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家长也越来越关注近视的相关概念。眼轴长度是近视防控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经常会有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眼轴的增长。即使近视度数没有变化,眼轴长度的变化也让家长焦虑不已。事实上眼轴长度和近视确实息息相关,但并不是眼轴增长了,近视度数就一定会增加。一般讲儿童每增加100度近视,大约对应0.3-0.5mm的眼轴增加。年龄越小,眼轴的生理性增加会越多,而同时晶状体的屈光力则以每年20-25度左右的速度减少。这部分可以抵消掉眼轴长度增加引起的屈光度数变化。对于亚洲的孩子,7-12岁期间,眼轴会正常增加0.6mm左右。如果眼轴增加超过0.2mm/年,理论上近视度数会增加的,而每年增加0.2mm以下,可以不用理会,观察就行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既然已经近视了,度数涨就涨吧,控制不控制无所谓,等长大了,做个手术就行”。近视真的没必要控制吗?对于青少年近视,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其发展,避免高度近视或者病理性近视的发生。高度近视可以引起青光眼、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眼病,目前已经成为致盲的首要因素。所以青少年近视防控非常必要。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已经很成熟和安全,但是它只是相当于在眼睛的表面做了一副眼镜,而不能改善眼底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手术只是帮助我们摘掉了眼镜,而并不是治好了近视。
散瞳验光分为快速、慢速和中速散瞳。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散瞳,在药物作用以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怕光,看近处模糊。这个时候不是对孩子眼睛造成了损害,而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不同的散瞳药物对睫状肌麻痹的时间不同,影响的孩子的时间也不同。这需要医师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只是普通的验光配镜,很有可能会造成近视的过度矫正,使假性近视变成真性。举例来说4岁小朋友刚刚发现100度的近视,散瞳以后可能就正常了,而直接配镜的话,这个度数就成了真性近视。当然也不是每次配镜都一定要散瞳验光,还要结合孩子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有一个纵向的对比,然后由检查的医生做出选择。所以,散瞳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对于近视的孩子不能只是简单的验光配镜就可以了。
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镜,度数就不会发展,视力也会得到改善。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原则上讲,100度以下可以定期观察,暂时不需要戴镜。100度以上近视的孩子,最好一直戴镜。每个人的调节能力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的孩子裸眼视力始终能够在0.5以上,这个时候可以在活动的时候选择不戴镜,但是需要长时间用眼或者看黑板的时候还是要戴镜。坚持不戴镜,会增加近视孩子的视疲劳,造成干眼症。时间久了不仅不会改善近视,反而会加重近视的发展。
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90%,其中10%左右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是东亚地区引起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因素,如何做好早期的近视防控至关重要。不同年龄和度数的近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1. 对于没有近视的孩子:增加户外运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次用眼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适当远眺,休息1-2分钟。2. 6岁以下近视的儿童:6岁以内发生近视,很多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在保持良好用眼习惯的同时,应该给孩子做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眼轴和散瞳验光。 -2.0D以内(200度以内)配戴框架眼镜,-1.0D以内(100度)可以根据孩子的裸眼视力情况酌情戴镜,100度以上原则上要一直戴镜。3个月定期复查,根据变化决定是否散瞳验光。如果近视度数在-2.0D以上,要考虑多焦点软镜或者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帮助控制近视发展。3. 6-8岁近视的儿童:这个年龄孩子出现近视,低度数主要和用眼习惯相关,200度以上的孩子仍然要考虑遗传可能比较大。在治疗上首选框架眼镜,度数比较大的孩子,可以考虑酌情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角膜塑形镜。这两个都是目前控制近视发展比较好的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角膜塑形镜国家规定是8岁以上使用,但是对于近视发展很快的孩子,如果依从性很好,能够做到定期复查,清洁卫生,还是可以考虑试戴的。4. 8岁以上的青少年:这时候孩子的学业逐渐繁重,控制近视发展可以首选考虑角膜塑形镜,如果塑形镜控制效果不好的话,还要 联合应用低浓度阿托品。对于600度以上的孩子,多焦点软镜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不同年龄的近视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法。归纳一下,首选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其次,恰当的选择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第三,一定要做到定期复查,观察孩子眼底、眼轴和屈光度数的变化。除了前面说的方法以外,多点近视离焦镜片的应用也很多,这类眼镜可以用在各个年龄段,具有一定的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目前看其控制效果要低于塑形镜和阿托品滴眼液,但是优于普通框架眼镜。家长可以根据当地医疗水平和自身情况酌情选择不同的方法控制近视发展。近视手术多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儿童除了比较严重的屈光参差(就是双眼度数差别很大),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这段时间无论是门诊还是网上咨询,总有很多家长提出,发现孩子总是眨眼睛,有时候还不停的用力揉眼,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眨眼是一种正常现象,从早晨起床开始,无论成人还是孩子,眼睛始终都处于睁开状态,她也需要休息,眨眼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调节,每分钟2-3次都是正常表现。如果频繁眨眼,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孩子眨眼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眨眼的原因多有不同。如果您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或中学,那么眨眼可能是因为学习紧张,压力过大,眼睛疲劳引起,如果您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那么眨眼可能更多的是由于过敏或感染所引起。总的来说,眨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由于视疲劳引起的眼睛干涩。对于现在的孩子,这种原因非常普遍,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过多的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会让孩子眼睛过度疲劳。适当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还可局部热敷或使用干眼治疗的眼药。 第二, 过敏性炎症引起的眨眼。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机体免疫力比较弱,尤其是现在的雾霾天气这么多,如果孩子同时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那么并发过敏性结膜炎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这个时候,除了让孩子增强抵抗力,还要局部使用抗过敏的眼药,有时候还要加用全身的抗过敏药物,这种情况引起的眨眼一般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眨眼会有一定的自限性,增强体质是根本。 第三, 慢性炎症引起的眨眼。这类眨眼往往伴发有慢性结膜炎,眼睑结膜可见滤泡增生,结膜充血,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也是休息,同时可以加用一些慢性结膜炎的药物。 以上三点是最常见的眨眼原因,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是否有睑板腺功能障碍,抽动症等,对于抽动症的孩子,除了眨眼,往往还会伴有面部其它肌肉的抽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 总之,眨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休息,避免疲劳用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如果眨眼过于频繁,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听从医生治疗方案,不要自己使用各种眼药,事倍功半。
全麻手术的孩子需要北京市三甲医院的化验单,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凝血功能、传染病、胸片、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所有结果3月内有效。血常规需要一周以内。 疫情期间,按照医院规定,另外需要检查胸部CT,新冠肺炎抗体,核酸检测。核酸检测3天内有效。抗体和CT 结果1周内有效。
这是一个多发性霰粒肿的孩子,因为父母纠结于麻醉是否安全,手术是否可以治愈等各种问题,反复迁延半年左右的时间,最终下定决心手术。从图片看双眼上下眼睑多处疤痕,皮肤已经非常脆弱,触之既破,眼睑已经不完整了。所以刚刚手术完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大家再看这个图片,1年后孩子恢复的很好。所以对于疤痕,家长不用太担心。儿童的修复能力远远超过成人。不要因为担心手术留疤或者心疼孩子错过了最佳矫正时间。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因为心疼孩子,不愿意给孩子做手术治疗的家长。为人父母,心情都可以理解,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医生。真的发展到这种情况,耽误的还是孩子。很多时候,早期治疗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爱,所以爱!
儿童近视是不是都要散瞳验光?这是一个不仅仅让家长和孩子纠结,同时也困扰着很多临床医生的问题。有的医生认为,儿童年龄越小,调节能力越强,只有在睫状肌麻痹,也就是散瞳验光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准确的度数,去掉假性近视。而反对的医生则认为,应该先做视功能的检查(调节检查),只有发现调节异常的孩子才需要做散瞳验光,否则直接做主觉验光即可。听起来似乎都是有道理的,对于家长而言,当然是越简单越好。散瞳验光既影响孩子学习生活,又费时费力。但同时却又担心不散瞳会度数不准确。那儿童近视是不是都要散瞳验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儿童近视都要通过散瞳来验光配镜。 从理论上讲,如果双眼视功能检查正常的孩子是可以不做散瞳验光的,直接在小瞳孔下做检影验光即可。所谓的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幅度、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活度、聚散检查(Worth 4点灯)等。 那什么样的情况必须要散瞳呢?主要包括斜弱视、屈光参差(就是两个眼睛度数差的比较多)、调节功能异常的(调节痉挛或者调节过度)、屈光状态波动比较大(简单说就是每次检查度数都不太一样的)的儿童。这些孩子是必须要做散瞳验光的。 看到这儿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大多数的眼镜店都是直接验光配镜,而医院却都是散瞳验光呢?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和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国情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大量的近视儿童需要配镜,一方面是稀缺的医疗资源。咱们前面讲述的名词,不仅仅是家长不明白,如果不是专门做视光的眼科医生,恐怕也会搞不清楚。此外,这些检查都需要孩子的配合,都要耗费很多的检查时间。现实情况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配合,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坚持准确的做完全套的视功能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做散瞳,优点是可以避免近视过矫,也就是我们说的假性近视,或者度数加深。缺点则是无法做到进一步的个性化配镜。 如果所有孩子都不配镜,虽然我们可以分析正常情况下的视功能状态,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近视的过度矫正,从而促进近视的发展。 到这里,估计大家就很清楚了,锦上添花的个性化矫正可以在特殊的场合进行,不需要散瞳,而对于大多数近视的孩子,我们还是要通过“一刀切”的散瞳来避免近视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