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本质是一种全身性炎症疾病!其实,AS的本质是一种全身性炎症疾病,在疾病早期,疼痛是炎症的表现,当炎症控制后,多数患者疼痛会减轻至逐渐消失,但是也不尽然,一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即使疼痛消失了,但是血液检查仍然显示明显的炎症反应,这些患者一旦被自我感觉的假象蒙蔽,会掉以轻心,对下一步的积极治疗造成负面影响。 炎症的持续存在是造成人体持续损伤的根本原因,因此除了自我感受,更应该尊重科学,定期到医院风湿科进行炎症指标的监测很重要,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 另一方面,对于中晚期患者,炎症反应逐渐静止了,但疼痛仍然很明显,这时的疼痛就是慢性的骨关节和肌腱、神经等损伤的表现,而非治疗无效,治疗药物应该相应进行转换,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中晚期患者疼痛的原因是慢性骨关节、肌腱和神经损伤的共同作用。 AS不仅累及脊柱包括腰椎、胸椎和颈椎,逐渐造成脊柱强直、韧带骨赘、骨质疏松甚至压缩性骨折,还可以影响双髋、肩关节等肢带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等外周关节,以及骨盆、足跟、髌韧带等肌腱附着点,造成关节积液和软组织肿胀,不及时治疗后逐渐造成各种侵蚀破坏。AS最早累及骶髂关节,后逐步引起严重的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还可以出现下列症状:AS也造成内脏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害,例如:主动脉根部扩张、瓣膜扩张返流甚至脱垂,病变早期因患者没有症状而延误了诊治,晚期不得不进行开胸心脏换瓣手术,但是在全身炎症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仓促盲目进行手术后,瓣周漏往往难以避免,手术以失败告终,再手术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肉体伤害和金钱损失。 眼睛的伤害表现为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炎、甚至全眼炎,患者眼痛、红肿、视物模糊甚至突然失明,需要尽快强有力的治疗,以免造成终生遗憾。有的脊柱关节炎患者可伴有银屑病(皮肤病)、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而长期被误诊为普通的皮炎或者肠炎。 另外,不少脊柱关节病患者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困扰,年轻患者带病工作者不少见,难以胜任工作压力的感受时时存在,甚至薪资受到明显影响。 疾病对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很多患者的社交生活和娱乐活动明显减少。中晚期患者腰椎、颈椎活动受限,视野明显缩小,如厕、运动等困难,生活质量很差。为了避免疾病中后期的各种损害,早期确诊、迅速完全控制炎症才能达到持续改善症状、改善机体功能水平,最终恢复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
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遇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许多蝶友的心里都曾有过这样一个声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尤其在患病的前一两年,是大家与SLE最难“和解”的一段时光。忍受着疾病带来的恐慌与焦虑,有人翻阅了大量的医学书籍,有人跑遍了有名的医院,就想弄清楚自己患病的原因。其实每当医生们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也很想告诉蝶友们准确的答案,但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SLE的病因至今为止还不是十分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激素水平、免疫调节等常见因素有关目前,全球SLE的患病率为0~241/10万,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每10万人中有30~70人会患上SLE,男女患病比为1∶10~12[4] ,女性患SLE的比例远超过男性,据推测我国SLE患者群体已经超过百万了。下面互助君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些可能会诱发SLE的因素:01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SLE具有家族发病聚集性,大约有 10% ~ 12% 的 SLE 患者,他们的一级亲属也同样患有狼疮。如果患者是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共同发病率为 24% ~ 69% ,而异卵双胞胎仅为2% ~9%。此外,医学家还发现某些基因缺陷也与SLE的发病有关,如Fas、Bcl-2等,目前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候选危险基因分析已鉴定出有超过40个基因与SLE相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SLE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SLE并不是一个经典的遗传性疾病。它不像高血压、白化病等,具有比较高的遗传性质,只是对于常人而言,SLE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相对更高。02环境因素除了以上的遗传因素,外部环境也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如:1.日晒 图片来源:摄图网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和病情加重的“元凶”之一,数据表明有高达60%的SLE患者就是因为晒太阳而诱发或者加重了病情[1]。2.感染图片来源:摄图网在众多的感染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感染,其中与SLE关系最密切的是EB病毒感染(疱疹病毒)。3.化学图片来源:摄图网部分SLE患者在患病前可能接触到一些化学试剂,如染发膏、纹眉色剂、指甲油等,这些化学试剂也有可能是诱发SLE的原因。4.药物图片来源:摄图网平时大家较常接触的药物也可能引发SLE,如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抗结核药(异烟肼)、降压药(卡托普利)及精神类药物(氯丙嗪、苯妥英)等。03雌激素因素有研究发现,80%~90%的SLE患者为女性,随着月经期、妊娠期等变化,引起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女性SLE发病及加重的诱发因素。04自身免疫因素当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时,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会与相应的抗原形成名叫“免疫复合物”的物质,如果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大量堆积,就会给全身的血管和相应的组织器官带来炎症,最终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影响SLE发病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你现在还是很难与SLE“和解”,不妨学习尝试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吧。图片来源:摄图网 调节情绪的小方法1.找到负面情绪的来源:出现负面情绪时先保持冷静,你可以先通过自己的表现对情绪做一个基本判断,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在我心中,狼疮是什么?我现在有什么感受?我的身体有哪里不舒服?我要怎样解决这些不舒服?通过反问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找到负面情绪的来源,从而消除它。2.做深呼吸:当你觉得自己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不妨试试来个深呼吸吧。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得到有效的放松,同时能让我们远离焦虑和急躁。深呼吸方法:先均匀缓慢的吸气,尽量深呼吸让气体充满整个胸腔,随后用力吐气,保持吐的干净。你可以采用“吸-停(心里默数10个数)-呼”的方式,10个深呼吸后你会感觉平静许多。
SLE患者的胃真是委屈,由于大部分患者每天都需要服下大量药物来稳定病情,这些药物落地后,还没开始发挥作用就开始“搞事情”,它们伤害的就是胃,所以一般医生都会搭配护胃药物,免得病情还没稳定,胃倒是先坏掉了。不少人,整天口里喊着“养胃、护胃”,然而并没有真正的行动起来;当然也有不少人,真正将“养胃护胃”付之行动,但结果却是打着“养胃护胃”的幌子,行者伤胃的事,最可怕的是本人竟被蒙在鼓里!人类的爱真可怕!对此,科普君便来和大家盘一盘那些年,我们听过甚至做过的“养胃护胃”误区吧~误区:长期喝清粥养胃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养基本等于休息,又约等于不做任何事。同理,那么养胃养胃不就是减少胃的工作,让其充分的休息。而粥属于流食,进食后,基本上不需要胃进行过多的加工,便可以被吸收。这难道不对吗?短期喝粥确实没有什么不好,尤其是当胃部出现不适或胃病发作的时候。但长期以粥为主食,容易将胃养出“公主病”,一遇到稍微坚硬的食物,就罢工,如此便会出现难以消化的情况,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就出现了。此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是不适宜喝粥的。粥一方面能促进胃酸分泌,一方面又是流质食物,容易反流,连同胃酸一起返,“烧心”的感觉反而更严重。而且,粥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长期喝粥还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并不利于患者康复。误区:长期食用苏打饼干养胃很多胃不好的人经常用苏打饼干充饥,淀粉烤制后形成的糊化层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这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市面上有一些苏打饼干中的脂肪含量很高,过多摄入会增加胃的负担。其次,苏打饼干是经过高温烘烤的,会使得丙烯酰胺的含量增加,这种物质会促成良性或恶性肿瘤的形成,并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受损,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经常大量的吃苏打饼干是会增加生病几率的。误区:吃猴头菇饼干养胃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猴头菇和猴头菇饼干是不可以画上等号的。俗话说,抛开剂量谈疗效都是耍流氓。猴头菇饼干中的猴头菇含量是极少量的,根本无法发挥功效。对此,可能有人就会说了,多吃并长期食用不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剂量了。我们暂且不说这需要吃多大量的猴头菇饼干,猴头菇饼干大多含有大量的油脂,有时为了调味还会加入较多的糖和盐,长期大量使用不仅会增加胃的负担,而且大量的高盐摄入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如此看来,长期使用大量猴头菇饼干的养胃速度肯定跟不上其伤胃速度,这是花钱买亏吃吗,不仅吃了个寂寞,还伤胃。误区:肉类不好消化,多吃素食很多人觉得肉类不好消化,而蔬菜等素食更好消化,胃不好的人只能吃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肉类中含有多种植物性食物不具备的营养素,如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铁、锌以及某些B族维生素。胃黏膜修复、更新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而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因此,应该适当吃一些瘦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误区:胃不舒服喝杯牛奶缓解传统观念认为,牛奶可以稀释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让胃病患者感到舒适。生活中,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等症状时,喝杯热牛奶的确可以缓解症状,那是由于它暂时冲淡了胃酸。至于牛奶可以治疗胃病就更言过其实了。研究表明,牛奶促进胃酸的作用,比其中和胃酸的效果更强。因此,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等胃酸过多的患者以及喝牛奶后腹胀腹泻的人群都不宜喝牛奶。那么正确的养胃护胃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控制“盐”值高盐饮食是胃炎的一大致病因素,高盐饮食不仅容易损伤胃粘膜,还会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此外,高盐易导致肾脏负担、心脏负担、血管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减少富含盐的食物以及腌制品的摄入,控制饮食中的盐每人每天6g。细嚼慢咽经过细嚼慢咽的食物,进入胃以后,更容易被充分消化。同时,咀嚼过程中,人体消化系统会条件反射地分泌出更多消化液,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保护胃黏膜。另外,细细嚼还可以延长进餐时间,使大脑更及时捕捉到“吃饱”的信息。避免因进餐太快而摄入过多食物,给身体和肠胃造成负担。保持好心情胃病的发生与情绪相关,如果长期处在压力或者压抑、紧张的环境下,会出现食欲减退、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情绪波动越大,胃酸分泌越不稳定,因此保持好心情也是养胃的关键之一。正确用药有研究显示,滥用抑酸药,容易导致胃部长时间缺乏胃酸,而胃酸缺乏者患胃病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有胃病的患者应查明自己的病因后按照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莫把治胃病,变成致重病。除此之外,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胃粘膜具有一定的损伤,不可随意使用,要谨遵医嘱服用。护胃日一年一度,但护胃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终生坚持。让我们一起护着胃,养好胃,成为一名“护胃军”吧~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而“腰缠万贯,日食不过三餐”,这最重要的一餐莫过于年夜饭。马上就要欢欢喜喜过大年啦,想必各位已经备好了鸡鸭鱼肉和腊味年货,只待时机成熟便制成佳肴上桌。你家年夜饭必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图片来源:微博 然而,痛风患者可要发愁了,光是上面两碗看似清淡却嘌呤颇丰的芝麻汤圆、红豆粥,就已经够让他们为难的了,更别说乍一看就不简单的酱香排骨和大盘鸡了。要知道,高嘌呤饮食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嘌呤在痛风患者体内代谢为尿酸,血尿酸浓度快速升高至过饱和状态时,析出尿酸钠微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骨膜及周围组织中,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即痛风急性发作,表现为特定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剧烈疼痛,患者常痛得满头大汗。 有言道:“在吃的法则里,风味大于一切。”然而在痛风患者的饮食法则里,嘌呤含量大于一切。但是“好风味”必定与“低嘌呤”矛盾吗?小编参照《史上最全食物嘌呤表,会吃的人不担心尿酸高》一文拟出了一份二者兼备的年夜饭食谱,客官请自取~ 1为痛风患者量身定制的年夜饭食谱来啦在翻看菜谱前,先把烹饪纲领牢记心中:鸡精蚝油要少放,肉类煮沸不喝汤。原因很简单:上述调味品的嘌呤含量高得吓人;而作为年夜饭主角的肉类虽嘌呤丰富,但煮沸后嘌呤即溶于水留在汤中,肉中的嘌呤就变少了。1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首先奉上肉类黑名单:红肉(牛羊肉)、动物内脏、海鲜(虾蟹)、贝类、肉汤(火锅在内)。以下为白名单榜上有名者:松鼠桂鱼:这道苏浙名菜的用料主要有桂鱼、鸡蛋、番茄酱、白糖和白醋,均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既有排面又好吃,实属优秀!鸭血粉丝汤:这是一道金陵传统美食。鸭血这类血制品由于含水量高,嘌呤含量比动物内脏低得多。恰巧粉丝又是一种低嘌呤食物,二者组合岂不妙哉!但要注意,不能添加鸭肠等内脏哦。炖鸡汤:炖汤大概是整鸡最常见的做法了。鸡肉以及作为辅料的党参、枸杞和红枣均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每 100 克食物含嘌呤 25~150毫克)。整鸡炖汤使得鸡肉中的嘌呤溶解在汤中,只要不喝汤,鲜美的鸡肉在痛风未发作期间可适量朵颐。 红烧猪蹄:猪蹄是道百搭的菜,既可作为红烧猪蹄上得宴会厅,又可改名酱肘子下得路边摊。众所周知,红烧猪蹄的精髓在于软糯Q弹的猪皮以及软烂分离的猪肉,恰好二者均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所以,痛风患者在未发作期间可适量食用。 2蔬菜是主打歌首先记住蔬菜黑名单:豆芽、海产品(紫菜、海带)、干制菌菇。除上述种类外,蔬菜食用越多,血尿酸水平越低。这里推荐莲藕、茭白、芋头、土豆、淮山、慈菇等根茎类蔬菜。糯米莲藕:湖北名菜之一,主料糯米、莲藕、红枣均为低嘌呤食物,卖相好,味道也好。 土豆饼:著名街边美食之一,主料土豆、面粉均为低嘌呤食物。土豆饼属于为年夜饭“锦上添花”的菜品。 酱汁淮山:湖南名菜之一,淮山属于低嘌呤食物,而酱汁含大量生抽、蚝油,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可过一遍清水再食用。 3饮品拒绝酒和糖首先牢记饮品黑名单:啤酒、白酒、黄酒、果汁、含糖汽水。这些饮品都是嘌呤集中营。 好那一口酒和肥宅快乐水的痛风人士别叹气,白名单上有这些呢:牛奶、茶、咖啡、红酒(适量)。关于红酒是否增加血尿酸水平一直存在争议,不过在糖尿病&内分泌综合学会(IDEA)发布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管理共识(2020)中,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来说,适量摄入红酒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另外,苏打水虽在白名单里,但并无传说中的降尿酸作用。普通苏打水pH值为7.5至9.0,呈弱碱性,可以通过碱化尿液而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让尿酸更容易经肾排泄,提高降尿酸药的疗效。但是,与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的疗效相比,这种作用十分有限。 4主食总是最稳重北方的面条,南方的米饭,都是低嘌呤的好主食。若想吃粗粮,记得避开各色豆子(黑豆等)即可,它们都差点进了高嘌呤阵营。 5低果糖水果是个宝水果中嘌呤含量很少,且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但要注意避免大量摄入富含果糖的水果,尤其是果汁和水果干。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有: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2总结据统计,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到13.3%,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除药物治疗外,饮食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治疗手段。详细的食物嘌呤表见《史上最全食物嘌呤表,会吃的人不担心尿酸高》,除上述菜品外,可根据界妹总结的食物嘌呤表自行定制出其他“好风味”与“低嘌呤”共存的食谱。开吃吧,年夜饭!
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它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往往不止于疼痛本身,脊柱炎症或结构损伤导致的炎性腰背痛、晨僵及脊柱活动度受损、葡萄膜炎、炎性肠病等,这些损害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正常参加工作的能力及工作效率,导致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时间减少、因病请假,最终可能被迫更换工作或退出劳动力市场。 40%~69%的强直患者至少每年有1次因病请假的经历,年平均旷工天数为6~69天。强直因丧失工作能力最终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是健康人的3倍,且风险逐年增加,1/3的强直患者在患病20年后离开工作岗位。而令强直患者丧失劳动力的几大原因,总结起来有这几点。 疾病严重程度 强直疾病症状持续时间和延误诊断时间越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的风险越大。有研究显示,疾病确诊5年和15年的强直患者,工作生产力丧失程度分别为13%和23%。自疾病确诊,患者退出工作岗位的风险逐年显著增加,确诊时间长达20年的患者离开工作岗位的比例可高达31%。 一般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波及腰椎、胸椎,最后波及颈椎,身体的灵活程度将受到影响。如果累及胸椎,胸廓的呼吸运动功能消失,患者将只能依靠腹肌进行呼吸,出现呼吸局促、憋闷等症状,不能适应体力劳动。如果累及颈椎,患者将无法抬头看天或低头看地,走路容易摔倒。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身体犹如一根钢筋,无法扭动腰部或臀部,连正常行动都成为困难,更妄谈参与工作。 同时,强直患者出现合并症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外周关节炎、炎性肠病及葡萄膜炎等都会不同程度制约工作能力。家族史也与工作能力的丧失有显著关系,20%患者的一级家属也患有强直,其身体健康状况和预后更差,工作生产力的损失也更加严重。 抑郁和焦虑 强直患者因疼痛、活动受限和逐步发展的脊柱和外周关节畸形,除了带来肉体的痛苦之外,可能会加速脱离群体生活,被孤立,生活诸多不便,因此而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极大影响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工作动力,加重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 年龄 年龄较大是患者最终丧失工作能力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发病年龄越小,提前丧失劳动力的风险越大。性别与强直患者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但多半研究显示男性患者更易出现工作能力的丧失,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的症状和躯体结构损伤更加严重、疾病进展更快有关。 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强直患者减轻疾病症状、增强躯体活动度、维持良好的躯体功能,并且能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患者更有效地从事工作。而缺乏运动的患者其工作能力降低的概率会比长期坚持运动的患者更高,且锻炼的频率和规律性往往比锻炼的形式更加重要。 环境因素 强直患者的职业类型需要的体力活动越多,工作时间越长,暂时性或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的风险越大,尤以农业、工业、交通及土木建筑相关职业为著。强直患者暴露于低气温环境中、长时间维持站立姿势,都会增加因病缺勤的风险增加。15%的强直患者因疾病活动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或更换工作场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如何尽可能保障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避免工作能力不丧失,就要尽早发现病情、尽早确诊病情、尽早针对病情进行规范治疗,更需要在治疗后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可能加重病情的事情千万不要做,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1、谨遵医嘱服药 强直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在服药时应谨遵医嘱。需要多和专业的医生交流,让医生系统地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70%左右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即可获得很好的疗效,降低炎症,达到理想的病情控制状态。对于病情高度活动,存在外周关节受累/关节外表现,或非甾体抗炎药物不耐受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剂一般就能够很好的降低疾病活动度。在服药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服药禁忌,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刻寻求医生的帮助。此外,减少疾病的药物和停药必须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以避免疾病的复发和疾病过程的恶化。 2、戒烟戒酒 抽烟喝酒会加重人体器官的负担,这一点直接诱发或加重病情,抽烟喝酒还是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的元凶,另外抽烟喝酒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既然治疗了,肯定是想要有一个好的疗效,所以还是建议广大强直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朋友戒烟戒酒。 3、采用正确姿势 日常生活中坐姿、站姿、躺着的姿势不正确,都有可能给关节造成伤害。 坐:空背而坐,坐在坚固而平坦的表面,避免低软沙发或向后倾斜的表面。 站:生活中尽量改变站立姿势,直视前方,抬头挺胸,背部保持正确姿势。 行:使用足够长的步伐保持髋关节伸展。脚跟松紧适中,鞋底柔软,脚跟松紧适中,行走方便无疼痛。 卧:最好以正确的姿势背部着床睡觉,以便背部和髋关节得到最佳的伸展。选用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防止体位呈现出屈曲畸形状态。如果涉及到颈椎或胸部,枕头应该保持较低的位置,以减轻或消除持续的疼痛。 4、坚持运动锻炼 有患者说,自己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动都动不了,还怎么运动?实际上越是到病情中晚期越需要运动,如果一直卧床休息,关节灵活度,活动能力,钙质流失程度都会受影响。躯干的伸展和直立体式运动更合适,如步行,徒步,游泳,太极拳,网球,羽毛球,箭术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多关节受累,可伴有关节外表现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药物不断涌现,RA患者的预后不断改善。但在RA患者中,有一类亚群必须引起风湿科医生的注意,即老年RA患者。 老年RA患者包括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RA患者和年轻时发病且已经明确诊断的老年患者。由于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这部分患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与年轻RA患者相比,老年RA患者似乎有着不同的临床模式和生物学特征,且要兼顾更多的老年共病,因此,二者治疗选择也有所不同。 一、年龄增长导致免疫衰老,使得老年人RA易感性增加 免疫系统对衰老过程非常敏感,也称为“免疫衰老”,这使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尽管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无法幸免于难,但T细胞受累似乎格外严重,具体表现为新生成的T细胞会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少。为了弥补这种下降,外周T细胞不断增值,直至衰老耗尽。当在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T细胞逐步衰老消耗时,就打开了免疫性疾病如RA趁虚而入的“潘多拉魔盒”。 RA的特点是免疫衰老异常加速,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RA早期且与病程无关。与年龄匹配的健康个体相比,RA患者的胸腺分泌减少、T细胞多样性丧失、T细胞衰老提前20~30年(图1)。此外,RA免疫衰老的特征还包括端粒缩短、DNA修复异常、T调节细胞的功能失调等。 图1 随年龄和RA而变化的免疫衰老 二、老年RA与年轻RA区别很大 鉴于不同年龄段免疫系统的变化,老年RA与年轻RA在临床表现和生物学标志物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图2 老年RA人群特点 在临床表现方面,与年轻RA相比,老年RA的特征性表现为男性发病率较多,多为急性发病,全身特征明显,更多累及大关节和近端关节且伴有风湿性多肌痛样症状,患者功能预后更差。 在生物学指标方面,与年轻RA相比,老年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更低,白介素(IL)-6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更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降低。 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组合可能促进了老年RA发病率的增加。环境和基因是RA发病的高危因素,但老年RA患者可能受环境影响更多,比如吸烟时间更长。也有研究提示HLA-DRB1基因对老年RA也有意义,但大多并无定论,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去证实。 此外,鉴于老年患者会有更多的共病,比如心血管并发症、肺部疾病、肿瘤、慢性感染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RA进展,大大增加了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当然RA本身也可能增加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二者中间的因果关系纷繁复杂,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三、老年RA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老年RA患者的治疗无法直接从常用的指南中“生搬硬套”,因为指南里的大多数循证医学证据纳入的患者都避开了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由于顾忌颇多,风湿科医生在治疗老年RA患者时往往采用更加温和、稳健的治疗策略,比如常用的甲氨蝶呤(MTX)虽然在老年RA中同样应用,但往往会减少剂量。多种传统药物联合使用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尽管泼尼松龙会增加老年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但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使用泼尼松龙的频率略高。 但庆幸的是,目前常用的大部分RA药物对于老年患者的效果可以和年轻患者相媲美,不同队列、不同药物都证明了这一结论。生物制剂方面,尽管因为不良反应停药的可能性较大,但TNF-α拮抗剂被证明对于老年患者同样有效。阿巴西普和JAK抑制剂对于老年RA的疗效也基本与年轻RA相当。 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不仅可以改善RA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态,还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尤其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有益。因此不能仅仅因为顾及年龄就不积极治疗RA原发病,疾病进展的慢性炎症状态对于患者的预后可能影响更大。 所以当面对老年RA患者时,风湿科医生应该更加细致地做好治疗前评估(图3),注意完整评估患者的共病,根据风险高低决定治疗策略和治疗用药。 图3老年RA患者治疗的流程图 目前对于老年RA患者尚无独特的治疗方法,需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研究者尝试提出一种可以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采用的量身定制的方法。 这些建议包括:慎重使用DAS28-ESR评分(因为年龄对ESR影响较大);注意激素使用剂量;治疗前合理选择疫苗接种避免风险;注意体重和年龄对药物剂量的影响;使用MTX等药物可以小剂量开始缓慢减量;尽量使用半衰期短的生物制剂,避免感染等。 综上所述,老年RA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临床实践中其治疗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可能与缺乏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和对不良事件、相关共病、多药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度不够有关。因此,老年RA患者的治疗方法必须与其风险状况相平衡,同时需要仔细选择药物类型、调整药物剂量以及更严密地监测疾病。
“医生,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现还在吃激素和吗替麦考酚酯。近日感冒了,低烧、咳嗽,咳黄痰。到当地医院就诊,但当地医院不帮我开药,因为他们不知怎么用药。医生,我该服什么药?” 风湿病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抗风湿药,抵抗力下降,感冒等感染机会增多。此时,需服用抗感冒药,可使用哪些感冒药?以前的药物是否需要调整或停用?这是风湿病患者经常问到的问题。 感冒先分清轻重 首先, 可根据以下症状粗略分一下“感冒”轻重,有些情况可能已不是单纯的感冒了,是需要及时找医生看的。以下是常见的一些情形假设: 情形1:如病人是受凉后出现畏寒、咽痛,无或只有低热(低于38摄氏度),轻咳,无咳黄痰、胸痛,有时有腹胀,解烂便,肌肉酸痛等,此时最大可能是普通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一般而言,此种情况病情轻。但也有继续发展加重的可能。 情形2:如病人有畏寒,咽痛,无或有发热(低于38摄氏度),咳嗽较严重,咳出有黄痰或绿色痰,有时有胸痛,病人精神较差,进食减少,最大可能是感染下行至气管或支气管了,即气管或支气管炎了。如症状严重,或持续数日均不退烧,则还要注意发展成肺炎了。此种情况,一般要请医生看了。可能需要加用抗生素,才能控制感染的症状了。 情形3: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咳嗽,午后发烧,夜间汗多,出冷汗,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此时要注意是否得了肺结核。此种情况一定及时就诊和治疗,尤其是在使用生物制剂(如类克、修美乐、恩利、益赛普)的病人。 症状轻者,自选感冒药有讲究 对上述第一种情形,病人如要上班,或觉得症状轻,感觉还好,则可以自选一些感冒药物进行治疗。但建议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 西药成份的感冒药,一般为复合成份,也就是多种药物混在一起而成的。一般会含: (1)解热镇痛成分,主流的成份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斯匹林等。由于有些抗风湿药有可能伤胃,也可能服与布洛芬、阿斯匹林同类的药(医生称为非甾体的抗炎药),所以最好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份的感冒药。由于此类药可能伤胃,所以最好与胃药一起服用,以抵消此副作用。 如患者只有发热、头痛症状,无咳嗽,建议只服对乙酰氨基酚(市面所售的加合百服宁,散利痛),如有鼻塞症状,可用扑尔敏即可。这样服药就比较简单。药物相互作用就少。 (2)镇咳成分:可能会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后者可以抑制大脑咳嗽中枢,用于干咳。而孕妇﹑肝肾功能不好及痰多者慎用。 (3)收缩鼻黏膜血管,以对抗鼻塞流涕症状的成分:最常用的是盐酸伪麻黄碱,后者可以收缩鼻粘膜血管,使鼻塞减轻,清鼻涕减少,还有治哮喘和中枢兴奋作用。 (4)抗过敏成分: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后者可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黏稠,减少打喷嚏和分泌鼻液,同时有轻微镇静作用。服药后不宜驾驶。 (5)抗病毒成分:有些感冒药加入了金刚烷胺、吗啉胍、人工牛黄及中草药成份,金刚烷胺是常用的抗病毒药,它有抗亚洲2型流感病毒作用;吗啉胍对多种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人工牛黄有解毒作用。中草药成分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6)中枢兴奋成分:如加入了咖啡因可增强镇痛作用,还可促使精神兴奋,解除疲劳,抵消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引起的嗜睡作用。咖啡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也可出现在母乳中,建议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慎服。 此外,要注意现服的抗风湿药可能与感冒药之间有无相互作用:如服用环孢素者服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感冒药时,可能感冒药可能会增加环孢素的肾毒性。在使用抗结核药异烟肼的患者,加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可能使肝毒性的发生率增加。 其他一些中成药,如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冲剂,以及各种感冒灵冲剂,也可选用,但要看清成份,咨询药店药师而选用。?? 短期停用抗风湿药可考虑 一般而言,是否停用全部或部分抗风湿药,需根据其对免疫抑制强度的大小和感冒轻重而定。 生物制剂如类克、修美乐、恩利、益赛普、强克和雅美罗等,其抑制免疫较强,建议暂时停用,待感冒好转后再完全恢复。 免疫抑制较强的药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等,可减少剂量或拉长间隔,在感冒较重,如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的情况下,建议暂停使用,并找医生看病,控制感染,并调整用药。 而对于口服的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和柳氮磺吡啶等免疫抑制作用较弱,可不停用或不减量。强的松或甲泼尼龙需在医生指导下才能减停,患者不宜擅自改动剂量。 不管如何,我还是建议风湿病病人感冒后,最好还是到医院看病。以免病人误判病情,造成病情加重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感染是风湿病,尤其是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的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一定不能轻心。 如何预防感冒反复发作 第一招:锻炼 锻炼是最容易实现预防感冒的一个好方法。如果你是这样比较懒得一族,可以尝试从走路开始,比如你把坐车换成骑单车,或者在目的地前一站下车,剩下的路慢跑或者散步到达。这些简单的运动,坚持下来就能获益良多。 第二招:自动隔离,勤通风,勤洗手,戴口罩 如果你知道自己体质不好,在感冒流行时就不要扎堆人群了。身边有感冒的同事,或者自己感冒时,自动隔离一段时间。勤通风、勤洗手。戴口罩更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不要忽视。 第三招:饮食均衡 营养不良是很容易风吹一吹就趴下了,合理膳食,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网上很多言论,针对不同人群,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大部分没有根据。 第四招:避免受凉 冷的时候我们的免疫防线是会有缺陷的,尤其对于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很多由于受凉后诱发感冒。 第五招:调节免疫抑制类药物剂量 如果你反复感冒,应该和主治医生商量,是否需要减少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剂量,或加用玉屏风、胸腺肽等预防感冒的药物。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过亿,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危害巨大,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家存在众多的认识误区,现将日常患者朋友咨询最多、最为普遍的错误认识做个梳理。 1 只关心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不关注比关节疼痛更严重的并发症 每次我们都要反复跟患者强调,“痛风和高尿酸治疗的目的不只是为解决你的疼痛,疼痛不是我们专科医生最担心的事情。我们最为关心是若干年后一系列的器官损害,尤其常见的是肾脏损害,也是相当部分尿毒症患者的根本病因”。 2 追求痛风的根治,轻视痛风的控制 再次强调,痛风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大部分痛风患者很有可能需要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以维持血尿酸达标。当然有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后有可能可以慢慢减药至停药观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治愈”),但前提也是血尿酸能长期达标。 再次苦口婆心告诫大家别再相信外面的“神医神医”(包括网络和电视明星广告药物),务必相信广大接受多年正规医学教育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的话。如果世上真有那些“神医神药“,哪里还需要什么宣传,早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此外,广告法规定正规处方药不能进行广告宣传,您有见过哪个正规处方药品在电视网络上宣传的么?有见过专业的医生在电视上宣传某种药物的神奇效果么?更不要相信患者在网络上电视上的那些现身说法,“那都是托啊”! 试想一下,你们要是觉得治疗效果好,你应该会想到的是觉得给你治疗的那位医生水平高,会记住这位医生而不会记住是具体哪一种药物,多动动脑子就不难鉴别了。 3 过度强调药物的副作用,拒绝药物治疗 对于这点,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这顾虑。应该说所有药物都是经过无数道的试验,检测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用于患者的,所以不用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肯治疗。 当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药物有治疗作用,也具有副作用。所以我们会建议患者定期复诊,目的就是要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要监测药物是否有副反应。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本身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做到规范定期专科诊治,大部分安全是有保证的。万万不可相信打着“中医药”的口号,说什么只有治疗作用,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 4 关注疼痛的缓解,轻视降尿酸治疗 痛风治疗的关键是缓解期(不痛阶段)规范的持续尿酸达标治疗。可很多患者是痛风急性发作疼痛受不了到医院治疗,用上药,疼痛缓解后就不当回事了。 很多急性痛风患者在我这治疗缓解后逢人说我水平高,用一次药就“治好了”。哎,我听了心里既高兴又很悲伤,高兴的是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悲伤的是因为前面做了许多关于痛风的科普知识,大家却都没花些时间去好好掌握。这里再次提醒大家,我没有那么高的水平,用一次药就治愈痛风了,只能说明您还不了解痛风的发病特点。 痛风分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疼痛缓解后进入缓解期,缓解期刚开始可以很长,有些人可能2-3年才再次发作,但在这期间要是没有规范的降尿酸治疗,以后可能急性发作的频率会越来越频繁,另外这期间对肾脏等器官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5 仅把痛风当作关节炎,而不知痛风与现代流行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痛风不仅仅会影响到关节,如果没有规范降尿酸治疗,尿酸盐会沉积到胰岛、心脏、神经和血管等系统而造成这些器官的损害。 6 强调饮食降尿酸治疗,拒绝和忽视药物降尿酸治疗 总有患者朋友告诉我,阙主任我现在每天都只是吃青菜水果了,比寺庙和尚还更严格地饮食控制,为什么尿酸还这么高,痛风还会发作? 听到此话,我内心是很失落的。一直以来我可是花了很多时间给大家普及痛风相关知识了。认真看,尿酸生成中内源性来源(本身代谢)占80%,外源性来源(饮食产生)只占20%。也就是说单纯靠饮食控制,对于痛风患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药物帮助降尿酸。 另外我们也不建议你过得比和尚还苦,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那样生活质量也太差了。只是建议尽量避开高嘌呤饮食,千万不要走极端啊! 7 接受降尿酸治疗,滥用或不用碱化尿液治疗 也经常遇到患者在这点上走极端,有些患者觉得碱化尿液药物碳酸氢钠是降尿酸的,就过度滥用。这里告诉大家,尿常规中有尿PH值,在6.2-6.9之间为佳,这样不容易形成泌尿系结石。尿pH值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8 随意选择降压、降脂药物治疗,不关注药物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痛风、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是“亲兄弟”。痛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在选择药物时,建议选择“一箭双(三)雕”的药物。 9 误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细菌性炎症,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 有这样错误认识的患者不是少数。我经常遇到痛风患者来到门诊要求说,“阙主任给我挂点青霉素就好了”,真是有点哭笑不得。“炎症和感染”傻傻分不清,这不能怪患者,因为很多非风湿专科医生一直以来也是这么认识,这么做的,所以说风湿医生科普任务很重要。 10 不知道痛风分期治疗的意义,误认为任何时期痛风的治疗都是一样的 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用药是不一样的,急性期的用药主要有三大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缓解期主要有两大类: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建议患者咨询风湿免疫专科医生规范用药。
一日门诊,一位6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被推入诊室,患者表情痛苦,一言不发。家属在旁边叙述病情道:2年多的痛风病史,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天晚上左跖趾关节开始红肿疼痛,一开始是热水袋敷,不料疼痛加重了,越来越难忍,吃了颗双氯芬酸钠,缓解了一阵后还是疼痛,又听别人说激素效果好,就买了地塞米松口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平时不规律降尿酸治疗,觉得不痛不痒,发作后疼痛难忍,就只想越快止痛越好。此时患者就会病急乱投医,什么办法都用,殊不知有些不合理的治疗反而会加重他的病情,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痛风急性发作时如何正确地止痛呢? 01 为什么会痛?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是由于血尿酸浓度过高,呈过饱和状态,从而使尿酸钠微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骨膜及周围组织中,进而激活局部单核巨噬细胞,诱导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分泌炎症因子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出现疼痛,这种炎症是无菌性炎症。 02 这样止痛,对吗? 1.热敷还是冷敷? 痛风的好发部位是下肢关节,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等表现。一部分患者特别是首次发作的患者会误以为扭伤、关节劳损等,会采用热敷、泡脚等措施。 痛风发作的急性期,特别是48小时之内,是禁止热敷的。虽然温度升高有利于尿酸盐晶体的溶解,但是痛风急性发作时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病变部位会出现充血、水肿。而热敷会促进血管扩张,使充血、水肿更明显,加剧疼痛。 在急性期,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减轻炎性细胞的聚集,减少关节炎症的渗出,减少肿胀,减轻对感觉神经的压迫。另外,冷敷使局部降温,感觉神经对炎症释放的疼痛物质反应就迟钝,最终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虽然冷敷能暂时减轻疼痛,但是低温使血管收缩后,会减少炎症的吸收。此外,关节局部温度降低,会导致更多的尿酸形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时间久了会加重炎症。 2. 抗生素消炎治疗? 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急性期,除了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之外,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等表现,这时患者会以为自己感染了,服用口服抗生素来消炎。前面我们了解到痛风性关节炎是无菌性炎症,本质是由晶体析出引起,并不是细菌、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口服抗生素是无效的。 03 如何快速止痛? 1. 尽快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痛风急性发作最有效、最快的方法。部分患者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是药三分毒,觉得疼痛发作后先想着自己忍一忍,尽量选择不用药。但是痛风发作时疼痛程度是非常剧烈的,是难以忍受的,最后还会选择服用止痛药物,止痛药是尽早使用效果更好。目前指南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期尽早(一般在 24 小时之内)使用药物止痛治疗。 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秋水仙碱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大,所以建议小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在早期足量使用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是对于有胃肠道溃疡、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对于秋水仙碱或NSAIDs存在禁忌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来缓解疼痛,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此外,像病例中患者同时服用NSAIDs和糖皮质激素会加重消化道溃疡的风险。 2. 辅助物理治疗 减少活动 急性期应该尽量减少活动,建议卧床休息,发作的那一侧肢体制动,等疼痛缓解后再逐渐恢复活动。 抬高患肢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足部,关节处会出现充血、水肿。将足部适当抬高,能减轻水肿,有助于缓解疼痛。 短期冰敷 虽然对于冰敷的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最新的指南对于已经使用抗炎治疗的痛风患者,有条件地推荐使用冰敷作为辅助治疗。 前面我们也了解到冰敷能缓解急性疼痛,但是不利于炎症及尿酸盐结晶的吸收,因此建议冰敷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痛风患者,急性期止痛只是短期缓解症状,疾病的治疗更应该注重根本。长期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善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痛风的发作,缓解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