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及其附属器官受损伤在风湿免疫疾病中非常常见的。骨损伤以关节破坏和继发骨质疏松最常见。因此,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病人要注意骨的损伤,尤其是骨质疏松的发生,比如:类风湿双手早期即可以表现为指关节骨质疏松的改变。现在我们医院能做骨质疏松相关的检查,包括血清学和影像学两方面。建议就诊时向医生咨询这方面的事宜。最终的目的就是减少骨破坏,延缓骨损伤,防止骨折发生,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1)高脂肪类: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故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2)海产类:病人不宜多吃海产品,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针对有“痛风关节炎”的病人(3)过酸、过咸类: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临床上诊断疾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因为通过血液检查是很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病情的变化、脏器的功能、体内平衡的参数等等都需要抽血化验明确。绝大多数的检测项目需要病人在当日不能吃饭的。因为饮食过后会影响体内各种指标的改变。尽管有部分化验可以在饭后检查(如血常规)。但是,还是建议当日来抽血时早上不要吃饭。一般建议在抽血当日凌晨后不要吃饭喝水了,待早上抽血后在适当进餐。
从古到今,面对疾病时,医生和病人永远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相互的信任和支持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因素。风湿免疫疾病的特性决定了治疗的长期性,药物起效慢,疾病病程长,身体恢复久。医生在每个病人诊治时制定的治疗方案往往要考虑的病人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后可能发生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病人的配合,最直接的就是及时的复诊、定期的面对面沟通。我所诊治的病人都能做到长期随诊,不能单单看短时间的病情没有好转就改变治疗或放弃治疗。几乎大多数的药物均需要3个月才能起效,同时,药物调整的效果也需要时间。这时就是考验我们耐心和毅力的时候,“成功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愿医生和病人共同携手,战胜疾病,迎接人生新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