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降温了,春季的天气说变就变,打得家长孩子都措手不及。这一次降温还伴随着下雨,一下子低了10度。这种天气非常适合给孩子泡泡脚,一个是守住阳气增强抵抗力,一个是赶走体内的湿气。用什么泡脚、泡完按什么穴位,都有讲究。春季冷热交替、容易外感气温突然降低10度,孩子难以适应,一旦穿少了或者吹风淋雨了,就容易外感,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的症状接踵而至。下雨潮湿,运化受阻下雨之后空气就会变得潮湿,湿邪阴冷,侵袭脾胃就像堵住了运化的出口,食物的消化变得缓慢、废水湿气也无力排出,明显的变化就是是口臭、大便粘住马桶、舌苔厚,胃口自然也好不了。湿邪缠绵加上降温,寒邪进入脾胃后停留得会更加长久,孩子日常的营养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天气是整体回暖的,气机是向上的,孩子的生长发育也该是向上的。可是遇到了降温和降雨这两个势头向下的困局,就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身体冲破禁锢了。春季常常泡脚的好处可以从今天就开始给孩子泡脚,坚持一整个春季:顾护阳气、提高抵抗力我们知道“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充足才有抵御外邪入侵的资本。阳气不足的孩子抵抗力差,在遭遇冷热交替时就比别人更容易感冒生病,在春天还容易发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降雨降温时更是给微弱的阳气一个巨大打击。泡脚能帮助孩子顾护住刚刚升发的阳气。坚持在春季雨天进行泡脚,首先是可以尽快赶走白天感受到的外邪,增强抵抗力,只有这样孩子的阳气才不会受损,减少后续不适的发生。梳理肝气、驱逐水湿春季肝气旺盛,孩子本就容易感到烦躁、易怒,肝木过于旺盛还会克制脾土,加上下雨带来的潮湿,让脾胃的运化更加困难。通过泡脚,温热力量使得经络气血都得到了疏通,肝气也随之顺畅了;出汗时体内的湿气也跟着汗液一起排出了体外。虽然春季已经回暖,但总体来说气温还是在20度左右徘徊,寒从脚起,我们可以优先采用脚这个“关口”来排寒排湿,事半功倍。春季泡脚的注意事项日常泡脚可以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这个季节遭遇寒湿后,可以在水里加一些合适的草本,让泡脚发挥更大的作用。紫苏可以散寒解表,把侵袭体表的寒湿尽快排出;防风则能够把体表的风邪赶出去,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能起到良好的祛风解表作用,同时也能把湿气一起赶出体外。很适合春季风邪、寒邪、湿邪肆虐的时候使用。艾叶温阳,进入到经络中,推行气血的运行,把寒湿赶走,进一步增强散寒祛湿的效果。泡脚时泡到背后微微出汗就可以,不用泡太久。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泡脚需要借助身体本身的气力来推动外邪的排出,所以在泡脚前要吃一点东西,热粥最好,来助泡脚与中草药的解表驱邪之力。有的孩子脾胃虚弱,喝药不一定能完全吸收,泡脚不增加脾胃负担,是一个很合适的方法,再加上小儿推拿的助力,更能发挥优势。外感四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疏风解表,快速把感冒扼杀在初期。每个手法,一岁操作100次,依据年龄来叠加次数。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发热,后脖子稍稍冒汗就可以。揉太冲疏散郁结的肝气,平肝潜阳、调节气血。泡脚时,周身气血梳顺,再配合按揉太冲,双管齐下。一般操作1至3分钟。按揉阴陵泉脾经合穴,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活动,重新激活脾的运化功能,从而使体内的水湿代谢得以正常进行。一般操作1至3分钟。按揉太溪太溪是补益肾气的大穴,可以补肾气、助生长。同时加强肾的闭藏之力,也能制约肝的过度疏泄。一般操作1至3分钟。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天期间,如果在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能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什么是“三九灸”?三九,即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全年天气至冷、人体阳气至弱、体内阴气至盛的时段,也是各类呼吸系统问题的高发时节。在这个特定时间段艾灸,效果会比平时艾灸更好,能达到刺激经络穴位,温阳补气,增强人体抵抗力,帮助缓解冬季手脚冰冷、月经不调等情况,久而久之,就有了“三九灸”的说法。"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至盛的时候,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的“三九灸”能温阳益气、驱寒除湿、活血通经、健脾益肺补肾。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三伏",明白三伏灸是保健预防的大好时机,能在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治未病”,预防重于治疗。甚至很多冬季易发呼吸道问题的人群也认为,冬季是不需要艾灸的,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三九天作为“数九寒天"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同时也是万物闭藏的时节,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衰微、阴气盛极的状态。而冬季有呼吸道问题的人群本身久病必虚,这类人群本身就是虚寒体质,再加上冬季阴寒至盛,易损人体阳气,所以他们很难挨,问题接二连三,总是反反复复。因此,在冬季,三九灸更能通过调理“任督"二脉来协调阴阳。这对于具有呼吸道问题,尤其是偏于阳虚和气虚的人群,预防保健效果尤为显著。同时,在三九天进行艾灸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身体的多发问题,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此外冬天“三九灸”,是对夏季“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阴阳并调,一冬一夏,保障全年健康。本周六将迎来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冬至,虽距离三九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可以慢慢的灸起来。可以在我们的手脚四肢、腰腹背部等部位施灸,给三九灸做好铺垫,疏通一下经络穴位,温和皮肤,让身体提前做好三九艾灸的准备。推荐艾灸穴位:神阙穴,气海穴,肾俞穴,肺俞穴,涌泉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