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内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浆细胞定居在骨髓内,血液里面是没有浆细胞的。正常的浆细胞可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到血液中,发挥免疫功能,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但是如果这些浆细胞发生恶变,变成肿瘤性的浆细胞,也就是骨髓瘤细胞,则不仅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免疫功能,还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我们都知道,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所有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是由骨髓生产,如果骨髓内肿瘤性的浆细胞(也就是骨髓瘤细胞)大量增殖,占据了骨髓的造血空间,骨髓造血就会受抑制,就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则会导致患者经常出现感染感冒等症状,贫血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昏乏力倦怠等症状。同时骨髓瘤细胞还会向它周围的骨细胞发出信号,使骨质生成受抑制,骨质破坏增加,患者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质破坏。另外,骨髓瘤细胞也会像正常浆细胞一样分泌免疫球蛋白,但这些免疫球蛋白是无功能的,也就是M蛋白,当其大量增殖时,患者血液和尿液内就会检测到大量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患者会出现泡沫尿的症状,这些无功能的蛋白会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到人体器官中,尤其是容易沉积在肾脏中引起肾脏受损。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非常隐匿,不易发现,当患者朋友们出现不明原因的小便泡沫增多、骨痛、贫血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漏诊。
“您先去查个血清游离轻链吧 您在血液科就诊时有时会听到医生的这条建议那么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到底是在检查什么呢?为什么这个检查往往伴随着诊疗的始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一位“大侦探”“血清游离轻链”什么是血清游离轻链? 说到游离轻链检测这位“大侦探”,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对手”骨髓瘤了。在骨髓瘤发病初期病人常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结果正是检测骨髓瘤的重要指标。 免疫球蛋白(Ig)单体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其中轻链分为kappa和lambda两个型别,两者正常比例为2:1,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产生约为500mg,其分子量显著小于重链,故合成速率大于重链,除了与重链结合组成Ig以外,会有40%的轻链未能与之结合,处于游离状态,即游离轻链(FLC)。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合成免疫球蛋白的速度会明显加快,合成1条重链只需2.5min,合成1条轻链仅需1min,每当合成1分子Ig时,即有3条轻链剩余。由此看出骨髓瘤不仅在细胞周期上进入无限增殖的状态,而且还在合成速度上明显加快,导致血清或尿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或重链明显增多,其中又以轻链增多最明显,游离轻链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尿液、唾液、脑脊液等体液中。游离轻链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异常,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浆细胞病的重要标准。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相比M蛋白鉴定、尿轻链等指标,它能更早地对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做出反应。 在疗效判断标准上,游离轻链测定作为骨髓瘤严格完全缓解的标准之一,在IgD型、轻链型、不分泌型骨髓瘤和淀粉样变性的诊治中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国内外骨髓瘤指南已正式推荐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用于骨髓瘤的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总结 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M蛋白、血轻链结果灵敏度更高,比尿轻链检测更加及时,比骨髓病理更加易得。在骨髓瘤的诊断中为患者提供了便捷、有效、动态的监测手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来,长征医院血液病科搭建了新型的检测技术平台,正式开展血清游离轻链检测项目,为患者开启精准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长征血液在战胜多发性骨髓瘤的路上与患者一路同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流程是什么?如何领取报告?1血液科门诊挂号就诊,医生开具项目“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测定”2完成缴费3门诊3楼检验科采血每周三、周五出报告,可在门诊一楼大厅自助报告打印或关注长征医院官方服务号查询报告。长征血液微信号 : CZXY41517
报告如下 •摘要标题:BCMA/CD19双靶点FasTCAR-T细胞(GC012F)作为适合移植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的I期开放标签单臂研究PhaseIOpen-LabelSingle-ArmStudyofBCMA/CD19Dual-TargetingFasTCAR-TCells(GC012F)AsFirst-LineTherapyforTransplant-EligibleNewlyDiagnosedHigh-RiskMultipleMyeloma •摘要编号:366Abstractnumber:366 •环节名称:细胞免疫治疗-早期和研究性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CAR-T疗法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T细胞治疗Sessiontitle: CellularImmunotherapies:EarlyPhaseandInvestigationalTherapies:CARTinMultipleMyelomaandT-cellTherapiesAfterAllo-HCT •环节类别:口头报告环节Sessiontype:OralAbstractSession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美国中部时间下午4:00-5:30Presentationtime:Saturday,December10,2022:4:00PM-5:30PM 摘要内容 高危(HR)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在标准一线治疗中预后较差,治疗较为棘手,即便对于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疗效及预后尚不满意。杜鹃教授团队在前期使用BCMA/CD19双靶点、快速制备CAR-T的FasT平台的CAR-T细胞疗法(GC012F)在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患者中取得了较深缓解、较好预后及良好的安全性。因此能否将这种具有前景的细胞治疗新方法前移,在起病阶段达到深度缓解,势必明显改善预后。自2019年起,上海长征医院血液科开启了一项“开放标签单臂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BCMA/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对于适合移植高危初诊骨髓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先后对16例初诊HR的骨髓瘤患者接受GC012F治疗(所有患者均具有一个或多个高危特征)。截至2022年10月14日(中位随访7.9个月),总体有效率到达100%,94%患者≥VGPR,sCR率82%,100%均达到微小残留疾病(MRD)阴性;且仅5例患者(29%)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均为1-2级,无3级以上CRS/ICANS事件发生。在这项适合移植的初诊高危MM患者的I期临床探索中,CAR-T疗法展示了极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国际上率先开启逆转高危骨髓瘤患者不良预后的新举措和新思路。后续将在更长时间的随访中,进一步论证CAR-T细胞疗法对高危初诊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获益性。本研究结果入院2022年全球最高血液领域国际盛会(ASH)口头发言。
血清游离轻链(FLC)此新型检测技术,国际以广泛提倡,我科从2013年10月在国内首先开展此项检查,为临床提供极大的帮助!sFLC 具有以下优点: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血液与肿瘤科黄仲夏1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异常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浆细胞病的重要标准。其测定比普通M蛋白鉴定、血清蛋白电泳、尿轻链更敏感能更早的发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复发;2 在疾病复发早期,骨髓活检可能只有5%的浆细胞,X线和MRI扫描无变化,而游离轻链浓度升高是肿瘤复发的明确证据,提示该行化疗了;3骨髓瘤化疗过程中,游离轻链阴性的骨髓瘤患者较免疫固定电泳转阴性(但游离轻链阳性)有更长的生存期,可以达到很深的缓解程度sfLC(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4. 尤其对于IgD型、轻链型、不分泌型骨髓瘤和淀粉样变性的诊治中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且可作为判断这些患者肾功能的一项指标;5. 目前也可用于淋巴瘤、CLL等疾病的检测!
冒烟型骨髓瘤(SMM)是一种临床异质性疾病,一部分患者临床进展缓慢,类似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另一部分则有更为侵袭的过程,被描述成“早期骨髓瘤”。SMM 诊断需符合血清 M 蛋白≥3 g/L 或骨髓中浆细胞≥10%,现无分子学标志可检测疾病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目前推荐的治疗仍是随访观察或患者自愿加入临床试验。然而,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MWG) 达成新的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定义,可能会改变 SMM 治疗的时机。基于现有患者治疗的数据,对于 SMM 患者推荐治疗将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 Ghobrial 等回顾了这一疾病现有的认知和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检测克隆性肿瘤细胞和骨髓基质微环境分子生物学见解及改变。最后,回顾了 SMM 患者临床试验相关结果并提出了对这一独特疾病患者的随访建议。并于 2014 年 11 月 27 日发表于 BLOOD 上。尽管过去十年已可有效的靶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但因耐药、克隆性演变、疾病进展阻碍了靶向治疗的临床实用性,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这一难以捉摸疾病。 然而,有争议的观点认为当 MM 有症状时开始治疗相当于实体瘤发生转移时才治疗。因此即使临床上应用当前最佳药物联合方案,大部分患者仍不能治愈。所以大多数人开始探讨 MM 前驱无症状期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最终的目标是阻止疾病进展和达到痊愈。MM 可由前驱状态 MGUS 和 SMM 持续发展而来,这表示在无症状或无终末器官损害迹象时肿瘤负荷仍是一个持续进展的过程。作者回顾了现今对 SMM 的了解,包括临床可促使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患者现在推荐的治疗仍是长期随访观察或临床注册试验。然而,活动性 MM 定义和治疗适应症由 IMWG 最新达成一致。基于现有治疗 SMM 数据显示,长期和持续缓解明显改善无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基于以上合理的介绍,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治疗 SMM 将成为热点话题。病案描述一名 42 岁儿科医生就诊时验血,发现血清中单克隆蛋白存在,平素身体健康,近一年内频发鼻窦感染,自认由于工作中接触感染患儿引起。常规化验发现蛋白水平升高至 9.5 g/dL(参考范围:6.0-8.0 g/dL)。血清蛋白电泳显示免疫球蛋白(Ig)A κ轻链为 3.5 g/dL。无骨痛、发热、体重减轻。血象无异常,血清肌酐水平和钙离子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κ轻链升高,κ/λ比值为 30。血清 IgG、IgM 水平降低。进一 步的检查未发现溶骨性病变,MRI 未见局灶性损害。骨髓活检见 30% 浆细胞,呈单一、成簇、片状分布。通过免疫表型可分离出 95% 异常浆细胞,这些异常浆细胞流式细胞学表达 CD38、CD138、CD56,细胞质分泌过量κ轻链,染色异常。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显示一条 1 号染色体长臂增加。如何诊断 SMM 患者及初步评估SMM 是一种临床异质性疾病,疾病进展风险较 MGUS 更高,因缺乏符合 MM 诊断标准的终末器官损害,故治疗时机并不明确。在 2003 年,IMWG 形成对 MGUS 和 SMM 统一定义,MGUS 定义为血清 M 蛋白<3 g/dL,同时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 <10%,而 SMM 定义是血清 M 蛋白≥3g/dL 或骨髓中单克隆细胞≥10%(表一),这两种疾病都无终末器官的损害。终末器官损害 CRAB 定义标准:高钙血症(血清钙≥11.5mg/dL),肾衰竭(肌酐≥1.95,排除其它原因),贫血(血红蛋白≤10g/dL 或者低于正常值低限 2g/dL 以上),骨损害(溶骨性改变、病理学骨折、脊髓压迫)。SMM 患者分级所需检查类同于 MM 诊断所需(表二),SMM 诊断需骨髓中足够量的肿瘤细胞负荷和单克隆蛋白,但缺乏终末器官损害的症状或迹象。最新建议包括脊柱和骨盆 MRI 或低剂量 CT,可更及时的对疾病进行预测(详见 SMM 影像学研究部分)。最近扩充明显进展的 MM 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标准,包括骨髓浆细胞≥60%,受累游离轻链(FLC)与非受累轻链比值≥100,和 / 或通过功能性成像如 PET-CT 和 / 或 MRI 见局灶性骨髓病变≥2 。SMM 影像学研究CARB 标准其中一项定义有症状 MM 需出现溶骨性损害,既往使用骨骼平片评估,虽然安全廉价,但需当骨质减少 30%-50% 才可检测到。MRI 能够提供实际肿瘤负荷。当 SMM 患者出现局灶性骨髓病变≥2 个时,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即可进展为活动性 MM,这也使得它成为 MM 开始治疗的一个新标准。另外,CT 可较早检测到骨损害,部分研究中用低剂量 CT 作为检测终末器官损害的手段。除此之外,功能性技术还包含如 PET(PET-CT 或 PET-MRI)、动态增强 MRI、弥散加权成像 MRI,可提供功能性疾病活动信息。SMM 随访、评估危险因素及进展机率SMM 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尚不明确,估测占 MM 的 8% 到 20%。最近回顾了瑞典自 2008 年至 2011 年间骨髓瘤注册中心的 2494 名骨髓瘤患者中,有 360 名(14.4%)符合 SMM。在这些 SMM 患者中 104 名(28.8%)属高危型(定义 M 蛋白≥3 g/dL 和浆细胞浸润≥10%),占所有骨髓瘤患者 4.2%。以世界人口作为参考,SMM 年龄标准化发生率为 0.44 例 /100000 人,高危型发病率为 0.14 例 /100000 人。基于梅奥诊所回顾性研究显示,SMM 进展为 MM 总体风险第一个 5 年为 10%/ 每年,下一个 5 年为 3%/ 每年,最后 10 年为 1%/ 每年,以上显示出目前定义的 SMM 具有生物学和临床上高度异质性。采用何种频率去随访这些 SMM 患者取决于以上提及的疾病进展危险因素。2010 年 IMWG 指南表明 SMM 患者第一年应每 2 到 3 个月检测,随后每年 4 到 6 个月,若临床稳定之后,最终可 6 到 12 月进行评估。本文作者推荐高危 SMM 患者应更密集的随访(若没有接受治疗至少每 3 个月随访一次)。事实上,SMM 是一个异质性临床疾病,指一部分患者处于非常惰性过程,类似于 MGUS 样阶段,然而其它患者有一个更侵袭性临床过程,即被描述成早期骨髓瘤或 CRAB 阴性的骨髓瘤患者。当前无分子学因素可区分这两种从临床到生物学均不同的亚群,需进一步研究确定这些进展患者的标志。目前疾病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基于 SMM 患者肿瘤负荷水平,通过分析骨髓中肿瘤细胞累及程度和定量外周血单克隆蛋白。梅奥诊所把这两种因素广泛用于危险分层,西班牙 Programa para et Tratamiento de Hemopatias Malignas (PETHEMA) 研究组也对这一疾病进行了分层(表三)。表三 SMM 的危险分层梅奥诊所主要基于血清蛋白标志物水平(血清蛋白电泳和 FLC 分析)和骨髓中浆细胞百分比。PETHEMA 研究组危险分层重点应用骨髓多参数流式细胞学定量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比值,和未累及球蛋白的减少。但两个组织的评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即很多患者一种标准提示高危,另一种标准却提示低危。其它可检测的危险因素包括 IgA(vs IgG 型)型、蛋白尿、外周血浆细胞数、骨髓中浆细胞高度增生率及异常 MRI 表现。最新研究显示浆细胞染色体异常也是 SMM 进展的关键因素。两项研究表明 17q 缺失或 t(4;14)与最短的进展时间(TTP)有关,同时三倍体也是进展的危险因素。1q21 染色体增加突变也可提高 SMM 患者进展风险。因此,患者诊断 SMM 首先应进行危险分层(同时应用梅奥标准和 PETHEMA 标准)。另外,其它高风险进展因素如细胞遗传学、外周血浆细胞数量、血清蛋白电泳 M 峰值变化及 MRI 影像学改变均要考虑到。显然,旧的分类方法中“超高危”应重新分类为具有明显进展风险的 MM,需要临床干预治疗。这些患者包括:骨髓浆细胞≥60%,异常 FLC 比值≥100(κ链累及)或<0.01(λ链累及),和 / 或 PET-CT 和 / 或 MRI 成像见局灶性骨病变≥2 个。上文提及的患者根据梅奥诊所和 PETHEMA 评估标准诊断为高危。因此,该患者可能有更快速的临床进展,5 年进展发生率为 70% 到 80%。选择 SMM 治疗方案:观察或早期治疗对于诊断 SMM 患者现今标准疗法是观察等待策略。然而,对于临床试验显示出 SMM 患者不同的 PFS 和 OS,使得这一治疗标准可能要发生改变。上文提及的这例 SMM 患者随访一年后显示快速的进展,骨髓活检提示浆细胞达 70%。基于 CRAB 标准,该患者未出现其它有症状 MM 的证据,但根据现今重新定义高危 SMM 患者,即伴有“骨髓瘤定义事件(MDE)”的具有明显进展风险骨髓瘤,故需开始接受治疗。因此,最新的分类改变将符合 MDE 的患者,按照有症状 MM 的标准进行治疗。未来进行 SMM 临床试验研究应排除这类患者。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疗效的设想已检验了许多年。对于干预治疗有两个主要的想法,第一阻止疾病进展;第二病因治疗,即尝试在疾病早期阶段根除亚克隆细胞达完全缓解,甚至治愈目的。早期干预的主要障碍是如何定义真正能从早期治疗获益的患者人群。事实上,如果 SMM 是早期骨髓瘤和 MGUS 样骨髓瘤混合的疾病,早期 MM 才是真正需干预治疗的患者。不幸的是,除了危险分层中肿瘤负荷指标,并无生物学标志提示 SMM 疾病进展。上世纪 90 年代,第一个应用马法兰和强的松验证早期干预治疗假说,但并未在生存率上显示出优势。随后 SMM 研究中,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包括 2 个随机对照研究)在 OS 或进展时间上没有改善,但骨相关事件有所减少。下一个试验药物是沙利度胺。沙利度胺 / 唑来膦酸组较仅应用唑来膦酸组可明显改善 PFS,分别为 29 个月和 14 个月,但根据 CRAB 事件定义两组 PFS(分别 49 、40 个月) 或 OS(6 年 OS, 70%)没有差异。关于 SMM 最重要的研究—PETHEMA 研究组将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定为干预治疗组,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它的试验结果燃起了极大兴趣。Mateos 等进行一项开放性临床随机试验,119 名高危 SMM 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或治疗组(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有更高的 3 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 77%、30%)及 OS(分别为 94% 、80%)。然而,入选需满足 2 套高危疾病定义(梅奥诊所或 PETHEMA 危险分层标准)标准 1 个或 1 个以上。但对这项试验概括性结论存在一些担忧,需注意比较不同临床试验及试验结果。因此,应尽力收集所有疾病进展危险因素的信息。另外,这项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明确两组无症状生物学进展情况、放弃组短暂 OS 及放弃组挽救性治疗情况。基于以上原因,在贯彻高危 SMM 干预治疗标准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然而,这项研究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激发了许多研究高危 SMM 治疗临床试验发展。很多药物已进行了试验,包括卡非佐米 / 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最新的免疫疗法如靶向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 7—elotuzumab、CD38 靶向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 -1 靶向抗体等。建议基于现在 SMM 定义,SMM 不是一种独特生物学疾病,而是骨髓微环境中肿瘤细胞持续克隆演化、进展,最终导致有症状 MM 中的一步。然而,通过对 SMM 的认识,给予我们了解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步骤,故在显著的克隆异质性发生、免疫紊乱及骨髓微环境调节异常前,通过对肿瘤细胞靶向攻击从而干预性治疗,阻止 / 延迟疾病进展甚至治愈。之前,科学家尝试验证早期干预治疗阻止进展或治愈骨髓瘤的假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显示出可喜的研究结果,即早期干预有生存优势。然而,在临床上采纳这一研究结果之前,需要更多试验研究。SMM 目前最大的实践变化是一部分高危 SMM 患者重新分类为具有 MDE 的明显进展风险 MM,这些患者的治疗应等同有症状的患者。对于所有其他 SMM 患者,本文作者建议还应仔细监测或参加临床试验以便更好的评估这类疾病早期干预的作用。我们相信更有意义的分子学特征可用于识别需要治疗的具有高危进展至有症状 MM 的早期骨髓瘤患者,以及不能从治疗中获益的 MGUS 样阶段。尽管还需要正式检测和证实,我们猜测早期骨髓瘤在基因方面不利因素较少,一些患者应用现有的有效药物能够达到治愈。正在进行的和未来的研究有望提供这些问题答案。文章链接:http://hematol.dxy.cn/article/96137
http://news.medlive.cn/hema/info-progress/show-71634_112.html研究表明,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疗法中加入一种新药——抗CD38单克隆抗体——可能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这种药物绑定CD38抗原(表达于骨髓瘤细胞),然后使免疫细胞攻击骨髓瘤细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Thomas Martin博士说,这种抗体绑定细胞表面而且阻碍标志,说“免疫系统,来攻击我”。他展示了试验单克隆抗体SAR650984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数据。这一联合疗法在1b期剂量逐渐增加试验中的总缓解率为58%。Martin博士将其称为“相当激动人心的反应”,鉴于31名患者曾接受过4次之前的疗法。无进展生存期为6.2个月。共15名患者发生无进展生存事件(1名与治疗无关的死亡,14名疾病进展),中位随访6个月。非常明显的是,这种联合疗法治疗复发或最后一次经来那度胺疗法难治的患者总缓解率为62.5%。Martin博士认为抗CD38单克隆抗体是治疗这种癌症很好的添加药物。他说:“我认为CD38药物是一种高效药物。”另外一名临床博士对此并不是太确定。威斯康辛大学的Brad Kahl博士说,现在说它成功还太早。Martin博士说骨髓瘤中仍有未达到的医学需要,他是指这种疗法对复发/难治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据Martin博士报道,这种疗法对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和卡非佐米)非常有效,可以讲生存期从3年延长至7年甚至10年。但是对于进行过大量前处理的复发/难治患者,平均生存期大约9个月。在这项研究中,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每两周接受SAR650984的3个剂量水平(3, 5和10mg/kg)中的一个,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患者第1,15天静脉注射SAR650984,剂量递增,28天为一疗程。第1-21天接受来那度胺25mg,如果基线肌酸酐清除≤60 mL/分,就将剂量调整为10mg,第1,8,15和22天接受地塞米松40mg。18名患者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SAR650984(10mg/kg)。经Martin博士报道,第一疗程大约三分之一(38%)的患者有输液反应,但是结果只有3%的患者中止治疗。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任一等级)是疲劳(41.9%),恶心(38.7%),上呼吸道感染(38.7%)和腹泻(35.5%)。
当诊断骨髓瘤那一刻,很多患者陷入绝望。我们骨髓瘤医生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毛病能治好吗?我通常会告诉患者:这个毛病不能完全断根,但我们能使疾病控制在稳定范围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那作为骨髓瘤的医生,我们手里有哪些武器呢?我们手里有三大常规武器,也就是三类骨髓瘤最常用的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酶体,蛋白酶体相当于细胞的蛋白处理工厂,当骨髓瘤细胞的蛋白处理工厂被关闭后,细胞内大量蛋白聚集,最终导致骨髓瘤细胞崩解。临床上使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包括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和卡非佐米。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是增强免疫细胞的杀瘤作用,通过免疫细胞去杀伤肿瘤细胞,临床上常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有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单克隆抗体药物就像一个有两个手臂的抓手,一只手抓住免疫杀伤细胞,一只手抓住骨髓瘤细胞,使免疫杀伤细胞发挥杀瘤功能。临床上使用的单克隆抗体是达雷妥尤单抗。其他机制的抗骨髓瘤药物如塞利尼索、埃普奈明也进去临床应用于骨髓瘤的治疗。除了这些常规武器,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进入临床,这其中包括CART细胞治疗、双特异性抗体、BCMA靶向的ADC类药物。CART细胞治疗属于细胞治疗,其原理是在T细胞表面安装一个CAR结构,使T细胞能定向特异杀伤骨髓瘤细胞,CART具有非常强的抗骨髓瘤活性,在多线复发难治的骨髓瘤患者中,其有效率仍能达到70%-90%,目前国内已有2款抗骨髓瘤的CART上市,投入临床应用。双特异性抗体可以理解为单抗的升级版,其机制也是将T细胞拉近骨髓瘤细胞使其发挥杀瘤作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款骨髓瘤的双抗药物上市,靶向BCMA的ADC药物Belamaf已获FDA批准,但在国内还未上市。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进入临床,骨髓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很多患者重拾希望,获得新生。
很多患者在诊断骨髓瘤以后非常的害怕与担心,认为得了不治之症,实际上经过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骨髓瘤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获得长期生存,恢复生活自理。在诊断骨髓瘤以后,患者朋友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是高危类型还是低危类型呢?也就是骨髓瘤的预后究竟怎么样,总的来说,多发性骨髓瘤属于中度恶性的肿瘤,不如甲状腺癌预后好,但没有肝癌肠癌等肿瘤预后差,属于中度恶性。临床上我们通常用国际预后分期系统(ISS,internationalstagingsystem)来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国际预后指树主要通过两个血化验指标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将患者分为1、2、3期,1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最长,3期最短。另外,除了血化验指标外,我们也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来对骨髓瘤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如果携带有一些高危的染色体异常,则患者的总体预后相对较差。将ISS分期系统与FISH检测的结果进行整合,形成了修订版的分期系统R-ISS分期系统,可以对骨髓瘤患者进行更精准的危险度分层,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型药物的上市,相继有研究报道了新药可以克服高危患者的不良预后,即便是高危的患者,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