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 绝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突出的椎间盘,尤其是突出到椎管并游离的椎间盘,往往会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后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伴随的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也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但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①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超过半年,效果差且经常反复发作,疼痛症状加重; ②剧烈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③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排便排尿障碍;④因剧烈疼痛希望可以早日返回工作岗位及生活的。 02/按摩推拿可以治疗腰间盘突出吗? 腰椎间盘突出来势汹汹,但是大众对它的误区却不少,比如很多人在腰痛治疗中过度依赖按摩推拿。 临床上许多病人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只停留在疼痛上,认为不痛就是没病,痛减轻了就是病情有所好转,但事实上疼痛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平行的。有的患者首次磁共振(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经过数月的按摩等保守治疗,复查MRI发现原来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或消失,于是将其归功于按摩。 研究证实,部分突出的椎间盘经过数月后确实可以变小,甚至消失,可能机制有三种: (1)回缩理论:突出的髓核经破口回缩进椎间盘内,多见于脱出的髓核仍与母体髓核相连的椎间盘突出; (2)脱水理论:髓核脱水后出现皱缩,体积变小,多见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 (3)新血管形成炎症反应:突出髓核暴露于循环系统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大量巨噬细胞及分泌物对髓核进行清理和溶解,多见于游离碎片的椎间盘突出。 说了这么多,按摩到底能不能使椎间盘突出复位呢? 研究表明,无论治疗与否,无论采取何种保守治疗方式,突出的椎间盘均有可能变小或消失,与按摩与否无关。 按摩能够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症状,但并不能将“突出的椎间盘按回去”。 椎间盘处在两个椎骨之间,椎间盘之后还有容纳神经组织的椎管,所以直接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是不可能的。对有明显脊髓压迫的患者,不当的推拿有可能加重脊髓损伤,严重时还可造成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03/腰间盘突出的几点误区 (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只是一个临床上的影像学诊断,是影像学上(CT、MRI等)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客观影像,只能说明您的腰椎间盘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引起相对应的病态症状,就不能得出“有病”的结论。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并导致患者产生了相应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2)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很多时候腰疼可能是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突功能紊乱引起的,当然还可能是腰椎感染、腰椎结核、骨质疏松症等等疾病所致,而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3)突出的大就严重,小就不严重 并不是突出越大症状就一定越重,突出越小就症状越轻,主要是与它突出的位置,以及对神经根压迫程度等因素有关。 (4)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睡软床 (5)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不手术,手术就瘫了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明显突出型、髓核脱出或游离型的患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否则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结一下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先明确诊断,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保守治疗3月以上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手术,手术治疗以微创手术为主。最后预祝广大突友朋友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一、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手术衣一套,护腰一根(注意适当的宽度,并有一定的支撑,可选带 钢板的)洗澡,习惯手术体位(健侧侧睡保持2小时左右) 衣着:男士不穿内裤,女士不穿内衣及内裤。 告知饮食:局麻手术可正常进食,建议进食较正常饮食量少,接台手术可带点 干粮填饥。 术前请排空小便 二、术中:不要随意乱动,注意交流。 三、术后指导: 1、体位:术后1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尽量少下床活动,起床必须要求带护 腰。 如何上下床: 下床:先双腿屈曲,将护腰放入腰背部固定,再借用手部及双腿力量侧翻,再 是双腿先下地,再缓缓使身体慢慢起来。 上床:先将身体平趴于床,再将双腿移至床上,利用双腿及双手力量将身体翻 正,再将双腿屈曲,将护腰取下即可。 躺在床上尽量保持中立位,不做扭动弯曲的动作。 2、进食:术后两小时后即可进食。术后一个月内进食避免坐位进食,尽量床上 躺卧进食,如卧位进食不能进行者,可进行站位进食。术后近期饮食:避免进 食辛辣食物,忌烟酒。 3、要避免的危险动作: 如厕:手术一个月内避免长时间坐位解大便,更不能用力解大便,一时不能解 决再选择时机,必要时可服用乳果糖等通便药物。 穿脱袜裤:避免床边坐位穿袜子,裤子等,在床上躺卧时进行等袜子,裤子等 而后行站立。 捡拾物品时不可直接下腰捡物品,而是先屈膝再直腰下去捡拾物品。 4、避免搬运物或干重活。 四、出院指导: 术后两周可回本院或当地医院拆线(微创只缝一针),拆线后两三天方可洗澡: 术后一个月回我院门诊复查,后续活动指导将根据门诊复查情况而定。
今天母亲节,带你全面了解“寂静杀手”--骨质疏松症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和相关脆性骨折成为国际上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称为“寂静杀手”,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且我国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尤其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哪怕发生一次,都足以致命,因此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虽然骨质疏松症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由于骨质疏松症常常没有示警信号,容易被忽视,加上很多人群认识不足和诊断条件所限,导致我国呈现出认知不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依从性低等现状,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的后果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尤其是髋部骨折,5年内的死亡率能达到20%,50%的人从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正确的认识与预防骨质疏松症,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意义重大。母亲节,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这个“寂静杀手”--骨质疏松症吧!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WHO)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8-14岁的青少年,常有骨质疏松家族史,女性高于男性。 (二)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形成的? 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骨骼是身体里最大的钙仓,90%以上的钙储存在这里。 一生中,我们的骨头都处在不断的重塑过程中,分解旧的、生成新的,来供应身体的需要,修复受损的部分,保持骨骼的强壮。在25到30岁之前,新生的骨组织超过分解掉的骨组织。而在更年期妇女中,骨骼的分解则超过了生成,导致骨质丢失。 一旦骨质严重流失,骨骼的内部结构将变得脆弱,距离骨质疏松就越来越近,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骨脆脆”。 举个通俗的例子,人的骨头就像一根有支撑作用的柱子, 骨质是组成它的重要成分。正常来说整根柱子是坚实的,但如果你的破坏程度快或者修补速度慢,柱子就会逐渐出现缺损,支撑功能开始减弱,还会有断裂风险,自然就“易脆”了。 (三)如何判断有没有骨质疏松症?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并没有独特的表现,它的发生发展常是不知不觉的,早期可以无任何不适,或只是活动后轻微的骨痛而不引起注意。当疾病逐渐加重时,可出现一系列的表现,包括最常见的周身骨痛、背痛、腰腿痛及关节痛,严重情况下出现驼背、身高变矮及骨折。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不仅可导致疼痛、脊柱变形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容易引起骨折,这种骨折不同于暴力冲撞或意外重大创伤等造成的骨折,它是指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即引起的脆性骨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腕部骨折、椎体骨折和髋关节骨折。 (四)为何骨质疏松症容易找上老年人? 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男女均存在这个问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更为明显,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调节钙代谢的激素分泌失调可致使骨代谢紊乱,骨的吸收增加; 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可致消化功能下降,常存在营养吸收障碍,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骨代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阳光接触减少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及中风偏瘫等,导致骨代谢异常而继发骨质疏松症; 一些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可能会影响骨代谢而引起骨质疏松,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 (五)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常不知不觉,有时甚至在严重骨折就诊时才能发现。所以出现不明原因的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及容易骨折时,需考虑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对于有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则可直接诊断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典型的症状,则可以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来判定,此方法测定的结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最常见和公认的方法,其检测的骨密度约代表70%的骨强度。另外,X线摄片虽然也有助于诊断,但此类患者常由于其他原因或者发生骨折行摄片时发现存在骨质疏松才被确诊。 (六)如何“消灭”骨质疏松症 首先节流:俗称“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SERMs)、雌激素类等,其作用主要是减缓骨质的流失,帮助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药物,选择种类很多。 其次开源:俗称“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PTH),其作用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通常适用于骨量已经较为低下的患者,或具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的促新骨形成药物只有复泰奥(特立帕肽注射液),但需要注意的是: ①此药可降低椎体、非椎体骨折风险,但尚无降低髋部骨折风险的临床证据,推荐停药后,使用其他骨吸收抑制剂序贯治疗,以防骨密度下降及骨折风险增加。 ②使用2年后有形成骨肉瘤的风险,目前说明书规定治疗时间不超过2年。 ③可用于有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和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椎体或非椎体骨折高风险且骨吸收抑制剂疗效不佳/禁忌或不耐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者、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极高风险老年人群或严重骨质疏松症者; ④双膦酸盐类假期期间,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特立帕肽序贯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 (七)骨质疏松症发生后如何治疗? 结合个体情况及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水平选择药物; 对多数人群可选择一线药物有双膦酸盐,也可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绝经后妇女,血管舒缩症状不明显,可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明显血管舒缩症状,选用雌/孕激素,但60 岁以上不推荐激素治疗; 不能接受一线药物者可选用二线或次选药物:如降钙素、维生素K2; 降钙素对缓解围骨折期骨量流失、骨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优势,提倡短期应用,原则上一个疗程不超过3个月;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或一线药物疗效不好者可选择甲状旁腺激素制剂; 对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者,慎选使用骨吸收抑制剂。 (八)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1.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重减轻(BMI
孕妇需科学饮食,所谓的“老理”不能盲从。怀孕几乎是每一个女人都需要经历的,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件累并幸福的情。但也正是因为家人的关心,对于孕妇的衣食住行也会无形之中变得『很严格』 尤其是饮食的『忌口』问题。 比如老理说:孕妇不能吃兔子肉。 因为吃兔子孩子就会长兔唇 孕妇不能吃螃蟹。 孩子将来会横着走路。 不能吃羊肉、甲鱼、鸡、鸭 因为孩子会变哑巴不能吃柿子、胡萝卜生出孩子也会变黄。 但也有不少看似是科普的文章有着『耸人听闻」的标题:怀孕期间忌口多多,这些东西再好吃,你也得忍住,女性怀孕后要忌口,这三种水果千万不能吃多,一定要注意孕妇土大禁忌水果。怀孕的妈妈们要注意了。等等的文章! 那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到底还能不能愉快的怀孕了? 孕妇能吃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大家比较容易困惑的几个问题! 1.怀孕能吃冰淇淋吗? 答案:能! 很多人认为孕妇不能吃 冰淇淋等冰镇的食物,有些人甚至邪乎地认为吃得太凉容易流产。天气热,偶尔吃一个冰淇淋降降温,只要没有引起胃肠不适,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建议过多食用,冰淇淋或饮料含糖量较高,多食不仅刺激胃肠,还会摄入过多热量 2.怀孕能吃小龙虾和螃蟹吗? 答案:能! 小龙虾和螃蟹这类带壳的食物本身对胎儿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怕的是海鲜产品没有煮熟可能会含有细菌或寄生虫。影响孕妇和胎儿。怕的是寄生虫,所以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并充分蒸煮熟透的这类食物,又对其不过敏,适当吃一些是可以的,但对海鲜过敏的人群要慎食。充分做熟食用是可以的 3.怀孕能吃豆类、豆浆或豆制品吗? 答案:能! 有一种说法是黄豆以及相关豆制品中含有雌激素,可能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其实这类激素属于植物性激素,含量非常低,且没有相关文献证明这一说法。雌激素? 别被忽悠了没有证据。同时黄豆含有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和卵磷脂,反而孕妇可以适当多吃点。黄豆不错,多吃一些。 4.孕妇能多吃水果吗? 答案:能! 这个道理和冰淇淋类似,确实有些人觉得水果(比如梨)是寒凉的食物,会让子宫的『寒气』太重。会宫寒。许多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等,孕妇都是需要补充的(注意维生素A不宜过量)还有利于铁的吸收 5.孕妇要多吃肉吗? 答案:需要! 肉类含有是蛋白质和脂肪,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营养物质,肉中的铁元素对孕妇尤其重要。不要认为多吃肉不好或为了补充营养而吃得过多。孕妇需要注意肉的种类和量,不要吃太多肥肉,因为饱和脂肪酸太多,尽量是瘦肉,瘦肉蛋白质含量较高,是胎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常见种类的瘦肉均可,但最好是禽类的肉(包括禽蛋类)和鱼肉,每日肉类可以摄入150~200g,也就是三、四两左右,孕中晚期还可适当增加。最好是禽类的肉选择鱼肉时,深海鱼富含DHA有益成分,但不要吃深海大型肉食鱼类,规避汞等重金属过量风险。不要吃深海大型肉食鱼类 6.孕妇能吃柿子、胡萝卜等 黄颜色的食物吗? 答案:能! 有种说法是,孕妇吃像柿子、胡萝卜、橘子等黄颜色的食物,孩子会出现黄疸而皮肤发黄。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新生儿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都和孕妇在怀孕期间所吃食物的颜色没有任何关系。 7.孕妇要吃孕妇奶粉吗? 答案:不必须! 孕妇奶粉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和辅助,不能代替正常均衡的饮食,如果孕妇和胎儿各项指标正常,或者孕妇体重已经超重,则没必要吃孕妇奶粉。目前大部分孕妇都会或多或少吃一些营养补充剂,在营养补充时一定要注意营养元素成分表,避免成分叠加,营养过剩。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偏食、低体重、严重贫血、或孕吐影响正常饮食,可以适当补充孕妇奶粉。当然,这类孕妇不该吃什么的『老理儿』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孕妇不能吃什么!下面告诉大家孕妇真正应该忌口的食物和适当多吃点的食物都有哪些。 【孕妇真正要忌口的食物】 1.超过1杯的咖啡或浓茶; 2.深海大型肉食性鱼类 (避免重金属) 3.过量甜食; 4.酒。 孕妇可以适当多吃的食物孕妇可以适当多吃的食物 1.汞含量低的鱼虾类、禽类 和蛋类(非过敏的情况下)以糙米、燕麦等粗粮为主的谷物 2.乳制品,建议脱脂或低脂牛奶 3.尽可能多摄取绿叶蔬菜, 每天300g左右。柑橘、浆果、奇异果、芒果(非过敏情况下)等水果。 以上情况都是适于健康的孕妇,对于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还是要听从大夫的具体饮食指导。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孕妇真正该忌口的食物非常少,孕妇和胎儿也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样脆。总的来说,整体孕期比平时饮食热量摄入多300千卡左右就行了不要胡吃海塞,也不要过于谨小慎微。科学了解孕妇饮食很重要。
薛杲 华州薛杲骨伤工作室 2020.2.2 脊柱内镜是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外科医生在皮肤上做7毫米左右手术切口,通过脊柱内镜系统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病人因脊髓神经根受压所产生的腰腿痛等症状。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当,但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 术前 问题1: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手术?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腰腿痛症状不缓解,症状反复发作,以及有运动神经损害表现的病人。 问题2:为什么选择脊柱内镜手术而不是融合固定手术?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好比轮胎破了,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将轮胎修补(脊柱内镜微创髓核摘除),或者换一个人工的不能活动的轮胎(融合固定手术),无法更换全新的、能正常活动的轮胎(腰椎间盘置换手术问题太多,已逐渐被淘汰)。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轮胎破了可以再补,人工固定轮胎只能防止汽车倾倒,却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其他轮子负担增加,因此只有当车轮架子不稳定时(腰椎不稳)我才推荐患者接受融合固定手术。 问题3:手术能否治愈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如果是肿瘤,完全切除并使其不再复发,我们称之为治愈,如果是退行性疾病,治疗后症状得到长时间缓解,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一旦出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目前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使之恢复到年轻健康的状态(无法返老还童),手术能做就是去除退变、突出的髓核,消除其对神经的压迫,使腰腿痛症状缓解。如果初次手术切除相对彻底,那么患者症状能否得到长期缓解就由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术后康复锻炼情况和生活工作状态决定了。 术中 问题1:脊柱内镜手术采用什么方法麻醉? 答:多数脊柱内镜手术会选择局麻,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无明显疼痛,手术体验较好。 问题2:手术能够修复椎间盘破口吗? 答:理论上通过缝合或者补片可以将椎间盘破口修复,防止椎间盘再突出。但由于椎间盘退变不可逆转,加之破口缝合处的疤痕愈合依然脆弱,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除了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以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预防复发的效果,多个研究显示术后复发率与未进行纤维环修补手术患者的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技术仅在少数医院小范围应用,并没有得到推广。 问题3:脊柱内镜手术出血多吗? 答:脊柱内镜手术出血非常少,平均统计在5-10毫升左右。 术后 问题1:脊柱内镜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床?何时出院? 答:病人清醒返回病房后4~6小时,便可佩戴腰围下床走动,术后2天左右就可出院。术后一个月还是以休息为主,可以起床上厕所、进食、短时间活动,但不建议过早恢复日常工作生活。 问题2:脊柱内镜手术后多久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 答:轻体力劳动建议术后2个月左右上班,较重体力劳动建议3-6月以后再工作,同时还应避免从事需要弯腰负重或者扭腰的劳动。恢复跑步等体育运动一般在术后3个月以上逐步开展,推荐快走、游泳、慢跑、自行车等运动,不建议从事羽毛球、足篮球等剧烈运动。因为手术将椎间盘摘除以后机体修复需要一段时间,椎间盘破口愈合是一种瘢痕愈合,强度不如正常椎间盘。过早的,不恰当的活动可能导致症状复发或缓解不彻底,过度负荷可能导致椎间盘愈合处再撕裂。 问题3:做完脊柱内镜手术后症状会复发吗? 答:可能会复发,但是复发的概率比较低,文献报道约6%左右,和开放手术相当。我的脊柱内镜手术病人术后需要再手术的病人
渭南市华州区中医院骨科 薛杲 俗话说得好“人老腿先老”,下肢承载着我们人体绝大部分的重量,我们的直立、行走、跑跳都离不开下肢的支撑,当我们的腿部肌肉过于瘦弱到难以支撑全身重量,或由于年龄、性别、遗传性、肥胖,或受伤、受寒、或长期、过度的负重导致病变关节至受累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病程缓慢进展,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膝关节因疼痛而功能严重丧失,运动受限、关节畸形和关节内紊乱等丧失活动功能。而大部分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膝关节疼痛的困扰。由于病情程度不一样所以治疗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但是有很多中老年朋友还没太弄清楚疾病性质就匆忙的做了手术,或者做了其它治疗,导致有很多患者治疗结果并不满意。所以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简单实用的膝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尤其适用一些刚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朋友,如果坚持,系统规范的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哦! 以下将介绍膝关节自我康复功能锻炼动作,本康复动作对退行性膝关节病、慢性膝关节炎病患。其主要作用是改善膝周组织及膝关节血液循环,通经活络,驱风散寒,加强股四头肌肌力。同时还可配以或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物理因子治疗、中药等方法。膝关节医疗体操每日2∽3次,坚持练习即可。 具体如下:两腿自然伸展坐床上,患膝关节下垫枕头,使膝关节微曲,小腿肌肉放松(最好是穿短裤)。 1.推摩小腿:两手掌紧贴小腿下段两侧,自下而,左右交替推摩到膝关节,各20次。 2.推摩大腿:两手掌紧贴膝关节处,大腿两侧,一手掌沿大腿下内自下而上推摩到大腿根部,另一掌从膝盖骨正上方推摩到大腿根,左右交替各20次。 3.揉捏小腿:两手掌紧贴小腿下段两侧,两手上下错开(半掌/一掌),拿起肌肉再松开,自下而上,交替到膝关节,重复各20次。 4.揉捏大腿:两手上下错开紧贴膝关节上方大腿下段的两侧,左手掌拿起肌肉再松开,自下而上做到大腿根。再用右手在膝盖骨正上方拿起大腿前面肌肉接着松开,自下而上做到大腿根。各20次。 5.揉擦间隙:用两手拇指沿膝关节内外骨缝自后向前揉动。揉时紧按皮肤随手指一起揉功,一圈一圈顺序揉到膝盖下端,每一次从两侧开始,如此重复,各20次。 6.揉擦髌周:两手拇指沿髌骨周边揉擦,自下而上,一圈为一次,共20次。 7.静止收缩:去掉膝下枕头,做股四头肌的静止收缩,使膝盖骨拉上和松下,而膝、踝两关节保持不动,做200次。每次收缩要维持2秒钟,放松停2秒钟,再做第二次收缩,收缩时要尽力。 8.屈伸膝节:最大范围屈伸膝关节,各屈伸20次,叩打肌肉:两手握拳叩打小腿前后肌肉,自下而上,再自下而上叩打大腿两侧和前面的肌肉。抖动肌肉:用右手抓住小腿肚肌肉左右来回抖动,再抓住大腿前面的肌肉左右来回抖动,各20~40次。 以上方法简单实用,容易操作,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朋友。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系统科学规范,切不可盲目锻炼,如果锻炼过程有不适的地方,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
都在说PRP,PRP到底是什么?从学术角度来看,血清细胞、血小板换肤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危险的东西。导致很多保守的人谈「血」色变的原因通常都是某些误导大众的媒体,从而让我们想做PRP的心浮浮沉沉。PRP是单词Platelet-Rich Plasm的缩写,意即“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有何神奇之处?我们知道人体有自愈的能力,所有组织损伤的早期都有数百种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但创伤愈合时间推移,这种高浓度大量的生长因子就大大减少了,不利于组织修复。 科学界一致认为提取浓缩富血小板血浆含有高浓度的生长因子,注射损伤部位后,在整个愈合期都保持高度的再生能力,而血液学科学家们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术语富血小板血浆(PRP),以描述血小板计数量高于外周血的血浆,也叫做富含血小板的生长因子(GF),富含血小板的纤维蛋白(PRF)基质,PRF和血小板浓缩物。 PRP最初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输液产品,后来PRP开始作为血小板的纤维蛋白(PRF)用于颌面外科手术,一方面因为纤维蛋白具有粘附和稳态特性,另一方面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及其抗炎特性来刺激细胞增殖。 随后,PRP主要用于肌肉骨骼领域的运动损伤,最初被开发用作止血剂, 但PRP很快被发现还具有促进增长的特性,可以利用它来加速修复老化和受损组织。逐渐,它在专业运动员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已知PRP含有许多生长因子,营养素,蛋白质稳定剂(如白蛋白)和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以用于细胞和组织再生。最近几年PRP在整容手术领域的使用也变得流行,部分原因在于它易于分离和使用。 血小板中究竟富含了哪些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对各种损伤的疗效与高浓度血小板血浆的生长因子浓度是高浓度血小板血浆能否用于组织修复的理论基础。 添加凝血酶和氯化钙可活化收集到的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α颗粒释放生长因子。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含有下列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 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group - TGF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FGF)和其他因子。这些分子调整身体的愈合级联,包括炎症、细胞增殖、表皮细胞再生、血管发生和组织重塑过程等。 PRP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1.PRP治疗中早期骨性关节炎 2.PRP修复肌腱、韧带 3.PRP修复软骨损伤 PRP的治疗优点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治疗不当将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PRP中的血小板和各类生长因子通过自我生理调控和修复,加速组织的恢复进程,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达到修复损伤组织的功能。对某些病症,PRP治疗效果明显、安全、作用持久;来源充足;治疗范围广,理论上能治疗大部分疾病;在尚未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前也能应用。 PRP是根本性治疗方法,激活人体自然治愈过程,参与损伤组织的再生过程。 PRP临床应用的禁忌症由于临床用于软组织损伤及疼痛治疗所采集的PRP 都来自于自体血,所以临床自体输血相关的禁忌证,如近期有感染发热、脓毒症、肿瘤患者等同样不适用PRP治疗。由于PRP疗效与血小板功能及数量密切相关,所以对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不全及应用了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的患者,不宜采用PRP 治疗。由于PRP 治疗仍然是注射治疗的一种,所以对注射局部存在破溃、感染等不适合注射治疗的患者同样不能注射PRP。 PRP的治疗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炎、骶髂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关节炎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患者。 PRP的功效以及优势关节PRP功效 1.调动软骨细胞愈合潜能和促进软骨愈合。 2.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关节PRP优势 PRP的优势 关节PRP利用高科技分离培养血小板浓缩液,自动化程度高、血小板纯度浓度高。 关节PRP不需要寻找供者,利用自身血液提取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的血清进行治疗,无免疫排斥反应。 关节PRP所注射的高浓度生长因子富含大量白细胞,极大程度降低感染机率。 关节PRP具有其他治疗方式无法达到的双重功效,既能清除关节腔的局部炎性介质,也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与软骨基质修复。 关节PRP无需开刀,靶向注射受损关节软骨处,操作便捷,无创伤。一般约需外周血50ml;治疗时间约30分钟;无痛苦,疼痛轻微;可以选择门诊治疗或者住院治疗,若住院的话只需1-2天;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活动,无须特别处理,基本不影响生活或工作;定期复诊;严密科学、个体化的功能康复训练。 如果大家想更深入了解PRP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好大夫在线薛杲医生哦!
“骨刺”一个疼痛的背锅侠骨刺,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骨质增生”,光听着名字都感觉到痛,尤其是当身体真的疼痛,影像学又提示有骨质增生时,我们都认定疼痛和骨质增生有着扯不清的关系。麻也怪它、痛也怪它,他就是身体不舒服的背锅侠。那这“骨刺”到底是个啥? “骨刺”是什么?骨质增生即俗称为骨刺,又称骨赘。 它是指骨关节边缘上由于长期慢性损伤引起瘢痕组织增生,是人体骨骼新陈代谢变化后一种应激性反应,日积月累可产生钙质沉着变成骨质而形成的,可以说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 是因为长了“骨刺”才"疼痛"吗?如果我告诉你骨质增生和疼痛没有关系,你会不会惊掉眼球。 其实,骨质增生只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现象,本质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适应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姿势、运动损伤等使人体的关节和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脊柱、肌肉的力学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关节和脊柱的不稳定。 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接触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 例如椎间盘退化萎缩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骨质增生的出现起到了取代丧失的椎间盘部位的功能。而在骨关节产生炎症时,关节软骨损失严重,关节变得不稳定,骨质增生则能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 所以说,骨质增生现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本能,在提醒我们关节正在退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骨质增生是“好”东西。 只有极少数人在产生骨赘的同时伴随着对其周围组织的压迫或刺激,引起临床症状才需要治疗。 既然骨刺不是真凶,那就有了治疗的伪命题,治骨刺能止痛吗?骨质增生大部分发生在接触面积大、关节活动频繁的关节,例如颈腰椎、膝关节等,人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关节上,而忽略了保护这些关节的肌肉韧带以及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 而引起临床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的往往是这些被忽视的细节: 当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后产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刺激, 或软组织损伤后机化粘连增生肥厚阻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或者是关节软骨退化、关节滑液减少,关节之间摩擦加剧时 都会产生疼痛,也就是中医说的“不通则痛”。 所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方式能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疼痛虽然消失,但我们并没有改变“骨质增生”的现象,可见疼痛和骨刺并没有必然联系。 骨质增生防不胜防,关节退化在所难免,但是有意识的补充和预防,却可以使关节维持在当下阶段的最佳状态,极大的减缓关节退化的过程。 小提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1.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以增加关节稳定。 2.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3.尽量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避免过度的爬山爬楼锻炼,以减少对关节面的磨损。 4.冬天防寒保暖,夏天不能让空调直吹关节。 5.关节疼痛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明确诊断下进行治疗和锻炼。
跑步百利唯伤膝有一千种拒绝跑步的理由,上面这个可能是最「正当」的理由了。绝大多数跑者,选择跑步是为了更加健康的身体,而不是捂着自己的膝盖大叫:跑步误我! 关于跑步是不是真的伤膝盖,我们做过详细的解释,答案当然是:不!不过从结果上看,喜欢跑步的同学们,的确容易受到膝盖的困扰。让你膝盖不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错误的跑姿冲击膝盖,比如对膝盖的过度的使用,不过,有一个原因,很可能是你忽视的,那就是:你的屁股,没劲儿!没劲儿......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膝盖?说起跑步引起的膝盖伤痛,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跑步膝」了,你看,频繁到大家都专门用跑步这个词来作为这个伤病的前缀了。 所谓跑步膝,其实主要是指髂胫束综合征,而大家对其的初始印象便是膝关节外侧疼痛。 除了膝关节外侧疼痛,下面几种症状也可能是髂胫束综合征的表现: 1.上下楼梯时,膝盖骨内部及周边疼痛 2.蹲坐时,膝盖骨内部及周边疼痛 3.感觉膝盖无力或不稳固 4.当弯曲或拉伸膝盖时,会发出摩擦声或咔嗒声 5.膝盖骨摸上去感觉很软 针对髂胫束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也是比较经典的解释认为,紧张的髂胫束在膝关节做伸膝屈膝的动作中不断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将髂胫束综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释为过度摩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也经常将髂胫束综合征称为髂胫束摩擦综合症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髂胫束综合征更倾向于一种压迫综合征而不是摩擦综合症。 第三种解释是有学者认为是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髁之间的滑囊发炎从而产生疼痛,在髂胫束综合征患者的MRI结果中,此处的滑囊经常处于“高危”状态。 有髂胫束综合症患者在做过滑囊摘除术之后疼痛明显减轻,该说法的支持者也经常将此现象当做有力佐证。 膝盖痛,是屁股的事吗?虽然现在关于髂胫束综合征的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已然有了大体的共识,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指我们跑步的时候的一些做法,容易引起膝盖疼痛,主要有:错误的跑步姿势、在下坡道跑步、突然增加速度或距离等。 内在因素:主要指我们身体的一些因素,容易引起膝盖疼痛,比如:膝内翻(o型腿)、胫骨过度内旋、足过度内翻和髋外展肌群肌力不足。 外在因素基本上都是可以人为可控的,你可以选择更健康的跑步姿势(戳我),少一点儿下坡跑,跑步循序渐进等。 内在因素却比较难改进,比如膝内翻(o型腿)、胫骨过度内旋、足过度内翻这三点,都是先天的,很难改变。 但也有可以改变的,那就是髋外展肌群(臀部侧面)肌力不足。 那么,为什么是髋外展肌群呢?为什么髋关节肌肉的强弱会影响到膝关节的疼痛呢? 人作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健康,都可能影响到其他部位,比如颈椎病可由腰肌劳损引起,踝关节习惯性扭伤可由髌骨劳损引起等等,所以将人看做整体分析便不难理解臀中肌的重要性。 首先,骨盆位置和髋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人的运动至关重要,骨盆处在人体正中,骨盆不稳定,往上可影响到肩胛骨,往下可影响到踝关节稳定性。 跑步的基础姿势是不停交换的单脚着地的动作,其运动链的核心就是骨盆的正确位置。试想如果骨盆错位,在长跑过程中相当于不停的重复这个错误的姿势,疼痛的产生也就理所应当了。 而固定骨盆最重要的肌肉便是臀中肌。臀中肌的重要性也是近些年才被运动科学界提上日程的,在以前有髌股疼痛综合征的运动员总被认为是股四头肌不够强壮才导致髌骨移位力线不正确,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臀中肌的薄弱对于膝关节甚至踝关节的影响比股四头肌薄弱的影响严重的多。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臀中肌的功能是稳定骨盆,并使髋关节做除了内收以外所有方向的运动,当稳定髋关节的肌肉薄弱,稳定骨盆的任务就需要膝关节和股骨外侧的肌群来承担,也就是说,当你的臀中肌弱就去跑步,臀中肌所不能承受的力向下传导便由膝关节承受,自然而然的膝关节就会出现各种毛病。 膝盖长期过度承受较大的压力,膝关节就容易退化,膝盖外侧的髁筋束,也会因为长期紧绷而引发疼痛,导致“髂胫束综合征”。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股骨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腿骨”,是人体最重要的骨骼,股骨头则是大腿骨的最上端,与髋臼配合形成髋关节。人的直立行走、活动、劳动都依靠股骨头的支撑作用,所以股骨头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股骨头坏死,既往也曾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使得骨细胞及骨髓成分部分死亡及发生随后的修复,继而引起骨组织坏死,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2.引起股骨头坏死有哪些原因?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其中80%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其中又约80%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髋关节近端骨折、脱位及挫伤,而非创伤性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激素类药物应用、长期过量饮酒、减压病、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吸烟、肥胖等也增加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股骨头治疗的“黄金时期”,因此如果有上述致病因素,尤其是长期服用激素、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曾有髋部外伤史的,要高度重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及时的就医进行评估。 3.股骨头坏死有什么症状?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这个时候主要依赖致病因素进行筛查和影像学评估。随着股骨头塌陷的进展,可以出现一系列症状: 1.疼痛: 以髋关节及大腿根部疼痛为主,有时可向膝关节内侧及臀部放射。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由于疼痛的部位及加重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容易被误诊。 2.髋关节活动受限 髋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等。 3.跛行 因髋关节疼痛或股骨头塌陷及脱位导致不敢负重,常常会出现跛行,早期常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4.股骨头坏死有什么危害?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有股骨头坏死患者约1000万人,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法实现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被称为“不死癌症”,严重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许多人因病致残,因病致穷。 股骨头坏死有哪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中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保护性负重、牵引与制动等。尤其是活血化瘀、补肾健骨等中药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保髋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则主要包括保髋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对于中早期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首选保髋手术,而对于股骨头塌陷严重、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或中度以上疼痛的,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如何获得更早期精准诊断、让早期的患者避免手术、让将要塌陷以及轻度早期塌陷患者尽量保髋、让晚期严重塌陷患者接受更高质量的关节置换术、以及人工髋关节失效后的翻修术。 针对上述难点与关键问题,我们华州区中医院骨科在中医整体理念和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的概念,围塌陷期影像、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和系列保髋技术,包括以中医药为核心的非手术保髋技术,以“打压支撑植骨技术”为核心的保髋手术技术,让许多患者得以免除或延缓关节置换。 温馨提示股骨头坏死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千万不要听信祖传、神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