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抽动障碍关注日“关注抽动,为爱前行”之科普系列——抽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抽动障碍治疗的总体目标:不是为了完全控制症状,而是减轻症状,和不再产生进一步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波动性是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各位家长了解并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孩子症状稍有波动就紧张并质疑药物作用,从而加重患儿及家庭成员焦虑情绪,甚至要求频繁换”最好”的药物,结果更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到底要不要调整治疗方案是需要和医生共同评估孩子的病情变化,从而决定是否调整药物。 抽动障碍具体治疗方法: 轻度:主要心理疏导,密切临床观察。中重度: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并重。 伴有多动,冲动,强迫等共患病:需要精神科等多学科指导下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的非药物治疗在抽动障碍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心理疏导贯穿整个治疗中。 心理疏导:是对家长和孩子二者同时进行心理指导,首先认识这个病,淡化抽动症状,消除病耻感,其次消除抽动障碍的危险因素:沉溺于电子产品、不合理的家庭管理方式、合并感染、不良的情绪心理及饮食习惯家庭环境等等,最后指导家长树立对抽动障碍孩子系统而长期管理的信念。 行为干预:包括习惯逆转训练(一线行为干预治疗)、放松训练、自我监督、阳性强化等等,行为干预的治疗需要家长和孩子在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做的过程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往往能配合的孩子才能完成,具体方法要在治疗过程中摸索适合孩子的具体方法,即个体化方法,否则适得其反。 总之,只有家长认识心理行为治疗在抽动障碍中重要性,才能在医生指导下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让我们的孩子获益并健康快乐成长。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 2016-11-03 中华医学网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厥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 ℃,腋温≥38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史。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如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应寻找其他导致惊厥发作的原因。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主要系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以及个别非感染性的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本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同卵双胎同病率高于异卵双胎(62%比16%)。 临床诊断及评估 1 诊断: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情况见表2。单纯性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24 h内无复发,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占20%~30%,发作持续时间长或为局灶性发作,24 h内有反复发作,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热性惊厥持续状态(FSE)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及以上。Hayakawa等对381例发热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病因分析显示,81.6%为FSE,6.6%为脑病或脑炎,0.8%为脑膜炎,7.6%为癫痫,3.4%为其他原因。因此对FSE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病因。 2 鉴别诊断: 热性惊厥应与发热寒战、婴幼儿屏气发作及晕厥等鉴别。以下情况不应诊断为热性惊厥:既往有癫痫病史者因感染诱发惊厥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脑病、新生儿发热伴惊厥、全身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传代谢病所致的惊厥。 3 辅助检查: 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为明确发热的病因,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相关建议和推荐见表3。应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辅助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包括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应常规检查,目的为明确发热原因及鉴别常见的惊厥病因;(2)病史和体检如提示颅内感染,患儿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3)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不需常规进行脑电图或神经影像检查;但局灶性发作或有局灶性神经体征者应进行脑电图及神经影像检查。在热性惊厥发作后1周内,脑电图监测可见痫样放电或后头部非特异性慢波,不能用于热性惊厥的复发或继发癫痫的预测。因此在热性惊厥急性发作期,不推荐进行脑电图检查来评估。对于有继发癫痫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热性惊厥及FSE患儿需要检查和随访脑电图。局灶性发作伴有脑电图局灶性痫样放电可作为癫痫发生的预测指标。对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寻找病因:头围异常、皮肤异常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持续数小时。对相关脑病变的检出,通常MRI较CT更敏感,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FSE的患儿急性期可能发生海马肿胀,远期则可能引起海马萎缩,并可能导致日后颞叶癫痫的发生,必要时应复查头颅MRI。 4 复发风险的评估: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复发率为30%~40%,多在发病后1年内复发;≥2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50%。复发的危险因素:(1)起始年龄小(30%,3项危险因素者>60%,4项危险因素的复发率>70%。年龄越小,复发风险越高,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50%的复发可能,而首发年龄大于3岁者复发率降至20%。FSE与单纯性热性惊厥相比,其再发为FSE的风险明显增高,表明长时程热性惊厥发作后易再次发生惊厥持续状态。头颅MRI异常者复发风险增高3.4倍。 与热性惊厥相关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略) 治疗与预防 热性惊厥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间歇性预防治疗及长期预防治疗。需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和家长意愿进行综合评估与选择(表4)。 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1~3 min,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尽快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是一线止惊剂。如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也可满意发挥止惊效果。对于FSE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极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积极退热,寻找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热性惊厥急性期的处理流程见图1。 图1 热性惊厥发作急性期处理流程 2 间歇性预防治疗: 指征:①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或②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在发热性疾病初期间断足剂量口服地西泮、氯硝西泮或水合氯醛灌肠,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有报道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间歇性用药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间歇性用药对预防复发疗效欠佳。 3 长期预防治疗: 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不推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FSE、复杂性热性惊厥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癫痫高风险的患儿,可考虑长期抗癫痫治疗。用药前应和监护人充分沟通,告知可能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虽然研究证实长期口服苯巴比妥与丙戊酸对防止热性惊厥复发有效,但临床应权衡其利益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长期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评估。 健康教育与长期管理 1 健康教育与指导: 需要对家长进行热性惊厥疾病诊断、防治及管理的系统性指导,减轻家长对疾病的焦虑和担忧,并掌握热性惊厥家庭救治的基本知识。重点强调以下内容:(1)热性惊厥的疾病特点: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发热和神经系统易感性相关,虽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为3.0%~5.0%,但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2)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没有证据表明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可降低远期癫痫发生率或改善远期认知结局,但根据惊厥发作频率、程度并结合家长治疗意愿,可给予阶梯式预防治疗。(3)热性惊厥的复发与疾病预后:复发与首发年龄相关,小于12月龄婴儿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后复发率高于12月龄以上幼儿;两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后不管发病年龄,复发率为50%。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生率仅轻度增高,为1.0%~1.5%;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生率增高。(4)惊厥发作期的家庭处理:多为短暂的自限性发作,家长应镇定,将患儿予侧卧位平躺防止意外伤害,不应刺激患儿,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若发作超过5 min或发作后意识不清需尽快就医。 2 疾病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退热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而且退热药物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应按常规使用退热药物,不应过分积极。在处理惊厥的同时应积极查找发热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防止惊厥的反复发作。 预防接种是疾病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热性惊厥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如三价灭活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百白破、麻风腮疫苗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其惊厥发生主要与自身遗传机制有关(如SCN1A、PCDH19等基因突变等),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由疫苗诱发的热性惊厥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热性惊厥,在发作严重性、复发率、远期预后等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应告知家长一些疫苗可能会引起发热并导致惊厥,但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患儿将面临更大风险,其预后可能更严重。 小结 热性惊厥为年龄依赖并伴随发热的惊厥发作,应注意与颅内感染等其他导致惊厥的疾病鉴别,同时鉴别热敏感相关的癫痫综合征。应根据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选择性的辅助检查。对有热性惊厥病史或家族史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复发的风险。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不推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应对热性惊厥患儿家长做好病情宣教与健康指导。
经常有家长拿着孩子有异常放电的脑电图报告单,焦虑地来就诊或咨询:我的孩子是不是得了癫痫? 这些孩子做脑电图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发热抽搐,脑炎抽搐、抽动症、抽搐发作及抽搐样发作等等,还有其他原因检查。那么脑电图有异常放电到底是不是癫痫?首先明确什么是癫痫?诊断条件是什么?。癫痫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符合如下任何一种情况可确诊为癫痫:1、至少两次间隔24小时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2、一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并且在未来10年内,再次发作风险与两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后的再发风险相当时(至少60%)。由此可以看出,癫痫的诊断是以临床是否有“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 为主要依据,并没有以“脑电图是否有异常放电”为依据。例如孩子每次抽搐发作都伴有38℃以上的体温,临床医生诊断为热性惊厥,而脑电图有异常放电,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诊断有误!因为每次发作都有发热诱因,诊断癫痫依据不足!本文系宋西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癫痫的病因一旦孩子得了癫痫,家长往往疑惑: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家里大人没有人患癫痫,孩子怎么会有癫痫呢?其实癫痫的病因并非都与遗传有关。癫痫的病因也很多,临床上大体将其分为三类: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特发性癫痫:是指可能与遗传有关外,根据现在的一般诊断技术找不到大脑结构上的异常和代谢异常。这种情况孩子的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家族中可能有癫痫患者。 症状性癫痫:具有可疑或者已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临床多种多样,如感染、缺氧、发育畸形、肿瘤等等。这类癫痫的孩子可能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问题。 隐源性癫痫:推测为症状性癫痫,但运用目前的知识未发现病因,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病因可能逐步被发现。这类癫痫占大部分。
昨日一位家长带着8、9岁的女孩来就诊。家长:孩子2年前因为1~2年抽搐两次在山西一家癫痫专科诊断癫痫吃药,3个月前又犯了1次,这次到你们这想来确诊一下。我问:吃什么药?家长: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拉莫三秦,每样每次1片,每天2次。我说:孩子只发作了3次吃这么多药物不合适,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最好把药物减几个。家长:你检查完确定是癫痫的话,我们回去还要吃山西那个医院的药,那边一次开了3年的药,还有1年的药没吃完呢,吃完药,那边让再做一次手术治疗。我说:那家医院治疗太不正规了,你为啥还要在那边治疗?。家长:我有亲戚在那就那样治疗,人家现在都不犯病。和这位家长交谈后,我沉思了许久:孩子患上癫痫这种病,家长到底该怎么选择药物治疗?首先明白癫痫的治疗原则。1、尽量单药治疗,第一次单药治疗确实无效时,再考虑合理的联合治疗。2、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或者癫痫综合征选用药物。3、简化服药方法。根据药物半衰期给药,分配好服药间隔。4、必要的药物浓度监测,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和临床效应调整剂量。5、规律服药。合理换药或停药,避免自行调药、停药以及滥用药物。6、定期随诊。注意不良反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7、始终突出治疗的个体化原则。总之癫痫的治疗目标是完全控制发作,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是指儿童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常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自伤行为及品行障碍等心理行为问题。中重度抽动障碍,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对家庭、社会及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抽动障碍正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患儿家长往往焦急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怎么治疗?药物有没有不良反应?药物会不会伤害孩子大脑等等问题。抽动障碍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目前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轻度患儿以心理行为治疗为主。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至重度的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药物治疗缺少严格的实验研究和循证依据,另一方面部分患儿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差、药物疗效不佳等,因此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非药物治疗作为综合治疗越来越来受到重视,心理行为治疗成为改善抽动症状及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伴有多动,冲动,强迫等共患病,需要精神科等多学科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一、心理治疗:对象包括患儿,家长及老师。告知患儿家长及老师,抽动症与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躯体疾病一样,虽然会导致不适,并且症状容易波动,但多数预后良好,症状多数在青春期后会逐渐消失,即使不能痊愈,遗留部分症状也很少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鼓励患儿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尊心。1、家庭的干预:对家长的心理干预很关键。许多家长误认为抽动是孩子的一种不良习惯,希望通过严格管理来改善,家长管教过严、过于挑剔、苛刻、多否定、过分干涉和要求超过实际水平等可加重抽动症状。因此,对家庭的干预尤为重要。正确对待患儿,既不视其为故意出洋相而加以训斥、批评、惩罚,也不以“患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家长自身常存在焦虑、强迫等情绪问题,在管理患儿时容易走极端。家长应配合医师的工作,家长不要强调难治性,不要过度关注,不要频繁变换医师,也不要过分溺爱,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患者心理支持:目的是帮助患儿学会应对症状发作。由于抽动症状特别是发声抽动容易引起他人关注,患儿担心同学和老师另眼相看,甚至产生自卑羞愧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对患儿的损害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因此,要从心理上消除患儿的困惑和担心。3、学校干预:应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宣传抽动障碍的基本知识,倡导像关心躯体疾病儿童一样关心、包容患儿,鼓励患儿参加正常学校学习和课外活动,不要歧视和嘲笑患儿。考试、课堂提问及剧烈活动有时会加重症状,老师可适当减少患儿相应活动,个体化对待患儿。二、行为干预综合行为干预抽动障碍作为抽动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目前绝大多数应用的药物治疗相比疗效更显著,也更持久。患儿年龄越大、治疗接触越多、共患病越轻,行为治疗的疗效就越好。多种行为干预方法已应用于治疗抽动障碍,并已取得良好疗效。方法主要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效应预防的暴露、放松训练、正性强化、密集消退法、自我监督。下面对这些方法做简单介绍1、习惯逆转训练:治疗中,需要患儿具有发现抽动症状和抽动先兆的能力,直到能准确掌握。治疗师帮助患者选择一种身体上与抽动症状相矛盾的行为,在出现抽动欲望或开始抽动时,有意识的实施这种行为。用比较理想的动作为对抗反应,比较隐蔽,不易让人发现,患儿维持这种行为至少1min或直到抽动冲动消退。这种训练能阻止抽动发生。目前证明习惯逆转训练是最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2、效应预防的暴露:患儿暴露于先兆感觉从而阻止抽动症状出现,理论依据是当个体习惯于先兆冲动,并学会容忍抽动不发作所致的不适时,抽动频率减少。3、放松训练:目的一是放松肌肉,二是缓解焦虑。由于抽动症状会因负性生活事件或环境因素影响而加重,部分患者合并焦虑障碍。当患者焦虑情绪加重时,其抽动症状也加重,放松训练常可减轻焦虑从而减少抽动。4、正性强化:帮助患儿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只要患儿的抽动症状有些减轻,家长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患儿逐渐消除抽动症状。5、密集消退练习:要求患儿主动重复其抽动症状,1min内重复数次。原理是通过反复重复抽动症状,引起反应抑制或产生疲劳,导致症状消退。6、自我监督:是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刻意注意自己的抽动症状,按时间不间断地记录抽动行为频率,通过提高自我对抽动症状的觉察,从而减少抽动频率。行为治疗已被公认为是对抽动障碍有效的疗法,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与精神药物干预相似,行为治疗同样需要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指导治疗,另一方面患儿由于年龄不同,理解配合能力差异大,应个体化应用不同方法,否则适得其反,甚至加重抽动症状!行为干预作为抽动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症状,然而该项疗法的传播应用仍有不小的障碍。有研究对比20例儿童随机接受视频会议或传统的面对面综合行为治疗,结果显示这2种方法实施均有效,无明显差异,表明视频会议式综合行为治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另外通过互联网的远程慢性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可行性强,并降低了治疗成本。临床发现,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及症状变化与饮食因素有关。食用色素、添加剂和饮料、食品中铅含量高及缺铁等可加重抽动症状,原因可能是食物中某些成分消化吸收后,能与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系统相互作用,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因此,饮食调整在抽动障碍干预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总之,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方案要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分型等综合考虑,对于症状轻、不影响生活和学习者,心理行为干预即可,无需药物治疗;对于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学习者,需要积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尤其要重视心理行为综合治疗。二〇二二年三月
抽动障碍患儿家长常常疑惑的是:我家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发育性疾病,病因目前并没有阐明,研究提示抽动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器质生理生化及环境等因素在儿童发育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家长的疑惑医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1、遗传因素:本病可有家族成员聚集性,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某个明确的遗传物质与抽动障碍有关,因此说抽动障碍具有遗传易感性。这就是就诊过程中医生常常会问到“家里有没有其他人小时候或成人后有类似症状?”的原因。 2、器质性因素:目前研究部分抽动障碍的患儿可能存在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也可能存在围产期损害,如产伤、窒息、重度黄疸等;研究更多是颅脑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特殊部位发育异常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原因,但大部分患儿一般影像检查检查正常,功能影像可以发现这些部位葡萄糖代谢异常。这些器质性损伤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抽动的症状,这就是治疗中重度患儿选用神经递质类药物的原因。 3、躯体因素:往往起始由于局部激惹而产生抽动,如结合膜炎、倒睫、眼结石等刺激引起眨眼,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临床上抽动障碍的患儿呼吸道感染后抽动症状容易反复加重,当感染消除后,抽动症状也会缓解,因此,应该注意护理,避免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4、社会心理因素:儿童由于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亲人死亡、教育方式不当、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患儿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5、免疫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组β溶血链球菌感染和社会心理压力激活免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或者激活外周免疫反应,引起多巴胺等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强继而引起抽动症状,研究也表明抽动障碍、强迫症等发病和恶化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看到这里,家长就会理解临床就诊时医生为什么要做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0)等血的检查。 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产生抽动的副作用。 总之,抽动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是多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临床治疗没有特效的方法,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心理行为及药物治疗等等。
2016-11-12 宋永言 丁香妈妈 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健康少生病,一旦宝宝生病,则全家地动山摇,是让每个家长都头疼的事,所以,经常有妈妈在苦苦求索,怎样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少生病,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尝试了各种偏方,但事实证明,蛋白质粉、氨基酸液、丙种球蛋白、牛初乳等都没有证据能提升正常孩子的免疫力。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诸如牛初乳等各种保健品上,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起居,通过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宝宝免疫力的成熟。 那么问题来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少生病? 宝宝比大人容易生病,往往是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 「免疫系统」,是由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分子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精密复杂的防御网络,能够对抗病原微生物对身体的入侵、预防疾病。 人的免疫力不是生下来就很完善的,而是逐渐在实践中发展成熟的,孩子们由于免疫功能的不完善,相比大人更容易生病;而等宝宝大一点了,比如进入幼儿园开始群居生活了,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生病次数又会多一点。 想让宝宝少生病,就要帮助宝宝促进他们的免疫力成熟。 下面介绍的这 8 个办法,可以简单有效的促进宝宝免疫力的成熟。 增强免疫力?请用这八招 1 坚持母乳喂养 健康从娃娃抓起,免疫力从母乳开始。相比于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能够获得正常而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智力水平,发生感染、过敏等疾病的风险更低。 母乳,特别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增强免疫力的物质。 而且这些免疫活性物质不会被胃液破坏,可以直达肠道、被宝宝的身体吸收,为宝宝在出生后建立起第一道免疫防线。千万别以为初乳看起来黄黄的很不干净,其实营养是最棒的,别听谁瞎说就挤出来丢了。 此外,越早开奶,孩子接受的初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浓度越高,推崇的母乳喂养理念是在产后 1 小时之内,就让孩子趴在妈妈的胸前喝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至 6 个月,持续母乳喂养到宝宝 2 岁。 2 按照流程接种疫苗 母乳能够刺激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让它发挥适当的防御功能,不过,这属于被动免疫,是宝宝从妈妈那里借来的免疫力,只能保护宝宝 6 个月的时间,要想宝宝能获得更持久的主动免疫功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疫苗接种。 之前的问题疫苗事件,让许多家长对接种疫苗变得惶惶不安,其实不必因噎废食,接种疫苗对预防疾病的作用是肯定的,能够降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选择通过正规医院、正规渠道而来的疫苗都是安全的。 疫苗接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少量接触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它能够刺激宝宝免疫系统产生少量抗体,但是又不会严重到发生疾病,假如宝宝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病菌,身体的免疫系统就能够很快地识别它并作出防御反应,好比就是免疫系统做了「演习」。通过接种不同疫苗,宝宝就能逐渐习得对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3 保证充足的睡眠 整个家庭都应该把孩子的睡觉当成大事来对待,到点儿了就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睡觉的环境。如果家长做不到, 就别怪孩子为什么不肯睡。 一般来说,新生儿需要 14~20 小时睡眠,1~6 岁儿童需要睡 11~14 小时,7~10 岁则需睡 10 小时。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帮助长个儿,还能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得到及时的休整和复原。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正常的生理节奏,干扰宝宝的消化功能、免疫功能、情绪等多方面,所以睡不好睡不足的孩子通常精神情绪都不好。 4 不挑食,保证营养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要增强身体免疫力,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饮食均衡、营养丰富,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需要。 在宝宝 6 个月之后,及时给他添加辅食,让他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平时也注意不要挑食,保证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主食都有摄入。 此外,对于一岁以前的宝宝,奶类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如果已经在一岁前断了母乳,可以选择与母乳相近的配方奶,来保证营养。 5 走到户外,多运动锻炼 研究显示,坚持规律的不过分剧烈的运动,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免疫力自然也随之提高。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和宝宝的不良情绪,而且宝宝的心思都花在体力运动上了,发脾气耍小性子的机会就少了啊。 所以,天气好的情况下,不妨带宝宝到户外玩一会儿,锻炼动作协调性、培养与人交往能力,释放他的能量,也让他少量接触一些病原微生物,锻炼自己的免疫系统。 6 不滥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觉得宝宝感冒了、手足口病了,不用抗生素就没法治好,所以要么擅自给孩子用家里已有的抗生素,要么求着医生给开抗生素用,而且越贵越好不惜成本。 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没必要的,因为儿童很多常见感染是病毒性的,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疾病治疗并没有效果,反而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细菌和环境稳态,导致各种失调的情况,自然就会容易生病。 而且宝宝的身体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宝宝产生耐药性、以后真需要的时候效果不好,还可能对他的肝、肾甚至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因此,给予宝宝抗生素治疗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别擅做主张。 7 坚持补充维生素 D 很多营养元素都可以通过均衡膳食、丰富食品种类得到足量补充,但是目前只有一种是例外的,2016 中国膳食指南已经明确指出应该补充维生素 D,综合国情分析,我们推荐从孩子出生后 2 周开始,每天补充 维生素 D 400 IU 直至青少年甚至成年。 维生素 D 参与调节体内钙浓度,能强化骨骼,并对机体预防感染及提高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是人体生理必需的物质。 但日常饮食中维生素 D 含量较少,它只能由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但宝宝皮肤娇弱不宜长时间日晒,现代成人也因为大气污染、高楼遮挡等原因,无法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所以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 8 勤洗手注意卫生 最重要的动作就是洗手,这是最简单有效价廉物美的防御方式,诸如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来要洗手,不洗手就不能吃任何东西。 家里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抑制尘螨等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有害病菌的数量; 在疾病流行季节,家长要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并避免和患传染病者接触。 「不干不净不生病」?别太当真 之前也有种说法是「不干不净不生病」,但是这种说法目前尚有争议,毕竟程度很难控制,所以我们不做推荐。 卫生清洁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走向极端,不要因为担心宝宝接触脏东西而整日如履薄冰,让宝宝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摸,要知道即使日常清洁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实现完全无菌的。 正确的做法是: 做到一般的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不必吹毛求疵。因为怕脏而限制宝宝的活动,反而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展,家长切勿因噎废食。 总之,采用科学健康的带娃方式,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自己的抵抗力,这比任何外界借来的保护伞都要强大,能帮助他更好地对抗外界病源,远离疾病困扰,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