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就是将堵塞大脑血管的血栓拉出来,采用介入治疗微创手段,将取栓支架通过导管释放到血栓部位。几分钟后,支架和血栓结合在一起,直接抓住堵塞血管的血栓,把它从脑血管拉出来,使闭塞的血管再次开放,取栓治疗平均再通率为59%-88%,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耳鸣的原因很多,如中耳炎、颅内肿瘤、乳突炎等……动静脉瘘或者动静脉畸形所导致的耳鸣主要与引流静脉方向有关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会导致耳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也都有可能会导致脑卒中。
在静脉注射一种溶栓药物,让堵塞血管内的血栓溶开,这种治疗方法简单,但对大血管闭塞的溶通率比较低,只有5.9%~44.2%,对于血栓长度>8mm的几乎无效,优点是快速,简单,预后良好,能够使19%~40%的患者减少致残和死亡。风险是可能会导致脑出血,出血率为1.9~6.4%。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血管内膜长斑块或者血管壁钙化僵硬,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形象地称为硬化。危险因素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随着年龄变化,血管本身也会老化,就和长时间没有更换的旧车胎一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发现的主要各种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相关,但是准确的机制目前不是非常清楚。因此没有危险因素也可以出现。
支架放置到病变血管内后,在几个月台内会被血管内皮覆盖,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无需更换。这几个月应该进行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支架诱发血栓形成,内皮覆盖后,这种危险消除,但仍要继续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剂,主要是为预防其他血管的血栓形成。
由于要在脑血管内进行操作,脑血管支架治疗存在风险,但总体发生率不高,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千分之几,相对于手术治疗风险小得多。因为需要进行脑血管支架治疗的血管都是严重硬化和狭窄的,因此,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很高,达到千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百,有些甚至已经发生了脑梗死。因此,对于严重硬化血管来言,脑血管支架治疗比与不进行支架治疗风险小得多。
通过介入的方法对脑血管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方法。局部麻醉后用非常细的穿刺针进入大腿的血管(股动脉),之后可插入造影导管(直径不到2毫米),到达颈部血管,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血管照相,了解血管堵塞的程度,这个过程叫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病人可通过导管注入溶栓药物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叫动脉溶栓。需要进行支架治疗者,也是通过大腿血管将支架送入血管内,到达病变位置后将支架释放。介入检查治疗后需要卧床数小时,使大腿血管得到修复,之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检查治疗过程病人公有短暂轻微疼痛,不需要特殊处理。因此,介入治疗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
A型性格发生中风的机会是普通人的3-5倍。从医学角度来讲,人的不同情绪及感情表达方式或各种性格都是由高级神经活动支配的,A型性格长期紧张、易激动会造成高血压,而高血压正是诱发中风的因素之一。故容易中风。建议:脑梗死患者注意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要有张有弛,勿过度劳累。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切忌暴喜、暴怒、忧虑等精神刺激。
脑子不同部位分工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梗塞范围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最常见的表现是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突然发生的: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喝水呛等。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如何预防中风(脑卒中)一、脑卒中是什么?脑卒中,中医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就是通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后者更多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病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患者日益增多,最年轻的病人仅只有7岁 ,多以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是老年人致死率最高,致残率最多的一种疾病。二、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龄、种族、脑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2、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 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4、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驱症状,应及时治疗。 7、血液流变学紊乱: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8、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 三、如何早期识别脑中风?(一)卒中常见症状(1)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 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5)眩晕伴呕吐;(6)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7)意识障碍或抽搐.(二)FAST卒中自评F(Face):您(他)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A(Arm):您(他)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S(Speech):您(他)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四、如果发生卒中,将会接受怎样的诊治?如果发生卒中,当被急送到医院后会接受哪些检查?(1)头部CT扫描:CT检查能帮助鉴别卒中的类型(如缺血性卒中或者出血性卒中)和卒中的严重程度;(2)头部MRI扫描:MRI可提供更加详尽和清晰的脑部影像学图片,对于某些类型的卒中可取代CT扫描,或者进一步明确CT检查是否正确;(3)其他检查有:血液检查、胸片、心电图、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如果发生卒中,将会接受怎样的治疗? 卒中的治疗方式取决于:1、卒中的类型;2、你是否还有其他临床症状;3、头部CT检查的结果。(1)溶栓药物——如果排除禁忌症,患者将会在溶栓时间窗6小时之内给予溶栓药物(2)抗栓药物——患者在卒中后48小时内无禁忌症将被立刻被给予抗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启动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等药物治疗。发生卒中后,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否适合我?发病6小时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发病24小时内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部分患者可使用机械取栓。有些患者甚至可行紧急动脉支架和血管成形术。发生卒中后,外科手术是否适合我?并不是所有的卒中病人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您需要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血流和血管情况。如果卒中原因是颈动脉狭窄造成的,医生会进一步安排检查,为您评估是否有手术指征。如发生出血性卒中,内、外科医师均会为您评估是否有手术指针,为您推荐最佳的治疗方案。五、如何预防脑卒中?1、抗栓治疗:针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要进行积极的抗栓治疗,以降低因为栓子脱落到来的脑卒中问题。2、控制血压和体重:血压和体重都是造成脑卒中的诱因,所以,控制很重要。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并不在乎,其实很危险。3、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糖尿病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脑卒中。因此,把住入口关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也没有引起高危人群的重视。4、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两者对脑卒中的形成推波助澜,一旦控制不住,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降低风险的最好选择。5、健康教育: 对于还没有发生明显问题的人群,参加有益的健康教育是获取预防保健知识的首选。6、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其可以增加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定期查体也是一个预防或早期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重治轻防要不得。六、脑卒中注意事项?1.一旦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恢复冷静,拨打120。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有“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后者只会耽误诊治,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2.切忌仰卧位,头应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3.切忌自行服药,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吃药、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