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绿色通道】选择住院治疗的,不需要提前挂号,带本人和陪侍人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联系我,很快会公告住院绿色通道手机号。只接听住院前预约和住院中患者和家属的电话。
身边的人看上去都超级厉害,我越努力就越焦虑 2015-12-07?韧心旎?知乎日报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韧心旎 | 美国校园心理学执业咨询师 每个渴望成长的生命都要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共存,这句话在当下这个时代更是真理。 换句话说,焦虑感是内心变强大的过程中 谁也逃不掉的经历。 想要改变,首先得接受,发自内心接纳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停止反抗,不躲避焦虑,也不吓唬自己,温和提醒自己放轻松,不要怕,反正无论怎样挣扎都要和焦虑共存; 其次是要在接纳之后,细细推敲行为(努力)与感受(焦虑)之间的关联,帮助自己更有效的管理心态和调整认知。 每个人的行为和感受关联都不尽相同,但依照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和 个人的咨询体验,我想用下面这个简单的 CBT 关系图,分析感受,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联,希望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可以找到更具体的帮助自己改变「越努力,越焦虑」的方法。 ? 在网络发达之前,在全球化影响如此渗透之前,在人与人的对比变得鲜明又直接之前,我们哪里有这么多渠道和方式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有多大?! 这个时代,让我们无需电影电视,就可以史无前例的通过身边人「看到更大的世界」,这身边人可能是新近认识的朋友,比你先晋升的同事,意外恋上的女神/男神,大胆挑战极限的大学同窗,甚至是曾经不如你优秀的儿时伙伴。 这些身边人,连同更多你并不真正熟悉的人,在你的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朋友圈/微博/facebook/twitter 等等)中存在着,大家的生活都更为透明,一个人越是活的风生水起,你越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人家的自信,成就,和丰富多彩。 事实的确如此,无论你小时候多聪明,青年期多优秀,只要你的双足真正踏入社会,你永远会看到那些比你优秀,比你努力,比你条件/基础更好的人。 只要一个人选择让自己身处竞争之中,这份落差感就谁都不能幸免。因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所处的平台,抬头向上看。这个「向上看」是人之本性,人类的大脑里正是因为这种向上看,向前走,向未知探索的本能,这种注入我们 DNA 的扩张本质,我们才进化至此,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 --推荐阅读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这种无限渴望,既是我们的福泽,又是我们必然要与焦虑共生共存的诅咒。 我在专栏里(zhihu.com 的页面)写过:告别无知,面对真相,发现世界之大之复杂 是一切成长必然经历的痛苦过渡。我们通常说的某人「受了刺激」,然后发奋图强,或垂头丧气,其实就是内在心理过渡导致行为改变的外在显现。 一个人在新环境里形单影只,或发现已不如人,或感到自惭形秽,或小声的不服气,ta 内心体验到了尴尬/焦灼/心虚/嫉恨/痛苦/泄气等等,但这种种感受都是次级情绪,其本质的初级情绪,是一个人对自己状态的不满足(「我还不够优秀」),对自己现有生活的不甘心(「我理应更优秀」)。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正视这样的初级情绪,更非每个人都能在正视之后,在行动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在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你看到了哪些非专业人士会感到惊讶的人性的秘密特点? - 韧心旎的回答里说过,改变始于我们对孤独的接纳:即本质 我们只能为自己负责,也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我们必须面对这种终极自我责任意识,明白「我看到新的世界时所体会到的痛苦感受,和别人的优秀无关,它只与我自己的不优秀/渴望更优秀有关。」 因为这个情绪反应与认知差异,「努力」便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效果: 第一种是 一个人诚实面对自己,承认内心的痛苦情绪,并能合理健康的认知这些情绪,ta 往往因此可以做到正视自己,温和接纳现状,并在此之上勇敢的去追求那个梦想中更优秀的自己。这个时候,ta 的努力原因是追求积极体验(pursue positivity ), 是主观能动性的释放,是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这样的努力,让一个人越努力,越自信。因为每一天的努力,都让自己比昨天拥有更多乐趣和底气。ta 往往也能更温和的面对别人的成功和失败。ta 知道别人获得的多,不代表 ta 未来就会获得的少,每个人的人生孤独而独立,在创造力释放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更多尚未被发现的机遇和宝藏。 第二种,是当一个人停留在次级情绪的感受阶段时,ta 无法深入探索自己的无力和渴望,无法直面真实的自己,更难真心接纳这样的自己,ta 在不同程度的躲藏和压抑/嫉妒与疏离之间,渴望暗暗发功,努力超越别人,想要将别人带给 ta 的痛苦感受转送出去,(比如:我比不了张三牛,我至少要下功夫,混的比李四好,还有那个王五竟然和我一样的待遇,王五怎么可能和我比?他跟我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我必须比他强)这个时候,ta 的努力原因就是摆脱消极体验(avoid negativity),是在恐惧之下做出的反抗,是为了应战,而非成长。这样的努力,自然而然让一个人越努力,越焦虑,因为随时随地都要和别人比较,和别人争个高低,ta 的注意力,判断力,和投入度都会大受影响。说的更深一点,就是 ta 无法接纳人本质的孤独,无法摆脱通过比较/攀比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无法集中精神,更容易被噪音干扰,难以潜心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可见面对和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有多重要,无法做到这点的时候,努力的价值也会大大缩水。 可话又说回来,一个人在健康的情绪认知前提下,越努力越自信的人,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吗?当然不是!因为除了内在心态,我们的生活和境遇依然会被很多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左右,因此,对不同挑战作出选择,舍弃某些挑战,回归自己必要的舒适区域,在很多时候也是更为健康更加理性的选择。 但是哪些挑战需要争取,哪些挑战又该被放弃呢?心甘情愿的取舍决断,决非易事。因此舍弃挑战也会因为情绪认知的差异带来两种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可以突破次级情绪,到达对初级情绪的认知与接纳,于是 ta 在躲开某些挑战之后,获得更多平和与宽容;ta 不会妒忌别人的大起,也不愿奚落别人的大落,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 ta 经历过专心努力依然无法抵达的失落,并在这过程中收获到更为宝贵的人生智慧,ta 明白一个人的境遇有太多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只能尽力,不可强求。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中,ta 才能获得平和,懂得珍惜,脚踏实地,并能温和面对别人的起起落落,没有戾气,也不显妒忌。 第二种情况,往往是那些无法突破次级情绪,没有足够安全感去认知和接纳初级情绪,无法摆脱是别人的「成功」导致自己的痛苦的认知,导致 ta 在放弃任何挑战的时候,都无法做到温和坦然,心甘情愿。因为 ta 从未完全专注于自身发展,曾经也无法「战胜」ta 理所当然应该「战胜」的人,心中拥有更多对自己/别人的不满。这种状态下的舍弃挑战,难免会让 ta 充满戾气的面对生活,并常常体验到激烈的消极情绪感受,ta 可能还会忍不住审判和讽刺尚未「成功」的人,并且崇拜和盲从已经「成功」的人(且成功的定义往往狭隘)。 咨询经验告诉我,不论是青年还是中年/老年(很多美国老头老太太学习新鲜事物,挑战自己既定认知的能力和决心不比年轻人差),如果 ta 拥有年轻的心,ta 相信人生拥有无限变化和成长的可能,且相信成功/成长有多种定义(这种思维模式又称为 growth mindset。推荐阅读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ta 总会在不同的领域和道路上努力着,而这个过程,也不断让 ta 的人生得以获得本质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努力之前,问问你自己,你是为了什么而努力? 在靠近梦想的路上,什么在你的控制之中? 若让自己去担心甚至控制那不可控的要素,该多累 多焦虑啊?这些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若能集中于去控制你可控的要素,这样不仅焦虑感受得以宽限,你的努力价值也会更为凸显。 题图来源: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阅读原文
痴呆患者减少使用抗精神病药:弊大于利? 转自医脉通精神科 单纯减少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并不一定为痴呆患者带来获益,却与更差的神经精神症状转归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对现行观点构成了挑战。 一项11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除非其他非药物干预手段同时跟上,否则单纯减少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或许并不会为痴呆患者带来收益,而危害却较为明确。这一发现对目前的普遍观点构成了挑战,NEJM Journal Watch也发表了精神科副主编Joel Yager博士针对该研究的评论。 卫生政策制定者主张减少抗精神病药在痴呆患者中的应用,原因在于此类药物与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相关。然而,这些不良转归到底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还是用药所针对的潜在行为问题的效应,目前仍不清楚。为评估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组合对疗养院痴呆患者的影响,研究者将英国16家疗养院进行了随机化分组,采用抗精神病药审查、增加社交活动及运动的多种组合,在9个月的时间内探讨了患者的转归情况。 研究所纳入的277例患者(74%为女性)中,18%的患者正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7%的患者罹患中度或重度痴呆。抗精神病药物审查原则与临床指南一致,如新启动的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长限定为12周,随后即尝试中止治疗。研究者基于手册强化受试者的社交活动及运动(≥1小时/周或研究结束时增加20%)。研究主要转归指标为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激越及抑郁症状,次要转归指标为总体神经精神症状及死亡率。 研究结果 ▲?针对抗精神病药使用的审查显著减少了此类药物的使用:50%的患者终止了治疗,这些患者用药均已至少3个月; ▲?与其他组相比,抗精神病药物审查+增加社交活动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但绝大部分应归功于社交互动的加强; ▲?抗精神病药审查本身与神经精神症状转归更差相关,而这一趋势同样可被社交互动所减轻; ▲?锻炼可减轻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但不影响抑郁得分及死亡率; ▲?任何干预措施都未能改变受试者的激越得分。 上述结果提示,首先在真实世界中,人们的确可以通过审查等手段实现抗精神病药针对特定人群使用的减少,且效果相当明显。然而,此举为患者所带来的收益并不如人们所预想的那样显著,反而是作为非药物干预的增强社交互动,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减少抗精神病药使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虽然可被预期,但仍令人有所顾虑。 Joel Yager博士则指出,尽管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能会有所获益,但打算减药时必须慎重。单独减少药物可带来显著的神经症状恶化的风险,这也强调了同时联合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如增加社交互动。另外,增加运动不会为患者带来危害。 文献索引:Ballard C et al. Impact of antipsychotic review and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tipsychotic use,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mortality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living in nursing homes: A factorial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y the Well-Being and Health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WHELD) program. Am J Psychiatry 2015 Nov 20; [e-pub].信源:Joel Yager, MD. When Reducing Antipsychotic Use in Dementia Patients Might Harm More Than Help. NEJM Journal Watch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