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焦虑症与精神分裂症是三种不同的精神科疾病,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转化关系。以下是几点关键区别:第一,定义与症状不同。抑郁症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症状,可能伴随焦虑,但焦虑并非其主要特征。焦虑症则是持续的、过度及强烈的恐惧或担忧,干扰日常生活。而精神分裂症则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淡漠、行为异常等复杂症状。第二,病因各异。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个体因素及社会压力等有关。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更为复杂,可能与大脑结构、妊娠问题、环境因素及心理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第三,治疗方法不同。抑郁症和焦虑症通常需要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则更为复杂,需要药物、心理社会支持、家庭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第四,转归不同。抑郁症和焦虑症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或康复。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康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综上所述,抑郁症和焦虑症并不会直接转化为精神分裂症。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定义、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因此,对于这三种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精神分裂症之所以要分为阴性和阳性症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症状表现差异显著。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功能亢进或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如幻觉、妄想、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等,这些症状较为外显,易于观察和识别。而阴性症状则表现为精神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如感情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没有快感等,这些症状相对内敛,不易被察觉。第二,生物学基础不同。阳性症状患者的生物学基础主要是多巴胺功能亢进,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良好,预示着疾病可能处于早期或急性阶段,预后相对较好。而阴性症状患者的多巴胺功能没有特别变化,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较差,常伴有认知功能改变和脑细胞功能丧失退化,治疗效果不佳。第三,治疗策略和预后差异。区分阴性和阳性症状有助于医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通常更容易控制病情,恢复社会功能。而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则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和阳性症状在临床表现、生物学基础以及治疗策略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明确区分。
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逐步减少药物剂量。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安眠药的用药量,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突然停药引发的戒断反应。第二,改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如调整室内光线、温度、噪音等,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第三,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均衡的饮食等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第四,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缓解焦虑和压力,建立正确的睡眠观念,减少对药物的依赖。第五,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以及重复经颅磁、直流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综上所述,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睡眠习惯改善、体质增强、心理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在调整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有效。
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疾病性质与定义: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主要涉及个体的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它可能由大脑结构的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多重人格:又称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人格障碍疾病。患者表现出存在两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状态,并在这些状态之间切换,每种人格都有各自独特的思考模式、记忆和行为方式。第二、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平淡或不适切,以及社交和职业功能的减退。他们可能无法区分现实与想象,并表现出异常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多重人格:每个不同的人格状态都可能拥有独特的性格特征、记忆、行为习惯等。在转换人格时,患者可能会突然改变行为、语气、甚至是身体姿态。同时,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没有记忆,或者在不同的人格状态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记忆。第三、治疗方式:精神分裂症: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以减轻症状。同时,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交技能训练,也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多重人格:治疗则更为复杂,可能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治疗等。此外,催眠疗法和格式塔疗法等也被用于帮助患者处理不同人格之间的冲突和记忆问题。第四、预后情况:精神分裂症:尽管积极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精神分裂症往往是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以维持稳定的生活状态。多重人格: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治疗难度较大,且病程可能较长。然而,通过持续的治疗和支持,部分患者可以逐渐改善和康复。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在疾病性质、症状表现、治疗方式和预后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影响了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决定了其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的不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准确识别这两种疾病的不同之处,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经历一次情感上的波动后,18岁的平平(化名)十分苦恼,不愿与周围同学交往,每天课后常独自一人发呆,总是感到自责和莫名的空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在吃东西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在吃下去正常分量的食物后,仍然不停地把水果、蛋糕或其它零食填进肚子里,即使胃里已经觉得撑了,也还是要硬塞。平平深知这并不正常,更曾多次下定决心要节食,但均以失败告终。如此不到两个月,体重增加了8公斤。后来,无法抑制的进食冲动似乎会随时随地发生。有时候走在街上,她也要钻进路边的麦当劳,吞下几个汉堡包。为了减肥,她又不得不在大量进食后,用“扣喉”的方法,强迫自己将刚吃进的食物吐出来。为了避免催吐时的尴尬,她在手提包里放了一条折叠的长胶管,在大量进食后,她会躲进洗手间,把胶管缓慢通过喉咙插进胃里,把胃里的食物通过胶管导出。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影像学的检查,都没有发现平平有明显异常。最后,在情感障碍门诊,她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及神经性贪食,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平平所患的贪食症是进食障碍的一种,另一种是处于另一极端的厌食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医师蒋泽宇介绍,目前广州尚未建立专门收治进食障碍患者的诊治病房,但从各大医院的精神心理门诊、情感障碍门诊和心身障碍病房、抑郁障碍病房、情感障碍病房等的诊治情况来看,近年来广州青少年进食障碍患者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而北京、上海等地专门收治进食障碍患者的诊治中心,也呈现出同样趋势。蒋泽宇主任继续讲到,他本人近几年一直在关注青少年进食障碍患者。他门诊就诊的进食障碍患者青少年女性多见,年龄12-18岁之间,多有共病,比如同时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甚至双相障碍等。求助治疗时间偏迟,很多患者都拖延了至少1年以上。近几年确实发现进食障碍患者数量比以前有明显增多。西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厌食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是14岁~19岁,贪食症的发病高峰是15岁~19岁,大约有10%的青少年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进食障碍的症状。其中又以13岁~14岁和17~18岁这两个年龄段最为常见。他表示,进食障碍是一种伴随严重医学后果的心理疾病,和其他心理疾病相比更加影响青少年的病理思维、行为和情绪,并导致十分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医疗并发症。由于这些个人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反过来导致食物摄入的剧烈变化,进食障碍可能比目前已知的任何其他精神疾病都更容易引起生理疾病。神经性厌食的青少年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最严重的急性问题时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和脱水。所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生命。患有神经性厌食的青少年最重要的慢性医学问题是可能存在显著的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或中断,会对月经和生育能力造成影响;骨质疏松等。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大脑或部分大脑的体积缩小,心脏功能异常等。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暴食和清除发作,会出现脱水、酸中毒、肾脏问题、癫痫、心律失常、多发性龋齿等。进食障碍常常伴发其他心理疾病。比如三分之一以上的慢性神经性厌食患者都患有强迫症。进食障碍患者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63%。1.了解进食障碍蒋泽宇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进食障碍是严重的医学和精神疾病,大多数的进食障碍患者的问题都是逐渐发展形成的,有时甚至是隐匿的,“家长和老师最好能明白典型的、暂时性的进食问题,以及孩子对体重的关注,是通过什么途径发展成真正的进食障碍,这样你就会知道孩子处于该轨道的什么位置了”。比如,神经性厌食通常从节食开始,逐渐发展至威胁生命的饥饿状态。暴食发作以及清除行为的发生,通常略迟于神经性厌食的极端节食。大多数有暴食障碍患者的青少年会说他们使用食物来帮助其处理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等。2.留意这些警示信号发现孩子出现进食障碍的警示信号后,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合作,尽早鼓励孩子找精神心理科医生做专业评估。比如,发现孩子有节食行为,经常阅读节食的书籍,突然决定素食,不吃正餐,拒绝与家人一起就餐,伴随体重下降出现停经,有暴食行为,发现减肥药或泻药等等,都可能提示孩子有进食障碍的风险。“进食障碍患病时间越长,治疗起来就越困难。尽早开始行动,可以最大可能的帮到孩子。”蒋泽宇说。3.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治疗中作为父母,更需要对进食障碍有足够的了解,需要知道如何合理地评估孩子在好转还是恶化。父母应学会了解进食障碍的患者如何思考和行事,以及他们为什么做奇怪的事情,能有助于他们在帮助孩子时更有同情心,给到孩子更大、更有效的支持。“父母应该认识到不良情绪是导致暴食或厌食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孩子的情绪爆发时,首先我们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给他太多的心理负担。其次,引导他分析情绪,引导孩子思考他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这样的负面情绪。接着,引导他反思情绪,指出发怒哭闹并不会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一起商量一起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体会他人的感受。”蒋泽宇说。4.不要浪费时间问“为什么”如上文所说,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仍未可知,而父母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确定的。“孩子患进食障碍不是你的错。如果你觉得是你导致了进食障碍并感到内疚,那么当你面对帮助孩子改变进食行为的任务时,也可能会感到无望和无力。”5.父母应积极有效地承担起父母的职责蒋泽宇提醒父母们,在与进食障碍的斗争中,充分使用作为父母的爱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恢复的动机,如果没有你的力量,孩子会陷入疾病所致的体重螺旋式下降和对于食物和热量的强迫思维中。神经性贪食也是如此,疾病的羞耻感会将孩子囚禁起来。当你能够参与其中并支持孩子度过困境,羞耻感实际上也会减轻。”父母要给孩子定规矩,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规矩。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有效地沟通,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内部环境。蒋泽宇介绍,对于进食障碍的青少年,必须把改变紊乱的进食放在首位,保持专注,通过干预来改变行为,建立一个有规律的进食模式,并找出方法扩大食物选择的范围。无论对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还是暴食障碍患者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确保一整天中他们的进食行为都是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保证有规律的进餐时间也是必要的。在神经性厌食的情况下,身体需要有规律的进食来维持生理运作。对于那些患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的人来说,不吃饭还会带来因为饥饿的增加而增加暴食的风险。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结构化的进餐时间可以有助于进食模式的正常化。除了规范进食时间并帮助孩子吃得更多外,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拓展他要吃的食物的种类。患有进食障碍的青少年通常会列出一份他们觉得吃起来很舒服的特定食物清单。通常是些极低热量、无脂或低脂、低能量的食物。或者,正如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患者一样,他们有自己渴求的食物(通常是糖果、淀粉类食品等),但是他们只允许自己吃很小的量——直到一次暴食发作。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有一些方式来进一步展现他们在食物选择上的先占观念,包括计算热量、脂肪量、称重和计量食物来划界,要求有他们自己(有时是和别人)来准备所有食物,有时使用特定的炊具、盘子、碗或餐具。进食障碍患者设定的这些规则最初似乎是为了防止自己吃得太多和体重增加,但这些规则最终适得其反,成为一个妨碍正常饮食的规则牢笼。所以,当家长挑战这些规则的时候,可以说是在挑战那些障碍背后的对于食物的歪曲思维。可以说,全面打击这种思维歪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许多患者实行饮食改善的基础。概括来讲,对进食障碍患者主要有一下几点建议:1.配合父母全面挑战进食障碍背后的对于食物的歪曲思维;2.规律饮食,保证按时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每天应当适当控制零食的食用量,尽量不吃零食或甜食;3.不挑食偏食,注意均衡摄取营养。4.饮食注意合理搭配,每天不仅要吃肉、蛋类食物,还应该吃一些杂粮,保证荤素搭配。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海报设计:周振丰封面图/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前言 抑郁症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门诊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患者询问,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患者康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轻抑郁症状。精神动力学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抑郁症,挖掘疾病的潜意识内容,从而控制并调节情感、心理和行为。人际心理治疗法:主要适用于轻、重度抑郁症患者,能有效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婚姻家庭治疗法:以夫妻双方为治疗对象,侧重于改善夫妻关系和婚姻问题。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生活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照顾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寻找支持和理解的社交支持网络,这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物理治疗:电休克疗法:主要适用于严重抑郁,伴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的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电磁原理对脑兴奋性进行调节,治疗抑郁。饮食调整:选择含有丰富钾元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瘦肉、香蕉)和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南瓜子、牛奶、鸡蛋),有助于舒缓心情,缓解抑郁症状。请注意,不同患者的抑郁症程度和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身体状况和意愿。同时,抑郁症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一系列运动来辅助治疗,每当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之后,我们的心情似乎都变得更加愉悦与舒畅!多个实践指南都已明确其益处,更将其作为抗抑郁重要的辅助手段。以下是一些适合抑郁症患者的运动治疗方式: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快走、游泳等被广泛认为对抗抑郁有积极效果。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增加氧气供应,并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闫海莲.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7):4963-4964】。瑜伽:瑜伽作为一种身心结合的运动方式,也被证实对抗抑郁有益。通过练习瑜伽,人们可以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并提升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力。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一项研究发现,瑜伽练习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参考文献:桂冰.运动可以防治抑郁[J].保健医苑,2010,(8):10—2】。团队运动:参与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也有抗抑郁的效果。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加社交互动,提升归属感和自尊心,有助于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参加团队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参考文献:趙永峰,石磊.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3):93-97】。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临床实践指南,可以作为抗抑郁治疗的手段之一。在重度抑郁症(MMD)已经成为全球致残主要原因之一的现在,运动对于抑郁症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医学杂志2024年1月,》发布研究:运动可有效抗抑郁。步行、慢跑等轻度运动并非最优,力量训练、混合有氧、太极拳亦有效。研究涉及14170名受试者,评估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并考虑性别、年龄、抑郁水平。结果显示效果最佳的运动之首是跳舞此外还发现,步行或慢跑都有效力量训练对女性的影响更大,瑜伽则对男性的影响则更大。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还能增强自信心,促进病情的改善。然而,尽管运动对于抗抑郁有积极效果,但在运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运动类型的选择: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抗抑郁治疗。研究发现,像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训练等形式的运动,其抗抑郁效果较为显著。同时,针对个人情况,如性别、年龄和抑郁水平等因素,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例如,力量训练对女性可能更有效,而瑜伽和气功在男性中可能更为适用;瑜伽在老年人中可能更为有效,而力量训练在年轻人中可能效果更佳。运动强度的控制:运动的强度与其抗抑郁效果成正比。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应追求高强度的运动。相反,适度的运动强度更为重要,以避免因运动过度而导致的身体损伤或不适。运动频率与时长:患者应尽可能把握住业余时间,多进行运动。然而,运动时长应得到合理的控制,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持续一定时间,这样的频率和时长通常被认为是合适的。个人身体状况考虑: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患者都应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顾问的意见,以确保运动计划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对于已经患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更应谨慎选择运动方式。心理状态的调整:运动不仅是身体上的活动,也是心理上的调整。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尝试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不适或情绪低落,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专业帮助。 总的来说,虽然运动对于抗抑郁有积极效果,但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运动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运动的同时,还应继续接受医生推荐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精神药物是指那些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亲和力,服用后可以对紊乱的大脑神经化学过程进行调整,达到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紊乱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精神科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治疗用途。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精神科药物及作用解释: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主要作用是增加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它们可以有效缓解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等等):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其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它们通常副作用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主要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并且在治疗合并糖尿病或周围神经痛的抑郁症患者方面相比其他抗抑郁药物更有优势。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神经递质的降解,从而提高其在脑内的浓度。这类药物对某些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潜在的副作用和饮食限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等等。。。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氟哌啶醇):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的过度活跃,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但它们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除了阻断多巴胺受体外,还对其他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有调节作用。它们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和认知功能也有改善作用,且锥体外系反应较少。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的搭配使用,在精神科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尤其在治疗某些复杂或难治性精神疾病时。抗焦虑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产生镇静、抗焦虑、催眠和抗惊厥效应。它们常用于急性焦虑发作和失眠的治疗。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通过部分激动5-羟色胺1A受体,减轻焦虑症状。这类药物通常不会引起依赖性和戒断症状。抗躁狂药物:锂盐(如碳酸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和再摄取,稳定情绪,减少躁狂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有时也用于躁狂症的治疗,通过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躁狂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科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且不同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虽然精神科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治愈精神疾病。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结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综合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精神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确实多种多样,且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嗜睡与疲劳:许多精神类药物可能导致嗜睡和疲劳感。头晕和头痛:这也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反应之一。震颤和肌肉僵硬: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肢体震颤或肌肉僵硬的症状。运动障碍:如静坐不能、帕金森综合症样症状。消化系统问题:恶心和呕吐:药物刺激胃肠道可能导致这些不适。食欲改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或减少。便秘或腹泻: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心血管系统影响:低血压或高血压:药物可能影响血压的稳定。心电图异常:如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内分泌和代谢变化:血糖升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血脂异常:影响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或勃起障碍。情绪和行为影响:情绪波动: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或易怒。焦虑与失眠:部分药物可能引发焦虑症状或失眠。依赖性: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依赖性。眼部问题:视力模糊:一些药物可能影响视力。干眼症:导致眼部不适。皮肤问题:皮疹或瘙痒: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光敏性:增加对阳光的敏感性。其他:口干:影响口腔湿润度。尿潴留:影响排尿功能。肝功能异常:长期服药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 请注意,副作用的出现和严重程度因药物种类、剂量以及个体差异而异,随着治疗的过程也会逐渐消失;所以不需要过度的担心。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异常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那么在日常门诊中,有一些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的问题,拒绝服药,导致疾病加重。打个比喻:假如你的房子失火了,而你有一个灭火器,你会因为担心灭火器的喷出物污损房间、而拒绝用它扑灭大火吗?转化成现实:假如你的疾病正如大火,在侵袭你的生命。而药物是可以扑灭大火的灭火器,它的副作用则是其喷出物造成的房间污损。所以,难道你会因为害怕房间污损而眼看着你的房子烧成灰烬吗?
近期,JAMAPsychiatry和Nature旗下的MolecularPsychiatry不约而同发文,通过多达几十万人的大样本研究,探讨晚睡与精神健康尤其是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在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的生物钟为了适应自然的昼夜节律,会在一个相应的时间段内(比如24小时左右)震荡。而我们的身体代谢——包括神经内分泌——会根据这个生物钟来运作,比如在某个时间段分泌某种激素或释放某种化学因子,来帮助或者促使我们完成神经活动以及其他代谢活动。在这个层面,目前研究发现,人类当中有两种类型的生物钟,一种是早睡早起“百灵鸟”型,一种是晚睡晚起“夜猫子”型。前者的生物节律更加接近自然节律,与正常日照循环的相位差不太大。而后者的生物节律相位较长,导致与自然节律出现了相位差,因而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当然,“夜猫子”型的节律并不是夸张到了昼伏夜出或者半夜两三点还在蹦跶,现有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晚睡型和早睡型之间的相位差大约是2小时。所以如果长期半夜两三点没有睡觉,并不是因为昼夜节律是夜猫子型,可能是出现了严重的生物节律异常,需要治疗。除了生物节律之外,在大规模电气化的当代社会,还存在着社会节律——普遍存在的夜间光照让原本的自然光照时间大幅度延长,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律被打乱。这种状态使得生物节律和社会节律之间出现了时间差,这样的时差导致了相当多的睡眠问题——尤其对晚睡型节律者。JAMAPsychiatry和Nature旗下的MolecularPsychiatry发布的两篇研究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早睡型生物节律的人,精神健康情况更好,后者的研究提示,这一类人群比晚睡型健康程度高29%。在JAMAPsychiatry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两家大型基因库的84万例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拥有早睡型基因的人,其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较平均水平下降23%,统计数据显示,这部分人睡眠时间中位点每提早1小时(该研究全人群睡眠中位时间点为3点,平均睡眠时间段为夜间11点到次日早晨6点),风险因素可下降为原先的0.77(95%置信区间:0.63-0.94)。研究者将研究范本缩小为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onDisorder,MDD)临床诊断的患者之后,这一趋势依然奏效。这篇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拥有早睡型基因的人,发生MDD的风险更低一些。在MolecularPsychiatry的研究中,这个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份研究中,研究者调研了449,660基因数据库样本,其中62.6%为早睡型。在这份调研中,早睡型人群的特征显示为女性、较低的BMI、吸烟者较少。研究者统计发现,早睡型人群与晚睡型人群相比,抑郁症状出现的风险为0.79(95%置信区间:0.77-0.81),抑郁障碍风险为0.84(95%置信区间:0.82-0.88),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ompositeInternationalDiagnosticInterview,CIDI)和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PHQ)9诊断标准下的抑郁障碍严重性出现下降,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sedAnxietyDisorder,GAD)发生风险为0.83(95%置信区间:0.79-0.87),焦虑障碍严重性也同样下降。也就是说,早睡型的人群,抑郁、焦虑的风险较晚睡型更低,发生疾病后其病情严重性也更低。另有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群发生精神分裂症和ADHD的风险更高。晚睡型生物节律者,本身其节律相位就比自然节律更长,也就是如果要适应其自身的生物节律,那么他的作息会和自然光照节律产生一定量的错位。而同时自然光照节律又影响人类的代谢调节。晚睡型生物节律者,本身其节律相位就比自然节律更长,也就是如果要适应其自身的生物节律,那么他的作息会和自然光照节律产生一定量的错位。而同时自然光照节律又影响人类的代谢调节。也就是说,晚睡型节律者其生物节律和自然节律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而不像早睡型节律者,生物节律基本与自然节律吻合。在这种错位之下,晚睡型节律者的精神健康风险因素本就已经升高。目前的社会节律总体要求早起,这一节律更适应早睡型节律者的需要,使得晚睡型节律者被迫早起,形成一种强制的时间差,甚至出现严重的睡眠不足、形成睡眠债务、导致发生睡眠障碍以及种种情绪障碍甚至精神病性疾病。如果晚睡型节律者尝试在周末补眠,偿还睡眠债务,则会在之后的工作日进一步导致节律紊乱。研究人员发现,周末补眠的晚睡型人员可与工作日形成3小时的时差,且睡眠时间远高于工作日。比较幸运的是,总人群当中,早睡型人群数量偏多,且随着年龄的改变,人类的生物节律会发生改变,一些青春期或青年期为晚睡型的个体,在年龄增长之后,生物节律会逐渐转向早睡型。有研究表明,晚睡型人群当中,男性占比更高,因此总人群统计显示,男性睡眠类型通常比女性晚,但是到40-50岁以后,这个差异会消失。但是,对于早睡型人员来说,如果被迫晚睡,同样也会发生精神健康受损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已经观察到,睡眠和生物钟中断或紊乱,将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人的警觉性、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决策等高级执行功能会受损。昼夜节律受损,将会影响神经代谢,导致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递质系统的节律活动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情绪障碍。而由于部分精神疾病,比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本身与失眠高度相关,反过来又将进一步破坏昼夜节律和睡眠节律,使得神经内分泌进一步受到影响,发生恶性循环,加重疾病。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2019年发表于LancetPsychiatry的研究显示,中国人当中精神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6.6%(95%置信区间:13.0–20.2),尽管相对较低,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患者数量巨大,达到了2亿3千多万。其中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7.6%(95%置信区间:6.3–8.8),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6.8%(95%置信区间:5.8-7.8),都在1亿左右。精神健康与环境和人类行为有较大关系。社会节律要如何更适应人群的生物节律,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这甚至超越了医学范畴的庞大课题。参考文献:[1]JacquesTaillarda,,PatriciaSagaspea,PierrePhilipa,St´ephanieBioulac.Sleeptiming,chronotypeandsocialjetlag:Impactoncognitiveabilitiesandpsychiatricdisorders.https://doi.org/10.1016/j.bcp.2021.114438[2]DaghlasI,LaneJM,SaxenaR,VetterC.GeneticallyProxiedDiurnalPreference,SleepTiming,andRisk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JAMAPsychiatry.PublishedonlineMay26,2021.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1.0959[3]JessicaO’Loughlin,FrancescoCasanova,SamuelE.Jones,SaskiaP.Hagenaars,RobinN.Beaumont,RachelM.Freathy,EdwardR.Watkins,UsingMendelianRandomisationmethodstounderstandwhentherdiurnalpreferenceiscausallyrelatedtomentalhealth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1-01157-3.[4]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67892?locale-attribute=zh&[5]YueqinHuang,YuWang,HongWang,ZhaoruiLiu,XinYu,JieYan,YaqinYu,ChangguiKou,XiufengXu,JinLu,ZhizhongWang,ShulanHe,XiangdongDu,YueWu.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China:across-sectionalepidemiologicalstudy.LancetPsychiatry2019;6:211–24原创: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被称为“肠脑轴”。这个概念指的是肠道和大脑通过神经、免疫和代谢途径之间的双向沟通。肠道与大脑通过迷走神经进行直接的沟通。这条神经传递肠道中的信息到大脑,同时也把大脑的指令传回肠道。这就是为什么情绪和压力可以影响肠道功能,如紧张时可能出现胃不适。肠道中的细菌群落(肠道菌群)对整体健康和大脑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神经递质,调节着大脑的神经活动和情绪状态。研究发现,肠道炎症、菌群失调和肠道渗透性增加等问题可能与抑郁症、焦虑症和自闭症等脑部疾病有关,保持肠道健康,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减少压力,可能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