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和复发是患者最担心的一件事,如何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定期复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的复发或转移。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控制病情,有效地防止疾病的恶化。很多病友并不清楚肺癌复查到底需要检查哪些项目,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复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检验科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若是治疗期间,更需要密切关注血常规、肝肾功能。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处理措施血常规常见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偏低,可给与升血小板、白细胞药物。肝肾功能如出现异常,医生会评估损害等级,如情况不严重,可加服保肝药。 肺癌标志物 肿瘤标记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肿瘤标记物变化能够评估治疗效果和预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SCC、CYFRA21-1、ProGRP、NSE等 备注: 1.癌胚抗原(CEA)主要提示肺腺癌;鳞癌相关抗原(SCC)主要提示肺鳞癌;细胞角蛋白19抗原(CYFRA21-1)主要提示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鳞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者主要提示小细胞肺癌。 2.不必熟记肿瘤标志物的具体分类和名称。如果有异常,化验结果上,对应的项目后面会有升高↑或者降低↓的箭头。 3.需要提醒大伙的是,肿瘤标志物增高一定要是动态的才有意义,单独检测一次的肿瘤标志物,且是轻微的变化,大家不用紧张。因为除了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各种部位的炎症、感染、炎性增生,甚至肝肾功能不良等,都会导致一些肿瘤标志物的低度增高,即“假性升高”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凭借一次数值就判断自己肿瘤是否复发,应该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结果。 影像科 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 通过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新发结节、炎症、积液、积气、胸膜增厚和粘连等,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情況,判断是否出现复发和转移的可能。若是靶向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疗效,那么CT可以说是金指标。肿瘤有明显缩小或没有进展,都是有效的表现。一般建议服用靶向药一个月后做检查判断,后面复查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有效后可以两个月到三个月检查一次,毕竟经常做这种检查对身体也不好,而且经常检查对患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心里负担。怀疑转移,需要做相应检查骨扫描如果患者出现有骨痛,可以做骨扫描,检测有无骨转移,了解全身骨骼情况。一旦有怀疑骨转移,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证实是否出现转移。如果没有骨痛,骨扫描一年做一次就可以了。 颅脑CT或核磁共振 如果出现持续性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双侧肌力不对称等情况,应考虑颅内转移可能,通过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出现颅内转移。 上腹部CT或者B超 通过上腹部CT或B超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肾上腺或者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 PET-CT在其他检测手段无法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ET-CT检查,可以发现微小的病灶。如果患者准备做PET-CT,那么其他CT可以不做。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观的检查局部气管的情况,大家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检查。如中心型肺癌,术后有肿瘤残留(支气管切缘阳性)等,应定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防残端肿瘤复发。 关于术后检查除了按上述的检查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状态方面和心理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检查时间。身体状况如果近期出现了较前频繁的咳嗽、痰中带有血丝、加重性的气喘、颜面部水肿或明显的乏力等症状,也就是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身体状况较前变差的话,建议及时随访、随诊。
自从肺癌遇到靶向药物,就给肺癌的治疗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靶向药物、靶向治疗对肺癌的疗效,从原来的生存期提高几个月,到现在的生存期提高几年,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要选择合适的或者正确的靶向药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指导靶向药的选择和进行个性化治疗必不可缺的步骤。由于目前所发现的驱动基因基本都是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的,所以对于任何含有腺癌成分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建议行基因检测。 肺癌的基因检测报告上,可能大多是各种代号,很多人并不清楚其中的意义,读基因检测报告如同雾里看花,那么,我们就要简要的说一下,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及其治疗的选择。 一、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人们最早发现驱动基因,对于亚裔人群和我国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阳性率为40%-50%。EGFR突变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外显子19缺失突变、外显子21点突变、外显子18点突变和外显子20插入突变。最常见的敏感突变为外显子19缺失突变(19DEL)和外显子21点突变(21L858R),另外18外显子G719X、20外显子S768I和21外显子L861Q都为EGFR敏感突变,如果在基因报告上发现这些突变,就可以选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这四种药物中任何一种。现靶向治疗最大的困境就是治疗后最终会出现耐药,而20外显子T790M突变就与EGF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相关,如果在应用靶向药物后病情进展,再次基因检测发现这个突变,可以选择奥西替尼治疗,当然,如果一开始基因检测就发现有T790M突变,一线就可以选择奥西替尼治疗。 二、ALK: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是第二个发现的肺癌的驱动基因。ALK阳性在人群的发生率为3%-7%,有报道我国人群的发生率为5.1%。但是在年轻患者中,ALK基因阳性发生率较高。一项基于我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在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中,ALK阳性的发生率约为20%。目前对于ALK阳性的标准一线治疗为克唑替尼,但是,由于克唑替尼价格比较昂贵,考虑国情,对于ALK阳性的患者,我国肺癌治疗指南上将化疗作为备选治疗。对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目前可以选择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但是目前这2种药物尚未在我国上市。 三、 ROS1: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另外一种分子亚型。目前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参考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也就是一线可以选择克唑替尼,进展后可以选择色瑞替尼或者艾乐替尼,当时化疗也是可以选择的。 现肺癌的基因检测除了上面三种基因外,还有MET融合基因、RET融合基因、BFAF V600E突变、KRAS突变等,这些都可能是肺癌的驱动基因,目前对于这些基因的治疗研究大多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如果基因检测发现有这些基因的突变,必要时也可以进入相应的临床试验。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极大推进中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提高肺癌筛查的效果。近日,这份指南刚刚发布,本文就带大家速览一下。 (一)问题1:我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情况 (A)我国肺癌疾病负担重 (B)我国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 (C)我国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 (D)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近年来总体没有明显改善 (二)问题2:肺癌的危险因素 (A)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B)二手烟暴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D)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暴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E)一级亲属(first degree relative, FDR)肺癌家族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F)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问题3:肺癌的保护因素 (A)合理的体育锻炼是肺癌的保护因素 (B)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是肺癌的保护因素 问题4:肺癌筛查检出的结节分类 按照密度可以将肺癌筛查检出的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纯磨玻璃密度)。实性结节指病灶完全掩盖肺实质的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指病灶遮盖部分肺实质的结节,非实性结节指病灶没有遮盖肺实质,支气管和血管可以辨认的结节。 问题5:筛查相关肺癌病理分型 肺癌的组织学分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等。 问题6:肺癌筛查的危害 筛查的危害是指与未筛查相比,个体或群体在参与筛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负面效应。肺癌筛查带来的潜在危害主要有4个方面:假阳性、辐射危害、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假阳性是肺癌筛查的一个危害。辐射是肺癌筛查中常见的另一个危害。 推荐意见 1.肺癌筛查应在什么年龄段的人群中进行? 推荐意见:建议在50~74岁的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目前,大部分国外肺癌筛查指南建议将55岁作为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表2)。我国肺癌发病年龄比欧美国家提前约5年。 对于肺癌筛查的终止年龄,虽然有些国外指南建议筛查到77岁或80岁,但大部分指南都推荐将74岁作为筛查的上限。 2如何判定肺癌高风险人群? 推荐意见:建议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A)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包年数≥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 (B)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C)患有COPD; (D)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至少1年;(E)有FDR确诊肺癌 注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注2:FDR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3.肺癌筛查应采取何种措施? 推荐意见11.1:推荐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 (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高) 推荐意见11.2:不建议采用胸部X线检查进行肺癌筛查。 (强推荐,GRADE证据分级:中) 4.如何对年度筛查检出的结节进行管理和随访? 推荐意见:建议年度筛查结果的管理和随访符合下列规定(图3): (A)无肺内非钙化结节检出(阴性)或结节未增长,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 (B)原有的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建议考虑临床干预; (C)新发现气道病变,建议进行痰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如果阳性,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如果阴性,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 (D)发现新的非钙化结节,且结节平均直径>3.0 mm,建议3个月后复查(如需要,可先进行抗炎治疗):①结节完全吸收,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②结节部分吸收,建议6个月后复查。复查时如果结节部分吸收后未再增大,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如果结节部分吸收后又增大,建议考虑临床干预;③如果结节增大,建议考虑临床干预; (E)发现新的非钙化结节,且结节平均直径≤3.0 mm,建议6个月后复查:结节未增大,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结节增大,建议考虑临床干预。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对肺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有了系统的认识,本指南的发布有效的规范了肺癌诊疗,尤其是肺结节的诊疗。有助于提高我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以期降低肺癌死亡率、提升人群筛查获益,并最终降低肺癌治疗成本、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人体大概有10兆细胞,每分钟有1亿个细胞死亡,也有很多细胞新生,而癌细胞就是新生时出现错误的细胞。癌细胞并不是坏死的细胞,而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变异而来的。除了人类,其他动物、甚至植物都会得癌症。1.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患癌?虽然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但是多数人却并没有患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在起作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支“军队”,它们可以识别各种突变的细胞,在肿瘤尚未形成前将其从体内消除或是纠正,这就是我们免疫系统。2.免疫失调才是患癌元凶!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严格意义上,是免疫失调,导致癌症的发生进程及其发展。如果是出错的细胞,又没有被免疫系统消灭掉,那它就是一个“侵略者”,不仅不会死掉,还会变本加厉的在体内繁殖生长,直至有一天演变成了癌症。所以医学上,也把癌细胞叫做永生细胞。虽然这种概率并不大,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细胞每天都是在分裂的,每天都有可能出现错误细胞,因为有强大的免疫功能保护,大部分都会被免疫系统杀死。但为什么有的出错细胞,却没有被人体排除掉呢?因为错误细胞“智商”更高一些,它会通过分泌出一些物质,来改变周边免疫系统的环境,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然后再伪装成正常细胞,不让免疫系统识别出自己的身份。这种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现象,在医学上叫做“免疫逃逸”。一旦有发生免疫逃逸的癌细胞,它就会存活下来不停的繁殖,直至癌症的发生。3.健康生活,从增强人体免疫力开始无论是面对最近流行的新冠病毒,还是癌症,人类最应该依靠的不是药物,不是医生,而是自身的“生命卫队”——免疫力。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各种致病原的重要武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健康的免疫系统能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相反,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时,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甚至百病缠身。世界卫生组织曾把良好的免疫力作为21世纪健康人应具备的十大要素之一。4.免疫力到底是什么?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大家可以把免疫力简单的当做身体的护卫兵,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这些护卫兵就打不过病毒等敌人,这时我们就生病了。当然人体免疫力过高,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常见的过敏,难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疾病就是免疫反应太强引起的。免疫力太低不行、太高也不好,健康人生到底该如何调节免疫?5.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要这样做!(1)适量运动体力活动包括:家务、适量运动、身体活动,也可以散步、慢跑或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直接作用于您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您减少慢性炎症,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良药。体力活动也可以通过间接途径来帮助您,可能导致体脂减少,这很重要,因为包裹在器官之间的内脏脂肪是癌症促进剂。(2)睡觉足量睡眠可以让您的身体得到缓解和修复,包括免疫系统、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每晚睡7-8小时,要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3)舒缓压力很多病人以为得了肿瘤就没几年命,心情很差。焦虑、抑郁、悲哀,有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吃不好、睡不好,肯定会降低免疫功能。反而在临床上发现有些人,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的,反而活得长命。当压力存在时,人的身体会改变免疫系统的工作方式,无法发挥免疫功能而引起各种问题。癌症患者免疫力尤为重要,要多做一些可以释放压力的事情。比如运动,冥想,记日记,艺术欣赏和听柔和的音乐。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活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运动的时候运动,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怎么样,免疫力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多已经知晓了,别再做伤害身体的事情,努力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愉悦心情,让强大的免疫力战胜疾病。
患了癌症,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活多久,这也是医生最难回答的问题。同样是肺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年龄、身体状况、治疗方式、经济状况不同,会有不同的生存期。即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肺癌,不同的病人预后及生存期都会有差别。随着健康查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其中被确诊肺癌的病例中,很多病理分期为IA期。很多患者朋友对这一分期的肺癌不甚了解,本文就为大将简单讲解。肺腺癌IA在病理分期中属于非常早期的,仅次于原位癌,按照既往的统计数据显示,IA期肺癌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到9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能够达到临床治愈,基本不影响正常寿命的。什么是肺腺癌IA期?首先病理类型明确是腺癌,TNM分期是IA期。按照第8版肺癌分期,IA期是指肺部原发肿瘤最大径≤3cm,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更没有远处脏器转移。而根据原发肿瘤大小,IA期又分为三期,包括IA1、IA2、IA3,IA1是指原发肿瘤最大径≤1cm,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累及主支气管,或者局限于管壁的肿瘤,不论大小;IA2是指原发肿瘤最大径>1cm,≤2cm,其他同IA1;IA3是指原发肿瘤最大径>2cm,≤3cm。从分期来看,肿瘤越小,分期越早。从预后来看,肿瘤的直径越小,根治率越高,预后越好。所以,IA1的预后优于IA2,IA2预后好于IA3。肺腺癌IA期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根治性手术,而达到极高的临床治愈率的前提也是根治性手术治疗,并且手术后基本是不需要继续放化疗的。但如果病人很高龄,或者心肺功能很差不能耐受手术,则可以采用各种先进放疗技术实施立体定向放疗。而如果放疗也不愿意选择的话,可以次选射频消融治疗。只有经过规范的治疗,才能保证足够的生存时间。肺癌最好的诊疗是及时尽早的发现,作为肺癌病人,最重要的还是摆正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治病的一剂良药。很多中晚期病人积极治疗都能够获得长期生存,更何况早期肺癌呢,所以,不要整天想着我能活多久,会不会复发转移之类的问题。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回哪一个先到来。去担忧那虚无缥缈的将来,心生忧虑,不如开心的过好每一分每一秒。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养生成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事情,养生的目地就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但是一些伪养生的谣言正在误导人们,下面就选其中几条为大家一一辟谣。谣言1:“垃圾”不清,会堵塞血管许多保健品广告宣传:血液垃圾少,强身健体!排除毒素,一身轻松!号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清除血管垃圾。其实,血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都不可能把它们从身体里清出去。谣言2:每天1万步,活过100岁自从有了各种“运动”排行榜,朋友圈里每天走个2万、3万步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以为走得越多就会越健康。其实,“每天一万步”这个看起来很科学的口号,实际上和科学可能没啥关系。BBC一部纪录片叫做《健身的真相》,提到了这个口号的来源其实是日本的计步器商家!过量运动可能造成慢性关节损伤。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更要量力而行,突然剧烈运动易损害软骨,造成膝关节滑膜炎等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当然具体步数也还是因人而异!谣言3:趁热吃,对肠胃更好很多人认为吃热的、喝热的比较舒服。但这个热的温度很有讲究!2016年6月,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长期饮食过烫(≥65℃)会反复灼伤食管而产生慢性炎症刺激作用,促使食管细胞增生,增加食管癌变的可能性。谣言4:经常按摩淋巴,能排毒同样是美容养生会所,很多还有“按摩淋巴排毒”的项目。淋巴系统,就像血液系统一样遍布全身,主要起免疫作用。如果盲目按摩淋巴,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喉咙痛时,下颌淋巴结会肿大,若用手按压,可能导致炎症蔓延。医生一般不主张按摩淋巴结的所在处,如腋窝、锁骨下、腹股沟。所谓“排毒”,只是炒作!别再花冤枉钱了谣言5:相克食物一起吃会中毒!不少人听过“食物相克”的组合:西瓜和羊肉、还有鸡肉和菊花、柿子和螃蟹、海鲜和水果……现在告诉你:没有理论解释,没有实验证据,没有临床实验积累,这个东西是不存在、不可靠的!一些人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通常是由于季节性原因、吃太多、食物本身有毒、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只要做到适量、平衡膳食,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谣言6:适量喝酒,有益健康很多人劝人喝酒,就说“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甚至有一些所谓的“健康建议”说,每天适量喝酒可以活血、助眠!然而,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2018年8月,《柳叶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万国人把命喝没了,其中有65万是男性!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做出了一个统计——大量饮酒的受试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饮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种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谣言7: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 、“碱性饮食有益健康!”这些说法你听过没有?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来自于美国的罗伯特·欧阳(Robert O. Young)。据悉,2002年,罗伯特一口气写了4本书推广酸碱体质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碱奇迹》系列丛书。然而“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而是采用罗伯特欧阳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而这种疗法,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结果,罗伯特欧阳因此被告上法庭,被判决缴纳1.0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而且他当庭承认是骗局!所以,网上流传的“酸碱食物表”毫无意义!坊间流传了太多伪科学的养生方子,以至于大多数人被自己亲手伤害还不知情。想要身体健康,健康生活作息和均衡饮食就是最好的良方。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还是不要使用,以免身体陷入病况。
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常常导致诊断不足,待到晚期被发现时,往往因为各种并发症以及转移病灶的发现而变得难以治疗,在肺癌的各种症状体征及并发症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也就是肺癌引起的水肿,是比较常见的,本文就向大家介绍肺癌患者发生水肿的原因、症状表现以及缓解、护理的方法,供肺癌患者及家属参考。肺癌患者出现水肿的原因水肿,无论是心源性水肿,肾病水肿,抑或是癌性水肿,其本质都是相似的,都是由于水在各种因素下无法正常循环和流动而积聚在身体某一部位表现出来的症状。所谓“流水不腐”,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体内,唯有流动的水,方可成为“活水”。在人体内,水是无处不在且循环不息的。它既可以循着闭合的管道系统流动,也可以在周边相对开放“组织”中穿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三套管道是动脉系统,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大多数情况下,三者是相伴行的。肺癌时,淋巴系统常常被转移而来的癌细胞侵袭而发生淋巴结肿大。肺癌发生水肿的原因之一是上胸部的静脉系统被与其伴行的肿大的淋巴结所压迫造成的,结果使得静脉内的血液没办法及时回流到心脏。静脉内的血液逐渐增多而不能有效的回到心脏,导致这些区域静脉压力增高甚至出现淤血,从而将血管内液体挤压渗透到血管外、组织内部,最终形成了头面部以及上半身一些区域的水肿。肺癌晚期的患者,由于肿瘤过快的生长速度对身体巨大的消耗,患者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病人日益消瘦,并且会有头晕、乏力、无力及精神萎靡等表现,身体还会出现浮肿。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右肺上部的原发性癌肿或者上胸腔静脉内部的肿瘤栓子阻塞了静脉引起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它们共同的机理都是一样的,并且殊途同归,最终都会引起肺癌病人的水肿。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因为肺癌化疗引起的水肿,这也算是化疗的副作用之一吧。肺癌患者出现水肿的症状表现肺癌患者一旦出现了水肿除了会有肺癌本身引起的咳嗽、咯血、气短喘鸣、发热、体重下降等,因为水肿而出现的症状体征还是很明显的,主要包括:头部、面部的水肿甚至是淤血,颈部的肿胀,颈部血管的怒张,头颈部的水肿用手指压迫不留痕迹,同时伴有皮肤、口唇的发绀、发紫等。如果是因为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水肿,头、面部、上肢的水肿一般是进行性发展的。患者往往会告诉医生或者家人最近感觉自己衣服的领口变小了,其实是颈部肿胀和颈静脉怒张造成的这种感受。有的患者是因为肿瘤压迫了胸腔内的器官,造成咳嗽、呼吸困难、进食困难、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头面部无汗等症状。有的病人可以在前胸壁见到扩张的静脉凸起,这是由于上腔静脉系统此时产生的代偿反应,让这些平时不显现的胸壁小静脉也参与了血液的回流工作,通俗的讲是增加了这些小静脉的工作量才造成它们在胸壁上凸起。严重的病人还会因为并发颅内压力增高而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吞咽困难等症状。日常护理肺癌患者出现水肿后,首先应该让患者处于半坐卧位或者高枕卧位将床头抬高30-45°要定时测量上下肢的静脉压力,观察病人的缺氧程度,并给予持续的低流量的吸氧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上测量静脉压力、吸氧等治疗措施需要在具备医疗条件的医院或卫生室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出现感染,鼓励患者自己咳嗽排痰或者是家属轻拍患者后背协助排痰。这时候要定时变换体位,穿一些柔软的衣服,防止出现压疮,保护好上肢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尽量避免用上肢输液和测量血压,不要用热水袋接触患者皮肤,因为这些都是有可能加重患者水肿程度的做法。这时候在饮食上的调理应该做到给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牛奶、豆制品、鱼、瘦肉以及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尽量少食多餐。每天测量身体最肿部位的周长,给患者穿宽松的衣服,抬高下肢有利于增加静脉血液的回流。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擦伤身体的皮肤。除了以上生活上的护理调护措施外,患者应尽可能得学会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不要背负太多的精神压力。家属也应该经常和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心理的支持与疏导,要叮嘱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多参加社交活动,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疾病,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选择看书、看报、看电视、听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房间、室内的整齐、清洁安静、舒适,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与康复。
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对肺癌相关研究的深入,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肺癌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离不开分子生物学及诊断技术的发展,液态活检作为新兴的检测技术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日趋成熟。2019 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在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方面,液体活检与指南推荐的标准组织活检相比,效果相当。那么,关于液体活检,您知道多少呢?今天,笔者结合文献及相关指南,为您揭开液体活检的神秘面纱。01什么是液体活检?液态活检通过取样脑脊液、唾液、胸水、血液、腹水、尿液等对疾病进行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组织异质性对肿瘤分子分型的影响。目前,基于血液的液态活检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检测血液中游离的循环肿瘤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外泌体(Exosome)。02液体活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带有肿瘤组织基因突变信息的 ctDNA 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液体活检能够检测到包含点突变(SNV)、短片段插入缺失(Indel)、融合基因(Fusion)、拷贝数变异(CNV)等各类基因突变信息。CTC 通常包含更多的信息,如更完整的转录组、蛋白表达等,可以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到肿瘤细胞与基底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交换,从而导致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了肿瘤的生长与侵袭,检测血液中的外泌体有助于了解更多肿瘤相关的信息。03液体活检有哪些优势?无创组织活检通常需要外科手段进行组织的获取,在获取组织的同时,可能存在出血、疼痛、感染、肿瘤播散等风险。另外,对于有些位置较为特殊或者不能耐受的患者,组织活检风险更大。相比于组织活检,液体活检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无创,对位置要求低,可操作性强,痛苦小,患者接受度更高。发现临床手段无法检测到的肿瘤组织组织活检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在肿瘤早期或术后无瘤期间,影像学上无占位效应。但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却可能存在一些肿瘤相关信息,例如肿瘤细胞释放的 DNA 片段或外泌体等,通过液体活检可以实现肿瘤早期筛查以及术后的复发风险预测等。液体活检的实时效应液体活检标志物的半衰期很短,时效性较强。有研究表明 ctDNA 的半衰期仅不足 2 小时,这使得其可以精确反映肿瘤实时信息,达到指导用药、疗效和耐药监测等目的。有研究显示,液体活检的平均耗时为 9 天,组织活检为 15 天,这表明液体活检可以更早地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信息。实现动态监测液体活检由于其灵活无创的特点,可重复性强,故可以实现对于复发、疗效或耐药的动态监测。影像学的提示往往会滞后,并且仅能显示肿瘤形态的变化,对于肿瘤内部如不同亚克隆间的消长无法分析,而且频繁的检测也有辐射带来的危害。克服肿瘤异质性由于肿瘤的异质性较强,不同个体的肿瘤、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肿瘤,同一部位的不同亚克隆组织,同一亚克隆的不同细胞,其中的遗传信息都可以是不尽相同的。传统的组织活检,是取病变组织的一部分做检测,存在局限性。液体活检取自全性循环 DNA 分子,理论上更全面,异质性偏差更低。如果结合组织活检和液体活检,则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使更多患者获益。04液体活检有哪些临床应用?肿瘤基因检测例如液体活检可以检测肺癌 9 项经典基因突变信息,即:EGFR、ERBB2、ALK、MET、ROS1、BRAF、RET、NTRK 以及 KRAS 突变。亦可以检测其他瘤种、其他基因位点突变信息。指导癌症患者化疗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使用液体活检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团队更好地分析患者的状况,评估复发风险,将无需化疗的患者和有必要化疗的患者加以区分,避免无效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评估治疗效果在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存在小概率的「假进展」情况。借助液体活检技术,对患者用药后的体内微观变化进行分析评估,有利于帮助医生判断进展真假,避免错误的方案更迭。癌症早期筛查目前,常规癌症筛查中,主要针对的癌种有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等。但一些特定癌种如胰腺癌、卵巢癌等,长期以来尚没有可靠的筛查方法,而液体活检或许能够弥补这个短板。这种新兴的检测手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杂志去年发表的综述文章总结了液体活检技术当前面临的四大挑战,包括:理解血浆成分、与免疫肿瘤学的联合、多参数的整合检测、机器学习的应用。面对挑战,需要生物学、生理学、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跨学科共同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液体活检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明,液体活检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国际上习惯把肺癌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等,这么多的病理类型,小细胞为什么偏偏被单独分为一类呢?恶性程度最高的肺癌其他类型肺癌一般主张手术为主的治疗,化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对于小细胞肺癌而言,只有一小部分局限期患者可以手术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均不选择手术治疗。这是因为大部分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来医院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了,手术治疗效果很差。但是小细胞肺癌也有自己的有点,它对化疗和放疗十分敏感,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是顺铂加上VP-16(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或者是卡铂加VP-16(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化疗周期基本是4-6周。但多数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耐药现象。对于耐药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SCLC的治疗难题已持续了30余年,全球科学家也在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各种创新药的研究,但SCLC一直被认为是药物开发的“坟墓”。值得庆祝的是,对于SCLC的治疗,近几年多向突围,渐有回暖趋势,不仅增设了靶向、免疫等药物类型,同时针对难治性患者设计了联合治疗方案。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in Oncology(《肿瘤学前沿》)的一篇文章便探讨了SCLC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作用,以及SCLC治疗中新出现的对SCLC治疗有响应的生物标记物。让我们走进前沿,或许蓦然发现,此时的”小“细胞肺癌已”大“不同!SCLC的新靶点及对应药物最新的全外显子组及全基因组测序表明,SCLC肿瘤内包含其他复发性基因组改变。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SCLC基因图谱的获取成为可能,新靶点与通路也相继被发现,如酪氨酸激酶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质降解途径、这些新靶点的对应药物让我们离攻克SCLC又迈进了一大步。其中PARP靶点及其抑制剂便是抗肿瘤领域的新起之秀,PARP中文全称为聚ADP核糖聚合酶,是一种关键的DNA修复酶,具有DNA损伤应答、调控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等作用。Olaparib(奥拉帕利)是一种口服的,也是最早上市、应用最广泛的PARP 抑制剂,目前多用于卵巢癌、乳腺癌相关瘤种的治疗,且有多个适应症获FDA批准。近期,Olaparib的研究扩展到SCLC领域,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有研究表明Olaparib对SCLC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强于NSCLC细胞系,同时使得SCLC细胞系及异种移植瘤对放化疗敏感;另一项Ⅰ期临床研究证实了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在包括SCLC患者在内的潜在活性。SCLC的免疫治疗以PD-1、PD-L1、CTLA-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论以单药还是联合策略,为NSCLC在内的多种实体瘤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重新激活受到抑制的T细胞,持续发挥抗肿瘤作用。那么,SCLC患者是否也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呢?免疫治疗单药探索在最初的SCLC免疫治疗探索之路上,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单药治疗。目前FDA已批准PD-1抑制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作为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选择。但这些研究中ORR均在11%-33%之间,仅有少数患者可长期获益,这也促使研究者更加关注可区分不同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增加持久受益患者的联合疗法。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探索两项标志性研究成为了近30年来ES-SCLC的重大突破,开启了SCLC一线免疫治疗的元年。相比标准化疗方案,免疫疗法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副作用相当条件下,显著提高生存期,SCLC患者可以从免疫联合化疗中取得长期生存效益。但并不意味着有了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后就可高枕无忧,另一项临床研究KEYNOTE 604评估了一线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与上述PD-L1抑制剂表现出相似的PFS改善,但OS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故探索之路仍道路阻且长。分子靶点及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建立了SCLC治疗的新格局,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从中获益,明确SCLC的关键靶点、生物标志物、以及探索合适的免疫联合治疗策略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人谈结节色变,尤其是发现肺部结节就寝食难安。在目前的环境下,只要是还食人间烟火的人类,就难免会在肺内形成结节。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大约0.3~3.7%的肺部结节为恶性,绝大部分肺部结节是无危险的,所以发现肺部结节后不要恐慌,正确认识与面对肺部结节最重要。肺部结节“10问”问:什么是肺部结节?答: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不超过3cm、周围完全被肺组织包容的肺部结节,不伴有肺不张、肿大淋巴结、胸腔积液。问:如何发现肺部结节?答:目前常规肺癌筛查技术主要是胸片、胸部CT、肿瘤标志物,其中胸片、肿瘤标记物阳性率低,难以筛查肺部磨玻璃结节,所以临床上判断肺部结节还是以胸部CT为主。问:哪人需要做肺部结节的筛查?答:肺部结节筛查主要针对的是肺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具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1)具有长期吸烟史,吸烟指数>400支/年,或已戒烟但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2)长期被动吸烟;(3)长期遭受外界环境污染及室内环境污染(如煤烟、装修);(4)有肺癌家族史人群;(5)烹饪油烟暴露史;(6)环境污染(职业接触,工业污染等)。问: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答:体检者发现肺部结节后常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过度恐慌,认为结节等于癌,终日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必欲切之而后快。另一种则认为结节无害,没必要定期随访和必要的治疗。其实这两种应对方式都是错误的。大规模筛查数据显示,多数小结节、尤其5mm以下肺部结节为良性。即使是恶性,也属于早期的原位癌和微浸润癌,其进展较为缓慢,预后良好。当然,对于肺部结节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存在一定恶性病变几率,其随体积增大恶性几率越高。因此,面对肺部结节的正确态度为既不必过度恐慌,又要高度重视。问:哪些肺部结节需要随访观察?肺部结节在没有明显恶性征象,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大小在0.8cm以下;纯磨玻璃结节小于10mm,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结节变化,如果有明显进展,可进一步做局部结节1024CT、增强CT或者结节穿刺,如果没有明显变化,需继续随访观察。问:如何掌握随访时间?答:对于直径大于5mm的肺部结节,开始随访复查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三个月,稳定、无明显变化的结节,可继续复查;反之对于体积偏大、存在肺癌高危因素者,则应严密监视,以免延误诊治。问:随访有危险吗?会不会延误病情?答:目前对于肺部结节的性质判定,还缺乏十分准确的鉴别方法,需要通过定期的随访复查。很多患者经常会问“如果真是肺癌,会不会拖几个月之后就扩散了啊?”。早期肺癌病灶生长十分缓慢,在短时间或一定时间内不会对患者的结果依旧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不能随意拖延随访时间。在随访过程中,一旦肺部结节出现体积增大或内部实性成分增大,应及时干预治疗。问:哪些肺部结节需要外科手术?答:对于小于5mm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可1年后复查胸部CT,若结节增大或实行成分增加,则可于3-6个月后再行胸部CT复查;对于病变直径在6-10mm之间,则于半年后复查胸部CT,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则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大于1cm的病变则随访时间缩短至3-6个月,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则考虑手术。问:手术切除肺部结节对人体损伤大吗?答:肺部结节切除目前基本上都可以在胸腔镜微创下完成,通过术前精准定位,肺部微小病灶楔形切除,最大程度的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对肺功能影响较小。问:肺部结节术后预后如何?答:对于术后病理类型为原位癌或非浸润性肺癌,预后非常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接近100%,基本上达到治愈。肺癌分期越晚,5年生存率越低。所以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