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具有高病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存在严重的危险,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是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居家生活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让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同家用的自来水管,自来水管长期使用中会出现污垢或者铁锈,导致管道堵塞无法正常提供水源,血管内部随着年龄的增加会积攒胆固醇等物质,使脑内的血液循环发生故障,造成脑内组织损伤。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1.调整心态,不急不躁 居家防疫,许多人情绪低落或者波动较大,应注意控制和调节,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于关注悲伤情绪化的不良信息;保持与家人朋友间的联系,互相鼓励支持;也可以听音乐或拍照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关注疫情下积极正向的内容,这是预防疾病的第一要义。 2.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坚持低盐低脂适量蛋白,多吃些健康、清淡、营养的食物,例如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预防便秘,合理搭配,保证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戒烟限酒,长期的酗酒或者抽烟会影响人们的各项身体器官,要想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必须要将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掉,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量。适当运动,合理安排室内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可以选择多做家务,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收获整洁;也可以选择跟着健身主播、广场舞教学一起动起来。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3.注意慢性病的管理 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居家期间严格监测血压、血糖,规律服药,避免出现因疏忽误服漏服,甚至过量服用,家属应注意有效监督。 4.外出做核酸,注意温差变化 春季天气多变,乍暖还寒,如果要出门做核酸,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做好防护工作后再出门,以防室内室外温差大,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引发脑血管病。 5.遵从医嘱,定期检查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症状,再等等?还是去医院?居家防疫,出行不便,但如果您突发脑血管疾病,就不要抱着“再等等”的态度了,出现“难平衡、看不清、脸不正、手不平、语不灵”的情况及时打电话呼叫120就医,主要用“BEFAST”来识别判断。 “B”是Balance,表示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出表现为行走困难。 “E”是Eye,表示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可与不平衡状况同时出现。 “F”是Face,表示面部不对称,出现口歪斜眼的症状。 “A”是Arm,表示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一侧。 “S”是Speech,表示说话含混、不利索,理解问题也困难。 “T”是Time,表示短时间出现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务必立即就医。
帕金森病患者群体很庞大,很复杂,病因各异,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对于药物治疗的反应,因人而异。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优化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帕金森病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起始治疗患者最初被诊断为帕金森病时,往往难以接受现实,但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帕金森病是治疗方法最多的疾病。药物治疗反应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医生一般会处方美多芭,起始治疗剂量为1/4片,一日3次,2周后增加为1/2片,一日3次。一部分患者不敢加药,一直服用1/4片,感觉没有效果,但是又不敢加量,“美多芭恐惧症”在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比较明显。还有一些患者服用1-2周感觉无效,就停药了,这也是不当的,起始治疗需要2-3个月,才能说明美多芭的反应。蜜月期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药物调整到比较稳定的时候,缓解症状60%-80%,没有明显副作用,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案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药物的搭配,一般3-6个月可以找专业医生随诊一次。患者需要规律服药剂量和时间,注意与饮食的关系,蛋白质食物对于药效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酌情调整。另外,规律作息时间也很重要。季节更替一般而言,秋冬季节患者会感觉症状有所加重,如果比较明显,建议找专业医生就诊。服药日记或者周记。患者需要对自己的服药种类和剂量,并将服药的效果及时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就诊时也能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精细调整治疗方案。我一般会让患者填写下表,包括进餐时间,服药时间种类和剂量,药效(开期、关期和其他不适感与服药的时间关系)。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不要盲从,切勿看群服药,要做自己的主人。患者自我管理。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很聪明,自创调药曲线,如果和一些可穿戴产品结合,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慢病管理。
帕金森患者应该终生服药,但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副作用是最令人担忧的。帕金森患者有时候觉得帕金森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甚至比自己的帕金森症状更糟糕。事实上,帕金森患者面对药物的副作用,需积极配合医生科学治疗,可显著降低帕金森药物相关的副作用。目前帕金森病常用药物通常有四类:①左旋多巴:美多巴、息宁、达灵复、优多巴;②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罗匹尼罗;③左旋多巴增效剂:珂丹(恩托卡朋)、司来古兰,雷沙吉兰;④老药新用:安坦(笨海索)、金刚烷胺。那上述药物可能会有什么副作用呢?一、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和呕吐是帕金森药物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其实几乎所有的抗帕金森药物都有可能导致恶心。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在初期服用左旋多巴时就会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抗帕药物还有司来吉兰、珂丹。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可以让患者口服一片吗丁啉以作预防。另外优普洛贴剂一样可能地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睡眠障碍帕金森病本身和睡眠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抗帕金森病的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司来吉兰是最有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一般认为应该在中午之前服用。金刚烷胺也可能引起睡眠障碍,最后一次金刚烷胺应在下午4点之前服用。实际上,左旋多巴类药物和所有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都有可能和失眠有关。三、神经精神副作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美多芭、息宁等)的幻觉副在治疗的早期相对较少出现,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幻觉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高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幻觉。幻觉也可以出现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中,包括森福罗、罗匹尼罗、泰舒达以及优普洛帖剂。另外珂丹、司来吉兰、金刚烷胺,安坦等药物也可以使患者出现幻觉。左旋多巴类药物、所有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等)和抗胆碱能药(安坦)都有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在老年患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最为严重。安坦在所有的帕金森药当中最容易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等。四、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即体位性低血压,通常是指由卧位转为立位时,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直立性低血压常常被认为是PD的自主神经功能症障碍的表现,也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特点,还有可能是部分抗帕金森药物的副作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此外这种反应在第一次应用时就会出现,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使用时应该小剂量起始,有必要时可以加服屈昔多巴来改善。司来吉兰和珂丹都有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金刚烷胺和抗胆碱能药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低血压。五、水肿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金刚烷胺相关的周围水肿常常发生在下肢以及踝关节,发生率一般在5%~40%。在一个长程的罗匹尼罗的研究中,38.6%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周围水肿。吡贝地尔发生周围水肿概率较低,约5%。六、药物互相作用禁忌① 安坦与金刚烷胺合用时,可加强抗胆碱作用,并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安坦与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合用时,可导致高血压;安坦突然停药时,会有胆碱能反跳现象,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不适和腹泻流涕,会出汗、焦虑、激动、失眠.也可出现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静坐不能、巴金森氏症)。安坦如要撤药需要缓缓减药,同时为了防止药效不足带来的病情加重,可酌情增加激动剂的量,如增加森福罗,泰舒达;② 其他抗帕金森药与金刚烷胺合用,可增强抗胆碱作用,特别是有精神错乱、幻觉及恶梦的患者更明显。合用时需调整这些药物或金刚烷胺的用量;③ 如果司来吉兰与常见的MAO抑制剂或MAO-A同时使用,建议进行饮食限制(即,避免食用含大量酪胺的食物,如成熟干酪和酵母制品);吸烟可诱导肝酶代谢,可能降低雷沙吉兰的血药浓度。④ 珂丹一定要和美多巴或者息宁同时服用,单独服用无效。⑤ 森福罗在刚开始用时,需要滴定,由半片开始,甚至1/4片开始。需要注意的是突然中止多巴胺能治疗会导致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发生。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疗法是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脑的深部神经核团或其他神经组织,并进行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或神经环路的兴奋性,用来治疗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现已经证明很多疾病可通过 DBS 疗法,获得临床症状的改善。那么,都有哪些疾病可以进行DBS治疗呢?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缓慢、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迄今全球已经有数万帕金森病患者成功行 DBS 治疗。 2.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DBS 疗法最早用于特发性震颤治疗,其震颤控制的有效性及长期疗效均已获得肯定。 3.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引起肢体或躯干的扭转、反复的运动或姿势异常。 4.精神疾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最常发生在儿童期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是蜂音、声音和运动抽动,DBS 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有效的,很多报告显示患者术后抽动及精神症状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 ( 或 ) 动作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强迫症的多学科诊疗也是作为DBS治疗强迫症的未来发展趋势。 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DBS 已经成为难治性抑郁症的一种治疗选择。 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人格障碍等病人。研究结果显示:6例存在严重暴力和攻击行为的患者接受DBS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明显改善。 肥胖 系统的分析报道已经表明,DBS治疗肥胖已达到83%的成功率,可以媲美目前的减肥外科手术。 物质成瘾 物质成瘾,包括吸烟和酗酒,采用 DBS 治疗后症状改善。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以怕胖、盲目减肥、消瘦、闭经等为特征的一类难治性精神障碍。研究结果显示4例青少年患者行DBS治疗,随访38月,平局体重增长 65%。还有一些疾病,例如慢性疼痛,头痛,难治癫痫,植物状态,阿尔茨海默病等,也可将DBS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上海市同济DBS手术效果展示 简而言之,与传统手术相比,DBS 具有微创伤、可恢复和可调节等优点。在过去的20年,科学家们致力于 DBS 的研究,如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探索新的手术适应症、改进手术技术、探寻更多有效的刺激靶点等,使其优良的效果和独特的价值在未来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帕金森患者的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老百姓对帕金森病认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帕友也选择了手术治疗,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手术治疗的机会,总是发现不少患者因为思前顾后的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的时间窗,疾病发展到晚期后,想手术而不能手术。所以今天想再次和大家聊聊帕金森病全程管理以及手术治疗的时间窗,希望通过以下科普各位帕友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进展,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最大程度的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王麒【正确认识帕金森病的病情进展和全程管理】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症状表现复杂、病情逐渐进展、治疗因人而异等特点。早期最为显著的症状就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可能还会伴随一些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等,这时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能起到很好疗效,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蜜月期”。一旦药物的蜜月期过了之后(一般是在服药5年左右),也就是疾病进展到中期,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甚至出现药物导致的一些运动并发症,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这时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将会快速加重。此时应进行药物治疗调整以及借助外科手术治疗,很多病人发展到中晚期后多次向医生寻求药物调整控制症状,殊不知这时候药物调整有很大局限性,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方可改善药物治疗出现的一些运动并发症,手术治疗后再进行药物调整也才有意义。帕金森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等,单靠某种方法不能解决帕金森患者的众多问题,最新的治疗观念提倡全程管理、综合治疗。帕金森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一般医生会在合适的时机建议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全程科学的管理疾病。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和科学治疗【切勿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显著的效果:(1)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或行动不能、睡眠障碍、翻身困难等症状;(2)能减少左旋多巴等口服药物的剂量;(3)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虽然DBS手术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第二蜜月期,但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的,我们前面已提到只有符合DBS手术时间窗的患者才建议手术,术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患者对手术认识的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整体手术的时间比国外患者至少晚2-3年,甚至有不少患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失去了控制症状的最后机会。建议在谨慎评估疗效和风险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植入DBS手术的时机,即在出现早期运动并发症时就可考虑植入,以便获得新的治疗“蜜月期”。【如何判断自己当前症状是否适合手术?】根据2012年发表的《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介绍,掌握以下几点即可大致判断当前病程是否适合手术1、 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2、 病程在5年以上,且年龄不超过75岁(可适当放宽)3、 曾经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良好疗效,现药效下降,药效持续缩短4、 出现异动、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运动并发症如果您当前病程和症状符合以上4点的话就提示您已经进入了DBS手术治疗的时间窗了,建议可就近选择医院进行评估,严格评估适合后方可择期进行手术。【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运动障碍病诊疗中心简介】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运动障碍疾病诊疗中心是我院最早开展多学科合作的中心之一,由神经内科靳令经副院长、神经外科骆纯教授领衔,其中神经内科聂志余主任、管强主任团队等负责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术前评估、术后程控等;神经外科骆纯主任团队负责患者的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联合康复心理科,共同为每一位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制定最优治疗和康复方案。中心已建成沪西北区域最大的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国际同步的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常规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脑起搏器手术(DBS)治疗、高选择性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等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研究项目,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方案。中心从 2019 年开始为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提供免费远程程控服务,为广大病友节约医疗费用的同时,大大的方便了外地就诊患者。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的特征是三叉神经在面部分布区域反复出现疼痛。TN不多见,每10万人中有4到13人受到影响。尽管关于TN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但神经受血管压迫影响是目前公认的理论。轻触,说话或咀嚼引起的最小刺激也会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起病时主要是单侧。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确定。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手术和辅助疗法。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线治疗。TN的手术治疗可能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出现无法忍受的副作用或出现不缓解症状的患者。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张风林三叉神经(第五颅神经CN V)控制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眼、上颌和下颌神经组成CN V的三个分支。TN本质上是神经性的,与神经损伤或病变有关。国际头痛协会(IHS)将TN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经典”和“症状性”。这种疾病的典型或“经典”形式(1型或TN1型)表现为散发性疼痛,其特征是严重的烧灼样面部疼痛,每次发作可持续长达2分钟。有时,疼痛发作可能会持续发生,每次持续几个小时。相比之下,“非典型”形式的TN(2型或TN2)被描述为恒定的,特征性的烧灼痛和刺痛,其严重性低于TN1。TN的临床诊断取决于对每个发作的的识别,并且在发作和终止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TN1患者通常无法识别出刺激事件来解释其疼痛。患者可能会经历两种形式的疼痛,有时会同时经历,其严重程度可能会破坏身心。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反,有时候TN可能自愈,多达60%的患者可以几年下来完全没有症状。TN不是致命的,但是担心疼痛来临也会使患者感到虚弱。有31%的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包括结膜充血或流泪,瞳孔缩小,上睑下垂,出汗和鼻塞,这些症状是间歇性疼痛引起的。已经发现日常活动会诱发三叉神经痛。已经发现最频繁的触发活动是咀嚼,刷牙,说话,触摸疼痛部位和冷风。尽管发生率低,在面部疼痛综合征中,TN是最常见的。高龄是TN发生的危险因素。该病最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此病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每年25.9。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中的罕见病例。妇女受害的人数比男子多,男女患病率从1:1.5至1:1.7。大多数病例是零星的,但已报道了罕见的家族遗传。有趣的是,TN主要是右侧,很少是双侧的。这种疾病似乎没有任何种族差异TN病理生理学理论主要涉及压迫前脑池的神经根。神经血管压迫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压迫是神经根直接受血管压迫,没有其他原因。继发性压迫原因包括脑肿瘤,如脑膜瘤和前庭神经鞘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甚至囊肿。某些情况的患者更容易患TN,慢性鼻窦炎,多发性硬化症和糖尿病是与三叉神经痛风险增加相关的疾病。诊断TN的诊断主要是临床性的,首先,该疼痛必须沿着至少一个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发生,并且该疼痛不得与神经系统缺陷有关,或向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以外辐射。其次,疼痛的特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两个:(a)重度强度;(b)尖锐,电击样,震痛或刺痛;(c)发作持续时间从一秒到最多但不超过两分钟。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诊断,例如带状疱疹,三叉神经损伤,偏头痛,丛集性头痛,枕或舌咽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症,颞下颌关节痛和其他牙齿问题,脑动脉瘤,肿瘤和颅内出血。一旦临床上怀疑诊断为TN,建议进行神经影像检查以帮助区分原发与继发性TN。这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完成。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诊断三叉神经的神经血管压迫。继发性TN大多数是由动静脉畸形,某些脑部肿瘤或多发性硬化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策略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手术和其他辅助方法。TN最初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诸如抗惊厥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卡马西平是TN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其他药物如巴氯芬,加巴喷丁,利多卡因和米索前列醇已在难治性病例中证明有效。大多数患者至少对抗惊厥药物治疗有暂时反应。不耐受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能会受益于神经外科干预。手术的主要类型是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减压,以及通过射频热凝,机械球囊压缩,药物毁损神经。有证据表明,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难治性病例中也可能有益。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信赖,很多的患者是外地预约过来看我的门诊,大家通过不同的平台预约到我的号。有些患者是第一次门诊看病,也有很多是复查的患者。我衷心感谢大家,外地的病人可能很多是不远千里过来的。 我的门诊是每周二上午的专家门诊,没有特殊原因,我的门诊一般不会停诊,而且我的门诊一般都能挂到号,如果有没挂到号的患者,可以到门诊二楼神经外科专家门诊找我加号,还可以在好大夫平台上咨询。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信任,可能门诊短短的时间决定的是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获得新的机会;也可能门诊短短几分钟可能无法解除您的困惑,甚至给您带去的是疾病的不好的预后结果。而我们希望通过我的好大夫平台给更多地患者带去科普知识,解难答疑,获得好的治疗策略和新的收获。 2019.7
由于现在检查技术的进步,脑膜瘤的检出率提高了。一旦发现得了脑膜瘤,该怎么办?第一步,不要紧张!了解一些脑膜瘤的常识吧。脑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4.3%~19%。发病的年龄高峰为45岁左右,男﹕女为1﹕1.8。脑膜瘤的发生与蛛网膜有关,可发生于任何有蛛网膜细胞的部位(脑与颅骨之间、脑室内、沿脊髓),特别是与蛛网膜颗粒集中分布的区域相一致。脑膜瘤多与硬脑膜相粘连,但亦可与硬脑膜无关联,如发生在脑室内的脑膜瘤。脑膜瘤通常为生长缓慢、边界清楚(非侵袭性)的良性病变。少数可呈恶性和/或快速生长。8%的病人多发,在神经纤维瘤病病人中尤为多见。偶尔肿瘤呈大片匍匐状生长(斑块状脑膜瘤)。第二步,解决诊断问题,是否真的是“脑膜瘤”许多病人仅有轻微的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有时,病人眼底视乳头水肿已相当明显,甚至出现继发视神经萎缩,而头痛并不剧烈,无呕吐。值得注意的是,当“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无法代偿而出现颅内压增高时,病情会突然恶化,甚至会在短期内出现脑疝。只要进行CT和MRI检查,就可以确定诊断了。⑴ CT可见病变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明显,基底宽附着于硬脑膜上。CT非增强扫描值为60~70者常伴沙样瘤钙化。一般无明显脑水肿,少数也可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有时范围可达整个大脑半球。脑室内脑膜瘤半数可出现脑室外水肿。CT的优点在于可明确显示肿瘤的钙化和骨质改变(增生或破坏)。⑵ MRI上一般表现为等或稍长T1,T2信号,T1像上60%肿瘤与灰质等信号,30%为低于灰质的低信号。在T2像上,50%为等信号或高信号,40%为中度高信号,也可能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多数边缘有一条低信号带,呈弧形或环形,为残存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肿瘤实质部分经静脉增强后呈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基底硬脑膜强化可形成特征性的表现-“脑膜尾征”(dural tail),对于脑膜瘤的诊断有特殊意义。MRI的优点在于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脑膜瘤与脑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界面消失,说明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除较困难。⑶ 肿瘤基底硬脑膜强化可形成“脑膜尾征”,是脑膜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但并不是脑膜瘤所特有的影像表现。邻近硬脑膜的其它病变,如转移癌和胶质瘤等也可有类似影像特点。⑷ 同时进行CT和MRI增强扫描,对比分析,能得到较正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第三步,寻找专业医师,进行手术。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脑膜瘤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但并不能排除复发的可能性。对于不能全切的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手术后需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有一定疗效。但应注意避免放射性损伤等副作用。
“视力下降、溢乳、容貌变丑”可提示垂体瘤54岁的杨先生一年多来越发觉得眼睛看不清楚了,他很自然地认为这就是上了年纪眼睛老花,可他发现视力下降得很快,没几个月就要去换副老花镜,今年6月份的时候他上医院眼科看了下,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他不仅仅视力下降,而且视野也缩小了,因此建议他去脑外科拍个脑部的核磁共振。等老杨拿到核磁共振的片子交给脑外科医生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他的脑子里有个垂体瘤,眼睛越来越模糊和这个垂体瘤有很密切关系。垂体瘤男女发病率一样垂体瘤发病率很高,由于现在核磁共振检测手段的普及,查出来的垂体瘤也越来越多了。据统计,垂体瘤的发病率是10%。但是绝大部分人不需要治疗,只有其中一小部分需要治疗。目前多数人还有个误解,认为垂体瘤女性发病比男性高,但其实真正普查筛选会发现男女发病比例是一样的,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女性会有月经紊乱、乳头溢液这样的症状,会较容易发现。因此,男性也不应忽略了垂体瘤。垂体瘤的症状较多样垂体瘤的症状很多样,而且读者应该更关心那些非脑部的症状。垂体瘤从大范围分,可以分为“非分泌型”和“分泌型”两类,其症状也因瘤体性质不同而有区别,主要症状有如下三大类:1、头痛头痛是常见症状,其特点在于两侧颞部头痛,即太阳穴两侧痛。2、视力障碍非分泌型垂体瘤常见症状,瘤子长大以后压迫视神经易引起视力障碍,是一种进行性的视力下降。容易引起患者忽视,因为年纪大点的认为是老花了,年纪小点的认为是近视。其视力障碍还表现在视野范围缩小,但这种改变,一般人也因为不在意会忽略,视野范围缩小是指,眼睛直视前方时,我们平常所说的眼睛余光能看到的范围在减小。3、内分泌症状分泌型垂体瘤会分泌激素,引起很多内分泌症状。(1)分泌泌乳素,会引起女性月经不好、乳头溢液,男性性功能障碍。(2)分泌生长激素,小孩子可能过度增长导致巨人症,成年人表现为指端肥大症,容貌变化比较大,嘴唇变厚,脑门变宽,手指变得非常粗大,鞋子尺码每年都变大。(3)分泌皮质醇,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肩、非常肥胖。垂体瘤的治疗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都需要治疗的。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垂体瘤很小,而且也不会长大,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可以和垂体瘤相伴。这部分患者只要定期做磁共振观察,看看瘤体有没有长大,基本观察3-5年瘤体也没有长大的,那以后也不太会长大了。但是有症状表现的垂体瘤都应该积极治疗。特别是有视力障碍的,早期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恢复视力,如果较晚期,垂体瘤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眼睛只有光感,那治疗后视力恢复就几乎不可能了。治疗方法以药物和手术为主。药物治疗只适合泌乳素型的垂体瘤,这型对药物治疗比较敏感,多数人可以恢复月经、怀孕生子、肿瘤萎缩变小。不过绝大部分患者需终生服药,不应自行停药。其他类型有症状的垂体瘤应手术切除,手术以微创手术为主,临床观察下来,2.5公分以下的垂体瘤,术后效果非常好;2.5公分以上的垂体瘤要做2-3次手术。术后几乎不复发。在治疗中要注意,现在不提倡放疗治疗,因为目前发现放疗5年以上,全身激素水平会非常低,而用全身激素替代疗法非常复杂,对病人而言,会极大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