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市民都深受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不仅腰酸腿痛,严重的还会导致行动不便。但他们宁愿让自己痛苦,也不愿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就是因为怕手术要开大刀。 其实,这是一个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的错误认识,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椎间盘突出手术已经进入到“微小创伤、精准治疗、疗效好、功能恢复快、治愈率高”的时代了。 再说了,人到中年,50到70岁的这20年生活质量肯定比60到80岁这20年高。那干嘛不这会儿就手术,让50到70岁这20年活出自己的风采?这不,视频里52岁的傅先生,腰背部疼痛已有好多年,近半年出现腰背痛伴臀部、右小腿外侧疼痛不适呈进行性加重,足趾稍有麻木不适感,遂入我院就诊,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叶晓健团队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愈合良好,已恢复正常生活,能开车上下班了,就像傅先生自己说的“感觉现在活蹦乱跳啊”。 01、什么是脊柱微创手术? 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 脊柱微创手术是运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放大手术视野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皮肤切口施行“内镜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 在脊柱外科领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疾病的微创化治疗将成为未来趋势。 02、脊柱微创手术的优点 03、哪些病症适合脊柱微创手术? 目前大部分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进行治疗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 主要症状为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症状,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下肢放射疼痛或麻木,有时出现椎旁及下肢肌肉痉挛甚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 腰椎间盘脱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脱出的髓核加重,腰椎神经受到的压迫会加重,甚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腰椎滑脱也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深深困扰着中老年病患,治疗比较棘手。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出现症状以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对于不合并有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首先考虑微创椎间孔镜手术,虽然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残留率,但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对于椎间盘脱出高度游离移位的腰突症,也可以选择微创椎间孔镜手术,虽然手术操作复杂一点、难度大些,但是还是可以给自己一个微创的机会,毕竟开放融合手术是终极治疗方案。 04、脊柱微创手术对医生的挑战 相对于脊柱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对医生来说,有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医生的技术。 微创和传统术式相比视野非常小,视野相对比较局限,微创手术就类似于在黄豆上雕刻,在很小的空间里做很精美的手术。所以微创手术对医生自身技术和职业培训的要求非常高,医生要有很强的解剖知识和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很小的空间下进行手术的能力。比如椎间孔镜治疗方法,皮肤切口仅7毫米。从传统的大的切口走向如此小的切口,的确需要克服很多心理上的、技巧上、技术上的困难。 另一个挑战,是医生的奉献精神。 刚开始从事脊柱微创手术时,为了确保手术的每一步都成功到位,每进行一个操作,都需要照X光进行确认。而在手术中,医生是不可能离开的,就站在患者身边,一起接受X光射线的辐射。 我们有过统计,在刚开始做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时,一次手术要接受近200次射线。手术越多,接受的射线也就越多。医生们都是真正的“X-MAN”。 一台微创手术中X光线的辐射,对医生和手术台上的病人都是很大的伤害。在防护和设备都不能快速优化的前提下,怎样能够减少辐射?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呢?解决方法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手术水平和技巧。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和经验技术的不断累积,时至今日终于能让患者在术中尽可能少地接受X射线辐射,希望可以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对每一位病人的人文关怀。 专业特色 脊柱微创是脊柱外科专业技术的特色,目前科室已开展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胸椎黄韧带骨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脊柱骨病以及脊柱外伤、肿瘤、畸形、结核等疑难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目前微创治疗脊柱疾患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技术、通道微创及数字化导航等脊柱微创技术精准治疗脊柱疾患。如采用颈椎内镜(PECD)技术治疗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侧路及后路腰椎椎间孔镜(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小切口或通道微创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MIDLIF、OLIF等)治疗腰椎滑脱、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等。机器人、O臂机等数字化导航技术结合脊柱微创技术让脊柱外科手术更微创、更精准、疗效更确切。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市民都深受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不仅腰酸腿痛,严重的还会导致行动不便。但他们宁愿让自己痛苦,也不愿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就是因为怕手术要开大刀。 其实,这是一个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的错误认识,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椎间盘突出手术已经进入到“微小创伤、精准治疗、疗效好、功能恢复快、治愈率高”的时代了。 再说了,人到中年,50到70岁的这20年生活质量肯定比60到80岁这20年高。那干嘛不这会儿就手术,让50到70岁这20年活出自己的风采?这不,视频里52岁的傅先生,腰背部疼痛已有好多年,近半年出现腰背痛伴臀部、右小腿外侧疼痛不适呈进行性加重,足趾稍有麻木不适感,遂入我院就诊,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叶晓健团队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愈合良好,已恢复正常生活,能开车上下班了,就像傅先生自己说的“感觉现在活蹦乱跳啊”。 01、什么是脊柱微创手术? 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 脊柱微创手术是运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放大手术视野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皮肤切口施行“内镜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 在脊柱外科领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疾病的微创化治疗将成为未来趋势。 02、脊柱微创手术的优点 03、哪些病症适合脊柱微创手术? 目前大部分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进行治疗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 主要症状为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症状,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下肢放射疼痛或麻木,有时出现椎旁及下肢肌肉痉挛甚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 腰椎间盘脱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脱出的髓核加重,腰椎神经受到的压迫会加重,甚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腰椎滑脱也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深深困扰着中老年病患,治疗比较棘手。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出现症状以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对于不合并有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首先考虑微创椎间孔镜手术,虽然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残留率,但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对于椎间盘脱出高度游离移位的腰突症,也可以选择微创椎间孔镜手术,虽然手术操作复杂一点、难度大些,但是还是可以给自己一个微创的机会,毕竟开放融合手术是终极治疗方案。 04、脊柱微创手术对医生的挑战 相对于脊柱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对医生来说,有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医生的技术。 微创和传统术式相比视野非常小,视野相对比较局限,微创手术就类似于在黄豆上雕刻,在很小的空间里做很精美的手术。所以微创手术对医生自身技术和职业培训的要求非常高,医生要有很强的解剖知识和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很小的空间下进行手术的能力。比如椎间孔镜治疗方法,皮肤切口仅7毫米。从传统的大的切口走向如此小的切口,的确需要克服很多心理上的、技巧上、技术上的困难。 另一个挑战,是医生的奉献精神。 刚开始从事脊柱微创手术时,为了确保手术的每一步都成功到位,每进行一个操作,都需要照X光进行确认。而在手术中,医生是不可能离开的,就站在患者身边,一起接受X光射线的辐射。 我们有过统计,在刚开始做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时,一次手术要接受近200次射线。手术越多,接受的射线也就越多。医生们都是真正的“X-MAN”。 一台微创手术中X光线的辐射,对医生和手术台上的病人都是很大的伤害。在防护和设备都不能快速优化的前提下,怎样能够减少辐射?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呢?解决方法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手术水平和技巧。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和经验技术的不断累积,时至今日终于能让患者在术中尽可能少地接受X射线辐射,希望可以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对每一位病人的人文关怀。 专业特色 脊柱微创是脊柱外科专业技术的特色,目前科室已开展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胸椎黄韧带骨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脊柱骨病以及脊柱外伤、肿瘤、畸形、结核等疑难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目前微创治疗脊柱疾患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技术、通道微创及数字化导航等脊柱微创技术精准治疗脊柱疾患。如采用颈椎内镜(PECD)技术治疗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侧路及后路腰椎椎间孔镜(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小切口或通道微创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MIDLIF、OLIF等)治疗腰椎滑脱、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等。机器人、O臂机等数字化导航技术结合脊柱微创技术让脊柱外科手术更微创、更精准、疗效更确切。
本文主要根据TLIF手术的宣教进行论述。 腰椎微创内镜、OLIF、PLIF手术的患者也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本文内容仅代表刘晓明医生的个人观点,敬请各位前辈同道批评指正,转载请注明】 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宣教 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技术最早由Harms于1982年报道,其特点是采用后入路,从单侧进入椎管而达到双侧椎体间融合,不需干扰中央管,减少了脑脊液漏的发生;不需过多牵拉神经根和硬膜囊,减少神经损伤的概率。保留了对侧椎板与小关节,增加植骨面积,可行360°融合;保留了棘突上、棘突间韧带,能重建腰椎后部张力带结构。 TLIF的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发和术后复发)、腰椎管狭窄症、腰椎I°、II°滑脱(退变性和椎弓根峡部裂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TLIF的禁忌症: 严重骨质疏松、椎体或终板破坏、硬膜外瘢痕严重粘连、活动性感染、脊柱转移性肿瘤等。 一、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适应性锻炼:包括术前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有吸烟史的病人,术前至少2 周应停止吸烟。 2、输血和补液:施行中、大型手术者,术前会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血制品。对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在术前予以纠正。 3、预防感染:术前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病人的体质,预防感染。 4、胃肠道准备:成人从术前8 -12 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饮,以防因麻醉或术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二、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计划: 1、术后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一般6小时内暂时不要饮水和进食,如口渴难忍,可用棉签蘸水润口。6小时后可以少量饮水,注意避免呛咳,可酌情进食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量。在肠道排气之前,均应仅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肠道排气后,可逐渐开始进食普食。 2、术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入气管。呕吐较严重时,可联系护士、医生进行处理 。 3、返回病房后,四肢和腰背部都可以小范围轻轻地活动,不必僵硬地躺着。可在家人帮助下,适度翻身,翻身时注意引流管和导尿管,避免过度牵拉。 4、关于手术切口,一般1-3天换药一次,术后约12天可拆除缝线,15天内切口避免碰水。如发现纱布浸湿,应及时告知医生和护士,进行更换。 5、引流管一般在引流量低于50ml时可以拔除,通常需要2-5天时间。如果排尿无特殊障碍,导尿管也可以与引流管同时拔除。 6、导管拔除后,可以佩戴腰围适当下地活动。 起身下地过程需遵循“起床三部曲”原则:①戴好腰围后,把床头摇高至接近90°,坐卧于床上约3分钟;②坐在床上,双腿垂在床边,约3分钟;③在家人搀扶下,床边站立约3分钟。然后开始慢慢行走。 7、术后1个月内,绝大部分时间均需卧床休息,可视情况下地如厕或简单活动放松。下地活动前均需佩戴腰围。术后3个月之后,可仅在进行“高强度”活动时佩戴,比如长途旅行时。术后1-3月,佩戴时间逐渐缩短。 8、通常情况下,术后腰腿疼痛症状的好转会比较明显,但麻木无力等症状恢复较慢、较困难。术后5天左右可能会有“反跳反应”,即腰腿疼痛麻木比术后最初几天要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类似于在地上蹲久了,起身后会有腿麻不适。此时不必过度担心,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一般都会逐渐好转。 9、康复锻炼:术后需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活动量逐渐增加,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进行全身锻炼,特别要注重腰背肌的锻炼。 术后麻醉苏醒后,在床上即可开始早期活动锻炼,可先进行髋膝关节、脚踝、足趾及上肢的屈伸活动,并逐渐开始运用“拱桥”、“小燕飞”等动作进行锻炼。(术后早期,仰卧于床上时,可以想象屁股下面放着一个“秤”。放松状态平躺时,假设“秤”的读数是20公斤,逐渐试着将屁股抬高,使“秤”的读数减小,“循序渐进”,3-5天后,争取使“秤”的读数变为0,将屁股抬离床面)。 三、术后门诊随访 术后1月、3月、6月、12月及以后每年都建议到专家门诊复查、拍片,由负责医生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方案给出指导意见。术后如有特殊不适,请随时及时就诊。 附:手术过程简介: Ⅰ、置钉+减压 Ⅱ、处理椎间盘、置入融合器(cage) Ⅲ、内固定
专家简介:余将明,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沪上名医,上海市科技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知名脊柱微创专家。2020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并担任骨科行政副主任,加盟前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工作10余年,曾任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擅长各种类型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折、畸形以及疑难复杂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尤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通道等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脊柱伤病。
专家简介:余将明,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沪上名医,上海市科技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知名脊柱微创专家。2020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并担任骨科行政副主任,加盟前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工作10余年,曾任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擅长各种类型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折、畸形以及疑难复杂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尤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通道等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脊柱伤病。
专家简介:余将明,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沪上名医,上海市科技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知名脊柱微创专家。2020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并担任骨科行政副主任,加盟前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工作10余年,曾任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擅长各种类型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折、畸形以及疑难复杂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尤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通道等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脊柱伤病。
专家简介:余将明,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沪上名医,上海市科技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知名脊柱微创专家。2020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并担任骨科行政副主任,加盟前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工作10余年,曾任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擅长各种类型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折、畸形以及疑难复杂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尤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通道等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脊柱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