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RCA2,BRCA1,CDKN2A,PALB2,ATM,TP53,STK11,微卫星不稳定相关的基因,PRSS1等。上图摘自今年ASCO的会议内容,左图显示的是未选择的胰腺癌的病理性突变的频率,右图显示的是有家族史的胰腺癌的病理性突变的频率。将近1/4有家族史的患者携带胚系突变,而在未选择人群中,同样有5-10%的患者携带同样的胚系突变。所谓胚系突变,就是生殖细胞携带的突变,该突变存在患者全身的大部分细胞当中,并且可能会遗传给后代。根据上述结果,指南推荐所有胰腺癌患者,或者已过世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胚系突变的检测,即遗传性肿瘤的筛查。该检测同样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BRCA1/2突变的患者可应用PARP抑制剂;MSI-H/dMMR的患者可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胃癌相关临床研究1. PD-1单抗BGB-A317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的初治的食管癌或胃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金永帅2.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和紫杉醇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Ⅰ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病理确诊的经一线治疗失败(一线化疗方案需包括以铂类和/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的晚期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项目负责医师:刘容锐3. PD-1单抗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或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或肝细胞肝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负责医师:贾茹、张允4. PD-1单抗Pembrolizumab对比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经一线接受含铂类/氟尿嘧啶双药疗法疾病进展,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张改容5.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单中心IB 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铂类、紫杉类及氟尿嘧啶类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6. 紫杉醇联合Ramucirumab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患者,化疗方案中必须包括铂类(顺铂、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类(5-Fu、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张允7. AL3810口服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肝细胞癌或鼻咽癌患者的ⅠB期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肝细胞癌(Child-PughA类);鼻咽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项目负责医师:刘容锐联系方式研究负责人:徐建明主任咨询电话:010-66947178、010-66947179
胃癌相关临床研究1.PD-1单抗BGB-A317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的初治的食管癌或胃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金永帅2.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和紫杉醇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Ⅰ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病理确诊的经一线治疗失败(一线化疗方案需包括以铂类和/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的晚期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项目负责医师:刘容锐3.PD-1单抗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或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或肝细胞肝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负责医师:贾茹、张允4.PD-1单抗Pembrolizumab对比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经一线接受含铂类/氟尿嘧啶双药疗法疾病进展,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张改容5.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单中心IB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铂类、紫杉类及氟尿嘧啶类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6.紫杉醇联合Ramucirumab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患者,化疗方案中必须包括铂类(顺铂、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类(5-Fu、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张允7.AL3810口服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肝细胞癌或鼻咽癌患者的ⅠB期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肝细胞癌(Child-PughA类);鼻咽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项目负责医师:刘容锐联系方式研究负责人:徐建明主任咨询电话:010-66947178、010-66947179
食管鳞癌相关临床研究1. PD-1单抗SHR-1210对照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既往一线标准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张允2. PD-1单抗IBI-308对照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治疗一线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的II期研究(ORIENT-2)主要入选标准:一线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食管鳞癌患者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金永帅3. PD-1单抗BGB-A317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的初治的食管癌或胃癌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金永帅4. 甲磺酸莱洛替尼Ⅰb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至少经一线治疗失败的EGFR过表达或基因拷贝数增加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免费项目:入组后接受免费甲磺酸莱洛替尼治疗,检查检验免费。负责医生:刘容锐5. PD-1单抗IBI308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Ib期研究主要入选标准:食管鳞癌、原发性肝癌、胆管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贾茹、金永帅6. GR1401(抗EGFR全人源化单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经标准治疗无效或无标准治疗方法的晚期实体瘤,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张改容7. 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转移性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入选标准:晚期食管鳞癌未接受治疗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基本正常。免费项目:试验药物治疗,试验相关的检查、检验项目负责医师:刘建芝咨询电话:010-66947178、010-66947179
研究背景和介绍索凡替尼是由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研制,主要作用于VEGFR1,2,3 和FGFR1双靶点,结构新颖,激酶选择性高。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已在国内开展多个索凡替尼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索凡替尼临床安全性可控、耐受性良好,并在多种肿瘤患者观察到了一定的疗效。试验主要目的评价索凡替尼二线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试验设计试验分类: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类型:多中心、开放的II期临床研究试验范围:国内试验主要入组标准对本研究已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执行任何试验规定程序之前须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岁;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包括肝内胆管癌(IHCC),肝外胆管癌(EHCC)和胆囊癌(GBC);在开始研究治疗前仅接受过1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毒副作用不可耐受(既往接受过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完成治疗6个月以内出现疾病进展/复发也可以入组);ECOG体力状况 0或1分;患者有可测量病灶(根据RECIST标准 1.1版本);预期生存≥12周;主要排除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中任何一条标准,则须排除出本研究计划:研究治疗开始前4周内接受过已获批的或在研的抗肿瘤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化疗、根治性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无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外,如经过2周洗脱期也可入组)、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和抗肿瘤中药治疗(以中药说明书适应症为准,如经过2周洗脱期也可入组)等;研究治疗开始前接受过已获批或在研的其他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 或其他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单抗(如贝伐单抗等);药物未能控制的高血压,规定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既往做过胃大部切除或目前存在胃及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或未切除的消化道肿瘤存在活动性出血,或研究者判定的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或者吸收的其他状况;既往或目前有严重的出血(3个月内出血>30ml)、咳血(4周内>5ml的新鲜血液)或者12月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过去5年内患有其它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或宫颈原位癌除外;未经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的脑转移或脊髓压迫,或既往治疗过的脑转移或脊髓压迫但没有临床影像学证据表明病情稳定;既往抗癌治疗的毒性反应尚未恢复到0或1级水平(脱发除外);既往4周内参加过其它药物临床试验且进行了相应试验药物治疗;妊娠(用药前妊娠检测阳性)或正在哺乳的女性;联系信息如您符合以上入排标准,研究医生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可参加此项研究。研究负责人:徐建明主任研究联系人:陈玉玲主治医师、贾茹主治医师咨询电话:01066947179
研究背景西妥昔单抗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靶向药物之一,其单独应用或与化疗联合可显著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四川科伦公司开发的抗EGFR单抗与西妥昔单抗为完全相同氨基酸序列,作用机制相同。前期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单抗与西妥昔单抗的抗肿瘤活性相当。主要入选标准18-75周岁,组织学确诊的转移性结肠或直肠腺癌患者;肿瘤组织RAS状态为野生型;经标准治疗(含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类药物)失败、不耐受伊立替康或拒绝化疗的患者;至少存在一个符合RECIST(1.1版)标准的可测量病灶;研究入组时ECOG状态评分为0或1分;预计生存时间至少为12周;良好的器官功能水平。主要排除标准既往曾接受以EGFR为靶点的单抗类药物治疗;正在接受其他伴随的抗肿瘤治疗;脑和或软脑膜转移;严重的活动性感染;活动性HBV、HCV感染者;未控制糖尿病、严重肺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患者受益 研究药物和试验相关检验及检查免费。联系信息研究负责人:徐建明主任研究联系人:张改容医师,刘建芝医师咨询电话:010-66947178/179
研究背景及介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是一个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临床前药效学试验证实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既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又可通过阻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双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和瑞格非尼、索拉非尼基本一致。其疗效类似或略优于索拉非尼。患者招募计划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号:2015L02355)和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Ⅰ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方案编号ZGDE1B。主要入排标准入选标准1.年龄≥18岁,性别不限;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患者(胃-食管连接处原发病灶:需50% 以上病灶定位于食管);3.既往接受过铂类或紫杉类全身化疗,且至少经一线方案治疗失败(治疗失败包括疾病进展和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4.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可测量病灶:CT、MRI中至少有一个可准确测量的直径(最大径)≥10mm);5.预期生存时间≥3月;6.有能力吞咽试验药物(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需在试验前接受过食管扩张或食道内插入人工支架术);7.前一次手术时间距入组时间超过4周;8.能合作观察不良事件和疗效;9.ECOG 评分≤1。排除标准1.既往5年内发生合并有除基础肿瘤之外的其它恶性肿瘤的患者;2.有活动性上消化道溃疡、明显呕吐、慢性腹泻、肠梗阻、吸收障碍等或其他已知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清除的患者;3.既往3个月内发生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既往1个月内进行过食管或纵隔放疗的患者;5.脑转移、脑膜转移或各种精神障碍者;6.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异常者(内生肌酐清除率<60ml/min,血清肌酐≥1.5×ULN);7.尿蛋白≥1000mg/24h的患者。研究中心联系人信息:解放军307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刘建芝医生电话66947179
了解了胃癌的危险因素,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因素加以注意,就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那么,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该怎么做呢?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带来的风险该如何预防?如果有胃部不适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胀、反酸、嗳气、烧心等等,需要早点到医院看病,而不是随便吃点“胃药”。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帮您进行胃镜检查,或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呼气试验,有时还要取一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是不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了不舒服的症状。如果确认有幽门螺旋杆菌,医生会推荐您应用服用一些药物,通常以抗生素为主,一般经过2~4周的治疗,就会痊愈。但是,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是不是该服药治疗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些早期的研究显示,这类病人服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胃内癌前病变的发生,也许可以减少胃癌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具体该怎么做,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咨询医生。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胃癌?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生率已经逐渐下降了。这要归功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比如,过去人们用腌制的办法保存食物,现在有了冰箱来储存食物,人们食用咸菜或是酸菜或是熏鱼、熏肉之类的食物就少多了。此外,根据营养专家的推荐,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深加工的红肉类食物,也使胃癌风险有所降低。但中国人与西方不同,我们本来就是以谷物和蔬菜类食物为主,只需注意不要过多选择精加工的谷物,避免食用高盐、腌制食品,以及注意食物新鲜程度,避免霉变食物就可以了。有些人热衷于吃各种维生素,觉得这些“药丸”会减少患癌症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对于营养不良的人群,抗氧化类物质比如维生素A、C和一些矿物质也许会减少患胃癌的风险,但对营养状态良好的人来说,不缺乏这些维生素,额外服用这些维生素药丸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另外,有一些小型的研究建议饮茶,特别是绿茶可能会对胃有保护作用,但多数大规模的研究并未认可这一结论。还有,适当运动,控制热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也是避免发生癌症的良好生活方式,有些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人可能会使胃癌发生的风险下降一半。但过分控制体重、体重过轻也是不利的,它可能增加其它癌症的风险以及带来其它健康问题。还有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不要吸烟,避免过量饮酒。没有烟酒刺激,胃内的慢性炎症、感染等不良因素产生的危害也会少些。有没有药物能预防胃癌?有些研究提出,使用阿司匹林或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如布洛芬或是萘普生,可能会降低胃癌风险,还会降低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但这类药物也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胃内出血之类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绝大多数医生不会给您开这种药物来预防癌症。当然,如果是因为其它原因,确实需要使用这类药物,有可能带来一些额外的好处。已经有高危的遗传因素该怎么办?如果已经有胃癌的家族史,或者是怀疑有基因异常,就要到有肿瘤中心、或是遗传学实验室的医院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遗传因素虽然无法改变,但对高危人群可以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可疑的癌变征象,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何看待与胃癌有关良性疾病?前面讲到一些胃部的良性疾病可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那么这些良性病该怎么处理呢?首先要正确对待,因为这些疾病毕竟是良性的,大部分人终生也不会恶变,所以无需过分担心。其次,要尽量早的去治疗这些疾病,有的病仅靠服药就能治愈,有的病可能需要胃镜下手术,还有的可能需要进行比较大的手术。总体上,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来缓解或治愈,预防其发生胃癌。
索凡替尼是一个口服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能抑制VEGFR1、2、3及FGFR激酶活性,抑制VEGFR2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的目的。经过多年的I期和II期临床研究证实,索凡替尼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招募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入组主要标准:主要入组不同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至少存在一个可测量病灶,肝肾功能及血象基本正常。入组后免费接受索凡替尼或安慰剂(索凡替尼:安慰剂=2:1)治疗,并免费接受部分检验及检查。胰腺NET全国计划入组195例非胰腺NET全国计划入组273例负责医师:陈玉玲 贾茹 陈海娥 医生 电话 010-66947179具体入排标准如下:入组标准1 对本研究已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 年龄 > 18岁;3 经组织病理确诊的低、中级别(G1或G2)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NET患者。对于胰腺或胃肠来源NET,低级别(G1)的定义为核分裂象数<2/10 高倍视野[HPF]和/或Ki-67 分化指数<3%;中级别(G2)的定义为核分裂象数2-20/10 高倍视野[HPF]和/或Ki-67 分化指数3-20%。若同一肿瘤组织的核分裂象和Ki-67指标对应不同的级别,依从较高的级别。对于肺和胸腺来源NET,G1的定义为核分裂象数<2/10高倍视野[HPF]不伴坏死灶;G2的定义为核分裂象数2-10/10高倍视野[HPF]伴或不伴坏死灶。其他来源或来源不明的NET可参考胰腺或胃肠来源NET的分级标准。(以中心病理审核结果为准);4 既往接受≤2种系统抗肿瘤药物治疗(SystemicAnti-tumor Therapy),可以是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干扰素、PRRT(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mTOR抑制剂或化疗;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上述治疗的晚期初治患者也可以入组;5 在随机化前的12个月内患者需有经影像学证实的肿瘤疾病进展;6 患者有可测量病灶(根据RECIST1.1标准);7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血小板≥100×109/L和血红蛋白≥ 9g/dL;8 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参考范围上限(ULN)的1.5倍;9 在未使用支持治疗的情况下,无肝转移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2.5倍ULN;肝转移时ALT,AST和ALP ≤5倍ULN;10 血清肌酐≤1.5倍ULN且肌酐清除率≥60ml/min;11 国际标准化比(INR)≤1.5倍ULN且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 1.5倍ULN;12 ECOG体力状况 0或1 分;13 预期生存超过12周;14 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或女性患者自愿在研究期间和末次研究用药90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例如双重屏障式避孕方法、避孕套、口服或注射避孕药物、宫内节育器等。所有女性患者将被认为具有生育能力,除非该女性患者已自然绝经、已行人工绝经或绝育术(如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或放射性卵巢照射等)。排除标准1 高级别(G3)的神经内分泌癌、类腺癌、胰岛细胞癌、杯状细胞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2 功能性NET且需要伴随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症状,如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ACTH瘤、VIP瘤,伴类癌综合征、卓艾综合征或疾病特有的活动性症状;3 既往接受抗VEGF/VEGFR靶向药物治疗且在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4 尿常规显示尿蛋白≥2+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显示尿蛋白≥1克;5 血清钾、钙(离子型或白蛋白结合型校正后)或镁超出正常范围并有临床意义;6 药物未能稳定控制的高血压,规定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7 研究者判断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消化道疾病或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或未切除的消化道肿瘤存在活动性出血,或研究者判定的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者穿孔的其他状况;8 既往或目前有严重的出血(3个月内出血>30ml)、咳血(4周内>5ml的新鲜血液)或者12月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 有显著临床意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入组前6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不稳定心绞痛或者冠脉搭桥术;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 2级;需要药物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p="">10 心电图检查(ECG)显示QT间期≥480毫秒(ms);11 在过去5年内患有其它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或宫颈原位癌除外;12 研究治疗开始前4周内进行过抗肿瘤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化疗,根治性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肿瘤中药治疗、肝动脉介入栓塞、肝转移灶冷冻消融术或射频消融术;13 研究治疗开始前2周内接受过针对骨转移灶的姑息性放疗;14 首次研究用药前3周内服用过含有贯叶连翘成分的药物,或前2周内服用过其他CYP3A4的强诱导剂或强抑制剂;15 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16 已知有显著意义的肝病病史,包括但不限于已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且HBV DNA阳性(≥1×104/ml);已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且HCV RNA阳性(≥1×103/ml),或肝硬化等;17 入选本研究前28天内实施过外科手术(活检术除外)或者手术切口没有完全愈合;18 未经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的脑转移或脊髓压迫,或既往治疗过的脑转移或脊髓压迫但没有临床影像学证据表明病情稳定;19 既往抗癌治疗的毒性反应尚未恢复到0或者1级水平(脱发除外);20 既往4周内参加过其它药物临床试验且进行了相应试验药物治疗;21 妊娠(用药前妊娠检测阳性)或正在哺乳的女性;22 任何其它疾病,代谢异常,体格检查异常或实验室检查异常,根据研究者判断,有理由怀疑患者具有不适合使用研究药物的某种疾病或状态或者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解读。
1. 一项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在晚期转移性高分化不可切除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单组、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IV期)主要入组标准:针对转移性或局部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存在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未接受过靶向治疗。入组后将接受免费舒尼替尼治疗,并接受免费影像学检查负责医师:贾医生,陈医生,电话010-669471792. 索凡替尼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I期临床研究 索凡替尼是一个全新结构的嘧啶类小分子抗肿瘤新药,能抑制VEGFR1、2、3及FGFR激酶活性,抑制VEGFR2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的目的。前期研究证实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疗效,现该试验仅招募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入组主要标准:目前主要入组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G1/G2),至少存在一个可测量病灶,肝肾功能及血象基本正常。入组后免费接受索凡替尼治疗,并免费接受检验及检查。负责医师:贾医生,陈医生,电话010-6694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