见后述),同时合用口服或外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戴芬等。如3个月以上关节持续肿胀,建议及时复查就医,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取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处理。皮肤麻木一般见于取肌腱切口处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多见于术中取腘绳肌腱时隐神经受损或手术切口周围表层皮神经受损。此类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大部分在术后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个别可能延长至术后1年左右。恢复初期可有皮肤局部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均数正常情况,不必担心。腿抬不起来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2-3天患肢仍然无法抬起,即无法完成直腿抬高动作。一般是因为术后疼痛导致腿部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肌肉运动记忆短时遗忘造成的,只要坚持训练,均能逐步恢复。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有效方法是术前即学会并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关节里有响声在术后膝关节屈膝或行走练习时,部分患者会感觉关节里面有响声,甚至明显的弹响。造成这一现象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术中处理的组织,特别是髌下脂肪垫出现早期瘢痕化;术中半月板、滑膜皱襞等处理后关节内软组织平衡发生了变化;股四头肌肌肉萎缩,使髌骨轨迹发生变化等。这些通过肌肉力量和屈膝练习都可以得到纠正,大部分患者在术后3-6个月左右就会逐步消失。腿伸不直一般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过于注重屈膝而忘记了伸膝练习,使得膝盖不能完全伸直,往往差3-5°,这样会造成行走时两条腿不等长,出现一瘸一拐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伸膝练习,通过家属帮助或压沙袋尽早恢复活动度。如效果不理想,应找手术医生复诊,排除其它导致膝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2)膝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此时只需进一步坚持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5个月膝关节的灵活度会完全恢复正常。(3)患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4)合并软骨修复、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循序渐进,适当增加行走练习。大腿变细膝关节术后因为疼痛和活动受限,大腿的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会很快发生萎缩,主要的表现是大腿变细了。有文献报道,如不加干预,每天肌肉的萎缩量约为3%。因此术后应谨遵医嘱,每天按时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以促进组织愈合,逐步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为今后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皮肤伤口护理关节镜微创手术的皮肤切口很小,一般10-14天即可愈合。出院后需要每3天就近在附近医院或诊所换药。换药时应仔细观察手术切口,前两次换药可能会有血色关节液渗出,属正常情况,可不必担心,随着皮肤切口的愈合会自行消失。如持续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应警惕有无感染。伤口愈合前切忌保持干燥,待皮肤结痂退去后方可洗澡。康复时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正确佩带支具支具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其受到过度牵拉或外伤。支具的使用一般需严格按照康复要求进行。(1)佩戴时间:第一个月内需要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只需在下地行走时佩带,第四个月起如无特殊情况可不再使用。(2)屈曲角度调节:支具并不是一直保持在完全伸直位,每周应根据康复方案调整屈膝范围。术后第三周(第15天)调节支具的活动范围到0-30度,之后每周增加30度左右,至第6周达到0-110度活动(3)防止支具“下坠”:解决的方法是用一毛巾折叠后,包绕在踝关节上方,然后佩戴支具。首先将最下方卡扣在毛巾上裹紧,随后依次往上系紧每个卡扣。(4)避免关节僵硬:支具佩戴期间应每天早、中、晚三次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推拿髌骨。一般在佩戴的第三周开始,每天可以摘去支具,脚底紧贴床面,进行一次充分的由伸膝到最大屈膝角度的练习。小贴士:支具并非佩戴时间越长越好,保护过度会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因此,应严格按照康复计划,适时去除支具。正确屈膝练习屈膝练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早期练习以闭链为主,即保持脚底紧贴床面,首先完全伸直,随后腿缓慢屈膝,当屈到目标角度后,保持位置,停留10分钟,随后慢慢伸直。伸直后,可用手揉捏膝关节周围肌肉和髌骨进行按摩放松。此外还可通过抱腿屈膝、床边屈膝、下蹲等方法进行屈膝练习。练习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1)每天只需比前一天有所进步即可,不可过于激进;(2)练习次数不需过多,只需每天充分有效地屈伸3-5次即可;(3)腿部要充分放松,这样肌肉不僵硬,疼痛感弱,练习会更顺利;(4)每次练习后要及时冰敷,防止关节肿胀。(5)屈膝和跑跳动作的练习切忌操之过急,过度的大幅度屈膝和跑跳容易造成重建韧带的松弛。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此时韧带最脆弱,需格外小心保护;(6)对于同时行半月板缝合、侧副韧带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练习会适当推迟,开始练习时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也会稍重,需要有耐心。正确冰敷屈膝、负重等功能锻炼后均应及时冰敷。具体方法为:(1)冰袋准备:如无专用冰袋,可用大塑料袋,内装600-800ml水,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排除口袋内空气,扎紧袋口,使冰袋易贴服膝盖。(2)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等功能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范围。(3)冰敷时间:每次20分钟左右,第一次冰敷可延长到25-30分钟,使整个关节内部都“凉透”;两次冰敷间隔1-2小时,每次屈膝练习后冰敷3-4次;如皮肤出现因冰敷导致的疼痛,坚持5分钟后要及时停止,以防冻伤;小贴士: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层毛巾相隔。术后早期伤口有敷料覆盖的患者可不用毛巾相隔,纱布与冰袋之间可放置一层保鲜膜用于防水。正确静蹲练习静蹲对练习膝关节、腰椎、颈椎等等都有好处,但有膝前疼痛等髌股关节症状的患者应慎用。静蹲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推荐先练习直腿抬高,待患膝肌肉力量达到正常侧的80%以上再进行静蹲练习。(2)全身除腿部和膝关节外,身体其余部位的肌肉均充分放松。(3)静蹲时腰部挺直,后背接触但不能完全靠在墙上,否则会分担重力,练习效果大打折扣。(4)膝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一般不要超过60°。(5)练习后,膝关节前方和内侧肌肉酸痛说明姿势正确,练习达到了效果。(6)练习要循序渐进,一开始量不宜过大。静蹲持续的时间必须每周都有所提高,这样才能达到增强肌力力量的作用。小贴士:如静蹲后膝关节里面(不是周围的肌肉)疼痛加重,说明练习可能加重了髌股关节软骨病变,对膝关节造成了损伤,应及时调整屈膝角度,如仍然疼痛,应果断放弃这种练习方式。正确使用拐杖术后前6周患侧不能负重,下地时需扶双拐,保证患侧的脚不着地。从术后第7周开始部分负重,即脚尖点地,随后逐步转为完全负重,即弃拐行走。若术中行半月板缝合或较大部分软骨修整,负重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在人体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后不仅要伤口能长好,还要能活动自如,因此术后康复尤为重要。老话常说关节手术“三分靠手术,七分靠康复”。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患友一定要谨遵医嘱,充分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只有相互信任,勤加练习,才能最终获得满意的效果,达到正常生活,重返运动的目的。潘哲尔主任医师门诊安排:周一上午或者周三上午新院2号楼1层B7诊室专家门诊;周三、周五下午新院3号楼3层B13诊室资深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577-114或者12580地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请直接通过以下网址通过网上联系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好大夫网站:http://panzheer.haodf.com/
弯腰驼背;半躺着玩手机;穿细高跟鞋或没有跟的平底鞋;吃得太多;运动不当;腰部受凉;过度按摩;选择太软的床垫……如果这些坏习惯已经出现,就要担心腰椎问题了。下面八组护腰小贴士有助于减轻腰椎损伤,快给久坐伏案爱“低头”的Ta!转自温医一院脊柱外科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且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专家介绍,治疗膝关节炎不能乱投医,乱用药。一骨关节炎是老年病,与中青年无关骨关节炎多见与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但与患者中青年时的体重、膝关节是否受伤以及一些特定职业(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山区行走)密切相关。女性的骨关节炎平均发病相对男性更早。当BMI(体重kg除于身高的平方m2)>24属于偏胖,>28kg/m2时,BMI值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及进展成正比。一般情况,人到45左右有一个发福增重过程,特别是女性,这为后期患上骨关节炎疾病埋下了隐患。中青年时膝关节损伤也是老年关节退步的重要诱因之一。此外,经常登山、爬楼的中青年人士、喜爱穿高跟鞋的中青年女性、膝关节负重较大,或膝关节存在内外翻畸形者,膝关节负重不均匀,到老年时均更易得退行性骨关节炎。所以,骨关节炎病在老年,根在中青年。二膝关节伤后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能走路就没事膝关节骨关节炎与患者年轻时的关节受伤密切相关。但很多人却误认为膝关节外伤后,只要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后肿胀退却,又能走路,就没事了。殊不知,膝关节损伤多会伴有韧带、半月板甚至软骨直接损伤。研究显示,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10到15年后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容易被忽视或漏诊,其后期继发的软骨退步不仅进程快、而且范围广,许多病人接近50岁就不得不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所以,从预防骨关节炎角度看,膝关节软组织损失应特别重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三上下楼膝关节酸痛是正常的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早期平地行走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上下楼膝关节酸痛,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很多情况这已经是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了,最早发生的年龄可在35岁到40岁。随着年龄增加,许多人需要靠手拉扶梯上楼或单腿上楼,甚至出现下蹲站起困难。这种以髌股关节退步为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国较多见,却容易迷惑病人,因为病人可在以后较长时间内正常平地行走,并且病程进展缓慢。然而,由于这类骨关节炎一旦发展到平地行走也疼痛的程度,常常会导致明显的大腿肌肉萎缩,病人行走无力、常有膝关节打软,甚至会突然摔倒。所以,需要对上下楼膝关节酸痛加以重视。四吃进口软骨营养药可以治愈骨关节炎的软骨缺损随着出国旅行和学习的增多,各类进口的软骨营养药也逐渐进入国人视线,诸如MoveFree,有些患者甚至把它当作灵丹妙药。实事上,这些药物的作用被过度夸大了,美国骨科协会的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已明确指出,这类药物或保健品总体上无助于软骨修复。我认为,对于以软骨退步为病理特征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真正能够治愈的有效药物,各种软骨营养药可能对正常软骨维护有一定作用,但对已损伤、已退变、已缺损的软骨决无再生修复作用。所以,骨关节炎预防主要不靠软骨营养药,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避免关节损伤和减少关节炎症才是保守治疗的关键。五运动会加重骨关节炎,所以膝关节炎要禁止运动既然关节过度负重有害,是不是要禁止运动。这种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或者说,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另一大误区。首先,运动促进人的整体健康,坚持长期锻炼是老年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前提,也有助于治疗各种常见内科疾病。其次,适当膝关节运动也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自身要求。关节炎不仅导致关节疼痛,也使关节僵硬。运动可有效减缓关节僵硬,维持关节灵活性,同时,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减缓因疾病导致的肢体肌肉萎缩,这些最终会减少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无力或不协调所致的关节反复损伤和退变加剧。当然,骨关节炎的运动锻炼需要有专业医护、康复人员指导,锻炼方式和程度要合理,避免关节软骨承受过度应力、关节炎症加剧和诱发关节疼痛。推荐的不伤害膝关节的运动有:游泳、快走、骑单车、打高尔夫球等。六疼痛、关节畸形和僵硬三大症状中,疼痛最好治,只要吃点止痛药就会好这个错误认识在老年骨关节炎病人非常常见。老年骨关节炎病人多数了解自己关节已有畸形和活动僵硬,但他们最不能忍受还是关节疼痛,来医院的目的也只为寻求更有效的止痛药。其实,晚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的关节疼痛与早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疼痛有很大区别,早期主要是软骨磨损诱导关节滑膜炎和软骨下骨水肿所引起的疼痛,这种针对软骨磨屑的滑膜炎和水肿相对较轻,一般消炎止痛药均有效。但到了晚期,软骨已磨完,活动时会进一步摩擦软骨下方的骨组织,骨内含有大量无机盐,如焦磷酸钙,这些晶体源源不断的释放到关节腔,可诱发剧烈的滑膜炎症,临床称之为“假性痛风”,此时,单用消炎止痛药已难以奏效。同时,关节僵硬、关节囊疤痕纤维化也加剧了关节活动时的疼痛。人工关节形成新的关节摩擦面,彻底避免了骨头磨骨头,也松解了关节僵硬,应该说是解除后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最有效方法。七人工关节手术风险大,对老年人不适合人工关节置换术自上世纪6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人类关节毁损最成功、最有效的外科手术。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最为常见,每年全球需要手术的病人超过200万。由于其在解除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手段,且使用寿命也提高到接近20年(90%存活率),为众多中老年骨关节炎晚期患者提供了相对可靠持久的疗效,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公认在骨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在假体设计、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等方面的突破,人工关节已逐渐从人们传统观念中出血多、恢复慢的大手术转变为出血少、康复快、功能好的精细手术、“无疼痛、无血栓、无出血”的现代人工关节手术理念进一步保证了老年病人的手术安全性。八做人工关节手术越迟越好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到20年,通常认为55岁以后才适合关节置换,60到75岁是最佳置换年龄。然而,是否手术越迟,结果就越好呢?我不以为然。对每个具体病人而言,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身体好、生理年龄小(虽然实际年龄已达60岁)的病人手术时间确实可适当推迟。但身体差、生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者,手术时间就不应太迟。因为,随着病人年龄增长,心肺功能只会每况愈下,如果有手术指征,可以考虑适当提早手术,这样不仅减少手术风险,也使患者可以早日行走锻炼,促进心肺功能的康复。通常情况下,手术年龄越大,风险也越大、包括病人夹杂的内科疾病增多和免疫力下降,患肢的肌肉萎缩也更严重,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术麻醉安全系数,也必然增加了术后康复的难度。所以,人工关节手术并不是越迟越好。 九做人工关节手术越早越好那么,人工关节手术是不是做的年龄越早,效果就越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少数病种,患者膝关节很早就已严重毁损,不得不提早实行人工关节手术,一般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不主张在55岁以下年青病人中施行。年轻患者由于运动量大、重体力劳动多,人工关节相对更易被磨损,人工关节失败率也较高,文献报道,<55岁的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20年的成功率约85%,<50岁的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10年的成功率仅75%,可见,理论上人工关节手术做得越早,长期失败率越高。由于年轻,这些病人还必须面临未来再次手术问题。所以,人工关节手术也不是越年轻做越好。 十人工关节越贵越好人工关节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判断质量的好坏,对一个特定病人而言,更不能说选用的人工关节越贵越好。人工关节在材料耐磨性能、固定方式、产品品牌、进入市场先后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不同。对病人而言,并不是越贵越好,真正适合他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例如,有些畸形非常严重的膝关节病人需要应用带长柄的人工关节,有金属过敏的病人需要应用表面陶瓷化的人工关节,一些单间室退步的病人仅需要部分置换的人工关节,不同的人工关节假体价格各不相同,正确的选用对病人而言就是最好的。所以,不能单从价格贵与否来一概而论,一些被历史证明疗效好、耐磨、长期随访可靠、病人口碑好的老产品更值得推荐。如果您需要相关病情进一步的了解,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联系到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门诊安排:周一上午或者周三上午新院2号楼1层B7诊室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新院3号楼3层B13诊室资深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577-114或者12580地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请直接通过以下网址通过网上联系我们:潘哲尔主任医师好大夫网站:http://panzheer.haodf.com/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人工关节假体可供选择,其中包括国产与进口假体。在门诊中,很多需要换关节的患者首先可能会问:“人工关节假体到底是国产的好还是进口的好呢?使用寿命如何?”其实,问这个问题时,我会反问一个问题,“您觉得汽车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这样一类比,也许您心里就有个初步的判断了。当然了,我这么问,并不是诱导患者认为进口的比国产的好,而是告诉患者,国产的和进口的产品之间有些有差异,有些没差异,而是看你怎么比较,比较的是哪方面的指标?在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档次,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不同的指标差异又不同。这种差异难以用一个答案回答。
肩周炎在中国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了,基本上一出现肩膀疼痛,老百姓就会自动自觉地与“肩周炎”划上等号。但是,真的所有的肩膀痛,都是肩周炎吗?一肩膀痛,活动受限,就是肩周炎吗?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肩膀疼痛,不能简单的把肩膀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同于肩周炎。如果没有明确的外伤,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肩背部的筋膜炎。筋膜炎属于一种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如果是筋膜炎的情况,常可以在查体时找到一个痛点,在体位变化或活动时格外疼痛。但肩关节的活动一般不受影响。给予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物常能较快缓解。还有不少肩膀疼痛,是由一大类称为肩峰撞击综合症的疾病引起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是运动损伤导致的肱二头肌腱鞘炎、肩袖撕裂、肩关节不稳和肩关节的骨关节炎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肩膀痛都是肩周炎。二什么才是真正的肩周炎?肩周炎,还有一个老百姓不一定很熟悉的名字,叫做“冻结肩”。病如其名,冻结肩是一种可以引起肩部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疾病,肩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均受限。冻结肩在人群中其实非常常见,发病率高达2-5%,在50-60岁人群常见,但极少发生在40岁之前,女性比男性更好发。冻结肩常只发生在一侧肩部,并呈自限性特点,但是自然病程可达2-3年甚至持续更长时间。部分病人也可见双肩先后受累的情况。正如疾病的名称,除了引起肩部疼痛,因肩关节活动受限呈冻结状态,致使穿衣、梳头甚至便后擦手纸等动作均感困难。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大家判断是否为肩周炎。双上肢自然下垂,手掌向前,弯曲肘关节到90°,以肘关节为轴两个手同时向外旋转,如果一侧旋转范围明显受限,则需要警惕肩周炎了。三冻结肩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冻结肩往往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持续2-9个月,表现为弥漫、严重、影响活动的肩部疼痛,症状在夜间更明显,在这一阶段肩部症状日益加重。第二阶段:可持续4-12个月,这一阶段肩部变得僵硬且活动受限,但在这一阶段肩痛症状逐渐减轻。第三阶段:持续5-24个月,在这一阶段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恢复。四冻结肩怎么治疗?有没有特效药?对于肩痛的治疗,首先一定要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他肩部疾病。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肩痛,治疗计划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切不可自行想当然认为是肩周炎,盲目治疗。冻结肩是慢性疾病,目前有许多治疗手段和选择,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那种治疗方法是最好的,所以并无特效药物!冻结肩的治疗中,物理康复锻炼应为基础的手段。可采用轻微活动肩关节的物理锻炼,侧身爬墙、肩内收、肩外展、甩手画圈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急性期以止痛为主,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对于中重度的肩部疼痛,可以使用肩关节局部注射激素和局麻药缓解疼痛,也可以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是局部注药的效果也是有限的,通常对疼痛和活动范围的改善时间最长仅达12周,这相对冻结肩的长病程而言是疗效短暂的。最新的指引推荐使用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同时联合物理康复锻炼,此推荐基于一项临床研究,这一项研究入组了93名患者,分为:使用局部激素注射联合物理治疗,单独使用局部激素注射,单独使用物理治疗,以及局部安慰剂注射四组,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另外三组。或许,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同时联合物理康复锻炼可能是目前有效治疗手段中最优的选择。五怎么样预防冻结肩?治病不如防病。那么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冻结肩的发生?余医生有几个小建议供参考:1)保持良好姿势:现代生活常需长期伏案,双肩长期高度紧张易导致慢性劳损,应在日常中注意调整正确姿势。2)养成活动的习惯:工作40-45分钟后,注意适当活动肩关节。3)避免肩部外伤。4)避免冻伤。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加入了跑步大军之中,各种社会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也是报名人数空前爆棚,但是这些自诩为“跑者”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曾经因为膝关节疼痛而适得其反的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呢?骨哥这两年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一类因长期高强度跑步而导致双膝关节长期反复疼痛的患者,因此科学合理地运动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就为大家转载一篇相关文章,不能说权威,仅供参考。有研究指出,不正确跑步方式伤害高达40%,并且多数是不可逆的。如果你也是一个跑步爱好者,那么请认真往下看!▼下面先看几个案例:案例NO.1▼上海某男子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面奔跑,挥汗如雨,但坚持半年后左膝一弯就疼,完全不敢用力气,近乎瘫痪,贴了膏药也没有任何好转。到医院检查发现,半月板已经严重磨损,必须进行切除,如果再继续跑步会导致瘫痪。有研究指出,不正确跑步方式伤害高达40%,并且多数是不可逆的。案例NO.2▼某单位一女高管为了好身材,每天坚持跑步,才过半年,她却连走路都很困难,形同瘫痪。这是为什么?经研究发现,是因为她超负荷的跑量与错误的跑步姿势导致她的髌股关节软骨被磨掉了一半。案例NO.3▼上周,北京朝阳公园内一男子在跑道附近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后,男子不幸身亡。跑步猝死已经不是个例,专家提醒,不当的运动方式是罪魁祸首,特别是对跑步和自己身体不了解,发生猝死的几率非常高。关于跑步你必须知道这些!▼跑步头晕,小心是脑梗前兆,长期不运动者应该尤为注意,当出现眩晕、心悸、头昏眼花等症状也应该引起注意,应该减慢速度或者休息。有数据表明,90%的人都跑错了,下面是跑步的注意事,你跑对了吗?01、跑步之前补充能量一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早上起床去跑步,或者跑一个小时之久,所以跑步之前需要补充点能量,比如:全麦面包、香蕉、能量棒等等。02、选择一双合脚的跑鞋一双合适的跑鞋,不仅会让你跑起来更加舒适,还会减缓脚部的压力,降低出现运动伤的概率。鞋带系的过松或者过紧,都会导致脚趾痉挛,脚后跟打滑,脚背疼痛等问题。03、穿全套运动服当你换上整套的运动装备跑步时,才不会有“负担”,如果衣服不合身会影响跑步姿态,间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04、掌握正确的跑步姿态下面是常见的错误跑姿势,这就是膝盖杀手!▼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身体稍微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脚掌中部着地,步子轻盈,全身放松,双臂自然摆动。05、跑步前后要拉伸许多人一开始就直接跑,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跑步前拉伸可以热身、防止受伤,跑步后拉伸可以放松肌肉,促进回复,下面是全身拉伸图解,赶紧收走。如果经常跑步,下面一个动作强化你的膝盖。贴墙半蹲:能够很好的养护膝关节,同时对膝关节周边肌肉、韧带的损伤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双脚与肩同宽,背部紧贴墙壁,小腹收紧,大腿持续紧张用力;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双膝不能超过脚尖,每次持续3-5分钟,一天做10-20分钟。鸟人克里斯·安德森的日常训练也有贴墙半蹲,每周2~3次,让膝盖年轻了10岁!跑步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上面这些别忘了提醒身边的跑者。动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全体常委审阅,修改后提交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二届骨科康复论坛,与会专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进行第一次讨论,共识起草小组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对其进行修改。修改稿再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专委会”全体常委进行审阅、修改,并于2014年12月15日在第三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二次讨论,共识起草小组依据专家意见对专家共识再次进行修改,发给“专委会”的全体常委再审。2015年7月4日于武汉举行的第四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三次讨论,2015年9月共识起草小组对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并根据讨论意见和最新检索结果对专家共识再次进行修改。修改稿再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专委会”全体常委,并于2016年12月16日在兰州举行的第五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四次讨论,最终由全体与会委员通过。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The Cochrane Library及UpToDate数据库。最初设定的主要检索关键词为“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考虑欧美国家对疾病的表述习惯,将“腰骶神经根病”(lumbosacral radiculopathy)同样作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检索。因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那些能够改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的措施,具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力。故我们将“腰痛”(low back pain)和“坐骨神经痛”(sciatica)作为次要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明确了非椎间盘源性致痛原因(如椎管狭窄、炎症、肿瘤等)的研究、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资料作为参考。本专家共识根据2001年5月发表于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网络上的证据分级方法,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级。证据分级由2名小组成员分别独立进行,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提交共识小组进行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腰骶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L4/5、L5/S1,占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基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腰部外伤或工作、生活中反复的轻微损伤导致髓核突出产生症状。职业、体育运动、遗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相关;肥胖、吸烟等是易发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康复治疗可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功能的改善,但可能复发。致残性腰椎间盘突出少见,仅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1 健康教育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复发、防止加重、缓解症状都具有一定作用。所有的患者均应掌握这方面的技术。1.1 维持活动和卧床应向患者强调在耐受范围内维持规律的日常活动并进行一定强度锻炼的重要性。适当运动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防止肌力下降。Frost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患者维持活动与标准化物理治疗对腰痛患者的功能改善同样有效(1b级证据)。数十年来,卧床休息被认为是急性腰痛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均证实,不卧床休息,并不会影响患者疼痛的恢复速度和程度。Dahm等2010年发表的一项关于急性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认为,比较那些维持活动的患者,卧床休息的患者甚至疼痛程度更高且功能恢复更差(1a级证据)。Vroomen等将183名存在腰骶神经根症状的患者随机分入卧床休息组和对照组,持续2周后,70%的卧床患者和65%的对照组患者出现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周后,两组均有87%患者报道改善,无论是疼痛强度、功能状态还是工作缺勤情况均无差异(1b级证据)。Hagen等于2005年更新的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卧床休息并不能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功能状态(1a级证据)。对于需要卧床休息以缓解严重症状的患者,应在症状好转后,鼓励其尽早回归适度的正常活动。较舒适的卧床姿势是仰卧位,在膝关节和头下各放置一个枕头,将肩部抬高。或者侧卧位,位于上方的膝关节屈曲,在两侧膝关节之间放置一个枕头(5级证据)。1.2 活动方式调整活动的调整对急性腰骶神经根病患者十分重要,目的是减轻对神经根的进一步损伤,避免疼痛的加剧。患者应避免进行会增加脊柱应力的高冲击性运动,避免反复旋转和弯腰的运动(5级证据)。如某一特定的活动会引起严重的腰痛,或使疼痛明显加重,则应避免进行该活动,而尝试其他活动方式(5级证据)。理想的运动方案应结合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规律锻炼及针对躯干和臀部的肌力训练,其中腹肌的训练尤为重要。步行、游泳、低冲击性的有氧运动都是较好的体育锻炼方式。1.3 回归工作及工作场所的改造回归工作的建议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考虑。早期回归工作岗位并进行正常的日常工作对患者是有益的。如果可以避免久坐及久站,避免搬动重物,避免旋转腰部动作,则可以继续工作(5级推荐)。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如果可以控制其工作时长、节奏以及工作时的体位,则可以推荐其尽早回归工作,如原有的工作强度患者暂时无法完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议其选择强度更轻的工作岗位(5级推荐)。对繁重工作任务的工作场合进行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改造,这对预防疾病的复发是有效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工作任务可促进患者回归工作并降低慢性病程的发生率(2b级证据)。如需久坐或久站则应经常更换体位,在工作间隙少量多次地起身活动。使用提供适当背部支撑的椅子,经常对办公椅进行调整,避免在同一姿势下久坐(5级证据)。1.4 正确的姿势久坐,腰部长时间呈微屈体位,频繁弯腰的活动均是不利的(5级证据)。不正确的搬动重物方式,频繁搬动重物或搬动过重的物体都可能导致腰痛的加重。患者应学会正确的弯腰和搬动重物的技巧。搬动重物时,应下蹲,膝关节屈曲,将物体尽量靠近身体,并使腹肌维持紧张以保护腰部较弱的肌肉,防止其拉伤(5级证据)。使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腰垫和坐垫以辅助维持正确的坐姿(5级证据)。1.5 床垫的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应是首选。一项2003年的欧洲随机对照研究提示,与使用中等硬度床垫相比较,睡硬床的患者在90天时的疼痛相关功能改善较小(1b级证据)。中等硬度床垫对卧床时疼痛的改善及疼痛相关功能障碍的改善均要优于硬质床垫。而Bergholdt等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具有背部顺应性的床垫(如水床、泡沫床垫)及硬质床垫,结果发现使用前者的疼痛强度更低、睡眠质量更好(2b级证据),而使用后者的患者常难以坚持,导致失访率较高。国内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比较硬弹簧床垫,独立袋装弹簧床垫对承托腰部有较好的作用,可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线(2b级证据)。另有研究表明,床垫的硬度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与硬质的木板床和软质的海绵床垫相比,中等硬度的弹簧床垫较利于获得良好的睡眠(4级证据)。1.6 护具的使用腰部的护具可通过限制脊柱活动起到缓解疼痛,预防急性加重的作用。然而其使用可能会强化患者对腰部问题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躲避行为及活动限制,阻碍患者参与运动。因此,通常不作为常规推荐,而对于那些可以积极保持运动的亚急性腰痛患者,护具的使用仍是有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30天及90天时,使用弹性腰围的亚急性腰痛患者对止疼药物的需求适度减少,功能状态也得到改善(1b级证据)。研究发现,腰椎护具作为预防手段仅有很小的获益(1a级证据)。故仅建议患者在持续工作时或一些特殊的会加重脊柱负荷的情况下佩戴使用,并注意需要定时放松。1.7 其他建议患者避免过长时间开车(5级证据)。建议BMI超标患者进行减肥,建议吸烟患者戒烟(5级证据)。2 运动疗法运动治疗应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基于康复评定结果,按照运动处方正确执行。不正确的运动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中等强度的运动可对脊柱产生保护作用。运动过程产生的脊柱动力载荷可促进营养物质的弥散,影响椎间盘基质代谢,减缓基质退变,运动疗法可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对于轻中度持续性症状的腰骶神经根病患者,可尝试进行运动疗法治疗。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膝关节以下严重放射痛的患者,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要优于假治疗组(1b级证据)。关于运动疗法的介入时机,因急性腰骶神经根病和急性腰痛往往具有良好的自然转归,症状较轻的患者大部分可以自愈,而症状过重的患者又无法耐受,故不推荐在发病最初的1-2周内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如症状不再随时间加重,将治疗推迟至症状持续3周时开始是较合理的安排,尤其是针对腰部的运动和牵伸不应在发病初期即刻进行。而对于亚急性或慢性病程的患者,如果没有危险信号,应鼓励尽早开始运动治疗。运动疗法既可以预防腰痛的初次发生,也可以防止复发。一项针对复发性腰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600名患者经过10年随访,那些运动频率更高的患者其疼痛复发频率和症状持续时间更低(1b级证据)。2012年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初次发病病程结束后开始运动治疗方案,对复发的预防效果更好(1a级证据)。关于具体的治疗方案,急性腰痛的治疗应包括柔韧性牵伸治疗及方向特异性训练,而对于亚急性及慢性腰痛,如果包含有氧训练及认知行为策略则尤其有益。一项meta回归分析发现,包含个体化治疗、监督下运动、牵伸及肌力训练的运动方案具有最佳结局(1a级证据)。2.1 核心肌力训练核心肌力训练可通过协调的方式训练核心肌群以促进腰椎稳定性。Bakhtiary等的一项交叉设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4周的核心肌力训练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2b级证据)。2.2 方向特异性训练与麦肯基(McKenzie)疗法所谓方向特异性训练,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在特定方向的关节活动范围末端进行反复的屈伸牵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麦肯基疗法。2004年发表的一篇系统评价发现,对于腰痛患者,比较其他标准治疗,McKenzie疗法在短期内对疼痛的缓解和失能的改善要更显著(1a级证据)。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其对疼痛、功能等的改善与力量训练及稳定性训练效果相当(2b级证据)。Long等发表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对患者进行方向特异性训练,可快速降低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止疼药物的应用(1b级证据)。目前至少有4部已发表的指南推荐将McKenzie疗法用于慢性腰痛患者的治疗(1a级证据)。2.3 身心训练身心训练可促进患者肌力、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的改善,还包含大量的放松技术,符合多个腰痛康复目标。常见的身心训练方法包括:①瑜伽。瑜伽训练包含特殊体位训练、呼吸技术以及精神集中训练。多项研究表明,对于缓解腰痛和改善腰部功能,瑜伽要优于自我护理及常规治疗,但与腰部运动效果相似(1b级证据)。②普拉提。普拉提技术侧重于核心的稳定训练。2015年发表的一篇系统评价认为,对于慢性腰痛患者,普拉提对疼痛的缓解要优于无治疗及最小量运动(1a级证据)。③太极。太极主要包括缓慢动作、呼吸技术及冥想。一项纳入160名慢性腰痛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接受太极训练的患者在10周时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要优于常规治疗患者(1b级证据)。2.4 腰痛学校通常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职业机构内进行的高强度方案(基于原始瑞典腰痛学校方案)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这类方案为患者提供解剖学、生物力学、最佳姿势及人体工学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连续超过2周的腰部运动训练。有证据显示,对于急性腰痛患者,腰痛学校在短期恢复及重返工作方面的作用要优于接受热疗的患者,但在缓解疼痛和预防复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a级证据)。对于慢性腰痛患者,腰痛学校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 手法治疗3.1 脊柱手法治疗脊柱手法治疗通过牵伸脊柱结构使其超过主动运动的正常关节活动度末端,但不超越其解剖学的关节活动度末端。对于轻中度持续性症状的腰骶神经根病患者,可尝试脊柱手法治疗。Santilli等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脊柱手法治疗在纤维环完整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小于10天)中,对改善急性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较假治疗更有效(1b级证据)。Burton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放射痛,12个月时,脊柱手法与化学髓核消融术效果相似(2b级证据),脊柱手法治疗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4级证据)。McMorland等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药物治疗3个月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在接受了脊柱手法治疗后可取得和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相同的临床效果(2b级证据),脊柱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4级证据)。对于没有明确手术指证的患者,脊柱手法治疗可用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根性症状。3.2 按摩2009年发表的一篇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按摩治疗腰痛,中等程度优于关节松动术、放松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假激光治疗及自我护理教育(1a级证据)。一项纳入了579名慢性或复发性腰痛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3个月时按摩组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而这一效果并没有维持到12个月随访时(1b级证据)。4 牵引治疗腰椎牵引是目前我国常用的保守治疗手段之一,可减轻椎间盘内压、牵伸粘连组织、松弛韧带、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纠正小关节紊乱。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方式为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一项针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发现,自动牵引治疗较安慰剂、假治疗和无治疗更有效(1b级证据)。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牵引治疗联合其他物理因子治疗和药物治疗可在短期内降低坐骨神经疼的发生率(1b级证据)。Unlu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牵引、超声、弱激光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急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发现3个月后,3组患者MRI椎间盘突出均显著减小,疼痛和残疾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2b级证据)。35%-50%体重的机械牵引可在3个月后显著改善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和残疾状况(4级证据),且这一效果与超声及弱激光治疗相似(2b级证据)。国内一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而持续牵引组要优于间歇牵引组(2b级证据)。5 物理因子治疗5.1 热疗多种热疗法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腰痛。一项发表于2006年的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对于3个月以内的腰痛患者,热裹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但这种获益较小且不持续(1a级证据)。5.2 低中频电疗低中频电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症状。其中较常使用的是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及干扰电治疗。两项针对慢性腰痛的研究,其中一篇认为TENS的效果要优于安慰剂(2b级证据),而另一篇则认为TENS和假TENS治疗在结局上无显著差异(2b级证据)。Hurley等将240名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入干扰电治疗组、手法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结果发现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指数、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且这一效果可持续至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4级证据),但3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1b级证据)。5.3 弱激光治疗利用632-904nm的单波长光,直接作用于身体表面不适区域。Unlu等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弱激光治疗可在3个月后显著改善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和残疾状况(4级证据),且这一效果与35%-50%体重机械牵引及超声治疗相当(2b级证据)。5.4 超声治疗超声治疗常用于多种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通常与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其作用可能是由于对深层组织加热所引起的。Unlu等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超声治疗可在3个月后显著改善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和残疾状况(4级证据),且这一效果与35%-50%体重机械牵引及弱激光治疗相当(2b级证据)。Ansari等发表的一篇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认为,连续性超声波治疗对改善腰痛患者的功能显著有效(2b级证据)。6 针灸治疗针灸对慢性腰痛有效,而对急性腰痛,其结果呈阳性但不明确。针刺疗法对于那些有较高期望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获益,故如果患者对其有较高的兴趣,可推荐使用。有系统评价发现,对比无治疗,针刺疗法可在短期内中等程度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1a级证据);而对比假治疗,针刺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无法有效改善功能(1a级证据);对比非甾体类抗炎药、手法及按摩治疗,其效果相当(1a级证据)。7 口服药物及硬膜外注射7.1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根据临床经验,短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类药物对治疗急慢性腰痛及腰骶神经根病有一定作用(5级证据)。2007年美国医师协会及《美国疼痛学会联合实践指南》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及NSAIDs类药物是大多数腰痛患者的一线药物选择(1a级证据)。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推荐使用2-4周的NSAIDs类药物是较合理的选择。而对于不能耐受或禁用NSAIDs类药物的腰痛患者,对乙酰氨基酚是合理选择。Roelofs等于2008年发表的一篇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NSAIDs类药物可有效缓解亚急性和慢性腰痛的短期症状,急性腰痛患者在服用1周后整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而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类药物在缓解腰痛患者疼痛上无显著差异,但NSAIDs组不良事件的发生要高于安慰剂组及对乙酰氨基酚组(1a级证据)。Dreiser等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比较安慰剂,NSAIDs类药物对坐骨神经痛更有效(1b级证据)。7.2 硬膜外注射硬膜外糖皮质激素注射的应用已有数十年,主要针对存在神经根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硬膜外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可在短期内缓解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痛患者的症状(1b级证据),但不能使手术率下降(1b级证据)。鉴于疾病的自然预后较好且有其他治疗选择,不推荐患者在急性期应用,而对于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且不准备进行手术治疗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推荐进行注射治疗。Ghahreman等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1个月时,经椎间孔硬膜外激素注射对于部分症状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要优于肌肉生理盐水注射、经椎间孔生理盐水注射和经椎间孔局麻药注射(1b级证据)。2012年的一篇系统评价认为,硬膜外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可较小程度缓解腿痛并改善功能长达3个月,但这一效果未能维持到1年(1a级证据)。注射可为单次或3次,每次注射的间隔不应少于1个月,如果最初的注射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则不建议继续进行注射治疗,通常不建议1年内在同一位置进行3次以上的注射治疗(4级证据)。8 心理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应针对其存在的抑郁焦虑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及康复知识教育,促使其心理状况改善,有助于疼痛的缓解。2005年发表的一篇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认知行为疗法可在短期内改善腰痛,其效果要优于对照组(1a级证据)。一项针对亚急性和慢性腰痛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12个月随访时,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上均要优于没有任何治疗的患者(2b级证据)。9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病变椎间盘缓解由神经根压迫和炎症所引起的症状。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马尾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或出现严重的或进行性肌肉无力,应由骨科医生进行紧急评估,急诊手术治疗。而如果不存在严重的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尚无证据表明早期进行手术可改善结局。如果患者存在持续性功能障碍且生存质量严重受损,经3-6个月非手术治疗无改善,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10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应在康复评定后,根据评定结果合理进行。术后康复的开始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其中微创手术患者的康复可相对早期进行(5级证据)。引起腰椎屈伸或旋转的运动,其开始时间应相对后置,而呼吸训练、上下肢训练则可以早期进行(5级证据)。术后早期,应在保证手术部位稳定及不影响愈合的前提下,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5级证据)。一项Cochrane系统评价认为,术后4-6周开始强化运动训练方案在功能的短期改善和回归工作方面比轻度训练方案更为有效,但两者的远期结局并无差异(1a级证据)。Mustafa等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腰椎术后进行运动疗法训练,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重返工作方面,均是有益的(1b级证据)。来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 32(2):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