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类型的中耳疾病诊断明确后,除一部分经过保守治疗能够治愈外,还有一部分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即中耳乳突手术。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进步,中耳乳突手术已由传统的病灶清除发展到现代的清除病灶后的听功能重建,伴随着中耳乳突手术的治疗目的不断演进,即由救命→干耳→改善听力。由于中耳结构深在、微小而复杂,通常不能采用常规的裸眼手术,需要在显微镜或内镜下进行,故称为耳显微外科手术。在显微镜或内镜下应用特制的耳显微手术器械进行耳部手术能够缩小手术切口,减少对耳部正常结构的损伤,精准去除病变及功能重建,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屈永涛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屈永涛目前耳显微外科手术已广泛用于各种类型中耳疾病的治疗中,因为前述的耳显微外科手术的各项优点,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首选和青睐,目前能够完成包括鼓膜修补、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人工听小骨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及面神经减压、颞骨良恶性肿瘤切除等各类型中耳乳突手术。
中耳胆脂瘤是中耳炎中较为特殊、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虽然其名字中含 “瘤”字,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其病理机制为一种鳞状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增大形成上皮团(类似瘤样结构),上皮团中含有破骨细胞及很多的组织酶,可造成病变周边的骨质破坏,呈侵蚀样增长。胆脂瘤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伴有细菌生长,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伴随,其临床处理与中耳炎有相同之处,故仍将其列入中耳炎的分类。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较为公认的学说有四种:①内陷袋学说;②上皮移行学说;③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④化生理论。其中内陷袋学说最经典,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中耳胆脂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或持续性耳内流脓,脓液有恶臭味,并常伴有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镜检查主要为鼓膜松弛部内陷、穿孔,紧张部内陷、增厚;或鼓膜边缘穿孔,鼓室内可见胆脂瘤痂皮或肉芽,常伴有脓性分泌物;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正常或不良;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质的吸收破坏。因为中耳胆脂瘤呈侵蚀样增长,造成周边的组织及骨质严重破坏,最容易引起相关颅内及颅外并发症,所以一旦明确诊断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这也是胆脂瘤这一病变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称为“瘤”的一方面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非化脓性的鼓室积液,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鼓膜可呈淡黄色或橙红色;听力学检查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早期鼓室导抗图为C型曲线,出现鼓室积液时为B型曲线,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咽鼓管功能不良(常见的如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人鼻咽癌)、免疫介导(过敏性鼻炎)、细菌感染(鼻窦炎、反流性咽喉炎)等因素造成的中耳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鼓室内负压,引流不畅与液体潴留。儿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以至于被称作“儿童早期职业病”,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6个月到4岁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中耳持续积液可降低鼓膜活动度并阻碍声音传导,引起听力下降、平衡功能障碍、学习能力差、耳部不适或生活质量下降。因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症状往往只有听力下降,造成许多儿童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个体感受度低,经常不能及时诊治,只是在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听力差后才去就诊,造成的大量的误诊及漏诊,也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呈散发样,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病,常见的病因有鼻炎、鼻窦炎、反流性咽喉炎及鼻部肿瘤等。成人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效果却因人而异,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发病原因,单纯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而不去找寻发病原因往往效果欠佳,例如许多鼻咽癌患者的早期表现只是为反复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经过治疗后大多能够治愈,但也有部分长期迁延不愈而演进为隐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伴有细菌感染后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等,需要强调的是早期的、规范化治疗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控制尤为重要。
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为听,让人听见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的声音和玄妙变换的音乐旋律;如果耳朵生病了,最主要的问题是听力下降,那么如何保护耳朵,保护听力呢,让我们从防治中耳炎-耳朵最常见的疾病做起。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耳痛及听力下降,因其解剖结构的特点而容易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常常困扰患者多年甚至终生。由于中耳炎的发病部位隐蔽,症状轻重不一,并且有一部分中耳炎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期,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因为中耳与颅脑仅以一层骨板相隔,周边还有许多的重要血管与神经,中耳炎的病变一旦治疗不利,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就是中耳炎并发症。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因累及部位不同而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其中包括:耳周脓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迷路炎、岩尖炎、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及脑积水等,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理功能带来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2012年制定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将中耳炎划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特殊类型中耳炎四大类。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的鼓室积液,其病理生理机制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咽鼓管功能不良(常见的如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人鼻咽癌)、免疫介导(过敏性鼻炎)、细菌感染(鼻窦炎、反流性咽喉炎)等因素造成的中耳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鼓室内负压,引流不畅与液体潴留。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鼓膜可呈淡黄色或橙红色;听力学检查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早期鼓室导抗图为C型曲线,出现鼓室积液时为B型曲线,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分泌性中耳炎经过治疗后大多能够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演进为隐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伴有细菌感染后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等。儿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以至于被称作“儿童早期职业病”,据统计大约90%的儿童在学龄前曾患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6个月到4岁的儿童,可出现于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或者表现为急性中耳炎之后的炎症反应。多数分泌性中耳炎可在3个月内自行缓解,但是有30%~40%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会复发,且5%~10%的患儿病程可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中耳持续积液可降低鼓膜活动度并阻碍声音传导,至少25%的分泌性中耳炎可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且可引起听力下降、平衡功能障碍、学习能力差、耳部不适、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或生活质量下降。因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症状往往只有听力下降,造成许多儿童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个体感受度低,经常不能及时诊治,只是在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听力差后才去就诊,造成的大量的误诊及漏诊,也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呈散发样,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病,常见的病因有鼻炎、鼻窦炎、反流性咽喉炎及鼻部肿瘤等。成人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效果却因人而异,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发病原因,单纯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而不去找寻发病原因往往效果欠佳,例如许多鼻咽癌的患者早期表现只是为反复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相对最常见的类型,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分布,按发病的时间(6周)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耳痛,耳内流脓、耳闷胀感、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耳镜检查见鼓膜充血、隆起或波动性穿孔溢脓;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声阻抗多表现为B型曲线;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其转归有鼓膜急性穿孔,迁延不愈则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无典型症状但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的隐匿性中耳炎以及临床治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继发于迁延不愈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耳内流脓及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穿孔,鼓室内黏膜可水肿、肉芽增生;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大多不良;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质的吸收破坏。其转归包括鼓膜自行愈合,鼓室乳突黏膜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鼓室乳突可残留有密度增高影,听力可不同程度恢复或残留永久性气骨导间距;另一转归是经临床干预治愈。中耳胆脂瘤是一种类型较为特殊的中耳病变,其病理机制为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其生成机制、病理及转归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胆脂瘤的发展过程中可伴有细菌生长,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伴随,其临床处理与中耳炎有相同之处,故仍将其列入中耳炎分类。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较为公认的学说有四种:①内陷袋学说;②上皮移行学说;③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④化生理论。中耳胆脂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耳内流脓,脓液有恶臭味,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镜检查主要为鼓膜松弛部内陷、穿孔,紧张部内陷、增厚;或鼓膜边缘穿孔,鼓室内可见胆脂瘤痂皮或肉芽,常伴有脓性分泌物;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正常或不良;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质的吸收破坏。因为中耳胆脂瘤最容易引起相关颅内及颅外并发症,所以一旦明确诊断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特殊类型中耳炎为上述常规类型以外的中耳炎,其中结核性中耳炎、AIDS中耳炎、梅毒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特指在中耳乳突腔中分离或培养出特异性致病微生物;坏死性中耳炎特指中耳乳突腔内出现除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中耳炎以外的坏死性组织;放射性中耳炎为中耳乳突腔经历放射线照射后出现的无菌性放射性组织坏死;气压性中耳炎特指鼓膜内外气压急剧变化而导致的咽鼓管不能及时平衡气压引起的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结构物理性损伤,表现为鼓膜充血、穿孔、鼓室积液等。中耳炎后遗疾病为长期中耳炎迁延未愈而遗留的病变,包括不张性/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和隐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指经长期治疗或未经治疗因为咽鼓管功能不良所导致的鼓膜与鼓室内结构粘连,严重者鼓膜与鼓岬黏膜融合、上皮化;通常由分泌性中耳炎转化而来,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纯音听阈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鼓室空间消失,乳突鼓室可存在密度增高影。鼓室硬化的原发疾病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居多,其他包括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隐匿性中耳炎等也可与其同时存在。主要病理表现为碳酸盐沉积在鼓膜纤维层、鼓岬黏膜、听骨表面黏膜层形成钙化灶。临床症状主要为听力下降,偶可有耳流脓病史。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完整或穿孔,鼓膜钙化斑或鼓室内黏膜钙化灶;听力学检查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盖来试验阴性,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正常或不良;CT检查见鼓室、乳突腔内高密度硬化灶。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以咽鼓管功能不良为主要病因,原发疾病以分泌性中耳炎居多,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疾病,但考虑到其病因及病理,仍将其列入中耳炎后遗疾病。主要病理机制为中耳乳突负压后,黏膜毛细血管扩张破坏,红细胞渗出,含铁血黄素自细胞内溢出并在鼓室乳突腔内积存,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耳镜检查见鼓膜多数完整,呈特征性蓝色;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大多不良;CT检查鼓室、乳突腔可见密度增高影。隐匿性中耳炎通常由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转化而来,仅表现为听力下降或无临床症状。检查见鼓膜正常;听力学检查可存在气骨导间距或正常,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正常;CT检查鼓室、乳突腔可见密度增高影,是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上述中耳后遗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的进行性损失,大部需要手术干预。中耳炎并发症为中耳炎未愈并进行性发展而造成的中耳毗邻位置及解剖结构的继发性病变,分为颅外并发症与颅内并发症,颅外并发症包括:1.颞骨外并发症:①耳周骨膜下脓肿;②Bezold脓肿;③Mouret脓肿2.颞骨内并发症: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②迷路炎:&迷路瘘管,b.化脓性迷路炎;③岩尖炎。颅内并发症包括:1.硬脑膜外脓肿2.硬脑膜下脓肿3.脑膜炎4.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5.脑脓肿:①大脑脓肿;②小脑脓肿6.脑积水。一旦出现上述中耳炎并发症,往往预示着中耳炎病变较为严重,大多需要手术干预。中耳炎确诊后即需治疗,治疗手段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清洗换药及理疗等方法;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长期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迁延不愈的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炎并发症和中耳炎后遗疾病;手术方式包括经典的耳显微外科手术和近年兴起的耳内镜手术,手术的目的为清除中耳病变,保留并改善听力。中耳手术自发明并开展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断钻研,中耳手术已由传统的病灶清除发展到现代的清除病灶后的听功能重建,由于中耳乳突解剖结构、手术理念复杂,故手术方式不一。目前我国将中耳手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鼓室成形术,特指中耳传音结构重建;第二大类为中耳病变切除术,特指中耳病变切除但不进行听力重建;第三大类为中耳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指在清除中耳乳突病变的基础上进行中耳传音结构的重建;第四大类主要是指上述三类手术的配套手术,列为其他中耳炎相关手术。鼓室成形术仅限于鼓室、鼓窦及乳突正常,手术不开放乳突,在清理鼓室病变的基础上行听功能重建。现代意义或广义上的鼓室成形应包含鼓膜成形、听骨链重建、鼓室探查、鼓室腔重建、外耳道扩大成形、耳甲腔成形等术式,本分类仅将鼓膜成形术列为鼓室成形术I型,包含听骨链重建则列为Ⅱ和Ⅲ型,鼓室探查、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等相关手术,可与I-Ⅲ型同时存在。中耳病变切除术以清除中耳乳突病变为主要目的,不考虑鼓膜与听骨链重建,主要包括:1.乳突切开术2.乳突根治术3.改良乳突根治术。中耳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指在彻底清理乳突鼓窦病变的基础上,同期或分期行鼓室成形术。其他中耳炎相关手术为上述三类手术的相关配套或辅助手术,并非独立一类,包括鼓室探查术、外耳道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乳突缩窄术和中耳封闭术等。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中耳炎有一个崭新的和全面的认识,重视中耳炎的诊疗,保护好我们的听力,聆听世界最美妙的声音。
急性鼻窦炎能不能做鼻窦CT?这个问题看似不是问题,但是实用耳鼻喉中也提到了: 在鼻窦CT检查篇幅中提到在急性炎症期应避免做CT检查,但是没有说明原因。在急性鼻窦炎篇幅中提到CT检查可以更好明确诊断。
耳鼻咽喉科四种常见的各具臭气的疾病: 1、臭鼻症:自己闻不到,旁人闻得到。 2、慢性上颌窦积脓:自己闻得到,旁人闻不到。 3、中耳胆脂瘤:自己和旁人都可闻到。 4、气管切开后的癌臭:自己闻不到,旁人闻得到。 其实应该是某一类的疾病,并不只是这几种。
【转载自李焰生教授文章(不该再使用“颈性眩晕”的概念)】眩晕及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成年患者就医的前20位主要原因之一,更是老年患者就医的首要原因。眩晕及头晕的病因多样,主要涉及神经科、耳科、内科和精神科等学科。在缺乏有效的全科医师“筛选”情况下,我国大量患者发病时会直接选择上述科室及骨科或中医科就诊,给各个专科医师带来了巨大的临床诊断挑战,也是如今最容易发生诊断错误的临床情况之一。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门诊医师非常繁忙,几乎没有很多时间进行仔细的病史问询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不少患者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有“颈椎退行性变”“椎动脉狭窄”或“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被诊断为“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颈性眩晕诊断缺乏可靠的标准,各种药物或手术治疗也缺乏科学的验证。已有研究报道,绝大多数颈性头晕诊断最后都被证实为误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对其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主流学术观点已去伪存真,不再使用陈旧的“颈性眩晕”的诊断概念。本文就此予以简要概括。相关概念颈性眩晕,有时也与颈性头晕、颈源性头晕、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失衡或颈源性不稳等术语通用。许多学者喜欢引用1955年Ryan和Cope提出的颈性眩晕概念,即假设眩晕是由高位颈部病变导致的深感觉(本体感觉)传入异常所致。有趣的是,Ryan和Cope报道所依据的5例颈部损伤患者中4例后来却被证明更可能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1952年,Dix和Hallpike已经报道了100例类似的患者。另一经常被引用的证据是1978年Sorensen报道的1例患者,患者在射箭时转颈导致可逆性后循环的神经功能缺损,并由此产生Bow-Hunter卒中或Bow-Hunter综合征(BHS)的概念,但之后的检查却证明该患者是发生了椎动脉夹层。 Furman和Cass在Ryan和Cope所提假设基础上,于1996年提出颈源性头晕是指源自颈部深感觉异常所导致的空间定位障碍或失衡的非特异性感觉。可见,这种颈性眩晕概念特指由颈部深感觉障碍所导致,并不包括血管机制。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假说交感神经假说:1928年,Barre和Lieou通过在颈前部注射局麻药诱导出头晕、耳鸣和Horner征,故认为是颈椎增生的骨刺刺激了包绕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引起血管反射性收缩而导致症状。该假说也是国内大量所谓交感(链)型脊椎病的机制基础。然而,后续研究未能证明存在交感神经或血管的改变,此学说渐被淘汰,Barre-Lieou综合征的概念也不再被使用。目前,临床上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客观判断交感神经(链)是否受刺激,更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据。深感觉传入假说:颈部(主要是高位)的深感觉经颈后根与前庭核发生联系,影响眼-手协调、平衡协调和姿势调整,因此,深感觉传入异常导致头晕和失衡的感觉就不难理解。早前学者们就在动物实验和人类试验中发现用电刺激颈部或局部封闭均能诱导头晕或眩晕。颈椎骨质增生者出现的“颈性头晕”可经高颈部局部阻滞缓解,提示仍是深感觉异常致病,而非骨质压迫血管、脊髓或神经。各种原因导致的颈部病变都可能引起深感觉传入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挥鞭样损伤,其他原因则包括颈部骨关节炎和肌筋膜炎等。关于颈部疼痛伴随的头晕或眩晕,研究认为其引发原因是疼痛导致的异常神经运动控制、周围性神经敏化、肌肉疲劳以及心理应激等因素导致深感觉传入异常。近期我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伴头晕的颈椎病患者相比,伴头晕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中有更多的本体感受器,提示不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或血管,而是伴随异常的深感觉传入。血管假说:BHS也被称为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RVAOS),是指转头使椎动脉受压导致后循环供血明显下降,进而出现一过性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转颈发生椎动脉受压并非致病的充分条件,很多无症状者都有转头后椎动脉受压,说明椎动脉受压是常见现象;发生缺血还需要有其他条件。通常是患者存在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同时Willis环发育障碍(如后交通动脉不开放),向优势动脉的对侧转颈后导致优势椎动脉受压,从而出现症状,发生率极低。椎动脉闭塞除直接的机械性压迫外,还可见于夹层(推拿导致多见)、局部形成血栓、机械牵拉血管移动、骨发育畸形、血管入颅处被韧带纤维束压迫、骨关节炎、颅颈交界区发育畸形、小脑后下动脉发育异常(源于硬膜外)、椎动脉止于小脑后下动脉等多种情况。其他假说: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偶有头晕、失衡和眩晕,其发作可独立于头痛发作。超过半数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发作中可能出现颈部疼痛和僵硬。偏头痛存在中枢敏化的机制,故难以排除颈部僵硬疼痛诱发头晕、眩晕的可能,是否存在“偏头痛相关的颈源性头晕”值得关注。此外,颈髓受压(颈椎管狭窄、椎间盘凸出、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脊髓与小脑、前庭核联系的传导束功能障碍,引发头晕。相关检查和诊断标准目前,并无诊断颈性眩晕的特异性体格检查方法。颈部存在颈动脉、椎动脉、颈动脉窦、深感觉感受器等结构,而且转颈也不可避免地会转头,因而转颈出现眩晕或不稳也可能涉及视觉、前庭、深感觉、血管和神经等。转颈出现眩晕和不稳的最主要原因是前庭病变而非颈性病因。我国许多研究在行转颈试验时忽略了固定头位,在转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刺激了前庭(也转了头),这时诱发的头晕并不能指向颈性。此外,更要注意不能把用于诊断BPPV的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当作转颈试验。转颈诱发眼震是一项敏感性高的检查,许多无症状对照者也可诱发出眼震,该试验特异性差,不能用于确诊。有研究发现转颈后眼球平滑跟踪的速度减慢,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示临床检查中应更多地关注眼震外的其他眼球运动障碍。常规的颈椎CT和MRI等检查对诊断并没有特别意义。大量的健康人群、高血压或颈椎骨质增生患者均会出现完全转颈后一侧血流明显下降。而且,大部分颈性眩晕并非由椎动脉血流下降所致,故不能将经颅多普勒超声或血管多普勒超声所见的血流改变作为确诊依据。一项研究观察了转颈椎动脉受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对1108例有心脑血管病或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转颈时的颅外椎动脉血流变化,发现转颈导致的椎动脉受压占5%,说明转颈后椎动脉受压并不少见;所有患者中136例有疑似后循环症状,转颈后椎动脉受压仅9.6%,提示超过90%的所谓后循环症状与椎动脉受压并不相关;此外,该136例患者中有28例表现为仅在转颈时才出现症状,而表现为转颈后头晕或眩晕者无1例有椎动脉受压,故椎动脉受压并非转颈后头晕、眩晕的病因。目前,对于深感觉传入异常机制导致的眩晕没有任何公认的、客观的确诊方法,故而排除其他诊断成为了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在转头等特定条件下发生一过性或持续的后循环症状者,若影像学发现有相应的脑梗死改变,且有转颈的椎动脉受压证据(血管影像学检查),在排除其他病因后可以诊断为BHS。若有证据能进一步证明是动脉夹层或其他情况,则应直接诊断为夹层而无需再诊断为BHS。值得注意的是,BHS的表现不只是眩晕,还可以是单纯的视力丧失,抑或是意识改变、复视、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等,更可以是典型的后循环脑卒中(Wallenberg综合征、枕叶梗死或小脑梗死),单纯头晕或眩晕并不是BHS的常见表现。不再使用“颈性眩晕”概念的建议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概念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如缺乏精确性和唯一性、存在多种截然不同的机制假说、缺乏流行病学或基于人群的研究证据、缺乏特异性的诊断试验等,故需要重新定义和命名。就目前多数学者的认识而言,颈性眩晕多指由深感觉传入异常机制所导致,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与BHS明显不同,不应再将两者放在同一诊断概念之下。Brandt和Bronstein总结了关于颈性眩晕的研究,认为它们均存在3个共同的问题,即无法证实诊断、没有特异的检查方法、颈痛与眩晕程度不一致。结合目前研究进展,笔者建议应该放弃“颈性眩晕”的诊断概念,对符合特征表现的患者应分别予以深感觉性眩晕或BHS的诊断。若希望继续使用“颈性眩晕”概念,则应仅限于指深感觉传入异常性眩晕。
耳外伤 头皮裂伤 面部裂伤 外耳道裂伤 鼓膜紧张部完整 鼓膜松弛部穿孔 锤骨砧骨粉碎骨折 镫骨结构不清 耳蜗底转骨折 前庭窗骨折 出血 听力下降 眩晕 两小时内三度眼震向患侧 两小时后三度眼震向健侧 额纹消失 闭眼受限 鼻唇沟浅 鼓腮漏气 示齿口角偏斜
随着国内医学条件的不断进步,听力筛查工作已经从新生儿逐渐扩展到儿童,那么儿童听力筛查没有通过该怎么办呢?听力筛查一般使用的是筛查型听力检测设备,此种设备只能显示通过或者没有通过,但不能做出定量的诊断,也就是说不能明确听力损失的程度,也不能明确病因;所以孩子听力筛查没有通过需要您带着孩子到有相应资质的耳鼻喉科就诊,耳科医生会针对孩子做专业的耳科查体并行相应的听力学检测,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并明确病因,进而给予相应的诊疗建议。(关于儿童听力筛查的详细介绍请参照我网站中的相关科普文章)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相对最常见的类型,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分布,按发病的时间(6周)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耳痛,耳内流脓、耳闷胀感、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耳镜检查见鼓膜充血、隆起或波动性穿孔溢脓;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声阻抗多表现为B型曲线;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临床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迁延不愈则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隐匿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继发于迁延不愈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耳内流脓及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穿孔,鼓室内黏膜可水肿、肉芽增生;听力学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咽鼓管功能检查大多不良;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质的吸收破坏。相较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及治疗的短暂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反复发病及诊疗过程大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持续终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病,经过保守治疗大多有效,那么到底是该一直这样反复不断的保守治疗还是选择手术治疗呢,相信会困扰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非专业的耳科医生也说不清楚或意见不同,现提出一些专业耳科医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儿童及中青年人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鼓膜穿孔长期不愈,间断流脓,建议择期手术治疗,其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病变持续存在并发展会造成中耳结构的进一步破坏而影响听力;2、鼓膜穿孔的存在使得外界污物随时可能进入中耳并继发感染,也造成日常生活很不方便,与戏水游泳无缘;3、鼓膜穿孔的存在会有上皮移行进入鼓室而继发胆脂瘤,演进成中耳炎最严重的类型中耳胆脂瘤;4、中耳炎性病变长期存在会有钙沉积于鼓室内粘膜固有层而继发鼓室硬化,造成听力的进一步下降。手术治疗可以解决反复流脓、病变加重、听力下降及鼓膜穿孔等诸多问题,而且越早效果越好。二、老年人、幼儿、身体原因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需要注意避免造成中耳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如患耳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另外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及时正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