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段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运动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改善脊柱侧弯。以下是制定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的一般步骤:评估:首先,需要进行脊柱侧弯的评估。可以通过医生进行评估,包括身体检查、X光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脊柱侧弯的程度和类型。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训练目标。目标可能包括减轻疼痛、改善姿势、增强脊柱稳定性等。练习选择:选择适合的运动康复训练练习。运动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呼吸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和脊柱伸展训练等。根据个体情况和脊柱侧弯的类型选择适合的练习。强度和频率:确定每个练习的强度和频率。初始阶段可能需要较低的强度和频率,并逐渐增加。根据个体状况和反应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个体化调整:根据个体反应进行调整。监测训练效果,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需要及时调整练习内容和强度。维持和预防:一旦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需要继续进行维持性训练,以防止脊柱侧弯的复发。腰椎段脊柱侧弯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具体办法进行:基础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腹直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等核心肌群的训练,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减轻脊柱侧弯的压力。柔韧性训练:进行腿部、背部和骨盆的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和瑜伽等练习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脊柱侧弯的姿势。强化训练:进行腹肌、背肌和臀部肌群的强化训练,以提高腰部的稳定性和力量,减少脊柱侧弯的程度。姿势训练:进行正确的站立、行走和坐姿等姿势训练,改善不良姿势,保持脊柱的正常曲度。呼吸训练:通过深度和慢速的腹式呼吸练习,加强腹肌和脊柱支撑肌群的协调性,改善脊柱侧弯的姿势。功能性训练: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训练,如提物、扭转、弯曲等动作的模拟训练,增加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在训练过程中,如有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腰椎段脊柱侧弯的呼吸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腹式呼吸:躺在平坦的地面上,放松身体,将手放在腹部。深吸气时,使腹部向上凸起,吸气时腹部向下凹陷。慢慢地呼气,重复进行腹式呼吸练习,以加强腹肌和脊柱支撑肌群的协调性。侧卧呼吸:侧卧在床上或地面上,将上手放在腹部,下手放在胸部。深吸气时,感受腹部向上膨胀,呼气时腹部向下收缩。重复进行侧卧呼吸练习,以加强侧躯干的稳定性和脊柱侧弯的调整。呼吸体位调整: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放松肩膀和颈部。深吸气时,将头部向后仰,感受胸部和腹部的扩张。呼气时,将头部放下,感受胸部和腹部的收缩。重复进行呼吸体位调整练习,以改善脊柱侧弯姿势和增强腰部肌肉的稳定性。呼吸与姿势训练:在站立或坐姿时,进行深度和慢速的腹式呼吸,同时调整姿势,保持脊柱的正常曲度。通过呼吸和姿势的协调练习,促进脊柱侧弯的调整和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训练应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腰椎段脊柱侧弯的核心稳定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桥式训练:平躺在地面上,双脚脚掌着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用腹部力量将臀部抬起,使腰部离开地面,保持几秒钟后放下。重复进行桥式训练,以加强腹直肌和臀部肌群的力量,提高腰部稳定性。平板支撑:俯卧在地面上,将前臂放在地面上,肘关节与肩关节成90度角。用腹部和背部肌肉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平行于地面,尽量保持姿势稳定。重复进行平板支撑训练,以增强腹背肌群的稳定性和力量。侧平板:侧卧在地面上,用一只手臂支撑身体,使身体成一条直线。用腹部和侧腰肌肉支撑身体,保持姿势稳定。重复进行侧平板训练,以加强侧躯干的稳定性和脊柱侧弯的调整。腹部训练:包括仰卧起坐、腹肌收缩等练习,以增强腹直肌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背部训练:包括超人练习、仰卧腿部提升,单杠等练习,以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支撑力。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坐姿平衡球训练等练习,以提高腰部和骨盆的平衡能力,增强腰部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稳定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腰椎段脊柱侧弯的功能性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倒立训练:使用倒立桶、倒立床等设备进行倒立训练,以减轻脊柱压力,改善脊柱侧弯。腰部扭转训练:站立或坐姿,双手放在腰部,进行腰部扭转运动。可通过增加扭转幅度和逐渐增加负荷来逐渐加强训练。稳定性球训练:使用稳定性球进行平衡训练,如双腿和双手同时放在球上,保持平衡。逐渐增加难度和稳定性球的大小,以提高腰部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功能性核心训练:进行一些模拟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如扫地、拿东西等动作,注重腰部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弹力带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拉伸和强化训练,以增加腰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步态训练:进行步行、跑步、爬楼梯等活动,注重腰部的稳定性和脊柱的对称性。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训练应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建议。
很多人觉得崴脚是小问题,不肿就当没事,但有时候崴了一次就会经常崴脚...为什么会“习惯性崴脚”呢?如何保护踝关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踝关节是下肢关节中单位面积受力最大的关节,在运动时,足踝承受的力量是人体重量的3-4倍,所以「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崴脚有「内、外翻」之分:踝关节构造复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关节的两侧有韧带加固。 但由于踝关节外侧的稳定性较差,再加上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韧,所以多数扭伤发生在踝关节内翻的位置。 为什么会习惯性崴脚? 临床数据显示,有过踝关节扭伤的人在今后运动中再次扭伤的发生率为4-29%。 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有高达50%的患者后期将出现习惯性崴脚(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其中不少患者会因此出现踝关节破坏,最终进展为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出现严重的踝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习惯性崴脚主要原因有2个:1.扭伤会对韧带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身体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自行恢复如初还是很难的,会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2.踝关节韧带中的本体感受器可以感知速度和位置。扭伤后本体感觉损害后,将让患者难以在行走及运动时准确感知脚踝的位置状态,难以维持身体平衡。 所以,在初次踝关节扭伤以后,朋友们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最好能到医院的足踝外科专科就诊,让医生仔细检查,评估足踝损伤的具体情况。 4个动作测试足踝健康 判断足踝的健康程度,可以用4个简单的小动作来测试一下~ 动作一:脚趾夹毛巾 动作示范:用脚趾夹取毛巾,如果能将毛巾抓起,说明脚趾的灵活性较好。 动作二:小腿柔韧度测试 动作示范:站立,将手放在墙上以获得支撑。将双脚指向正前方,将涉及的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后面。后腿的膝盖应该是直的,前腿的膝盖应该是弯曲的。向前移动,保持后腿脚后跟在地面上,让你感觉到后腿小腿肌肉的拉伸。 动作三:平衡力测试动作示范:闭上双眼,双手叉腰单足站立,这个动作需要踝关节和肌肉韧带的本体感觉信息反馈来帮助保持平衡。标准时间:7-9秒;不达标说明平衡能力较弱,可能有崴脚风险。 动作四:检查足弓 动作示范:将A4纸铺在地上,用水打湿双脚,在纸上印出脚型;脚印中的空白位置为足弓; 对照下图:●空白部分的宽度应占整个足宽的三分之二● 若空白部分小于三分之二,则为低足弓或扁平足;●若空白部分大于三分之二,则为高足弓。专家提醒:高足弓和低足弓,都可能因为受力不均使步行姿势不正确,增加扭伤风险,还可能会引发腰椎问题。 做好3件事保护踝关节 1、 脚踝扭伤后要正确处理 踝关节扭伤紧急处理的经典RICE原则:Rest(休息) :停止用受伤的脚踝踩地,行走时可以拄拐,将身体重心落在健康的脚踝。 Ice(冰敷) :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可以每隔1-2小时,应用冰毛巾或冰袋按压于踝关节10-15分钟。注意在冰袋和踝关节皮肤之间要垫一层薄毛巾以防止冻伤。一般说来,在伤后48小时内可以反复冰敷。 Compression(加压) :可以再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受伤的踝关节,减轻肿胀,注意不要包扎过紧,否则可能妨碍足部血液循环; Elevation(抬高) :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可以将身体躺平,并用枕头垫在伤脚下这样可以减轻关节肿胀,促进恢复。 2、选择合适的鞋 经常崴脚的人,运动时可以选择穿鞋跟高度合适的高帮鞋,不穿高跟鞋(高度>6cm)或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可以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提供足够的缓冲力,保证足踝部在运动中有很好的支持。 3、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前要进行拉伸和充分热身,避免疲劳性损伤,尤其不要使踝部韧带过度疲劳;●下台阶时速度要慢,最好脚掌落地,避免仅脚尖着地,增加崴脚风险。张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骨科主治医师擅长:四肢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髋部骨折及踝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成人获得性扁平足及青少年平足症,拇外翻,慢性踝关节不稳,跟痛症等。坐诊时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 星期五上午下午
患者提问:疾病:扣扳指病情描述:5.23发现宝宝左手大拇指一直扣起以为是爬的过程扭啦但是给你揉的时候他没有啥不舒服的,但是最近几天发现那个关节好像比以前硬啦!想问问是不是那个扣扳指啊!对于他这种小宝宝有啥好的方法治疗没有!然后这个病严重不希望提供的帮助:小儿扣板指严重不患者提问:可以伸直可以听到声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骨科明小平回复:家长您好, 从您的描述及结合图片看,基本可以确定是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也称“扳机指”,一般孩子拇指的指骨间关节固定在屈曲位,伸直受限。有时可以强迫伸直,但不久又回到屈曲位。被动伸直指间关节时,有时可闻及弹响,有时孩子会出现疼痛。拇指掌指关节近端掌侧可摸到增粗的肌腱,似一硬结。 早期的话(多指1岁前)可以给孩子拇指按摩,热敷理疗等,可帮助孩子被动活动伸直,一般可听到拇指伸直弹响声。若3-6个月后仍无好转可能,则建议手术治疗(小儿骨科小手术,有些地方门诊就可以做,效果好,见效快,单侧纯手术时间约10min)。 目前小儿狭窄性腱鞘炎尚无明确的病因。可能为先天性的,也可能继发于屈肌腱的后天性结节状肿大。一般女孩多见,有出生就发现的,也有至3岁才偶然发现的。 通常根据拇指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不需要拍X线片。有报道称新生儿患者中30%,6个月至3岁患者中约12%可自愈。3岁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所以保守无效的话,就要及早手术,最晚不超过3岁,越早效果越好) 手术麻醉问题也不需要过多担心,因为现在小儿麻醉技术也很成熟,单次、短时间小手术不会对孩子的大脑及发育产生任何影响。(单次,<3小时是重点,即可理解为“多次手术及超过3小时的手术才可能影响儿童及胎儿大脑发育”,参考资料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发布文章)。所以,考虑手术时也不要过于担心麻醉问题。
省妇幼骨科——给予妇女儿童特殊的关爱省妇幼骨科立足于儿童、女性相关骨科疾病的治疗。儿童骨科疾病包括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多、并指(趾),斜颈、腱鞘炎、滑膜炎、漏斗胸、急诊创伤骨折脱位、骨关节感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肿瘤及骨病、脑瘫肢体残疾、成人相关疾病包括: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创伤,关节置换,耻骨联合分离、大脚骨微创手术等。特色治疗之一:潘赛缇(Ponseti)疗法治疗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最常见的儿童先天性肢体畸形之一, 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初治疗应该是非手术治疗,新生儿期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佳时机。Ponseti 方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非手术治疗方法,这一疗法的兴起和发展,使马蹄内翻足治疗成功率超过 90%,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得并保持足踝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通过早期发现和早期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以纠正和阻断严重畸形的发展。 主要包括早期连续石膏矫形加经皮跟腱切断术,辅以足外展矫形支具佩戴,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实施肌肉转移手术,患儿在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接受这项有效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特色治疗之二: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治疗漏斗胸畸形对纵膈胸腔脏器产生压迫限制的损害,外观亦极其异常,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微创钢板抬举手术,可立竿见影地矫正漏斗畸形,不仅使胸廓外观恢复正常,更能健全心肺功能,可自由应付更剧烈的体育活动。治疗前治疗后特色治疗之三:脑瘫FSPR手术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癫痫、心理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力、听力和感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多在2岁前出现。脑瘫的科学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只依靠某一种单一的手段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来看,近八成的脑瘫患儿是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针对这些严重问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骨科联合壹博医生集团,建立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和针对性的脑瘫手术治疗及康复方案。完全按欧美国家的模式开展脑瘫的治疗工作。避免了多年来脑瘫外科治疗的诸多弊端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后果。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科学地选择切除脊神经后根的比例(即FSPR术),避免了盲目切除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大部分病人在FSPR后还应施行相应的矫形手术,比如针对患者剪刀步、足内翻、马蹄足等畸形进行矫正性的治疗。目前从治疗机理上来讲包括三个步骤:解除痉挛、矫正畸形及康复训练。FSPR手术有哪些适应症:目前在国内外FSPR是痉挛性脑瘫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FSPR手术同样也有它的适应症,并不是每个脑瘫患者都适用的,FSPR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1、单纯痉挛性脑性瘫痪,肌力在3级以上。 2、痉挛累及整个肢体或双侧。 3、患者躯干与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仅因挛缩所致的步态异常和动力性畸形。 4、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为3岁以上、以利配合术后康复训练。5、严重痉挛和僵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3岁到8岁是做FSPR手术的最佳年龄。如果智力正常,手术年龄可延至16岁。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与壹博医生集团知名脑瘫专家孙成彦教授共同协作进行脑瘫患儿的手术治疗。截止2015年1月份,小儿骨科已成功开展脑瘫手术80余人次。年龄在3-16岁,患儿来自不同省市和地区。手术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率95%以上。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骨科作为整个华中地区唯一一家开展脑瘫手术的省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具有明显的地理及专科技术优势。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为广大的脑瘫患儿及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特色治疗之四:产后腰腿疼痛的综合治疗。孕妇生产后,由于诸多原因使产后恢复出现疾患,颈、肩、腰、臀、腿、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可长期困扰产妇的健康,影响日常生活的工作,甚至导致产后忧虑症。我们根据疼痛部位进行精确靶点治疗、结合采用纯中药理疗、针炙、按摩、牵引综合疗法,具有强化筋骨功能,促进伤痛的消除。湖北省残疾康复中心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开展“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救助项目的正式开展,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湖北省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开展,省残联专门成立项目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和数据录入工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省项目办对医疗定点机构进行严格考评和项目督导。希望有满足救助条件的家庭或个人积极与当地残联或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联系。
晚上在病房值班时经常会遇到妈妈抱着孩子过来看急诊,询问病史时,家长们一般都会这样告诉我: 1,晚上孩子自己在床上玩,翻滚时自己把胳膊反折了一下,然后胳膊就不愿活动了,甚至碰一下就哭闹,医生您看看是不是“肩膀”脱臼了 2,晚上给孩子换衣服时,胳膊拉了一下,孩子就开始哭闹,指胳膊疼 3,晚上牵着小孩在街上玩,过马路时用力拉了一下小孩胳膊,然后小孩胳膊就不敢活动,喊疼痛了 一般听完家长们这样的叙述,我就会初步考虑这是我们小儿骨科常见的“牵拉肘”或者“保姆肘”,专业术语称为“桡骨小头半脱位”。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来的时候就可以准确告诉你“孩子手脱臼了”,但是他们有时并不清楚是肩膀脱臼了还是肘部脱臼了。 桡骨小头半脱位主要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因为此阶段内儿童肘关节囊主韧带较松弛而薄弱,且具有弹性,当前臂旋转并受到外力轻微牵拉时,很容易造成韧带卡压而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相反,单纯的小儿肩关节脱位一般比较少见。 当孩子啼哭不停,肘关节处于半屈状,不愿活动胳膊,令其取物时常用对侧上肢替代时,就要考虑“牵拉肘”,一般常规的X线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可不必拍摄。如果伤肢肘部有明显畸形,肿胀,青紫等,怀疑有骨折或者有暴力牵拉时,则需要拍摄X线检查,排除骨折。同时,家长还应该警惕同侧的锁骨骨折,因为它也能引起胳膊活动减少,而且骨折隐蔽,疼痛肿胀不明显,很容易漏诊! 对于“牵拉肘”的治疗,一般不需要麻醉即可手法复位,复位时术者可以感知到肘部轻微的弹响声,此时小儿哭闹常可停止,并逐渐可恢复胳膊的自主屈肘活动,并可以举过双肩,复位即告成功。但也有少部分小儿,由于惊恐过度(白大褂恐惧),即使复位成功也不愿意活动胳膊的,此时家长一般不必惊慌,转移孩子注意力后,适当休息,孩子一般会不自觉的上抬并活动胳膊。一般不需要石膏外固定制动。但应告诫家长近期避免再次牵拉。 本文系明小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FSPR手术 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首选 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癫痫、心理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力、听力和感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 小儿脑瘫是我国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新生儿发病率为0.18%—0.4%,目前最新统计已达到0.59%。脑瘫对患儿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极大,因脑瘫返贫、因脑瘫致贫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脑瘫治疗也要讲原则 在临床接诊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脑瘫患者或家属在选择治疗方式上很盲目,由于急于求医治疗的愿望,往往浪费了大量精力与财力,更可惜的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觉得有必要提醒脑瘫患者或家属,在治疗上一定要慎重选择。脑瘫有多种类型,其中近8成为痉挛型脑瘫,,脑瘫孩子在不同的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治疗措施,而针对痉挛型脑瘫的孩子,可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脑瘫的方法很多,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也尤为重要。很多病人选择矫形康复的方法,在手术后很短时间内会造成畸形复发,痉挛仍然存在。 目前我们在临床中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选择解除肢体痉挛→康复→矫形→再康复的治疗途径,与国外治疗脑瘫的模式一致,保证了手术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疗效,也避免痉挛复发,改善运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让他们能回归社会。 什么是FSPR手术? 近年来由于基础医学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多导联电生理记录仪的应用,多术式结合的治疗方案的出台,使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解剖层面的手术上升到功能层面的手术,这就是FSPR,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 FSPR是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决定脊髓神经后根的切除比例,使切除感觉神经的范围和比例更科学更客观。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脑瘫患者的肌肉痉挛并非局限于单个肌肉,往往表现为多个肌肉或肌群痉挛,而该手术就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值得一提的是,FSPR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具体的手术部位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 我们在每次手术前都会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作出包括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方法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在实施FSPR后也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康复疗效。 FSPR术中的“选择性”与“功能性” 由于脑瘫有多种类型,并非所有的脑瘫均需手术治疗,FSPR只适合于痉挛性脑瘫的治疗。应摆正FSPR与矫形手术的关系,FSPR不能完全代替矫形手术,但应当注意,FSPR手术解除痉挛应先施行,而后期再手术矫形,这个顺序不宜颠倒。此外,我们应用骨锚钉开展脑瘫二期手术的肌腱移位、延长和固定,提高了脑瘫矫形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FSPR)的“选择性”有三个含义:其一是选择合适的病例,其二是选择解除痉挛的神经分布节段,其三是电刺激选择性切断阈值低的后根有小束。这三者应是缺一不可,任何人不顾质量,盲目扩充病例无不符合这一原则。“功能性”则是指要尽量地保留神经功能,防止麻木、顽固性疼痛、感觉异常和膀胱功能。 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做FSPR手术 FSPR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首选,且效果最为直接与显著,但FSPR手术在这些情况下治疗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1)痉挛性脑瘫; 2)以痉挛(僵硬)为主的混合型脑瘫; 3)手及上肢痉挛(僵硬); 4)年龄最好在2.5~6周岁期间治疗效果最好; 5)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能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6)躯干与四肢有一定运动功能,仅因挛缩所致步态异常和动力性畸形; 7)下肢痉挛严重甚至强直,导致会阴部护理十分困难者;8)痉挛瘫(俗称“硬瘫”):脑外伤、脑膜炎、脑中风、脑肿瘤术后等遗留的四肢痉挛瘫;颈椎、腰椎术后遗留的四肢痉挛瘫;脊髓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后遗留的四肢痉挛瘫;遗传性(家族性)痉挛性截瘫。
警惕!提早剖腹产可致小儿脑瘫阳阳有3岁了,躯体的右边像痉挛一样,无法自如活动,连一边的脖子都歪了。看着阳阳明亮透彻的大眼睛,心里真不是滋味。因为阳阳的这个病,阳阳妈都累得腰肌劳损了。到底这是什么病呢?经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骨科确诊,阳阳得的是小儿脑瘫。小儿脑瘫是一种婴幼儿因为缺氧、感染、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目前在我国,像阳阳这样的患儿数量正逐年增长,小儿脑瘫已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疾病。 病因:孩子脑瘫或与分娩过程有关 “当时怀阳阳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只是分娩时产程久了点。现在孩子这样子,我很心疼,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孩子会得这个病呢?”阳阳妈回忆说,有时她真感觉是上天对她的惩罚和责难! 在此我们介绍一下脑瘫,小儿脑瘫的发病可能产生于孕妇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具体说来,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 1)产前阶段:即婴儿在母体内时便已患上脑瘫。这个阶段得病的原因多数是来自遗传,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像脐带绕颈、高龄产妇母体营养供给不足导致脑部缺氧引起。 2)产中阶段:即产妇生产过程的某些情况,引发婴儿患上脑瘫。具体包括有难产、早产、羊水破了的时间太长、婴儿吸到羊水等。其中,因为早产儿引发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比例最高。 3)产后阶段:即婴儿出生后,由于摔倒受伤等外力作用,或者不幸患上脑膜炎等疾病而引发的小儿脑瘫。 警示:提早剖腹产有患脑瘫危险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临床上70%的小儿脑瘫患者是在产中阶段引发疾病。然而究其原因,提前生产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现在有不少产妇由于种种原因,会选择提前剖腹作为生育方式。选择这样的方式时,婴儿的出生时间会比正常分娩出生的时间提前。但婴儿出生的时间如果过于提前,导致其出生时大脑的发育还不成熟,就有可能因此形成脑瘫疾病。 婴幼儿患上脑瘫疾病时,轻度的表现为行动异常,例如不会抬头、爬动、行走等;而至病情重时,会导致智力低下,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不仅给家长生理心理造成巨大压力,而且对脑瘫患儿本身也是一种长期的折磨。 治疗:脑瘫无法根治但可近乎正常人脑瘫是残疾,残疾是不可治愈的,这话虽然很伤人,但脑瘫患者和家长必须明确这个概念,治疗上应该考虑的是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次或者多次的手术治疗以及康复等手段达到改善残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目的。我们根据脑瘫患者不同程度的病情界定以下治疗目标:一是回归社会,二是生活自理,三是方便护理。所以请脑瘫患者或家长在就诊之后,先问问自己:我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此外,对于痉挛型脑瘫的孩子,我们的治疗理念康复手术相结合,单纯侧重任何一方的看法是不全面的。痉挛不解除,单纯康复,一来耗时,二来耗钱,在我们看到的病人中,没有几个能一直坚持到发育成熟的,而终止康复的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痉挛复发。单纯手术,或不正规进行术后的阶段性康复,也鲜有效果理想的。2岁半之前坚持正规康复,防止肢体畸形的发生,2岁半至6岁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段,首先通过FSPR手术通过高度选择性切断引起痉挛的根源——脊神经后跟的【la纤维】,能够有效、持久的降低肌张力解除痉挛,再判断是否需要肢体矫正手术治疗。部分僵直型脑瘫的患者因为痉挛特别严重,需要先行内收肌腱部分切断,以利康复训练,为再手术创造条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FSPR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是为矫形与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FSPR手术为基础,【单纯康复】或【矫形+康复】都无法解决痉挛的根源【la纤维】问题,而且会在6—12个月内造成畸形复发,痉挛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