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一般全身滚烫,额头、手心、脚心都是热的。可有时,明明身上摸着很烫,腋下量体温确定发烧,可手脚冰凉,有些孩子甚至出现寒颤。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热的原理。炎症反应可导致下丘脑调节体温升高,目的是抑制病原。发热刚开始时是中心体温开始升高,大多在几小时达高峰,这一时期被称为体温上升期。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体温上升期负责血管收缩舒张的神经容易发生功能紊乱,导致婴幼儿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收缩状态,所以手脚冰凉。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捂”,以为捂一身汗就能退烧。殊不知,宝宝汗腺不发达,散热困难,捂过了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严重的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 应对小儿发热,要按不同阶段进行相应处理: ? 1 体温上升期 当宝宝手脚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时,应怀疑是发热。建议“末梢保暖”,可以喂温水,给宝宝穿上袜子,或者热水泡脚,改善末梢循环。这一时期不会持续太久,它提示宝宝体温正在上升,通常1~2小时会发生高热,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2 持续高热期 建议“全身散热”。宝宝感觉很热,可冰敷头部,温水擦浴或洗浴,喝足水。当体温超过38.5度,可口服儿童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指南称,发热可限制病原体生长、繁殖,是一种对抗感染的有益机制,建议临床医生和家长不必急于使发热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而应着眼于怎样使患儿感到舒适。如果宝宝精神好,即使发热,也不需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3 退热期 宝宝出汗多,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严重不适,多饮水,及时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避免患儿出现脱水、循环障碍或电解质紊乱。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家长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积极退热,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惊厥药物。
天气冷的真快,立刻病倒一片,咳、喘的孩子尤其多。 由于病情需要,雾化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已经自己配置了雾化器。 雾化有什么作用? 雾化吸入治疗是用雾化器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微粒被机体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作用。 雾化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支气管扩张剂,一类激素类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 孩子咳喘发作时,支气管呈痉挛状态。支气管扩张剂通过缓解支气管痉挛而使咳喘症状缓解。一般起效迅速,效果显著。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可以降低气管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从根本上控制哮喘,减少由于哮喘反复发生而导致的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这类药物不仅要在哮喘发作期使用,而且非发作期也需继续使用。 许多家长一听激素类用药就各种顾虑,如临大敌。确实,以前治疗咳喘的激素类药物,给药方式为口服、肌肉注射以及输液,换言之都是全身给药。这些给药方式用药量大,全身副作用多。 随着医学进步,雾化逐渐成为最常见也最有效的给药方式。雾化吸入药物,是局部用药,药物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并在局部起效,药物用量小,但直接产生效力,药物弥散到全身的量非常微小,因而产生的全身副作用也很小。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好像我手划伤化脓了,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通过口服,经过胃肠吸收,药物作用于受伤处,就需要吃大量的抗生素,才能让其中的一小部分作用到破损处。而局部涂抗生素药膏,用量少且作用直接有效。现在的雾化就好比是给破溃处涂抹药膏。 哪些孩子需要雾化? 咳喘、哮喘、过敏性咳嗽(变应性哮喘)患儿均需使用雾化治疗。一些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咳嗽迁延不愈也使用雾化治疗,喉炎也需要雾化治疗。这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使用雾化治疗的疾病。 不少家长担心做了雾化以后是不是就依赖了,事实是:不是因为做了雾化下一次咳喘就还要做雾化,而是因为孩子就是这样的体质,易发生咳喘,因此需要雾化。即使现在扛着不做,以后只会更频繁或更长时间的使用。 现在哮喘相关的药物非常成熟,临床控制比较满意,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绝大多数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的患儿都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远期预后好的基础是早期诊断并治疗。对咳喘患儿进行雾化吸入药物的治疗方法是国内外医学界的共识,所以,如果孩子患有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最好遵从医生的要求给孩子规律的、长期的用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不用药或早停药,耽误孩子的治疗和预后。 哪些孩子不需要雾化? 有的孩子是一个咳喘的患儿,雾化效果特别好,雾化吸药后咳嗽很快缓解,于是孩子家长就把这种方法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还把自己的雾化泵借给朋友。 家长真的分两极,有对疾病的方方面面都要探个究竟的问个为什么的,也有这样的:别人用什么药我也用什么药的。药也是混用的? 虽然雾化治疗的用药是很安全的,但毕竟是药,如果没有用药指征是不能随便给孩子用的。更不能别的孩子用什么药好,也想给自己的孩子试试。因为同样是咳嗽,病因差别可以很大:有感冒的,有过敏性咳嗽的,有哮喘的。 普通感冒的咳嗽大都不需要雾化治疗,雾化治疗的作用也不是镇咳。普通感冒病程5-6天,期间有些患儿还会咳得比较厉害,但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雾化治疗的。 总之,对待雾化治疗,我们不要因为 “激素”而拒绝,也不要看别人效果好就随意使用。具体怎么治疗,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和诊断吧! 怎样选择雾化泵? 有些孩子咳喘频发,家长想自己购置雾化器,以方便使用。那么该如何选择雾化器呢? 建议购买压缩式雾化器。压缩式雾化器可以将药水气化成药雾颗粒,这种药雾颗粒细微,容易通过呼吸深入到支气管或细支气管。能进入到下呼吸道的雾化微粒直径应该在 2 ~ 6 μm 之间,购买时要重点关注产品参数中雾化颗粒的直径大小。 既往使用的超声雾化器由于颗粒过大,只能沉积在口咽部而不能达到下呼吸道,故对下呼吸道无效。可以用于治疗喉炎,但不适合咳喘雾化。
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90%的人都搞错了 2016-10-22 健康,百事兴 中国儿科前沿论坛 娃一发烧,爸妈们就担惊受怕,生怕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烧傻了。还有很多人不把发烧当一回事,觉得休息一下就会自动退烧。大家还是太年轻了啊。 一、怎样算发烧?这样…… 娃他妈:发烧到39度5,娃居然还傻笑了3分钟,不淡定了,是不是烧傻了? ▌1、这样才算发烧 37.4~37.9℃是低烧 38~38.9℃是中度发烧 39~41℃是高烧 41℃以上为超高烧 PS:正常人体温参考值如下 口腔温度为:36.3℃~37.2℃。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 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 0.3℃~0.5℃。 ▌2、发烧是症状,不是病因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本能反应,它是对抗感染的一种「症状」而非「疾病」。一般发烧只会令身体不适,最重要还是找出并治疗引起发烧的病因,有些疾病就会导致脑损伤。 发烧大部分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例如:感冒、肠胃炎、耳部感染、细支气管炎等,下文会详细描述。 二、发烧真的能把脑袋烧坏吗? ▌1、发烧本身不会对脑子造成损伤 其实,认为发高烧会烧坏脑子是一种误解。正常情况下,单纯的发烧并不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直接伤害。 不对啊,你看那谁谁谁家的小孩发烧后, 脑子就烧坏了,不灵光了 人体发烧,最高温度很少会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极有可能是孩子患了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或其他疾病。 而且,脑炎或脑膜炎并非高烧所导致,而是感染了会攻击脑部的病毒,与发烧无关。通常会伴随意识不清、昏睡不醒、胡言乱语、头痛剧烈等症状。 PS:目前医学研究认为体温要达41~42℃甚至更高,持续30分钟以上,才会破坏脑细胞蛋白质结构而造成脑细胞损害或死亡,临床上只有少数特别的情况才会如此如中暑、恶性高热、先天汗腺缺乏等。 ▌2、为啥孩子发烧比成人频繁很多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没接触过的细菌病毒都容易造成感染,容易发烧。等孩子大了,发烧的频次就会越来越少的。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烧到某个程度就会打住,不会无限发热。持续高烧是因为病菌还没被消灭,等免疫系统干掉病菌后自然就会退烧了。如果持续发热,不要只顾着物理降温,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找医生。 三、发烧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方法 ▌1、发烧的常见原因 ①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引起的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如流鼻水、喉咙痛等。 肠胃道感染:如细菌性肠胃炎或病毒引起的肠胃型感冒通常有恶心、呕吐或拉肚子的症状。 泌尿道系统感染症状如频尿、尿痛、血尿等。 小孩一般不会表达,可能需要做尿液检查才能确认,需以抗生素治疗。 ②有风湿免疫性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血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起发烧。 ③不明原因的发热 身体可能长了不好的东西,如恶性肿瘤。 ▌2、发烧了?这样处理最合适 一般,当体温达到38.5℃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体温在38.5℃以下的人,可以先选用简单的物理降温。 家庭物理降温的方法: ①多喝水 首先要多喝水,避免发烧期间流汗过多而引起脱水。 ②散热消汗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物来帮助散热。不要用盖被子,穿多衣服来发汗,流汗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身体脱水。 ③温水拭浴 洗温水澡有助缓解发烧症状。另外代谢疾病、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在发烧时不宜使用冰枕退烧,由于无法应付突增的能量需求,可能导致代谢机制崩溃或心肺衰竭。 还有就是不建议使用酒精降温。 出现以下情况,不要磨蹭,立即就医: 儿童: ①3个月以内的婴儿 ②拒绝进食或喝水 ③严重疲倦或神智不清 ④严重呕吐(喷射式) ⑤持续发烧 PS: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成人: ①剧烈头痛或畏光 ②呼吸困难、胸痛、咽喉肿痛、腹痛、小便困难 ③异常疲倦、易怒、抽搐/痉挛、神智不清或失常 发烧了,吃退烧药作用大吗? 退烧药的作用通常是降低体温4~6小时,以作舒缓,不能把发烧感冒医好。一般感冒发烧会维持两至三天,期间可以使用退烧药降温,完全退烧时便可停药。不过不太建议自己买药服用的,最好是先查出病因。
7-24月龄婴幼儿是指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至2周岁(满24月龄)的婴幼儿。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其添加辅食。1)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2)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3)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性调整辅食添加时间;4)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2.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1)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2)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3)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适应2-3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4)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5)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1)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决不强迫喂养;2)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3)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4)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5)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建设糖和盐的摄入。1)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2)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3)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5.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1)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2)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3)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4)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婴幼儿不宜食用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1)每3个月一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2)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3)对于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中国营养学会
对抗疱疹性咽峡炎,注意这四点:1.宝宝发烧超过三天,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2.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3.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虽然没有相关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4.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普通感冒和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 均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儿童每年可发生3~8次普通感冒,10 %~ 15 % 的儿童可多达12次。我国儿童AR 的患病率约为7. 83 %~ 20. 42 %。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鼻部和咽部炎症,而AR是由过敏原刺激引发的鼻部疾病,这两种疾病常表现有相似的鼻部症状,包括流涕、鼻塞及喷嚏等,且44%~87%的鼻炎患儿可能是混合型鼻炎。与此同时,普通感冒可加重AR的症状或诱发AR急性发作,而特应性体质儿童又易患普通感冒,故这两种疾病常易被混淆。此外,由于儿童AR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成人,如伴发咳嗽症状的比例较高(学龄前儿童为69.8 %,学龄儿童为 38.1 %) 等,这也增加了儿童普通感冒和AR的识别难度。临床医师对普通感冒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距,有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滥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情况。 由于儿童体质的特殊性,普通感冒和AR治疗不及时均会导致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儿童普通感冒和AR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借鉴“循证医学”的证据文本,根据国内资深儿童呼吸科和儿童耳鼻喉科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撰写而成。共识适用于14岁以下 的儿童,旨在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医师正确而简便地鉴别诊断普通感冒和AR,以及在未明确诊断时规范有效地对症治疗。 1.病因和发病机制 从发病机制上看,儿童普通感冒和AR两者皆是外在刺激(病毒、变应原等)引起的免疫细胞参与的鼻黏膜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参与的主要炎症介质都包括组胺、激肽以及白三烯等。 1.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即急性感染性鼻炎和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类型,以病毒感染多见,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30%~ 50%),其次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亦可合并细菌感染。当病毒到达鼻、咽部时,与上皮细胞结合,并在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中复制,引起激肽、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出,腺体分泌增加。特应性体质儿童易患普通感冒。 1.2 变应性鼻炎 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当致敏的鼻黏膜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后,变应原与IgE结合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组胺、白三烯、激肽等炎性介质释放,刺激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产生清水样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该过程为速发相反应。以上炎性介质还可诱导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导致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进一步释放,使鼻黏膜的炎性反应加重,出现明显组织水肿导致鼻塞,该过程为迟发相反应。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近二十年来,我国AR发病率显著上升。 2.临床表现 2.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和冬春季,起病较急,早期主要表现为鼻、咽部卡他症状,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等症状,始于感染后10~12小时 ,2~3天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7~10天,部分患儿可持续到3周甚至更长。年长儿可能主诉咽痒、咽痛和咽部烧灼感,全身症状轻。发热不明显或仅有低热。婴幼儿往往鼻、咽部卡他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较重,可骤然起病,呈突发高热、食欲减退,随后出现打喷嚏、流涕、咳嗽等。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清水样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胸部检查多无异常。 2.2 变应性鼻炎 AR主要有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或改善鼻腔通气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体格检查常见鼻腔黏 膜苍白、水肿,清水样鼻涕。部分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 ;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鼻部皮肤出现横行皱纹。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儿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AR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间歇性症状表现< 4天/周,或连续
1.夏季要控制孩子吃冷饮的量,尽量少吃,最好不吃。尤其是孩子剧烈运动后,不要给他喝冰镇饮料或进食冷饮,建议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 2.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宝宝睡眠充足,饮食合理。 3.让孩子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游泳等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减少哮喘发作的几率。 4.定期找哮喘专科医生给孩子做随访检查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很强,如何护理患儿?预防要点有哪些?1.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携带有相关病毒就可成为传染源,主要有以下途径: 密切接触患儿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可具有传染性)、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咽喉分泌物、唾液、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 间接经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牙杯、衣物、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门把手、医疗器械等传播。 流行很快,可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中造成流行。 2.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后如何?(1) 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较好,有自限性的,一般 4~6 天左右,少数 EV71 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时间较长。 (2) 典型的手足口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手足口病在发病后 5~7 天自行缓解; (3) 少部分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 1~4 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重症手足口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治。 (4) 有些手足口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手掌和脚底脱皮伴指甲脱落(如下图);一部分患儿的皮疹呈水泡性大疱疹伴糜烂、紫癜或出血点样皮疹,有湿疹的部位皮疹更多见。在皮疹早期一半可能会出现低热,一般病程短而轻,多在 1 周左右痊愈,皮疹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但需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3. 重要:需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 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 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或高热持续超过48 小时; (2) 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易惊、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通常出现刚入睡时)、颈项强直、眼球震颤、急性手脚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 (3)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如安静状态下(体温正常时): 5 岁以上儿童>30 次/分钟、1~5 岁> 40 次/分钟; 2~12 月龄>50 次/分钟; 新生儿~2 月龄>60 次/分钟。 (4)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等;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值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 8.3 mmol/L。 4.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1) 注意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区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 1 周 (一般来说,总共隔离 2 周的时间,在发病的第 1 周内,传染性最强); 多通风 (如定期打开门窗等),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2) 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恶化,重点注意有无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没;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 (腋温),每 1~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 1 小时应重测体温。 (3) 注意护理 口腔内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小婴儿可以食用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等; 在发病的 1 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 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 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 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 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可戴「手套」; 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 (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如疱疹未破溃,可涂以炉甘石洗剂;如疱疹破溃,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 注意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 手足口病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75% 酒精和 5% 来苏尔消毒液消毒是无效的,有效消毒的方法如下 (但不限于): 叮嘱家长家加强个人卫生与家庭卫生,消毒对象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奶嘴、奶瓶、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厕所、卫生间,垃圾,污水等。 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 20 分钟后 (水煮沸后开始计时) 使用; 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 70℃ 以上热水浸泡至少 30 分钟; 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 500 mg/L 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 15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 被污染的地面、墙壁等可用含有效氯 500 mg/L 消毒液拖地,或用含有效氯(溴) 1000 mg/L 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 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可用含有效氯(溴)500 mg/L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空气消毒采用通风对流方式消毒, 也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在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大便或直接接触患病宝宝分泌物、皮肤疱疹前后等都要按正确方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也可考虑戴手套。 (6) 药物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 / 手足口病目前来说以对症处理为主; 患儿发热并有不适感或可考虑服用退热药 (宜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7) 关于预防 在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 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 儿童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 20 分钟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目前已经有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灭活疫苗了,可预防由 EV71 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 6 月龄至 5 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间隔 1 个月,目前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暂未确定。1 次 1 支 (0.5ml),推荐在上臂三角肌处接种,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接种。
今天有位小朋友的过敏原化验结果回来了,提示严重的霉菌过敏。小朋友妈妈问:霉菌在哪里? 霉菌看似无从扑捉,其实就在生活周围:比如浴室的边边角角,比如可能被孩子汗湿的枕头,比如滚筒洗衣机的垫圈(几乎滚筒都有发霉),比如外出旅游海边水边潮湿的地方(一般咳喘的孩子一去海边就好,霉菌过敏的到海边加重),家中的地下室等等。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通过过敏原检测发现过敏原是什么(过敏原可以通过取血化验、皮肤点刺等方式检测)。光知道过敏原是什么还不够,找到过敏原在哪里,回避过敏原是治疗最好的方法。 找到过敏原在哪里才是控制过敏的王道。 草坪 秋季草结籽,类似春季花粉。孩子在草丛中追跑,吸入草籽等细小颗粒,易诱发咳喘。门诊经常遇到孩子在草坪上玩一下午,回家就咳不停的情况。气道敏感的孩子秋季草黄时最好在水泥地面玩耍。 寒冷空气 大风、降温时易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这种情况如带孩子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强硬的刺激。普通的棉布口罩即可起到这个作用,出门后不用一直佩戴,5-10分钟后可摘掉。同时,从现在开始早晚用冷水洗脸,让孩子对“冷”有一个适应和耐受。 地下室 别墅中的地下室使用率及清洁率都不高,易有灰尘及霉菌聚集,孩子最好少去。如是孩子的活动室,要勤清洁通风,不使用地毯,注意房间边角有无发霉处。 书柜 书柜里的书有些常年没有翻动,积累大量灰尘,为孩子找旧书或整理书柜容易导致咳喘。 新家具 不要说孩子的新家具多环保,一小朋友妈妈特意为孩子做了贵重木材的原木家具,没有涂漆,放入家中,2天后孩子就咳嗽。任何新的家具的气味都可能造成孩子过敏。 纱帘 家中都有这种纱帘,纱帘常在敞开的窗户旁边,又不会经常清洗,因此灰尘非常多,有时孩子会在纱帘后躲猫猫,扬起的尘土会诱发咳喘。 洗衣机 滚筒洗衣机使用时间比较长后,易滋生霉菌。而小孩子常好奇洗衣机内部结构,易到洗衣机周围玩耍,甚至将头伸到洗衣机里面看看。这种情形易诱发咳喘。滚筒洗衣机清洗孩子衣物,要晾晒,不要阴干。 绿枝花卉 家中访客带来花卉,易诱发孩子咳喘。特别是花蕊很大的百合以及香气浓郁的花朵。 香薰、精油 时尚的妈妈爱香薰和精油,但有的香味或植物是孩子所不能耐受的。 宠物 孩子都喜欢小动物,但猫毛狗毛是常见的过敏原。如果朋友家有宠物,有咳喘史的孩子要特别注意。 新玩具 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有没有给买新的玩具,尤其毛绒玩具,或是有味道的玩具,往往是诱发咳嗽的元凶哦。 孩子如果咳喘,不要只考虑用药,上述因素逐一排查,如能找到导致孩子过敏的因素并回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湖南多地儿童集体发热呕吐,或是因这个病毒!极易感染,赶紧防范! 冬季来临 这种病毒进入高发期 它有个让人看不懂的名字 ↓↓↓ 诺如病毒 我们一起来看看 它的威力有多大 我们必须防范 12月以后,南京一学校70多名孩子集体发热呕吐,被诊断为诺如病毒。湖南常德、株洲等地也发生了诺如病毒导致的多名儿童发热呕吐事件。记者走访发现,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诺如病毒的孩子呈现增加趋势。 湖南现两起呕吐事件 同班10余名幼儿集体呕吐 7日上午,株洲何女士的孩子放学后就一直呕吐不止,她立刻将孩子送到医院,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何女士连夜将小孩送至中心医院就诊。“从昨天下午4点多钟到今天早上7点多总共呕吐10多次,有时候还在干呕,医生说孩子有脱水的症状。” 何女士介绍,当天下午,彤心教育幼稚园童乐2班家长群里纷纷传出疑似食物中毒的消息。本以为“逃过一劫”的何女士没想到,她的孩子也开始剧烈呕吐。 当天医院共接收了来自彤心教育幼稚园12位发生呕吐的孩子,患病小孩普遍精神萎靡、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医生怀疑是病毒感染或是食源性疾病引发的疾病。 常德42名幼儿也有呕吐症状 12月8日下午三时至六时许,鼎城区牛鼻滩镇白洋湖幼儿园47名幼儿陆续出现呕吐现象,部分幼儿经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专家初步分析,该事件疑似冬季病毒集体感染引发,目前幼儿情况稳定。 亲爱的家长们 为了保护好宝宝和家人 以下知识大家一定要弄懂! 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 感染后48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该病毒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家长无需恐慌。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感染原因主要有: ①食用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②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③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感染性极强 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 10 - 100 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家具、地板和衣服进行消毒——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剂,呕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这时候,医用酒精可是无效的。 抗生素无效 感染诺如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物的。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会腹泻和呕吐,有时候我们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方法,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只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好在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发烧就退烧,腹泻就止泻。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消失后的 3 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 3 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没有疫苗 和流行性感冒一样,诺如病毒极容易变异,哪怕你已经感染过这种病毒,仍然没没有豁免权。下一次病毒以新的形式来袭时,你的免疫系统在它面前,还是白纸一张。坏消息是,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疫苗上市,目前美国有几家小公司在进行疫苗的研发,上市尚需时日。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1、怎么预防感染? ①特别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尤其是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瓜果也最好削皮后才吃;吃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②市民如出现每天腹痛、腹泻(每天3次及以上)或呕吐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待症状消失满3天后再上班或上学,防止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 ③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和孤老院等集体单位要加强食堂卫生的管理,若发生聚集性的呕吐或腹泻事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当地相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早处理。 2、家里有人感染了,怎么办? ①患者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 ②患者要远离厨房,不要到厨房去晃悠。并且从患病到康复后3天内,都一定不要去做饭或照顾其他患者。 ③患者要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④患者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⑤患者呕吐或腹泻后,家人要及时清理呕吐物和粪便,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 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洗和喷洒(拖地、擦洗)。 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 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在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自己也要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大家不需要对诺如病毒过分恐慌,因为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一般靠自身免疫力就能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现在正是诺如病毒高发季 老师和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 避免病毒感染 这条微信 请转发扩散 让更多家长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