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性疾病,以血液中低水平的α-1抗胰蛋白酶为标志,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年轻患者的肺气肿和急/慢性肝损伤甚至肝癌等,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和α-1抗胰蛋白酶的补充,但无法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目前国内已有10余例该疾病的报道,但是对该疾病的认识仍然不足,生物治疗药物空白。本文现就肝细胞移植治疗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我院张志侨团队成功开发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系统(天枢百演系统)近日,我院张志侨人工智能团队成功开发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系统(天枢百演系统)。天枢百演系统(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是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专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研究而设计开发的电脑端桌面应用程序。天枢百演系统(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能够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威布尔模型和逻辑威布尔模型分别预测的特定患者的个体化生存曲线。只需要选择输入宫颈癌患者的年龄、Stage、PT、PM、PN、是否化疗和是否放疗等7项信息,再点击相应的预测模块,就能够获得特定个体肿瘤患者的个体生存曲线、个体预测存活时间、个体中位存活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个体预测生存率等信息。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全球2018年新增宫颈癌患者569,847例,因宫颈癌死亡311,365人。病理分期已被证明是宫颈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危险因素之一。据报道宫颈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I期约80%,II期约56%,III期约36%,IV期<1%。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报告I期、II期、III期和IV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3%、68%和19%。有研究报道在179例IA-IIB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手术加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49.1%。总体而言,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极差,预期寿命明显缩短。因此,建立可靠的预测宫颈癌患者个体生存率的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张志侨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科教科副主任,现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膺2018年佛山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2020年佛山市职工大数据应用技术能手。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卫生厅立项资助课题3项,主持或参与佛山市科技局课题2项。201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23篇(总影响因子70分),中华核心期刊文章3篇,先后荣获优质服务标兵、优秀科研人才、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数创岭南”大数据应用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等奖项。天枢百演系统(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程序试用版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87Xd4jSb-mHHLHLW6SYSA 提取码: vk37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一)天枢百演系统的研究背景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全球2018年新增宫颈癌患者569,847例,因宫颈癌死亡311,365人[1]。病理分期已被证明是宫颈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危险因素之一。据报道宫颈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I期约80%,II期约56%,III期约36%,IV期<1%[2]。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报告I期、II期、III期和IV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3%、68%和19%[3]。有研究报道在179例IA-IIB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手术加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49.1%[4]。总体而言,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极差,预期寿命明显缩短。因此,建立可靠的预测宫颈癌患者个体生存率的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68:394-424.2. Lorenz E, Strickert T, Hagen B. Radiation therapy in cervical carcinoma: fifteen years experience in a Norwegian health region. Eur J Gynaecol Oncol 2009; 30:20-4.3. Kokawa K, Takekida S, Kamiura S, et al. The incidenc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in young wome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975 cases in Japan. Eur J Gynaecol Oncol 2010; 31:37-43.4. Huang YW, Li MD, Liu FY, Li YF.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for 179 geriatric women with stage I or II cervical carcinoma]. Ai Zheng 2002; 21:1238-40.(二)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天枢百演系统 为了更好的预测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预测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电脑端桌面应用程序——天枢百演系统(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1、天枢百演系统(宫颈癌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是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专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研究而设计开发的电脑端桌面应用程序。2、天枢百演系统的开发环境为Windows(64位),开发的过程中组合应用了C++、R language、Python和Perl等程序语言,推演系统结构高度复杂,因此请务必在Windows(64位)环境中下载和应用天枢百演系统。Windows(32位)及其他操作系统(如Mac OS系统和Linux系统等)无法正常运行天枢百演系统。由于天枢百演系统的人工智能算法及逻辑架构高度复杂,程序开发工作量巨大,受研究经费和技术人才的限制,目前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仅开发了基于Windows(64位)环境的桌面应用程序,尚未有精力及能力开发适用于他操作系统(如Mac OS系统和Linux系统等)的桌面应用程序,敬请原谅。3、由于天枢百演系统组合应用了多种程序语言和不同的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中位生存期预测、预期寿命预测和生存率预测等核心预测模块使用了“千人队列、百次抽样”的迭代推演方法以呈现更可信的推演结果,瞬时系统后台计算量可高达到10万人次/秒,因此在首次运行程序及点击特定的核心预测模块时往往耗时较长(作者的高配电脑一般需耗时10秒左右,普通配置的电脑可能耗时更长),请在首次运行程序及点击特定的预测模块时耐心等候天枢百演系统产生预测结果(请勿在短时间之内重复点击,否则会导致程序故障)。4、天枢百演系统专为医学专业人士系统评估和研究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以及为优化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而设计。天枢百演系统虽然可以通过“天枢百演图”演绎呈现基于多种人工智能模型的推演预测结果,但严禁任何用户直接或间接利用天枢百演系统进行违法失德的行为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5、天枢百演系统分为个人试用版、专业医生版和科研精英版;不同版本的天枢百演系统能够运行不同的预测功能,请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下载和使用不同版本的天枢百演系统。6、天枢百演系统(个人试用版)具有9项基础功能(但不能进行特定个体肿瘤患者的疗效对比,也不能进行特定患者的个体生存预测)。患者的家属需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天枢百演系统(个人试用版)。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肿瘤患者本人的综合利益,天枢百演系统(个人试用版)封闭了生存率预测、中位生存时间预测和预期寿命预测等几个核心预测模块,同时对参数范围进行了限定(年龄设置的范围缩小为18-50岁,随访时间缩小为12-36个月),以防天枢百演系统预测的生存结果较差时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保护肿瘤患者的利益,严禁肿瘤患者本人下载及使用任何版本的天枢百演系统,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将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结果告知肿瘤患者本人。天枢百演系统仅提供基于当前研究队列的推演结果,其结果应由医学专业人士对进行专业解读。有需要的用户可点击“升级版本”按键扫描二维码升级、下载最新的天枢百演系统(个人版)。7、天枢百演系统(专业医生版)具有9项基础的功能+个体肿瘤患者的疗效对比(但不能进行特定患者的个体生存预测)。医学专业人士可下载和使用天枢百演系统(专业医生版)。除非医学专业人士确认有利于肿瘤患者,否则请勿以任何形式将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结果告知肿瘤患者本人。传递和告知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信息给第三方所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有需要的用户可点击“升级版本”按键扫描二维码升级、下载最新的天枢百演系统(专业医生版)。8、天枢百演系统(科研精英版)具有9项基础的功能+个体肿瘤患者的疗效对比+特定患者的个体生存预测。天枢百演系统(科研精英版)仅提供给肿瘤专业高级职称科研精英开展科学研究使用。肿瘤专业高级职称科研精英可下载和使用天枢百演系统(科研精英版)。除非确认有利于肿瘤患者,否则请勿以任何形式将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结果告知肿瘤患者本人。传递和告知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信息给第三方所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有需要的用户可点击“升级版本”按键扫描二维码升级、下载最新的天枢百演系统(科研精英版)。9、对于因故无法下载和使用天枢百演系统的用户,如确实需要获得天枢百演系统的推演结果,可通过微信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以获得天枢百演系统的推演结果(此服务收费,可选择通过快递或电子邮箱等可靠的方式向咨询者提供天枢百演系统前9个预测模块预测的结果文件;本服务不直接面向肿瘤患者本人,咨询者需提供相应资料证明非肿瘤患者本人;为保护肿瘤患者利益,当生存率明显过低时系统管理专员有权取消服务,并将通过微信途径退还服务费)。此外,作者建议因故无法下载和使用天枢百演系统的用户直接联系肿瘤患者的主管医生下载天枢百演系统(专业医生版或科研精英版)以提供更全面的预后信息。10、试用版天枢百演系统的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满后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将根据试用期用户的反馈结果优化系统并发布正式版。11、需要正式版天枢百演系统的用户可通过微信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正式版天枢百演系统拥有全部预测功能和管理权限,并可由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提供进一步的专属定制服务(收费项目)。正式版天枢百演系统实行 “一机一码一程序”的管理方式,可终生提供维护服务及升级服务。12、免责声明:12.1天枢百演系统专为肿瘤预后医学研究而开发,其结果不能替代专业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医学咨询。天枢百演系统的推演结果应由医学肿瘤专业人士对结果进行专业解读。天枢百演系统的设计者不负责对推演结果的解释和后续的医学咨询。12.2天枢百演系统设计的初心是为了帮助医学专业人士和肿瘤患者的家属更合理的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肿瘤患者的寿命。天枢百演系统对某一特定肿瘤患者的诊断、预后、治疗和个体化方案决策没有任何倾向性的意见,亦不对使用天枢百演系统的用户直接(间接)造成的任何后果及损害负责。12.3 天枢百演系统基于当前的研究队列进行分析研究,由于不同的研究队列和人工智能算法会导致预测结果有所不同,因此天枢百演系统的结果仅适用于当前队列的预测,仅能代表在当前队列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作者及天枢百演系统的用户均不保证天枢百演系统对研究队列以外的特定患者的预测信息的准确性。 13、使用天枢百演系统即代表使用者已仔细阅读“天枢百演系统使用须知”,充分理解和完全同意“天枢百演系统使用须知”中的全部条款。14、天枢百演系统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请勿出于商业目的传播和使用天枢百演系统。试用版天枢百演系统请直接通过作者提供的官方下载网址下载和使用。正式版天枢百演系统可微信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15、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建模生存队列的样本量及随访质量密切相关。为了不断优化天枢百演系统的预测精度和队列质量,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竭诚欢迎肿瘤专业科研精英携带高质量的肿瘤患者生存队列加盟天枢百演系统研究团队。对于能够显著优化天枢百演系统预测精度和队列质量的大样本肿瘤患者生存队列(≥5000人,随访时间不短于3年),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愿用天枢百演系统项目一部分权益(最高可达20%)交换外部大样本肿瘤患者生存队列的使用权,必要时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也可以用现金购买外部大样本肿瘤患者生存队列的使用权。有意者可通过微信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洽谈合作事宜。16、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在10余种生存预测算法中遴选了预测精度最高的前3种建立了天枢推演系统,其concordance index均超过了0.80,提示模型有较高的精度(预测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天枢推演系统的预测精度,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期待和各界精英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研发面向生存数据的新型预测算法(算法需在Python和R程序中运行,目标是concordance index超过0.85)。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愿用天枢百演系统项目一部分权益(最高可达15%)交换新型预测算法的使用权,必要时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也可以用现金购买新型预测算法的所有权。有意者可通过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升级服务二维码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洽谈合作事宜。17、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可用于预测不同患者群体的生存预后。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竭诚欢迎不同专业的科研精英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开发面向不同患者群体的人工智能生存预测推演系统。有意者可通过张志侨人工智能工作室升级服务二维码联系天枢百演系统的管理专员刘女士洽谈合作事宜。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种经济有效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来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从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共有364名连续接受肝活检的受试者入选。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Obuchowski测量来评价新指标的诊断准确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脂肪变性指数预测脂肪变性的AUROC模型组为0.929(95%可信区间:0.889~0.970,P<0.0 5),验证组为0.855(0.794~0.917,P<0.0 5)。AUROC比较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SIHBV评分、脂肪肝指数(FLI)、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脂质积聚产物(LAP)和脂肪肝疾病指数(FLD)预测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明显优于韩式评分(P均<0.01)。尤其对肝脏脂肪变性百分比在5.0~9.9%和10.0~19.9%的患者,SIHBV的敏感性分别为63.6%和79.2%,而超声分别为29.1%和45.8%(P均<0.05)。总之,作为一种经济、简单、非侵入性和容易获得的方法,SIHBV可以作为进一步检查(如MRI、CT、瞬时弹性成像或肝活检)之前的大规模筛查工具,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目的 探讨10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肝穿刺活检术诊断的1362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不同的指数得分.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各指数的准确性,采用DeLong法对各指数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45)、GPRI(0.736)和 APRI(0.681);诊断肝硬化(S4)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16)、FIB-4(0.708)和GPRI(0.707);S指数诊断肝硬化时,其截断点为0.03,敏感度为98.8%,阴性预测值为97.0%,阴性似然比为0.14;截断点为1.5的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70.0%,阳性似然比为10.1;S指数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时,其截断点为0.89,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98.5%,阳性似然比为11.5;截断点为0.02的敏感度为97.7%,阴性预测值为40.0%,阴性似然比为0.26.结论 在10个无创诊断指数中,S指数的诊断性能相对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CHB患者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时血脂、血糖和尿酸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1 812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生物化学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CR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微粒子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HBeAg.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结果 1 812例CHB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455例(25.1%),尿酸升高435例(24.0%),总胆固醇升高342例(18.9%),三酰甘油升高254例(14.0%),载脂蛋白A下降171例(9.4%),载脂蛋白B升高165例(9.1%),低密度脂蛋白升高162例(8.9%)和空腹血糖升高117例(6.5%).轻度肝纤维化患者尿酸(26.4%)、总胆固醇(22.8%)和高密度脂蛋白(20.5%)异常发生率较高;中度肝纤维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27.2%)和尿酸(20.9%)异常发生率较高;重度肝纤维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33.6%)和尿酸(22.2%)异常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活动度(OR=17.31,95%CI:13.410~22.336,P=0.001)、年龄(OR=1.019,95%CI:1.005~1.035,P=0.010)、性别(OR=1.497,95%CI:1.061~2.111,P=0.022)、载脂蛋白A(OR=0.50,95%CI:0.281~0.892,P=0.019)和HBV DNA (OR=0.904,95%CI:0.858~0.952,P=0.001)可能是CHB患者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轻度肝纤维化患者较易出现尿酸、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异常;中度肝纤维化患者较易出现高密度脂蛋白和尿酸异常;重度肝纤维化患者较易出现高密度脂蛋白和尿酸异常.
组建脂肪肝多学科诊治团队 合力共建脂肪肝规范诊治基地感染性疾病科 张志侨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升高,据估计顺德居民的脂肪肝发病率约为20%-30%,而在糖尿病、肥胖等高危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达50%-60%。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脂肪肝患者往往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病情往往错综复杂,往往需要相关学科如感染性疾病科(肝病专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齐抓共管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为优化我院脂肪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打造规范化的脂肪肝诊治基地,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联合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脂肪肝相关科室组建了我院首支脂肪肝多学科诊治专家团队。2018年11月16日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在7号楼1楼脂肪肝多学科会诊中心发起了我院首次脂肪肝多学科会诊。本次脂肪肝多学科会诊由感染性疾病科王鹏主任主持,内分泌科徐玉凤副主任医师、检验科吕伟标主任、医学影像科周围主任、医学影像科陈海雄副主任医师、病理科吴国标副主任医师和感染性疾病科张志侨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参与了我院首次脂肪肝多学科会诊。感染性疾病科张志侨首先汇报了2位申请脂肪肝多学科会诊的患者的病情资料。在了解患者病史并现场询问患者后,与会专家徐玉凤、吕伟标、周围、陈海雄和吴国标等专家分别从本专科的角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专业的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的诊疗建议。随后针对患者现场提问的问题,王鹏主任等脂肪肝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通过医患之间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2位脂肪肝患者加深了对病情的理解,更坚定了坚持规范治疗的信心。脂肪肝多学科会诊之后,王鹏主任向各位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我院的脂肪肝多学科会诊制度和脂肪肝联合门诊制度,倡议相关学科携手共建规范化的脂肪肝诊治基地,从而为顺德的脂肪肝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和随访管理。与会专家们对共建规范化的脂肪肝诊治基地的设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并就如何优化脂肪肝患者门诊诊疗的流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本次脂肪肝多学科会诊和脂肪肝规范化诊治基地的专家,院内相关学科对合力共建脂肪肝规范化诊治基地达成了共识,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初步形成了脂肪肝患者门诊诊治流程。我们将致力于联合院内脂肪肝相关科室,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的脂肪肝多学科诊治专家团队,群策群力建设规范化的脂肪肝诊治基地,从而为顺德地区的脂肪肝患者提供规范、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和随访管理,为顺德地区脂肪肝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目的 制备人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α-1 Antitrypsin Deficiency)转基因小鼠。 方法 克隆人的α-1抗胰蛋白酶基因SERPINA1及“Z”点突变,采用该基因的肝细胞表达天然启动子,采用DNA原核显微注射法,将含目的片段的质粒线性化后注射至C57BL/6N小鼠受精卵雄原核,使其随机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将整合后的受精卵植入到该品系假孕雌鼠输卵管内,小鼠出生后取鼠尾提取染色体DNA进行PCR和DNA序列分析,筛选出携带“Z”突变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的阳性小鼠,各组织提取RNA并进行RT-PCR检测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录;肝脏活检病理切片进行淀粉酶/PAS染色和α- 1抗胰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检查。结果 PCR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了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及“Z”突变,基因分型PCR阳性产物为425bp。RT-PCR显示人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仅在肝组织阳性,而在心、肺、肝、肾、脑和血液等其它组织显示阴性。肝脏活检切片淀粉酶/PAS染色显示肝细胞内大小不等阳性红色颗粒,即抵抗淀粉酶的变异的α-1 抗胰蛋白酶。α- 1抗胰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特异性的红色颗粒。结论 成功建立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转基因小鼠模型。
4月3日我院在会议中心举办了陈村医院2018年度第一次科研课题指导交流会,会议历时4小时,共对48项拟申报课题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点会议结束时,许多与会的科研骨干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科教科再次举办科研课题指导交流会进一步交流课题申报经验。应科研骨干们的呼吁和请求,4月11日下午,陈村医院科教科在第一会议室举办2018年度第二次预申报课题指导交流会,会议由科教科吴清山主任医师主持,各科室学科带头人及课题申报人参加了本次课题指导交流会。各课题申报人按照科教科张志侨副主任在第一次课题指导交流会上教授的PICOS原则、科研设计一条龙思维、多维度的统计分析视角及具体的改进建议,对各自的课题题目进行了修改。吴清山主任医师和张志侨副主任作为课题指导专家,从课题设计、临床可操作性、统计分析和文章撰写的角度,对修改后的课题名称提出了修改的建议。科教科吴清山主任医师和张志侨副主任有着丰富的课题申报经验,近年来成功过申报多项省厅级及佛山市科技局课题,在课题申报、标书撰写、统计分析、课题组织实施方面更有独到的心得体会。在座的科研骨干们认真地记录两位课题指导专家的评审建议,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困难。会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大家针对不同的课题深入探讨,畅所欲言,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我院第二次科研课题指导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反映出了我院医务人员对高水平的科研技术的渴求。我们科教科将不断组织接地气的、实用的科研培训工作,让热爱科研的学术骨干们成长为能够自己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科研人才。我们衷心期望医院能够涌现出更多的杰出医学人才和科研骨干,期望学术骨干们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创造辉煌,为我院和专科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4月3日下午,我院在门诊部三楼会议中心举办2018年度陈村医院预申报课题指导交流会。会议由科教科张志侨副主任主持,吸引了包括课题申报人、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及热爱科研的医务人员在内的科研骨干50余人参加。课题指导交流会由罗冠瀛副书记致辞动员。罗冠瀛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我院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良好成绩,鼓励大家充分依托我院新近出台的科研扶持政策和科研激励措施,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充分发挥学术骨干的科研积极性,充分依托总院的丰富资源,通过开展科研推动医院的业务发展和专科的品牌建设,提升我院为广大患者服务的能力。科教科张志侨副主任针对基层医院申报科研课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技巧进行的生动的讲解。通过1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张志侨副主任将自己10年来在科研工作和统计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实用技巧,结合今年申报的课题案例,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在座的同事们,手把手的帮助同事们掌握基层医院高效优质开展科研工作的技巧和方法。随后,张志侨副主任就我院医务人员2018年拟申报的48项科研课题逐个进行点评和提出改进建议。通过PICOS原则、科研设计一条龙思维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视角,帮助同事们理顺了科研设计的思路,调整和优化了课题的质量。与会的科研骨干们兴致盎然的和张志侨副主任讨论各种科研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浑然不知时间飞逝、夜幕降临,也忘记了饥肠辘辘。在热烈的学术交流互动中,原定17点30分结束的科研课题指导交流会一直交流到晚上19点,才在大家意犹未尽的余韵中结束。本次科研课题指导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反映出了我院医务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热情高涨,也让我们感受到我院医务人员对于高水平的科研技术的渴求。科教科将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不断组织接地气的、实用的科研培训工作,努力帮助大家掌握开展高效优质科研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让科研骨干们成长为能够自己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科研人才。我们衷心期望医院能够涌现出更多的杰出医学人才和科研骨干,期望学术骨干们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创造辉煌,为我院和专科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