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根据国内外大宗病例分析,首次破裂的患者中有10%-15%来不及送往医院就已经死亡;即便是及时送往医院,也有35%的患者死亡。而且首次出血患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再次出血,比如血压没有控制好、情绪烦躁、用力大便、频繁咳嗽等。一旦再次出血,其死亡率就上升到60%以上,幸存者的致残率也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小动脉瘤(直径小于6mm)的6年破裂率为4%-5%左右,而大动脉瘤(直径13-24mm)的6年破裂率增加到13%,巨大动脉瘤(直径大于25mm)的6年破裂率更是高达27%。大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不仅破裂率高,治疗后(无论开颅夹闭还是介入栓塞)复发率也是高达35%-59%。资料同时显示,大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后遗症以及全因死亡率也明显增高。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巨大颅内动脉瘤的危害非常之大,其治疗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好在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的不断成熟与进步,不仅提高了治愈率,增加了安全性,也使得术后复发率降到到10%之内。
脑梗塞致病的机制是血流中断,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受损伤,超过一定时间必然导致坏死。因此,治疗脑梗塞的关键是血管再通、恢复血流,这就需要进行药物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溶栓或取栓,因为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时间窗的问题,即发病六小时之内进行药物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最好、风险最低,因此称为脑梗塞“急救黄金六小时”。据国外大宗病例统计:发病六小时内溶栓或取栓的患者,总体死亡率降低4倍、致残率降低4.4倍;而脑出血的风险增加8%左右,其中2%病情加重或死亡。患者所承受的风险远远小于自然病程本身的风险。还有,即便同样是发病六小时之内的患者,也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风险越低,所以脑梗死的治疗必须要争分夺秒,时间就是大脑。发病超过六小时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机械取栓并发脑出血的风险同比增加。不过近年来介入器械有了非常大改进,支架取栓、特殊导管取栓等手段越来越成熟,对于超过六小时甚至发病三天的患者,尤其是病情非常危险、预计残疾程度较重的,在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机械取栓,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器质性脑鸣患者查明了原因。虽然引起脑鸣的原因众多,但是相当多的疾病还是可以手术治愈的。比如,脑静脉引流不畅引起的脑鸣,几乎都可以手术治愈;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或者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鸣,也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病友的脑鸣不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而是功能性脑鸣,这就无法通过手术治疗。 即便是器质性脑鸣,大多数都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因为手术不仅要花不少钱,而且还是有风险的。除非是引起脑鸣的疾病对于生命有相当的威胁,比如颅内动脉瘤,一旦出血会有很大生命危险;或者是引起脑鸣的疾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疾病,比如脑静脉窦狭窄反复引起了血栓,并出现了脑梗塞或者脑出血;或者是合并其他并发症,比如持续难以忍受的头痛、头胀、视力下降等等,严重地影响了病友的生活,才能考虑手术治疗。而且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如下情况,应高度警惕脑血管病:1.一侧肢体阵发性或持续性的无力、活动不灵、笨拙或麻木;2.突然出现的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嘴角歪斜、流口水等;3.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或伴有恶心、呕吐等;4.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甚至完全看不见东西;或看东西只能看到一半(视野缺损),看到的东西变形或者呈条纹、波浪状;5.突然发生的看东西有重影,一侧面部麻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可以伴有或不伴恶心、呕吐;6.突然出现的爆裂样头痛,或者是难以忍受的其他形式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7.突然出现的意识不清,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续的,或者与嗜睡交替;8.突然发生的单个肢体无力,持续的或是短暂的,如手中筷子掉落,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可以反复出现;9.突然出现的四肢无力,有时甚至导致跌倒等。
所谓脑鸣,就是听到自己脑内有奇怪的声音,大多像流水声或者马达轰鸣的声音,个别病友觉得像知了叫、汽笛声、风吹声或者其他的声音。而且脑鸣的病友会非常肯定地告诉你,绝对不是耳鸣,那声音与耳朵不挨边,它在脑袋里!说起来惭愧,当时做神经内科医师都20年了,虽然零零星星地遇到病人诉说脑鸣,我对此却知之甚少,也可能是觉得脑鸣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所以没有去下功夫。直到2014年春天,我自己没有什么原因出现了脑鸣。刚一开始比较轻,只有夜间安静时出现,白天或者声音嘈杂时听不到。把脖子转到一个特殊角度时声音会最明显,很快我又找到另外一个角度会让脑鸣消失。虽然没有什么痛苦,但是经常会影响到睡眠,我才去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可悲的是,查找了很多书籍文献,脑鸣的资料少之又少,关键是也和我的情况对不上。又去请教了很多同行老师,也没有得到答案。倒是有个老中医说我是肾气亏虚、肝阳上亢什么的,但是我除了脑鸣没有其他任何不适。于是,我一度气淚,不再去书海里查找,也没有勇气问别人了。但脑鸣的存在总是使我入睡困难,总会不由自主的去考虑这个问题。记不得经过了多少个夜晚,但总是找不到答案。直到有一个夜晚,我无意中想到在此两年前,我就经常下午或者晚上出现眼球结膜浮肿,位于眼角附近。这个情况会不会和脑鸣有关联呢?!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由此我灵光一闪,想到会不会是自己脑静脉回流不畅导致的啊?第二天就去针对性地查找资料,一下子就找到了。当人体头颈部静脉的主干道狭窄或者堵塞时,血液回流不畅、颅内压增高,就会导致侧支循环的很多小静脉开放以分解压力,由此引起脑鸣,这是脑鸣最常见的原因。我很快做了一个脑静脉的磁共振MRV,证实了这个推断:双侧横窦起始部重度狭窄。此后症状缓慢加重,到2016年底出现了经常头痛、头昏沉,伴有颈部不适、眼干眼涩、经常失眠,有时出现球结膜水肿如金鱼眼。到了2017年3月,实在坚持不住了,也恰好响应国家裁军从部队医院自主择业。就又做了一个CTV检查再次证实,请来军区总院神经外科王奎重主任(我的师弟)做了手术。术中测静脉窦狭窄两侧压力差超过了15cm水柱,给我做了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术后所有症状都基本消失了。有了这个经历,我分外重视起脑鸣来。不断去查阅各种资料,也在日常接诊的病人中不断学习总结。发现脑静脉回流不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脑蛛网膜颗粒增生、脑静脉窦血栓、脑静脉瓣膜翻转,其他还包括脑静脉窦炎症、发育不全、闭锁或缺如、静脉内异常隔膜形成、肿瘤压迫等等。近几年来,接诊了不下200名脑鸣患者,大多数都找到了病因。也为其中20多位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最后提醒广大病友,绝大多数脑鸣都不需要手术,只有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症状,而且术中测静脉窦狭窄两侧压力差超过了8cm水柱的病友,才有手术指征啊!(李振博士原创科普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黑木耳、菌菇、茄子、洋葱、西红柿、芹菜、胡萝卜、核桃、杏仁、山楂、红枣、生姜、大蒜、各种豆制品及酸奶等,均有益于心脑血管疾病。粗粮、薯类、水果及蔬菜中含有膳食纤维,也十分有益。深海鱼类均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能够保护心脑。其中首推寒带深海鱼,如鳕鱼、金枪鱼、三文鱼,鲅鱼、带鱼、沙丁鱼也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查体发现未破裂脑动脉瘤的人越来越多。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很多病友茫然无措:是手术治疗还是随访观察呢?为什么不同的医生给我不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建议呢?!我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平安无事呢?为了帮助这些病友作出合理的选择,我结合自己从业二十七年的经验,也紧循最新国际指南推荐,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首先,大家要认识到脑动脉瘤不是癌症或者一般意义的肿瘤,它是血管壁上的囊性突起,其最大风险是破裂出血,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各位病友一定不要和肿瘤、转移、化疗、放疗等概念混淆在一起。其次,不是所有的未破裂脑动脉瘤都需要手术!!!根据国外的大宗病例研究,未破裂脑动脉瘤人群的年破裂率仅仅只有1%~2%,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大多数病友即便不手术,也是安全的。第三,虽然不能精准预测每位病友破裂出血的风险,但以下几条为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可:1.动脉瘤的大小:越大的动脉瘤越容易破裂,最大径大于10mm动脉瘤的破例率几乎接近100%。最大径大于5mm的动脉瘤也有较高的破例率,国内指南也推荐积极治疗。我个人的经验是:对最大径大于6mm的动脉瘤推荐治疗,对最大径小于3mm的动脉瘤基本不推荐治疗;最大径在3mm到6mm之间的未破裂动脉瘤,尊重患者的选择。2.动脉瘤的形态:形态规则的未破裂动脉瘤,比如类圆形、椭圆形,一般不容易破裂;而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如有子囊的、多分叶的、囊壁凹凸不平的,容易破裂,应该积极治疗。3.动脉瘤所在的部位:根据大宗破裂动脉瘤患者资料分析,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分叉、基底动脉顶端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而海绵窦的动脉瘤不容易破裂。4.有症状的动脉瘤容易破裂,比如动眼神经麻痹、头痛等;无症状的动脉瘤不易破裂。请广大病友谨记上面的内容,以便您和医生交流时能够抓住要点,从而获得高效的沟通。如果有治疗的指证,应尽早做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夹闭术,这是预防出血最确切的方法。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还包括家族史和年龄。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者,也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年龄较轻的患者,虽然年破裂率不高,但是乘以20或30年后的累计风险就高了上去,也可以考虑积极手术治疗。而对于动脉瘤很小、形态规则且部位也不危险者,大多可以放心大胆的随访。所谓随访就是定期复查,一般方法是前面三年每年复查一次,复查方法可以选择CTA、MRA或DSA中的一种。如果前三年复查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都没有变化或者只有很些微的变化,其后可以增大复查间隔时间,比如2年或者3年复查一次,或遵从医嘱。这部分定期复查的病友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动脉瘤增大、破裂。2、避免引起腹压增高的活动或动作,比如用力咳嗽、打喷嚏、用力解大便,尤其是要提前预防便秘!也不要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因为腹压的增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的增高可以致动脉瘤增大、破裂。3、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人在大喜、大怒、大悲时血压波动很剧烈,也很容易造成破裂。如果随访复查中发现动脉瘤明显增大或者形态改变,达到了上面所说的标准,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篇幅所限,如果您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或者交流的,可以在好大夫平台或者门诊找我。为了让更多病友看到这篇文章,也请您贵手点赞啊,谢谢! (李振博士原创科普文章,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谢谢!)
可以概括为“营养均衡有侧重,结构分配都合理。限钠补钾少油脂,清淡饮食勿过饱”。研究证实,过分偏嗜荤食与素食都不利于健康,科学饮食首先要做到营养均衡。“均”是指品种丰富多样,也就是说每日饮食中最好谷物、薯类、水果、蔬菜、乳品、油脂、鱼虾及肉类都能够包括;“衡”是指总量相对固定,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有侧重”是指在同类食物中多选择有利于脑血管的食物,如谷物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动物性食物中内脏和肥肉尽量不吃,红肉中畜兽肉整体不如鸟禽肉;红肉整体不如白肉(也就是鱼肉),而鱼肉中深海鱼好于淡水鱼。“有侧重”的另外一层含义指:并非不吃,而是少吃,如尽量少选择猪肉等红肉,而是多选择深海鱼等作为动物性蛋白的来源,但是偶尔吃一点猪肉也不为过。结构合理是指各种食物所占比例要合理,形成谷物(50%)、水果蔬菜(30~40%)、动物性食物(10~20%)的金字塔结构。营养在三餐中的分配也要合理,基本原则是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根据身体条件、所处地域及饮食习惯,推荐以下几种搭配:“343”(指早餐占三成、午餐占四成、晚餐占三成,下同)、“442”及“532”,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钠盐摄入超标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限制钠盐不仅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病,而且可以直接降低血压,对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所摄入钠盐主要来自于食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多摄入钾盐不仅可以促进钠盐排出,而且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粘稠度等作用,非常有益于心脑血管疾病。土豆、坚果、海带、紫菜、蘑菇、香蕉、橙汁及各种新鲜蔬菜均富含钾盐。此外,特种食盐如“低钠盐”、“保健盐”可以起到限钠补钾双重作用。油脂摄入过多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物性油脂自然不用说,即便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也不宜多吃。饮食以清淡为宜,尽量少吃煎、炸、炒的食物,多采用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且应食量适当,不宜过饱。
睡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每一个人,正常说来都应该有一个正常的安静的,足够的睡眠,但是某些人长期失眠是为什么呢,适合多种原因有关,首先给他的,性格有关,过多的关注太多的闲事,焦虑,为家庭的事情,我邻居的事情,为社会的事情,邻里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统统涌上心头,千头万绪,难于释怀。 焦虑思虑考虑太多,困意就不能按时到来,有的时候整夜不能入睡,第二天白天就会昏昏沉沉。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精神逐渐的衰弱下来,这就是焦虑症,有句话很有哲理: 睡前心中原谅一切, 醒来精神便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