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慢性病,目前我国国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仍不理想。即使已经开始降压治疗,患者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家中治疗和观察,而日常的血压水平也能更好的反应降压效果,所以需要有一个较好的评价反馈。而家庭自测血压简便易行,已成为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目前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自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1.家庭自测血压有什么特点? ①可靠: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自测血压的可靠性强。建议使用有存储功能的血压计。如用无线传输血压,更能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医生或血压管理中心的工作平台。 ②真实:能提供大量血压信息,初诊或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的参考,能真实反映患者清醒状态的血压水平。 2.什么仪器适合家庭自测血压? 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水银血压计需要听诊技术,使用方便,但易出现记录偏差;且水银血压计有污染的问题,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患者应用。 3.规范的测量过程做么做? 要有高度合适的座椅和桌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血压测量结果的记录本。 ①测血压应接受医务工作者的培训或指导。 ②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吸烟、饮酒或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分钟;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 ③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臂与胸壁成40°角放于桌上;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的部位;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袖带下缘距肘线2~3cm,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型号要合适,袖带宽幅过窄或缠得过松测得血压会偏高,袖带宽幅过宽或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会偏低。 ④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不稳定的患者,早晚各测1次/天,最好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连续测量7天,以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的参考。 ⑤连续测量血压2~3遍/次,间隔1分钟/遍,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首遍测量血压数值往往偏高。 ⑥如血压达标且稳定者则自测1天/周,早晚各1次。 4.诊断阈值与治疗目标值 家庭自测血压水平低于诊室血压水平,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相当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非同日3次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者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治疗的目标值是<135/85mmHg。 5.哪些情况不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血压本身的波动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使其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不建议精神焦虑及紊乱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 6.家庭自测血压注意事项: ①测量血压的次数不宜过频。有些人想起来就测,甚至产生焦虑状态; ②自己在家中无法测量夜间血压。有人夜间醒了就起来测血压,还有人为了获得夜间血压值,半夜用闹钟唤醒起来测血压,这种破坏了夜间的生理状态而测量出来的血压值,不代表夜间的血压; ③不要过分计较某次的血压轻度升高或降低。血压本身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受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波动。不要因自测的几次血压值高低来随意调整药量,这样不利于血压的稳定。对自测血压有疑问,可咨询医务人员。家庭自测血压结果供临床医师参考。 高血压患者应当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通过家庭自测血压,可增加治疗依从性。患者为医生提供常态下准确的血压信息,医生可更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决定,提高血压达标率。所以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要学会家庭自测血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突然感觉心跳加速(心跳每分钟大都超过150次),持续一段时间(短的数秒,长的可达数小时)之后心跳又突然转为正常。 发病过程中,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症状。立即做心电图,医师可以明确诊断。在家庭中,如果突然犯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终止。 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用力做呼气动作10-15秒,可增加胸腔压力,刺激迷走神经。 改良Valsalva动作 让患者在半卧位憋气之后立即平卧,并由他人协助抬高双腿。2015年发表在Lancet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改良Valsalva动作很有成效,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将干预室上速1分钟后的转复成功率从传统Valsalva动作的17.0%提高至43.5% 。 面部降温法 将面部浸润于装有冰水或冷水的脸盆中数分钟。 诱导恶心法 将手指伸入口中,用手指指腹反复碰触软腭部分,诱导恶心(或借助牙刷)。 颈动脉窦按摩法 颈动脉窦位于下颔角下方,颈部外侧的中部,相当于喉结上缘的水平,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患者取半卧位,头略向后转,用单手拇指轻轻按压单侧颈动脉窦,适当加压,按压20-30秒,若无不适,可用相同方法按压另一侧。切勿同时按压两侧颈动脉窦,以免血压骤降、心跳停止。难度似乎有点大,此方法最好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 若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或无法耐受过快的心跳,上述迷走神经刺激法无效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应用药物复律或进行电转复。 不过,暂时的缓解并不等于根治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根治室上速最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成功率高达90-95%。
1. 心内科门诊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 2. 拜阿司匹林、降脂药等如无不适及使用禁忌,建议终身服药。 3. 支架置入术后服用氯吡格雷12个月。 4. 服用抗血小板药(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期间注意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定期随访血常规及大便隐血(建议出院后1周,一月,半年复查);有牙龈出血大便发黑等请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停药。 5.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肌酶(建议出院后1月复查肝功能,肌酶;半年复查肝功能、肌酶及血脂);如有明显肌肉酸痛请及时就医。 6. 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 7.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