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患者朋友,您好。按照贵州省组织部安排,我到毕节市工作1年(即日-2024.9.12)具体帮扶医院为: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医妇幼保健集团医院。即日起开始接诊风湿病患者,相关患者如有需要,可直接到医院咨询。我的诊室在门诊2f。找不到,就问导医台。门诊和病房均开展工作,患者可放心就诊,我们以一流的品质服务大家。擅长病种:复发性口腔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手骨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09日08:58主讲人:刘模荣主任医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问题及答案:问题:自己打嗝声跟别人不一样,小孩一听就叫唤。这是咋回事?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你好大夫,胃胀气3.4天了,有点隐隐作痛,没有食欲,嗳气,昨天买了吗丁啉,吃了2次了,感觉胀气好点,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UC用维得利珠如何使用及时间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直播时间:2023年04月09日20:17主讲人:刘模荣主任医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问题及答案:问题:艰难梭菌感染,吃布拉氏酵母菌要吃多久?刘主任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用维得利珠单抗两次了,大便还是带血,主任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英夫利西单抗只用这个,还是要联合美沙拉嗪,和灌肠呀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用了维得利珠单抗两次了,还是有大便带血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主任,维得利珠单抗是国产还是进口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艰难梭菌感染多久能治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溃结稳定期能喝茶吗,红茶,绿茶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们这边医院给我说了有好几种,有进口有国产的,进口的是不是肯定要好一些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我溃结2年多了,一直吃药,现在开始拉出血了,想换种治疗方案,可以用哪种生物制剂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生任你好!腹痛腹泻二年,肠镜胃镜做了没问题,中药西药吃了很多,还是腹痛腹泻。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主任好!我溃结类克失效,激素不敏感,用乌司奴四个星期症状没有改善,怎样评价乌有沒效果,有办法增效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对于直径较小(小于50mm)的真性动脉瘤可以先进行观察,并控制易感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复查(做动脉血管CT检查),若病变进展较快(半年直径增大超过5mm或一年超过10mm),提示动脉瘤破裂机率较大,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若不进行手术治疗,最终可因动脉瘤壁发生破裂而导致治疗复杂化,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动脉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有:(1)药物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缓病变的进展,减小破裂的机率。主要的方法有:1、控制血压、心率,减少血流对主动脉壁的压力,减少主动脉破裂的可能性,适用于瘤体较小的患者。需要强调的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随访监测瘤体的大小,若瘤体直径大于50mm、或半年增长大于5mm、一年增长大于10mm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以及复合手术三大类。1、腔内微创治疗:对于动脉瘤腔内没有重要的血管分支,动脉瘤近、远端的正常动脉血管壁有15mm以上的患者,可以选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也就是不用开大刀,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主要是通过体表较小的动脉血管将人工覆膜支架血管输送到动脉瘤部位,其两端需要固定在动脉瘤近远端的正常动脉壁上,以隔离和降低主动脉瘤腔内压力,防止动脉瘤破裂,同时诱导病变主动脉重新塑形和自然修复。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早、中期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远期数据仍然缺乏,所以多用于老年、合并症较多其他疾病的患者。2、开放手术:此种治疗方法可以比较彻底地切除动脉瘤,植入人工血管并重建其动脉分支,因此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动脉瘤患者。但创伤较大,出血较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多,恢复较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慢。因此,对于高龄、合并多种疾病、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动脉瘤病人,选择开放性手术治疗时需要慎重评估患者的手术承受手术创伤的能力,若不能承受手术创伤,则应选择其他的治疗方式如复合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3、复合手术治疗:此种治疗方式的创伤较开放手术治疗小,又利用了外科手术可重建分支的优点,扩展了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适用范围,对那些高龄、合并症较多难以承受开放性手术且动脉瘤有重要分支血管的患者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呼吸衰竭30问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孙得胜1.什么是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2.怎样确定有没有呼吸?一次吸气加一次呼气就是一次呼吸,其标志在胸式呼吸者为胸部的一次起伏。对腹式呼吸者可以腹部起伏来判断。3.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人体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构成。除了鼻之外,任何部位的病变或阻塞,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4.什么是呼吸衰竭?就是老百姓说的“呼吸快不行了、快没气了”吗?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通俗讲就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太多……5.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6.呼吸衰竭分为哪几类?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7.医生常说的呼吸衰竭病人的“血气”是什么?对判断病情有什么用处吗?这里的“血气”指的是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对动脉血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及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它是呼吸衰竭诊断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利用它可以有效区分患者是哪一型的呼吸衰竭,并了解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酸碱失衡情况。8.如何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区分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或吸氧患者经公式换算为未吸氧下数值)提示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65kPa(50mmHg),即为Ⅰ型呼吸衰竭;若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65kPa(50mmHg),即为Ⅱ型呼吸衰竭。9.急性呼吸衰竭有哪些特点?呼吸功能原本正常,急性起病,多为Ⅰ型呼吸衰竭,需要及时抢救。10.呼吸既然“衰竭”了,是不是没有救了?不是的。急性呼吸衰竭如果处理及时、恰当,可以完全康复。相当一部分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经积极抢救是可以渡过危险期的,病情稳定后只要预防和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可尽可能延缓肺功能恶化,保持较长时间的生活质量,病人及家属要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11.我最近老是觉得呼吸困难,老是提不上气,是不是呼吸衰竭呀?呼吸衰竭不等同于呼吸困难,应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来确诊。而且很多疾病可引起呼吸困难,应注意鉴别,以免贻误病情。12.怀疑得了呼吸衰竭应该看医院哪个科?如果怀疑得了呼吸衰竭,应该到医院的呼吸内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13.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医生一般会给做哪些检查?常规检查有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痰液检查等,若患者病情许可也会做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14.呼吸衰竭应如何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及时使用呼吸机治疗。15.既然要及时纠正缺氧,是不是吸氧浓度越高越好?不是的。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用控制性低浓度给氧(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每分钟1~2升)。16.我父亲是慢阻肺患者,医生建议长期家庭氧疗,请问每天应使用多长时间?是不是没事的时候吸一会儿就可以了?当然不是。每天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偶尔吸一吸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17.家里购买了家庭制氧机,使用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吸氧前用棉签蘸清水清洁吸氧者鼻孔,首次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使用,注意用氧安全,鼻塞、面罩、湿化瓶等均应定期消毒。18.呼吸衰竭可以不住院治疗的吗?视病情而定。慢性病人住院治疗后,部分病人的指标可未达到完全正常,可考虑在门诊治疗,甚至在家中通过吸氧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法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者宜住院治疗。19.慢阻肺患者如果吸氧浓度高了,有什么危险吗?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发生生命危险。20.什么是肺性脑病?指患者本身没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而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严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神经、精神异常症状表现。21.什么是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成人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83~108mmHg。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支气管、肺病变等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缺氧的发生。22.慢阻肺患者出现肺性脑病时有哪些表现?开始时可出现睡眠倒错,即白天思睡而夜间失眠,晨起因夜间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头痛。精神症状可表现为神志恍惚、淡漠、嗜睡、朦胧或不同程度的昏迷,也可表现为兴奋、多语、烦躁不安、抽搐以致惊厥。23.呼吸衰竭患者可以使用吗啡吗?一般不可以,因为吗啡能抑制呼吸,使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24.为什么氧对人体那么重要?人的任何细胞要活着必须有营养物质,必须进行物质代谢。在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氧,否则无法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25.呼吸衰竭患者一般有哪些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精神神经症状(并发肺性脑病时)等,还可有消化道出血。查体可有口唇和甲床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26.呼吸衰竭患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急性期可鼻饲或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康复后可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如蛋羹、肉末面食、馄饨等。27.可以通过加强运动锻炼帮助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吗?急性期时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勤翻身以防皮肤爱损,保证充足的睡眠;缓解期可坐起并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大活动范围,切勿急于求成。28.呼吸衰竭该如何预防呢?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基础疾病,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每天作呼吸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29.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康复期的“呼吸操”究竟怎么做?具体做法是:闭着嘴,用鼻子吸气,然后把嘴缩小缩唇吐气。有点类似于深呼吸。但尽量将呼气时间延长,慢慢吸气、吐气。如果呼吸频率太快,还没深吸到底气又出去了是无效的。做家务或静坐时都可以练呼吸操,每天练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30.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什么?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应注意继续家庭氧疗,遵医嘱用药,预防和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定时专科门诊复查,如出现气促、紫绀等请即就医。主要参考文献:[1]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 蔡柏蔷,李龙芸. 协和呼吸病学. 第2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3]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第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Swartz MH. 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 History and Examination. 4th ed. Health Science Asia, Elsevier Science, 2002.[5]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叔叔,我不想活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小妹妹的故事。她是和妈妈一起来我门诊就诊的。进门后我问小妹妹,有什么不舒服吗?小妹妹有点不好意思地抬头看了下妈妈,然后让她妈妈到诊室外面去等。妈妈出去后,小妹妹眼含泪水地说出了那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叔叔,我不想活了。 小妹妹因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心烦意乱,睡眠障碍2年多来就诊。 她告诉我,2年多前因初三分班进入尖子班后导致学习压力增大这件事对她影响很大。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开始出现了频繁失眠,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兴趣缺失,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食欲不振等。严重时甚至会有自杀的想法。 此外呢,小妹妹还怀疑自己有强迫症,她还给我举了个例子:如果她说话的时候被打断,就必须要从头开始讲,尽管她清清楚楚地记得她是从哪里被打断的,但是还是必须要从头开始讲,否则就焦虑不安,心烦意乱。 小妹妹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好强。9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很多时候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和慰藉,尤其是心理压力很大的时候。既往没有特殊的疾病史,二系三代的家人中也没有精神失常病史。 相关的检查检验方面,躯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方面发现有情绪低落,注意力欠集中以及情趣减退的体验。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为医生,为了进一步明确患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我首先给小妹妹做了焦虑抑郁相关的量表测评。SDS及SAS,HAMD及HAMA的评分结果均提示患者有重度的抑郁和焦虑。 小妹妹曾提到她怀疑自己有严重的强迫症,所以我又给她做了强迫症相关的量表。强迫症状评估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27分(0-40分),强迫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是29分, 而25分以上就是重度严重的程度; 这样的严重程度的往往提示患者的强迫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完全无法执行原有的角色功能,甚至连衣食住行等生活功能都无法进行。通常患者已经无法出门,将自己禁锢家中,无时无刻都有强迫思考,无时无刻都在执行强迫行为。重度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症状,通常需要强制治疗。可是小妹妹却每天还在坚持上学,并且是高中。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评分表不准吗?我想不是,是因为她真的没有办法。小妹妹曾经告诉我,父母离婚后,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总是给她很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学习成绩从第一名降到第五名都会遭受严厉的批评。为此她感觉压力山大!我随后给她做了睡眠的相关量表,均提示有失眠。做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量表提示有: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消化不良;便秘;焦虑烦躁;头痛等持续有2年多了,并且存在强烈的精神刺激,比如她之前提到的父母离异,劳累,睡眠不足等。可想而知,小妹妹的强迫症有多严重啦,然而她还在坚持学习,并且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我知道,任何一点小的刺激都有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小妹妹紧绷的弦断掉,出现难以挽回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现在的情况,我又进一步给她做了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其中不喜欢上学是重度,考试失败或不理想是极重度;学习负担方面是极重度;家庭内部有矛盾也是极重度;升学压力、遭父母打骂以及家庭给她施加的学习压力也是极重度。对于其他的补充的情况,她提到了诸如:学习压力大,家人施压,换了老师,不喜欢新老师,然后家里人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家里关系不和谐,升学压力大等等。当看到这个问卷结果时,我似乎走进了一个满身伤痕的小女孩的内心隐秘的角落。对于这样的创伤,我又给她做了童年期创伤问卷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 综合以上的病史我给出诊断:1.广泛性焦虑障碍 2.抑郁障碍 3. 睡眠障碍 4.强迫症 同时给出了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给出后,小妹妹告诉我,她开学之后就很难再出学校啦,也不能用手机啦,可能就联系不上我啦。我说小妹妹,你如果药吃完了,可以让你的家人来开药给你送到学校吗?小妹妹面露难色的低下头并没有说话,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我仍然希望我可以在网络问诊平台上收到小妹妹的消息。最后小妹妹起身说了声谢谢,然后深深地给我鞠了一躬。那一瞬间我真的好想抱抱这个小妹妹。 从那以后我就时常关注自己的网络问诊平台,希望可以收到小妹妹的消息。幸运的是,一个月之后,我果然收到了她的消息,她说她放假了,情绪也很稳定。家人也会去学校给她送药。目前还在规律治疗中。 这个小妹妹只是众多未成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一员。我真的不愿意看到孩子们迷茫、无助、疲劳、低落的眼神,更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变得阴暗和消沉。 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应该扬帆远航!所以未成年人的焦虑抑郁问题真的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和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例如离异、失业、严重躯体疾病等)。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对任何人和事没有兴趣、肢体疲乏无力。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患者还伴有其它一些相关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食欲降低、性欲下降、自杀观念等。 《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占近一半,其中中度和重度占了患者的30% 抑郁症逐渐年轻化,有关学生患抑郁症的报道层出不穷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差、学习压力大、家长过分干涉等都有可能导致抑郁。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从入学到毕业,会经历人际、学习、爱情、就业等多方面的挑战,由于社会经验少,心智发育不完全,不能承受这些压力而导致抑郁。 对中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负性自主思维、学习成绩直接影响抑郁症状水平;父母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和学校类型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水平。 如何简单快速地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呢?出现上述表现就确定是抑郁症吗?如何简单快速地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呢?我们可以根据健康问卷或量表进行自测。当然还是建议针对测试结果咨询专业医生,让医生做出专业的诊断。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我给出以下建议: 1.户外体育锻炼对降低小学生抑郁症状疗效较好 户外体育锻炼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时对抑郁症状者产生影响的一种联合治疗方式。 生理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抑郁状态下释放的激素,从而降低抑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户外体育锻炼时所处的环境比较轻松,抑郁症状者的注意力转移、紧张程度等得到松弛,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2.认知行为治疗也可有效治疗中小学生抑郁症 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信心低下,专注于事件的负面因素,缺乏信心和愉快感,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社会解决争的能力低下解决,采用的行为认知治疗(CBT)策略包括:认知治疗、解决问题训练、社交技巧训练、心理教育和处理抑郁的技巧训练等。 一项对1990~2002年间12个设计规范的研究CBT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系统回顾结果显示:CBT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有效,且采用CBT治疗的复发率明显减少。 3.大学生抑郁症常用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是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认知治疗和人际治疗。认知治疗可帮助患病学生消除其由不合理认知导致的悲观失望的心理体验,人际治疗可帮助患病学生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药物治疗:用于多次复发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首次发作者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服药1年; 2次复发者需服药3~ 5年; 3次复发者需终生服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诊断为中度以上焦虑抑郁,还是建议首选药物治疗。 最后要说的是,在孩子青春期阶段,父母其实要做得非常多,我会另起一篇文章,专门介绍青春期父母该如何陪伴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