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1 煨脓长肉法是中医外治的独特经验,是指在疮面愈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气血通畅,增强其防御机能,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的目的。 “煨脓长肉”最早见于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凡疮毒已平,脓水来少,开烂已定,或少有疼痒,肌肉未生,若不贴其膏药,赤肉无其遮护,风冷难以抵挡,故将太乙膏等贴之则煨脓长肉,风邪不能侵,内当补托里,使其气血和畅,精神复旧,至此强壮诸疮,岂能致于败坏乎?” 因此煨脓长肉是用于疮疡溃后,出现脓水稀薄,腐肉不脱,或肉芽生长缓慢之时,外敷膏剂,使疮面维持“脓液”的湿润环境,达到载邪外出、腐去肌生的外治方法,现在临床上多用于难愈性溃疡。 two 2 《外科精义》记有疮疡溃后使用中药膏剂的作用:“若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全藉膏剂之力也,切勿用寒凉之药水调贴之。” 《外科正宗》中详细记载了煨脓长肉法的操作方法:“腐脱已见红肉时,洗后随用玉红膏,用抿脚挑膏于玉手心上捺化,搽涂患之新旧肉上,外用太乙膏盖之、四脚已消处不必箍药,每日如此用之,不数日间、腐肉尽脱,新肉顿生;更加内补调理得宜,轻疮只在月余,大疮不过七十日,必完口而愈。” 加味太乙膏:肉桂2两,白芷2两,当归2两,玄参2两,赤芍2两,生地2两,大黄2两,土木鳖2两,真阿魏3钱,轻粉4钱,槐枝100段,柳枝100段,血余1两,东丹40两,乳香末5钱,没药末3钱,主治发背痈疽及一切恶疮。 生肌玉红膏,白芷(五钱) 甘草(一两二钱) 归身(二两) 瓜儿血衄 轻粉(各四钱) 白占(二两) 紫草(二钱) 麻油(一斤),此膏专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用在已溃流脓时。 Three 3 “有脓血之交粘,必腐肉之易脱”,对于难愈性溃疡,“化脓”才是脱腐生肌的开始,坏死的部分通过液化和健康组织分离脱落,长出新鲜肉芽,使伤口慢慢愈合。如果坏死组织基底不化脓,它将很难和健康组织分离。此外观察脓液还能判断疮面的发展趋势,如气味臭秽,脓液稀薄,色泽污浊,则腐肉难脱,愈合无望;脓色黄稠,气血充实,腐肉易脱,则利于愈合。 “毒之化必由脓,脓之来必由气血”,对于病久生长缓慢的疮面,换药时疼痛较剧,易再受损伤,腐肉已去,肌肉难生,则需要一个气血化生的“津液”环境,经过脓液煨养才能利于皮生肌长。 临床上外用中药成分常选择植物药(如黄芩、黄连、白芷、紫草、当归、血竭、乳香、没药等),动物药(如麝香、蜈蚣、斑蝥、牛黄、全蝎、土鳖等),矿物药(如升丹、雄黄、轻粉、朱砂、炉甘石等),用麻油、凡士林、蜂蜡为基质调配成油膏剂型,起到遮护、煨脓的作用。
经常有人拿着体检报告称患有痛风来门诊要求治疗,详细询问,只是化验单上血尿酸指标升高,没有痛风发作的病史。目前,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多于女性等特点,血尿酸升高就是痛风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什么关系? 1、什么是高尿酸血症?什么是痛风? 高尿酸血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 2 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μmol/L,女性 >36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软组织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 2、高尿酸血症一定会发展成痛风吗? 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发展为痛风,文献报道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相反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部分患者的血尿酸却在正常范围,因此不能只看化验结果,就认为自己患了痛风。 3、只是血尿酸高,也没有症状,应该不是病吧? 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病因,也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也是病,也得治。 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都需要药物治疗吗? 降尿酸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去除不良习惯、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平常多饮水、限制饮食治疗。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如果非药物治疗不能将尿酸降至目标值以下,需要加用降低尿酸的药物治疗。 降尿酸治疗应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开始,降尿酸治疗方案也需因人而异。 是药三分毒,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权衡利弊。
人人都说自己身体“虚”,到底什么是“虚”,您对症了吗?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人体四大“虚”证。首先:什么是“虚”,《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新华字典解释为:“虚--空/衰弱”“夺—抢/失去”,所以我们理解精气夺为精气被抢夺而失去了,即“虚”为不足或者亏少的意思。其次:中医基础理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所以事事可分阴阳。中医还认为气血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组成成分,由此中医讲的四大虚证分别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最后:我们针对每一个虚证病名来区分一下各自在人身体里所反映出的病的症状。阴虚五心烦热(五心:双手心+双脚心+自己的心口窝),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咽干口燥,盗汗,午后或夜间发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足跟痛,小便短赤或淋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畏寒怕冷四肢凉,心慌自汗失眠梦,少气懒言不爱动,面色苍白大便溏,舌淡胖润有齿痕,完谷不化(排泄物中存在未消化的食物)脉沉弱。气虚心慌气短,说话声音小,少气懒言,动则气喘,动则汗出,疲乏及免疫力低,容易感冒总咳嗽,呼气多吸气少,脸色发白,头晕犯困爱睡觉,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血虚脸色发黄或苍白,头晕眼花视力减,蹲下起来就发晕,浑身没劲神疲乏力,心慌多梦记性差,皮肤干燥没光泽,头发干枯掉皮屑,大便干燥排不出,舌色淡白有裂纹,脉细无力。甚者肢体麻木关节拘急,爪甲不容手足震颤,女性常见月经量少而色淡。
入冬后,天气寒冷,有些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喜欢经常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泡脚也被视作简单方便的保健养生方法。 中药泡浴也是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不同的疾病,泡浴方法各有侧重,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方法才能治病、养生,否则反而“致病”。 糖尿病患者足部容易出现发凉、麻木、疼痛、皮肤干粗等症状,冬天喜欢泡脚、使用热水袋、电热毯,但使用不当易造成烫伤。 近日门诊接诊足部烫伤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足部低温烫伤? 糖尿病人和家属需要了解一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的患者大约有30%存在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起病隐匿,有的在糖尿病确诊之前已经存在,首先影响肢体远端,以“感觉神经”受累最为常见,患者常常表现为双侧肢端的麻木感、针刺感、蚁行感、烧灼感;有的患者表现为感觉减退,好像戴上袜套,对冷、热、触、扎等刺激不敏感。 糖尿病人肢端感觉减退,使足部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其实很危险。 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对水温感觉不敏感,总觉得不够热,不停地加热水,结果造成了烫伤,形成“糖尿病足”。这就是糖尿病人常见足部烫伤的原因,并非高温烫伤,而是低温烫伤。 这一类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发生溃烂,愈合缓慢。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护好双足。 如果您是糖尿病人,喜欢泡脚,或是采用中药泡洗的外治方法,您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1、糖尿病人双足是否有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需要医生评估。 2、泡洗温度不能超过40℃,要养成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习惯。 3、泡洗时间10-15分钟。 4、足部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药泡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如果发生烫伤,一定要及早就医,越早越好。 预防糖尿病足从谨慎“泡脚”做起
八仙糕”出自《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如大疮溃后,气血两虚,脾胃并弱,必制八仙糕,早晚随食数饼以接补真元、培助根本,再熬参术膏。” 八仙糕 组成: 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各六两),糯米(三升),粳米(七升), 白糖霜(二斤半), 白蜜(一斤) 制作: 将人参等五味各为细末,又将糯、粳米亦为粉,与上药末和匀,将白糖和蜜汤中顿化,随将粉药乘热和匀摊铺笼内,切成条糕蒸熟,火上烘干。 储存: 瓷器密贮。 食法: 每日清早用白汤泡用数条,或干用亦可。 功效: 治痈疽脾胃虚弱,精神短少,饮食无味,食不作饥,及平常无病、久病但脾虚食少、呕泄者并妙。 养生: 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外科正宗》八仙糕: 《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的经典名著,书中记载的“八仙糕”,用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粳米、糯米研粉,与糖霜、白蜜混合后蒸熟,再烘干服用。适用于外科疮疡病后期气血虚弱时,可以强健精神、顿生气血、开胃助脾,利于疮疡愈合。强调“大疮不可缺之,实非草药之比,病者当信用之,乃无更变”。 《外科正宗.痈疽治法总论》提出:“盖疮全赖脾土,调理必要端详。” 胃主司纳,脾主消导,周身气血,遍体脉络,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营运不息,生化无穷,皆借此以生养,命赖以活,病赖以安,对于外科尤关紧要。“人无病时,不善调理而致生百病,既病之后,若不加调摄,而病岂能得愈乎”。八仙糕既能用于病后的调摄,也能用于养生调理。 清宫八仙糕: 清宫八仙糕是八仙糕化裁而来的清宫健脾食疗方,有扶正固本,开胃进食,健脾养胃的作用。现在的八仙糕多用于调理养生。 1983年发表的《清宫八仙糕治疗老年人脾虚证的疗效分析》一文中,说明八仙糕对脾虚证有较好疗效,以脾虚偏阳虚者疗效明显。通过八仙糕能提高木糖排泄率及血清胡萝卜素浓度,推知八仙糕有加强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 。 四季脾旺不受邪: 《扁鹊心书》有“脾为五脏之母”之说,就是强调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春、夏、秋、冬四季,分主于肝、心、肺、肾四脏,而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脾胃居中洲以灌四旁,意为脾功能旺盛者,抗病能力强。脾胃在一年四季中对人体抗御外邪都起着重要的防卫作用,因此,脾胃的盛衰,关系到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重阳节诗词。古时重阳节有登高、赏菊、佩插茱萸、祭祖等习俗,现代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的主题。 白居易《九日登巴台》写到:“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说明重阳节不只佩插茱萸,还饮茱萸酒。 茱萸也称“辟邪翁”,《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鬼魅。” 古人认为茱萸产于吴地者为佳。不论是五月端午的雄黄,还是九月重阳的茱萸,都是古人为顺应自然、防病养生,而创造的辟秽、辟邪、防病、防疫、免灾的方法。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 《本经》记载:"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药性赋》中把它列入六陈药之一,“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吴茱萸有久储不变味、不生虫,经久储后药力强劲等特点。 吴茱萸是止痛剂,可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痛,经行腹痛,脘腹胀痛;也是健胃剂,用于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本草纲目》记载: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治疗咽喉口舌生疮,移夜便愈。 01《伤寒论》:吴茱萸汤 原文: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吴茱萸汤具有温中补虚、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用于阳明中寒、少阴吐利、厥阴头痛。方中吴茱萸温肝暖胃,散寒降浊为君药。 02金匮要略:温经汤 原文: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治之。”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芎穷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温经汤有暖宫祛瘀、养血温通的作用。用于冲任虚弱、胞宫虚寒、气亏血少引起的月经后期、量少,痛经,闭经,不孕,癥瘕等妇科杂病。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药。 03《丹溪心法》:左金丸 原文: 左金丸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左金丸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作用。用于治疗肝火痰运嘈杂,胁肋及脘腹胀痛,呕吐口苦,吞酸,嗳气等。方中吴茱萸降逆止呕,制酸止痛为佐药。
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周围血管疾病,也不知道医院还有周围血管科,还有病人曾经闹出在医院周围找血管科的笑话。 周围血管病是外周血管病的通称。是除心、脑血管病以外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系统疾病。但多数周围血管疾病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症状典型,则已进入中后期,致残,甚至致死。为了宣传周围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周围血管病预防保健理念,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定于每年的4-16日和10-16日为“周围血管病义诊宣传日”。 让我们一起了解身体出现了哪些异常表现,考虑是周围血管的病变。 皮肤颜色、温度异常 (1)四肢末端出现苍白、紫绀、瘀斑、潮红等皮色改变,局部温度以凉为主,提示动脉缺血,多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证、糖尿病血管病变、雷诺氏病等。不同颜色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2)皮肤色红、紫红、褐色斑片、红斑,考虑血液回流受阻,静脉瘀血;静脉、淋巴管炎症反应;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多见于血栓性浅静脉炎,淋巴管炎,淤积性皮炎,红斑肢痛症等。 肿胀 (1)肢体肿胀,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和淋巴回流障碍所引起。多见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水肿、丹毒等。 (2)局部肿胀,伴有结节、索条、紫癜,常见于血管炎性疾病,下肢多见。如血栓性浅静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疼痛 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以下肢疼痛最多。 (1)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病人在以一定的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及抽痛,被迫停下,休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次行走又出现同样的症状。 (2)静息痛: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生的疼痛,夜间为甚,病人常抱膝而坐以缓解疼痛。 动脉搏动及血压 肢体动脉搏动、血压变化也提示血管缺血情况。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证、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引起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大动脉炎可引起上肢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肾动脉狭窄可引起持续性的高血压。锁骨下动脉闭塞可引起双侧脉压差增大。 溃疡、坏疽 肢体久不愈合的溃疡和坏疽也多与血管疾病有关。 溃疡 (1)缺血性溃疡:是动脉病变引起的,由于动脉闭塞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以至组织缺氧而形成溃疡。 (2)郁滞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引起,常见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郁滞性缺氧,发生于小腿下1/3,伴有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 坏疽 坏疽常提示严重缺血,由指、趾端开始,干性坏疽为主,糖尿病性坏疽多呈湿性坏疽。 此外,如果出现腹痛、头晕、呼吸困难、脑缺血、黑朦、视野缺失等临床表现,也要考虑是否由周围血管疾病引起。
油剂是中医外科常用剂型之一,上期介绍的蛋黄油,是鸡蛋黄中本身的油脂,经提炼而成,今天要说的甘草油和紫草油,这两种药物本身不含油脂,需将药物放入植物油中熬制而成。 甘 草 油 制法:麻油100g、生甘草10g 将生甘草洗净晾干,放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文火煎熬至甘草呈褐色,离火晾凉,过滤,装瓶保存使用。 甘草油的配制比例和方法,多参照于赵炳南先生的《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可以用于尿布皮炎,对干燥、脱屑的皮肤有润泽作用。 甘草,别名国老,因其本身虽味甘性平,但能缓急补中,入药方中又可调和诸药,使它们更好发挥药效,说明甘草功效的重要,故美名“国老”。古籍记载用甘草二斤慢火熬成膏,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外用多以生品入药。 紫 草 油 制法:麻油100g、紫草10g 将紫草放入麻油中,浸泡6小时以上,文火煎熬30分钟,离火晾凉,过滤。紫草吸油较多,纱布包裹绞压,可以增加出油量,装瓶避光保存。 紫草外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记载:治恶虫咬,油浸紫草涂。明代李榳著《医学入门》:“紫草苦寒,色紫,无毒。豌豆疮面、恶疮、癣及恶虫咬,紫草煎油涂之。”通过古籍记载,我们了解紫草油的制备有油浸法、油煎法。现代工艺研究显示:油温高于150度,紫草的有效成分大量破坏,在没有油温控制技术的过去,用文火熬制,是先人经验的凝练。 紫草药理研究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常用于皮肤疾病、妇科疾病和外科疾病,治疗婴儿皮炎、外阴湿疹、阴道炎及子宫颈炎等。 剂型 中药油剂使用时可以直接棉签蘸用,也可以用纱布做成油条使用,还可以做成油膏,加强附着深入作用,配以适当的包装,美观、干净,方便携带和使用。
中医脾脏≠西医脾脏 经常有病人拿着化验单说:我的化验指标都正常,为什么说我肾虚。 对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内涵,中医藏象是“藏居于内,象现于外”的五脏学说,中西医角度是不同的。 中医的脏腑≠西医的脏器,中医脏腑不只是形态学上的脏,更是天人合一“象”(功能)的概念,西医脏器是解剖器官的概念,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 西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有过滤和储存血液的功能。 中医脾脏是形神、时间、空间的藏象结构。《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难经》记录了脾的形态和功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五行:脾属土。 五色:主土黄色。脾病则面黄,黄如罗裹雄黄者生,黄如枳实者死。 五声:宫音。脾胃有余,多言语含糊。 五液:涎为脾液,脾土壅滞则多痰涎。 五体:脾主肉,有脾则生肉,肉伤则脾伤,脾病则肉重。 五劳:久坐伤脾,脾不运而生湿。 在腑:脾与胃形成脏腑表里关系。 在时:脾主长夏。。 在脉:右关以候脾。脉大而缓为脏脉本象。 在窍:脾开窍于口。唇赤则脾热,唇白则脾寒,唇青黑则脾胃败死。 七情: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则伤脾,可甘以补之。 过伤:过饱伤脾,脾不运化。 脾主运化: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所以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虚失运可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晄白、唇、爪淡白无华、少乳、经闭等症状。脾主肌肉,脾虚则瘦削、久败疮。 脾居中焦,可上腾而下达。在水液代谢的全过程中,对调节并维持水液平衡起重要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化湿可见:白带、黄疸、暑湿、湿温、湿痹、泄泻、淋浊等。土不制水则见:水肿、腹水、咳喘等症状。 脾主统血: 《灵枢·本神》篇:“脾藏营”。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使其循经运行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由气所摄,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虚则血脱。脾虚,气不统血可见:崩漏、月经过多、肌衄、便血等症状。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中:“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仲景取温脾摄血的柏叶汤和黄土汤,以止血。 中医的脾脏:是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液,升清,统血、摄血的功能。五行属土,主黄色,宫音,主长夏,在腑为胃,在体主肉,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于口,在味为甘,右关脉以候脾。 宋·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所以食不厌精、细嚼慢咽才利于保护脾土,因为“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
近日收到新书《别让“痤疮”伤了你》,是“陈彤云70年治验心得”丛书之一,由曲剑华教授、刘清教授主编。时尚的版式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书中解析了陈彤云先生治疗痤疮的临证经验和典型病例。全书包括痤疮患者知识问答、看清痤疮的本质、痤疮的“罪魁祸首”、贴心医生来支招、名老中医开药方及简便疗法与实用保健六部分,为痤疮患者提供了详实的指导。 告知老师新书收到,老师回复“看完指正”,一贯的谦和、风趣。边阅读学习,边翻出跟师时的笔记和资料,一张张被“痤疮”伤了的年轻脸庞跃然纸上,痤疮给年轻的孩子带来无限烦恼。每一位患者总是愁眉苦脸的来,但在老师的治疗后总会高高兴兴的去。 下面以一则跟师时,老师治疗痤疮的病案,向老师70余年的临证经验致敬。 典型病案 初诊,2014-6-4,患者,女,23 岁,主诉:颜面反复起疹1年余,加重2个月,伴痒痛。面颊、下颌可见红色炎症性丘疹,囊肿、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可见脓头,颜面脂溢明显,局部毛孔粗大。喜冷饮,食纳可,夜眠可、月经量少,色暗伴血块,末次月经30/5,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诊断:痤疮;中医辨证:湿热毒盛,痰瘀互结;治则:清热除湿,活血散结。处方:茵陈20g、连翘30g、野菊15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6g、 益母草15g、泽泻10g、虎杖15g、百部10g、北豆根6g、荷叶10g、土茯苓30g、僵蚕10g、大黄3g。外用复方化毒膏。 二诊, 2014-6-11,面颊、下颌皮疹疼痛减轻,皮疹色暗红,炎症丘疹、脓头略减轻,囊肿结节,未见明显变化,颜面脂溢仍较重,食纳可,夜眠可、 大便2-3 日一行。末次月经30/5。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上方加泽兰10g、龙胆草10g。仍外用复方化毒膏。 三诊,2014-6-25,双颊部仍有新发炎性丘疹,并可见结节、囊肿及暗红色色素沉着斑。颜面脂溢减轻,食纳可,夜眠可,腹胀,大便2 日1 行,偏干。末次月经30/5。舌尖红,苔黄腻,脉滑,上方加浙贝10g、生牡蛎30g、生枳壳10g。 四诊,2014-7-9,脓头及囊肿吸收,暗红色色素沉着斑,仍有少量新发皮疹。食纳可,夜眠可,腹胀食少,大便2 日1 行,末次月经3/7。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处方:上方去龙胆草、生牡蛎、生枳壳,加神曲10g、焦山楂15g。 五诊,2014-7-23,囊肿结节大部分变平,色素沉着斑变浅。少量新发皮疹。颜面脂溢轻度。食可,夜眠可,大便正常,末次月经3/7。舌红、苔黄薄,脉滑。处方:茵陈20g、连翘30g、野菊15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6g、 益母草15g、虎杖20g、百部10g、北豆根6g、 大黄3g、泽兰10g、 生白术30g、茯苓10g。 六诊,2014-8-13,面部皮疹基本消褪,留有浅褐色色素斑,食纳可、夜眠可、大便正常。 陈老临床上将痤疮分为八型辨证,临证时因人、因时、因症灵活用药。问诊时强调饮食、起居、二便、月经情况。 本病案属胃肠湿热、痰瘀互结, 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嗜食膏粱厚味,以致积滞实证、湿热、实火及热症居多。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发病。方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加减,面部脂溢明显,毛孔粗大,加荷叶;生山楂、神曲来健脾消积去脂。伴有月经量少后错,月经前期往往新生皮疹较多,加用泽兰;月经色暗有血块,加益母草;痛经可加元胡;囊肿、结节较多者加土茯苓、浙贝、生牡蛎、僵蚕。 陈老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每个患者发一张宣教单,强调生活起居的规律,重视情志的影响,加强面部清洁护理,同时也十分注意饮食调理,忌食高脂、油炸类食物,忌食辛辣、腥发之品,忌高糖类食物及补品,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陈老无偿捐献给医院的“金花清爽系列”验方产品,也可用于痤疮的护理。 《别让“痤疮”伤了你》,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家庭自制面膜、食疗及实用简单的保健方法,如果你想了解痤疮,如果你脸上有“痘痘”,欢迎到书中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