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在母体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养分,所以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家长要精心细致喂养宝宝,注意给宝宝保暖,同时要防止外人接触宝宝,避免感染外来病菌。宝宝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3、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 4、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 妈妈给早产儿宝宝进行喂养也是有讲究的,要有正确的喂养方法才能让宝宝更健康成长。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妈妈要考虑的因素有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早产儿喂养频率、早产儿喂养方式、早产儿喂养姿势等。 1、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给早产宝宝开始喂奶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体重2公斤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体重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奶。奶量计算法可以参考下列公式:最初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公斤)/100。生后10天以上,每日喂养量(毫升)=1/5-1/4体重(公斤)。 2、早产儿喂养频率:早产儿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吸奶能力、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产儿,如一般情况好,可以直接吃母乳。开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钟,第一次喂2-3分钟,如无疲劳现象,可逐渐增加喂奶时间和次数。 3、早产儿喂养方式:在给早产宝宝喂奶时一定要非常细致和耐心,抱起来喂奶,尽量避免呛奶和吐奶。 如果母乳喂养,妈妈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的话常会造成呛奶,因为宝宝来不及吞咽。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或将前面的奶先挤出一些,再让宝宝吃。由于母乳的前奶和后奶成分不同,前奶的蛋白质多些,后奶的脂肪多些,这都是早产宝宝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 人工喂养时,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太大会呛着,太小又费力。每次喂奶现配现吃,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吃奶的用具注意清洁,每天消毒。 4、早产儿喂养姿势:在每次喂奶后要把宝宝竖抱起来,趴在妈妈的胸前拍拍背。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宝宝把吃奶时同时吃进去的气体排出来,以免吐奶。在3个月以前,许多宝宝会溢奶,就是在吃奶后顺着嘴边流出一些奶来,尤其在宝宝使劲儿或活动以后。这是正常现象,慢慢大些就好了。如果出现呛奶情况,马上把宝宝侧过身或面向下轻拍后背,把鼻咽部的奶液排出来,以防窒息。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 家庭中有早产儿的,从孩子出生之时就应该密切观察,了解早产儿的动作、智力发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可以求医,作出适时的补救,将伤害减至最轻。早产儿需要精心照料,在喂养方面需要增加喂食量,餐多量少,早产儿吮吸力气不足,妈妈要耐心喂养。早产儿对温度及变迁亦是很敏感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暖,并保持和医生的密切联系,一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同时还要关注以下的几点注意事项。 1、耐心喂养。早产儿吸吮力气不足,喂养时更应该耐心,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出院后回到家护理的宝宝,在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直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 2、采取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3、早产儿对温度变换比较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4、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及接受预防注射等。保持与新生儿医生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能谘询。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处理、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必须注意事项 1、与早产儿玩耍时,动作要慢,要轻,不要经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围他。不要过分刺激早产儿。 2、留意早产儿的反应,如他头部转向,或不再注视你时,就表示他已“够”了,这时,应停止与他玩耍。 3、要注意室内温度,因为早产儿体内调节温度的机制尚未完善,没有一层皮下脂肪为他保温,失热很快,所以保温十分重要。 4、晚上又黑又静,早产儿可能不习惯,可亮夜灯及播放育婴音乐,以助早产儿适应环境。 5、早产儿喜欢被襁褓裹起来,注意襁褓料子一定要柔软无刺激性,头部绝不能包起来。 6、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对空气污染物十分敏感,所以婴儿房必须空气洁净,禁止吸烟。 7、婴儿床上用品及婴儿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过鲜、过明亮,以免对早产儿过分刺激。 8、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而且也可以给予他一定的安全感。 9、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心你孩子特殊的需求。一般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他的需要。你必须“听他指挥”,千万别强加于他。 预防早产儿的并发症 早产儿因为并未足月,以及器官发育不成熟,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相对减弱,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留心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体温不升、黄疸、窒息、皮下硬肿、出血、感染等。 1、呼吸困难并发症预防。新生儿的肺部是成熟得比较晚的器官,所以对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预防呼吸困难并发症。如果症状轻微,可先用氧气罩。如症状严重,那么必须采取人工呼吸。呼吸障碍恶化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2、注意体温。早产儿出生时一般都需要进暖箱,这是因为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只能给他(她)一个温暖的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适中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等到孩子的体重达标,能够适应外界的温度才能出温箱。因为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所以在回家后,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 3、预防黄疸。导致黄疸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都必须在医生的指示住院治疗。如果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值就会增加,而且会损伤大脑细胞,因此导致脑性麻痹或痴呆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毫无治疗方法。 4、预防感染。败血症或脑膜炎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4倍。静脉内留置插管,气管内插管和皮肤破损以及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早产儿是唯一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李大娘神色匆忙地来到皮肤科门诊,抱怨自己两年没有发作的银屑病又复发严重了,在家治疗一周效果不佳。经皮肤科医生仔细查体和详细询问病史后,考虑是大娘新近口服的心血管内科用药可能诱发和加重了原有的银屑病。那么大家日常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呢?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它的发病与各种因素引起的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度有关。服用药物是银屑病发病、复发、或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服用药物可致银屑病发病或恶化。药物诱发银屑病主要发生在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正常人群或者患病高危人群,以停药后皮损逐渐消退为特征;药物恶化银屑病使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受累,表现为皮损范围扩大、程度加重,其进展与给药时间无明显关系。现根据文献资料将可能诱发和加重银屑病的一些药物汇总介绍如下。一、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β1-受体阻断药:醋丁洛尔,阿替洛尔,贝凡洛尔,美托洛尔,妥拉洛尔。(二)β2-受体阻断药:阿普洛尔,塞他洛尔,纳多洛尔,氧烯洛尔,吲哚洛尔,普拉洛尔,普萘洛尔,索他洛尔,噻吗洛尔。二、锂盐:碳酸锂、枸橼酸锂、苯甲酸锂。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四、非甾体抗炎药(NSAID):1、甲酸类:乙酰水杨酸、二氟尼柳。2、乙酸类: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芬那酯。3、丙酸类:布洛芬、酮洛芬、蔡普生、奥沙普嗪、芬布芬。4、昔康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5、昔布类:塞来昔布、罗非昔布。6、吡唑酮类:安乃近、保泰松。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六、抗菌药和四环素类药:四环素、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七、干扰素(IFN)八、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 九、降糖药:二甲双胍十、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引起银屑病加重的药物1、地葱酚:此药有刺激性,有时可以引起皮损加重,甚至引起红皮病。2、煤焦油:可引发毛囊炎,引发同形反应。3、UV照射:有报告,光毒或光敏反应可导致银屑病加重,UV照射加鞣酸等可引起环状脓疱性银屑病。4、阿维A酯:也有加重银屑病的报告,1例甚至诱发红皮病。5、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严重持久性的银屑病样发疹。十一、近年来陆续报道的有:干扰素、特比萘芬、苯二氮平类药物、地高辛、可乐宁、胺碘酮、奎尼丁、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咪喹莫特、氟西汀、西咪替丁等。在对银屑病的诊疗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既往治疗药物的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尤其是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及解热镇痛药等。银屑病病人需尽量规避以上药物,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观察皮损变化,定期皮肤科随诊。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引起特征性的颅底异常血管网(造影时如烟雾样,故得名)形成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患者早期主要由于血管狭窄表现为脑缺血症状,后期由于大量烟雾样血管增生,该增生血管由于发育不良容易破裂,以脑出血症状为主,同时可合并脑缺血症状。临床表现:缺血型:常见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头昏症状,症状可轻可重;也可以出现短暂语言不利,肢体麻木、乏力等表现;除上述表现外,儿童患者还可表现为在生气、哭闹或活动后晕厥发作,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出血型:成年患者多表现为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内出血等。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昏迷,偏瘫等。烟雾病的危害:患者随时随地可以突发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导致肢体瘫痪、视力下降、昏迷等。严重者可致残或死亡!检查方法: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造影DSA三者任一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手术指征:烟雾病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是需要经过保守治疗后才可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应先对症治疗等急性期恢复后可手术。脑梗塞也需要约一月的对症治疗恢复后,再进行烟雾病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该病目前无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早期手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改善脑缺血,降低烟雾样血管的压力,减少脑出血发生概率。而且手术越早进行,效果越好。由于烟雾病的根本原因是脑缺血引起,因此尽早手术将颅外血管引入颅内供应脑组织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一些患者,特别是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及其家属,出血吸收后可以完全没有不适,由于对手术的恐惧,抱有侥幸心理,迟迟不愿意接受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等到二次出血时才后悔,此时常常已经丧失机会,留下遗憾。我们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第一次出血后没有及时接受搭桥手术治疗,之后发生再次或者多次出血残疾或死亡的患者。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将颅外的耳屏前方的颞浅动脉与颅内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将颅外血供引入缺血的颅内动脉系统,改善脑缺血。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主要为颞肌贴敷术+硬脑膜翻转术+颞浅动脉贴敷术):将颅外颞部肌肉、颞浅动脉、脑膜血管贴敷于脑表面,原先缺血的脑组织会诱导硬脑膜和颞肌的血管增生向脑组织供血,改善脑缺血。此过程一般需3-6个月。
健康太和 2022-03-17 18:08 春节假期结束后,许多来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人都诉说自己开始“上火”,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嘴角起泡,张口疼痛。事实上,这就是“单纯疱疹”,临床很常见,高达90%的成人感染过本病,名字里虽带着“单纯”二字,其实一点也不单纯,不仅会“破相”,还非常容易传染,并且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反复发作。 一、什么是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皮肤病,它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红斑、水疱为表现,症状容易反复。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嗜神经性的双链DNA包膜病毒,大量生存于自然界,可侵入人体和动物体发生感染。病毒通常经由黏膜、皮肤、神经组织等感染机体而致相关的病变。HSV有HSV-1和HSV-2两种血亚型,HSV-1型和HSV-2型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率分别为68%和22%。HSV-1型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病毒性感染之一。患者、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可以是传染源,其中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少数情况下,间接接触也可被传染,比如接触患者带病毒的疱液,唾液和生殖道分泌物等,都有被传染的可能性。 二、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口、唇或生殖器的皮肤或黏膜上出现典型的集簇性水疱、脓疱、溃疡、结痂,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红斑、丘疹、裂隙、硬结或疖肿。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亦可能有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及疼痛等体征。单纯疱疹的其他感染主要包括:齿龈口腔炎、角膜结膜炎、肝炎、脑炎以及新生儿的感染。HSV-1型主要引发躯体腰以上部位皮肤粘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一般通过口腔及污染的手及飞沫感染;HSV-2型侵及躯体腰以下部位,多通过性活动传播,主要是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及新生儿感染,青壮年以生殖器疱疹为多。但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 引发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中,HSV-1与HSV-2都存在重要作用。 三、单纯疱疹的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的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单纯疱疹的局部抗病毒治疗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干扰素凝胶,局部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以防止继发感染及镇静收敛缓解症状为主。若疱疹局部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可用0.5%新霉素软膏、0.5%金霉素眼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细菌治疗。糜烂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可以使皮损干燥、疼痛减轻或消失,缩短病程。 单纯疱疹最重要的是系统抗病毒治疗。目前首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治疗的策略根据单纯疱疹的型别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我们按照主张积极足量抗病毒治疗,比如建议阿昔洛韦(400mg/次,每天3次)、泛昔洛韦(250mg/次,每天3次)或者伐昔洛韦(1000mg/次,每天2次),治疗疗程为7-10日。而对于频繁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以考虑长期抑制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疱疹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复发症状的严重程度,比如对于年复发6次以上的患者,可以建议阿昔洛韦(400mg/次,每天2次)或者伐昔洛韦(500mg/次,每日1次),规律维持服药至少半年以上,同时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充分掌握好以上抗病毒治疗的策略选择,对于单纯疱疹,基本都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系统抗病毒治疗也是目前针对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最为明确的一线干预方式。 治疗同时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经健康宣教让患者维持节律生活的习惯,经心理干预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四、单纯疱疹如何预防? 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皮肤烫伤破损和湿疹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感染者。 育龄期女性在生育前应做孕前检查,存在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应该先治疗再怀孕。 安全套的使用可减少生殖器疱疹的传播,尤其是在无症状排毒期。一旦出现疱疹皮损或生殖器疱疹未治愈前,应避免性生活,或全程使用安全套防护。 对患有生殖器疱疹的产妇,宜行剖宫产,以避免胎儿分娩时感染。 应避免与儿童共用餐具,更不能用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养儿童。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轻工作压力,保证充足睡眠等,可以减少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发性感染。
天气渐渐转热,门诊就诊的皮肤瘙痒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丘疹性荨麻疹的患儿屡见不鲜,夜不能寐,饱受疾病瘙痒困扰。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又称荨麻疹样苔藓、婴儿苔藓等,最初由Bateman于1813年报道,后来被用于描述一种反复发作的瘙痒性丘疹性皮肤病,是一种以临床症状特点命名的皮肤疾病。该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最易累及婴幼儿及儿童,成人较少发病。一般认为,丘疹性荨麻疹是对异种蛋白的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患者在首次接触时致敏,致敏过程大约需要10天,再次接触后发病。反复刺激可产生脱敏反应,故成人期较少发病。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皮肤暴露部位,皮损散在或群集分布,其典型皮损描述为“纺锤型红色风团样丘疹”,直径2-8mm,可有伪足,也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瘀点或瘀斑,甚至出现水疱、大疱,部分皮损中央可见叮咬的痕迹,皮损可伴有刺痛、灼痛、剧痒,通常1-2周内逐渐消退,可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治疗与预防 丘疹性荨麻疹具有自限性,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减轻瘙痒症状、控制皮肤炎症、缩短皮疹持续时间、控制系统性过敏反应、及时处理继发感染等。下列是一些临床防治要点,供大家参考: 1. 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以控制皮损。 2. 含炉甘石等成分的外用产品可减轻皮肤瘙痒。不过应尽量避免常规外用抗组胺药物及局麻药。 3. 一般选择口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可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其中 6 月龄至 2 岁儿童,如有必要,最好优先选择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4. 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局部肿胀,主要用于严重病例。 5. 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 6. 日常应注意搞好环境、起居室和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干燥,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住所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衣物被褥注意及时洗涤日晒。
张小姐帽子紧扣,神色紧张地走进皮肤科诊室,焦急地摘下帽子询问大夫,自己的头发一夜之间竟少了一块!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经过皮肤镜检查和化验后,确诊张小姐得了斑秃。 一、什么是斑秃? 斑秃,民间俗称鬼剃头。常表现为无意中发现的、在头部突然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脱发斑。是最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其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为毛囊免疫豁免被打破所致的自身免疫现象所致。其严重程度因斑状毛发脱失程度而异,通常能自发消退,严重和慢性斑秃病例可发展为全秃和普秃。 斑秃皮肤镜下所见:毛发粗细不匀,尖端变细,可见断发,黑点征,黄点征,感叹号发。 二、斑秃的常见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10%-20%的斑秃患者有家族史。 2)自身免疫因素:有研究认为,斑秃与脱发部位毛囊下端淋巴细胞浸润相关。部分斑秃患者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免疫性溶血、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异常相关疾病。 3)内分泌疾病:少部分的斑秃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肿、粘液性水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4)感染因素:部分斑秃患者同时伴有扁桃体炎、龋齿等感染病灶。 5)环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在长期焦虑、工作生活压力大、悲伤、抑郁状态中会出现斑秃。 三、斑秃的治疗和康复 1.局部治疗: 1)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脱发面积
万物生长靠太阳,适当的阳光对人体是有益的,但置身于炎炎夏日过度暴晒,不仅会晒黑还很有可能被晒伤、皮肤老化,甚至致癌。炎炎夏季,防晒是每一个爱美人士的必修课。但如何科学防晒,保持皮肤白皙,肌肤健康靓丽可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近期,太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互联网线上咨询门诊问诊的爱美人士频繁要求为日常防晒问题支招,下面综合大家的问题,讲讲关于“合理防晒”的那些事儿。 1.为什么用使用防晒霜? 阳光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三种。其中,长波紫外线会导致皮肤变黑及光老化,中波紫外线会导致皮肤变红、变黑。如果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过多,还会损害皮肤,轻者能使皮肤出现红斑、灼痛,严重的会出现水肿、水疱,甚至导致诱发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肤癌,并加重红斑狼疮、白癜风等疾病。合理使用防晒霜,则可以阻隔与吸收紫外线,减少伤害,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皮肤,特别是在夏季的“暴晒”模式下。 2.只有夏天才使用防晒品吗? 紫外线的自然界来源主要是日光,一年四季,紫外线都存在。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如果只是在日光下短时间或偶尔暴晒,并不会对皮肤造成较大影响,皮肤轻度变红、变黑或者脱屑等,都是正常反应。但是,如果长时间不采取防护措施,肌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光老化、皱纹增加等。 3.一天只涂一次防晒品可以吗? 有些防晒产品中的成分有光敏性,暴晒一段时间后,其防晒效果会降低;也有不少防晒产品,由于汗水稀释等原因,防晒效果也会越来越弱,往往只能维持几个小时。最好是每隔2~3小时就补擦一次。 4.防晒产品系数是不是越高越好? 防晒产品系数包括SPF、PA或PFA。其中,SPF指的是防晒指数,其数值的大小,反映防晒产品对中波紫外线防护时间的长短(晒红);PA或PFA,表示防晒产品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效果(晒黑),“+”号越多,表示防御能力越强。不过,防晒产品系数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防晒霜的防晒系数越高,也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潜在刺激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5.没用完的防晒品可以隔年再用吗? 已经开封还没有用完的防晒品,长期存放后防晒效果会降低,而且容易变质,如果继续使用,容易导致皮肤问题。建议大家每年定期更换防晒霜。 6.使用防晒品后可以不卸妆吗? 长期使用防晒品而不卸妆,容易导致毛孔阻塞、肌肤粗糙、爆痘等。如果用的是防水型防晒品,就更应该用专门的卸妆产品了。 7.婴幼儿需要使用防晒品吗? 婴幼儿的皮肤比成人的皮肤薄且发育不完善,抵御紫外线的能力弱,更容易晒伤。对于婴儿,应更多地让其待在树荫下、遮阳伞下或者带篷的小推车里;如果是在太阳下,可在小范围的皮肤表面(如脸和脖子)涂抹少量的防晒品;对于儿童,如果户外活动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酌情使用一些物理性防晒品。 8.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晒品? 一般来说,日常的防晒,我们可选用SPF10~SPF15的防晒品,在外出前20分钟左右涂抹均匀,每隔2~3小时补擦一次;户外运动的防晒,可选择SPF30~50 PA+++的防晒品,每隔2~3小时补擦一次。如果是游泳(包括水边作业)的话,可选择防水型防晒品,每隔1~2小时补擦一次。如果是在高原、海边、沙滩等地活动的话,建议选用SPF50 PA+++防晒品,每隔2~3小时补擦一次。 9.特殊人群需要注意如何防晒? ①光线性皮肤病,如慢性光化性皮炎、光线性痒疹等患者,皮肤出现增厚苔藓化,要在防晒的同时注意使用保湿剂。而光加剧性皮肤病,如敏感性皮肤、玫瑰痤疮红斑期等患者,易于过敏,其防晒产品应选择无酒精、无香料、无高致敏性原料的配方,并且在使用新的防晒产品前,先做皮肤试验。黄褐斑或炎症后色素沉着的患者,要把防晒作为一线治疗措施。白癜风患者由于缺乏黑色素的保护,需要选择宽波段的防晒剂。 ②为维持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可以每天进行1~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但需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上午10时到下午4时。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不建议使用防晒剂。可以采用衣物等遮盖防晒。6个月~2岁的婴幼儿,仍然以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选用SPF10、PA+以内的物理性防晒产品,以霜剂或粉质产品为宜。 ③对于老年人等骨质疏松高发的人群,每日20分钟的阳光照射完全可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为预防皮肤肿瘤的发生,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也应采取防晒措施。 ④孕妇使用防晒剂,可减少黄褐斑发生率或阻止妊娠期皮损进一步加重,所用的防晒产品配方应更简单、更安全,风险评估要求更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过敏性体质(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的人群、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荨麻疹等)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防晒类化妆品。如果在使用防晒类化妆品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携带使用过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同时配合医生如实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
孙小姐焦急地来到皮肤科门诊,抱怨自己颈部患上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在家抗病毒治疗几天没啥效果不佳。经皮肤科医生仔细查体和询问病史后,确诊孙小姐是患上了夏季一种常见虫媒性皮肤病—隐翅虫皮炎。那么大家日常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呢? 一、疾病病因 本病由一种叫隐翅虫的黑色蚁形小甲虫引起,长0.6厘米~0.8厘米,细长、体小,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发达的后翅隐藏于鞘翅下面,起飞时能迅速展开。每到夏秋,特别是在雨后闷热的天气里,隐翅虫等的活动十分频繁。常常栖息在田圃、林间,昼伏夜出,趋高飞行,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有灯光尤其是日光灯的地方飞行,隐翅虫飞入房间,停留在人们皮肤上,如果被拍死,其体内含有的一种强酸性毒素会引起皮肤的急性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和疾病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为片状的红斑,往往形状不规则,可呈点状、条索状,其上可有丘疹、水疱,甚至脓疱,多伴有明显的瘙痒和灼痛感。用手抓挠之后,即可引起新发损害。严重者可有近卫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继发感染则可使病情加重。皮损消退后局部容易遗留色素沉着。病史陈述时,患者往往诉说是在清晨起床后,突然发现在身体暴露的部位出现条索状、点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糜烂、水疱、脓疱。 三、防治策略 1.这种昆虫习性喜好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我们晚上在灯光下学习、工作、休闲时,一定要关好纱窗,睡觉时熄灭室内灯光并罩好蚊帐;到野外游玩时,最好穿长衣、长裤;避免在户外长时间乘凉。 2.夏季是昆虫活跃的季节,人们难免会遭遇它们的侵袭,一旦小虫落在皮肤上千万不要用手拍打,以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若发现虫子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立刻拍死,可尝试用口吹去或用手指将小虫拨落后踩死。接触虫体的衣服应注意洗干净后暴晒晾干,及时收回室内,尽量不要放室外过夜。 3.如已出现皮炎症状,应尽早用肥皂水轻柔清洗患处,然后酌情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剂。 4.若皮损红肿明显或糜烂时,可应用3%硼酸洗剂、0.1%雷夫奴尔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局部冷湿敷,待渗液减少后再外涂氧化锌油。 5.瘙痒明显可酌情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盐酸左西替利嗪等。 6.若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要积极进行抗炎、对症治疗。 一旦病人发病后最好能及时就医,到当地正规医院皮肤科面诊,以免延误病情。
1.吸烟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2.职业和环境接触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3.电离辐射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电离辐射致肺癌的最初证据来自Schneeberg-joakimov矿山的资料,该矿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高,诱发的多是支气管的小细胞癌。美国曾有报道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工70%~80%死于放射引起的职业性肺癌,以鳞癌为主,从开始接触到发病时间为10~45年,平均时间为2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氡及其子体的受量积累超过120工作水平日(WLM)时发病率开始增高,而超过1800WLM则更显著增加达20~30倍。将小鼠暴露于这些矿山的气体和粉尘中,可诱发肺肿瘤。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患肺癌者显著增加。Beebe在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终身随访时发现,距爆心小于1400m的幸存者较距爆心1400~1900m和2000m以外的幸存者,其死于肺癌者明显增加。4.遗传等因素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5.大气污染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网络并经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如想免费收到关于肿瘤的科普知识,请扫码关注我们。
什么是肺小结节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义是指直径小于3cm的类圆形病变灶,通常它的周围没有其它异常肺实质包绕。这句话比较专业,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也就是说在肺部有一个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周围没有伴随的病灶。对于这个有人可能会说,肺里出现了不得厘米的病变,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呢?这是因为肺的特殊感觉造成的,比如在我们的身体表面出现一个小的结节,我们会看见,即使没有看见也可以用手摸到,或者存在皮肤感觉的痛疼等不适感,从而很早时就被发现。但我们的肺脏包括肝脏及肠道是没有定位确切的神经的,而且对针刺等锐器伤害性刺激是没有反应的。所以我们的肺内长了一个股厘米的结节是没有痛觉,而且肺内长的结节因没有产生痰液等分泌到气管的物质,所以也不会产生咳嗽症状,同时因肺的储备功能非常大,更不会出现气喘症状。因此,肺小结节的发现多伴是因为体检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发现肺小结节后怎么办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肺部结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既往使用CR筛查到如今使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结节的发现率从过去0.2%上升至如今40%~60%另一项对于八个大的临床肺癌筛查试验进行回顾性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在大于或等于一个肺结节的患者中肺结节发生恶变的发生率在1.1%~12%。对于肺结节的实际意义,临床上首先在于确定其良恶性,大多数在临床上意外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肉芽肿(愈合或活动)(400/o)和血肿(15%)翻。对于肺结节的评估依据首先在于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及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次才是形态学特征描述。根据外观及形态学特征,在临床上可以充分肯定是良性病变的患者,后续的随访并不是必须的。因此诊断一个肺结节的良恶性时,在排除既往病史及危险因素后,在影像上可以根据结节的钙化灶、结节中的脂肪粒、结节大小、生长速度、以及边缘侵润情况等来综合初步判定。CT是评估肺小结节的非常重要的办法,动态的随诊胸部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结节的大小肺结节直径大小不同,恶变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对于肺结节直径<l em的患者,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Wahidi MM等人2007年在对于7个肺癌筛查的研究中发现当结节直径不同时肺结节恶变率分别为0%1%(D≤5 inrn),6%~28%(5 mm<D≤10 mm),33%64%(10 mm<D≤20 mm),64%~82%(D>20 mm)结节边界特征边界特征也同样可以用来评估肺结节的良恶性,边界不规则、呈分叶状分布的肺结节,要比边界光滑的肺结节恶变可能性大。同样的,纯磨玻璃影肺结节和半实质肺结节要比单纯的实质性肺结节恶变可能性大。结节密度结节钙化斑在良性肺结节患者中比较常见,有人在1988年通过研究发现薄层钙化、中央密集型钙化、爆米花样钙化肺结节往往提示结节为良性病变,而点状、圈状、偏心样钙化肺结节往往提示有恶变可能。生长速度体积倍增速度是指肺结节由原始体积增大至原来两倍的时间,对大多数恶性肺结节DT一般在30 450 d。DT根据肺结节恶变发生的概率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类,例如DT<20 dt="">450 d的患者往往提示良性病变的可能,而两年内胸片提示肺结节未发生变化的患者几乎可以确定为良性病变。空洞症空洞症在良性及恶性肺结节中都可以发现,大多数空洞症性恶性肺结节的外壁较厚且不规则磨玻璃样改变改变的肺小结节相对实体肺小结节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发展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早期腺癌。临床管理的策略目前对于肺小结节的管理策略一般分为三部分,即定期观察、诊断测试和手术治疗,而当每一个策略在应用时临床医师必须必须明白它的应用条件、应用局限性以及优缺点。定期观察定期观察一般根据病灶的大小及密度和边缘来决定的,可以三个月到半年,如果病灶小于0.8厘米,且为实性结节,半年随诊后没有变化,也可以改为一年随诊一次。必要时可给予肺穿刺活检。目前就肺穿刺活检来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一般来说严重风险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