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亲子关系的断裂,往往都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先好好“听”他说话吧!——虎妈高三男生轻生,遗言曝光:有些父母一开口,孩子就输了……作者| 靖格格来源| 中国咨询师成长联盟(ID:gcocp2014)◐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很多孩子在自杀前都曾经不同程度上地向父母“求助”过。遗憾的是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或者遭到父母的说教、批评,或者被父母认为是“小事情”。在中国校园暴力的案例中,绝大部分遭到校园暴力的孩子选择不告诉父母,其中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家长反而是去数落自己的孩子。有一天,13岁乖乖女和妈妈说:“听说学校里有一个女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了”,话还没说完,这位妈妈用很刻薄的话打断她说:“这个女学生是在发骚”。又一次女孩在晚饭时说到:“咱们家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再次不屑地说:“需要性的人,才需要性教育”。于是,女孩再也没有和妈妈谈过类似的话题,更没有告诉妈妈自己被补习老师性侵,但是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这个女孩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在绝望的求助时,妈妈两次关上了“倾听”的大门,那个13岁的女孩该是多么的无助!“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21岁的高三复读生魏天烨在发出这条告别短信后,永远的离开了爱他的妈妈。魏天烨的父母在他高三的时候离的婚,已经对丈夫失望的母亲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可是这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魏天烨去世前给妈妈写到:“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上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妈妈回的微信写道:“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你,妈妈因你考上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这几个学生。”儿子最后的倾诉求救,得到的回应却是妈妈一如既往的“鼓励”、“期望”、以爱为名的施压,这位妈妈完全没有“倾听”到儿子的绝望、疲惫、压力。我无意指责这两位母亲,他们是那么爱自己的孩子,逝去的孩子留给他们后半生的是无尽的伤痛。只是感到惋惜。在很多极端的案例里,痛苦的父母们伤心地问:“为什么他(她)不告诉我?”而我们不如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孩子痛苦的恳求、绝望的呐喊!孩子的“不说”,是从家长的“不听”开始的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突然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说了”;“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叛逆的很”;……亲子关系问题的开端永远是沟通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笔者采访了多位青少年朋友,我们听一听孩子怎么说:“我爸号称很民主,但每次我一说自己的想法,他就说我幼稚、片面,总这样我就不想说了。”“我妈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什么都是错的。”“每次他们一副想要了解我的样子,问我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一说什么,他们就开始严肃的教育我。比如我说我好朋友和老师说了个谎,他们就说这种朋友不能交,会把我带坏;比如我说班里有什么活动,他们就马上很紧张的问,谁参加了,得奖了吗?你为什么不参加之类的。”“我每次和他们讲好玩的事情,他们就说有时间关心这个,不如好好学学习。”“他们和我谈话的目的就是驳斥我的想法,把他们的想法加在我的身上。”“我和他们说我感兴趣的事情,他们说,你一天都在想些什么,怪不得学习不好,你看看你表姐~~,我再也不想和他们说什么了。”“在我家,只有单方面的父母能说话,而且说的话都没用,我说话他们一句都不听。就算我说破大天,说半个小时,跟我一句话没说结果一样。”......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却做不到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爱他,请不要用“不听”去伤害他最伤害我们的是什么?是遇到的挫折、困难?是敌人的攻击、诋毁?都不是。是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人真正想听我们说什么,特别是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想听我们说什么的时候,那种孤立无援、不被认可的感觉。著名心理治疗师麦克·尼可斯曾说过:“不被了解的感受是人类最痛苦的经验之一。不被欣赏,没有反应,会掏空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缺乏生气。当我们与一个不肯听我们说话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上海发生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让人扼腕惋惜。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吵,回家的路上母亲在车上批评孩子,继而母子又发生了争吵。车子停在高架桥当中,男孩夺门而出,决绝地冲向桥边一跃而下,没能拉住儿子的母亲绝望地捶地痛哭。这一幕,让人心痛。如果这位母亲能听一听孩子的牢骚抱怨,是不是事情能够不一样?在知乎和微博上有大量的帖子是青少年倾诉与父母的矛盾和自己的痛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父母不能倾听自己。这些帖子里,写满了孩子们的痛苦、无助。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而很多时候,不会倾听则将爱与温暖变成了恨与伤害。而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是伤害的实施者。倾听——父母的必修课孩子从呱呱落地,我们开始无条件地爱他,他开始会说话,能走路,每一天的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用充满爱和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可是慢慢地我们的目光里开始加入了殷切的希望,我们不自觉的幻想他能力超群、智商卓越,我们暗暗地期望他出类拔萃。有了这些以爱为名的期待后,我们开始体会等待的焦虑和失望的愤怒。我们想让他变得更好,我们想让他品学兼优,我们想让他未来的人生顺遂,这有错吗?没有!但是如果你期待孩子只是在你设想的“模具”里成长,那就大错特错了。爱孩子不是爱那个你理想中的孩子,而是爱这个独一无二真实的他。爱孩子就要学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少年,现在少年的母亲,是否还记得曾经叛逆的自己,曾经对父母行为的厌恶。可还记得少年的你,也曾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那么我们要怎样倾听呢?克制纠正的冲动,请先搁置自我,持续专注地听一听孩子想说什么;以孩子寻求关注的需求为先,真正专心做一个“接收器”,孩子才能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父母常常觉得很多事情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吃过亏,上过当,所以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孩子的观点是幼稚的、偏颇的、错误的。一旦如此,就等于关上了信任的大门;承认观点不是唯一的,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虽然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总是全部“正确”的,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总是正确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出反应,而如果你连好好了解他都做不到,又何谈爱呢?相比各种说教教导,一位乐于倾听的爸爸或妈妈,给予的尊重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探索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是和善的说教,也是强加给他们的,唯有通过思考建立的“私人逻辑”和“内在信念”才能够真正指导他的行动。只有当父母不再认为孩子是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或手中待塑的陶土之后,才能开始真正听孩子说话。爱他们,那么请放下我们想控制、改造、操纵以及改善他们的这些企图,专心听他们说话吧。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尊重,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凯叔作者丨夏天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从儿子的被窝里搜出手机了。 我拿着手机生气地质问儿子: “为什么我说的话你永远都记不住? 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明白,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只有把学习搞好,你将来才能有自由玩手机的资格……” 儿子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耐烦地瞄了我一眼,用被子蒙上头,继续睡觉。 我掀开儿子的被子,强迫他继续听着我的唠叨,等待着他像以前那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只是敷衍。 然而,这次儿子连敷衍都不肯了,他狠狠地把被子扔在我的脚下,瞪着眼睛大声跟我吼道: “你说够了没有,你凭什么觉得你说得都对,我又凭什么必须听你的……” 看着儿子歇斯底里的样子,我当场石化。 然而,更让我不可置信的是,第二天儿子竟然不上学了。 不管我在门外如何催促,如何苦心相劝,儿子都紧闭房门。 就这样,我和儿子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冷战。 而我也在这段难捱的沉默时光里,反复地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才会这么恨我,又或许,这样的“恨”早已持续很多年…… 直到一次偶然,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讲座里听到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 我才明白: 原来,是我引以为傲的“良言诤语”,把儿子养废了。 原来,只会跟孩子讲道理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给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 比如,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经常跟孩子说: 吃饭挑食,对身体不好; 吃冰淇淋太多,肠胃会不舒服; 吃糖太多,容易蛀牙...... 我们是真心地关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人生、讲得失、讲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 可结果呢? 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我们怪孩子难管、叛逆,其实是错怪了孩子。 曾看过一段很有趣的视频: 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吵吵闹闹的,爸爸好声好气地跟女孩说:请保持安静。 女孩不仅不听,还生气地对爸爸发火: “你嫌我吵,就是不爱我了 !”女孩的神逻辑让爸爸哭笑不得。 同时,也再次验证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的研究结果: “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我们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 而孩子的发育规律是先下层,后上层。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 除此之外,心理学上还有个“超限效应”: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变形计》里的郑子豪,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 做律师的爸爸看不惯,一抓住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跟郑子豪讲各种大道理: “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不对的?” “你这样打游戏是会上瘾的,就像抽鸦片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而郑子豪就像开启了自动屏蔽模式,不但对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闻,反而更加痴迷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居高临下地给孩子说教,很难让孩子从心底里去认可。 孩子不认可父母的大道理,父母讲得再多,再掏心掏肺,也都是无效的努力。 有时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也许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 很多时候,儿子越是听不进去,我就越是喋喋不休地跟儿子讲道理。 我坚信只要不停地说,总有“顽石点头”的那一天。 但事实是: 有的时候,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观看综艺节目《一路成年》。 节目里,“达康书记”吴刚非常关心儿子阳阳,他要求阳阳的大小事件都要打电话汇报。 他还总是在节目里以“父亲”和“前辈”的双重身份,指导阳阳如何演绎角色,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戒骄戒躁。 节目第二期,他因为要去拍戏退出了节目。 临走时,不停地跟阳阳交代: “做任何事,要往最坏的考虑。 你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别人有需要帮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团队精神……”阳阳虽然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但表情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看到这里,儿子突然盯着我说: “妈,你不停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跟阳阳一样痛苦。”当时,我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 就像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那样: “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 因为,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 这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打击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看到过一位网友的倾诉: “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妈妈都唠叨个不停。 我越躲,妈妈的指责越严厉。 我越跟妈妈对抗,妈妈的惩罚越严重。 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父母无休止地唠叨和说教,带给孩子的伤害无异于打击、贬低等语言暴力所带来的。 正面管教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当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说教,给予孩子尊重和认同,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变得越来越好。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一书中,有句话说得特别扎心: “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表现密切相关。” 如果孩子错了,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所以,把儿子养废后,我决定换个思路养娃。 1. 用以退为进代替硬碰硬 儿子特别喜欢玩游戏。 不管我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大发雷霆地吼他、骂他,还是强行拔掉家里的网线,儿子都不听。 直到我偶然看到奥运冠军邓亚萍的一段视频,我才发现: 与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为进。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也非常痴迷游戏。 邓亚萍没有责备他,也没有强迫他戒掉游戏,而是温和地告诉他: “你如果真的喜欢打游戏,你可以去走电竞这条路。” 之后,邓亚萍专门带着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让儿子了解他们的作息,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结果,儿子一听到电竞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立马放弃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和孩子对抗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 要想要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以退为进”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强硬地跟孩子讲道理,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让孩子朝着反向发展。 但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支持、尊重、接纳和认可,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则会比任何建议和帮助都有效。 2.用幽默代替严厉的说教 国外有一段特别火的视频。 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去学校,爸爸为了阻止女儿,特地穿了一条超短裤演示给女儿看: “把你的短裤拿出来,看看到底有多短?比一比谁的短! ”“你现在要是穿它去上学,我就每天穿着这裤衩接你放学。” 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女儿笑歪了,同时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场父女间的冲突。回想我跟儿子针尖对麦芒似地争执,开批斗大会似地批评,“神圣不可侵犯”的命令,我不得不承认: “幽默才是解除敌意最好的办法。” 因为,幽默的沟通,会让孩子看见父母的真心实意,会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自动解除敌意,轻松接纳父母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如春风般温柔的爱,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是一个成长型的父母。 只要我们愿意从错误中反思,愿意从现在起改变,愿意把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认同放在父母权威之上,我们就一定能够养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作者|天雅 很多妈妈常遇到这种情况: 为养育孩子殚精竭虑,做牛做马,尽最大努力去爱孩子—— 带Ta一起玩,给Ta做好吃的,辅导Ta学习,带领Ta走向成长。 一开始,一切都很和谐、很美好。 可到了某一天,不知怎的,这份和谐突然就被打破了—— 孩子开始忤逆抗拒,各种不配合,与你越来越疏远。 更有甚者,Ta宁愿跟甩手掌柜(爸爸)去亲近,也不愿意再跟你亲近。 你说气人不气人! 孩子是不知道你爱Ta,为Ta付出了很多吗? 不是,而是不愿意接受。 为什么你爱孩子,孩子却远离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 这份爱,展现的是谁的意志? 比如,孩子正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进度缓慢。 体谅到孩子的辛苦,父母走过去好心提醒,应该如何理解题目、如何解答。 结果孩子一点也不想听,还嫌你烦: “我知道,我知道,我自己知道怎么做。” 大人往往不理解,反而责备: “你如果真知道,还会在那里纠结半天吗?我这么努力帮助你,你怎么就不听呢?” 结果孩子更不乐意了,扭过头去不再理睬你。 仔细分辨,就会发现: Ta不仅抗拒你的帮忙,同时还产生了愤怒。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 如果,题目是靠自己解出来的,发展的是自己的意志,Ta会获得一种「力量感」: “我有智慧,只要我付诸努力,我就一定能做到。” 但如果,题目靠父母指导来解答,发展的是父母的意志,Ta就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我真失败,没有父母的帮助,我什么也做不成。” 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在都有一股生命力—— 渴望在生活各个领域,不断生长、延伸自己的意志,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孩子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 这时父母主动提醒,对孩子而言,不是帮助,而是阻碍: “你专门跑过来指导我,就好像是认定我做不好,不相信我的能力。” 而Ta之所以嫌你烦,是因为Ta的潜意识觉得,如果接受了你的好,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好。 「个人意志」这个细节,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 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是把Ta当作主角,还是把Ta当作配角? 什么叫主角、配角? 举个例子。 一位新手妈妈,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很用心地学习各种育儿课程。 从中她知晓了母亲功能的重要性: 要及时哺乳,要及时回应,要不离不弃陪在孩子身边…… 在执行时,她努力以一个“好妈妈”的身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母爱,建立联结。 具体如何做呢? 她有2种做法: 一种是根据她学习到的“完美标准”,不断运用在孩子身上。 饿了,给Ta准备超高价值的营养套餐;哭了,给Ta标准式的一亲二抱三安慰;学习卡壳了,给Ta传授最佳解题思路…… 另一种是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反应,调整她的回应方式。 饿了,先问Ta想吃什么,再给Ta准备;哭了,先看Ta是为何而哭,再灵活回应;学习卡壳了,先问Ta要不要帮忙,再决定帮不帮…… 这两种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向孩子传递爱,帮助Ta更好地成长。 但不一样是: 前者突显的是妈妈的意志,孩子成了「配角」:配合她演绎一个“好妈妈”; 后者突显的是孩子的意志,孩子成为「主角」: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 让孩子成为「配角」,本质上是在压缩孩子的意志,限制Ta的成长。 但没有孩子希望自己是配角,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限制、被控制,就会下意识反抗: 要么是直接把你推开,要么采取被动攻击,故意犯错、搞砸,不配合。 而让孩子成为「主角」,则可以让孩子的意志得到伸展,自主成长。 当Ta正在做一件事, 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成,Ta会从中获得一种“我很棒”的感觉,形成自我效能感。 即便Ta暂时无法靠自己达成,Ta多半也会通过学习去提升能力,或向外界寻求求助。 从中Ta会体验到: Ta在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父母只是配合、辅助Ta去发光发亮。 从而获得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感觉。 来到这里,有的父母或许会担忧: 任由孩子当「主角」,万一走偏了,比如挑食、成绩落后等,怎么办? 现实却刚好相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主角」,Ta才能更有动力去成长。 挑食、学习落后通常是暂时的;外界刺激,会让孩子产生主动变好的愿望。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 当孩子展现出想要变好的决心时,再以一个「配角」的姿态,辅助Ta成长。 比如, 当孩子从电视上看到奥运健儿的精彩时刻,兴奋地喊着“我也要成为世界冠军”时, 父母就可以配合着孩子的意志,辅助Ta搭配营养饮食,增强体质,去实现他的愿望。 而不需要在孩子的意志没有萌生之前,以挑食不好为由,硬生生地逼着他吃蔬菜。 这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是相当难的。 主要原因有2点。 其一,我们害怕失控。 父母用自己意志去爱孩子,可以获得一种「掌控」—— 以达到一种结果为目的,采取相应做法,控制孩子成长的步调。 而遵循着孩子的意志去表达爱,则往往伴随着「失控」——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下一秒会提出什么要求,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要做出怎样的回应。 也由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意志压迫孩子的意志。 表面上看,这种方法确实很高效; 但从长远来看,它却很容易让孩子走向2个极端: 要不彻底顺从,事事依赖父母,没有自主性;要不彻底反抗,事事忤逆父母,充满攻击性。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最终限制孩子的成长。 其二,我们自己的意志不曾被舒展过。 很多父母,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自主权的环境里,意志从来不曾获得舒展。 也因此,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舒展孩子的意志。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觉知与成长。 就拿孩子学习这件事来说。 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谁在学习? 当然是孩子在学习。 正常情形应该是:孩子产生与学习有关的愿望,父母配合Ta实现愿望。 但在很多家庭中,学习却变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排挤”在学习之外: 孩子做错题,父母比Ta还挫败;孩子作业没完成,父母比Ta还焦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比Ta还痛苦…… 换而言之,父母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的意志,来承接父母的意志。 从而导致: 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被动,父母越来越不耐烦,亲子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疏离。 那么,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是将学习的责任归还给孩子。 当他学累了,走过去拍拍Ta的肩膀,拥抱一下,予以鼓励; 而当孩子实在解决不了,向你寻求帮助,再以建设性的口吻给他一些建议“你可以试试……”,绝口不提“你应该……”。 老子讲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 ,指的就是: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写在最后 父母之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有时候,它是一种主动的分离,象征「祝福」。 就像一只破壳而出的雏鸟,逐渐成长为强壮有力的雄鹰,张开翅膀冲向云端,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中,孩子会获得一种「成长的喜悦」,父母也会获得一种「见证孩子成长的喜悦」。 有时候,它是一种被动的分离,象征「诅咒」。 就像文章开头所讲的情形,父母竭尽全力去“爱”孩子,但孩子却倍感压抑,最终选择逃离父母。 从中,孩子会深陷一种「背叛父母的痛苦」,父母也会深陷一种「付出不被认可的痛苦」。 身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做是,不是阻止分离,而是: 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从而让分离从「诅咒」变成「祝福」,从痛苦走向喜悦。 最后,我以纪伯伦的诗结束今天的文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因渴望自身生命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望尘莫及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箭,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箭射得又快又远。怀著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现在,距离中高考越来越近,已经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家长对此也是非常关注。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关注到点上了吗,如何正确对待备考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一解答这一问题。如果您有好的做法,欢迎给我们评论和留言,我们会精选呈现!没有意外就是成功——写给中、高考考生的家长们日子一天天过去。越临近考试,越将考试的日程“放大”,几点起床?准备什么早餐?出门走哪条路不会堵车?中午吃饭和休息,不能到外面吃,千万别生病,文具都带齐……不要出意外!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心理素质差,我们只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出状况,那样我们会怨恨自己,一辈子难受自责。一、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二、学生有哪些压力?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三、家长不该说什么?不要总是问“复习得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事实求实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么!四、为什么越临近考试,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我们的一名高三学生,有一次在课间织毛线,原来,当我告诉他们减压的一个办法是做做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编织,她说这么做的确感觉好一些。五、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高考考生可能改变不大,但对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临阵磨枪,又快又光!”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我们做家长的要这么给孩子打气。六、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七、最后阶段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八、考试期间吃什么、穿什么?吃、穿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有的家长可能想在这几天帮孩子加强营养,虽说营养的保证很重要,但那应该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这几天。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他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松。同样,熟悉的衣服也会使孩子更放松。九、考试期间孩子失眠怎么办?有一个年轻老师跟我讲她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惨痛经历: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她怎么都睡不着,结果被她妈妈发现了。她妈妈非常生气,不停地数落晚上不睡明天将如何晕头涨脑、考不好试等等。最后她妈妈整晚一直守在她旁边等她睡着。结果,她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也真的是昏昏沉沉,那一年的高考失利了!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考试期间能睡好。但万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万要告诉他,没关系,不影响做题!人是有应激功能的,24小时不睡觉,大脑还能正常工作!如果孩子在考试前也相信这个道理,反而临考前能够释然,睡个好觉。十、考试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一般说来,只要孩子不是那种病得不能坐下来拿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思考。大家对这一点可能感到很难理解。基本的解释是:大脑工作在生理上实际只需要两个条件,葡萄糖和氧气。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做题、思考。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们的不安,实际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因此,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十一、教会孩子及时处理不利的考场环境几年前我孩子参加中考,一名监考老师坐在他旁边,不断地翻看他的卷子。回来后他懊恼地说:“有一道题没看着”。我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告诉他,那个老师的行为是违反考场规定的,孩子本可以及时提出意见及时投诉!一般来说,高考各考场对监考老师的要求相对严格,但中考各个考点的要求参差不齐。早点告诉孩子,考场上无论是什么影响到自己答题,都要及早举手向监考老师提出。十二、考试当天中午,如何帮孩子放松?许多同学上午考试回来,兴奋得没法午休。家长们看着急在心里又不知怎样劝孩子平静下来。这时可以这么说:“躺一会儿,不必非得睡着,让身体放松休息一下,等会我叫你”。睡眠是不能带着睡眠压力的,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孩子更容易入睡。注意睡眠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入睡后不要超过半小时,在他进入深睡眠以前一定要叫醒他。十三、头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哪怕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如果第一场考试考砸了,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他的心情。处理不好还会牵连到他后面的考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不责怪孩子。但要提醒的是,我们容易犯另一个错误:“别想了,想了也没用”,“不会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这其实是在盲目地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孩子当然知道“想了也没用”,他也知道“只是这一门课考砸”。但他内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责。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些。当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现在怎么办呢?”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十四、考生在考完自己弱项学科后,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情况,考生考试下来,神色凝重地说:“我好像没涂答题卡?”“记不清是不是在卷子上答的,好像只是在草稿纸上做的?”家长每每听到大惊失色,努力帮助孩子回忆到底涂没涂答题卡。其实,我们老师在考场监考时,几乎没有发生过交空白答题卡的情况。考场上会来回督促同学们进行检查。个别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安,与他的考试压力有关。是这样,无论哪个人当他对一件重要的事情感觉失控甚至完全没法控制时,都很容易产生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举个例子,假如你住的小区连续被盗,人人惶惶不安,你出门离开家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怀疑“我锁好门了吗?”因此,当孩子下考回来告诉你他的担忧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安慰他,帮他尽快调整到下一场的考试中去。
门诊中有好多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知道如何发泄情绪,多用掐自己或用刀划伤手臂(腕)的方式伤害自己,这本书给了很好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大家不妨引导孩子试一下。 苏菲搭了一座很高很高的摩天大楼。她非常兴奋,想让妈妈来看看。突然,弟弟诺亚踢着足球跑了进来。哗啦!“哎呀!”诺亚大叫一声。 “啊啊啊……!”苏菲大喊,“看看你干的好事,诺亚!你毁了我的摩天大楼!”苏菲非常生气!诺亚有大麻烦了。 “停!”妈妈及时赶来,救了诺亚。妈妈尽力安慰苏菲:“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费了很大劲儿,搭起了那么漂亮的摩天大楼,结果它被碰倒了。” “是啊,”苏菲哭着说,“我真想给诺亚的脸一拳。” 妈妈拥抱着苏菲:“有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可以感到生气,但是不可以打人。你能想出既不伤害别人,又能帮助你平静下来的办法吗?”苏菲想啊想,想啊想,使劲儿想着。 我可以拧枕头,而不是诺亚的脖子。 我可以把所有的愤怒都吹进一个气球里。 我可以跳舞,想怎么跳就怎么跳,随便踢腿,而不是踢诺亚。我可以把我的愤怒画出来。 苏菲的主意冒出来得越来越快。“我可以跳绳,跳得高高的;我还可以从1数到10,慢慢地数。” 妈妈说:“这些主意都很棒,既能表达你的愤怒,又不会伤害别人。你怎么才能记住它们呢?” 苏菲认真地想了想:“我知道了!我可以把我的主意画出来。” “好主意,”妈妈说,“你觉得制作一个饼图圆盘怎么样?这样,你就可以在每一块饼图里画上一个主意。” “好啊!”苏菲说,“我喜欢这个主意。”苏菲找齐了所有材料,坐在桌子旁,认真地制作她的圆盘。她先剪出一个圆形,画上几条线,让它看上去像个比萨。然后,她在每一块饼图里画上自己的一个主意,并取名为“愤怒选择轮”。然后,就在第二天…… 啊啊啊!诺亚又有大麻烦了! 但是,就在这时,苏菲想起了她的愤怒选择轮。 苏菲仔细看着她的愤怒选择轮,心想:我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然后,她指向了气球。 苏菲吹啊吹啊,然后,她跑去找妈妈。“看,妈妈!我用了我的‘愤怒选择轮’,我所有的坏情绪都在这个气球里了。我感觉棒极了!” “太好了。你现在知道了,生气的时候总是可以选择该做什么。我很想知道你下次会怎么做。”妈妈很快就知道了。
高效休息法:让身体和大脑彻底放松的七个方法(二) 五日简单休息法 无论你是一个人生活,还是和家人、伴侣同住,都可以使用这份为期五天的休息计划。 请考虑在过年期间及暑假等较长的假期中使用。 基本观念 以下指南只是参考,大家不必严格按照该计划执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任务导向”下的“必须这样做才行”思维是一种认知扭曲,会让大脑疲惫不堪。 你是不是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严格按计划休息? 我劝你不要追求那种完美的执行力和计划性,而要有一种“不休息也无所谓”的意识。 要知道,大脑是一个爱唱反调的调皮鬼,你反过来思考反而能获得更深层的休息。 另外,这份休息指南不用花什么钱。 就制造非日常感而言,这份指南和去豪华度假胜地旅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从消费和娱乐的意义上来看,它和普通的度假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不要只享受短暂的解放感,我们追求的是那种即使回到日常生活中后也能持续感到幸福的状态。 【每天要做的事】 ?外出晒太阳。 ?接触森林、大海等自然环境(要像第一次看见那样保持好奇心)。 ?泡个舒服的热水澡。 ?做伸展运动或是瑜伽这种比较温和的运动。 ?不接触数码装备,尤其是别上社交网络。 GET READY 前一天的准备—— 让大脑进入休息模式 为了让大脑顺利进入“为期五天的休息”这种非日常状态,前一天的准备非常重要。 前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请参考以下三种做法,开始进入休息模式。 ①准备一个切换模式开/关的仪式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那个著名实验一样,如果用固定的音乐或香薰为大脑建立一个条件反射机制(conditioning),今后就更容易进入休息模式。 ?推荐大家在进入休息模式之前去理发,让自己的外表发生些变化。 ?当内心下达指令说“接下来就要开始休息了”,大脑就会乖乖开始进入休息模式。 ②整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全都写下来,然后放到平常不怎么使用的抽屉中。 ?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整理也行。这些都是给大脑传达“我要休息”的信号。 ③将自己的房间改造成非日常生活的样子 ?最快的做法就是在室内或院子里搭一个露营用的简易帐篷。没条件做这一步的人可以发挥想象力,想想自己住在森林旁或小溪边。已经有实证证明这种意象导引疗法(Guided Imagery)对大脑有效。 DAY/01 第一天——让身体休息的“偷懒日” 第一天是偷懒日,也就是什么都不用做的日子。总之先让身体休息下来,就算出门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 [早上] 可以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正念呼吸,做10分钟就好 [白天] 只做最基本的家务。在做饭、打扫和洗衣服时进行动态冥想。做家务本身就是一个休息的机会,能让自己的大脑获得成长。 [晚上] 泡个舒服的热水澡(有数据表明,让全身温暖起来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泡澡时可以数数。有禅师认为,泡澡时数数和打坐或正念有共通之处。 不要熬夜,睡眠要充足。 如果睡不着或者半夜醒来,就在床上一边给呼吸贴标签一边进行正念冥想。 DAY/02 第二天——逛逛附近没有去过的地方 身体获得休息后,接着换大脑休息。首先做一些前述中列举的“每天要做的事”,然后自由自在地过这一天。 [早上] 早点起床(前一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后,今天自然就能早起)。 沐浴在朝阳下,呼吸户外的空气。进行动态冥想,这对肩颈酸痛僵硬有效果。 [白天] 去一些不太远、你没去过的地方。 即使是去过的地方,也可以试着走走平常没走过的路。 只决定目的地,其他的顺其自然。无论是开车去还是骑自行车去,抑或是步行,都别忘了进行动态冥想。如果想要做伸展或瑜伽这种温和的运动,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视频跟着学。 DAY/03 第三天——确认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这天是“半偷懒日”。 想一想你是不是为了好好休息而拼命了? 别忘了火焰和薪柴之间的关系,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觉间用力过度了。 [早上] 只要做10分钟的正念呼吸即可。 [白天] 创造机会来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最理想的方式是和朋友、家人一起愉快地用餐。另外,要有意识地对他人表达感谢与爱意。比如说,写感谢卡片、送花、做志愿者,等等。 当然,你不知道对方会做何反应,但这种行动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也非常推荐大家试着与老家的人或以前的熟人打个招呼联系一下。 DAY/04 第四天——释放欲望的“狂野日” 这一天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在此之前,大家都在尽可能地控制欲望,今天就来好好释放一下。期待感可以帮助大家调整心情,对于改善抑郁症非常有效。 [早上] 做完10分钟的正念呼吸之后,请认真感受自己的生理欲望(食欲、性欲等)和物质欲望。好好思考一下为何有这种欲望,以及满足这种欲望之后对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正向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物质上的满足只占幸福程度的很小一部分,6个月之后就会消减。 [白天] 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说,想去购物就去购物,想吃美食就吃美食。事先设定好时间和金额限制后就能避免事后后悔。 [晚上] 大约从这个时间段开始,脑海中开始出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情。此时可以通过平和心冥想来保持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想要积极地思考工作上的事,则可以空出一段时间重新审视“工作是为了实现什么”。另外,在睡前做一下感恩的“慈悲心” ,举出10件现在的自己能够感谢的事情。 DAY/05 第五天——为了让“下一次休息”变得更好 这一天是五日简单休息法中的最后一天。一边想想前述中“每天要做的事”,一边悠闲地度过这一整天。 这时候你肯定会在想明天开始的一如往日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家事)。但是,你已经连续五天实行各式各样的正念冥想,做完这些后,你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应该已经有所改变。 [晚上] 做一些从非日常生活过渡到日常生活的仪式(具体什么仪式可自行决定)。 建议你准备一个笔记本,规划一下“下一次五天休息计划”。为了使“火焰”持续燃烧下去,必须需要一定的“空隙”。做休息规划就是为了事先安排好“空隙”。 经过这五天后,我想你已经发现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应该改正,把这些发现和感悟都写进笔记本里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高效的休息场所。 只要你的内心未被治愈,就永远无法拥有真正的休息。 而最切实可行的休息方法,就是让你的大脑获得休息。
孩子越“乖”,越需要被关注经常有家长在后台咨询:“孩子不乖怎么办?”现在的教育观念中,老师和父母常常把“乖与不乖”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诚然,在家跟父母对着干、成天在学校闯祸、不认真学习、经常调皮捣蛋,这样不乖的孩子,谁看了都头大。我们常常关注不乖的孩子,付出很多精力去纠正他们不良的习惯、揣摩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这是因为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高兴就哭闹,不喜欢就和父母对着干。可是,乖孩子不一样。1乖孩子是怎样“炼”成的“乖孩子”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不捣乱,不给大人制造麻烦,服从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懂事、省心,外表看来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因此父母老师常常觉得根本不需要为他们操心。他们忽视了一点,乖孩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没主见的乖,父母老师长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另一种是有主见的乖,他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事。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乖孩子”属于前者。很多孩子小时候只是为了听到父母口中“真乖”“真听话”“真懂事”的夸奖,硬生生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味顺从。这样的孩子,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也不说出来,不与长辈辩论,按照大人教导的旧经验办事。2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认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这些“乖孩子”长大以后,通常只会循规蹈矩,抗挫折能力低。通常成为毫无特色的路人甲,或是只会服从领导、被压榨也不敢挣脱的员工,又或是思想性格矛盾怪异,不断自我挣扎的人。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乖孩子”像苹果,“熊孩子”像草莓。草莓出了问题在表面,容易及时发现,而苹果出了问题,外表依然可以很漂亮,藏在里面的问题不容易发现。我见过很多小时候特别懂事乖巧、成绩很好的“别人家孩子”,到了中学、大学突然开始了“迟到的叛逆期”,逃学旷课、打架上网,把小时候没做过的坏事全都做一遍。甚至还有些人是毕业后,照常乖乖听父母话回老家工作,突然在某一刻自我意识觉醒,不愿意再听父母的话,拒绝他们的控制,行为表现反常而激烈。这些,其实都是小时候种下的苦果。因为是"乖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大人忽视。3乖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和关心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人看见、被父母关注。有时候孩子感觉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得不到回应,就换一种方式,如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来寻求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乖孩子比一般同龄孩子更加敏感、脆弱,更懂得观察别人的情绪,比如家长不开心了,常常害怕是自己的问题,就表现得更好来让妈妈高兴起来。父母要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情感上的回应。允许犯错,让孩子明白不论怎样爸妈都是爱他的,这样孩子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从而卸下心理防备还有很多父母喜欢夸孩子“宝宝乖,听话妈妈就给你买好吃的”、“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孩子为了别人眼中的“好”,而隐藏起自己的真实诉求;为了保持加在自己身上的标签,而隐藏起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渴望,成为乖孩子。所以家长要注意,不随便用“乖孩子”“真听话”“你要懂事”这种标签化的语言来评论孩子,不让“乖孩子”成为孩子的负担。4尊重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来不是培养出一个乖孩子。过度压抑内心需求、两面派、丧失自我的“乖孩子”,身心发展是不健康的《旧唐书》里有一句话说:“父有诤子不败家。”诤,敢言直谏也。一个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孩子,是可贵的;而一个努力给孩子自由表达空间的父母,是可敬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时代的进步、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应该接受孩子与我们思想的出入、言行上的不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做决定、或是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时,再到种种小事上,要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他可以说“不”,他有拒绝的权利,只要是真实的情绪和想法,都可以表达出来。此外,时常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各种事项的讨论中来,鼓励孩子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才能帮助他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否则,孩子的感受大多被忽视,他们的意见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不敢随便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变得畏畏缩缩,不断压抑自己5不过度控制,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一般来说,0-6岁是孩子个性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奇思妙想,甚至爱调皮捣蛋,和大人唱反调。其实,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专家认为: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可是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事事包办、控制孩子,这个不行那个禁止,破坏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久而久之,孩子的天性被压抑,很容易变得胆小、懦弱、顺从。我们并不是说鼓励孩子离经叛道,孩子的“听话”应该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这些原则性问题上而孩子天性好动、调皮捣蛋、鬼主意多的特点,父母应作出正确的引导。相信孩子,父母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给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多鼓励孩子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从中增强自信和勇气,犯错、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孩子不断地去选择、尝试、应对和改变,并且因此发展出属于他自己待人处事的智慧,才能最终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不随波逐流。别对你身边的“乖孩子”太过放心,或许他才是最需要被了解、被关注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失眠呢?失眠又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解释: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判断失眠有三个标准,标准一. 3个30分钟。其中包括 入睡困难,从躺下想睡到睡着间隔超过30分钟;以及.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觉醒至少2次,醒了以后到再次入睡,间隔超过30分钟;最后是,早醒,比平常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而且醒了以后,清醒到天亮。标准二 上述这些问题一周要超过3天。标准三 日间功能障碍,第二天白天很不舒服,社会功能受损。这些标准同时都具备,叫做失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失眠?通常有三大因素:1.易感因素: 如遗传因素,天生睡眠神经不够强韧;2.诱发因素:受到心理、生理、社会三大方面影响,如突然出现的事件(新冠疫情),很多人由于心理上的紧张、恐惧,与自身的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失眠。失眠与个体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有80%的失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如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误解或扩大了失眠的后果(如认为整天无精打采是由于没睡好):不知道或不愿承认失眠与精神心理之间的关系;对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认识错误;3.维持因素:出现急性失眠后,我们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方式。如睡不着就一直在床上躺着,久而久之,只要一上床就变得清醒,出现明显的睡前紧张,害怕上床,导致慢性失眠。正是对失眠的这种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恐惧加重—紧张加重—失眠更重……所以我们应理性看待失眠,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合理疏导不良情绪,只要能做到心身放松,即便是整夜不眠,也无大碍。 温馨提示,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都应注意调整个人睡眠节律,规律作息,科学睡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个人睡眠卫生、必要的睡眠限制及刺激控制来改善睡眠。如果您睡眠时有严重的打鼾或喘憋、如果您在白天有控制不住的睡意等现象时,可寻求睡眠医生及心理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祝大家笑口常开,天天好眠。 本文转载至文章部分源自中国失眠障碍诊断标准,部分系本人临床经验总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6 岁那年,小北不能去上学了,他没力气走出家门,也没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去医院看精神科,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后来休学的四年里,身边总有人说他脆弱,一位长辈拿贫困山区的孩子和他作比较: 人家连饭都吃不上,你有吃有穿的,你这不就是作吗? 母亲张晴带小北去了甘肃会宁,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个高考状元县,她想以此激励儿子,人家能跳出寒门,咱们也能克服困难。 一番教导后,小北说,“ 妈妈,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 他们的苦,别人一眼就能看见,还会说他们不容易。我的痛苦,都没有人承认。” 要坚强、要看到还有人过得更糟,张晴也听过太多类似的说法,但她也没能从中获得安慰。 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小北。刚确诊的时候,她无法接受孩子生病休学的事实。 每天下了班,她骑车回家总会路过一所中学,看到孩子们走出来,她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能上学,我的孩子上不了学? 回到家,她要面对生病后喜怒无常的小北。有时候,小北喊她来自己房间,一定要她一直待在身边。 可是没过多久,只是一句话没对上,小北又叫她躲得远远的。每晚走到楼下,张晴就会感到紧张。 她抬头看自家窗口,盼着那里没有亮灯,那意味着孩子出门了,“ 我终于能过一个轻松的晚上。” 在一个由 496 位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组成的微信群里,家长们分享着和张晴相似的感受。 他们的孩子大多患有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被迫休学。 有的孩子易怒,在家砸东西,有的孩子起不来床,常常止不住地流泪。 一位母亲在群里晒做给孩子的饭菜照片,“ 我是怕自己哪天后悔,没有好好待孩子。” 另一位母亲向群友求助:孩子休学,可大人不能不上班,怕孩子在家出意外,不知道该怎么办。 “ 不想当妈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扛多久,我都怕死在她前面。” 有时,家长们会聊起孩子的病因,他们都想知道却又很难理解,孩子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 我家孩子是剖腹产,不知道有关系没?”“孩子爱看太宰治,我怀疑是这些东西害了他。” “ 我这些年接触青少年精神疾病,最大的感受就是说不清。” 抑郁症社群 “渡过” 的创始人张进说,从他的观察来看,最近两三年,青少年精神疾病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但家长和孩子面临的困境,始终在于疾病的复杂性难以破解。 精神疾病的个体化因素太多,无法明确归因,疾病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分界也模糊不定。 比起成年人,青少年精神疾病还有更多的干扰项,症状不够典型,疾病和青春期叛逆也常常难以分清。 疾病的复杂性,造成了孩子往往不容易获得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在 “渡过” 社群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奔走各省,遍寻名医,但甚至连到底是什么病,都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 为了给小北治病,张晴找过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也在精神专科医院换过三位大夫。 2017 年 5 月,求医半年后,他们找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开始接受家庭治疗。 治疗室里,林红为他们分析疾病背后的问题: 小北的父亲在他 9 岁时因病过世,而张晴和小北的母子关系过度紧密,养育孩子的方式过于强势。 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孩子精神健康的因素。 在家庭治疗的概念里,生病的不只是孩子自身,还有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林红从业 15 年,接诊过数千个家庭,来看病的孩子承受着不同精神疾病的困扰: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 在她看来,尽管影响疾病的因素纷繁复杂,但家庭和养育,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把影响孩子的诸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看作一个系统,“ 家长一个人的改变就会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 而改变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从健康到疾病是个连续谱,不能只看到疾病出现的一瞬间,每个孩子的病一定是有理由的。 面对疾病,要做的不是指责,也不只是在医学意义上消除它,我们要去理解疾病背后,孩子们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林红的讲述: 理解症状,而不只是消除它 前段时间,我给一个省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的大夫做督导,他们提出想给住院的孩子做集体活动,但怕出问题。 现在自伤的孩子比较多,在手腕上割道子,会渗血。五六个孩子在一起,都有自伤倾向的,他们会在一块儿割。 我听到了一个自伤的孩子和医生之间的对话。医生问,你为什么要割自己? 孩子说,看到渗血会觉得释放压力,挺舒服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一年多了。 那你有压力,跟父母说过吗?说了,父母觉得没什么。 最后医生说,你这样伤害自己,我们真的很担心,你万一失血过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啊? 孩子笑了,说没事儿,我知道深浅,我知道大动脉在哪儿,我是不会割大动脉的。 其实你就会看到,自伤的孩子,包括自杀的,走到这一步,前面往往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呼救:你们不觉得我有什么困难,我自伤了,是不是就开始重视了? 最近,我看到了很多少年自杀的新闻,有人评论说孩子太脆弱,这么一点事就死了,我就感觉到,社会对这个群体还是有很多偏见。 每一个生命都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自我毁灭的。 自杀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但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很多事没有做到。 我是学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这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技术,一种以系统观念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心理治疗方法。 简单来说,个体心理治疗通常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人的内心精神状态上,挖掘深层的心理问题; 而系统式家庭治疗比较注重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活中需要改善的相处问题。 为了消除存在的症状,系统必须有所改变。 我受到的很多训练,是让我们不要只害怕症状,不要只想着把症状去掉,而要看症状它在说什么,它在替它的主人呼唤什么。 来我这边看病的孩子,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最大的已经上了大学,但主要的群体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初中生。 也就是即将面临小升初和中考的孩子,他们最大的共性就是不能上学了。 学生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上学,不能正常上学,就叫做社会功能受损。 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很多因素,而且往往是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 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全方位出现困难。有些主要因为学业压力,有些主要是无法处理和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 表现出来就是这些孩子坐在教室里过于紧张,听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上焦虑、恐惧、抑郁,止不住流眼泪。 一部分孩子会经常和家长发生剧烈的冲突,在家摔东西,哭得很厉害,家长对此完全失控了。 一部分孩子会表现出 “退行” 的症状,也就是在心理上退回儿童的状态,对家长高度依赖。 我们要理解这些症状,就不能只看行为本身,而是去看那个情境。 也就是说,孩子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状况下、跟谁,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什么情境下,就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行为。 我接诊的一个初三女孩出现了情绪障碍,就表现为退行。 每天不定什么时候,她要让妈妈抱,抱不到就会害怕;每天她要问很多遍:妈妈你爱我吗? 他们一家来看病,妈妈很苦恼,说林大夫,我怎么办啊,我说爱她,但怎么跟她保证也没用。 正在治疗着,女孩的爸爸突然提到了一件事,语气很严厉地指责孩子:“ 你是怎么回事?奶奶来给你陪床,你还不好好理奶奶!” 这话刚落,孩子又失控了:“ 妈,妈,你抱我,你抱我。” 妈妈有点迟疑,不想抱,我说那妈妈赶快抱一会儿吧。其实妈妈只抱了她一会儿,就那么两三分钟,她就好了。 我就问家长,我注意到刚才爸爸一说话,女儿就突然要妈妈抱,这是为什么,你们怎么看。 这就是刚刚说到的,要在情境中去理解孩子的症状。 后来那女孩说,她爸爸在两年前打过她,打得特别狠,她就很害怕。 她爸爸一说话,就会让她想起自己被打的经历,这就是一个创伤。 再加上这对父母长期以来就有很多冲突,最近他们办了离婚,孩子的症状就突然很明显了。 我跟妈妈说,孩子最近有退行的表现,可能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 那么对于妈妈来说,先别害怕,也别自责,就大大方方地抱孩子,满足她的需要。 母女俩甚至可以讨论,一天主动抱几回、什么时间抱,是两个人都可以接受的。 假如能做到每天固定抱六回、八回,固定几点就开抱,她可能抱够了,就不需要突然间让你抱了。 妈妈觉得,这些建议对她很有帮助。从前她心里害怕,觉得孩子这么大了,这不对头啊,抱的时候也很纠结。 现在,她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了,就把配合孩子看作了治疗的一部分。 “ 你是病了,不是在作 ” 我们医院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大众对于看精神科是挺顾忌的,所以走到我们医院的家庭,往往都在外面经历了特别长的时间。 首先家长不知道孩子是精神问题,比如孩子发脾气,就是不听话嘛,家长不认为这是个病。 其次是精神科的问题常常会伴随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头疼、眼睛疼、牙疼、脖子疼…… 还有发烧的,一般是在周日晚上,因为周一要上学了。 家长带孩子去综合医院,查了一圈,查不出问题,大夫就会建议转诊,看是不是精神科的问题。 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其他专科的同行这方面的意识提高了。 一些孩子是被学校要求来的,他们因为生病,成绩不好,给班级拖了后腿。 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家长就很不高兴,认为老师是在推卸责任,想让孩子拿回一个诊断。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来就诊的动机不是治病,而是想证明自己的孩子正常,就导致我们问诊的时候,家长不太配合。 这其实是一个机制问题,怎么能让老师、家长、医生为了孩子达成合作。 在美国和德国,精神科医生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有合作,会定期去学校发现一些有问题的孩子。 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精神科医生提出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家长不带还不行。 但在我们这儿,家长最终带孩子来看精神科,往往是因为孩子已经不能上学了。 在这之前,家长会用各种方法把孩子弄进学校:威逼利诱、打骂,还有说是从校门口给踹进去了。 到了我这儿,家长往往是带着愤怒,说林大夫,我悄悄跟你说,我觉得他没病,就是装的,就是不想上学。 每到这时,我就会告诉家长,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没什么事就不想去上学的。 之所以没能上学,他是有困难,上不了和不想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我们做治疗的时候,和家长沟通很困难的一点,就是让家长理解,孩子这是病了。 80 % 以上的家长不能理解孩子怎么了,还会觉得孩子有点作。 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最开始,孩子也会问,我怎么了,我不想这样,我是不是在作? 我就会明确地说,你现在病了,不是在作,你这不过是疾病的一些症状。 这句话本身就能帮到孩子,孩子会感觉好很多,知道自己不是故意的。我也告诉他,治疗后你会好转的。 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谱,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状况保持敏感,及时干预,可能就不会发展到疾病。 比如当孩子的成绩突然出现很明显的下滑,家长要引起重视。 要问问孩子怎么了,也要找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但是,也要避免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家长只看成绩,只要成绩好,哪怕孩子每天上学都很痛苦,甚至间断性地上学,也不觉得是个事儿。 成绩之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是否出现退缩或暴力倾向)、人际关系(是否频繁和人发生冲突)。 躯体上的症状也是常见的信号,一旦在综合医院排除了身体疾病的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精神科的问题。 察觉到这些信号,要尽早带孩子来就诊。 孩子是否有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医学问题,要区分一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是很困难的。 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长发育正处在快速变化的阶段,在某些情境下是病理性的,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个情境,他就不是病理性的。 所以我们要相信专业人员,不要自己下结论,也不要先去找社会上的咨询师。 孩子到底病没病,是什么病,病得有多重,需不需要药物治疗,是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判断的。 孩子的病是系统的症状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患上精神疾病?医学上很难归因。但我们有个概念叫做 “易感人群” ,是指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一方面和遗传有关:有的人神经递质有特殊性,容易情绪波动、钻牛角尖; 另一个因素是创伤性经历,比如遭受虐待、车祸、亲人离世…… 再有就是家庭和养育。我做家庭治疗,认为只治疗孩子,不帮助家长,孩子很难彻底好转。 有的家长过于看重学业,孩子成绩不好就过度焦虑,高度控制,甚至偷偷在家安摄像头来监控孩子。 治疗中,我引导家长反思:面对孩子成绩不好的事实,家长单方面的焦虑和控制,对提高孩子成绩有帮助吗? 家长告诉我,不但没有用,还有反作用,导致孩子更逆反了,有的孩子甚至破罐破摔,不肯学了。 我说既然没用,我们就换换别的办法。其实,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呢? 是他原本就有学习障碍,一直成绩就不好?还是他最近遇到了什么特别的困难,需要特别的帮助? 或者孩子确实就不是学习的料,他的人生也许就不适合挤这条独木桥呢? 关键是要弄明白孩子怎么了,给孩子他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只去指责和控制。 但即使孩子病了,家长也很难放下对孩子的要求。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被家长逼问:孩子是不是该复学了?孩子能不能参加中考了? 现实是,很多孩子真的还没治好,甚至他的病本身就和学校有关。 我见过不少孩子带病上学,结果病情加重,又回来,后面几年都上不了学。 也有的家长同意休学,但有前提要求,要让孩子写时间表并承诺做到: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做什么…… “ 你得制定计划啊,你不能光休学在家待着啊。” 这就造成休学之后,孩子和家长还是冲突不断。我们只有劝家长,孩子现在病了,他在家首先需要的是休息养病。 更难解决的情形,是家长自身就有病理性的问题。 我接诊过一个患抑郁症的女孩,她告诉我,爸爸失业了,找不到工作,妈妈就每天心情不好。 妈妈很多次问她:假如有一天我自杀了,你怎么办?我问女孩,你是怎么想的? 她说自己特别害怕,“ 妈妈要是真死了我怎么办啊。” 和妈妈访谈的时候,我发现妈妈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状,却没有及时就医。 这是我们很多医生的困扰:作为父母的成年人会有更强烈的病耻感,不愿意走进精神科,或者认为自己 “没事儿,能扛”。 因此要让成年人去面对他们自身的问题是特别难的,但这往往是导致孩子生病的部分原因,并影响对孩子的治疗。 另外,当我跟妈妈讲,她跟孩子说自杀这样的表述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时,妈妈说,没想到跟女儿说这些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 我也没处说,我也没啥朋友,我就只有跟女儿说。” 这里就能看到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 家庭出现问题,遇到了困难,我们很难开口跟别人讲,压抑到承受不住了,就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孩子。 这是我们社会文化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其实不是很保护孩子的,包括要求孩子服从、懂事,等于是让孩子也压抑自己。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老师向家长告状,家长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事情搞清楚就打骂孩子,结果是误解了孩子。 日积月累,孩子出了问题。治疗的时候,家长会说,传统观念里孩子应该听话、尊重老师,孩子没有做到,我就很没面子。 所以你看我们的文化里,其实我们最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是孩子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孩子内在的感受。 我在治疗中常听到孩子说,我不想活了,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家长就说,你怎么这么自私,父母养育了你,老师教育了你,你怎么能说不活就不活啊? 我问家长,那我挺好奇的,您认为活着是为了什么?家长一脸茫然:是啊,为什么活着? 很多家长自己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他们没有让孩子为自己而活,只用责任、道义来绑架孩子,强调应该为别人活着。 当家长重复着成绩成绩,孩子问,为什么你认为那所学校好,我就要去考?我都不想活了,为什么还要去考呢? 这些问题,家长答不上来。 精神科的问题,往往会触发人生的终极命题。 我们的社会对人有一套统一的衡量标准,家长内心不够强大,就会容易被这种文化绑架,孩子就很难做自己了。 治疗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这样跟我说:林阿姨,我发现我不能好。我问为什么。 孩子说,我但凡一好转,爸妈就要现原形了。我说怎么个现原形啊? 孩子说,他们从前对我要求高,我病了,不敢要求了。 我这一好,成绩啊,排名啊,就又来了;我这一好,他俩又开始折腾离婚了。 所以你看,我们的医生通常都会说,你看你有什么症状,你得吃药,你得治疗,这样症状才能好。 可是,很少有医生问病人:假如你的病好了,有什么让你害怕的事情发生吗? 临床上,我看到很多孩子并不是有意的,不是装病,可是他会害怕康复后又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 这种恐惧就成了治疗的阻碍,让他总也好不了。 我接诊过一个七岁的男孩。有一天,他的眼睛突然看不见了。 他去看眼科,查不出问题,后来就说是不是精神科的问题,转到了我们医院的病房。 我去做家庭治疗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整天打,已经打了很多年。爸爸把妈妈推到地上,妈妈摔到了腰。 两个人闹到法院,妈妈就让儿子给她作证,说是爸爸推的。结果还没上法庭,孩子的眼睛就看不见了。 治疗的时候,我告诉这对夫妻,你们离了,妥善处理这段关系,孩子也可以很健康。 但如果真的过不下去还勉强在一起,每天这么打,孩子反而不健康。 另一边,我也做孩子的工作,引导他尽量从父母的关系中抽离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来,他的眼睛也看见了。 所以说,症状的出现必然有它的土壤。这也是我们在家庭治疗中常说的:不能单纯说是孩子病了,我们认为是系统病了。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出了问题,很容易体现在孩子生病,因为孩子最脆弱。 做医生,有时真的很无力 我 2005 年开始做心理治疗,2009 年开始学习家庭治疗,十几年来能明显看到需求的增长。 我想一方面是精神卫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大家开始关注心理了,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另一方面,我们社会的整体压力更大了,大家普遍焦虑,也会影响到孩子们。 问题在于,医疗资源还没跟上增长的需求。我们国内的儿科医生少,精神科医生也少,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 这个岗位的工作难度大,因为孩子的表述一般不是很清楚,症状不典型,病情不容易弄明白。 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稍有闪失,家长就不满意;再加上儿童精神科开药少、检查少,医生的收入偏低,造成人才流失很严重。 另外,这门学科的发展还没到成熟的阶段,国家层面也没有把精神科医生分得这么细。 像北大六院这样专门开设儿童精神科的医院非常少,大部分医院都是孩子和成年人混在一起看的。 专业人员少,挂号就很难。精神科的诊断是比较主观的,不同的医生看法不太一样。 所以按道理,孩子最好固定看同一位医生,这样诊断和治疗可以保证连续性,实际上却很难做到。 这和家长的心态有关,会带孩子看很多医生,很难去相信某一位,总算相中了一个大夫,又挂不上号了。 等到看上医生,问诊的时间也只有 15 到 20 分钟,这是一般门诊的情况。 我做家庭治疗,能给到 45 到 50 分钟,代价是能看的病人更少。 早些年,我能做到每个家庭每周都看,后来候诊的越来越多,接诊的频率渐渐变成两周一次,三周一次,到现在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才能看一次。 作为医生,我会有内疚和自责,面对太多家庭的信任和求助,我却没有时间及时提供帮助。 有时候我也不太确定,我们能做的这么有限,对病人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我在美国参观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精神科的主任说,会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得到最好的治疗。 我好奇怎么做到这一点? 他说首先是不能随便挂号的,都是社区医院先发挥作用。 治疗困难的再转诊到儿童医院,转诊单上会把病情和转诊理由写清楚,这样医疗更加层级化。 其次他们的医生都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先训练在成人精神科工作,再学习治疗儿童的部分。 这样医生既了解孩子,也能把握家长的心理。并且,他们是一个团队,有精神科医生、咨询师、治疗师、护士、社工…… 孩子需要配备什么样的治疗,关键力量是什么,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国内做医生,有时真的很无力,我们在精神科能做的只是一部分。当一个孩子需要其他层面的治疗,我们就转不过来了。 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都不要病。越是医疗资源不够的时候,越需要重视预防。 但对于那些已经来看病的家庭,我会告诉家长,孩子病了,不能说是好事。 但是在十几岁,还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他病了真的不完全是坏事,这给了我们家长很多机会去反思自己,做出改变。 我也对孩子说,现在我们花几个月、一两年,也许三四年来好好治病,不能正常上学,看着是落后了; 可是,我们能用这些时间比同龄人更早地思考: 如何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以及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人生。 大多数孩子没有机会想这些,他们在各种压力下不停地学习,也许到 30 岁、40 岁的时候才去想。 很多同龄人现在没有表现出症状,不代表他们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一个人早晚要面对的。 曾经有一个家庭,女孩是我们普遍推崇的好性格:完美主义、勤奋、自我要求高。 她写家庭作业,不允许自己出一点错,写不好就要改,改不完就熬夜,有时写到晚上 10 点睡觉,凌晨 4 点又起来接着写。 家长也觉得是好事,夸奖孩子精益求精。后来学业越来越重,孩子作业写不完,整宿不肯睡,上不了学了。 家长和老师商量,说这作业咱可以不写了,要保证正常睡觉和上学,但孩子这时已经不能饶过自己。 不写完作业就不肯睡觉,出现了强迫和抑郁的症状,当然也没有办法上学了。 直到这时候,家长才觉得不对,反思过去的观念是不是错了。在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里,追求完美是优秀的表现。 那些能放过自己的人被认为是不好的,但实际上也体现出他们的灵活性更强。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要成为怎样的人,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去探索。 心理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消除症状、治愈疾病,而终极目标是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我有一位病人的父亲是公司老板,孩子康复后,他找到我说,从前他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什么都不容商量。 陪孩子治疗的过程中,他学会了调整自己,变得不那么苛刻了,也喜欢去倾听别人。 现在不仅亲子关系变好了,和员工的关系也变好了,自己的心情舒畅多了。 我也见证过太多的孩子,他们的康复很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想通了。 最后,他们不光是病好了,也会对这个社会理解得更深刻,这是一个成熟的表现。
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作者:无才姐 两份抑郁症报道 前不久公众号“丁香医生”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位高中女生患上抑郁症的深度报道。 主人公的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及,为方便叙述,我们暂且叫她M。 M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就读于全省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距离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仅仅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来源:丁香医生 标题:《错把抑郁当成叛逆,我差点失去了女儿》 自从高中住校后,M从小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常常和同学发生争执,闹得宿舍鸡犬不宁。 M在电话中频频向妈妈求助,诉说自己被孤立、被欺负,而每一次妈妈都让她自己反省,因为“跟每个同学都搞不好关系,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而每一次接到班主任电话投诉后的访校,都以妈妈对M的责骂和对班主任的道歉而终结。 此后M的状态变得越来越歇斯底里,M的父母被迫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陪读之后,妈妈惊恐地发现,女儿像变了个人一样。 无心学习、谈起恋爱、嗜睡畏光、深夜哭泣、拒绝沟通,还常常无意识地抠自己的手指,抠得指尖遍布伤口...... 直到有一天M哭着回到家,说自己在学校好可怜,站在教学楼上就想往下跳时,妈妈才慌了神,决定带她去看医生。 诊断结果为中度抑郁,轻度焦虑。 而此时M的妈妈最关心的是,既然有药可吃,那么M什么时候病能好,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 即使M苦苦央求休学,妈妈也不甘心就此中断学业,只是给她请了几天假就强行要求她继续上学。 抑郁症,药物副作用,加上繁重的课业,这个柔弱的女孩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一天下午,她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吞下了所有的药片。 在医院洗胃时,M的妈妈听到别的病房传来的家属的嚎哭声,彻底崩溃了,也彻底清醒了。 此后,是长达两年的休学、治疗、陪伴、和反思,直到现在。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公众号“全现在”报道了另一位14岁少女罹患重度抑郁的经过。 主人公彭可欣(化名)不像M那样成绩优异,只是个非常普通的中学生。 甚至连她的患病经过也没有清晰的因果可循。 她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没有突发事件,也没有明显征兆。 来源:全现在 标题:《特别关注 | 一个14岁重度抑郁症女孩的困与退》 唯一相关的猜测,是初一那个暑假妈妈把她的手机没收了,只许晚饭后玩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根本不够她和同学联系,说不到三五句话时间就到了。 与朋友失去联系的不安笼罩着她,她开始怀疑自己被大家排挤。 她跟妈妈吼:“别的同学暑假都有手机,不信你去问!” 而妈妈的回答是:“期末考你排名降了13名,别的同学呢?” 这是诱因吗?只能说也许。 好像就是突然之间,这个小姑娘对身边的一切丧失了兴趣,整日整夜睡不醒,对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又特别容易暴躁,不受控制。 初二开学时换了新同桌,彭可欣开始接连几天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叫起回答不出问题。 青春期的自尊、敏感、孤独......各种小情绪混杂在一起,压在她的心头。 她开始尝试自残,用刀尖划开皮肤,血流出来的时候“觉得舒服很多”。 女儿的情绪异常,妈妈注意到了,曾经试图开点中药给她“去去火”。 女儿手臂上的伤口,妈妈也注意到了,但觉得那是女儿“威胁我,跟我要手机”。 直到一天,可欣情绪完全崩溃,大喊大叫,用脚踢门,最后瘫坐在地上抽泣着央求妈妈带她去看医生。 她想被确诊为抑郁症,“想让妈妈重视我”,“也不用再害怕别人说我是装的”。 诊断结果为重度抑郁症伴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个14岁女孩拿着诊断书泪如雨下。 之后是休学、反复尝试回校、多次住院,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妈妈面对女儿一次次自残和自杀冲动,拼尽全力学习“接住情绪”。 “无论怎样,能救一次未必能救下一次。” 但她们仍然在不懈地努力着。 两篇报道看得人非常揪心。 平心而论,两位妈妈都是好妈妈,她们都在努力接受孩子的病情,都对治疗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耐心,并且后来都对自己作出了反思和改变。 M的妈妈最终放下了对学业的执念,可欣的妈妈也终于开始学会夸奖孩子,两个女孩的病情都开始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 可是,悲剧的发生总是让人忍不住要问一句“何以至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郁成疾”最要命的是这个“积”字。 两个女孩都曾经一次次地向父母发出过求助的信号,却都一次次被父母无情地忽略了。 于是,累积的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压垮了她们,也压垮了两个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在女儿被确诊的那一刻,两位妈妈的表现出奇一致: 不敢相信,不能理解。 M的妈妈感到无比困惑: 我们父母付出了这么多,把她培养进了这么好的学校,她为什么那么不让人省心? 可欣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我自己不也是这样长大的吗? 一声叹息。 两位妈妈谈曾经的“失望和困惑” 请记住这两个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困扰中国父母的问题。 如果解不开它们,也就解不开孩子的情绪,更解不开亲子关系的死结。 一切都变了 M的妈妈和彭可欣的妈妈,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妈妈,她们身上带着上一代父母的深深烙印。 M从小在妈妈的否定、要求、拒绝和指挥下长大,耳边永远是“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身上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许。 学习如此出色的她,甚至从来没有被妈妈夸过一句“聪明”。 M小时候就不太合群,成长过程中时常被排挤和孤立,而妈妈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大声训斥她,甚至当众给她难堪。 M的妈妈提出的那个问题,可以说代表了一类中国父母的通病,那就是: 把孩子的成绩归结于父母的培养,而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孩子自己。 孩子好,都是父母的功劳,孩子不好,那都是孩子的错。 他们剥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回避了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提供应有的援助。 他们的孩子迷茫自责,形如困兽。 彭可欣虽然和M生在不同的家庭,成长氛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可欣的妈妈反复回忆也记不起女儿和自己发生过矛盾,因为女儿从小顺从乖巧,很少会拒绝她的要求。 和M的妈妈一样,她也从不夸奖女儿。 她想起在确诊抑郁症之前,女儿想要“抱一下,亲一下”,她本能地抗拒。 这种奇怪的“本能”,来自于对自己母亲(可欣的外婆)的记忆。 记忆里的母亲对她永远没有表扬,永远盯着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 考了九十几分,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阴着脸问“你看看这几分是怎么扣的”。 曾经,她也在日记里写过“我恨妈妈”,一心想读大学是为了“我要快点长大,就能逃出去”。 工作后在广州买了房,骄傲地带父母去看楼盘,母亲却只说了一句“你看看你,要还房贷了”。 母亲的严厉管教令她变得“强大”,也在不知不觉中,令她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她怎么都想不通的那个问题,也正是如今的中国父母们普遍想不通的问题: 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过不去了呢? 的确,我国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已经触目惊心,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 是现在的孩子集体基因突变,变脆弱了吗? 显然不是。 恰恰相反,只有孩子还是孩子,而他们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完全改变。 就连有意无意地秉承着上一代教育理念的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1. 最焦虑的父母 以我为例,成长在包邮区一座经济繁荣的十八线小城市,我们的上一代大多经历过十年浩劫,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我读小学到高中的这段时间,班里同学的家长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最为普遍,高中学历已属少见,本科学历没见过一个活的。 当我就读于省重点高中时,班里以农村上来的寄宿生为主,父母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而我所在的班级,几乎所有人都考上了本科,一半人上了985、211。 这些同学绝大多数都在一二线城市定居,买了学区房,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我们和上一代父母一样吗? 学历不一样,学历引起的心态差别更是巨大。 在我读书的时候,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任何状态,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 别说考不上大学,考不上高中都没关系,能养活自己就好。 父母辅导不了孩子功课,也就放任自流,心态一个比一个坦然。 而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的时候,谁还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吗? 如今在我的家乡,那座十八线小城市依然民风淳朴,小学可以零基础入学,而我的同学们所在的大城市呢? 上海的朋友告诉我,孩子所在的小学不仅要通过重重考试,还施行末位淘汰制,最差的学生会被劝退。 北京的朋友告诉我,孩子所在的班级家长最低学历是硕士,她一名校硕士在一群常青藤归国博士面前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而最可怕的是,每个班级永远都有最后一名,管你父母是硕是博,是龙是凤。 所以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焦虑藏在我们陪写作业的怒气中,藏在我们拿到试卷的失望中,藏在我们看待孩子时挑剔的眼神中,最终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当我们抱怨孩子变脆弱的时候,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情绪? 2. 最单一的价值观 春节期间我和大麦小米一起看一个国内的视频讲座,里面的老师问学生: “我们怎样才能让妈妈开心呢?” 下面一年级的小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考一百分!考双百分!考全班第一!” 大麦小米面面相觑,看看我说:“这还不简单?我们亲亲妈妈她不就高兴了吗?” 说完就齐齐把我扑倒,亲得我满脸口水。 我挣扎着爬起来,故意逗她们:“你们能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更开心?” 她俩争着回答: “帮你做家务!给你做好吃的!给你按摩!陪你聊天!反正你都会开心!”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父母非常好哄,叠个被子刷个鞋,他们就眉开眼笑了。 那时候父母们凑到一起谈论孩子,总爱聊孩子成长中的趣闻,刚刚get到的家务技能,让父母倍感骄傲的优秀品质,学习最多一带而过。 而现在每次回国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只要孩子上了学,父母的喜怒哀乐仿佛就自动和成绩挂钩了。 孩子考得好,父母扬眉吐气,孩子考不好,父母唉声叹气。 M的妈妈就曾多次提到M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对此有多骄傲,面对M的病情时就有多纠结。 她对M感到失望的一个原因,是“家里不愁吃喝,连袜子都不用洗,有什么好烦心的呢?” 可这个连袜子都不用洗的小孩,却令我感到无比心疼。 因为她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也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来让妈妈开心。 她唯一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只有学习,考出让妈妈满意的成绩。 如今有很多父母以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连牙膏都帮孩子挤好引以为傲,觉得自己尽职尽责,孩子只需要安心学习就好。 殊不知,他们剥夺了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价值感,令孩子沦为一台功能单一的学习机器。 学好了,是报答,学不好,是辜负。 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己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3. 最孤独的孩子 我们小时候课业也相当繁重,周末有补课,每天有晚自习,高中三年更是拼得骨瘦如柴,面如菜色。 但我仍然觉得自己要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得多。 学习之外的时间尽管很少,但全部都可以自由支配。 写完作业就可以在家门口呼朋引伴,疯跑疯玩。 假期骑着自行车可以逛遍全世界。 闺蜜二三,聚到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八卦和秘密。 哪怕是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我房间的电视每周末都可以想看多晚看多晚。 如今那个十八线小城市已经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市化把每个人的空间都压缩得极小。 不再有孩子结伴走着上学,也不再有孩子骑车去把同学家逛遍。 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和网课填满,小伙伴渐渐变成手机里的短信、视频和联机玩游戏时的队友或者对手。 而手机和电脑,又常常是家长的眼中钉。 大城市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似乎永远都在路上奔波。 就连在小区下楼玩一会儿,也有可能被业主们自发组织的纠察队抓到,赶回家写作业,因为升学成绩会影响小区房价。 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条件这么好还不知足。 可我常常觉得,物质丰富了,快乐却变得稀缺了。 现在的孩子不再有我们小时候吃一次巧克力的狂喜,也不再有我们小时候穿一次新衣服的望眼欲穿。 当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时,人自然而然地,会对精神产生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抑郁症在发达国家出现得更早、更普遍的原因。 而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更激烈的竞争压力。 我们国家的孩子,手足朋友更少,竞争对手更多,学习压力更大,离大自然也更远。 这一代的孩子,心理空间最小,也最孤独。 4. 最疯狂的时代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中没有互联网,没有朋友圈,也没有家长群。 闭目塞听的父母们很容易满足。 即使有“别人家孩子”,那也是看得见摸得着,几分钟就能走得到的人家的孩子,能神奇到哪里去? 而互联网奔涌而来时,几乎在一夜之间,把全世界的孩子都拉到了一个赛道上。 某个老母亲一时兴起晒了个娃,就可能点燃了一群老母亲熊熊的斗志,哪怕她们实际距离八千里,哪怕这个晒娃只是自娱自乐,水分很大。 我们小时候,最多和同班、同年级学生比,而现在的孩子,动不动要和全国乃至全世界孩子比。 时代的疯狂令成年人都措手不及。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令我们寝食难安,“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令我们纠结不已。 这样的我们,又怎么忍心去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脆弱? 又怎么好意思抱着上一代人古董般的教育观念,继续打压、否定和控制孩子,然后问他们: “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你为什么不可以?” 防患于未然 因为气候寒冷日照少等多方面原因,德国是一个抑郁症多发国家,抑郁症甚至有“国民疾病”之称。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都更为成熟先进。 德国人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 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每年对孩子的成长评估中,有一部分就是对社交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评估,如果孩子出现过于孤僻或者攻击性行为,老师会建议家长求助于心理治疗。 从孩子六岁以后的U10体检开始,每年儿科医生都要求家长填写一份表格,以便于对心理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大麦在U11体检中的心理问卷 我觉得这份表格很有价值,对于大多数对心理疾病没有经验的普通家长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参考。 建议大家收藏,在孩子6到13岁期间每年拿出来自测一次。 您的孩子在最近六个月中有无出现以下情况(如正在服药,请排除药物影响): 如果孩子出现表格中的某些行为表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患上了抑郁症或者某种心理疾病。 其中有些是婴儿期的行为滞后,有些是青春期的行为超前,不排除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的可能性。 但我们可以把这66条看作孩子的66种求助信号。 当信号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对孩子进行训斥或责骂,而是要意识到,孩子正在承受着某种精神压力,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及更多的心理空间。 比如啃手和尿床,是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问题,只要大人不过度反应,适当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但也有听说过因为大人的打骂和强制性措施,导致孩子啃手啃到见骨、尿床尿到成年的极端现象。 M和彭可欣的患病经历如果回过头再去看,有很多的细节都可以修补,如果不是积重难返,也许悲剧可以避免,实在令人惋惜。 她们的妈妈都习惯于用发泄愤怒的方式来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寄希望于孩子自动觉悟、自动改正。 她们不明白,孩子并没有这个能力。 愤怒只会令孩子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令问题更加严重化和复杂化。 理解他们的无助,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们得救,往往就在得到父母理解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