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湘雅三医院 普外科
肝硬化晚期病人往往比较消瘦,加之合并腹水,腹压增高,容易出现疝气。病人还常合并有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凝血功能异常、脾亢、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对疝气修补手术影响最直接的是腹水和凝血功能异常。手术前需要使用利尿剂、白蛋白使腹水减少或者消失。手术前还要重点关注凝血功能中的三大指标,即PT,APTT及FIB。凝血三项检测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PT、APTT、FIB。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的指标,APTT反映内源凝血途径因子,FIB是肝脏合成的重要凝血因子,含量降低是肝功能差的标志。PT和APTT延长可以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纠正,FIB可以输注纤维蛋白原来纠正。血小板减少,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肝化患者抵抗力比较低,手术中可预防使用一次抗生素(头孢一二代),有腹水者应严格限制钠盐,建议选择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应严密止血,避免分破疝囊。
男性患者74岁,出现左腹股沟疝20多年,近几个月内疝块不能回纳到腹腔,由于疝块巨大,出现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前来就医。体检发现疝气下方到膝盖,无法手法复位回到腹腔。2022年5月13日下午顺利施行腹腔镜下微创疝修补手术。巨大阴囊疝气嵌顿,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左侧的腹股沟疝,坎顿的内容物往往是大肠,手术中复位比较困难。由于患者腹腔容积缩小,大量的疝气内容物回纳到腹腔还可能导致腹内高压综合症,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甚至可以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有些病例在手术前还需要做渐进性气腹、腹部注射肉毒素等增加腹腔容积,防止手术后腹腔内高压综合症的发生。所以,成人腹股沟疝,建议早一点手术治疗。
疝气与下列因素可能有关:一是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疝气的人容易出现疝气。二是性别因素,男的比女的容易患疝气。三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50岁后),疝气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四是身体因素,过于肥胖者和过于消瘦者都容易出现疝气。五是疾病因素,如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肝硬化腹水,慢性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疾病。
患者,女,80岁,一年前行结肠癌手术,术后出现切口包块,而且有水和气的声音。CT发现伤口没长好,形成一个孔洞,小肠经此孔跑到皮下形成疝气,时常引起疼痛(图1)。切口疝一旦发生,一般都要求趁早手术治疗。时间拖长了,疝气会慢慢的变大,一旦出现嵌顿,可能会出现肠坏死,这时候做急诊手术,手术风险大大增加。过去,传统的手术需要切一个很大的伤口,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现在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的痛苦也小。
骶前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十分罕见,属于交界性肿瘤,大约10%的病人在手术后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该肿瘤对放化疗都不敏感,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手术前主要依靠CT和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诊断。CT表现为不均质性强化,区域血管样强化为其特征性的CT表现。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肿瘤中散布非强化区。骶前肿瘤位置深在,空间狭小,手术难度较大,手术的关键点是防止术中大出血,特别是骶前静脉丛出血的控制。
疝气是一种常见病,顾名思义,疝气=疒+山(包)+气,也就是腹内器官经过一个薄弱处或孔洞钻出腹腔,在体表或其它地方形式一个包。钻出来的器官通常是肠子。肠子里有气,可以听到咕咕噜咕噜的响声。所以,这一类疾病统称为疝气。肠子容易嵌顿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