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时间2018年12月22日 农历十一月十六 星期六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习俗饮食习俗 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南方在这一天则会吃米团、长线面。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养生重点一:冬季养生要藏阳气,重点在“躲”。躲暴饮暴食、躲寒凉、躲是非等。 二:冬至补阳,太阳是天下第一大补品!要晒后背?阳气。 三:冬至养生饮食不可过咸,咸伤肾。 冬至养生攻略 1.三十六计“躲”为上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躲: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2.保健康,补阳气 搓后腰,养阳气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饮食咸伤肾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增强免疫力做针灸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冬至养生食谱 1.羊肉萝卜饺子 食材:羊肉、萝卜、葱末、姜末、盐。 方法: 1、羊肉搅成泥,萝卜插丝剁馅,加上葱末、姜末、盐即成馅。 2、包在擀好的皮里下锅煮熟即可。 养生功效:营养价值全面,对所有虚寒病症均大有裨益。 2、山药鱼片 食材:鱼肉片、山药、青萝卜。 制作方法: 1、山药压成细末,鱼肉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 2、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20分钟,加胡椒粉即可。 养生功效:补中益气 3、滋补羊肉汤 食材:羊肉、党参、红枣、枸杞。 制作方法: 1、羊肉块先热水煮去血水,捞出洗净。 2、加水、放羊肉块、生姜片、党参段、红枣、枸杞、盐、白糖、胡椒粉、料酒,蒸2小时即可。 养生功效:健脾补气。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
内关穴,出自于《灵枢·经脉》,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自古至今,针灸名医取穴内关治疗某些临床病证,大多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分享一篇针灸名医韩祖濂屡用内关穴的临床心悟以供大家参考。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位于手腕掌面横纹上2寸两筋间。凡属胸腹部病患,如胃及心脏诸疾取用本穴,常奏良效,故近代在“四总穴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胸胁内关谋”一句。 针刺手法 1.取内关穴时,应做伸肘仰掌位,手指自然伸开,手腕部稍加垫衬,使前臂肌群放松、舒展,切忌绷紧肌肉。局部常规消毒后,以2寸长,28~30号不锈钢针迅速刺入内关穴,然后徐徐捻进,如重症患者可透外关。此时局部有酸、麻、胀等针刺感应,可向指端扩散,若针尖略向上斜刺,则针感可沿手厥阴心包经向上达肘、上臂、腋、胸等处。 2.斜刺、透刺时不宜穿透皮肤,务求做到刺手、押手的密切配合,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避免穿透对侧皮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鉴于本穴邻近肌腱,肌肤菲薄,血管丰富,感觉灵敏,故不宜做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更不宜施行强烈的捣针法,以免产生瘀血、出血、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的发生。 4.不宜用做瘢痕灸。由于本穴靠近手腕关节,并与两筋相邻,脉络浮现,感觉甚为敏感,故不宜用瘢痕灸法。 5.患者一般应采取半卧位,年老体弱者及对针刺有恐惧心理者,应采取卧位,以防晕针。 临床应用 内关穴的主治范围较为广泛,据《中国针灸手册》(陈汉平等编)所载,内关穴主治“腋肿、肘臂挛痛、肋间神经痛、胸闷、胸痛、心悸、失志、善惊恐、癫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无脉症、妊娠恶阻、胃痛、恶心呕吐、健忘、头痛、休克、脑动脉硬化、失眠、癔症、晕车、晕船、醉酒”。《针灸大成》谓,“(内关)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根据我们的临床应用,内关穴的作用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1.止吐:针刺内关穴对治疗呕吐有一定的效果,包括神经性呕吐、晕车呕吐,以及妊娠反应所引起的呕吐。我曾治疗妊娠剧吐数例,取内关穴配足三里,经数次针刺治疗而愈。 2.强心: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药物反应而致的心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对心率有双相调节作用,使心率较快者减慢,使心率较慢者加快。 3.止痛:对胃痛、胸痛、肋间神经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以及各种手术后疼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4.其他:如癔症、癫痫、休克、失眠、哮喘、疟疾、晕船、醉酒、膈肌痉挛、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伸舌症、脱肛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内关穴治急症 1.治疗青霉素反应 患者为我自己,32岁。我因3天前患牙龈炎,于1965年7月25日下午至口腔科诊治,予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每天2次治疗。首次注射前曾做皮试为阴性,至第3天上午已注射5次,均无不良反应。至第3天下午第6次注射完青霉素40万单位1~2分钟后,即感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全身乏力,胸闷欲塞,特别是心跳迅速加快,如同剧烈运动后,上气不接下气,心脏欲跳至咽喉部一样。我急以半卧位斜躺在藤椅上,测脉搏为148次/分钟,心音亢强,精神烦躁。我此时神志尚清醒,急嘱其他医师及一位学生,各针一侧内关穴,双侧同时进针,行轻微震颤手法,自针刺内关穴后不到1分钟,即感觉心率逐渐下降,胸闷、心慌欲塞等症状逐步减轻,继续针刺2~3分钟,心率显著减少,胸闷消失,测脉搏减至92次/分钟,遂停止运针,留针1小时出针,出针时测脉搏为80次/分钟,仍有全身乏力。又半卧位休息1小时后,面色转为正常,体力恢复,诸恙消失。 2.治疗泼尼松龙、普鲁卡因反应 钱某,女,56岁,农民,住桐乡县钱林乡高家湾,1988年7月3日就诊。诉1个多月前因患左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来我科针灸门诊治疗,当时由另一位医师接诊,予泼尼松龙5mL及2%普鲁卡因10mL,分5次进行局部封闭。第1次局部注射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故嘱患者将药液带回家,每周来院治疗1次。后患者因夏季水稻抢收抢种,劳动较忙,故1月余后才来复诊,谓上次局封后左腕桡侧肿胀已稍有减退,要求继续治疗,并由我接诊。患者面色萎黄,面带倦容,形瘦,素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平时亦有气促、咳嗽,每逢秋冬季节症状加剧。我将泼尼松龙和普鲁卡因混合后注射于患者左侧桡骨茎突肿胀处。不料注射药液后不到1分钟,患者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张口抬肩,并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亦不易扪得,与此同时面部、鼻尖、口唇及双手十指尖由青紫色迅即转变为紫黑色。此种情况是心肺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所致,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十分危险。针灸科未备急救药品,急请内科医师会诊。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我当即让患者半卧位,嘱一位学生与我同时为其针一侧内关穴,用30号2寸长毫针刺入3~4分深,用轻微震颤手法。刺入后不到1分钟,患者呼吸开始和缓,继续针刺3~4分钟后,患者面部、鼻尖、嘴唇、双手十指尖由紫黑色转为深红色,呼吸亦逐渐转为平稳,再继续针刺4~5分钟后出针,当时患者全身情况好转,症状稳定。随即用担架将患者抬至急症室,予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注射完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观察一夜,身体健康,平安回家。 3.治疗昏厥(气厥) 朱某,女,68岁,住桐乡县梧桐镇星桥弄,1981年6月30日初诊。邻居代诉:患者因行走不慎,跌倒后即不省人事,随即请我出诊。此时患者昏厥已达1小时之久,见其仰卧于床,神志昏迷,面色苍白,目合口闭,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四肢弛缓,不能动弹,心音微弱,心率缓慢,58次/分钟,脉迟而细,血压60/40mmHg。此系跌仆于地,气机逆乱,郁闭神机,阳气虚弱,不能上承,致心神乏养,元神之府受扰所致。证属昏厥(气厥)。治以醒脑开窍,宁心安神。治疗首选人中穴,针刺入后以45°角向上斜刺4~5分深,施以轻微捻转手法4~5分钟,患者毫无反应,遂出针,改刺双侧内关穴,左右两穴同时进针,刺入3分深,轻微震颤与捻转两种手法交替使用。约1分多钟后,患者微张其目,并呼出了一大口气,按其脉应指有力,心率70次/分钟,手足能轻微移动,神志清醒,面色略有红润。 4.治疗胆结石、急性胆囊炎 姚某,女,60岁,退休职工,1992年4月4日初诊。诉半年来已发作数次右上腹疼痛,疼痛放射至右肩。经本院B超检查,胆囊内有绿豆大结石10余粒,胆囊明显扩大。诊为胆结石、胆囊炎。住院后应用大量补液及抗生素治疗,并禁食禁水,病情逐步好转。现再次发作已3小时,请针灸科会诊。诊见患者面色灰暗,痛苦不堪,烦躁不安,额有冷汗,右上腹绞痛拒按,舌质紫绛,舌苔灰腻,脉弦而数,96次/分钟。诊为胆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治以疏肝利胆,解痉镇痛。治疗取肝俞、胆俞,刺入后行捻转补法4~5分钟即出针;胆囊穴及上巨虚用捻转泻法数分钟后留针半小时,其间每隔5~6分钟捻转1次。出针时症状未见改善,遂再针双侧内关穴,进针3分深,予中度捻转及震颤手法交替施行,并留针。4~5分钟后,患者诉欲呕吐,立即出针,当即呕吐出大量未消化食物,吐后腹痛逐渐缓解。次晨患者能进食半流质饮食,3天后恢复正常饮食。观察2月,疼痛未复发。 体会 1.据有关实验表明,针刺内关穴的作用为: ①双向调整心率,即对心率在51次/分钟以下者,能加快心率,对心率过快者,可以减慢心率;②能调整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心肌耗氧量;③可双向调节血压;④调整脑部血流及甲周皮肤微循环。另外,针刺内关穴,对呼吸衰竭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各种异常呼吸,均有一定改善。 2.例4中,患者姚某为胆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按常规取胆俞及胆囊穴等乏效,后改用吐法,即针刺内关穴催吐,减轻胃肠张力,从而使腹痛缓解并消失,胆囊炎症也得以治愈。 本文选自《针灸心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韩祖濂著,徐树民整理)
针灸治病的道理 作者:王雪苔 作者简介: 王雪苔(1925-2008),男,辽宁省义县人,生于1925年。1944年考入锦州医学院,抗战胜利后随该院并入沈阳医学院就读。1948年10月任华北卫生学校生理解剖教员,后在华北人民医院针灸科工作。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工作,致力于针灸学教学和临床、中医图书文献、中国医学史、中医未来学等方面研究曾参与创办针灸研究生班、针灸学院、《中国针灸》杂志,参与创建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创办《中国针灸》杂志;指导经穴定位标准和经穴主治标准的研制,推进经络的研究。在针灸史与中医文献研究方面成就斐然。曾任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延伸阅读: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丨王雪苔--针法灸法与证候相应 取穴配伍循其规律(独家发布) 祖国医学对于针灸治病,是有一整套理论解释的。这套理论解释,并不是某个人眉头一皱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掌握了针灸治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它千百年来指导着临床实践,行之有效。当然,我们的祖先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所限,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细致的研究观察,因此在理论解释方面必然会有不够深入或不够精确的地方。但是,祖国医学所总结出的规律是确实可靠的,所以它的基本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针灸治病的道理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这是丝毫不容忽视的。 一、经络将人体各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针灸治病的反应途径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就在于人体的各部组织、器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祖国医学认为:担负这种联系的,乃是经络系统。它像水道沟渠一样,有主于,有分支,内部发源于脏腑,外部通联着五官、七窍、四肢、百骸,在全身形成一个经络的大网,将各个不同的组织、器官网合在一起。按着祖国医学的论述来看,经络除了作为一个荣养系统把气血运送到周身以外,它又是联系人体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一个反应系统。如灵枢海论篇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杨玄操针经音义更进一步地解释说;“凡手足内脉,皆是五脏之气所应也;手足外脉,皆是六腑之气所应也。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出入。”由于有着这样一个反应系统的存在,才使得人体各部连成一气,才得以保证人体各部活动的协调与统一,才得以保证个体同周围环境的统一。 经络在人体名部之间所起到的这种联系作用,无论从生理活动或发病机制方面来看,也无论从临床诊断或治疗方面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灸某一部位而能治疗另外部位的病证,就是靠着这种联系来实现的。现在,为了阐明这种联系的特征,我们把它分为四种类型来说一说: 1.躯体外部反应到躯体外部:杨上善说:“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太素卷22五节刺)。“外经”就是经脉循行于躯体外部的部分。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等,就是十二经脉在躯体外部循行线路的总括。这十二经脉在人体上构成十二组反应上的联系,它们的分支所布散到的皮区也分为十二部分,素问把这种分区叫作“皮部”。每一条经脉及其分出的络脉所配布的区域,都有着反应上的联系。例如,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经上齿龈,下行到脚,所以针灸脚上的内庭穴就可以反应到鼻和上齿,而能治鼻衄血和上牙痛。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食指,上至面颊,入下齿龈,而终止于鼻旁,所以针灸手上的合谷穴则可以反应到鼻和下齿,而能治疗鼻衄血和下牙痛。 不只是十二经显示出了这种联系的规律,就是奇经八脉也同样地表达了这种联系的规律,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2.内脏反应到内脏:依据经络学说,脏腑之间是有络脉相通的,特别是互相配偶的脏腑之间这种联系就更为密切,如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肾与膀胱、肝与胆等。这种联系表现在发病机制方面,就是某一脏腑有病可以影响到其他脏腑。例如:肺气不降,则大肠就失于传导,而出现便秘;心火太盛,则移热于小肠,而小便黄赤;脾衰则胃弱,而食欲不振;肾阳虚则膀胱气不化,而小便不通;肝气郁则胆不舒,而胸胁苦满,等等。这种联系表现在治疗方面,特别是针灸治疗方 面,就反映出异经配穴的规律。如大肠经穴可以治肺病;小肠经穴可以治心病;胃经穴可以治脾病;膀胱经穴可以治肾病;胆经穴可以治肝病,等等。 3.内脏反应到躯体外部:如前所说,经络起源于脏腑而布散到躯体外部,因此,每个脏腑的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而反应到相应的躯体外部来。由于这种联系,就使我们有可能根据躯体外部的某些变化来判断隐藏在体内的病位所在。这里,我们暂且抛开通常的四诊方法不谈,单举几个从针灸角度看来有代表性的实例。大家知道,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其相应的俞穴,如肺俞、心俞、肝俞等等。“俞”是转输的意思,根据经络学说来讲,这些脏腑之气都通于它的同名背俞。因此,脏腑有病就会在它的背俞穴上表现疼痛、压痛成其他变化,孙惠卿老先生检查背部以诊知内脏疾病的方法就和这种道理相吻合。此外,心绞痛的病人,放散性疼痛往往是沿着手少阴心经而波及到手小指;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多数在足阳明胃经的阑尾穴(新穴)上出现压痛点,这也都表明了脏腑疾患可以在其相应的经络上引起变化。可能有人会问:阐尾属于大肠,为什么阑尾压痛点不在大肠经反而在胃经上呢?这不是不合乎经络所表明的规律吗?不是的,因为在灵枢本输篇中论述治内脏病的合穴时早已指出来:“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邪气藏府病形篇更明确地说:“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现在所发现的阑尾压痛点恰恰就在巨虚上廉附近,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祖先总结的规律的可靠性。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还曾提到:“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覩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这就是说,内脏有病在上下肢的十二原穴上也会出现反应。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证实这一规律,但是它必竟是我们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躯体外部反应到内脏:因为内脏与躯体外部以经络相联系,所以针灸躯体外部就可以反应到内脏,治疗内脏的疾病。如足阳明经穴可治胃、足太阴经穴可治脾……之类。在这些经穴里,特别是肘、膝以下的井、荥、腧、(原)、经、合等穴,更是治疗脏腑病的主穴。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九针十二原篇则说:“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素问欬论篇也说:“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看起来,这些肘、膝以下的穴都是治疗内脏病的重要穴,事实在临床实践中也已证实了这一点。此外,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也都是脏腑之气转输或聚结的地方,所以也都是治疗内脏病的主穴。 以上四种类型的联系,在经络学说里都有着具体的阐述:什么部位同另外的什么部位有着反应上的联系;针灸什么部位可以反应到另外的什么部位,对于这些问题都有着明确的记载。我们如果将这些规律掌握下来,将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针灸治病的道理有莫大帮助。 二、针灸之所以起作用,是由于针灸刺激能够引起机体的反应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精通针灸。在三国志里记述他的针法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里所说的“当引某许”就是指的针刺时的特殊感觉而言;病人回答的“已到”,就是说,这种针刺的特殊感觉已经传达到预期部位了。现在,我们针灸临床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入针以后,病人有一种特殊感觉出现,就表明针刺已经引起了这位病人机体的反应。 我们祖国医学对于针刺所引起的反应极为重视,将这种反应的出现叫作“气至”,认为“气至”的快慢同针刺疗效有很大关系。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窦汉卿的标幽赋上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这些记述,虽然过分夸大了“气至”的意义,但毕竟不可否认的是“气至”同针刺疗效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从各方面来考查,这个“气至”确实是指着针刺的反应而言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气至”的几种表现,通过对“气至”的具体现象的分析,可能更证实了上述的论点。 1.入针以后,病人有一种特殊感觉出现,如痛、胀、疫、麻、冷、热、触电样感觉等。这些特殊感觉,有时只出现于针刺的局部,不少时候则是沿着经脉循行传到另外部位去,这都是“气至”的表现。一般说来,“气”一直传到患病的部位则疗效更好,所以针刺时往往要求让气“直达病所”。 2.入针以后,术者感觉到针下沉紧,好像钓鱼的时候有鱼吞钩一样,这就是“气至”的表现;反之,就是“气未至”。如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医学入门说:“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 3.入针以后,术者的押手(针刺时,以左手押在穴位近旁)指下感觉在穴下有一种突然地跳动时,是“气至”的表现。如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宋朝的丁德用注释这段文字说:“知为针者信其左:谓左手先按所刺之穴,以其气来,如动脉而应其手。”现在许多有经验的针灸医师都有这个体会,确实在“气 至”时,左手指下感觉到有一种跳动。这种跳动有如脉搏一样,但是它不像脉搏那样有节律,它或者是一瞬间就过去,或者持续时间略长一些。如果反应再强一些,这种跳动就成为肉眼可见的肌肉抽动。 从前面所举出的三种“气至”表现来看,祖国医学所说的“气至”,绝不是空洞的臆想,而是有着客观的事实根据的。针刺时所出现的这个“气”,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邪气,就是不正常的反应,如针下滞碍,转动不灵,如同被什么东西裹住针一样;另一类是真气(或称为正气、经气、谷气),就是正常的反应,如针下沉紧,像鱼吞钩一样,但是针仍然松动灵活。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就是指着这两类不同的“气至”而言。 按照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补是补真气,泻是泻邪气。因而无论是补是泻,首先必须“得气”,也就是说,必须引起机体的反应才有效。正因为“气至”在针刺临床上如此重要,所以我们祖国医学就提出了许多“得气”的操作手法。“气”不到,就要运用手法以“候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无复针。”“气”已到,就要“守气勿失”,掌握住时机,以行补泻,如灵枢小针解篇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更明确地告诉我们:“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灸法和针法的刺激性质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所以灸法所引起的机体反应和针法不尽相同。我国古代通行的灸法,主要是灼伤皮肤的化脓灸法,在行这种灸法时,就很注意发“灸疮”,如明堂下经说:“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这个“灸疮”的发与不发,同样和“气”有关系,元朝的针灸家窦汉卿曾说过:“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也。”由此可见,发“灸疮”,也是机体对灸法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同样和灸法的疗效有直接关系。无怪乎从晋朝的甲乙经到明、清的针灸书上都提出了许多发“灸疮”的方法,如热熨、皂角水点滴、葱白水洗、服四物汤等,看起来都是为了促进机体对于灸法的反应。当然,像我们现代通用的不灼伤灸法,和化脓灸法的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也必然以引起机体的反应而生效,这似乎没有疑问。 三、针灸的根本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前面已经说过:针灸之所以起作用,是由于针灸能够引起机体的反应。为什么引起了机体的反应就可以治病呢?想要讲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说起。如所周知,我们祖国医学一贯认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的法则,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人体的局部与全体、内与外、下与上、脏与腑、形与神、血与气、静止与活动等等,都是以这种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法则联系着,构成人体的完整而又协调的生命活动。 如果阴阳偏胜,正常的对立统一关系就遭到破坏,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异乎常态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就是发生疾病了所以调和阴阳,使它达到正常的平衡(指动的平衡而言),就可以治愈疾病,针灸治病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是虚、是实或者是气乱;而针灸调和阴阳的根本方法,则是基于补、泻及平补平泻的手法。机体偏于衰退叫作虚,也就是正气不足,应该用补法;机体偏于亢盛,叫作实,也就是邪气有余,应该用泻法;不虚不实而仅只表现机能紊乱的,叫作气乱,应该用平补平泻法,以调其乱气。 这些补、泻方法,往往是根据不同的病证综合为用,或是先补后泻,或是先泻后补,或是上补下泻,或是上泻下补,或是纯补,或是纯泻,或是平补平泻,总之,是以达到阴阳和调为目的。灵枢终始篇就曾具体地指出过:“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杨上善更明确地告诉我们:“泻实补虚,令阴阳气和乃止。” 由此可见,针灸的补泻方法虽然是针对补正气、邪气而说的,但是它的根本作用还是在于调和阴阳。因为正邪斗争虽然是疾病过程的主要矛盾,而阴阳失调则是构成这一矛盾的内部根据,针灸治病正是从根本上着手的。这里,我们不妨举出针灸治疗疟疾为例来说一说:我们的祖先,虽然不知道疟疾的病原是疟原虫,但却老早就认定疟疾是由于外邪而引起的体内阴阳交争。如素问疟论篇就曾指出疟疾发作是由于“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因此,在治疗上就不是直接以驱除外邪为对手,而是从调和阴阳、安定正气着眼,阴阳和调以后,外来的病邪自然就失去其依附的根据,归于消灭。疟论篇在谈到针灸治疟疾时,就曾阐明了这个道理,如说:“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调和阴阳之气,也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古代把这种调和作用总称为“调气”,也叫作“和气”。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终始篇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一系列材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调和作用是针灸的根本作用,那就是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平衡,从而治愈疾病。 以上,我们介绍了从祖国医学理论来看针灸治病道理的三个方面,总起来说,就是:针灸是通过经络这个反应系统以治疗疾病的;在针灸治病时,必须引起机体的反应;从而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调和阴阳,使之达到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当然,我们祖国医学对于针灸的理论解释不仅限于这一点,这里仅是为了讨论问题更有中心,只好割爱,不更多地牵涉 【本文摘自《北京中医杂志》1993(4):13-4,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
采访第三届国医大师熊继柏,是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诊室里。11月的长沙,阴冷潮湿,诊室没有开空调,窗户半开着,时不时飘进几丝小雨。熊继柏背靠窗户而坐,白大褂下面裹着厚厚的蓝棉袄。“一开热空调,我就头昏脑涨,脑子不清醒,没法给病人看病了”,熊继柏解释。 虽然已经76岁,他仍每周坚持出4次门诊。此外,还要讲学、著书,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熊继柏乐在其中。他说:“人年纪大了,无论脑力、体力都应该不停息,多运动,这是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好方法。” 为医为师,生命支柱 虽然是湖南人,熊继柏却并不喜欢吃辣椒,他烟酒不沾,也从来不吃任何保健品。问及有什么“养生秘诀”,熊继柏大手一挥,坦言:“工作也是一种养生。我一工作就精神焕发,上课也是这样,看门诊也是这样。” 从16岁成为医生悬壶乡里,到36岁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教书,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几乎成为熊继柏生活的全部。在退休之前,熊继柏每次出门诊都要看七八十个病人,一天下来累得“人仰马翻”,一回家倒头就睡,饭也不想起来吃;在大学任教期间,他没有过一天节假日,没有晚上2点前睡过觉。“白天备课、讲课,晚上9点开始写文章,几乎天天如此。” “快”是熊继柏看病的一大特点。一上午的门诊,每个病人从“望闻问切”到开出处方,一般的病症,熊继柏大多只用5分钟。面对病人时,他全神贯注,双手交叉支在桌沿上,微微蹙眉思索,处方就行云流水般脱口而出。“别人都说我是‘闪电思维’”,熊继柏笑称。这归功于他极为敏锐的思辨能力和60年深厚的临床功底。饶是如此,从早上6点半开始坐诊,临近中午2点,他才把全部的病人看完。“没办法,病人太多了,如果不限号更看不完。”熊继柏说。熊继柏总结:“对我而言,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是我的生命支柱,我一刻离不开它们” 不计名利,难得糊涂 “中医讲究形神共养。比起养形,现代人更应该注意养神。”熊继柏坦言,现在的社会是个“大名利场”,身处其间,人难免会起得失之心、攀比之心,导致情绪波动,劳心耗神。 熊继柏常常告诉学生,人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杂念,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健康长寿。他说:“人不要太计较名利,不妨‘难得糊涂’一点。整天只琢磨着升官发财,总是搞些争名夺利的名堂,不生病才怪。” “名和利谁都想要。”熊继柏说,“但我的心思全部放在做学问、搞专业上,从来都没放在捞名、捞利上。很多领导找我看病,我不会求他们帮什么忙、解决什么个人问题。门诊病人那么多,如果你是危重病人,我可以照顾你插队;你是外地老远来的,我可以照顾插队;但领导来了,不一定让他插队。对待病人,我一视同仁。” 顺应自然,不要霸蛮 “养生不是一味地搞锻炼,也不是一味地吃些什么东西。”在采访中,熊继柏提到当下存在的一些养生误区。他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自然,不要霸蛮(湖南方言,不要勉强的意思)”。 熊继柏解释:“我讲的‘顺其自然’是有原则的。比如,顺应情绪变化,做到心态平和;顺应生活规律,饮食要顺应自己的胃口,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比如喝酒,能喝就喝一点,不能喝切莫霸蛮。” 如何养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也都不同,养生方法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人退休后一下子闲了下来,心里空落落的,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像我这样只忙工作的人,退休了比以前还要忙些,每天过得非常充实,所以我的精神就好。”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杨志云
临床上膝关节疼痛患者非常多,不仅是因为膝关节是活动量最大,负重最大的关节,更因为膝关节病很多会因臀部问题造成,原因在于臀部控制着与膝关节相关的某些组织和结构。 膝关节疼痛可以由多种病理性改变所引起,包括关节炎,创伤或肌肉过度牵拉等导致。膝关节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因此会限制患者走动或活动,比如跑步或爬楼梯的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当出现膝关节疼痛的问题时,需要检查患者臀部是否有问题! 髋关节的解剖学 要了解膝关节疼痛与臀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些基本的解剖学知识。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是身体的主要承重关节。在多条韧带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臀部的功能稳定性,臀部周围还有许多肌肉组织帮助控制膝关节和腿部的运动。 臀部肌肉组是一组肌群,与膝关节的疼痛相关性最强的肌肉是臀中肌。 臀中肌有助于连接臀部和大腿,这意味着它参与了大腿和臀部的活动。比如,当坐下的时候,臀中肌可以将大腿向外旋转,当站立时,它可以帮助其他肌肉向内旋转大腿。 当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臀中肌也会保持骨盆的水平活动。 髋关节的生理性缺陷 没有经历适当的训练和运动,你会发现臀中肌的肌肉力量不足,这可能是由伤害所引起,但是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没有受伤或创伤。 据研究报告,髋关节屈肌的紧张可能会导致臀部背部和侧面的臀中肌无力,这有时被称为休眠对接综合征。 髋部引起的膝关节问题 由于髋关节的肌肉无力,导致的常见的膝关节受伤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如下: 1、髌股关节压力综合征 2、髂胫带摩擦综合征 3、髌腱炎 4、滑囊炎 如果你的膝关节正在经历疼痛,应该立即去看医生,辩证评估诊断,从而确定痛苦的病因。对步态,下肢力量(包括髋部力量),灵活性和运动范围进行彻底的评估,才可以提供最为合适的治疗。 髋关节功能增强训练 如果患者的臀中肌力量薄弱,理疗师会开具特定的练习来帮助加强肌肉功能。髋关节的基础强化练习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往往需要更高强度的髋关节强化练习来辅助加强臀中肌力量。其他的锻炼,如骨盆的下垂运动,也可以有效地加强臀中肌的功能和力量。 由于臀部的肌肉无力可能会影响到腿部和膝关节,所以经常的平衡和本体感觉锻炼有助于恢复大腿对活动的正常控制能力。 使用平衡板可以帮助对腿部肌肉和进行控制,这可以帮助巩固整个下肢的力量,使腿部始终处于最佳位置和状态,并从膝盖上施加压力。 通过努力提高臀部力量和整体的平衡能力,我们可以保持膝关节在正确的位置,并最终减轻膝关节相关的疼痛。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请务必向医生或理疗师咨询,以确保方案适合您。 总结 如果您的膝关节有疼痛症状,物理治疗方案包括对髋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评估,臀部肌肉无力,即臀中肌无力,表现为当我们走路,跑步或爬楼梯时,会影响大腿和膝盖的相对正常的位置。 臀部肌肉的无力可能会导致动作的不协调,这可能是导致痛苦的一个诱因。可以加强臀部肌肉的力量,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快速又安全地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治病救人,医德为先。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针药诸法,灵活选用。 尊古不泥,通常达变。 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采用田从豁教授1970 -2006年诊治的针灸门诊病历348份,总结田老临床常用穴方19个。但由于病历数有限,所总结的穴方不可能反映田老全部经验。 1利水除痹方 取穴:水分、阴交、肓俞。 主治:痹症日久、腹胀、腹水、浮肿等正气虚或水湿盛之证。 加减:病久体弱加足三里;肝失疏泄加阳陵泉;肾阳虚衰加命门、肾俞;水饮凌心加心俞。 手法:水分用泻法,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肓俞用补法。 体会:利水除痹方最初为田老治疗痹症日久的经验用方,后逐渐用于腹水、浮肿等水湿较盛兼有正虚之证,亦取得很好疗效。因穴位距离脐部较近,临床运用时应注意严格消毒。 2疏散外风方 取穴:大椎、风池、风门。 主治:外感风寒或风热外束之证。 加减:风寒加大椎拔罐,风门、肺俞隔姜灸;风热加大椎放血拔罐或少商、商阳放血;肺气郁闭加尺泽、列缺。 手法:大椎向下斜刺,用平补平泻法;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用泻法;风门向下斜刺或直刺,用泻法。 体会:本方无论外感风寒风热,均可运用,临床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配用不同穴位。3穴深处均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且田老认为外感病邪在表宜浅刺,故本方针刺勿过深。 3调和冲任、补肾益精方 取穴:关元、三阴交。 主治:遗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等肾精不足或冲任失调之证。 加减:脾虚气弱加足三里、中脘;肾虚加肾俞、肓俞、命门、志室、太溪;冲任不调加气海、中极。 手法:补益阴精用补法,调和冲任用平补平泻法。 体会:本方为治疗月经不调常用对穴,田老取其补益肾精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肾精不足或亏虚之证,临床运用常配足三里、中脘健运脾胃,有阳中引阴之意。 4调和气血方 取穴: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等气血不和、营卫失调之证。 加减:气滞血瘀加局部火针浅刺,或大椎、膈俞放血拔罐;肝气不舒加阳陵泉、期门;中焦气滞加中脘、胃俞;风邪外袭加疏散外风方;病久虚实夹杂加 背俞四穴(肝俞、膈俞、脾俞、肾俞)。 手法:平补平泻法,或先泻后补法。 体会:对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田老常以调畅气血、调和营卫之法治疗,取穴多取阳明经穴与血海、三阴交等调阴血之穴合用。田老认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凡阳明经穴均有调气血作用,临床均可选用。 5补益气血方 取穴: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各种疾病见气血不足证者。 加减:脾虚或脏腑功能不调加章门;肾虚加肓俞、太溪、肾俞、命门;肝郁血虚加膈俞、阳陵泉;中焦气机不畅加天枢、曲池。 手法:补法,多加用温和灸或艾盒灸。 体会:田老重视中焦脾胃的作用及任、督二脉穴位的应用,气海、中脘同属任脉,三阴交、足三里分属脾、胃表里两经,4穴健脾益气而兼调气机升降,养血而兼活血。临床见正虚邪实者,应配伍运用祛邪穴位。 6调理脏腑方 取穴:肝俞、膈俞、脾俞、肾俞。 主治:哮喘、荨麻疹、失眠、眩晕等气血不和、脏腑不调之证。 加减:背俞穴应用不仅此4穴,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脏腑之俞加减。 手法:肝俞、膈俞用平补平泻法,脾俞、肾俞用补法。 体会:本方的配伍体现了田老重视调理脏腑的思想,对于久病者,虽为一脏之病,多累及他脏;或虽未及他脏,但仅治一脏亦很难奏效,田老往往采用“调五脏以治一脏”的方法,多脏同治。临床运用时,不限于此4个背俞穴,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背俞穴。 7调气血和营卫方 取穴:大椎、风池、肺俞、膈俞、脾俞、肾俞。 主治:咳嗽、哮喘、荨麻疹等病久本虚标实、气血失调、营卫失和之证。 加减:风邪外袭加曲池、风门;血瘀加三阴交、心俞;本虚明显加夹脊(胸腰段)梅花针一中度叩刺。 手法:大椎、肺俞用平补平泻法;风池、膈俞用泻法;脾俞、肾俞用补法。 体会:田老善用大椎与背俞穴,本虚标实的肺卫表证及营卫失和证,以大椎振奋阳气,与背俞穴合用宣肺祛风,活血行气,兼顾培本。邪实较甚者,大椎可加刺血拔罐。 8安神和中方 取穴:百会、印堂、神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等心神不宁,或兼脾胃不和之证。 加减:阴阳失衡加巨阙;阳气不振加大椎;头目不清加风池。 手法:百会直刺7 mm,刮针向下的补法,或用温和灸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或依据病性虚实采用补泻之法。 体会:对于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田老注重从平衡阴阳入手,取穴要求阴经穴与阳经穴同取,上部穴与下部穴相配,以调和阴阳。 9醒脑健脑方 取穴:风府、风池、百会、大椎。 主治:中风、高血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脑髓失养,或神昏、痴呆之证。 加减:热盛神昏加十二井、水沟;肝经气逆加合谷、太冲;病久加膈俞、肾俞;肾精不足加肓俞、肾俞;脾胃虚弱加中脘、足三里。 手法:实证大椎用放血拔罐法,放血量5 mL以上,余穴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体会:田老重视头部腧穴的运用,认为头部腧穴密集,但目前应用较少,疗效不肯定,可能与针具偏细、刺激量较小有关,为加大刺激量可采用双针刺或多针丛刺等方法。 10调和气血、疏肝理气方 取穴:肩髃、曲池。 主治:中风、痹症、痿证、荨麻疹等经络失畅、气血失和或各种疾病证候中兼有肝郁气滞者。 加减:营卫不和加大椎;肝郁明显加阳陵泉、期门。 手法:平补平泻法。 体会:本方为田老的老师高凤桐老中医所授。本方作用一是疏肝理气,二是调和气血和营卫,三是通经活络,用于疏通局部经气,有“治痿独取阳明”之意。临床根据不同治疗目的选配不同腧穴。 11滋阴益阳方 取穴:肓俞、气海、中脘。 主治:各种疾病见阴阳虚证者。 加减:阳虚加大椎、百会;阴虚加太溪、三阴交。 手法:补法,可加用灸法。 体会:田老补虚多从脾胃入手,选穴除脾、胃本经穴外,重视任、督脉穴位的运用,肓俞为肾经与冲脉交会穴,为田老常用腧穴。本方既可用于虚证,又可用于虚实错杂之证,为一补益基本方。 12和胃降逆方 取穴:梁门、中脘、足三里、内关。 主治:胃脘痛、呕吐等胃失和降之证。 加减:脾胃不和加章门。 手法:中脘、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梁门、内关用泻法。 体会:本组与下面调和肝胃方、宽胸理气方、和降肺胃方、通腑降浊方几组均含调畅气机升降之意,而各有侧重。田老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调气机必从脾胃入手,故几组均取胃之募穴、腑之会穴中脘、胃经合穴足三里调畅中焦气机。 13调和肝胃方 取穴:期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胃脘痛、胁痛、吞酸、泄泻等肝旺脾虚、气机失调之证。 加减:脾虚较重加章门、脾俞;肝郁较重加阳陵泉、太冲。 手法:平补平泻法。 14宽胸理气方 取穴:膻中、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哮喘、咳嗽、心痛、胸闷等肺气不降,或胸中气滞之证。 加减:痰湿蕴肺加肺俞、丰隆;心气不足加心俞、巨阙。 手法: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膻中用泻法。 15和降肺胃方 取穴:天突、中脘、足三里。 主治:咳嗽、呃逆等肺胃气逆之证。 加减:虚寒证中脘加用灸法;实热证加大椎放血拔罐;寒凝证加胃俞或肺俞用灸法、中脘加用灸法。 手法:中脘、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天突穴根据不同症状采用不同手法,咽痒咳嗽直刺12 mm深,针尖抵气管内膜处,患者欲咳未咳时出针,用捻转法泻之;咳喘痰多先刺入皮下,再斜刺至气管向下入针37 ~ 50 mm,吸气缓慢入针捻转向下补法30秒后,呼气出针;神经性呕叶、呃逆先刺入皮下,再斜刺沿 食道向下入针50 ~ 75 mm,向下捻转30 ~ 60秒,呼气出针;梅核气先刺入皮下再斜刺向下,针尖沿胸内缘入针37 ~ 50 mm,捻转向上针法,30秒后出针。 16通腑降浊方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便秘、泄泻、腹胀等肠胃气机不畅之证。 加减:热证加大肠俞、合谷、曲池;寒证加中脘、关元;脾虚加脾俞、中脘;肾虚加关元、命门。 手法:平补平泻法。 17调理中焦方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 主治:久病脾胃虚弱,气虚不运,或中焦气滞,腹胀、便秘等证。 加减:水湿不运加水道、阴陵泉或脐周4穴(肓俞、水分、阴交);水谷不运加足三里、下巨虚;瘀血阻滞加大椎放血拔罐;痰浊内生加丰隆。 手法:气虚者用补法,或用灸法;气滞者用泻法。 体会:病在脾胃,田老常用此方加减,重在行中焦气机,益气健脾,助运化。病在他脏,兼有中焦不运或气滞者,也可合用本方。 18暖宫活血方 取穴:关元、外陵、归来。 主治:经、带、胎、产疾病寒凝血滞、冲任失调之证。 加减:病久本虚加中脘、足三里;精亏加命门、志室、太溪。 手法:依据病性虚实采用补泻之法,可加用灸法。 体会:本方为田老治疗妇科病的基本方,临床根据具体疾病配用不同穴位,如不孕多加三阴交、血海,带下多加带脉、维道、丰隆,月经不调多加气海、中极、肝俞、肾俞、脾俞等穴。 19独取阳明方 取穴:百会、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中风、痿证、痹症等经络空虚或阻滞,或气虚血瘀之证。 加减:瘀血阻滞加大椎放血拔罐;中风脑髓失养加大椎芒针通调督脉;言语不利、失语加舌下穴速刺;经络阻滞加风池搜风通络。 手法:平补平泻法,或依据病性虚实采用补泻之法。 体会:“治痞独取阳明”,本方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是一个治疗痿证、中风后功能障碍等的基本方,但往往仅取阳明经穴收效较慢,故应适当加用大椎刺血拔罐等法祛瘀生新。为防止中风后遗症患者产生肢体痉挛,田老一般不加用电针治疗。 小结 田从豁教授临床非常注重辨证,认为辨证是中医用药、选穴及确定手法的依据,临证时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辨证为主,运用八纲、脏腑、经络等具体辨证方法,诊断疾病与证候,确定治则与治法。治疗中注重“以平为期”,田老临床多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邪正关系论治,而治疗均注意“以平为期”,祛邪不忘扶正,善于调理脏腑,调和气血。非常重视中焦脾胃的作用,很多疾病的治疗从脾胃入手,疑难杂症、久治不愈者则多从痰论治。 本文选自中国针灸2007年9月第27卷第9期,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 1931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翌年迁至无锡,又设置通函科,广征社友,共图振兴学术大业,指导从业人员提高针灸技艺,并创办《针灸杂志》。 1934年东渡日本进行学术考察活动。回国后即联合同道在无锡筹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普译述日本国针灸经络著作数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被推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承氏主要著作为《中国针灸治疗学》。 1954年9月筹办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10月出任学校第一任校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承淡安先生以弘扬针灸学术为毕生的追求,一生桃李遍天下。其弟子追随先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路径,继往开来,在现代针灸学术研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重要的拓展。 北京赵尔康、杨甲三、程莘农,南京邱茂良、杨长森、杨兆民、肖少卿,福建陈应龙、留章杰,广东曾天治,广西罗兆琚,河南邵经明,浙江高镇五,安徽陆善仲、孔昭遐,山西谢锡亮,湖南詹永康等,无不以师出承门为荣。更有诸多承门传人,如香港卢觉愚、谢永光、邓昆明,新加坡何敬慈、邓颂如、刘致中,菲律宾高达三、关飞雄,以及被誉为“美国针灸之父”的苏天佑等,追寻承淡安先生遗训,将针灸广泛传播至东南亚及至欧美。 代代相传的承门针灸薪火,逐渐铸成了众口称誉的学术丰碑,令中外学界引颈而望,形成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科学学派特质的现代学术流派。江阴古称“澄江”,因而海内外弟子门生共同将本学派名之曰“澄江针灸学派”,并逐渐得到学界认同。 承淡安先生留下的学术财富十分丰厚,深为学界所景仰。对承淡安先生的诞辰纪念、学术思想总结评述、历史功绩的追忆,层出不穷。随着“澄江针灸学派”的提出,对澄江针灸学派的研究文章一直不绝于途。 承淡安主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1、强调针灸的科学与临床价值 针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承淡安基于自己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并在比较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后,提出:“西洋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河不可废之故。何也?凡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即成一种学术。西洋科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东方学术亦能之。而针灸学术之神奥,却有不能言之尽成理者,此由古书晦涩,后人不能通之,非其本身不通也……即须将古书晦涩之理,细加考证……自己明白,使人皆明白,此即谓之科学。” 在针灸研究、教学实践中,承淡安一方面强调首先要弄清中医学理,并从临床上去摸索和证实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解剖学上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经络,才能提示针灸治病机理。另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将日本对针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吸纳到自己的著作中,并试图运用巴甫洛夫神经反射理论,阐述针灸作用机理。 对于针灸的临床价值,承淡安用“便利、速效、经济”三个词进行了总结,认为针灸治病,简便易行,收效倍速,利国利民,是普通百姓降低医疗费用之首选。面对缺医少药的抗战后方,他还曾发出“针灸也能救国”的呐喊。 2、将现代解剖学引入腧穴理论,阐明腧穴内涵 承淡安认为,作为针灸施术的刺激点,医者必须明晰腧穴的定位结构。1931年,承淡安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详细考察每个腧穴的定位和解剖结构,掀开了腧穴发展史上新篇章。在书中,他还引入人体骨骼图、人体肌肉图、人体血管分布图、人体神经分布图,并按照解剖部位标记各腧穴所处位置,使读者一目了然。在《经穴图解》一书中,承淡安按头、躯干、手、肘、膝、足等部位,绘制17幅经穴骨骼图,将腧穴与骨骼的关系描述得清楚明了,十分便于学习。有感于经外奇穴颇多特效的临床经验,承淡安对经外奇穴也极为重视, 1954年出版的《中国针灸学讲义》,共收录他收集整理的经外奇穴132个,且分别记述了各穴名称、位置、针灸方法和主治病症,供临床医家采用。 3、 肯定经络的客观存在,阐明经络理论的重要作用 受西方实证医学以及日本新派针灸理论的影响,承淡安一度对解剖学上无迹可循的经络理论不以为然。但反复的临床实践,让他感悟到经络理论之可贵,发出了“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呼吁,并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针灸临床现象与疗效等方面,论证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对经络实质的探索,他主张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文献按图索骥地寻找人体对应点,因为十二经络理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因而也就有时代的局限性。承淡安十分肯定经络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认为只有仔细辨别病变经脉之所在,才能在治疗时更具针对性。 4、强调针刺手法的重要性,改进针刺操作方法 针刺手法,既是理论之运用,又是疗效之基础。承淡安一直重视学员针刺手法的练习,认为手法是否熟练以及指力之强弱是临床收效的重要基础,不仅创建了针灸界沿用至今的指力练习方法,而且发明了无痛的押手进针法。在对传统针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于针灸界长期莫衷一是的针刺补泻,他提出针刺无补泻之别,而只有刺激强弱不同的观点,主张对于刺激强弱与疾病虚实之间的关系,应由医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体质情况、耐受程度、病之新久、得气难易和气感强弱而随机应变,并认为单纯依据病之虚实来决定针刺补泻或针刺轻重之说,只是一种说教而已。 5、阐明艾灸治疗的现代机理,量化艾灸操作 承淡安十分重视灸法的运用,综合中西医学理论与研究成果,认为灸法可以活跃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调整人体各系统之功能,不仅可以治病,亦可防病保健,使人延年益寿。为便于准确把握灸治量,他制定了强、中、弱刺激的临床灸治操作标准,并对施灸部位的选择和灸治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较好地推动了灸治操作的规范化。晚年著有《灸法草稿》。 6、改进和研制针灸器具,规范针灸器具的规格 鉴于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针灸针具生产单位,针具制作规范缺如的实际,20世纪30年代,承淡安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对毫针的制式标准和质量要求作了严格的规定,并于1951年尝试以不锈钢制作针灸针,从而奠定了现代毫针的制作标准。同时,受日本赤羽幸兵卫皮内针疗法的启发,承淡安不仅仿制了皮内针,更在此基础上创制和发明了使用更加方便的揿针。目前,皮内针和揿针都已经成为针灸临床的常用针具。此外,他还对温灸器、皮肤针、针灸经穴模型等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澄江针灸学派之形成 承淡安先生的学术风范和学术成就,深深影响了门人弟子,一批又一批的承门弟子成为海内外弘扬针灸的主力军,逐步形成了以融通中西医学为特色的现代针灸学术研究群体,学界径称“澄江针灸学派”。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集聚了一批有识之士,如广西针灸名师罗兆琚、江苏南通针灸名家孙晏如,以及出生中医世家、又是西医科班优秀毕业生的张锡君,又有邱茂良、赵尔康、留章杰、陈应龙、曾天治等门生弟子,俱以昌明针灸学术为纲领,共同研究之、努力之,从而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并存的背景下,萌芽了澄江针灸学派。 1954年,承淡安出任江苏中医进修学校首任校长,以其学识、成就和个人品质,折服业界同行。学校首届中医进修班的毕业生程莘农、杨长森、肖少卿、杨兆民等,由中医内科转入针灸,开展针灸学术整理研究;杨甲三、李鸿奎、梅健寒、江一平等首届针灸师资班毕业生,留校参与针灸学科建设。加之邱茂良、李春熙等在校师资,以及海内外弟子效法承师,广传针灸薪火,以承淡安为始点的澄江针灸学派渐显枝繁叶茂之势。他们以弘扬针灸学术、复兴针灸事业为共同目标和毕生追求,在针灸临床、教学、科研、产业等诸方面不懈探索,成就了学派共同的梦想与光荣。遍布海内外的承门弟子,都以澄江针灸学派的传人为荣,这种自发情怀也营造了澄江针灸学派组织形式上的自主性。 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始于1930年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以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渐趋成熟、其主要弟子门生学术思想日益异彩纷呈为发展主线。该学派各时期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近百年针灸发展脉络。以程莘农领导的经络现代研究、邱茂良领导的临床研究、杨甲三领导的腧穴研究等,无不是在承淡安先生倡导的现代针灸学术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分化。在承淡安及其弟子以及全国针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针灸终于在中西医交流与冲突并存的思潮中,完成了现代针灸学术体系的构建,对中医针灸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澄江针灸学派清晰的学术师承、统一的学术主张与共同的理想抱负等诸项特征,充分显示了其科学学派本质,这也是澄江针灸学派与一般传统中医流派的区别所在。深入研究澄江针灸学派的特质,努力弘扬澄江针灸学派的既重经典又求创新的精神,将会极大地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为针灸学科更加深入地现代化、国际化添力。 承淡安及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在澄江针灸学派的启示和影响下,中西医汇通和基于临床的科学研究蔚然成风。承淡安先生仙逝后,邱茂良、杨甲三、程莘农、留章杰、陈应龙、曾天治、高镇五、谢锡亮等一大批承门传人在海内外千帆竞发,在各自的领域孜孜探求,引领了针灸学科发展的前沿,实现了思维转变和研究的多样化。 澄江针灸学派的诸多代表性人物,包括曾受到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影响,或曾私淑于承淡安先生门下的传人,学术成就同样至为突出,嫡传弟子谢锡亮先生,长期扎根基层,善于摸索总结经验,同时又博采众长,汲取新知。十分强调针灸基本功训练。在灸法方面尤得承淡安学术思想之精要。谢老灸法,以患者乐意接受为施治前提,认为灸法适用广泛,不论男女老幼、临床诸科皆为适宜,且有无病养生之功效。施灸的部位,应尽量避免颜面部及明显外露部位,以背部、腹部及四肢为常用。灸治取穴要准确,方法要轻巧。通过艾灸治疗疑难病症,使其成为对传统医学继承和发扬的典范。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衣钵传人,承淡安先生的众多再传弟子也正急流勇进,力攀针灸界高峰。
【纽约中医论坛首发】在业界具有很高影响力的美国内科年鉴于2016年9月13日在线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的针灸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试验报告。试验有15个医院参加,共纳入千余患者,半数接受腹部传统穴位电针治疗,半数接受非穴位浅刺假电针治疗,疗程8周28次,观察20周,观察指标为毎周排便次数,属于随机单盲对照多中心试验研究。结果是接受真针灸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假针灸治疗的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加大约一倍多,多数达到正常,无明显副作用,统计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这个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领衔包括20多位作者的研究团队阵容强大,也是中国内陆学者首次在此类高信誉国际学刊发表针灸试验报告,意义重大,值得祝贺。这个试验的特点是,大样本和多中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实,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是针灸界人人皆知的事实,治疗动物也屡试不爽。1971年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在北京因阑尾炎术后接受针灸治疗就是为了促进术后胃肠蠕动,他曾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针灸有效,可惜医学界不承认个案为证据。事隔45年,中国学者终于拿出了大样本数据,证明赖斯顿没有“撒谎“。医学临床研究之严谨和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摘要/ABSTRACT: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 Ann Intern Med. 13 September 2016 Published online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for chronic 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CSFC). Setting: 15 hospitals in China. Participants: Patients with CSFC and no serious underlying pathologic cause for constipation. Intervention: 28 sessions of EA at traditional acupoints or sham EA (SA) at nonacupoints over 8 weeks. Measurement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change from baseline in mean weekly 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 (CSBMs) during weeks 1 to 8. Participants were followed until week 20. Results: 1075 patients (536 and 539 in the EA and SA groups, respectively) were enrolled. The increase from baseline in mean weekly CSBMs during weeks 1 to 8 was 1.76 (95% CI, 1.61 to 1.89) in the EA group and 0.87 (CI, 0.73 to 0.97) in the SA group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0.90 [CI, 0.74 to 1.10]; P < 0.001). The change from baseline in mean weekly CSBMs during weeks 9 to 20 was 1.96 (CI, 1.78 to 2.11) in the EA group and 0.89 (CI, 0.69 to 0.95) in the SA group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1.09 [CI, 0.94 to 1.31]; P < 0.001).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having 3 or more mean weekly CSBMs in the EA group was 31.3% and 37.7% over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up perio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12.1% and 14.1% in the SA group (P
10.智三针 治疗智力低下 神庭+本神*2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常规刺 11.四神针 治疗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 四神针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 针尖向外刺 12.脑三针 治疗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 脑户+脑空*2。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向下刺 摘自《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靳三针法》
导读:靳(jin四声)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靳瑞,故称靳三针。靳三针以其选穴少、疗效好、易学简便等优点在针灸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本文汇集了靳三针的30组穴位,并附有相应配图1.鼻三针 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病等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印堂: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图一:鼻三针肺寒型 2.眼三针 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眼Ⅰ针:睛明穴上2分。 眼Ⅱ针:在上眼眶下缘,正对瞳孔。 眼Ⅲ针:在下眼眶的上缘,正对瞳孔,大约承泣穴的位置。 要深刺达眼底,不提插,不旋转,不加电针!只向上刮针 6.颈三针 治疗颈椎病 天柱:在颈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在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百劳:在大椎直上2寸,左右各旁开1寸。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规针法 7.胆三针日月: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8.尿三针关元:腹部,当脐中下3寸。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9.肥三针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带脉: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肚脐处。足三里:屈膝,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摘自《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靳三针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