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袋整形术后会敷盖纱布预防渗血,术后两天来医院换药拆除,拆除纱布后可以佩戴太阳镜遮挡。2、术后口服不过敏的抗生素两天预防感染,手术当日伤口可能出现轻微疼痛,会逐渐消退,如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一粒止痛。3、术后上下眼睑可能出现肿胀,眼睛可出现酸胀、流泪、怕光、视物模糊、重影、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等情况,会逐渐好转。4、术后即可冰敷,冰袋不要接触伤口,避免污染和出血,冰敷持续6天。5、保证手术部位清洁,拆线前避免伤口沾水。6、在饮食上注意增加蛋白质、水果和新鲜蔬菜的摄取,避免烟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7、术后6天拆线,拆线后如果发现伤口内残留线头,可先观察或来医院处理。8、恢复期间应安静休养,但不要总躺着,要适当活动,多闭目养神,不要熬夜,以免眼睛过度疲劳或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胀肿。9、眼袋手术是一改善手术,不可能恢复到最佳年轻态,下睑泪沟和皱纹只能改善,对黑眼圈没有效果。并且恢复自然需要时间,具体跟个人体质有关,肿胀期可出现外形不佳,双侧不对称,一般3-6个月后可恢复。有瘢痕体质倾向的患者可能出现瘢痕明显。10、严格遵守医生其他医嘱及注意复诊时间。术后使用以下药物1、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无过敏史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红霉素类抗生素其中一种,具体咨询手术医生),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口服两天。2、镇痛药物:可以准备布洛芬胶囊,术后口服一粒,每天两次,不超过两天。3、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在医院购买,换药时使用。4、消肿药:非必须,看肿胀程度选用,具体咨询手术医生。5、淡化瘢痕药物:非必须,看瘢痕恢复情况选用,具体咨询手术医生。
请手术当天上午8点来北院区2楼整形外科。提前一天预约挂号,关注公众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公众号里预约挂号。挂号路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本部院区”——“外科”——“整形外科”——“整形外科门诊”(普通号),挂上午的号,不是苏主任的实名号,也不是别的医生的号。带身份证来。北院区不是本部,别走错了,具体地址请在手机地图里搜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
苏主任每周四上午在医院本部(和平西路215号)门诊七楼整形外科出门诊,请提前一天在公众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预约挂号,挂本部整形外科苏晓光副主任医师的号。请面诊当天带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来。
重睑术注意事项1、思想准备:重睑手术是人工做出来的,可能永远达不到自然的形态,也肯定会留下人工的痕迹。比如切口白色痕迹、双眼皮皱璧凹陷、“闭眼双”、“小肉条”等,这都与眼皮基础条件有关,并且无法改变,所以术后学会眼部化妆遮盖手术痕迹是必须的。重睑术后有一个肿胀消退过程,恢复自然需要时间,具体跟个人体质有关,肿胀期可出现重睑形态较宽,外形不佳,双侧不对称,一般6个月后可恢复最终形态。2、重睑术后上睑会敷盖纱布,请术后24小时后来医院拆除,不可提前摘掉,拆除纱布后可以佩戴太阳镜遮挡。3、术后自备不过敏抗生素口服2天预防感染,手术当日伤口可能出现轻微疼痛,会逐渐消退,如疼痛明显可口服止痛药物。(具体请咨询医生,不可乱服药物)4、术后三天上睑肿胀明显,眼睛可能会出现酸胀、流泪、怕光、视物模糊、重影、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等情况,会逐渐好转。5、术后即刻冰敷,冰敷眼罩不要接触术区,隔空用冷气冰敷,避免污染或碰触伤口出血,冰敷持续到拆线,次数时间不限,前三天越多越好。术后十天开始热敷,建议使用热湿毛巾,温度不可过高,避免烫伤。6、保证手术部位清洁,拆线前避免伤口沾水。7、术后遵医嘱5~7天拆线,拆线后如果发现伤口内残留线头,可先观察或来医院处理。8、恢复期间多休息眼睛,以免眼睛过度疲劳加重胀肿。但不要总躺着,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9、清淡饮食,避免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建议暂缓食用。10、因个人体质原因,“开眼角手术”后眼角的瘢痕可能会出现增生,导致重睑外形改变,建议拆线后一周使用软化瘢痕药物,如:倍舒痕、美皮护等,一般术后半年瘢痕可恢复平软。12、严格遵守医生其他医嘱及注意复诊时间,紧急问诊请打电话66002760术后请自备以下药物:(具体一定咨询医生,不可乱服药物)1、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无过敏史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红霉素类抗生素其中一种),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口服两天。2、镇痛药物:可以准备布洛芬胶囊,术后口服一粒,每天两次,不超过两天。3、艾夫吉夫生长因子喷剂2支,换药时带来使用。4、消肿药(非必须):“爱脉朗”按照说明书口服一周。5、淡化瘢痕药物(非必须):倍舒痕、美皮护贴,选一即可。
黑痣恶变的机率到底有多大? 黑色素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新生物,每个人平均有20-25个。黑色素瘤,是体表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也是让大家谈虎色变的噩梦之一;它的发病率有多大呢?文献统计约为2-3/100000(每10万人发生2-3人)。 少数情况下黑痣可以发生恶变,形成黑色素瘤。这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那机率有多大呢? 文献统计,40岁以下人群的任一色素痣,在任一年内恶变为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小于0.0005%(每一百万人中有5例);60岁以上的男性的任一色素痣,在任一年内恶变为黑色素瘤的可能性约0.003%(每10万人中有3人)。在20岁至80岁这一时间跨度中,男性任一色素痣的累计恶变风险约为0.03%(每万人中3人),女性为0.009%(每10万人中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