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双瘘口耳前瘘管感染,耳轮脚可见两个瘘口。 绝大部分耳前瘘管患者瘘口都在耳前,并且只有一个瘘口,这位3岁患儿比较特殊,瘘口位于耳轮脚,并且有2个瘘口,而且术中探查两个瘘口是相通的。这种类型的耳前瘘管感染时的症状不是普通瘘管感染的耳前区域肿胀,有可能引起耳后乳突区肿胀,易误诊为耳后脓肿。
受疫情影响,择期手术年后一直处于暂停状态。现在根据国家指示,已有序逐渐恢复择期手术。希望天佑中华,早日渡过疫情,祝全国人民身体健康。 今天手术的是以为6个月大的宝宝,双侧耳前瘘管切除,组织胶水粘合切口,过程比较顺利。一般这么小年龄的患者比较少,低龄患者麻醉风险较高,需要高水平麻醉科支持。感谢麻醉科的同事大力支持。
什么是梨状窝瘘?梨状窝瘘是颈部鳃源性囊肿和瘘的少见类型,大约80%的患儿于儿童期发病。它的原因一般是起源于第三或第四腮囊,发生在左侧占90%,右侧8%,双侧发生者极少,属胚胎时期发育畸形所致先天性疾病。 梨状窝在哪?为什么有瘘会引起颈部脓肿?梨状窝位于咽腔深部,大致位于食管入口的两侧,正常情况下为盲端。如果先天发育异常产生瘘口,那么吃饭时候食物可不单经食管入口进入胃内,还会经过瘘口进入颈部,引起颈部感染化脓。另外瘘口下方一般伴有瘘管,瘘管自身也具有感染的潜在风险。 梨状窝瘘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主要危害是常引起颈部反复化脓性的感染。 梨状窝瘘如何治疗?在颈部脓肿急性炎症发作期,需要采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及颈部脓肿切开排脓手术。传统观点认为需炎症控制后择期行开放手术,颈部开放切口探查切除瘘管组织并结扎封闭瘘口。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缺点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会在颈部遗留比较长的疤痕,影响美观,并且因为瘘管走形与甲状腺,喉返神经密切,有术后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咽瘘(颈部伤口愈合不良导致,吃饭时食物会从脖子漏出),需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等风险。 内镜微创手术的优点近年来诞生的内镜梨状窝瘘封闭术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同。内镜微创手术的原理是内镜下找到梨状窝瘘口后,使用等离子刀,激光等器械烧灼瘘口,使瘘口封闭,这样的话进食时食物里唾液就不会经瘘口流入颈部诱发感染。 最大的优点是颈部无需切口,损伤神经及周围组织的风险很低,据文献统计有50-90%的概率可以避免颈部脓肿再次发作或减少发作频率。 内镜微创手术的缺点微创手术的缺点是只封闭了瘘口,未能完全切除潜在的瘘管,虽然减少了因食物残渣进入颈部导致的感染,但是无法预防瘘管本身引起的感染(部分瘘管自身具有分泌性,易引起感染)。 另外,瘘口封闭有时一次手术无法成功,需要多次手术封闭瘘口。对于多次内镜微创封闭瘘口手术后无效,颈部仍反复感染的患者,必须行开放手术。 手术时机选择如果儿童颈部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脓肿,特别是左颈部脓肿,那么一定要高度怀疑梨状窝瘘。 个人建议: 1,既往2次以上发作的颈部脓肿(脓肿主要位于甲状腺及梨状窝附近的),特别是左颈部脓肿,择期直接行支撑喉镜探查寻找瘘口,如找到瘘口可封闭。 2,既往发作过1次颈部脓肿的,如果发生第二次脓肿,可在本次颈部切开排脓手术同时行支撑喉镜探查寻找瘘口。 3,微创手术封闭瘘口后仍出现颈部脓肿的,可切开排脓同时检查瘘口是否未能封闭,若证实前次手术未能封闭瘘口,可再次尝试封闭。若明确瘘口已成功封闭但仍反复颈部脓肿发作的,需控制炎症后开放手术彻底切除瘘管并结扎瘘口。(因反复感染导致瘘管结构破坏黏连,开放手术也无法保证100%清除瘘管。)
患儿1年半前外院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伤口持续流脓至今,术中探查见肿物内粘液分泌,考虑甲舌囊肿或瘘管组织残留。连同部分舌骨整体切除肿物防止术后复发。 总结:舌骨水平肿物一定要高度怀疑甲舌囊肿,基层医院经验不足,诊断为颈部炎性肿物,手术未能彻底切除。
大龄隐耳也有春天 十岁的小女孩 、九岁的小男孩 因为戴不了眼镜 暑假来诊 咨询手术事宜 出生时没无创矫正技术 现在的他们赶上了 于是避免了动刀手术 愉快地无创矫正了[转圈] 出生后如发现耳廓畸形 观察7天后无缓解者 建议行佩戴耳廓无创矫正器 越早矫正 效果越好 年龄增大 容易错过无创矫正时机 本人长期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出耳廓矫正畸形门诊,有需要的患儿可以挂号门诊(如碰到上满号,可以找我加号给孩子矫正,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别错过最佳时机)挂号流程:关注“广州妇儿中心”微信公众号—选“儿童院区”-选“耳鼻喉科”—选“钟洁”
耳廓像牙齿一样,长得不美观是会影响颜值的。无创矫正技术是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的福音。佩戴矫正器,不需要开刀,无痛无创无住院。越早矫正越好,月子里开始矫正效果最好。随着月龄增大,效果越欠佳,并可能错过无创矫正时机,而导致以后需要手术的可能。附上最近耳廓矫正的病例效果图。 本人长期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出耳廓矫正畸形门诊,有需要的患儿可以挂号门诊(如碰到上满号,可以找我加号给孩子矫正,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别错过最佳时机)挂号流程:关注“广州妇儿中心”微信公众号—选“儿童院区”-选“耳鼻喉科”—选“钟洁”
1.滴药前,清洁双手,把药瓶握在手中数分钟,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这一个细节非常重要,如果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可能会引起眩晕、恶心)。 2.检查滴耳液有无过期和药瓶有无破损。 3.滴药时,一般取坐位侧偏头或侧卧于床上,外耳道口向上,向后向上牵拉耳廓,将外耳道拉直(小于3岁儿童向后、向下牵拉耳廓),这样可以使药液沿外耳道缓缓流入耳内。按医生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耳内。 4.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 保持患耳朝上5-10分钟,让药物充分浸泡耳道(滴药时滴管尽量不要触及外耳道壁,以免滴管被细菌污染。),这一步也就是通常药物说明书上所说的“耳浴”。 5.竖直头位后将药液倒出(不需要用棉签清洁耳道内药液)
1岁半患儿,反复耳前瘘管感染,特殊之处在于有2个瘘口。这种情况一般瘘管会比较长。 术中探查见2个瘘口下各有一根瘘管,而且非常深,这种情况经验不足的医生很难完整切除瘘管组织。
分享下最近做的一些耳廓无创矫正患儿的效果图,家长们都是棒棒哒,配合医生护理很在行,继续加油,为孩子的耳廓矫正继续努力。我长期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出耳廓矫正畸形门诊,有需要的患儿可以挂号门诊(如碰到上满号,可以找我加号给孩子矫正,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别错过最佳时机)挂号流程:关注“广州妇儿中心”微信公众号—选“儿童院区”-选“耳鼻喉科”—选“钟洁”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很早就因为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来就诊,关于听力筛查,我想说,1、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不必惊慌 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当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宝宝外耳道(如残存羊水)或中耳有分泌物、鼻堵呼吸不畅等等都会导致通不过听力筛查。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比例在10%左右,也就是说初次筛查未通过最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仅为1-3%。多数“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经过诊断性听力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听力损失问题,原因多在于外耳道或中耳已有的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等。 2、42天一定要去“听力复筛” 2.1 复筛通过 当您42天带孩子去做“听力复筛”时,如果通过了,恭喜您,这时一般认为小孩听力属正常。暂时不需做进一步的检查。不过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还希望您一直要关注自己的小孩对声音的反应或到该说话年龄和周围小孩是否差不多,相差较大则要到医院去排除听力方面的问题。 2.2 复筛未通过 当您42天带孩子去做“听力复筛”时,如果仍然未通过,您还是不要过于惊慌,因为虽说复筛未通过,可最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大概仅为十分之一。 3、记住3个月龄以前一定要做诊断性听力检查 一定要记得3个月龄内(不一定要等到3个月,越早越好)带宝宝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即使是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也不例外,如果单耳被确诊有听力问题,就更应该关注小孩的听力,因为此类小孩发生迟发性听力问题的比例大大增加。 3.1 应该做哪些检查? (1)高频探测音的声导抗(1000Hz) (2)耳声发射 (3)听性脑干反应 以上三项是必做的基本检查,如果都属正常范围,可认为通过检查。如果未通过,那就要看具体结果,必要时要加做些检查,以了解宝宝听力损失的程度(轻、中、重、极重度)、性质(传导性、感音性、混合性)和部位(外耳、中耳、内耳及听神经),有时还需要做些听力以外的医学评估等; 此时您最好要找一个对小儿听力学比较精通的大夫,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解释和综合评估。 最后,要强调的是,宝宝听力没有通过不要慌张,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行动。因为即使孩子有听力问题,只要及早干预(6个月以内),现在的科学手段完全可以基本做到让孩子正常开口说话。过去常说“十聋九哑”,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完全做到“十聋九不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