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完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儿童的健康管理,将于2022年3月15日(下周二)晚上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家长进行讲座和答疑,本次讲座的题目是:孩子状况频出,家长如何从容应对?讲座时间:2022年3月15日(下周二)晚上19:00到20:00讲座平台:腾讯会议会议号:573-301-582
6月1日19:30—20:30和家长们聊聊抽动障碍,对于抽动障碍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 会议平台:腾讯会议 会议号:235 491 590 期待您的参与!
有些时候孩子的一些动作并不是疾病、而是正常生理情况,但有些妈妈会担心“孩子这些情况是不是不正常呢,是不是应该赶紧治疗呢?如果有病没有早期发现会不会耽误治疗呢?”,常见的“这些事儿”包括:睡眠中抖动(生理性睡眠肌阵挛:正常人的生理现象,浅睡的时候多见,肢体这儿抖抖、那儿抖抖,有时全身抖一下甚至抖醒。任何年龄所有正常活着的人都有,年龄越小越明显。只要性质确定为生理性即正常,当然不需要治疗,抖动的多少及程度都不改变事件的性质!)、清醒期玩耍样摇头、晃头甚至点头、尿颤(即使没有排尿时也可以有),各种小动作、不好好吃喝拉撒睡等等,不胜列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杨志仙对于以上正常婴幼儿的一些正常动作妈妈们有时会过度解读、担心、甚至焦虑,百度查到“痉挛”而吓得够呛,并带着孩子到处求医、做各种检查,希望靠检查来确定性质,殊不知脑电图正常人有时也可以有瑕疵甚至棘波(临床下放电),CT或MRI也可以有无症状囊肿(不需要处理)及脑子长的不够饱满、白质有点髓鞘化不良,各种化验都可能有高了、低了水平的箭头(临床意义可能不大),代谢筛查提示营养障碍(每天吃喝不同都会变化,不一定有临床意义),越检查事情越多,追着“异常”的检查结果不停的问,导致更加焦虑,如果开始家里其他人(特别是爸爸)不同意妈妈的观点,则被批评“看孩子时间少没有话语权”,最后家里人或无可奈何或统一战线陪同四处看病。这些妈妈们归纳有时可能经历过以下情况:怀孕前(如年龄大、不易怀孕、试管婴儿、有过不良孕史,…)、怀孕中(产检有一些小问题,如B超说孩子大了、小了…)、生产时(有点难产、有点缺氧、有点…)。接下来坐月子及休产假有时间,开始每天上网学习,对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去对应网上庞杂的专业或不专业的知识进行分析,与新结识网上病友进行交流、传授经验。不停的看医生得到的结果:(1)医生说孩子没事,心里依然放不下、对医生说过的话反复琢磨然后不停转换医生看;(2)医生说继续观察则更备受折磨,反复问万一孩子有病耽误了怎么办、你能负责吗?;(3)医生说孩子可能有事则更加不能接受,“孩子怎么能是病呢,万一没病吃药不是害了孩子吗?”。总之诊断没病不行、有病不行、观察也不行。此时,连医生都很无奈,因为现在医生针对的不是“有病”的正常孩子,而是针对认为孩子有病的“焦虑”的妈妈,换句话说,儿科医师看的不是孩子,而是已经是成年人的妈妈,最后医生辛苦付出得到的结果是:(1)也许几句话能将妈妈点醒;(2)也许说孩子没病妈妈本身“有问题”会招来不满,无法交谈下去;(3)也许有时幸运的是其他陪同的家长(爸爸)终于在医生面前能吐槽一把自己的苦衷并协助医生规劝妈妈;(4)也许医生费劲了口舌,妈妈仍然是说有病说没病都不行,那这个妈妈真的是自身需要去心理治疗了。
误区一:癫痫一辈子都治不好,需要一直吃药 癫痫不是一辈子都治不好的,70-80%的癫痫患者在正规癫痫中心就诊,服用足量、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大约3-4年就能够治好,不需要终身吃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杨志仙误区二:癫痫患者长时间吃药会影响智力 有些患者或家属担心抗癫痫西药会影响智力,让患者变傻、反应更迟钝,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大部分抗癫痫药物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使用,不会损伤患者的智力。但如果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频繁癫痫发作,每次发作时大脑都处于缺氧的状态,反复、持续的脑缺氧反而会导致患者智力下降,而且很难再恢复正常。 个别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患者的智力可能会有一点点影响,但是在治好癫痫、逐渐停药后,智力可以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误区三:治疗癫痫的西药有毒副作用,选择中药治疗 其实,抗癫痫西药并没有那么多副作用,绝大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也比较小。而中药治疗癫痫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大部分中药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患者因为过度担心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而选择疗效不确定的中药、甚至没有国家安全批准的一些无证药物治疗,反而会耽误患者的病情,危害更大。另外,这些药物可能只是没有标明副作用,并不代表它没有副作用。
1、 坚持长期、定时、定量服用抗癫痫药。但:不要过于苛求,前后差了1-2小时也不是不行,不能为了服药而强行叫醒等,偶尔漏服当天补上(早上漏了中午或晚上补即可)或时间久了也就不能补了(比如三天没吃饭,不能一顿吃三天的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杨志仙2、 注意生活规律,不可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但:不要过于教条和生活上的机械化,给个人和个家庭反而造成困扰。3、不宜随便进补,尽可能不吃或少吃人参、虫草、可乐、咖啡、浓茶、巧克力、红牛饮料等有兴奋作用的食物和饮料。但:少量进食了如可乐及巧克力也不必过于恐慌,其他牛羊肉海鲜原则上不禁忌。如果在服了某种食物后恰好发作,不要过度猜忌,只能说癫痫本身控制尚不稳定、经不得风吹草动,原则上控制稳定的癫痫会经得住一定的“风雨”。4、 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慎用“非那根”等感冒药,慎用喹诺酮类、异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酯酶药、驱虫药、茶碱类、抗精神病类等药物。但:有共患病时,即使有时治疗药物上有些矛盾,但还是应该权衡利弊,两者必须同时治疗,急性病有时比癫痫危害还大。5、尽可能少打游戏机、减少使用电脑和看电视、看手机。但:孩子对这些也要适当进行,不然在同龄孩子面前的“无知”和脱离“社会”对内心及生活实践依然会有影响。总之:虽然有癫痫,生活上的吃喝拉撒应有所注意,但不能过于教条、刻板,尽可能让孩子虽然“带病”但更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而不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吃,最后疾病本身及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没有毁掉孩子,而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过度谨慎、呵护反而更大的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发展。
一、MRI,磁共振,俗称核磁1. 是通过机器产生强大的磁场,通过记录磁场中人体内不同组织细胞中氢离子的共振情况,最终形成图像。具体原理比较复杂,不再细讲。简单来说,这个技术可以让我们隔着颅骨观察大脑的情况,而且整个过程中没有辐射,非常安全。 2. 检查过程:需要躺在下面磁共振仪器里面,大约需要15~20min,这个过程中检查部位要保持不动,不然会影响成像质量。所以如果孩子不能配合,需要镇静剂让孩子入睡(关于镇静剂的种类和安全性下次说)。 3. 小儿神经内科常用MRI观察头颅和脊髓。常见检查方法如下: (1)平扫:多数情况下平扫就能够观察到大部分的病变,如脑发育异常、脑损伤、脑炎、脱髓鞘、肿瘤、梗死、出血等。 (2)增强MRI:在平扫发现病灶的基础上,做增强MRI看病灶强化的情况,有助于判断病灶性质,比如说某些肿瘤的病灶常常伴有不均匀的强化,比如血管炎的病灶也常伴有强化。 需要注意的是,增强MRI是平扫的补充,但是不能替代平扫。因为:第一,增强MRI里面不包括平扫的一些常规序列(比如FLAIR相),而这些序列对于很多病灶的识别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增强MRI不一定能看到所有平扫能发现的病灶;第二,增强MRI需要给孩子扎针,打造影剂,操作上更复杂一些。 所以一般先做平扫就可以,如果发现病灶,有必要的话再进一步做增强MRI。 (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MRV分别用于显示头颈部的动脉和静脉,主要用于怀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如Moyamoya综合征、血管炎、血栓形成等。 4. 常见问题: (1)安全吗?:MRI没有辐射,非常安全,对孩子没有伤害。但是因为需要孩子单独呆在仪器中15~20分钟,如果孩子生命体征不平稳、呼吸不平稳、或者高热,建议暂时先不做MRI,或者先做CT(所需时间较短)。另外,如果体内有植入的金属物件,比如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可能无法进行MRI检查,请和原手术医院确认。是否做检查请遵从当地小儿神经科医生的医嘱。 (2)MR检查时声音很大,会影响孩子听力吗?检查时会给孩子带耳塞,不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3)可以在当地做检查吗?结果上级医院认吗?多数情况下,当地三甲医院做的MRI质量都还可以,结果可以通用。但是少数特殊疾病,需要更好的成像效果或者处理技术,仍然需要在上级医院复查。 建议可以先带着当地医院的原片和报告就诊(必须带原片,不能只带报告单!!!),大夫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复查。 二、CT1. CT是通过X线进行成像,所以有一定的辐射,1次头颅CT的辐射量≈150次胸片,而1次胸片的辐射量≈坐一次长距离飞机。另外,我们在生活环境中其实都会接触到辐射,1次头颅CT的辐射量≈1年所接受的生活中的辐射总和。 2. CT较MRI简单方便,检查时间短,对孩子配合度要求低,对于出血、钙化、骨折的识别优于MRI,因此常用于头颅外伤、脑出血及颅内钙化的检查。 3. 但其分辨率较MRI低,对后颅窝(如小脑)显示不如MRI,并且有一定的辐射,因此除以上几种特殊情况,多数患儿建议行头颅MRI检查,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
1. 脑电图是通过在头皮上粘贴电极,去记录大脑传导到头皮的生物电活动,从而反映大脑的功能。 2.常用于癫痫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也用于脑炎、发育落后、某些染色体病、神经变性病、发作性事件等疾病的诊断。 3. 常用脑电图包括以下几种: (1)常规脑电图:一般20-30分钟,不带有视频,由于时间较短,获取的信息有限,适合于简单筛查。 (2)视频脑电图:一般2~4个小时,带有视频,可以同时观察脑电放电同期孩子的动作,极大提高了诊断率。在检查过程中尽量同时包含清醒期以及睡眠期的脑电图,因为很多类型的癫痫在睡眠期更容易出现放电。 (3)24小时脑电图:不带有视频。虽然做的时间更长,但因为缺乏脑电图同期的视频,一定程度影响了临床判断,诊断价值不优于视频脑电图。 (4)长程脑电图:一般指24小时以上的视频脑电图,最长甚至可以做到7天。一般用于癫痫手术前的评估,这是为了准确地捕捉到癫痫发作,明确癫痫的起始部位。 脑电图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孩子越难配合,对于大多数情况,3-4小时的视频脑电图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了。 4. 脑电图本身对孩子没有伤害,也不存在辐射,是很安全的一项检查。在做长程脑电图时,为了保证准确的结果,有时候需要剃头发。 5. 常见问题:脑电图异常就一定是癫痫吗? 回答:癫痫是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会导致反复发生的惊厥。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过临床上的发作,只有脑电图的异常,一般是不能够诊断为癫痫的。但是某些脑电图异常,预示孩子未来发生的癫痫可能性升高,这个需要结合孩子病史来综合分析。
杨志仙:解读“天书”的人主笔:大医生兵器谱荆冰(注:本文撰写于2015年,略有改动及删减)杨志仙大夫有个“绝技”——看了脑电图,不等家长开口,孩子在家什么样儿她就一说一个准儿。“孩子是不是一睡觉就发作?” “是不是先吐,再抽?” “孩子从小是不是特别爱笑,走路不稳,语言能力也不太好?”甚至很多家长都没注意到的细节,经她一提醒,也想起来了:“还真是这样!”家长们顿时对眼前这位女医生刮目相看。杨志仙,北京大学妇儿医院神经内科教、博士生导师,从事脑电图监测已经整整15年。看天书,寻找激起涟漪的小石子很多人没机会见到脑电图,只要见过,评价只有俩字:天书。一个文字都没有,满幅纸上,全是花花绿绿的线条,像是不懂事孩子的信手涂鸦,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有什么规律。杨志仙却每天都要捧着一筐筐病例及初步打印的脑电图纸,对着电脑对每例病人原始记录状态的脑电图及初版的脑电图报告津津有味地逐一审阅。她和脑电图之间,像是相知多年的老友,彼此熟悉,心照不宣。它的世界,她最懂。脑电图,是鉴别和诊断癫痫的金标准,每一个癫痫病人必做,而且不止一次地做。如果患者为癫痫发作,在出现临床表现的同时脑电图会出现异常放电。如果患儿可以通过手术根治的话,那术前定位更加重要。“就像水里扔个石子儿,激起涟漪,但是从哪起来的,必须找到那个头。定位越准,切得越精确,越不影响今后的功能。”有个外地的孩子,爱睡觉,家长形容他睡觉时候胳膊腿抖,大喊大叫的,家长怀疑是癫痫,当地医院因为“脑波慢”先是按脑炎治,发现孩子还是嗜睡,又按癫痫治,吃了四五种癫痫药,换了好几个病历本,好几年过去,病情依然没得到改善,她一看脑电图,“这是发作性睡病的孩子总是困倦导致的脑波慢啊”。儿童的发病不同于成人,会有阶段性变化。哪个阶段用什么药,甚至有着很严格的界限。比如婴儿痉挛,常见于六七个月大的孩子,用“奥卡西平”(一种癫痫常用药)有些不适合甚至反而会加重孩子病情。但在孩子两三个月病情初起时,还未出现痉挛发作,仅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此时在尚未发展成婴儿痉挛的节点上,就得靠杨志仙通过脑电图来分析解读并提示临床医生用药:虽然局灶性发作可试用奥卡西平,但间期放电有往婴儿痉挛转的倾向了,则可能有时要慎用!读脑电,从皮到瓤也能从瓤到皮寻常人眼中那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却无声地传递给杨志仙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她对疾病的认识越全面,信息量也就越大。读博士之前,杨志仙是名综合儿科医生。6年综合儿科临床经历及之后持续的儿科神经专科经历,让她读脑电图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考虑,因而更准确,更全面。也正因如此,她说自己现在读图,可以“从皮到瓤,”也可以“从瓤到皮”。这意味着,看到脑电图,患儿的症状就全在她脑子里呈现了,反之,门诊中每看一个病人,他的脑电图应该是什么样的,她也完全可以倒推。给提示,让医生患者都少走弯路在脑电图室,更多接触的是图,而不是人,所以更多时候给予的是“提示”。每份脑电图报告都含有指导临床的信息,作为临床医生身份时,能很好的利用脑电图的优势,精准的诊治癫痫;在作为脑电图医生身份时,希望“给临床医生一个提示,大家都会少走很多弯路”。
脑电图常见知识问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杨志仙1、癫痫病人为什么要检查脑电图?(1)脑电图(EEG)是脑细胞群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粘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下来;(2)脑电图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工具,是其他检测方法所不可替代。2、脑电图检查对人体有害吗?(1)脑电图是一种非损伤性的检查技术,没有放射线或磁场等看不到的辐射,也没有明显的不适;(2)癫痫病人在病程中将会进行很多次脑电图检查,不论做多少次,都对人体无害。3、脑电图有什么种类,如何选择?做多长时间合适?是越长越好吗? 常规脑电图– 清醒脑电图、剥夺睡眠脑电图;– 记录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 由于癫痫样放电随机性,时间太短,特别是检测不到睡眠时,常难以记录到放电。 动态脑电图– 又称24小时EEG,可随身携带,行动方便;– 没有录像设备,难以观察发作表现。 视频脑电图– 监测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不同医院不同标准;– 监测时间过长费用增多、病人预约等候时间长;– 监测数小时并记录到一个清醒-睡眠-觉醒过程,则阳性率与24小时动态EEG相近。4、脑电图监测到癫痫样放电的意义:只要有放电就是癫痫吗?无放电就一定不是癫痫吗?放电多少一定代表严重程度吗?(1)脑电图只要有放电就是癫痫吗? 脑电图的特异性– 指相比癫痫患者而言,癫痫样放电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 10%正常人可有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 1%的正常人可检测到癫痫样放电 健康飞行员中癫痫样放电出现率为0.5% 神经系统有异常(如脑瘫、孤独症等)但无癫痫发作儿童,其癫痫样放电检出率更高 非癫痫儿童中常见三种类型癫痫样放电– 60%的中央-颞区放电– 50%的枕区放电– 广泛性棘慢波放电,特别是仅为闪光诱发(2)脑电图无放电就一定不是癫痫吗? 脑电图敏感性– 指癫痫样放电在癫痫人群中的发生率;– 并不是所有癫痫患者脑电图上都能监测到癫痫样放电(发作间期),10-20%明确诊断癫痫的病人从来没有监测到癫痫样放电;– 癫痫样放电在癫痫儿童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且癫痫起病年龄越早发生率越高;– 少数癫痫发作时头皮脑电图(发作期)可以是正常、或是被伪差遮盖而难以识别。 第一次“常规”脑电图中20-55%癫痫病人可检出癫痫样放电; 当多次脑电图重复记录,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从20-50%提高到80-90%; 某些癫痫的发作间期脑电图即为正常:如婴儿良性局灶性癫痫。(3)脑电图放电多少一定代表严重程度吗? 癫痫发作频率与发作间期放电有时不成比例,放电的多少不一定能反应癫痫的严重性,不同病人有时不具有可比性; 如儿童良性癫痫(BECT)病人在睡眠中常有多量的放电,但癫痫发作频率常较低,预后良好; 同一病人不同时期脑电图放电多少具有可比性。5、脑电图是由仪器来做,结果也是仪器自动出吗? 没有任何一种脑电图自动检测的方法能够真正代替人的分析; 脑电图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与临床医生一起进行仔细的判读和解释。6、 拿着外院的脑电图结果就能会诊并解决问题吗? 现代的脑电图是通过电脑记录并在电脑上阅图,一份记录4小时的脑电图即使仅用一种方式(常用有数种)来显示并打印,以每张纸打印10秒计算,则需要打印1440张。如果变化不同参数,可以说是无限多; 脑电图结果中的数张图纸是阅图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打印出的认为有典型代表性的图形,如果打印的图形具有代表性则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不具有代表性,则很难会诊。7、 脑电图在癫痫诊治中的应用(1) 什么情况下选择应该做脑电图? 热性惊厥:脑电图不推荐为常规检查,脑电图异常并不能可靠地预测惊厥复发或以后癫痫的发生风险; 首次无诱因癫痫发作后应完成脑电图监测,即使此时一些病人并不需要治疗,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及评判预后; 癫痫病人获取一份治疗前的脑电图非常必要,便于以后对比; 脑电图记录可能会监测到临床上未能发现的一些轻微发作,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 预测惊厥再发率:首次癫痫发作后脑电图有放电者再发率是正常者的2~3倍。(2) 癫痫治疗过程中多长时间复查合适? 癫痫发作已控制但脑电图异常,大约半年-1年左右复查一次 脑电图正常: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 癫痫发作未控制,可根据临床需要不定期或随时复查脑电图(3) 只要脑电图正常就可以停药吗?停药前脑电图必需正常吗?脑电图正常停药后癫痫就一定不复发吗?(答:不一定) 临床上考虑减停抗癫痫药时,应进行脑电图检查来评判癫痫复发的危险性;此时如果(见以下) 脑电图正常:可以作为减停抗癫痫药的指证;但仍有可能存在活动性癫痫,并有复发的危险性; 脑电图异常:提示复发的危险性较正常脑电图相对大,故应结合年龄、病因学、癫痫类型、癫痫综合征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脑电图放电明显,一般应暂缓减药1~2年。
通过好大夫网站电话或图文问诊咨询过的患者,均认定为老患者,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时,如未能挂上号,可以到诊室(诊室外面的墙上有大夫的名字,直接能看到所找大夫在几诊室)说明前期通过平台咨询过,现场一定给予加号(现场加号往往是研究生及助理协助,担心说不清可以把之前咨询页面截图当凭证)。 周四特需门诊(一天):最好上午来加号一般都能加上,上午挂出去的号基本上需要一天看完,下午加号计算机系统操作受限会比较麻烦、不能确保加上号。 周一专业门诊(上午):专业号已经全部放在医院公众号平台上,如自己未能挂上,可以进诊室申请加号(特需号),也许临近中午能看上,也许需要等到下午专业组查房后(15:30左右)才能看上。 建议初次面诊者及病情复杂者首选周四(时间相对充裕)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