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患抑郁症的10类人群1.青少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1/4。2.产后女性。3.更年期女性。3.中老年人群。4.无业人员。5.分居、丧偶、离异人群。6.留守儿童。7.童年有创伤的人群。8.性格有缺陷的人群。9.情感生活不稳定的人群。10.缺少社会资源支持的人群。二.抑郁症10个诱发因素1.遗传因素:如果家庭中抑郁症的患者,家庭成员罹患疾病的危险性增高。2.生物化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及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导致抑郁症。3.性格因素:悲观、自信心差、过分谨慎、完美主义、过度敏感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4.应激性生活事件。5.工作压力。6.家庭关系不良。7.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8.亲人离世。9.经济困境。10.童年创伤经历。三.抑郁症患者的10个常见症状1.心情低落。2.兴趣减退或快感缺失。3.悲观消极,无望、无助、无用感。4.精力不足,缺乏动力。5.失眠。6.食欲下降。7.性欲减退。8.注意力下降和记忆减退。9.躯体疼痛或不适。10.焦虑烦躁。四.抑郁症的10条症状学诊断标准1.心情低落2.兴趣或乐趣丧失3.精力不足或无动力4.注意力难以集中或下降5.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下降6.无价值感,自责甚至自罪7.悲观消极8.自杀自伤想法和或行为9.食欲下降10.睡眠障碍五.抑郁症的10大常见误区1.抑郁症仅仅是性格缺陷,心理脆弱或矫情、想不开。2.性格开朗的人不会得抑郁症。3.抑郁症只是情绪问题,不会有躯体不适。4.得了抑郁症,和亲人朋友聊聊天或出去放松放松就能好。5.抑郁症会遗传。6.抗抑郁药副作用大,抑制神经,损害大脑。7.抗抑郁药物有依赖性,吃上就停不下来。8.抑郁症基本治不好。9.抑郁症靠心理咨询或治疗就够了。10.得了抑郁症永远也好不了了。六.抑郁症的10大危害1.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工作学习效率下降。2.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自伤行为。3.食欲下降,不吃不喝,长期导致营养不良。4.加剧躯体疾病恶化。5.罹患慢性躯体疾病的概率增加。6.精神痛苦。7.影响人际关系。8.认知功能下降。9.免疫力下降。10.增加经济负担。七.抑郁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症首选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正念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3.MECT治疗。4.经颅磁刺激治疗。5.团体心理治疗。6.光照治疗:尤其适用于季节性抑郁障碍。7.音乐治疗。8.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成药和针灸治疗。9.运动疗法: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10.阅读治疗:阅读心理治疗的自助材料。八.常用10类抗抑郁药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2.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3.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米氮平、米安色林。3.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代表药安非他酮。4.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代表药瑞波西汀。5.5-HT平衡抗抑郁剂(SWA):代表药曲唑酮、奈法唑酮。6.褪黑素能抗抑郁药:代表药阿戈美拉汀。7.5-HT再摄取抑制及受体拮抗剂:代表药伏硫西汀。8.选择性5-HT再摄取激活剂:代表药噻奈普汀。9.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代表药氯丙咪嗪、阿米替林。10.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后三类药物临床已很少应用。九.抗抑郁药10个常见副作用1.恶心:恶心发生的比例约为25%,更常见于服用文拉法辛和SSRIs的患者,而安非他酮、米氮平及瑞波西汀则相对少见。2.腹泻:大约15%的患者出现腹泻。3.便秘:5%的患者出现便秘。4.口干:5.头晕:6.头痛:7.体重增加:大部分抗抑郁药仅可能导致程度较轻的体重增加,但米氮平、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及帕罗西汀则不然。安非他酮是唯一一种可降低体重的抗抑郁药。8.出汗:20%的患者出现过度出汗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头皮、面部、颈部及胸部,常呈阵发性。9.过度镇静或失眠:患者有时需要抗抑郁药的镇静作用,但有时又并不期望。米氮平、米安色林、曲唑酮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而安非他酮、SSRIs和SNRIs镇静效果较弱。10.性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影响性功能的各个方面,包括性欲下降、性唤起困难、射精延迟、性快感缺失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可达80%。不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抗抑郁药有安非他酮、米氮平、米安色林和曲唑酮。十.给抑郁症的家人10条建议1.首先要正确认识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2.陪伴患者积极接受正规治疗。3.理解患者的痛苦,不歧视,不指责。4.多陪伴患者,关注风险。5.不轻易给患者停药减药。6.寻找正规医院信任的医师固定复诊。7.有疑问主动询问医生,不轻信网络。8.病情变化,及时陪伴患者复诊。9.积极配合医生,不干预治疗。10.为患者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据研究发现,在工作上拥有权势的女性,和同样职位的男性相比,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症状,造成抑郁的原因很多,包括每周工时、是否有弹性工时,以及被领导检视的频率等等。那么,抑郁症偏爱哪些人群呢?1、有家族史临床资料显示,患抑郁症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患此症的较多。这是因为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沉默少言,害怕各种社会活动,或者对事物的知觉过于敏感,身体稍有不适或遭遇一些挫折就十分焦虑和悲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个性发展。所以,要想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出良好温馨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很悲观,不开心的世界,否则孩子会缺少安全感,容易害怕、甚至抑郁。2、性格内向,孤僻多数患者其有明显的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多愁善感、思虑过多、处世悲观。3、遭受打击在临床就诊者中,亲人死亡、家庭破裂、失恋、严重的躯体疾病、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及挫折等,这些应激事件容易使人自尊心受到打击而诱发此病症。4、公务员和白领据调查显示,公务员和白领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一些高压力、激烈竞争中的人群,也是高发人群。因为这些人中,希望理想中的状态比现实中要好,抑郁感受一产生就压抑下去。如果您是这几类人群之一,那么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好好调整自己的情绪,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防止抑郁症的
MECT被称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又俗称为电洗脑治疗,是一种先进的物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精神科治疗领域,它具有起效快速,安全可靠等特点,指在通电治疗之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让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以此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特别是对兴奋、攻击、抑制、自伤自杀的患者有奇效,一般每天一次,一个疗程8-12次。研究表明,MECT会使患者的情景记忆、近记忆下降。MECT引起记忆下降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可能与电休克诱导大脑海马炎症,降低海马乙酰胆碱活性有关。MECT会造成患者记忆力下降,但并不能抹除记忆。此外,部分患者对MECT治疗前几天或几周的事情无法回忆,这种情况被称为逆行性失忆症。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这些记忆问题通常会在治疗结束后的几个月内得到改善和恢复。因此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符合MECT治疗适应症的患者,该方法不失一种有效治疗。
常见各种新闻,许多正常人因压力过大,情绪崩溃而变成精神病,那么你知道精神病的症状是什么吗?精神疾病症状情绪障碍感情变得冷淡,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会莫名的笑或哭。性格突变本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过去对任何事都没有激情。行为诡异行为开始变得奇怪。喜欢发呆,独来独往,神经病的早期症状导致患者难以与他人沟通。行为开始变得奇怪。喜欢发呆,独来独往。敏感多疑对任何事情都很敏感,把身边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在谈论他;不吃不喝,以为有人想伤害他;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幻觉的症状。睡眠障碍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容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它是神经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容易惊醒或睡眠不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持续而苦恼的脑力容易疲劳,比如精神不振,自感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力差,容易忘记,思考和工作效率下降,体力容易疲劳,休息或娱乐后无法恢复。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2.思维迟缓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3.意志活动减退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焦虑障碍总体可分为两大类:1、慢性焦虑,又称为广泛性焦虑。典型表现为:对多种事件或活动过分焦虑和担心,这种担心难以控制,且可伴有坐立不安、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易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障碍等。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症状明显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急性焦虑,又称为惊恐障碍。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不可预期,没有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出现强烈的不适感,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可表现为心悸心慌、大汗淋漓、震颤、有窒息感、濒死感、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等。除了这两种,还有一些特定场合下出现的过度担心或恐惧,比如分离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幽闭恐惧症等。焦虑有哪些症状表现呢?1、焦虑的人能量高于常人,主要表现在“脑袋”和“身体”上。所谓“脑袋”,指想法太多,大脑高速运转,比如常担心身体健康,害怕别人笑话,恐惧某些场合,顾虑意外发生等。所谓“身体”,就是功能亢奋,比如心跳快,血压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2、焦虑的人求生欲望很强,其核心是“怕死”,比如关注身体不适,反复去医院检查;担心染病而反复洗手,担心意外而检查门窗。3、每个人都经历过考试,我们常说,考试前是焦虑,考试后是抑郁。因为焦虑害怕的是即将发生的事。抑郁的核心表现有哪些呢?1、抑郁的人能量低于常人,同样也体现在“脑袋”和“身体”上。“脑袋”能量低,是指脑子转得慢了,想法少了,不想说话了,没有兴趣了。而“身体”能量低,则是功能减退,活动减少,比如没有力气,不想外出,吃不下,睡不着。2、抑郁的人有可能自杀,如果有了轻生的念头,甚至考虑到自杀方式了,就必须尽快去医院就医。3、考试前是焦虑,考试后是抑郁,这是为什么呢?焦虑是指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而抑郁则是源于丧失,比如怕乘电梯(幽闭恐惧症),怕去高处(恐高症)就是焦虑;而失恋,失学,丧偶等遭遇更容易导致抑郁。
心烦易怒脾气暴躁是一种情绪异常或情绪失控,如果偶尔出现则可以在正常人群中,可能与出现应激事件有关(比如失业,失恋,沮丧等重大的生活事件)。但是如果经常出现上述症状,而且影响自身或周围环境,可能是精神症状的表现,许多精神障碍可以出现心烦易怒脾气暴躁失眠,比如抑郁症,当抑郁症患者出现心烦、易怒、脾气暴躁时,其实是激越性抑郁的一种临床表现,这种抑郁症常常表现为,脑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在行为上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不稳,变得异常暴躁,甚至对亲人大打出手。这与人们普遍认识的抑郁症中闷闷不乐、悲观厌世所不同,也常常被人所忽略,甚至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延误治疗。激越性抑郁的患者在抑郁症中属于程度较重的一种,需要专业临床医生的治疗与干预。其次心烦易怒脾气暴躁还可出现双相障碍患者中,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与许多疾病有关系,也可是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 (4)成年期。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虽然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2.交流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言语交流障碍。 1)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很慢。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言语发育阶段,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 2)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病情轻者也多无法理解幽默、成语、隐喻等。 3)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对于有言语的患儿,其言语形式和内容常存在明显异常。患儿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即重复说他人方才说过的话;延迟模仿言语,即重复说既往听到的言语或广告语;刻板重复言语,即反复重复一些词句、述说一件事情或询问一个问题。患儿可能用特殊、固定的言语形式与他人交流,并存在答非所问、语句缺乏联系、语法结构错误、人称代词分辨不清等表现。 4)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患儿语调常比较平淡,缺少抑扬顿挫,不能运用语调、语气的变化来辅助交流,常存在语速和节律的问题。 5)言语运用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组织和运用能力明显受损。患儿主动言语少,多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愿望或描述事件,不会主动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其感兴趣的刻板言语进行交流,反复诉说同一件事或纠缠于同一话题。部分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来表达固定的含义。 (2)非言语交流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少。他们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儿童孤独症患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具体表现如下: (1)兴趣范围狭窄。患儿兴趣较少,感兴趣的事物常与众不同。患儿通常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某段音乐、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 (2)行为方式刻板重复。患儿常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拒绝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的变化。如果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发生改变,患儿会烦躁不安。患儿会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反复画一幅画或写几个字,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3)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患儿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如瓶、盒、绳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随时携带。如果被拿走,则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 (4)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患儿常会出现刻板重复、怪异的动作,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路等。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要、无功能特性(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为,如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 4.其他表现。 除以上核心症状外,儿童孤独症患儿还常存在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认知发展多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尤其文字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多数患儿在8岁前存在睡眠障碍,约75%的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64%的患儿存在注意障碍,36%~48%的患儿存在过度活动,6.5%~8.1%的患儿伴有抽动秽语综合征,4%~42%的患儿伴有癫痫,2.9%的患儿伴有脑瘫,4.6%的患儿存在感觉系统的损害,17.3%的患儿存在巨头症。以上症状和伴随疾病使患儿病情复杂,增加了确诊的难度,并需要更多的治疗和干预。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询问病史。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然后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也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问诊要点如下: (1)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的? (2)言语发育史:何时对叫他/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学语,如发单音“dada,mama”?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的倒退?有无语音语调上的异常? (3)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仿性言语?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 (4)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手势、姿势表达自己的需要?何时会用手指指物品、图片?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语交流的倾向?面部表情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 (5)社会交往能力: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产生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想象性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6)认知能力:有无认知能力的倒退?有无超常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 (7)兴趣行为:游戏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的特殊依恋? (8)运动能力: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性如何?有无运动技能的退化或共济失调? (9)家族史: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无性格怪僻、冷淡、刻板、敏感、焦虑、固执、缺乏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障碍或言语发育障碍者?有无精神疾病史? (10)其他:家庭养育环境如何?是否有过重大心理创伤或惊吓?是否上学或幼儿园?在校适应情况?是否有过严重躯体疾病?是否有因躯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住院或与亲人分离的经历?有无癫痫发作?有无使用特殊药物?是否偏食?睡眠如何? 2.精神检查。 主要采用观察法,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检查要点如下: (1)患儿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父母离开时是什么反应? (2)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的发育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有无刻板重复言语、即时或延迟模仿性言语以及自我刺激式言语?是否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谈以及遵从指令情况? (3)患儿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会利用手势动作、点摇头或其他动作、姿势及面部表情进行交流? (4)患儿是否有同理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苦时患儿是否有反应?是什么反应? (5)患儿是否对玩具及周围物品感兴趣?玩具使用的方式以及游戏能力如何? (6)患儿是否有刻板动作、强迫性仪式性行为以及自伤行为? (7)患儿智能发育的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相对较好或特殊的能力? 3.体格检查。 主要是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阳性体征等。 4.心理评估。 (1)常用筛查量表。 1)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共57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个月~28岁的人群。 2)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2级或3级评分。2级评分总分≥7分或3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针对2~15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将儿童转介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断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0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独症。该量表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此外,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G)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诊断量表,我国尚未正式引进和修订。 在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诊断量表的评定结果也仅作为儿童孤独症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替代临床医师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 (3)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 可用于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GDDS)、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和心理教育量表(PEP)。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瑞文渐进模型测验(RPM)等。 5.辅助检查。 可根据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检查,包括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磁共振)、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脆性x染色体检查)、代谢病筛查等。(二)诊断标准。参照ICD-10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 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或损害,至少表现在下列领域之一: (1)人际沟通时所需的感受性或表达性语言; (2)选择性社会依恋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功能性或象征性游戏。 2.具有以下(1)、(2)、(3)项下至少六种症状,且其中(1)项下至少两种,(2)、(3)两项下各至少一种: (1)在下列至少两个方面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实质性异常: 1)不能恰当地应用眼对眼注视、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交往; 2)(尽管有充分的机会)不能发展与其智龄相适应的同伴关系,用来共同分享兴趣、活动与情感; 3)缺乏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偏颇或有缺损;或不能依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行为;或社交、情感与交往行为的整合能力弱; 4)不能自发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就(如不向旁人显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交流能力有实质性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1)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不伴有以手势或模仿等替代形式补偿沟通的企图(此前常没有呀呀学语的沟通); 2)在对方对交谈具有应答性反应的情况下,相对地不能主动与人交谈或使交谈持续下去(在任何语言技能水平上都可以发生); 3)刻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词句; 4)缺乏各种自发的假扮性游戏,或(幼年时)不能进行社会模仿性游戏。 (3)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1)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之中,感兴趣的内容异常或患儿对它异常地关注;或者尽管内容或患儿关注的形式无异常,但其关注的强度和局限性仍然异常; 2)强迫性地明显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 3)刻板与重复的怪异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杂运动; 4)迷恋物体的一部分或玩具的没有功能的性质(如气味、质感或所发出的噪音或振动)。 3.临床表现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 其他类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定性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的社会情感问题;反应性依恋障碍或脱抑制性依恋障碍;伴发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Rett综合征。(三)鉴别诊断。儿童孤独症需要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其他亚型以及其他儿童常见精神、神经疾病进行鉴别。 1.Asperger氏综合征。 Asperger氏综合征以社会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局限、刻板和重复为主要临床表现,言语和智能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和儿童孤独症患儿相比,Asperger氏综合征患儿突出表现为社交技能的缺乏,言语交流常常围绕其感兴趣的话题并过度书面化,对某些学科或知识可能有强烈兴趣,动作笨拙,运动技能发育落后。 2.非典型孤独症。 发病年龄超过3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中的3个核心症状,只具备其中2个核心症状时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儿、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儿,也可见于儿童孤独症患儿到学龄期时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者。 3.Rett氏综合征。 Rett氏综合征几乎仅见于女孩,患儿早期发育正常,大约6~24个月时起病,表现出言语、智能、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显著倒退和手运动功能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以下几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①患儿无主动性交往,对他人呼唤等无反应,但可保持“社交性微笑”,即微笑地注视或凝视他人;②手部刻板动作,这是该障碍的特征性表现,可表现为“洗手”、“搓手”等刻板动作;③随着病情发展,患儿手部抓握功能逐渐丧失;④过度换气;⑤躯干共济运动失调。 4.童年瓦解性障碍。 又称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2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已有技能迅速丧失,并出现和儿童孤独症相似的交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的动作行为。该障碍与正常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起病的儿童孤独症较难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Heller综合征患儿起病后所有已有的技能全面倒退和丧失,难以恢复。 5.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能力显著低于应有水平。患儿非言语交流无明显障碍,社会交往良好,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6.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但仍然保留与其智能相当的交流能力,没有孤独症特征性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损害,同时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也不如孤独症患儿突出。 7.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少年期,极少数起病于学龄前期,无3岁前起病的报道,这与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不同。该症部分临床表现与儿童孤独症类似,如孤僻离群、自语自笑、情感淡漠等,还存在幻觉、病理性幻想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该症患儿可能言语减少,甚至缄默,但言语功能未受到实质性损害,随着疾病缓解,言语功能可逐渐恢复。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孤独症,部分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康复的水平。 8.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行为,但智能正常。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智力正常的孤独症患儿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等行为表现,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混淆。鉴别要点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质的损害、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 9.其他。 需要与儿童孤独症鉴别的疾病还有严重的学习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和强迫症等。 四、干预治疗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一)教育干预。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1.干预原则。 (1)早期长程。应当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治疗,强调每日干预。对于可疑的患儿也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干预。 (2)科学系统。应当使用明确有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干预,既包括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干预训练,也包括促进患儿身体发育、防治疾病、减少滋扰行为、提高智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个体训练。针对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症状、智力、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在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个体训练。对于重度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训练时的师生比例应当为1:1。小组训练时也应当根据患儿发育水平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组。 (4)家庭参与。应当给予患儿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参与程度,帮助家庭评估教育干预的适当性和可行性,并指导家庭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心态、环境和社会支持均会影响患儿的预后。父母要接受事实,妥善处理患儿教育干预与生活、工作的关系。 2.干预方法。 (1)行为分析疗法(ABA)。 原理与目的:ABA采用行为主义原理,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训练、惩罚等技术为主,矫正孤独症患儿的各类异常行为,同时促进患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经典ABA的核心是行为回合训练法(DTT),其特点是具体和实用,主要步骤包括训练者发出指令、患儿反应、训练者对反应作出应答和停顿,目前仍在使用。现代ABA在经典ABA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技术,更强调情感与人际发展,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 用于促进儿童孤独症患儿能力发展、帮助患儿学习新技能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①对患儿行为和能力进行评估,对目标行为进行分析。②分解任务并逐步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项分解任务的训练。③患儿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奖励(正性强化),奖励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身体姿势的表扬,奖励随着患儿的进步逐渐隐退。④运用提示和渐隐技术,根据患儿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患儿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再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两个任务训练间需要短暂的休息。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患儿治疗教育课程(TEACCH)。 原理与目的:儿童孤独症患儿虽然存在广泛的发育障碍,但在视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应当充分利用患儿的视觉优势安排教育环境和训练程序,增进患儿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服从,以全面改善患儿在语言、交流、感知觉及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步骤:①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安排训练场地,要强调视觉提示,即训练场所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他物品的特别摆放。②建立训练程序表,注重训练的程序化。③确定训练内容,包括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④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患儿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患儿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该课程适合在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开展,也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3)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RDI是人际关系训练的代表。其他方法还有地板时光、图片交换交流系统、共同注意训练等。 原理:目前认为共同注意缺陷和心理理论缺陷是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缺陷。共同注意缺陷是指患儿自婴儿时期开始不能如正常婴儿一样形成与养育者同时注意某事物的能力。心理理论缺陷主要指患儿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表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不能分辨别人的面部表情等,因此患儿无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觉和经验,无法与亲人建立感情和友谊。RDI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改善患儿的共同注意能力,加深患儿对他人心理的理解,提高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步骤:①评估确定患儿人际关系发展水平。②根据评估结果,依照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依次逐渐开展目光注视-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友情等能力训练。③开展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训练游戏活动项目。活动多由父母或训练老师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抛接球等。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抑扬顿挫。 (4)其他干预方法。 地板时光训练也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与RDI不同的是,地板时光训练是以患儿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训练中,训练者在配合患儿活动的同时,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和困难,引导患儿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 应当充分考虑时间、经济等因素,慎重选择感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 (二)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 1.基本原则。 (1)权衡发育原则:0~6岁患儿以康复训练为主,不推荐使用药物。若行为问题突出且其他干预措施无效时,可以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或目标症状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药物。6岁以上患儿可根据目标症状,或者合并症影响患儿生活或康复训练的程度适当选择药物。 (2)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的原则: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孤独症只是对症、暂时、辅助的措施,因此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应当在充分考量副作用的基础上慎重决定。 (3)知情同意原则:儿童孤独症患儿使用药物前必须向其监护人说明可能的效果和风险,在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使用药物。 (4)单一、对症用药原则:作为辅助措施,仅当某些症状突出(如严重的刻板重复、攻击、自伤、破坏等行为,严重的情绪问题,严重的睡眠问题以及极端多动等)时,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应当根据药物的类别、适应证、安全性与疗效等因素选择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 (5)逐渐增加剂量原则:根据儿童孤独症患儿的年龄、体重、身体健康状况等个体差异决定起始剂量,视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情况逐日或逐周递增剂量,直到控制目标症状。药物剂量不得超过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 2.各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 (1)抗精神病药。 主要包括震颤、手抖、肌肉强直等锥体外系副反应,以及体重增加、催乳素升高等神经内分泌副反应,对部分患儿有镇静作用。偶见口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抗抑郁药。 包括肠胃道不适、厌食、恶心、腹泻、头痛、焦虑、神经质、失眠、倦怠、流汗、颤抖、目眩或头重脚轻。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 (3)多动、注意缺陷治疗药物。 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心慌及血压升高等。 3.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有运用针灸、汤剂等中医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个案报告,但治疗效果有待验证。
精神分裂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个人会有两个灵魂?如何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他有那些症状,如何进行治疗、护理,如何走出个人的世界,回归社会?观看下列节目访谈,希望能解决您心中的疑惑。http://v.people.cn/n1/2019/1010/c14644-31391900.html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精神病患者都是“疯子”,其实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不治之症,只是它的症状比较复杂,易反复发作。人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什么样的人群会易患精神分裂症? 任何人从理论上讲,对精神分裂症没有免疫力。下列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首先,遗传因素。从临床上大量的案例和病例可以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比如直系亲属,像父母、兄弟姐妹,他们同病率会很高。父母一方得病,其孩子得病的风险高达15%,双方均得病,子女得病风险高达4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患病率。也就是说,直系亲属患者有这样病的人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第二,性格因素也是患病的一个原因,性格不良,比如所谓的分裂性人格,偏执性人格,这些人比较敏感、多疑、固执、内向等等,具有上述心理特征的人也是易患病人群。第三,家庭环境因素,一些孩子生长在不良家庭环境中,从小受到了家庭成员的虐待,特别是受到和性有关的虐待;还有家庭破裂,父母关系,暴力等也是非常高危险因素。第四,环境压力。比如说,他的家庭非常不幸,经济条件比较差,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的精神压力大;或者成人以后,面对工作、家庭、社会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比如在母孕期的感染包括病毒、细菌感染,孕妇各种产伤、新生儿的外伤、缺血缺氧等。所谓生物学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人神经发育障碍,改变人脑的结构,最终形成精神分裂症发病。精神分裂症目前来说,它是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性的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