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和生活中,大多数人可能都出现过胸痛。有的不了了之,有的因此而贻误了诊治,也有的到医院诊治结果却不尽人意,亲朋好友提及后两种情况大抵都是遗憾,甚至会抱憾终身。顾名词义胸痛就是胸部的痛疼感,但病因多种多样,表现也不尽相同,可以由胸廓或胸壁疾病惹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此外,腹部病变的神经放射疼也可引胸痛。常见的病来由内到外有:一、心血管零疾病1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普通位于胸骨后、心前区或心口窝,疼痛性质为压痛、闷痛、隐痛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稍感疼痛,重者疼痛难忍,甚至伴有背部不适,可放散至左上肢内侧、颈部、牙齿等处也可有痛疼感,持续为1-30分钟不等,多为5分钟左右。由于劳累,饱餐、运动、情绪激动等。经休息或口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能迅速缓解,也有的病人用硝酸甘油等效果不好,用钙拮抗剂效果好,这阐明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缘由。2、急性心肌梗死假若冠状动脉狭窄非常明显,粥样硬化斑块不波动,发生破裂,血栓构成,将某一个血管分支堵塞惹起急性心梗,是一种急危重症。心梗时的表现为疼痛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疼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效果欠佳,有的病人疼痛时大汗淋漓,有的伴有恶心、呕吐,心电图有特征性的改变,常有部分病人误以为是胃痛,不及时治疗,延误病情,死亡率为9%-10%。3、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普通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60%病人起病急骤,最突出症状为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常剧烈如刀割,闷痛,咳嗽及呼吸时加剧,疼痛持续几天,伴有发热、心包摩擦音等。4、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痛为本病开始时最常见的症状,见于85%的患者。疼痛剧烈,为持续性撕裂样疼痛。部位多数在前胸部靠近胸骨并扩展到背部,特别是两肩胛间区域,沿着夹层的方向可到头部、腹部或下肢。绝大部分需求手术治疗。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可惹起剧烈胸痛,休克和本身症状,若血肿继续扩大,可使动脉壁外膜破裂而惹起大出血,以致死亡。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二、肺脏疾病:1、自发性气胸无内伤或人为要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忽然破裂而惹起的胸腔积气,男女之比为5:1,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常由于胸膜下气肿泡破裂惹起,也见于胸膜下病灶或空洞溃破,胸膜粘连带撕裂等缘由惹起。气胸的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继有胸闷或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张力性气胸时有气促,窒息感,烦燥不安,紫绀、出汗、休克等,X线检查可确诊。2、 肺栓塞病因都由于外来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惹起肺循环妨碍所致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塞。血栓主要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51%-71%下肢深静脉血栓构成的患者,可能发生肺栓塞。下肢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房颤伴心衰构成血栓,长期卧床病人,怀孕妇女均为风险要素。3、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发热、咳嗽、咯痰、胸痛。胸透或胸片即可明确诊断。4、肺癌肿瘤侵犯胸壁可惹起持续性和进行性胸痛,胸片或胸部CT可确诊。三、胸膜疾病:胸膜炎:国内结核性者多见,病初起时胸痛,咳嗽和深呼吸时加剧,待胸腔积液较多 时胸痛即消逝,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胸透或胸部B超即可诊断,要及时抽液,防止粘连或包裹,遵医嘱,坚持服够疗程抗结核药物。癌性胸水可找到癌细胞并行抗癌治疗。四、胸壁疾病:1、 肋软骨炎多位于第三、四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针刺样或持续性急痛,局部可见轻微隆起并有压痛。2、 胸壁神经病变由病毒等惹起的神经炎,如带状疱疹或肋间神经炎,或由于脊髓或脊椎病变惹起神经根刺所致。疼痛范围多位于病变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呈刺痛、炙烤痛,甚至刀割样痛,肋骨下缘肋间神经部位可有压痛。五、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是胃和十二指肠分泌物反流到食管惹起烧心、泛酸、胸骨后炙烤感,胸痛位于胸部正常,向肩部放射,并放射到上臂内侧,很象心绞痛样胸痛,次要由于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构成刺激,惹起食管炎症而痛。 当然,不同缘由惹起的胸痛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的,细心的查体和问诊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还有部分系功能性病变惹起。焦虑症的胸痛部位不明确,游走性,患者激动,烦躁,体检往往无异常,也就是说功能性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只需调理好心境,加强身体锻炼就能快速恢复好的形状。最后再次提醒亲朋好友们,当遇到胸痛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也避免贻误病情,祝我们天天好心境,祝大家身体健康。
呼吸困难是患者临床常见的就诊原因。这类患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风险高,因此快速、准确的对呼吸困难病因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价值。按其发生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心原性呼吸困难:可以见于各类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衰竭,也见于大量心包积液。②肺原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呼吸道、肺循环、胸廓及呼吸肌的各种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③中毒性呼吸困难:由呼吸中枢受毒物刺激或药物抑制所致。④血液原性呼吸困难:由红细胞携带氧减少或大出血休克刺激呼吸中枢等所致,见于重症贫血、休克等。⑤神经精神性与肌肉性呼吸困难:常因颅内压升高和脑供血减少而使呼吸中枢抑制,或神经肌肉麻痹致呼吸肌无力而致的通气不足。⑥其他疾病所致呼吸困难:如大量腹水、腹内巨大胂瘤、妊娠后期、急性传染性疾病伴高热等。在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维过程中,要注重综合判断,既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后再做出恰当的诊断。尽管当今医学检查手段丰富,然而仍需特别关注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它为我们正确诊断提供了大量关键的信息。各种辅助检查技术的日臻完善也为我们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一、临床特点起病急缓: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见于支气管哮喘、花粉症等。起病急者见于肺不张、气胸、迅速增长的胸水、急性左心衰,急性心包填塞等。起病缓慢者多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呼吸困难特点: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多为上呼吸道或大气道机械性梗阻或狭窄所致,可伴干咳和高调喉鸣。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肺组织弹性减退或小支气管狭窄、痉挛,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③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肺呼吸面积减少或因胸部疼痛而限制呼吸时,表现为吸气和呼气均困难,如广泛性肺实质病变(大叶性肺炎、肺水肿)及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和体征:伴有高热者可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伴有胸痛者可见于自发性气胸、大叶性肺炎、肺栓塞、肺癌、胸膜炎、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端坐呼吸多见于左心功能衰竭者,也见于重症哮喘;伴有喘鸣者见于支气管哮喘或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者见于心功能不全;神志改变多见于肺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或低渗血症等。有关病史:患者的相关病史可以为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心房颤动、长期卧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广泛腹部、盆腔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肺栓塞;有心脏病史者应除外心力衰竭;有过敏物质接触史者可能是过敏性哮喘;初上高原者应考虑高原性肺水肿;饲鸽者、种蘑菇者应考虑外源性肺泡炎;矽肺、石棉沉着病者有职业史;有毒物接触史、代谢性酸中毒病史者提示中毒性呼吸困难;剧烈咳漱后、扛重物时突发呼吸困难应考虑为气胸。二、辅助检查呼吸困难病因中,心原性和肺原性占75%左右,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占25%左右。仅凭临床症状和病史特点等往往鉴别诊断困难。而各种影像学、功能学、检验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因此合理选择并适当评估相应检查对于鉴别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常较为敏感,因此由这类疾病诱发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呼吸困难,心电图可以为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X线胸片:在鉴别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中仍是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心脏大小、形态、肺部及胸部病变情况,尤其在肺淤血、肺水肿、肺炎、气胸、胸水等疾病快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血清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研究表明血清BNP/NT-proBNP水平升高是快速诊断患者发生心原性呼吸困难的标记物。2013年最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AHA/ACC)心衰指南指出,BNP/NT-proBNP的测定适用于临床情况未明确下心力衰竭诊断的确立以及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定(证据等级IA)。由于BNP/NT-proBNP水平受年龄、性别、肾功能、心房颤动、体重指数等因素影响,将BNP/NT-proBNP与其影响因素相联合制定出预测模型,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Kevin等建立了鉴别心原性与非心原性呼吸困难的新模型,其危险因素包括BNP、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血BUN、血肌酐,该模型对鉴别心力衰竭患者优于单一BNP模型。肌钙蛋白(T或I):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肌钙蛋白T或I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特别是在急性失代偿的心衰患者当中,肌钙蛋白T或I可增高,而经过治疗后其水平可下降。预示在急性心衰过程中伴有心肌损伤。2013年AHA/ACC心衰指南指出,为了明确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预后或严重程度,测定心脏肌钙蛋白是有用的(证据等级IA)。其他生物标志物:如心肌纤维化标志物、可溶性的ST2以及galectin-3等在心衰的鉴别诊断及预测心衰的预后和死亡率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D-dimer):这是一个血栓性疾病的监测指标,它的敏感性要大于特异性。在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主要用于鉴别肺栓塞。当D-dimer<0.5mg d-dimer="">0.5mg/L时,则要高度怀疑,但是否诊断肺栓塞还要依据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心脏多普勒超声:心脏超声能够对心脏的大小、结构、瓣膜形态、活动度、心脏的收缩、舒张情况、心功能等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因此该项检查对于心脏疾病诊断鉴别具有重要作用,且简便易行,但受检查医生操作水平的影响。肺脏超声:新近研究发现,肺脏超声在鉴别心原性和肺原性急性呼吸困难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技术并非直接观察肺部结构,而是以识别和分析声像图为基础。这些声像图是含水结构和含空气结构相互作用形成。当在胸部前外侧处进行肺部扫描时,如果广泛检测到这一声像图,即可诊断为弥散肺间质综合征,则提示即将发展为急性肺水肿。其同时能够排除其他导致急性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一些因素可能影响检查和评估的准确性:如患者胸壁皮下脂肪的厚度、胸壁皮下气肿、进行检查的医生的技术等。肺功能:肺功能检查可帮助明确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怀疑哮喘者可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和气道激发试验等帮助诊断。同时肺功能检查对于明确肺部疾患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核素扫描:怀疑肺栓塞、肺梗死时可选用放射性核素通气/血流扫描,梗死的部位可以出现相应的稀疏缺损区。心脏的核素扫描可以精确地定位心肌缺血的部位,为明确心脏病因做出诊断,同时可以精确的得出心功能,从而能够辅助判定患者呼吸困难是否是心原性的。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肺CTA:目前高分辨的CT在诊断肺部肿瘤、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明确上述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有特殊诊断价值。肺CTA出现前,肺栓塞的确诊有赖肺动脉造影,但造影检查费用贵,有创性,有一定的风险。而肺动脉CTA检查相对便宜,无创,安全性好,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等特点,并且诊断符合率与肺动脉造影相当,因此目前已经逐步取代了肺动脉造影。心肺运动试验:在负荷递增的运动中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指标。它能监测呼吸困难的程度,客观估计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助于鉴别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或癔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监测运动中的呼吸模式及其特征的气体交换状态、通气功能以及弥散功能,有助于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断。监测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每分通气量(VEmax)、氧通气当量(VE/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代谢当量(MET)等,预计、评价心脏功能的储备能力。其他检查:深大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时查血酮和血气分析;怀疑血液相关疾病,需查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骨髓穿刺检查等;怀疑是尿毒症或化学毒物引起的呼吸困难需查肾功能及相关的毒素检测。怀疑与脑部疾病相关的呼吸困难,需做神经系统检查。综上所述,对于呼吸困难的鉴别,首要是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有的放矢的进行的辅助检查。这样才有可能尽快明确呼吸困难的原因,通过采取对因治疗,将能有效的治疗原发病,从而降低死亡率。
支气管哮喘热成形术:是经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气道平滑肌治疗哮喘的技术,可以减少哮喘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的数量,降低支气管收缩能力和降低气道反应性。对于4级或以上治疗仍未控制的哮喘,该方法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方法。我院呼吸科从2016年开展该项技术以来,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欢迎此类患者来我院咨询或每周二下午或周三上午到呼吸科门诊进行咨询和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欢迎您前来咨询和诊治!
[导读]科学家试验研究表明,有可能实现动物的衰老逆转,银发和鱼尾纹的终结之日只需10年左右。科学家试验研究表明,有可能实现动物的衰老逆转,银发和鱼尾纹的终结之日只需10年左右。美国加州萨克研究所研究人员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可以使成人细胞返回雏形。研究表明有可能逆转小白鼠的衰老过程,不仅可以让动物拥有年轻的外形,还可以延长30%的寿命。该项技术通过刺激在子宫胚胎发育期特别活跃四种基因发挥作用。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可以反向生长,让人的外形和举止都变得更加年轻。科学家希望最终能研制出一种药物,模仿这些基因被延缓生长,甚至逆转衰老过程。据悉,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进行人体试验。萨克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博士表示,衰老过程是可塑的,要比我们以前想像的更易于治疗干预。萨卡基因表达实验室Dr 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衰老过程可能并一定是单向过程。通过精心的调整后,有可能逆转衰老过程。”“当然,小白鼠不是人类,我们知道让人类重返青春要比这复杂得多。但这项研究表明,衰老是一个十分动态可塑的过程,因此比我们以前想像的要更易于治疗干预。”
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年关于肺癌研究有哪些新的突破?小编为您盘点。【1】Nature:肺癌第四代TKI有望问世,可以解决AZD9291耐药难题靶向药更新换代很快,第一代靶向药主要有:易瑞沙、凯美纳、特罗凯(插播一个好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宣布,前面两个药通过国家出面谈判,从下个月开始要降价一半以上了,喜大普奔!)吃了以上第一代靶向药的患者,平均一年左右就会发生耐药,发生耐药的患者,其中50%左右的病人,都是由于在EGFR这个基因上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突变,T790M,针对这个突变,目前欧美已经上市了一款“神药”:AZD9291,也就是Tagrisso(阿斯利康非小细胞肺癌口服新药Tagrisso获FDA批准上市),又能明显延长生存期差不多一年左右。目前这个药物,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产品正在研究,估计这一两年就能上市。但是,问题来了,不少病友吃了AZD9291,差不多一年多,又耐药了,这可怎么办!!!世界顶尖学术杂志Nature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宣布了一种能够克服AZD9291耐药的新一代靶向药,如果成功上市,应该算第四代靶向药了。这个神药,长什么样,疗效如何?赶紧分享给大家。神药长这样,叫做EAI045。EAI045和爱必妥联合:小鼠模型中,有效率接近80%。用于吃AZD9291耐药,有C797S突变的病人。(文章详见--Nature:肺癌第四代TKI有望问世,可以解决AZD9291耐药难题)【2】重磅!中国有望开展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人体试验,治疗肺癌Nature主页传来重磅消息。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望率先进行全球首个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的试验。据华西医院的卢铀教授介绍,这项临床试验已在今年7月6日通过了长达半年的伦理审批,最早有望在下个月正式开展。这比宾州大学以及Editas公司预期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进行的临床试验要来得更早。根据Nature的报道,华西医院将招募那些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癌症已经扩散,且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手段均已无效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治疗手段相当有限,”卢铀教授说:“这项技术有望能给这些患者带来好处。”按照计划,卢铀教授的团队会从招募的志愿者体内分离出T细胞,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这些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他们将敲除这些细胞中的PD-1基因,并在体外进行细胞扩增。当细胞达到一定量后,卢铀教授计划将它们输回患者体内,并希望它们能够不被抑制,对肿瘤进行杀伤。(文章详见--重磅!中国有望开展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人体试验,治疗肺癌)【3】BMJ:老年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还是行胸腔镜肺段肺切除术?本研究旨在对比≤2cm的肿瘤行胸腔镜肺段肺切除术和 (SABR)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以及≤5cm的肿瘤行胸腔镜切除术和SABR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纳入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接受SABR或胸腔镜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术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随访至2013年11月31日。主要研究结果为患者接受SABR或胸腔镜手术治疗之后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共纳入690名(275名(39.9 %)SABR和415名胸腔镜肺段肺切除术)和2967名((714 名(24.1%) SABR 和 2253 (75.9%)名胸腔镜肺段肺切除术)患者参与初次和二次分析,平均年龄为76岁。整个队列的随访时间为0-6.25年,平均3年。肿瘤≤2cm的初次分析中,37名(13.5%)接受SABR治疗的患者和44名(10.6%)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最终死于肺癌。治疗一年后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开始出现差异,但是匹配分析中(每组匹配201名患者)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SABR VS.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死亡率: 危险比 1.32;95% CI,0.77-2.26;P=0.32)。据估计治疗三年后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2.6%(SABR)和86.4%(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二次分析中(每组各643名患者)显示,对于≤5cm的肿瘤,与SABR治疗相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可更好的提高肿瘤特异性生存率(SABR VS.切除死亡率: 危险比 2.10;95% CI,1.52-2.89; P<0.001)。据估计治疗三年后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0.0%(sabr)和90.3%(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p="">总而言之,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显示,与SABR相比,行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来说,或可更好的提高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但是该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随着肺癌早期采用SABR治疗将是肺癌护理的一个转变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中之前应对SABR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详见--BMJ:老年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还是行胸腔镜肺段肺切除术?)【4】JCO: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疗法vs肿瘤疫苗的效果在这个meta分析中,我们评估了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疗法对NSCLC的有效性。搜索了关于NSCLC治疗的细胞免疫疗法或肿瘤疫苗的随机对照研究 (RCTs) 。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总生存期(OS) 和无进展生存期 (PFS),以风险比(HRs)表示,以及时间差异(月)。对免疫类型,疾病期别,肿瘤组织学,和同步化疗进行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所有的项目都按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报告规范执行(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guidelines)。共有18个RCTs符合入组条件,包括6756例患者。免疫治疗延长了NSCLC生存率和PFS,HR (OS: HR, 0.81, 95% CI, 0.70 to 0.94, P = .01; PFS: HR, 0.83, 95% CI, 0.72 to 0.95, P = .006)及月份差异 (OS: 差异, 5.43 月, 95% CI, 3.20 to 7.65, P < .005; PFS: 差异, 3.24 月, 95% CI, 1.61 to 4.88, P < .005)。细胞治疗优于肿瘤疫苗(OS风险比 P = .005, 月份差异: P < .001; PFS风险比: P = .001, 月份差异: P = .004)免疫疗法对低级别NSCLC患者较高级别患者益处较多,仅在1/4结果衡量中评估了同步化疗 (PFS 月,分别为: P = .01 ,PFS风险:P = .031)结论: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疗法提高了NSCLC患者的OS和PFS。免疫疗法较肿瘤疫苗更加有效。这些发现将对未来NSCLC患者的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调查产生影响。(文章详见--JCO: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疗法vs肿瘤疫苗的效果)【5】抗肺癌新药艾维替尼临床前研究成果发表近日,由艾森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中国首个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艾维替尼(AC0010)的临床前研究成果,在美国肿瘤主流期刊《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分子肿瘤治疗》)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艾维替尼作为新一代EGFR抑制剂的系统临床前研究过程以及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论文首次披露了艾维替尼化学结构,以及针对肺癌耐药性基因突变T790M的分子结构设计、筛选、优化过程及原理。并用一系列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及动物模型研究,论证了艾维替尼分子结构设计的独特优势及成药的潜在可能性。通过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艾维替尼体现了第一、二代EGFR抑制剂所不具备的三个重要抗肺癌的药理特征:1、高选择性抑制导致肺癌的EGFR突变基因,而对具有生理功能的正常EGFR没有作用,其选择优势高达300倍。因而艾维替尼的副作用非常小。2、克服肺癌EGFR基因的耐药突变,有效抑制耐药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克服肺癌耐药。3、不可逆抑制肺癌EGFR突变基因,可永久性阻断EGFR突变基因的致癌通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论文同时也发表了艾维替尼的初步临床结果,在晚期肺癌病人上,艾维替尼同样展现出了在细胞水平和动物研究中所获得的特点和优势。业内人士表示,艾维替尼在《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分子肿瘤治疗》)发表的临床前和前期临床研究成果,展示了艾维替尼创新研究的过程及其安全、毒副作用低、效果优等特点。目前,艾维替尼正在中国开展II/III期临床研究和美国I期临床研究,进展顺利。(文章详见--抗肺癌新药艾维替尼临床前研究成果发表)【6】JCO: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有必要接受辅助化疗吗?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接受手术的一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约为40%-60%。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推荐手术患者接受辅助化疗。但是,对于此类患者如何选择化疗方案,仍缺乏相应的数据,此类人群的辅助化疗的作用仍未被完全阐明。目前除了少数研究来评价二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化疗的结局,没有其他的研究,无论是前瞻性还是回顾性的研究来评价辅助化疗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数据,以求确定接受过手术完全切除的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预防性全脑照射的辅助化疗是否有潜在的好处。研究人员整理了2003年到2011年间国家癌症数据库中接受过完全手术切除的各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数据以辅助化疗处方为标准进行分类,使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分析进行评价。使用感应疗法治疗的患者以及在手术后三十天内去世的患者被排除在外。此次研究共涵盖了1574名患者的数据,其中有954名(61%)患者经历了完全R0切除且5年生存率为47%。其中有59%的患者接受了化疗,包括只接受化疗,放化疗以及只接受放疗。相对于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辅助化疗,无论是否接受放疗的患者其生存率都出现了显著提高。此项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后,有必要接受辅助化疗,因为这有利于改善临床结局。(文章详见--JCO: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有必要接受辅助化疗吗?)【7】EMBO Mol Med: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修复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Huibin Tang和Joseph B Shrager在国际学术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CRISPR/Cas技术的改进与成熟,将这种分子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放疗和/或TKI治疗相结合,将有可能显著提高携带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具有细胞外配体结合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配体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这可通过级联下游信号促进细胞内途径,促进大量的细胞内途径支持癌症表型。这些包括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减少的细胞凋亡,与Warburg效应激活的根本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的组成性激活,是一种基因突变的结果,在一小部分肺腺癌患者中有过报道。这些EGFR突变在东亚地区的女性患者中更为频繁。最常见的突变是外显子19缺失,以及外显子21的点突变。已有研究开发出来几种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通过与ATP竞争,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这些药物(TKIs)已成为EGFR突变的转移性NSCLC的一线疗法。虽然TKIs已被证明对于EGFR突变的LCa具有显著的初步疗效,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患者在两年内都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获得性耐药性往往来自于外显子20的二次突变。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是一种强大的新技术,可以对细胞基因组作出精确的变化。这项技术目前在研究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尚未在临床上产生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提出了这项技术进展的一个潜在的令人兴奋的临床应用——允许个性化的、分子的外科手术,来纠正或破坏突变的EDFR。研究人员在来自患者活检标本的肿瘤中去除了EGFR基因突变,他们发现,EGFR——突变的基因将被传递CRISPR/Cas系统的病毒修复或破坏。研究人员以最常见的初级和二次EGFR突变,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这些建议的基因组DNA“分子手术”,可以一种个性化、并可能永久性的方式,靶定疾病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靶向治疗相结合。正如任何治疗方法一样,这种策略可能被其他细胞增殖途径的反馈去抑制所颠覆。然而,在最低限度上,CRISPR/Cas疗法将能阻止二次基因组突变——TKI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巧妙设计的sgRNAs、精细管理潜在的脱靶效应和有效的传递,对于CRISPR/Cas介导的治疗方法成功与否,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CRISPR/Cas技术的改进与成熟,将这种分子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放疗和/或TKI治疗相结合,将有可能显著提高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生存率。(文章详见--EMBO Mol Med: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修复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基因)【8】CELL METAB:别拿生命熬夜,当心熬成肺癌!许多研究都表明倒班工作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近日,来自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生物学家找到了可能解释这种风险的新机制。该研究发表于7月28日的Cell Metabolism上。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由光信号掌管的生物钟系统通过影响细胞活性如代谢、分化来调控人体的生理节律。在该研究中,MIT小组发现两个控制生物节律的钟基因Bmal1和Per2还有肿瘤抑制的功能。不论是敲除钟基因,还是破坏光暗周期,都会失去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使肿瘤细胞更具侵略性。“用哪种方法破坏生物钟并不重要,只要节律紊乱,就会促使肿瘤发生,”MIT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的前博士后,本文的第一作者Thales Papagiannakopoulos说。该研究为癌症与生物节律紊乱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联系。Papagiannakopoulos现在正在研究与生物钟紊乱,比如Bmal1、Per2丢失相关的癌细胞是否有可以被用来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地方。此外,他还在计划研究生物钟紊乱怎样影响其他类型的癌症,比如胰腺癌。(文章详见--CELL METAB:别拿生命熬夜,当心熬成肺癌!)【9】Lancet: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大多患者诊断肺癌时即为晚期,尽管早期肺癌可切除,但90%患者最终会复发。过去的十年靶向药、化疗药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飞速研发(下图一),晚期NSCLC总生存期已延长至12月(小编的话:EGFR突变患者总OS达30月)。最重要的治疗策略进展是靶向药物及早期成功的免疫治疗。这些方案同时提示检测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生物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治疗,有助于促进个体化方案的选择。国际数据库如TCGA和ICGC等,联合二代测序的结果,使得患者初诊及进展时治疗靶点选择及分层将成为可能。基因组学的应用在发现NSCLC和SCLC的特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临床医生、科研家、公司及管理当局等越发紧密的合作,使得药物的研发步伐加快。本文探讨肺癌靶向药的最近进展,及在更深入理解肿瘤异质性的基础上,设计未来临床研究。(文章详见--Lancet:肺癌治疗的新靶点)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0.0%(sabr)和90.3%(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导读一项由英国慈善机构“全球癌症研究”资助、由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所(IRB)的Salvador Aznar Benitah教授主导的研究首次确认了存在于能扩散的癌细胞上的一些表达高水平CD36的细胞。CD36是一种脂肪酸受体,负责脂肪酸的识别和细胞跨膜转运。这种独特的CD36活动及对脂肪酸的依赖将能够转移的癌细胞与其他的癌细胞区分开。关键字:癌细胞当癌细胞开始扩散时,癌症会变得非常致命,因为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弄清楚癌细胞扩散的过程如何发生,并开发阻止这一过程的方法。Benitah教授的团队发现,多种癌症患者体内的转移性癌细胞中存在CD36,这些癌症包括口腔癌、黑色素瘤皮肤癌、卵巢癌、膀胱癌、肺癌和乳腺癌。为了确认CD36在癌症扩散中的作用,他们将CD36加入到非扩散性的癌细胞中,这之后非扩散性的癌细胞也具有扩散性了。Benitah教授说:“尽管我们还没对所有类型的肿瘤进行测试,但是已经可以声明CD36是转移性癌细胞的普通标记物。我们期待这项研究对科学家界能够产生影响,进一步促进癌细胞转移的研究,希望我们能够验证CD36作为抗转移疗法的潜力,像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天都有。”研究人员之后测试了脂肪摄入对癌症扩散的影响。他们对小鼠喂食高脂肪食物,然后向小鼠体内注入某种人类口腔癌细胞。高脂肪的饮食导致超过50%的小鼠的癌细胞转移得更快,转移规模更大。他们继续测试了一种名为棕榈酸的饱和脂肪酸,这是植物和动物脂肪的一种主要成分,在棕榈油中的含量很高。研究人员使用棕榈酸处理人类口腔肿瘤两天,然后将其注射到饮食中脂肪含量标准的小鼠体内。研究团队观察到,所有体内有CD36的小鼠都发生了癌细胞转移,而没有棕榈酸的小鼠中只有一半发生了癌细胞转移。Benitah教授警告说:“在接种了人类肿瘤细胞的小鼠中,似乎脂肪摄入与通过CD36的癌细胞转移的可能性增加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弄清楚这种有趣的关系,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已经对饱和脂肪酸和糖的摄入过多提出了警告。脂肪对身体机能是必要的,但是无节制的脂肪摄入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通过体内有人类口腔癌细胞的小鼠,研究人员能够证明,抑制CD36能够阻止癌细胞转移。在体内癌细胞已经转移的小鼠身上,CD36抑制抗体使20%的小鼠体内的癌细胞转移完全停止。同时,在其他小鼠身上癌细胞转移也降低了80-90%。重要的是,还没有造成任何严重的副作用。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针对CD36的新型抗体疗法,这种方法有可能适用于多种癌症。“全球癌症研究”的Lara Bennett博士说:“数年来我们一直资助Benitah的工作,看到这种革命性的成果非常令人高兴。如果该团队能够继续研发出适用于人类治疗的抗体,那么每年将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前沿快讯】:降钙素原(PCT)可在微生物毒素和促炎介质作用下上升,在感染恢复时下降。其测得值与菌血症和感染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持续处于特定浓度点提示治疗方案不成功,故降钙素原动力学具有指导预后的意义。SAPS 试验结果说明:通过监测PCT,早期停用抗菌药,对抗感染策略进行个体化治疗,最终可使终末期患者获益,甚至存活。在临床中,应逐步广泛开展此类方法,以延缓耐药菌的出现和减慢抗菌药物研发崩溃速度,并由此寻求最佳的诊疗方案。【详细文章内容】2016 年 3 月 2 日,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 de Jong 博士及其同事在 The Lancet 上发表了关于降钙素原指导停药研究(Stop Antibioticson Procalcitonin guidance Study,SAP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评估降钙素原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The Lancet 对此发表了评论,认为成果可写入指南并应用于临床。抗菌药物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正威胁着公共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眼于抗菌药物管理方案的实施,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长程治疗。除了临床参数,监测血清标记物——降钙素原可使治疗方案个体化,以对抗全身细菌感染。降钙素原可在微生物毒素和促炎介质作用下上升,在感染恢复时下降。其测得值与菌血症和感染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持续处于特定浓度点提示治疗方案不成功,故降钙素原动力学具有指导预后的意义。由于降钙素原存在一些不足,故最新版的「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对降钙素原的使用仅作弱推荐(Grade 2C),即「建议当未发现感染证据时,低降钙素原用于停止经验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因此,需要一个大型完美的试验提供终极证据证明,降钙素原可指导抗菌药的管理,且用于重症患者时可切实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SAPS 试验是目前最大的降钙素原指导研究。共招募了 1546 个疑似或确诊的重症患者,分别来自 3 个大学医学中心和 12 个荷兰教学医院。降钙素原指导组(761 位患者)定为降钙素原较峰值减少 80% 及以上或降至 0.5 μg/L 及以下时则停止使用抗菌药,另一组(785 位患者)则是基于常规治疗方案。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高收入国家,荷兰的常规治疗对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是非常谨慎的。SAPS 试验对未来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研究证实了之前治疗重症患者措施的正确性,减少长程抗感染治疗。其次,扩大了研究范围,从呼吸道感染扩展到更广泛的一般疑似感染的重症患者群体。第三,降钙素原指导组较常规治疗组的病死率有所下降。显然,降钙素原可提高诊断率,并使治疗决策更有效。同时,也减少了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总而言之,脓毒症是一个复杂、表现多样的综合征,而降钙素原监测的准确率远非完美。因此,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判断一直是任何抗感染管理方案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SAPS 试验说服了那些曾经质疑降钙素原指导停药的批评者。此外,通过监测降钙素原,早期停用抗菌药,对抗感染策略进行个体化治疗,最终可使终末期患者获益,甚至存活。在临床实践中,应逐步广泛开展此类方法,以延缓耐药菌的出现和减慢抗菌药物研发崩溃速度,并由此寻求最佳的诊疗方案。文章来源:The Lancet《柳叶刀》
太原的朋友们都知道,前阵子因为雾霾首次车辆限行。近些年因为去帝都的机会多了,我不止一次感受到帝都浓浓的霾。我们先来例数一下历史上有名的烟雾事件。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地区是比利时重要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造成大气污染现象。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河谷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2、1943年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3、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9日,由于逆温层作用及连续数日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多种气体与污染物在伦敦上空蓄积,12月5日开始,城市连续四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司机甚至需要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四天的浓雾造成1.2万人死亡,这是和平时期伦敦遭受的最大灾难。这一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英国政府通过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 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建立节能写字楼、提高现有建筑能源利用率、利用新能源等方式,经过近三十年努力,才甩掉了“雾都”的帽子。5、2013年1月,北京受强雾霾污染27天,PM2.5严重超标。6、额,这个,请各位看看外面的天!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所致,这当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PM2.5,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暂无标准中文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表示,新版空气质量发布平台2013年1月1日上线。2012年10月6日,北京35个PM2.5监测站点试运行数据全部上线发布。世界卫生组织首次认定PM2.5致癌。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对颗粒的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 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就会带来死亡风险的上升。浓度每增加10,总死亡风险上升4%,心肺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6%,肺癌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8%。 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明显升高。雾霾的来源: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第二、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雾霾的危害:1、雾霾对人体的危害:第一、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于呼吸疾病患者,推荐使用一款名为肺乐的APP,随时评估健康状况。第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第三、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第四、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第五、使人心情压抑烦躁。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做起事来缺乏活力。2、雾霾的其他危害:雾霾天气会让可见度降低,严重的只能看清几米的距离。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人们一般认为,PM2.5只是空气污染。其实,PM2.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条件下,PM2.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雾霾如何预防:1、政府层面:第一、加强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监督监管,让各工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扬尘措施。第二、供暖、火电站燃煤等,尽快采用天然气、水能发电、核能发电等等更干净的清洁能源。第三、提高汽油、柴油质量,执行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第四、工业喷涂尽量设置密闭的地方进行喷涂,喷涂完成后,对喷涂室处理后才排放到空气中。第五、降低水泥厂等工厂生产排放,有条件的,对排放前的废气进行处理再排放到空气中。当然,这些需要政府的下定决心去治理。2、个体层面:碰上雾霾天,我们能做些什么?正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不过,若室外空气质量较差,应关闭门窗。在家里装一个空气净化器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多功能复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去除PM2.5较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产品;使用中应定期更换过滤及吸附材料,防止二次污染。雾霾天里,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体弱多病者,老人、小孩、孕妇等,应减少外出,外出应佩戴口罩。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生活作息规律。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有外出需要,尤其是哮喘、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药物,以免受到污染物刺激病情突然加重。另外,持续的雾霾天也会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重,甚至陷入危重状态,家中如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患者,应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一旦恶化应立即送医。雾霾严重时,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外出和到车辆密集及人群拥挤的地方。当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时,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当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即空气质量优或良)时,比较适宜户外运动。雾霾一般在早上比较严重,到了下午和傍晚,则会逐渐减轻,因此,遇上雾霾天气市民最好暂停晨练,把户外锻炼改在室内进行。雾霾天出门后进入室内时,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理鼻腔,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雾霾天宜清淡饮食,专家指出,多吃维生素及抗氧化食品,可能帮助清除PM2.5携带的致癌物在体内形成的自由基;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