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阴茎,从字面理解即,阴茎很小看不到。实则为阴茎周围皮下脂肪很厚,阴茎皮肤发育不良,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发育欠佳,阴茎体不能进入到阴茎皮肤及包皮腔内。我们来看看下面图解,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么该怎么治疗呢?1, 真性的,需要手术。即让阴茎头露出来;阴茎体部有正常皮肤附着;不影响阴茎勃起;若合并肥胖,需减肥。2, 假性的,可不手术。减肥治疗。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不少3月内的小孩颈部出现了奇怪的肿块,家长紧张得不得了,以为得了什么重病。其实这就是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这奇怪的肿块一般在小儿出生7天后出现,单侧多发,质地比较硬,摸上去小孩不疼不哭闹。等肿块消失的时候,小孩的脖子就逐渐向有肿块的这侧歪斜的。这奇怪的肿块发生在胸锁乳突肌上面的,肿块逐渐消失时同侧胸锁乳突肌就会慢慢挛缩而变短,由于对侧胸锁乳突肌没有问题,造成了头颈两侧肌肉牵拉力度不一样。变短的肌肉将小孩头向肩胸部牵拉造成了斜颈。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胸锁乳突肌缺血挛缩,目前具体的造成这缺血原因还在研究之中。斜颈会有什么不良反应?1.斜颈。头歪了,影响美观。2.头歪的一侧脸变小了。3.斜视。治疗方法?1.一周岁,尤其是有颈部肿块的3月内,可以做病变侧肿块或者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按摩。2.头位矫正,尽量将头顶部远离病变侧的肩膀,下巴歪向病变侧肌肉发生肿块的地方。3.一周岁时效果不佳者,可以手术治疗。4.术后需戴定制颈托或矫形帽1-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什么是隐睾?睾丸未能降到阴囊内,它可能在腹股沟,腹腔内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隐睾的特征,怎么样可以发现?睾丸不在阴囊里面,阴囊发育就比较差,外观可以看到一侧或者双侧的阴囊比较小,平时看不到蛋蛋在里面。可以看看下面一幅图。那么我们家孩子睾丸经常不在阴囊里面,但有时候会下来要不要紧?由于儿童提睾反射强烈,寒冷,刺激等都会导致睾丸回缩至腹股沟内,一般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比如洗澡的时候会发现睾丸在阴囊内的就不用担心。睾丸如果长时间不在阴囊内,阴囊发育会比较差有上图的表现。隐睾有什么隐患?不育。睾丸扭转,需要急诊手术。容易受到外伤。癌变。隐睾会自己好吗?我们临床上发现一些睾丸位置接近阴囊,或者正常状态不在阴囊内,但睾丸牵拉下来的患者确实有一定自愈的可能。听说隐睾可以打针下来,是不是真的?以往隐睾症在小儿6月龄内注射性腺激素,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国外有研究发现,注射药物对睾丸远期生精等功能有一定影响。隐睾该怎么治疗呢?儿童6月龄内,我们一般先观察,因为确实有极少部分睾丸下降不全的会自愈。但如果隐睾合并斜疝,并且发生过嵌顿,我们则建议早期手术。正常状态下,建议6月龄后就要考虑手术了。因为隐睾时间越长,睾丸发育越差,即使后来做了手术也会发育不良,对生精(产生精子)功能有一定影响。隐睾好不好微创手术?微创即微小切口,现在被特指为腹腔镜手术。隐睾症的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将睾丸无张力情况下固定到阴囊内或者尽可能的接近阴囊。睾丸可以手术下降的程度与睾丸的滋养血管和输精管游离的长度有关。如果隐睾所在的位置在阴囊上方可以触摸到的,可以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我们目前大多采用阴囊切口,或辅助腹股沟横纹切口;如果睾丸在腹股沟上方有时候摸到或者直接摸不到,我们则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游离的长度越大,睾丸可以下降的程度越好。高位隐睾不建议传统方法手术。医院检查不到睾丸是不是不要做手术了?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大多数隐睾,但有一些睾丸位置异常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发现的,我们还是建议要探查一下的。原因如下:1.有睾丸;2.睾丸萎缩变小;3.无睾。如果有睾丸的不做手术的话,一方面会影响对侧的功能,另一方面隐睾还是会癌变的。睾丸萎缩的话需要切除,所以手术还是必须要做的。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包皮环扎术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一种先进的手术方法,儿童和成人均宜,手术时间只要5分钟,术后可以洗浴。有微创、不出血、不缝合、低疼痛、不使用抗生素,不需要特殊治疗,护理简单,不影响日常活动愈合包皮边缘整齐美观、光滑柔软、无任何异物残留、安全可靠等优点。手术后请注意:1、结扎环上所绑结扎线绝对不能自行解开或放松,也切不可自己解脱后重绑,不可人为拉拽结扎环。万一结扎环松脱,必须立即到医院由医生处理。结扎线前端的多余包皮,约在术后6小时左右开始变黑、变薄、变硬属于正常情况。2、麻醉过后可能有部分患者感到局部有些疼痛,程度依各人痛阈高低而不同,一般人均可耐受,第二天好转或无痛感。疼痛时可口服止痛片。一般清晨患儿诉疼痛加重,系与阴茎勃起有关。3、术后部分患者的包皮可能会有些水肿,水肿情况和程度因人而异,48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待包皮环脱落前会出现再次水肿。4、包皮的白色或黄色分泌物会在环与阴茎头间堆积,似脓液有异味,包括龟头创面渗出,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如阻挡尿道口可用棉签拭去,若已经结痂,可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轻轻拭去,若痂粘附过紧,不可强行擦拭,可待其自然脱落。5、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导致包皮伤口出血或其他异常现象需尽快就医。6、术后可淋浴,不宜坐浴,当然也不要不洗浴。术后第二天开始将阴茎浸泡和涂药,外面药房有售碘伏,可每日浸泡阴茎3~5分钟,使溶液浸透包皮环,待用棉签涂于龟头创面及结扎环内外使其干燥。当然不浸泡药水也不容易发生感染。7、结扎环在2周左右自行脱落,早晚几天脱落,均属正常,脱落前可能会出现包皮红肿,流液和疼痛,属于正常现象。脱落后伤口基本愈合,但仍应注意避免暴力碰擦包皮。术后应穿较宽松内裤和外裤,过长包皮脱落后一周内,应经常将包皮上翻至冠状沟清洗,保持清洁。8、包皮环脱落后,水肿逐渐消退,由于龟头失去以往包皮覆盖,与裤头摩擦会短期有不适或疼痛感,避免穿紧身裤和剧烈活动,待完全适应后可正常活动。9、本手术术后红肿,流液,异味等情况不需要使用抗生素。10、术后饮食注意清淡,不要过补而导致阴茎异常勃起导致局部疼痛和龟头嵌顿。大龄儿童可晚间临睡前服用雌二醇,抑制夜间阴茎勃起。本文用于我院手术患者随访使用。国内包皮环扎术式各有不同,仅作参考。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题五:那斜疝最好的治疗方式是什么?答:手术治疗。问题六:什么时候手术好呢?答:小儿6月龄有斜疝越早做越好,如果生后发生过嵌顿,则不问年龄。问题七:我想小孩大一点做行不行?答:如果斜疝可复性,可以择期手术,但仍应早期进行。首先,斜疝随着年龄增长,自愈可能越来越小;其次,肠管经常突入阴囊,影响小孩行走,尤其是刚学步小儿;另外有斜疝嵌顿风险。问题八:什么是斜疝嵌顿?答:就是肠管突入腹股沟后不能消失,小儿出现哭闹,疼痛,呕吐等。斜疝嵌顿后肠管缺血,时间长则可能发生坏死,另外文献报道斜疝嵌顿后睾丸有10~15%几率会萎缩。女性患者常为输卵管和卵巢,除发生缺血坏死外,还有可能影响以后生育功能。问题九:手术需要麻醉,伤不伤大脑?答:全麻常规应用于全世界儿童手术,没有文献证据表明,麻醉损伤大脑。问题十:手术方式有哪些?答: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分为传统经典手术和腹腔镜监视下手术,目的均为疝囊高位结扎。传统经典手术为腹股沟1cm左右小切口,剥离疝囊后高位结扎,微创手术为微小3mm切口腹腔镜监视下直接疝囊高位结扎。两种方法熟练掌握后均可在10分钟内完成手术。问题十一:两种手术方法优缺点是什么?答: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均可以完成对小儿斜疝的治疗。微创手术较传统手术优点在于:1,可以探查对侧鞘状突有无闭合,虽然鞘状突未闭不一定发展为斜疝或鞘膜积液,但手术可以把这种风险降至接近为零,避免再次手术;2手术创伤小,当天可以下床行走,无阴囊水肿;3,对于使用疝气带,局部注射治疗,斜疝复发病人,可以避免剥离因输精管发生粘连而造成的损伤;对于嵌顿疝病人可以减少精索输精管的损伤。缺点:费用稍高。问题十二:会不会影响生育?答:男性斜疝患者手术,术者均会注意避免损伤精索输精管;女性患者应避免结扎输卵管。微创手术误损伤率几乎为0。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题一:我家宝宝腹股沟和阴囊内有肿块,时大时小,是不是“疝气”。答:见下图左侧腹股沟肿大的部分,即斜疝,大多数情况下是肠管突入导致的肿胀。问题二:医生你们这里有没有疝气带卖?答:我们医院没使用过这个。使用疝气带只有斜疝儿童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采用的姑息治疗方法。问题三:别人家小孩用了疝气带好了,为什么要手术?答:第一篇文章内我们可以看到,小儿鞘状突在生后6月内仍有延迟闭合的可能,所以疝气带用不用都会闭合,所以用了还不如不用。问题四:疝气带为什么不提倡使用呢?答:我们先来看一下鞘状突未闭合引发斜疝的图片,我们看到疝内口就像一个小嘴巴,“嘴皮”就是腹膜。要想治疗斜疝,就是要把这个“嘴巴”给缝起来。那么使用疝气带会有什么影响呢?皮和皮靠着一起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长在一起,除缝合以外,必须有外力作用才行。疝气带使用后使得疝环口的皮发生缺血粘连形成疤痕,我们看到精索和输精管就是疝气带压迫的正下方,如果正好受压了,后果不堪设想。看看下面图大家应该都能懂。再来一张使用疝气带后的照片,虽然斜疝治愈了,但输精管已经显示不清,恐已粘连萎缩。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转录爱爱医儿科专业讨论版版主的一篇文章,由于小儿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反应的病例不少,给广大同仁和患者家长推荐下。 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基本定义:为新生儿婴儿接种或口服卡介苗后1-8个月发生的淋巴结炎。肩部接种者注射侧腋淋巴结肿大,少数累及锁骨上淋巴结。口服接种者多发生于颈深淋巴结。一般无全身症状,逐渐自行吸收。少数可液化溃破。不需服用抗结核药。可以局部处理。病理诊断依据: ①无结核病接触史,接种后不久发生区域淋巴结病变,符合原发感染; ②无结核中毒症状和其他部位结核病,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③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不易查到结核杆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④病灶以多核巨细胞或朗汉斯巨细胞为主,干酪样变少见临床讨论与分析: 接种卡BCG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发生的红肿破溃,数星期后会结痂自愈,只有1%可引起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约1‰儿童淋巴结发生破溃,可能与个别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出现化脓的治疗:由于婴儿喂药比较麻烦,因此以HL每周2次化疗,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因为利福喷丁在血液中半衰期长,体内抗菌活性高于利福平,具有长效和高效的特点,因此更适于用间歇疗法。HL方案门诊一次处理后基本无复诊现象。个别来复诊者,腋下淋巴结肿大已近消失,来门诊咨询是否还需继续化疗问题。如此显著疗效,是因为接种BCG婴儿系初治基本无耐药性,因此达到较高的疗效有关。 卡介苗接种引起淋巴结肿大,原因与菌苗毒力,活菌数,接种技术以及个体差异有关。通过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肿大者检查,接种局部均属正常反应过程,卡痕形成较好,说明非超剂量或接种过深引起。但PPD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可能是菌苗稀释不均匀,注射时未能摇匀,菌苗聚集而引起的超剂量反应,也可能是自身免疫状态异常而引起的。卡介苗接种及其接种反应的处理 卡介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菌苗之一。它是目前接种的疫苗中,唯一可产生接种局部溃烂的菌苗,也是目前出现接种反应较多的菌苗。近年来,结核病防治人员以及实施计划免疫的有关人员,对卡介苗及其接种知识的了解不够,一旦出现卡介苗接种反应,常常是一无所措,给予错误的诊断和处理,给接种对象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社会恐慌,严重影响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下面就卡介苗做一简单的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一、卡介苗的特性 卡介苗是法国医学家A.Callmette和他的助手C.Guerin采用牛型结核杆菌,经过特殊培养基231次的传代培养,使之失去了对人体的结核病致病性,而保留其对人体免疫原性的一种减毒活菌苗。BCG是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的简写,简称为卡介苗。卡介苗接种接种可使机体对结核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用以预防结核病。 二、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结核病的免疫属细胞免疫。接种卡介苗后,使人体内致敏的T淋巴细胞。当结核菌侵入人体时,这种致敏的T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的淋巴因子(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巨噬细胞抑制移动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因子等),使巨噬细胞活化,吞噬能力增强,最后将结核菌吞噬消化。有资料认为,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结核菌的核酸,产生变态反应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脂质(腊质D等)。结核蛋白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结核抗体,但结核菌细胞膜为腊质所保护,抗体不能附着在细菌表面产生免疫反应,不能杀死结核菌。 三、接种对象 年感染率>1%时----新生儿普种。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接种对象为新生儿。 年感染率<0.2%---初种推迟至小学入学时。 四、接种技术 接种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的人员。 接种用具:1毫升注射器、4.5号针头。 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0.5厘米。 接种方法:皮内接种。 接种剂量:0.05-0.1毫克/0.1毫升。 五、接种禁忌症 发烧,体重低于2500克,顽固性呕吐,消化不良,皮疹、脓皮病、湿疹,病理性黄疸,分娩时有创伤,先天性畸形。 六、接种反应及处理 (一)正常接种的反应 1.正常反应 1)全身反应:部分儿童接种卡介苗可出现发热,37.5℃-38.6℃之间。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 2)局部反应:出现时间:初种10-15天;复种2-3天。反应过程:红肿、脓疱、溃疡、结痂、疤痕;少数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可出现接种同侧腋下、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但接种局部反应或肿大的淋巴结不超过1厘米。红肿至疤痕形成一般为1-3个月,不超过6个月。 2.强反应 接种局部的红肿硬结或接种同侧腋下、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大于1厘米;愈合时间大于6个月,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为卡介苗接种强反应。强反应的表现: 1)接种局部反应:水泡、脓泡、深部脓疡、肉芽组织增生、 2)淋巴结炎:淋巴结大于1厘米,有的可产生脓肿,溃烂。 3.处理 1)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剂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 2)局部治疗:保持局部清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治愈。 小水泡:络合碘消毒。 大水泡:注射器抽脓,必要时5%-10%异烟肼软膏、利福平外敷。 溃疡:局部消毒、 10%异烟肼软膏、利福平用凡士林纱布外敷。 深部脓肿(包括淋巴结脓肿):有波动时用消毒空针抽脓、生理盐水冲洗,注入链霉素、异烟肼溶液保留,每周一次。对深部脓疡最好切开排脓治疗,具体操作方法见《超量与皮下接种的反应的处理》。 肉芽组织增生:用消毒剪剪平。 (二)超量与皮下接种的反应 超量接种是指卡介苗的接种的量超过正常接种量,皮下接种是指将规定皮内接种的卡介苗作皮下或肌肉注射。这是由卡介苗接种工作中出现的技术差错或责任差错所造成的。 1.主要表现 1)发烧:多数37.5-38.50C,少数出现高烧。1981年楚奇(163医院)报道263名儿童将卡介苗作结核菌素试验,有260名儿童出现发烧。占98.9%。1984年张务谦(湘乡县人民医院)报道397例,将皮上划痕卡介苗作皮下或肌肉注射,体温37.60C以上者90人,占22.7%。一般在16%-60%之间。 2)部分儿童可出现下列症状:乏力、精神不佳、烦躁不安、盗汗、腹痛、间歇性关节痛、消瘦、食欲减退等。 3)接种局部反应: (1)接种局部红肿、深部脓疡、溃疡、肉芽组织增生等。 (2)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有的可产生脓肿,溃烂。 2.处理: 1)及时上报。 2)72小时内,封闭治疗:普鲁卡因2-4ml+异烟肼 50mg,扇形封闭,每日一次。 3)抗痨治疗:每公斤体重10mg/日。 4)局部溃疡脓肿、淋巴结肿大,按强反应处理。 5)手术治疗:对已产生脓肿的局部脓肿或淋巴结,采用手术治疗可大大缩短疗程。手术治疗的方法:局麻后,纵行切开皮肤及肉芽肿壁,用乳突刮匙轻轻地刮尽皮下及基底部的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尽量保持未色的皮肤,如皮肤已发紫坏死,则剪掉修齐。并用金属探针探察,如有深部瘘道同样地把肉芽组织刮掉;用5%异烟肼冲洗。 3.预后:上海市崇明县结核病防治所张志昂等报道(中国防痨通讯,1982,1:35)1980年3月将96例皮内卡介苗作皮下接种,43例局部出现冷脓疡,36例进行了外科清除治疗。 治疗效果:经外科清除后很快愈合:最早为5天。最迟为18天。平均10.6天。 (三)肺部反应: 1.正常接种的肺部反应卡介苗接种后,菌苗可很快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乃至全身。因此,卡介苗接种后的一段时期内,有部分人出现腋下等处的淋巴结肿大;有部分人甚至出现肺部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门周围血管阴影增强等反应。正常接种卡介苗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0.34%(刁友道等编著: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上海科技出版社,1966,58-75)。湖南报道正常接种120例结素试验阳性接种卡介苗的肺部反应,出现结核性新病灶2例,占1.6%。出现炎性病灶2例,占1.6%。 2.超量接种的肺部的表现 1987年陈伏初报道55人例超量接种的肺部异常发生情况 【广东医学,1987,8(2)41 】: 接种时间:1980年4月。接种剂量:0.658mg/人次。接种部位:左前臂掌侧腕上1-2cm。接种人数:55人。全部病例7个月内摄片3次观察。 3.产生肺部反应的原因 肺部纹理和肺部结构改变是卡介苗进入血循环系统后引起的肺间质或肺门区反应性淋巴管炎或肺部充血性反应所致。肺门结节是由于卡介苗进入淋巴系统后引起的一种反应性增大所致。因此,卡介苗接种所致的淋巴结反应,不能诊断为结核病,因为卡介苗接种与结核杆菌引起的病例改变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引起的病理改变是良性的,退行性的,可自然消散不留痕迹。 4.肺部反应的预后:肺部反应可随接种局部反应的愈合而愈合。 (四)全身性卡介苗感染 卡介苗接种全身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引起卡介苗接种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存在免疫缺陷所致,例如先天性胸腺缺损或发育不全的病人易发生卡介苗接种全身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类似血行播散性结核样改变。X线检查无胸腺影或比正常胸腺影小,T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下,病变部位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数因卡介苗播散或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而死亡。 (五)其他反应:诱发银霄病、局部瘢痕疙瘩、过敏性紫癜、寻麻疹、群体性癔病等。具体参阅有关资料,在此从略。 (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七、卡介苗接种效果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使接种者产生免疫作用,保护被接种者不受结核菌的感染与发病。经过七十多年的接种结果认为,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具有较好免疫作用保护效果,其保护力可达65%-95%。而对肺结核特别是成人肺结核病的预防作用十分有限。 卡介苗接种已超过半个世纪,接种人数已超过40亿,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控制或消灭了结核病,甚至有的国家或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还有回升的趋势。动物实验证明,卡介苗接种能有效地阻止结核菌从肺部的原发灶播散到肝脏和脾脏等其他器官,其作用可能是减少内源性结核菌复燃和播散,但它不能预防外源性的结核菌的再次感染和发病。因此卡介苗不是像天花、小儿麻痹症和脊髓灰质炎疫苗那样具有高效预防效果的疫苗,对肺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是有限的。但在结核病高疫情的国家或地区,卡介苗对结核病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特别是对儿童健康和生命具有高危险性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卡介苗接种仍是结核病高疫情国家或地区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措施之一。八、结核病预防新疫苗研究进展 当前结核病预防新疫苗有三个方面的研究: 1)活菌苗 至今为止,在动物实验中只有营养缺陷型的结核减毒活菌苗显示出与卡介苗相当甚至更强的免疫保护效果,但这种疫苗的回复突变率仍比较高,其安全性令人担忧。目前亦在研究构建双重营养缺陷的结核减毒活菌苗,当其技术难度大,短期内难以成功。 2)死菌苗 研究发现,非结核分支杆菌(M.vacce)进高温灭火后的菌体可以预防麻风病,甚至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力,控制艾滋病的恶化。目前,在非洲正在进行M.vacce死菌苗预防结核病的研究。 3)基因疫苗 DNA疫苗在体内表达的结核杆菌蛋白能与MHC的Ⅰ类分子结合,可以诱导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因此,DNA疫苗对细胞内寄生的结核杆菌应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但对研究的时间短,对其诱导免疫反应的确切机理及在人体内的免疫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经常有一些家长来医院就诊时很紧张,因为宝宝阴茎里面出现了小肿块,会不会是肿瘤之类不好的东西。 其实这就是包茎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尿液等刺激包皮与阴茎头产生的分泌物及表皮脱落而形成的包皮垢。类似豆腐渣一样带臭味。包皮垢集聚又会刺激局部发生阴茎头包皮炎,彼此反复循环,严重可造成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那么怎么治疗呢?包茎口狭窄不严重或包皮过长者可每日上翻包皮达到暴露阴茎头,可自然清除。也可至医院扩张包皮,但治疗过程中,回家后比较疼痛,如治疗后不能每日上翻清洗仍会造成包皮阴茎头粘连。当然包茎患者也可选择手术,可一并清除。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包茎即包皮开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包皮过长即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但开口大,可以上翻露出阴茎头。先天性包茎常见于正常儿童,婴幼儿阴茎头皮肤薄嫩,容易损伤,包茎和包皮过长与阴茎头粘连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随着阴茎生长,包皮自行向上退缩,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的粘连也会逐渐分离,并可逐渐上翻暴露阴茎头。但有一部分小孩包皮开口非常小,妨碍了阴茎的生长,有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后天性包茎常见于包皮阴茎头反复炎症刺激和外伤。包皮口形成疤痕样组织导致包皮不能上翻。这样情况很难自愈。那什么样的包茎和包皮过长需要手术呢?1,包皮口有纤维缩窄环。2,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3,5岁以后包皮口狭窄,不能上翻。4,卫生等需求。一般手术年龄呢?未发生过反复阴茎包皮炎的可待5-6周岁进行。如果为隐匿性包茎或是反复感染的可提前进行。手术方式 术式有很多种,借助的器材也各异,最终目的是术后完全暴露阴茎头,避免影响阴茎勃起或发育,卫生护理方便等等。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是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包皮环扎术较传统手术优点我在术后随访注意事项里面有介绍。有极少部分包茎患者是不适合包皮环扎的,比如隐匿性包茎,还有就是阴茎下曲畸形被误认为是包皮过长的。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有不少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阴囊特别大,家长以为蛋蛋有问题;还有一些小朋友一侧或双侧阴囊非常大,平时不疼不痒也没有变化;另外一些小朋友早上起床的时候阴囊不大,但到了傍晚阴囊却出现肿大等等。家长常非常紧张,其实这就是小儿另一种常见的疾病,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一样都为鞘状突未闭,这在我之前斜疝科普文章里面有过介绍。通俗易懂一点讲:就是小孩在出生之前,蛋蛋是在宝宝肚子里面,快要出生的时候蛋蛋从肚子里面掉到阴囊里去,但是掉落过程中从肚子到腹腔形成了个管状的小洞,叫鞘状突。这个小洞洞在小孩出生后不久就应该自然关闭了。但是有些小朋友的小洞洞比较大,肚子里面的肠管掉下来了就变成了疝气(斜疝);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呢这个小洞洞没那么大,肠管掉不下来,但是我们知道人肚子里面有少量的水对肠管起“润滑”作用的,这水在小孩哭闹,排便等等情况下从这个小洞洞被挤入腹股沟或阴囊,出现了局部的肿大。这下大家应该知道了儿童期的鞘膜积液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鞘状突,它老是“惹事”。一般来说这个未闭合的鞘状突大部分在生后不久就自然愈合了。斜疝那个洞比较大,一般6个月不好就很难好了,而鞘膜积液的洞洞比较小,一直到小儿一周岁还有闭合的可能,当然一周岁以上也有自愈的情况,几率就更低了。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阴囊肿大是不是鞘膜积液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去医院做B超;另外一种看下面图例,我介绍一种方法简化的试验,即透光试验,透光阳性即有积液。那有了这个病怎么办?一.1周岁以内,可以观察。二.鞘膜积液如果液体非常多,张力特别高,我们建议早期做手术。三.1周岁以后建议早期手术。为什么需要手术呢?影响蛋蛋发育,我们经常碰到手术时发现有积液侧的睾丸比健侧的要小,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明显。怎样手术,麻醉有没有影响呢?好吧,这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翻看我以前文章,谢谢。鞘膜积液微创方法比斜疝多一个步骤就是抽积液。会不会复发呢?这个手术复发率要低于斜疝手术复发率。复发率比较:微创鞘膜积液<传统鞘膜积液<微创斜疝<传统斜疝。这个疾病传统手术有个比较明显的情况就是术后阴囊水肿的几率比较高。< p="">为什么会复发呢?手术高位结扎了鞘状突后,鞘膜积液复发率极低,不是代表不复发。复发的情况有:局部炎症(如病毒感染,睾丸附睾炎等),外伤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和成人鞘膜积液的发生有些类似,需要做鞘膜翻转手术。本文系刘振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