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临床研究团队汇集了近千项临床试验项目,可以为各种肿瘤患者及慢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临床试验项目匹配,一个患者有多个临床试验项目可供选择。临床试验不仅为患者带来更新、更好的个体化精准免费治疗药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免费检查与治疗也最大限度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目标群体:各种肿瘤患者以及慢病患者服务宗旨:汇你我力量,为患者点希望之光联系人:林先生联系方式:15601155167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肺癌患者而言,抗癌治疗除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常规治疗以外,营养支持也是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肿瘤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关键。数据显示,大约有40%到8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治疗过程中营养摄入不足或者消耗增多,就会导致机体消瘦、贫血、营养指标降低等反应,加重治疗带来的相关毒副反应,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因此,营养治疗非常重要。营养治疗的重要性一项来自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知识治疗专委会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约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而死于癌症的患者,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几乎达到了100%!一项来自国际大样本的纳入816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体重丢失量越大,体重指数(BMI)越低,生存期越短!可见,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营养支持十分重要。恶性肿瘤患者为何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细胞是增殖很快的细胞,需要摄入比正常细胞更多的营养。肿瘤晚期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肺、脑,属于代谢比较旺盛的器官,比如占体重2%的肝脏可以消耗人体20%的能量,所以肿瘤晚期需要更高的营养支持。而且,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过度活化人体的饱食中枢,从而引起患者厌食或食欲减退,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另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损害,导致消耗增加并影响食物的摄入及消化吸收。所以,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有哪些?1.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2.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3.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4.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6.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7.限制精制糖摄入;8.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能量和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是多少?能量:卧床患者20~25kcal/(kg·d),活动患者25~30kcal/(kg·d);水和电解质:建议全天摄入的水量(包括饮水和食物所含的水)为30~40ml/(kg·d),电解质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为50%到65%;蛋白质:摄入量应超过1g/(kg·d),建议达到1.5~2g/(kg·d);脂肪:供能比例为20%到30%,对胰岛素抵抗伴体重减轻者,推荐增加脂肪供能比例。恶性肿瘤患者的食物选择有哪些?推荐食谱:谷薯类:推荐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250g~400g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例如米饭、馒头、面条及土豆、红薯、山药、紫薯等。蔬菜300g~500g,例如菠菜、西兰花、油菜、西红柿、胡萝卜、茄子、紫甘蓝、香菇。水果200g~400g,例如1~2个苹果、1~2个橙子、2~4个猕猴桃、6~12个草莓等。蛋白质100g,例如鱼虾75~100g、肉禽类50~75g、鸡蛋25~50g、大豆类及坚果30~50g、奶类及奶制品300g。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应遵循三阶梯营养治疗策略首先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要贯穿于恶性肿瘤诊疗的全过程。若患者经口进食不足时,推荐补充肠内营养,首选口服营养补充,这对于消化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非常重要。若因进食障碍等原因导致摄入不足,可考虑通过鼻饲喂养。若经口进食和肠内营养仍不能满足营养素的需求时,推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肠内营养不可行或不耐受时,给予全肠外营养。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饮食指导疲劳和乏力: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鱼等,若摄入较少,可补充一些乳清蛋白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做成果蔬汁加坚果补充。必要时可适当用一些补血养气的药膳如阿胶、黄芪、党参、当归、大枣、山药等配一些食材食疗。食欲不振:少食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用餐前适当运动或使用少许开胃、助消化食物如山楂等,必要时可服用一些增加食欲的药物,如甲地孕酮。口腔溃疡:可进食少渣半流质或质软食物,增加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以加速愈合过程。恶心呕吐可在食物中加姜汁或喝些陈皮茶、白萝卜、麦芽糖等。呕吐严重:2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脱水,经常喝清流质,如肉汤、水、果汁等。便秘:增加含膳食纤维素食物,如增加蔬菜、水果、薯类等,适当增加水分,如蜂蜜水等。腹泻:避免使用会加重腹泻的高纤维食品,如坚果、瓜子、全谷物、豆类、生的水果蔬菜等。避免使用高脂肪食物,如油炸、油腻食物。食用粗纤维比较少的蔬菜如冬瓜、去皮西红柿、煮熟的土豆等,并辅以小米粥、蛋黄米汤等食物。骨髓抑制:食用高蛋白质和养血补血的食物,如猪肉牛肉、肌肉、鱼肉、动物肝脏、黑木耳、黑米、黑芝麻、大枣、花生等,避免喝浓茶。化痰平喘:柠檬、雪梨、银耳、蜂蜜、枇杷、百合、川贝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平喘作用。肿瘤患者饮食误区误区一:不吃东西就会把肿瘤细胞饿死吗?当然不会。医学上所说的“饿死肿瘤”是使用一些抑制肿瘤细胞周围血管新生的药物,来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而不是靠不吃东西来饿死肿瘤细胞。当机体摄入营养不足时,更凶狠的肿瘤细胞会抢夺营养,使正常细胞无法发挥其生理功能,最终饿死的是患者本人。另外,目前也无任何证据表明吃的太营养会把肿瘤喂大而引起肿瘤复发转移。误区二:每天喝汤营养多?其实不然。很多患者认为“营养都在汤里”,多喝汤能补充营养,其实汤里的蛋白质仅有肉的1/15,而且脂肪还比较高,所以想多补充营养,应该汤和肉一起吃。误区三:发物不能吃。其实西医并没有“发物”的说法,中医所讲的“发物”是一些食物所含的异性蛋白质成为过敏源,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葱蒜等辛辣刺激食物,对炎性感染病灶易引起炎症扩散,以及某些激素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机能亢进代谢紊乱。所以中医所知的发物与西医并不是相同,西医没有发物的说法。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发物能引起肿瘤的复发。所以鸡肉、牛羊肉、鱼肉等优质蛋白,鼓励患者多吃。就目前临床研究来说,能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需要绝对禁忌的包括:烟、酒、霉变食物、烧烤、腌制、煎炸食物。误区四:有钱要花在买药上,花在营养上浪费。买药治疗固然重要,但如果营养跟不上,会影响常规治疗的疗效,而且可能因为营养太差最后连治疗都用不上,这种为了省小钱反而后面花大钱的例子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误区五:越贵的补品越好?昂贵的补品并不比普通的肉蛋奶更有营养,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吃,但不用过多追求。可以在专业临床营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食谱或者医疗食品。重要的还是饮食均衡,成分复杂的保健品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基本上所有保健品都未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考究。误区六:需要营养就去医院打营养针。打营养针属于肠外营养,而营养吸收最好的部位是胃肠道,经口或胃肠道给予的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保护肠道菌群,人为的营养针不能完美模仿人体胃肠的吸收功能,而且有可能会增加心肝肾功能的负担。除非出现胃肠功能衰竭、重度呕吐、肠梗阻等无法通过肠道吸收的情况,才考虑肠外营养。营养治疗要与运动相结合最后,营养治疗与运动锻炼相结合是维持肌肉功能的最优方式。运动锻炼有助于维持患者体重和肌肉量,改善患者的肌肉强度、体能,减少抑郁疲劳,改善生活质量。但运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体能来采取相应的运动,绝不要超过自己的体能。对初始和治疗阶段、进展阶段的患者,应加强营养,降低运动锻炼强度。对康复期的患者,要在加强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吸收,同时运动提高身体的肌肉量,增加抗病能力。
直播时间:2023年01月17日18:58主讲人:李琴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问题及答案:问题:请问主任右肺上叶恶性占位,病理结果为肺鳞癌,已化疗两次,化疗后副作用极大,恶心,呕吐,要化疗多少次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纯粘液癌,直接切除,用放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李主任,乳腺粘液癌,没有转移,全乳和淋巴结切除后,复发率高吗?后续应该怎么治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老师好!颈部淋巴穿刺活检是慢性肉芽肿性炎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变性坏死,是不是你是癌症。下一步应该怎么治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替莫唑胺在乳腺癌效果好吗?替吉奥在乳腺效果如何?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请问教授,鼻咽癌治疗后三年复查左颈锁骨窝淋巴结增大复发,做了淋巴清扫术后了还要不要化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主任好,T3NoM0肺腺癌,已摘除右上肺叶,淋巴类都无转移,基因检测有突变,可以吃埃克替尼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请问:患者服用奥西替尼有反应,现隔天一片,这样吃可以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李主任,怎么延长靶向药的奈药时间?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李主任好,67岁,结肠癌转移肝部有六毫米病灶,怎么治疗比较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李主任好,结肠癌转移肝部,正在化疗,怎么吃比较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全世界近一半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中国。胃镜普查措施的局限性使得我国胃癌的早诊率不足10%;大约70%的患者一经发现已为Ⅲ期或Ⅳ期,5年生存率不足30%。目前临床常用胃癌筛查标志物的缺陷及不足使其根本无法灵敏特异预测早期胃癌的发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开展的《新型早期胃癌筛查标记物VIM+CD11b+细胞比率的多中心临床推广应用》项目受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助。李琴课题组首次报道胃癌微环境中VIM+CD11b+CD16±CD11c±细胞群的存在,推测该细胞群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外周血VIM+CD11b+细胞比率已被证实为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特异、无创便捷且经济实惠的生物标记物;此筛查指标为识别胃镜精准检查群体,及国家胃癌筛查策略前移及重心下移提供了思路与手段。本项目在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通州潞河医院,北京大兴医院)推广VIM+CD11b+细胞比率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的检测规范化培训。六家推广单位成员除接受相关正规培训外,已进行了多次操作,完全熟练掌握PBMC制备、流式细胞仪检测流程及流式结果的分析,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也证实了此指标在诊断早期胃癌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目前该项目推广进展顺利,希望外周血VIM+CD11b+细胞比率早日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肿瘤筛查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