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类型之一。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通常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语言障碍、情绪变化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因此这样的患者又被称为“困在时间里的人”。日前,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郭冕教授带领团队,在省内率先成功开展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术后患者的认知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一突破性医疗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开启了省内此类疾病手术治疗的先河。哈市81岁的杨奶奶在一年半前,出现了记忆力下降,有时胡言乱语。经常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将衣服反穿,衣服和裤子不分。经常将家里的东西从楼上扔下,和家人发脾气,家人暗暗叫苦,带着杨奶奶经多方就诊和治疗,病情始终没有改善。最终,杨奶奶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哈医大二院就诊。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吴云教授经过详细的临床评估,考虑患者为阿尔茨海默病,为其进行了包括MRI及PET/CT诊断室的多种影像学检查,经与PET-CT诊断科主任李萍教授会诊,确诊杨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经过全面评估杨奶奶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可以进行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随后郭冕教授与麻醉科主任张兵教授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经过周密的计划与准备,成功实施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手术进行顺利,术后第一天患者的认知即得到了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吴云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为公认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级联假说”认为Aβ为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复杂病理事件的始动因素,可比临床症状提前10-20年出现,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核心。此外,还有基因突变学说、Tau蛋白异常修饰学说、氧化应激学说、金属离子代谢紊乱学说、内分泌失调学说、脂类代谢紊乱学说、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炎症学说、胆碱能损伤学说、神经血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细胞周期重返障碍学说、褪黑素缺失学说、线粒体功能紊乱学说、轴突转运障碍学说、突触受损学说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脑内Aβ过度沉积出现在其他病理生物学改变的上游,从发生时间先后的角度,Aβ可谓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罪魁”,而清除Aβ的治疗方法会使患者受益。郭冕教授表示,2015年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JonathanKipnis首次提出并完整描述了脑内淋巴管结构与功能。淋巴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功能系统,它可以引流淋巴液,清除机体内的异常蛋白、细菌等异物。谢庆平教授根据这一理论首次采用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术式成为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最为有效治疗手段。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通过超显微手术技术将颈深部淋巴管与静脉精确吻合,建立新的淋巴引流路径,增加脑部淋巴液的排出,帮助移除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等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有害物质。随着我们新技术的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阿尔茨海默病不再是无法攻克的难题。哈医大二院此次成功的手术实践不仅是我省医学技术的一大进步,更是对患者家庭的极大鼓舞。它标志着黑龙江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多学科团队合作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未来,哈医大二院将继续致力于此类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情景李大爷酷爱文学,最近在看书的时候右眼出现一阵一阵的发黑,李大爷以为是年纪大了,容易劳累便没有当回事。可过了几天,右眼发黑的症状频率增加,于是李大爷和老伴来到了医大二院眼科来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没有发现眼睛有什么问题,两人就安心的回家了。但是接下来几天症状依旧频频发生,这时李大爷突然想到医大二院神经外科王老师在公众号里介绍的血管疾病中,也有眼前发黑的症状,故而第二天李大爷又来到医大二院神经外科找到了王老师,在王老师的建议下做了颈动脉超声后,终于发现了真正的病因:右侧颈动脉狭窄!就诊经王主任介绍,李大爷得知了为什么明明是颈部的动脉狭窄,症状却出现在眼睛上了呢?原来给眼部供血的重要血管:眼动脉是颈动脉的分支,主干堵了,分支自然供血就少了。当颈动脉重度狭窄时,眼动脉就会缺血,所产生的症状就是眼前发黑(医学上叫黑矇)面对一脸不可置信的李大爷,王主任又问道:平时血压怎么样?李大爷:有高血压15年了,吃降压药控制在130/85mmHg左右。王主任:有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史吗?李大爷:没有。王主任:平时抽烟喝酒吗?李大爷:抽烟20多年了,喝酒也快20年了。王主任: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喝酒等都会导致颈动脉狭窄。为了进一步确诊,李大爷又做了血管造影,最后结果确实是:颈动脉狭窄,而且是重度狭窄,狭窄程度达到80%以上。治疗确诊之后,王主任和李主任以及科里其他大夫会诊后,决定为李大爷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所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顾名思义就是先把颈动脉切开,然后将其内膜的斑块剥离掉。尤其对于斑块有严重钙化,血管异常迂曲的患者,还有不能耐受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服用的患者来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更适合。当然也不是术后就一劳永逸了,剥脱术后也有再次狭窄的可能性,但是概率很低,大约在10年5%以下。剥脱术后的患者也要终身服药,服用抗血小板和降血脂等药物预防血管再次狭窄。附一例最近的剥脱手术65岁女患,CTA及造影明确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是2月16日医大二院脑外三李主任与王主任完成的一台剥脱手术,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日又一次刷新记录,一个半小时完成。
老话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不自主的跳动也可能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这种疾病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聊的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面肌痉挛该如何治疗?且听我一一道来……一、什么是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又称为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是指一侧的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面部肌肉痉挛。原发性的面肌痉挛大多由于面神经根受到伴行血管的压迫导致面神经脱髓鞘病变,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冲动之间发生短路而造成面部肌肉痉挛。也有学者认为血管的长期压迫导致面神经核的兴奋性异常增高也是一个病因。总的来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最主要的病因就是血管的长期压迫。当然,某些占位性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干病变及骨性病变可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一般原发病因解除后症状多可消失。二、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表现为一侧的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抽搐多从眼睛周围开始,逐渐向下扩大,累及嘴吧周围和面部的肌肉,严重者可累及同一侧的颈部肌肉。当情绪紧张时,可使症状加重,睡眠和休息时症状消失,常常伴有头痛、耳鸣、也可出现面瘫。需要与习惯性的面肌痉挛相区别,习惯性的面肌痉挛多见于青少年,其面肌痉挛一般是可自主控制、短暂的双侧面部肌肉抽搐,通常是由于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及其他急性病导致。三、治疗1、手术治疗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治愈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患者症状术后并非立即消失,而是经过1周到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逐渐消失。大部分患者症状术后3-6周内缓解。因此,建议对术后的患者应该持续随访至少6个月。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听力障碍,造成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听神经和(或)其滋养血管。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术后听力丧失率已降至0.8%-7.9%。2、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肉毒毒素疗法、面神经周围支药物注射疗法、经茎乳孔面神经主干药物注射疗法等,优点是不用做开颅手术、经济实惠,缺点是复发率比较高,可出现面瘫、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发症。四、注意事项1、面肌痉挛治疗时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蒜等,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选补气养血食品,既利于治疗,又利于预防。2、面肌痉挛功能锻炼(1)多做抬眉、双眼紧闭、鼓气、张大嘴、努嘴、示齿、耸鼻等。(2)用毛巾热敷,每晚 1-2 次,勿用冷水洗脸,注意头部保暖。(3)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4)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睡眠。3.面肌痉挛饮食须知(1)面肌痉挛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制品,洋葱,瘦肉,山楂,紫匣,海带,大枣,苦瓜,香蕉等。(2)面肌痉挛患者应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热性食物。(3)面肌痉挛患者面部抽搐时,应双眼紧闭,嘴紧闭(痉挛患者禁食酸性食物)。想了解更多,请扫下面二维码咨询!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17.2%(约1960万)。也有研究称,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会出现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神经病变病理分型主要为大纤维受损及小纤维受损,临床上以大小纤维混合病变为常见,其中以远端肢体对称性多神经病变为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三个方面,疼痛、麻木以及感觉异常。疼痛包括自发性疼痛和刺激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就如烧灼样疼痛、电击痛、刀刺样疼痛等;刺激诱发性疼痛即为,日常生活中一些轻微的触碰就可能诱发剧烈的疼痛;感觉异常往往表现为手套袜子样麻木感;以上因素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畸形,感觉神经病变导致保护性感觉丧失,如患者在泡脚时无法感知过高的水温而导致烫伤,进而形成足部溃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主要有SNRIs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局部用药、盐酸曲马多和吗啡类镇痛药等,由于使用的药物多为抗抑郁药以及阿片类药物,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配合非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是目前临床所急需。其中,脊髓电刺激(SCS)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已在国内外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多种类型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导线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针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电刺激,阻断疼痛感上传到大脑中枢,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衷心建议广大糖足患者朋友,具备一定的疾病常识,如果出现疼痛症状,也不要过度担心和避讳,积极到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保证较好的疗效。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科普的是三叉神经痛。对于三叉神经痛,有人这样打比方说生孩子的痛就像是20根肋骨同时掰断时的痛苦,而三叉神经的痛好比是100根肋骨同时掰断时的痛苦,这种痛苦要比生孩子还痛上5倍。因此,三叉神经痛又常常被患者形容成“天下第一痛”、“痛不欲生”、“无法言说的痛”等等。那么,三叉神经是什么?三叉神经痛又是怎么回事?一旦我们患了三叉神经痛我们又应该怎们办呢?别着急,下文带你一文读懂三叉神经痛……一、什么是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主要分布在哪?三叉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就是既管运动又管感觉的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主要支配的是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咀嚼肌位于脸颊两侧,俗话说腮帮子那一块,咬紧牙齿可以摸到两侧紧绷的咀嚼肌,主要是支配下巴的上移)的运动,并将头面部的感觉信息传送到大脑。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形似鱼叉,三叉神经由此而得名。三支分别为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的收缩。二、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又称为痛性抽搐,表现为一侧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发病率为180/10万人左右,男性稍多于女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第二、三支较第一支痛多见。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三叉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从而引起了三叉神经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神经就像电线一样,三叉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神经就像两条零线和火线一样,当三叉神经长期受到血管的压迫,神经发生脱髓鞘,就好比零线和火线的外皮丢失,零线和火线直接接触从而发生了短路。除此之外,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也可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于颅后窝局部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肉芽肿等导致,也可继发于颅底侵入瘤颅底蛛网膜炎等。三、三叉神经痛有什么表现?患者会把疼痛描述为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疼痛一般突然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又突然停止,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期同正常人一样。疼痛常位于上嘴唇、鼻翼、口角、门犬齿、齿龈和口腔黏膜等处。三叉神经痛很容易发作,有时仅仅是说话、吃饭、刷牙、洗脸等脸部的随意运动或触摸脸部均可诱发疼痛。因为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因反复揉搓面部以求减轻疼痛而致皮肤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有的患者为了不引起疼痛而不敢吃饭、洗脸,最后导致面容憔悴、情绪抑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四、三叉神经痛该如何治疗呢?1、药物治疗约有一半以上的原发性 TN 患者口服小剂量卡马西平等药物可长期有效缓解疼痛。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最确切、最为常用的药物,其他药物疗效均不确切。缺点是:该药的毒副作用使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主要的毒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胃肠道反应、共济失调、肝损伤、白细胞降低等。2、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有些患者三叉神经痛反反复复发作,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很好控制的情况下,也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多采用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缓解症状,成功率较高,年龄没有限制,9成患者手术后可以根除。此外,还有三叉神经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毁损术,后两种方法极少用到就不做赘述。五、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1、规律饮食,日常饮食多吃细软易嚼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B,避免辛辣刺激太烫的食物。2、平时吃饭、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动作要轻柔。3、注意头部和面部的保暖。六、病例分享1、患者刘某,女,44岁。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间断性疼痛,服用卡马西平片治疗,出现皮疹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来到我院我科行手术治疗。2、患者术前T1、T2、增强提示岩斜区近三叉神经脑膜瘤,诊断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3、诊断次日行岩斜区脑膜瘤切除合并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4、术后复查MRI,可见各解剖结构清晰,肿瘤完全被切除。5、术后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面部感觉正常,运动功能正常,无面瘫,视物无重影,听力正常,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恢复良好。七、结语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这次的科普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脑膜瘤究竟是什么?普通人想到是肿瘤,而且发生在大脑,很容易谈“瘤”变色。但正确认识之后,大可不必绝望。别慌!接下来,请听小编为您科普。脑膜瘤是什么?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三分之一,尽管大部分脑膜瘤是良性的,但也有恶性的类型。其实,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三层膜,由外到内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合成为脑膜。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蛛网膜帽状细胞位于覆盖大脑和脊髓的薄层蛛网膜内。脑膜瘤有几种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脑膜瘤分为三个等级:WHOI级脑膜瘤是良性的肿瘤,占脑膜瘤的65~80%,一般手术彻底切除后多数可以长期存活,很少复发;WHOII级脑膜瘤为非典型脑膜瘤,脑膜瘤的20%~35,介于良恶性之间易于复发;WHOIII级脑膜瘤为间变性或恶性脑膜瘤,占脑膜瘤的3%,一般术后会复发。 脑膜瘤有什么特点?大多数脑膜瘤生长非常缓慢,通常持续多年而不引起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有时它们对附近的脑组织、神经或血管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多数为单发,一些患者可能会在大脑或脊髓的其他部位同时发生多个肿瘤;脑膜瘤常见于女性,通常老年人发现最多,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脑膜瘤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脑膜瘤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可能与一定的内外因素有关。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脑膜瘤的发生与手机的使用有关。暴露于电离辐射,尤其是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与颅内肿瘤,尤其是脑膜瘤的发病有关。也有证据表明脑膜瘤与低剂量辐射之间存在联系;脑膜瘤的发病可能和雌激素有关,因此脑膜瘤在女性中更常见。一些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增加脑膜瘤发生的风险;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使脑膜瘤的患病风险增高,患者也更有可能发展为多发或恶性脑膜瘤;肥胖人群中脑膜瘤的患病率较高,肥胖与脑膜瘤发病率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关系;脑膜瘤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5岁后会急剧增加,0-14岁的儿童风险最低。脑膜瘤有什么症状?脑膜瘤通常是生长缓慢的肿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一些脑膜瘤可能在患者头部损伤、中风等进行头部扫描时意外发现,症状和体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脑膜瘤的症状可能包括:视力的变化,如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头痛,尤其是晨起疼痛明显;性格或行为的改变;耳鸣或者听力损;记忆力下降或失忆;嗅觉丧失;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语言困难;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以上症状,请保持良好心态,并及时就医。诊断脑膜瘤该做哪些检查?脑膜瘤常见的生长部位在哪?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需要及时就诊。但由于大多数脑膜瘤生长缓慢,症状可能非常轻微,患者和/或医生可能会将其归因于正常的衰老现象。有时,与脑膜瘤相关的一些症状也可能是由身体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未能及时治疗或误诊并不罕见。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常用于初筛,或对脑膜瘤的钙化、周围骨组织的侵袭情况等提供有用的信息;核磁共振成像(MRI):通常需要做增强扫描,通过这项成像提供了脑膜瘤的形状,与周围血管、静脉窦、脑组织等更为详细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行DSA检查以判断肿瘤供血情况。或需要对肿瘤样本进行活检,以排除其他类型的肿瘤,及良恶性的诊断。凸面脑膜瘤生长在头骨正下方的大脑表面,约占脑膜瘤的20%,在肿瘤变大到压迫脑组织之前,凸面脑膜瘤可能没有症状;镰旁和矢状窦旁脑膜瘤形成于镰旁或矢状窦旁,大脑镰是硬脑膜从颅顶正中向大脑两半球之间突入的镰刀形皱襞,在大脑镰上缘内含有上矢状窦,由硬脑膜的两层分开而形成,其内为静脉血。脑室内脑膜瘤形成于大脑的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在这里产生和分布,脑室内脑膜瘤可能使脑脊液流动受阻而导致脑积水;蝶骨嵴脑膜瘤形成于眼部后方的颅底,大约20%的脑膜瘤是蝶骨嵴脑膜瘤;嗅沟脑膜瘤发生于前颅窝底的嗅沟部位,约占脑膜瘤的10%。这种类型的肿瘤会导致嗅觉丧失,如果增长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导致视力障碍;后颅窝脑膜瘤形成于后颅窝,如小脑凸面、斜坡区和枕骨大孔区,约占脑膜瘤的10%,它会压迫颅神经,如面听神经,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和听力障碍;鞍结节脑膜瘤起源于颅底垂体和视神经附近,该区域的肿瘤可导致视力问题和垂体功能障碍;复发性脑膜瘤:任何脑膜瘤都可能复发,当脑膜瘤复发时,通常会变得更具侵袭性。脑膜瘤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外科手术:是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脑膜瘤,但有时完全切除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严重残疾或生命危险时,则需要保留部分肿瘤。如果肿瘤为良性,仅残留小部分,建议定期随访扫描或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如果脑膜瘤残留、病理类型为不典型或恶性,需要进行放疗。放射疗法使用高能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杀死肿瘤细胞,以缩小肿瘤,减少脑膜瘤复发的机会。化疗:良性脑膜瘤不用化疗,对于非典型或恶性脑膜瘤,除了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外,可进行化疗。观察:对于症状进展缓慢的老年患者、治疗对患者有重大风险的患者、在获得替代治疗方案后选择不进行手术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或放疗。预后:与脑膜瘤的分级、部位、切除程度有关,还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有关。经过上面的科普,我想大家对脑膜瘤有了全面的了解,其实,疾病并没有这么可怕,如果发现自身不适,请积极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聊一聊垂体瘤的那些事,希望今天的科普对大家有所帮助。一、 什么是垂体?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结构叫做垂体。虽然垂体很小,但是对于身体的生理活动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分泌各种各样的激素,通过这些激素来影响着我们的生理活动。(图中红圈部分为垂体)二、 垂体有什么功能呢?垂体通过漏斗柄和大脑相连,垂体本身根据功能和结构分为两部分——神经垂体和腺垂体。在垂体的前上方为视交叉,是我们视神经在脑内的交汇点。垂体含有很多腺细胞,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等激素。1、生长激素——和我们的蛋白质合成、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关。如果在幼年时这种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就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引起侏儒症。如果分泌过多,则会导致巨人症。2、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我们的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我们神经、肌肉兴奋性有重要作用。如果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以导致甲亢或者甲减。3、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我们生殖器的发育和成熟,也是维持我们性欲和生育能力的重要激素。4、催乳素——可以促进女性乳房发育和分泌乳汁,当女性怀孕之后,催乳素也会分泌增加……可见,垂体和我们的生长、发育、繁衍息息相关,因此它也被称为内分泌之王。三、 什么是垂体瘤,垂体瘤又有什么症状呢?当垂体内的某些细胞发生瘤变后,垂体内的某一种细胞就会无限的增殖,不会受到身体调控的抑制,最终形成了垂体瘤。当瘤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下列的一些症状:1、垂体瘤压迫前方的视交叉,引起视力改变。我们前面提到,垂体的前上方是视交叉,当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压迫了视交叉,就会出现看东西所能看见的范围变窄了、视力下降等症状。视野变窄2、乳房发育,分泌乳汁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垂体可以分泌一种叫做泌乳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够促进女性乳房发育,生育之后能够促进乳房分泌乳汁。但是当垂体中分泌泌乳素的腺体细胞瘤变之后,它们会疯狂生长,就会形成泌乳素型垂体瘤,同时还会向身体中分泌大量的泌乳素。这个时候,患者的乳房就会发育,分泌出乳汁。不管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困扰。3、身体突然长高或者是四肢变大,五官变形前面我们提到垂体还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当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发生变时,就会形成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如果是小孩子患上这种垂体瘤,由于小孩子的软骨还没有闭合,生长激素就会导致小孩子不停的生长,成为巨人症。如果是成年人,软骨已经闭合,一旦患上这种类型的垂体瘤。那么过多的生长激素不会让他们变高,但是会让患者的关节变大、五官变形,引起肢端肥大症。垂体瘤引起五官改变肢端肥大症4、甲亢垂体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的紊乱,表现为甲亢。患者心跳加速,喜凉怕热,情绪容易激动。5、月经不调、不孕泌乳素可以引起女性的月经紊乱、闭经和不孕。6、皮质醇增多症由于垂体瘤持续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促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即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多血质外貌、高血压、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糖尿病。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指脸部及躯干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和锁骨上窝脂肪垫是库欣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7、性欲下降、性功能减退由于体内激素的紊乱,开始出现性功能下降,男性出现阳痿。8、患者会出现头痛,当垂体瘤破裂时可以引起剧烈头痛。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紫纹四、 垂体瘤该如何治疗呢?1、吃药对于泌乳素增多的垂体瘤可以通过药物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时一定是泌乳素增多的那一型垂体瘤建议吃药治疗。优点是避免了手术开刀的风险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足的地方就是要经常服用药物。2、手术手术目前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经鼻微创切除垂体肿瘤。医生可以通过鼻腔,打一个小孔,进入到颅内,切除垂体。优点就是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之后就不需要再长期吃药,效果立竿见影,缺点有创,需要进一趟手术室,同时,还要冒一定风险。3、放射治疗应用伽马刀,利用射线摧毁垂体瘤。但是利用伽马刀治疗垂体瘤还是有可能会引起一些风险,比如导致正常垂体被破坏、视神经受损、增加颅内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因此在选择伽马刀治疗垂体瘤时需要慎重对待。五、 结语以上是对垂体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女患,多年来饱受病痛折磨,寝食难安,影像学显示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风险极高,实施手术治疗时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术者的经验技巧均是极大的考验。叶伟主任在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后,行相关检查,继而制定最为个体化手术方案。并最终实现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在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既往症状明显改善,目前距手术完成已六年整,复查头颅CT未见肿瘤残余或复发,患者内心阴霾也随着肿瘤的切除而消散。
脑活检是为了确诊脑部病变而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是在手术室中局麻或者全麻下进行,术中取出病变的脑组织、血管或硬脑膜(覆盖大脑的最外层膜),也可以取头皮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脑的核磁共振和CT扫描只能提示颅内病变可能是良性或恶性肿瘤、感染或血管异常等。这些病变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对这些病变最确切的诊断方法是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没有病理检查,医生将无法为患者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颅内的肿瘤而言,切除肿瘤或者进行活检的决定是在医生考虑了多种因素之后做出的,如果确定活检是指导进一步治疗的最佳方法,那么将执行最安全,最准确的进入颅内病变的途径。 脑活检可分为开颅切除部分病变组织活检或者立体定向脑活检,大部分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活检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立体定向技术类似于汽车中的GPS系统引导汽车达到目的地,立体定向脑活检使用活检针到达大脑深处,可获取用于诊断目的的脑组织样本,以相对安全的方式对脑部疾病作出诊断以指导治疗。由于损伤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和诊断率高,临床中应用广泛。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过程 现代立体定向手术要进行头部的核磁共振或CT成像,在计算机工作站制定手术计划,避开血管和重要部位,精确定位并靶向脑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在进行头部核磁共振或CT成像之前,需剃除局部或全部头发,在头部安置金属框架、颅骨安置金属标记物或者头皮不同部位粘贴标记物,从而提供了参考标志,接着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利用立体定向导航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手术。立体定向导航系统可分为无框架和有框架系统,它们都使用基本相同的原理来执行任务,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神经外科医生可以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使用他们最熟悉的系统进行手术。国内最常用的立体定向导航系统是Leksell头架,近年来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机器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制定手术计划的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血液、心脏和肺部等术前检查。 制定手术计划之后,患者进入手术室并固定头部进行手术。除非局部头皮或者颅骨的取材可以局麻,大部分患者需要全麻。麻醉后头皮消毒并切开一个小切口,在颅骨上钻孔并打开硬脑膜,也可以不切开头皮直接钻孔,接着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将立体定向活检针引导至颅内病变处,取材获得样本,取材后缝合切口。取到样本后立即进行病理检查,通常在一周左右获得最终的病理结果。有些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有轻微的疼痛,多数患者可在术后两三天后恢复正常活动,头皮缝线将在10天左右拆除。我们采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下的脑活检手术适应症 脑活检可以诊断出的常见疾病是肿瘤、感染(例如脓肿)、炎症(例如脑炎)、脱髓鞘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 脑活检有助于识别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病变或有开颅手术禁忌的患者,以便指导其他适当的治疗。手术风险 除了麻醉风险外,立体定向脑活检的手术相关风险包括颅内出血、感染、癫痫、脑肿胀或无法获得组织进行诊断,这可能需要重复活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进一步治疗。目前先进的软件和设备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精准。 总之,脑活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微创手术,通过取出脑内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脑部疾病提供了可靠诊断,有效指导了临床进一步治疗。
年轻女患,面部疼痛的症状伴随已久,对手术的恐惧与三叉神经痛所带来的折磨始终让自己矛盾。在求医问药的路上,病痛的进展却从未停下脚步。随着疼痛出现的日益频繁,程度的日益加重。口服药物的疗效却日趋微弱。终于下定决心向叶伟主任求助,希望可以缓解病痛。叶伟主任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症状以及血管、神经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完整的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手术更是不容有失。最终也是不负众望的彻底松解粘连的神经,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且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已是术后第二年,无明显复发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