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个体化诊疗,腺肌病保留子宫
基金项目:1、2019年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D079)2、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资助(SZZYSM202106003)3、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菁英人才项目地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查看证书】医患友好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子环节,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新闻宣传司正在进行医患友好度试点的工作全面推广,已在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妇幼医院、民营医院进行分类试点。促进医患友好,势在必行,而患者的感受和体验为促进医患友好的出发点之一,临床上,罹患同一种疾病的患者会因为不同的个体化条件,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实现私人诊疗订制,将会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而如何实现呢,很多时候需要技术的创新,这个从0到1的过程是艰辛并幸福的,有的时候也是危险的。很幸运的是,我们团队自2018年起至今一直对指南里面棘手的几类病人进行创新性手术方式处置(经查新确认为广东省首例手术)取得了病人的认可。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例:患者女性,41岁,已婚已育,工人,因“经期延长并经量增多2年,阴道流血3天量多8小时”于2018年1月11日急诊入院,查HBG:69g/L,1月10日15时许,患者月经来潮,家属自述“犹如滔滔江水”,伴血块,未见明显组织样物排除,22:00晕倒1次,同时存在痛经不适,并进行性加重,VAS评分6分。既往史诊断子宫腺肌病, 2016年6月外院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术后病理:子宫内膜息肉。当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环控制痛经及减少月经量,并使用昂贵的GNRH-a药物治疗3个月,2016年12月份因经量多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环自行脱落,后续继续使用 GNRH⁃a治疗3个月,再次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环,2017年5月再次应为月经量多出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环脱落。患者受困于此,依从性不佳、焦虑,抗拒药物治疗。入院后完善检查,输血治疗,予以抗生素及止血治疗同时行刮宫术,促子宫收缩,出血停止,患者生命体征稳定,3天后本次子宫内膜活检提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部分呈复杂性增生。术前智慧医学评估除外血管内平滑肌瘤病及生殖血管血栓,与患者沟通,建议其考虑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拒绝,要求无论如何均要保留子宫,同时对GNRH⁃a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较为抗拒,情绪激动。经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并报医务科备案,于 2018年1月行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宫内缝合固定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环。自2018年1月随访至今,患者经量正常未再导致贫血,痛经缓解,复查宫内节育器正常,患者很满意,子宫得以保留,也回归了正常人生活。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腺肌症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两大常见疾病,治疗周期长,随访条件严格,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及金钱,多数患者依从性较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长期、安全、高效的方案,但是,也有部分病例因为经量多、子宫体积大,并不适合目前常规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方法,最终结局或是选择了切除子宫,或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笔者团队创新使用普通宫腔镜下宫内节育器缝合固定术,杜绝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脱落或者移位发生,解决了临床节育环脱落的不良事件,使得该类患者也能适用于首选治疗方案。需要强调的是,在该手术中,手术团队采用普通宫腔镜(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器械)完成宫内节育器缝合固定手术,并不需要借助特制的手术器械,因此该手术才具有更强大的群众基础,具备更好的可学习性、可继承性、可传播性,有助于临床专业医生掌握,为了更多的人民健康服务。经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查新报告确认该手术方式为国内外首创手术。团队从事该项工作已经近5年,手术模式已经进展至4.0版本,区别于目前本专业人员所做的1.0版本,优点在于:安全、高效、绿色,最快速度在2分钟之内,同时进一步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推广应用于佛山市、南充市、北流市等三家医院,同时有更多的二级医院级三级医院参与进来学习。在整个事件中,我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改善服务为手段;以提升医患互信度为目标,展开上述工作。临床工作中,患者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个体化诉求,勇于创新,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要求。后续我们妇科将继续坚持个体化诊疗,让大家了解并接受这项新技术,逐步能够开展,能造福患者。另该技术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相关荣誉。(宋小磊、热娜、柯妍、彭娘海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宋小磊: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浮针师承人员、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分会副会长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学会常务委员首例(国际)宫内缝合术治疗陈旧性子宫假道主刀首例(广东省)宫内缝合术治疗宫内节育器脱落移位主刀首例混合现实导航妇科手术主刀等多个妇科创新手术方式主刀国际手术大赛三等奖(四川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授予)3D打印临床应用与医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六位院士评审)多个期刊特约编委、多个期刊杂志审稿人A类国际会议(FIGO)讲者中美微网继续医学教育及科普公益团队成员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菁英人才”深圳市三名工程团队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