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新妈妈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新妈妈都会患上哺乳期乳腺炎。那患上哺乳期乳腺炎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哺乳期乳腺炎又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一、哺乳期乳腺炎病发原因 当孕妇刚分娩之后的这几天,是最容易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病发的。而一般引起哺乳期乳腺炎病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乳房皲裂 通常是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将乳房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所致。发生皲裂后婴儿吸吮引起母亲剧烈疼痛,影响充分哺乳,乳房不易排空,乳汁易淤积。 2、乳腺管阻塞 常见于继发性的乳汁淤积,不完全吸空乳房、不规律性经常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压是其主要原因。乳汁淤积也多见于乳头发育不良者如乳头凹陷,影响了哺乳的进行。另外,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更容易引起乳腺管的阻塞,使乳汁淤积加重。 3、细菌入侵 细菌可直接经乳管或乳房小创口侵入,如存在乳汁淤积潴留,容易继发感染。因潴留的乳汁易分解,分解的产物为酸性不仅对乳腺管有刺激,而且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另一条感染途径是由婴儿体内的病原菌如口腔、鼻咽部感染在哺乳时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叶、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乳腺感染。 二、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症状 新妈妈在患上哺乳期乳腺炎的时候,一般都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症状呢?不知道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淤积性乳腺炎 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淤积,未按时排空所致。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房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因此,须将多余乳汁排空,并注意乳房清洁。 2、化脓性乳腺炎 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房感染所致。如前所述,产后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皮肤红肿及压痛。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做细菌学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 三、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1、及早诊断,哺乳期乳腺炎治疗起来很容易也很快速的,不用多久就能完全复原。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有乳腺炎的症状,就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根据你患病的时间长短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对你进行哺乳指导或给你开些抗生素,抑或两者兼顾。尽管多数常见的治疗乳腺炎的处方药对宝宝都是安全的,但你还是有必要和医生确认他开出的药物不会对宝宝有影响。 2、若已开始服用抗生素治疗(无论你是否有感染),一定要服用完一个疗程。如果你的乳房还是很疼,仍然有发烧的现象,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3、然而,如果你的宝宝在含住乳房和有效吃奶方面需要纠正,抗生素是不能解决长期问题的。要避免再得乳腺炎,一定要寻求帮助。你可以查看相关的母乳喂养图示指南,检查你的宝宝含住乳房的方法是否正确。或者询问相关的医师也可以。 4、另外,有些妈妈希望在尝试抗生素之前,先尝试其他方法。这当然也可以,但你一定要紧密关注自己的状况,如果乳腺炎总是没有好转,它可能会发展为乳房脓肿,这就需要立刻进行药物治疗,有时甚至还需要手术治疗。 四、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1、关于回乳 为了保留保乳功能,哺乳期乳腺炎一般不需要回乳。过去传统的乳腺脓肿外科治疗需要手术切开脓肿引流,术中可能会损伤乳管导致术后出现乳瘘,切口很长时间不能愈合,因此需要回乳;但现在一般采用微创穿刺的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很少有乳瘘发生,因此采用穿刺的方法一般不需回乳。 2、抗生素 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3、热敷 局部热敷,或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洗净加醋或酒少许,捣烂外敷。用宽布带或乳罩托起乳房。 4、封闭 0.25%普鲁卡因60一80毫升乳腺封闭,可减轻炎症。选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或静滴。并可用青霉素100万单位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射于炎症肿块周围。 5、脓肿引流 过去传统的乳腺脓肿治疗方式是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此方法需要在乳腺脓肿的部位做一较大切口排出脓液,术后用纱布填塞创面,手术创伤大,痛苦明显,术后容易出现乳瘘,切口难以愈合,采用传统方法疗程一般一个月,而且部分患者需要回乳,哺乳功能散失。 安庆市立医院甲乳外科采用微创穿刺的方法治疗乳腺脓肿,手术如同静脉输液一般,只需在乳腺脓肿部位用细针穿刺抽出脓液并冲洗,一般重复数次即可治愈,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不损伤乳管,不需要回乳,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五、哺乳期乳腺炎预防方法 1.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后经常用温水洗净,如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清洁,不要用乙醇擦洗。 2.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时要挤出或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3.如有乳头破损要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在伤口愈合后再行哺乳。 4.如果乳房存在积乳,除采用正确的手法排空乳房之外,每次哺乳时尽量让宝宝先吸患侧的乳房,因为宝宝吃奶是最好的排空乳房的方法。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4%;国外文献报道的平均发病率为4/10 万~6/10 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近10年来每年约增加5%。甲状腺癌中绝大多数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目前以手术为主,手术后的患者仍需要进一步治疗,即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目前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甲状腺癌术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有防止癌复发的良好作用。笔者在门诊常常碰到一些做完切除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不知道左旋甲状腺素片应该吃多少?怎样吃?这一直困扰着患者。 1、 应该吃多少量才合适? 一般建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周即可开始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初始剂量为每天一片(50微克);如患者为年龄大于65岁、或患有冠心病、或为绝经后妇女,以及患有其它严重疾病时,初始剂量应为每天1/4~1/2片,甚至更少,增量要更缓,调整时间需要更长。最终服用药物剂量的确定有赖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监测。由于每位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以及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后出现副作用的危险程度不同,医生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治疗目标,即就是TSH值要达到的范围。一般来说对于低危患者(早期)TSH控制在0.5左右,对于中、高危患者(中晚期)TSH控制在0.1左右。治疗期间如未见肿瘤复发,低危患者疗程5年,中高危患者10年;之后改为正常剂量,只要将TSH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可。根据此目标,患者需要不断的调整服用优甲乐的剂量,直至达标,初始治疗时,建议患者每4周左右去医院测定TSH,用来决定左旋甲状腺素片是否增量或减量;达标后1年内每2~3个月、2年内每3~6个月、5年内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测定TSH,以保证TSH维持于目标范围。 2、 应该怎样吃效果才最好? 要求在早餐前空腹顿服,这样最利于维持稳定的TSH水平。如有漏服,应服用双倍剂量,直至补足全部漏服剂量。例如:若昨日漏服,今日服用双倍剂量补足,明日起正常服用;若前日、昨日漏服,则今日、明日服用双倍剂量,后日起正常服用。以此类推。另外,应在间隔足够时间后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或食物:与维生素、滋补品应间隔1小时;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应间隔2小时;与奶、豆类食品应间隔4 小时;与降脂类药物应间隔12小时。这样,才能保证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后既能达到稳定的治疗水平,又能使其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患者,不但要有坚持服药的信心,更要有正确服药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减少癌复发的可能。 3、甲状腺素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理论上讲,左旋甲状腺素片是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因为它是人体自身就有的一种物质---激素的替代品。它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是长期使用超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或者剂量调整幅度大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导致的,特别是TSH需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
乳腺癌仍是女性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稳步上升,但死亡率却有所下降,这归因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以及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水平的提高。此外,新的靶向药物治疗也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尽管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乳腺癌仍是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文综述了乳腺癌的最新治疗进展,主要讨论在乳腺癌靶向治疗时代,如何根据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和分子亚型进行个体化治疗。诊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指南到目前为止没有太大变化。英国NHS Breast Screening Programme推荐:年龄在47岁到73岁之间的人群应常规进行乳腺x线摄影筛查。无论男性或女性,一旦乳腺有异常的情况,应尽快(通常是两个星期)去当地的乳腺专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根据需要,一般须完善乳腺x线,乳腺B超和活检等检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定要彻底。进行保乳手术与全乳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期基本一样。对于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手术时切除范围至少距肿块边缘1mm且应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推荐行乳腺癌切除术:肿块的大小不宜行保乳手术、乳腺多灶性病变、肿块体积较大,即使行保乳手术也不能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患者的要求。术前进行辅助治疗减小肿块体积越来越被推荐,这种方法可增加保乳手术的几率。腋窝淋巴结清扫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应对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或可疑淋巴结活检确定乳腺癌的分期。如果腋窝淋巴结阴性,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该手术通常与乳腺手术同时进行。以往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还应进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行ALND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腋窝复发。事实上,50%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后并未发现有其他腋窝淋巴结的侵犯。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是否应进一步行ALND?Z0011临床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研究是一项3期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超过800多例乳腺癌患者。891例患者随机分为仅接受SLNB组(446例)或进一步ALND组(445例)。所有患者接受乳腺区段切除和乳腺放疗,按病情行全身辅助治疗。研究中位随访6.3年,ALND组和SLNB组患者的5年乳腺复发率分别为3.7%和2.1%, 5年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0.6%和1.3%。由Z0011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作与不作腋窝淋巴结清扫,其总生存、无病生存和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进一步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获益。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是否应进一步行ALND还没有统一结论。最近的指南建议,对于放疗后行保乳手术的患者,如果有1个或2个前哨淋巴结阳性,可能不需要进一步行ALND。依据乳腺癌的病理和分子亚型进行辅助治疗在传统分期较差的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其分子分型存在异质性,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也并不相同。高T分期和阳性淋巴结造成的较差分期,其预后可能会被一些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所影响,诸如激素受体阳性、低Ki-67表达、21基因低风险等。当出现分期和分型的不一致时,单基因和多基因谱检测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但目前多基因检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预后的预测上,对于治疗效果的预测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对于病理学分期差的患者,如果具有较好的激素反应性、Her2阴性、低增殖(21基因或70基因表达为低风险),应该避免标准化疗。最重要的是区分哪些患者是雌激素受体阳性,哪些是阴性,因为这两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第一个5年的激素治疗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消除微转移病灶提高治愈机会。约8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对于这类患者,辅助他莫昔芬治疗五年,复发率可下降41%,死亡率下降31%。对于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仍是标准治疗方案。对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研究证明芳香酶抑制剂优于他莫昔芬。来自ATAC和BIG1-98两个大型研究数据显示,阿那曲唑和来曲唑的疗效优于他莫昔芬。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监测骨密度很重要;如果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可加用双磷酸盐和Prolia(denosumab)。对于绝经前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绝经后(生理或化疗作用)使用芳香酶抑制剂仍然获益。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多在5年后复发。对于已经用他莫昔芬治疗5年的绝经患者,再用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相对风险可下降42%。对于用他莫昔芬治疗5年且未绝经,或不能耐受芳香酶抑制剂的患者,继续使用他莫昔芬可使患者受益。国际ATLAS(比较长期与短期辅助性他莫昔芬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他莫昔芬10年服药同5年他莫昔芬标准治疗相比,可降低ER+乳腺癌患者的晚期复发率和死亡率,效果更好。继续服用他莫昔芬的最主要的额外益处是降低乳腺癌确诊后第二个十年的死亡率。综合ATLAS研究和ATTOM研究的结果,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延长他莫昔芬辅助治疗至10年而非5年,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与不使用他莫昔芬相比,使用其辅助治疗10年,至少降低三分之一的死亡风险。化疗化疗可使乳腺癌死亡相对危险度下降三分之一,但化疗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因为仅通过手术和激素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患者很多。哪一类患者需要化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分子检测如 Oncotype DX,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其实,通过这种检测技术同样也可以鉴定哪类患者通过手术和激素治疗就可以治愈。研究评估了在常规临床病理检测的基础上加入基因表达谱指导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选择的临床价值。其设计是为了让更多患者免于辅助化疗,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该研究首次尝试使用基因指导下的患者分类来减少肿瘤治疗的成本,不仅体现了要给合适的患者合适治疗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不应给不合适的患者不必要治疗。当然,今后我们还需识别高风险患者,使其获得更好和更充分的治疗,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更好的肿瘤亚组分类以及预测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融入到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即使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化疗,化疗计划的制定也很有学问。如何制定化疗计划,减少患者死亡率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这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分子分型时代,HER2阳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约占20%-30%。HER2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作为第一个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所有关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都提示,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加抗HER2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能提高患者DFS率,大部分临床试验也显示OS率有所提高。对于肿块较大不宜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HER2靶向治疗或激素治疗减轻肿瘤负荷,为保乳手术创造条件。对于那些病理学完全缓解、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好。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前最好行新辅助化疗。对于有红斑和水肿症状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最佳的治疗就是术前辅助化疗,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或放疗。因为这类患者激素受体不大可能是阳性,更有可能的是HER2基因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晚期乳腺癌选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存期。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的毒性。不同的亚型乳腺癌远处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不同,一般在半年到2.2年之间。转移性乳腺癌仍然无法治愈,但可通过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激素治疗仍是首选。激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以前对治疗的反应及是否绝经。耐药在激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很常见。如何避免耐药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以高频率在乳腺癌中高度激活,导致激素治疗耐药,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靶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与依西美坦联合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较单用依西美坦相比,可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并显著降低癌症恶化的风险达57%。 依维莫司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口腔炎、皮疹、腹泻和乏力,肺炎也很常见。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副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应早期治疗。化疗常用于以下几种乳腺癌:激素治疗产生耐药的乳腺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迅速进展型乳腺癌以及大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性质(例如,三阴乳腺癌、HER2阳性)以及既往对化疗的反应进行具体制定。化疗一般为短疗程,为几个周期完成。靶向药物出来之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被认为是预后较差的一类。随着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出现,这类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选择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目前,拉帕替尼已经被批准与卡培他滨联合二线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曲妥珠单抗emtansine(T-DM1)是一种抗体-药物藕联药物,可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EMILIA研究显示,与卡培他滨/拉帕替尼(XL)联合治疗相比,试验性新药T-DM1在978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耐受性较好,并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由于这些新药的出现,过去3年,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提高。乳腺癌骨转移的处理晚期乳腺癌会出现骨转移。骨骼的相关事件包括骨痛、骨折、脊髓压迫。既往的研究中证实唑来膦酸能降低乳腺癌骨转移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其原理是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XGEVA是一种皮下注射的单克隆抗体,XGEVA可与RANKL结合,RANKL是一种对破骨细胞形成、功能与存活极为重要的穿膜蛋白或可溶性蛋白。在发生骨转移的实体肿瘤中,破骨细胞的活性因RANKL刺激而升高,XGEVA可阻止RANKL的活化,通过这一原理预防骨髓相关事件的发生。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唑来膦酸相比,XGEVA能更有效地减少骨髓相关事件的发生。XGEVA和唑来膦酸都可以导致低钙血症,应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用XGEVA和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为0.5%-1%。因此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和尽量避免进行牙科相关的手术。晚期乳腺癌脑转移的处理随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出现脑转移的概率也在增加。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于HER-2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因为大部分化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都不能穿过血脑屏障。乳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多提示预后不良。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对于单发脑转移瘤或寡转移性(oligometastatic)疾病患者,可考虑减瘤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一些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经过治疗后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展望从基因水平上看,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的问世使这种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看到了希望。今后的乳腺癌治疗时代将是分子靶向治疗时代。过去的几十年,乳腺癌的治疗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与放疗转变为多模式个体化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相信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会有很大改善。
莹莹是我小学班主任林老师的女儿,今年上大二,她平时活泼好动,可是今天到我的门诊来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林老师介绍说:前两天莹莹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右乳肿块,很担心自己的病,趁着今天是周六,林老师忙把她带到我这里看病。我通过触诊发现:莹莹右乳外上象限的确有一个大小约3×2厘米的肿块,肿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硬、边界清楚、与皮肤没有粘连,活动度很好,触诊时无明显疼痛感。结合莹莹的年龄病史,我初步判断这是乳腺纤维腺瘤,并建议莹莹进行乳房超声检查。超声图示肿块大小2.8*2.1厘米,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不丰富。这为我的临床诊断又增添了依据。 当我告诉莹莹不必担心,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时,莹莹立刻冒出了一大堆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会恶变吗?我原以为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长乳房肿瘤,怎么我这么年轻就得了这个病?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吃药能治好我的病吗,还是要做手术?我现在正忙着准备四级考试,如果要做手术,能不能拖一段时间再做?我现在还年轻,手术要怎么做,会不会留下很大的疤痕?手术后我的病就好了吗,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另外一侧乳房会不会也长这种肿瘤?您如果为我开药,要开什麽样的药?”见她一股脑问出这么多问题,林老师忍不住抱怨她太心急。我笑着告诉林老师,她有这么多疑问是很正常的,我从事乳腺专业临床这麽多年,遇到过许多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她们大多也都存有这些疑问,这是我们常常被问到的一些问题。 一、乳腺纤维腺瘤是什么样的病,会恶变吗? 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75%。它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的刺激关系密切,因此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少见。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腺的外上方,多表现为圆形肿块,肿块边界非常清晰,表面光滑,在乳腺内很容易被推动。除肿块外,病人多无其他感觉。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可以多年无变化。莹莹乳房的肿块大小已有2.8*2.1厘米,可她却才发现,这就和纤维腺瘤不痛不痒的特点有关。 一般认为,乳腺纤维腺瘤发生恶变的机率很低,恶变常易于妊娠哺乳期发生,或于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病例发生。乳腺纤维腺瘤由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组织恶变则称为癌变,纤维组织恶性变则发展成为肉瘤,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以发生肉瘤变者为多,而发生癌变者较少见。年轻患者尤其是未婚女性患上乳腺纤维腺瘤不必过于担心,对于她们而言,这个疾病的恶变率是极低的。 二、什么年龄易得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不同于乳腺癌,乳腺癌高发年龄在45岁以后,而乳腺纤维腺瘤虽也有45岁以后发病的,但常见于18~35岁青年女性。因此我们在门诊上常见到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来看此病,她们有的才参加工作,有的还在上学。像莹莹这种年龄发病的患者不乏其人,发病年龄较年轻正是此病的特点之一。 三、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可以治愈乳腺纤维腺瘤吗? 乳腺纤维腺瘤一旦形成,尤其超声显示存在完整包膜,依靠药物虽然可以使肿块软化变小,但不能完全治愈本病。过去一些乳腺专业的研究生曾向我提及临床上确实见到一些服用药物后消失的乳腺包块,但我经研究这些病例发现这些包块大多是乳腺增生结节,而不是真正的乳腺纤维腺瘤。一些患者误认为服用药物治好了乳腺纤维腺瘤,其实只是在用药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不够准确。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只有手术切除才能完全去除乳腺纤维腺瘤。 四、什么时候做手术合适? 临床上许多患者存在和莹莹一样的情况,无意间发现乳房肿块,自己还有许多学习和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安排。一些患者认为既然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那治疗时间早晚无所谓;还有一些患者认为肿瘤应及早切除,又为自己暂时无法请假而感到焦虑。事实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要因人而异的。 临床检查若发现乳腺纤维腺瘤后,对于大于1cm的肿瘤,我们常建议患者手术切除,因为:第一,目前的诊断只是临床诊断,而未经病理证实,所以准确率并非百分之百,临床上的确有酷似乳腺纤维腺瘤但手术切除后病理回报为乳腺癌的病例;第二,既然通过药物不能完全治愈乳腺纤维腺瘤,虽其是良性肿瘤,但并非完全没有恶变可能性,加之若肿块继续生长,手术切除范围必然增大,这增加了患者的创伤,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早手术。 但乳腺纤维腺瘤也并非一经发现就要立刻手术,刻不容缓。它不同于乳腺癌,乳腺癌在医学上建议限期手术,即由于病情需要,不宜过久延迟手术。而乳腺纤维腺瘤可择期手术,即可以选择适当时期进行手术。像莹莹的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等一个月后她结束完考试放暑假时再手术。其他患者如果肿瘤比较小(小于1cm)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建议要定期观察,三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建议患者不要再等待:第一:肿块增长过快,这种情况下肿瘤恶变机率增加,且延误治疗时间,肿块增大明显,手术创伤也必然增大;第二:准备妊娠的患者,因为妊娠后可以刺激肿瘤迅速增大,在妊娠前切除为好;第三:绝经期,因此时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发现乳房肿块建议早切除为宜。 五、手术怎么做? 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肿块表面做切口,将肿块完整取出,这样会在乳房表面留下手术疤痕。现在许多女性朋友都到美容越来越重视,不愿在乳房上留下难看的疤痕。故很多大医院都推出了微创技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即通过一个约3毫米大切口切除肿瘤,可以使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变得几乎是“美丽无痕”,创伤小、恢复快。具体的手术方式患者可以和医生交流,根据自身状况决定。 六、手术后会复发吗 手术只能切除现有的病灶,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即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复发。纤维腺瘤往往具有多发倾向,患者可能两侧乳房同时存在多个肿瘤,有可能在这次治愈后不久其他部位又出现了肿瘤。但乳腺纤维腺瘤复发并非因手术刺激所致。作为已发现的乳腺纤维腺瘤,一经手术切除就已不复存在。患者复发一般与个人体质有关,目前确切原因并不清楚,手术后仍需定期复查,发现肿瘤复发还应及时处理。目前暂时无确切有效的预防肿瘤复发的方法。
原创 张师前 子宫内膜癌相对“温和”而且预后良好,正因如此而往往令医患重治疗轻随访,不规范的治疗后的随访带来些许遗憾,为此呼吁:要像重视治疗一样重视规范治疗之后的随访。 子宫内膜癌是第二常见的妇科癌症和第六位致死性的女性癌症。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多见于少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他莫昔芬用药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一般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由于症状出现较早,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则治愈率高预后良好。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案,对于中高危复发风险的女性术后仍然需要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或放化疗。子宫内膜癌复发多在2~5年内,也有远期复发,所以需要长期随访。特别是对于手术后接受了放化疗的患者,定期去探望自己的主诊医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 一般随访项目 是不是经过了手术以及一个疗程的化疗、放疗之后就可以安心等待下一个疗程的治疗了呢?其实不然,无论是化疗还是放疗,无论选择了何种药物及方案,其对机体的附损伤都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常见的化疗及放疗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肾和泌尿系损伤、心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直肠反应、膀胱反应及一些特殊并发症。近期进行了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门诊随诊项目包括:每周2次的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每周1次的肝肾功能、血糖检查。以及每疗程一次的超声、心电图、肿瘤标记物和24小时尿肌酐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副反应的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2、 肿瘤标记物的检查 血清CA125对随访有一定价值。国内外有诸多研究结果表明,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且肿瘤期别、分级越高、病灶范围的越大、子宫肌层浸润越深,血清CA125水平越高。所以每疗程一次的血清CA125水平的检查对于了解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也是必要的。 3、 随访时间间隔 治疗周期当中需要每周随访两次;治疗周期结束后2年内每3-4个月随访一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盆腔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胸部X线摄片。血清CA125检测,必要时可做CT、PET-CT及MRI检查。 4、 早期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随诊 随着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希望保留其生育功能。如果被医生确认可以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的年轻患者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对于早期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的标准非常的严苛,主要适用于1A期(未浸润到子宫肌层)G1的EC患者,才能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大多数采取药物治疗。应用高效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来曲唑、他莫昔芬、口服避孕药和LNG-IUD等。这一部分患者目前还没有随访的标准方案。可行刮宫术、子宫内膜活检和子宫内膜抽吸活检方式进行评估,建议3-6个月评估一次。对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所以按时门诊随访非常的重要。 5.影像学复查 有的患者对于每三个周期一次的胸腹部CT或者MR检查非常的不解,为什么这么频繁的做这些昂贵的检查呢?这要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谈起.虽然子宫内膜癌生长较为缓慢,约75%为早期患者,诊断时病变大多尚局限于子宫,经及时恰当的治疗预后较好,但亦有约10%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出现复发转移,治疗比较困难。有研究报道,一些患者尽管做了较彻底的手术,并于术后放疗,但是因具有特殊病理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差、临床分期晚、子宫肌层受累、宫颈管受累、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仍有部分患者于治疗后复发。文献报道,复发患者80%于治疗后1~2年复发,复发部位多在手术范围与放射治疗范围外盆腹腔部位,及远处脏器(肺、肝)转移。对于局部及远处转移性病灶CT、MRI、PET-CT检查有其他检查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对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MR检查可以评估病灶侵犯肌层的情况,目前有多数研究认为加强MRI扫描是诊断肌层浸润程度最准确的方法,决定了能否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并可以间接评估治疗效果。保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率在30%~40%之间,中位复发时间为15个月(4~66个月)。所以3到6个月一次的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来说就更加重要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了解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门诊随访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了。积极配合医生正规的治疗和随访,尽快恢复健康的身体和正常的生活是每一位患者和医者的希望,祝您早日康复!
在甲状腺门诊中经常会遇见女性患者因为颈部增粗来就诊,这其中部分患者会伴随有畏寒怕冷、浮肿、脱发、便秘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很可能患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这种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临床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受影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就该病做一简单的科普介绍。 一、流行病学表现 首先,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日本一位叫“桥本”的医生首先发现并报道,因此又叫“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本病“重女轻男”,男女患者比例大约1:10,高发年龄在30~50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中的碘,遗传因素主要是易感基因。 二、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初往往无明显不适或仅仅表现为甲状腺对称性、进行性肿大。临床上常见有三个临床阶段,1.一过性甲亢期: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贮存在滤泡内的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释放入血,导致轻度的“一过性甲亢”,患者可出现心悸手抖、怕热多汗、多食消瘦,失眠兴奋等症状,这个阶段一般可持续数月。2.甲功正常期:在一过性甲亢过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甲功正常期。3.永久性甲减:随着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越来越多,T3、T4数量最终趋于枯竭,最终导致甲减。此阶段患者可出现畏寒怕冷、心跳缓慢、浮肿、脱发、便秘等症状,患者甲状腺肿大也愈发明显,一般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界清楚,质地坚韧如橡皮,无触痛,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以表现为一过性亢进、甲功正常、但最终会进展为永久性甲减。而之所以有如此的变化,乃是由于自身抗体对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破坏所致。 三、诊断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到的检查有: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抗体测定、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彩超检查。其中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有助于协助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彩超的典型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一般为对称性。峡部增厚明显,表面凹凸不平,形成结节状表面。甲状腺功能可在不同的时期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正常、减退。查甲状腺功能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什么时候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 四、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临床上怎么治疗呢?不同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1.动态观察:主要适用于甲状腺较小,又无明显压迫症状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肿大明显或伴有甲减时,可给予甲状腺素治疗,一般用左甲状腺素片,剂量稳定,安全有效。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直至腺体开始缩小,甲功恢复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大多有发展为甲减趋势,因而应注意随访复查,发生甲减时,应予治疗。多数患者服用优甲乐后,肿大的甲状腺可逐渐恢复,质韧的甲状腺可能变软,但甲状腺抗体滴度却可能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 3.手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手术:a.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有压迫症状者;b.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可疑恶性者;c.甲状腺明显肿大,病史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影响美观或者合并有临床症状,本人要求手术者。 以上三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并且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彩超来综合评估病情的发展变化。 五、饮食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含碘丰富的食物,由于本病随碘摄入量的增加其发病率显著增加,碘摄入量过多可以诱发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展为临床甲减,因此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要控制碘摄入量,避免服用过量的碘,要少吃含碘高的食物,注意是海藻类与贝壳类食物:如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总之,桥本甲状腺炎是一个可治疗可控制的疾病,经过有效治疗后,临床预后好,患者应正确认识,树立信心,在生活中注意保持乐观心态,少吃含碘丰富的食物,能够理解并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方案,能按要求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彩超(一般是每半年左右),并根据复查的结果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乳腺肿块大多数为良性的,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提高,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也越来越多,手术增多后,门诊咨询也越来越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何时拆线、换药、运动;术后出现切口疼痛、硬结而无所适从。下面就这几个问题简单介绍乳腺良性肿块术后注意事项。 一、拆线和换药:传统乳腺手术术后一般隔天换药一次,手术后一周拆线;切口愈合前应保持术区干燥勿沾水,术后两周若切口无红肿渗液即可沾水洗澡。微创麦默通手术后恢复快,一般术后只需换药一次,术后一周局部即可沾水洗澡。 二、运动:在切口尚未愈合期间,不正确的运动容易导致术后出血,皮下血肿。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周内需要减少患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两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洗衣服、拖地、晾衣服、抱小孩等,避免做扩胸运动牵拉乳腺;术后一个月内避免乳腺受到外伤。 三、疼痛:正常情况下,乳腺术后疼痛较轻,术后一周切口疼痛会逐渐缓解。但是,部分患者术后几个月内偶尔还有切口处隐痛,只要切口周围没有出现红肿或者化脓,一般来说无需药物处理,此为正常恢复过程。 四、硬结:手术后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术后一周后手术部位会慢慢变硬,摸起来像是有肿块,很多患者担心术后肿瘤复发。其实,这是由于切口皮肤及皮下乳腺和脂肪组织纤维化愈合形成的,每个人在术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3到6个月硬结会自行慢慢变软,可行局部热敷及理疗如烤灯促进硬结吸收软化,平时注意不要挤压,内衣要松紧适度。 五、术后复发:很多患者都认为手术能够根治乳腺肿块,以后不会复发,其实,这是误解。对于良性病变,手术仅仅是切除肿块,并不是切除乳房,只要有乳腺在,以后就还有可能再长肿块,这与个人体质有关,目前无法预防,更谈不上根治。因此,手术后仍需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系方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甲状腺手术术后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给大家做一下简单介绍。 甲状腺手术后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三个月时间。手术后一周内相对较为难受,包括切口疼痛,吞咽不适、头晕、呕吐等现象,一般一周后逐渐缓解。手术一周后,会出现颈部手术部位皮肤轻微肿胀、颈部紧绷感等不适,这一阶段需要三个月后才能慢慢恢复。以上所述均为甲状腺手术后的正常恢复过程,大家不必多虑,下面我们谈谈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并发症问题 甲状腺手术后少数患者会出现颈部出血,一般多发生在甲状腺术后第一天;由于颈部空间小,如果出血,形成的血肿会压迫气管,导致窒息。因此,甲状腺术后48小时内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引流液情况和颈部肿胀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颈部引流管引流出大量鲜血、颈部肿胀,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甲状腺术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这其中大部分是组织水肿神经受压迫、牵拉所致,一般可在3-6个月恢复,不必过分焦虑。此外,有些患者术后会出现口周和四肢的麻木甚至抽搐,这是因为损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引起,轻者口服钙剂并在饮食上控制含磷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鱼等。一般2-3个月恢复。 二、饮食 甲状腺手术当天需要禁食,术后第一天即可恢复进食,为加速康复,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但是,由于切口尚未愈合,术后早期吞咽时颈部疼痛明显,可以改为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有利于吞咽并减轻颈部疼痛。对于甲状腺癌需要做碘131治疗的患者,建议少吃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三、伤口处理及洗澡问题: 术后切口一般一周后拆线。术后一周内不要弄湿伤口以免感染。术后两周用清水洗澡,切口处勿用沐浴液、肥皂等。术后一个月可以用沐浴液。 四、颈部锻炼问题 术后一周内改变体位时,应保持颈、躯干同时转动;床上坐起或弯曲移动颈部时将手放在头后支撑头部重量。2周后练习颈部运动,轻微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术后两周内避免体力劳动尤其搬重物,因其会加重颈部负担。术后脖子活动不便,应谨慎驾驶。 五、服药问题 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后需要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此药建议每日清晨饭前半小时服用,否则影响药物吸收。需要服药患者术后2周即可开始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初始剂量为每天一片(50微克),之后根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由于每位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医生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治疗目标,即就是TSH值要达到的范围。根据此目标,患者需要不断的调整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的剂量,直至达标,初始治疗时,建议患者每4周左右去医院测定TSH,用来决定左旋甲状腺素片是否增量或减量;达标后可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测定TSH,以保证TSH维持于目标范围。
一、咨询、预约联系方式如你想了解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超声消融治疗,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预约电话:0551-65897880,微信号:ahszlyycy,QQ群:128253548 二、到医院前准备(一)相关准备:1.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工具预约临床医生,或做更深入的咨询。2.初步判断适合做超声消融的,需先取环。取环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当地医院有困难的也可直接到我院取环。3.治疗时间安排在非月经期,超声消融治疗前3日禁止性生活;4.因周六、周日不安排做核磁共振检查,为节约时间,到达医院的时间最好是在周一到周五。医院上班时间为8:00—17:30.5.用品准备:自备洗漱用品。带上以前所有的检查报告,以便医生前后对照分析。6.费用问题:医院缴费可以刷银行卡及本地医保卡。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一般为3-5天,总费用在15000-20000元左右(含术前、术后2次MRI检查)。7.医保问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医保需要的相关材料;如果异地就医,因具体涉及各省市超声消融是否纳入医保及相关规定,需咨询所在地的医保部门。(二)交通路线:安徽省肿瘤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超声聚焦治疗中心位于1号楼负一楼 三、术前准备(一)检查1.超声消融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白带检查、宫颈TCT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电解质、血糖、B超、增强磁共振(MRI)、模拟定位等。2.专家会诊: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超声消融专家、宫腹腔镜专家及传统手术妇科专家通过检查结果集体会诊,然后制定出最适合你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特别说明:如果磁共振是T2高信号,血供丰富,肌瘤后壁,超声消融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些都会在MRI检查后由医生告知患者。(二)饮食与肠道准备1、准备时间根据病人排便情况决定,每天排便的进行1天的饮食准备,2天排便的进行2天的饮食准备。2、来院前1天吃流质饮食,如葡萄糖水、汤类(无渣)等(禁食含白砂糖的水或汤及牛奶豆浆等各种饮料)3、治疗前1天傍晚导泻,清空肠道。避免清肠不干净直接影响治疗安全和效果。4、术前当天准备:当天早晨会进一步灌肠,确保治疗安全。特别说明:为了确保超声消融中肠道的安全性,治疗前肠道饮食准备非常重要,请患者务必严格执行。四、术中注意事项1、尽量放松;2、超声消融治疗过程中保持不动,否则增加超声消融治疗时间、影响效果、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3、超声消融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1)如出现双下肢任何不适和下腹部皮肤烫、痛,应立即告诉医生;(2)如果出现其他部位的疼痛不适可尽量忍受,少说话,不能忍受时需告诉医生。4、手术时,患者需俯卧在治疗床上,超声消融治疗中不能乱动身体。如需移动身体,请先告知医生。5、治疗中疼痛是间断的,有个体差异,如果感觉很痛需要告知医生,从而调节剂量、治疗方向或加镇痛药等。五、术后注意事项(一)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为了预防术后感染,出院时医生会给予一定的抗生素口服药。超声消融术后,部份患者,特别是粘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可能有少量出血。前3天有粉色血水,之后有淡黄色阴道分泌物,量适中,腹部无痛,应按时吃药预防感染。(二)术后短期饮食等注意事项:1.超声消融治疗后可能需要俯卧2小时。2.2小时后可以进食流质,如酸奶、藕粉等。3.治疗完后第2天:可进食如米饭、适量的肉类,多食蔬菜和水果等便于通便的食物。4.超声消融治疗后第3天:可以按照普通饮食进食。避免过度辛辣及刺激性食物。5.术后第2天会安排复查核磁共振,了解手术消融情况。(三)术后回家注意事项1.为避免治疗后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治疗后经一个月经周期后方可正常性生活。2.超声消融术后一般无需特殊休养,多数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就可以开始正常的工作。建议避免劳累,适当休息,根据自身体力安排工作、生活。3.多饮水(每日2500ml,不要有口渴感觉),建议多食软化大便的饮食,尽量不要吃粳米白面,多吃杂粮;多吃番薯、香蕉、韭菜、萝卜等,多吃蔬菜和适量水果;每天要有适量的运动如子宫保健操等,通过揉腹等可以有效防止便秘。4.术后需注意饮食、规律生活、保持心情舒畅。5、其他注意事项:(1)大便时间尽量缩短,不要边上厕所边看书,一般严重的痔疮患者大便时间都过长。(2)辛辣食物少吃,多喝水。(3)少喝酒(4)不要久坐。坐的时间太长时起来活动活动(5)超声消融治疗后原则上半年后再计划妊娠。妊娠前最好复查,并将结果告知医生(6)超声消融治疗后3月可放置宫腔节育环,但最早不应少于3个月经周期(7)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慎用宫腔操作,如确有需要,请先联系医生。六、治疗后疗效评价手术结束当时,医生会通过超声造影初步评估手术疗效,第二天做核磁共振后再进一步明确手术效果,手术成功,术后复查,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彩超+造影),6个月(MRI),1年(MRI)进行复查(磁共振:平扫+增强或彩超)复查。条件允许,建议到安徽省肿瘤医院复查;如果距离太远,也可在当地医院复查,并及时将报告结果告知治疗医生,以评估疗效及明确治疗后子宫肌瘤坏死和被吸收缩小程度。七、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常见反应:超声消融术后常见反应仅针对一般情况,不是所有病例都会出现全部反应,有的仅有其中一两项轻微的反应,还有无任何特殊不适者。1.腹壁不适:由于治疗前肠道准备及药物导泻,术中保持一定的体位,多在术后一两天好转;2.肌肉酸痛:由于治疗中保持一定的体位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休息后即会好转;3.治疗后前一两次月经可能会有些变化:由于治疗的应激表现及靠近内膜的肌瘤可能会有影响;4.下腹部轻度胀痛、臀部、腰部轻微胀痛:与治疗中体位有关系,多在术后几天好转;5.阴道少量分泌物:肌瘤靠近内膜时由于肌瘤的刺激可能会发生,极个别的有淡血性分泌物,保持外阴清洁,多在月经后好转;6.头晕、轻度恶心:是治疗过程中应用镇静镇痛的药物引起,多在术后休息后好转;7.排尿困难或疼痛:由于治疗中插了导尿管,因此治疗当天尿道口有刺痛的感觉,排尿困难或,有痛感。
癌痛患者的止痛药,到底该怎么吃? 止痛药必须按时吃吗? 像高血压和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患者都知道要按时服药才能控制好血压、血糖;癌痛也是一样的,它也是24小时持续存在的,按时吃药才能让患者身体里的药物浓度稳定,从而很好地控制疼痛。如果总是打乱规律,让药物的浓度忽高忽低,形成疼痛的恶性循环,后期甚至会出现用更大的剂量都控制不住疼痛的现象,所以癌痛患者一定要按时吃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 出现爆发痛要忍着等到下次吃药的时间吗? 癌症患者的疼痛类型各种各样,有爆发痛是很正常的,所谓爆发痛就是患者在原本稳定、持续的疼痛基础上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如果出现了,不需要忍痛,及时求助医生,只要医生做出诊断,会按患者的病情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即释片(短效的吗啡片),服用后15分钟就能起效,60分钟达峰值。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爆发痛,说明患者一直按时吃的止痛药已经不能有效镇痛了,需要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主要是晚上疼,可以改成晚上吃药吗? 我认为是可以酌情考虑的。但任何剂量的调整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服用止痛药的同时患者可以服用其他药物吗? 止痛药和其他药物是可以同时用的,但是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不要手里拿一把药一起吃下去,因为很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反应,甚至会产生一些毒性,建议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每种的服药时间间隔开半小时。 止痛药是否能和安眠药同时服用? 可以,合理使用时,两种药物能起到1+1>2的效果。比如有的患者晚上失眠辗转反侧,这时对疼痛感受也更敏感,与其加大镇痛药物的剂量,不如稍微加一点安定镇静的药物,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进入睡眠状态。 患者可以自己加大剂量控制疼痛吗? 如果疼痛控制不住了,加大药物剂量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增加药物的量是原来基础用药的20%,比如患者原来一天吃100mg吗啡(一天吃2次药,一顿就是吃50mg),加药是加20%的药量,也就是20mg,所以现在患者一顿吃 60mg吗啡,一天一共吃120mg。 如果患者加过两次药还是不管用,那一定要咨询医生,是不是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是病情加重了?还是出现了其他症状,需要辅助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加药,不仅疼痛没有控制好,副反应还越来越重,这就得不偿失了。 患者忘记按时服用药物怎么处理? 如果患者这顿药忘了吃,忘了吃的那顿就不用专门去补了,如果出现爆发痛就按爆发痛处理,以后的药按时吃就好。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有很好的习惯,会把用药的时间、效果、吃药后的副反应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样来就诊时,医生就能迅速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患者可以自己停药吗?有什么后果? 患者擅自停药,会引起突然的撤药反应,比如大汗淋漓、疼痛加剧等,这会让患者非常难受。如果患者觉得疼痛控制得很好,医生会帮助您逐渐减量、停药。比如您现在吃的是100 mg的吗啡,就先减20%~30%,也就是变成一天吃70~80 mg吗啡,减药后还需要观察1~3天,如果患者的疼痛又出现了,就说明还不能减,如果减药以后疼痛依然控制得很好,再进行下一轮20%~30%的递减,以此类推,直到患者可以停药。 这些止痛药都能在药店和医院买到吗?家属能代开吗? 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药店是可以买到的,但其他的药有很多都是管制药品,普通药店是不能买的,必须到医院来开。很多晚期病人活动不便,家属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到医院办理一个毒麻药品管理卡,就可以代开。外地患者担心回去以后买不到药怎么办?一般来说,各地的三甲医院药品配备都比较完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从邻近的三甲医院进行处方购药,不必非到北京来开药。 药物治疗的费用是多少呢?医保可以报销吗? 根据剂量不同,药品的费用也不太一样,一个患者每天使用小剂量吗啡或羟考酮的费用一般在20~40元左右,小剂量芬太尼贴剂一天的费用一般是25元左右,医保都可以报销。 药物止痛,能达到“理想”效果吗? 吃药时间长了,药效会不会越来越差?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任何药物吃久了都会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效果变差,一般会在用药后几个月发生,所以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逐步按需增加剂量,不要为了止痛一下子大剂量使用药物或者盲目使用针剂。 真的出现药物“不管用”的现象时,如果患者本来服用的剂量比较小,医生会增加20%左右的药量,看是否能继续有效镇痛,或者增加一些辅助用药。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管用,医生就会给患者换其他药。 怎样用药可以避免药物“不管用”? 为了避免药物“不管用”这样的情况发生,用药的时候都是从比较弱的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起,很多患者癌症病情进展可能比较快,用一段时间弱的药物就可能会出 现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这时医生还能及时转成强效的药物。如果抗瘤治疗有效,病人恢复得好,疼痛评分下降了,也可以相应地减药,或者从强阿片类药物换回弱阿片类药物。 长期吃止痛药,有什么副作用? 吃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啥副作用?患者该怎么办? 非甾体消炎药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所以会破坏胃肠道黏膜,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胃出血,所以有胃溃疡 病史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有的非甾体类消炎药(比如塞来昔布),没有胃肠道的反应,但它的副作用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胃部的不适,就要赶紧停用,一旦出现了胃出血,要按照消化道出血的病情来进行止血处理,或者加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做补救。 吃阿片类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患者该怎么办?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 便秘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大概有80%以上,而且很多肿瘤患者本身因为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胃肠道功能已经较弱,再加上阿片类 药物的副作用,便秘可能会更加严重。为了缓解便秘,患者自己要适当地多下地活动,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水果蔬菜,再配合使用一些缓泻剂,比如番泻叶、乳果糖等。 第二类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刚开始使用药物的患者中大概有60%会出现恶心呕吐的反应。但是阿片类药物造成的恶心呕吐不是 损伤胃肠道引起的,它是由于阿片类药物在大脑的呕吐中枢也有一个“接收器”,药物起效后,除了镇痛还会启动呕吐中枢,如果患者能够在开始服药的前两周克服 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后面就会逐渐适应。必要时可加用胃复安、昂丹司琼等止吐药。 阿片药物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就是药物中毒了,阿片中毒是什么反应?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呼吸的次数慢慢变少, 呼吸变浅,呼气和吸气的量都变少,这时如果发现了就该及时处理,如果再严重就会出现针尖样瞳孔(就是患者的瞳孔一下子急剧缩小),需要紧急减药、停药。 还有很少量的病人会出现尿潴留的现象,就是膀胱内充满了尿液但是尿不出来,这种情况可进行膀胱区的热敷、针灸等治疗。 服用药物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有其他影响吗? 由于常用的这些药物都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神智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的症状。所以这部分患者一定不要开车或者做一些比较精细的工作。 另外想提醒患者的是,本身得了肿瘤的病人就不建议再抽烟喝酒,如果使用了镇痛类药物,饮酒会导致肝酶功能的下降,影响药物的代谢,会让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所以用药的癌痛患者尽量不要抽烟喝酒。 本文获“好大夫在线”授权转载,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好大夫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