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消化内镜日益普及的今日,人们对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早已熟知,当检查发现有消化道的息肉病变、早癌、甚至黏膜下肿瘤时,内镜下切除治疗也逐渐被认可并成为了首选。 然而,消化内镜并不只有普通胃肠镜下的治疗,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这个以往常常只有内镜医生熟知的重头戏,现在也正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那么,当我们在谈论超声内镜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呢?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一项内镜的微创技术,简称EUS。常规的腹部超声将超声探头置于人体的表面,从外向里对体内的脏器进行检查,而超声内镜则相反,通过在胃肠镜的头端装载一个超声探头,在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在消化道的管壁内由里向外进行超声检查,不仅能避免一些肠道气体对于超声波折射的干扰,还能对人体深部的组织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 超声内镜下能做些什么? 既然是内镜下的超声检查,和普通超声检查一样,EUS首先能对病灶进行观察,通过病变内部的回声高低,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当病变内部的回声较为复杂,仅仅通过观察难以进行诊断时,EUS还能进行进一步的介入诊断。所谓介入诊断,是指在超声影像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入人体病变部位,吸取一部分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从而明确诊断,这项技术称为EUS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简称EUS-FNA技术。进行微创诊治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对于胰腺肿瘤、胆管肿物、肝脏深部的病灶,往往因为处于人体深部,难以通过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活检从而获得组织学证据,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此时EUS-FNA就有了用武之地,不仅能获得抽吸标本,还能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甚至通过进一步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得更多的病灶组织,做出更精确的诊断。 EUS-FNA的出现,不仅能够使许多原本诊断困难的消化系统疾病也能得到确诊,同时能使患者避免损伤较大的手术探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后续治疗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既然看清了病变,超声内镜能做进一步治疗吗? 除了帮助诊断,超声内镜当然也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目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引流已成为了一项成熟和完善的技术,主要包括胆道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和脓肿的引流等,在消化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些梗阻性黄疸引流效果不佳,但又不宜手术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可以通过在超声监视下将穿刺针经胃或十二指肠壁穿入胆道,置入导丝,随后将支架放入需要引流的位置,起到引流胆汁的作用。 除此之外,慢性胰腺炎所导致的胰周积液、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等,也可以通过EUS引导下行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在内镜超声的监视下将引流支架一端置入囊肿或脓腔,另一端通向胃或十二指肠,将积聚的囊液或是脓液经消化道排出,达到高效引流的目的。 而对于胰腺肿瘤、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胰管手术后狭窄所导致的胰管梗阻的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胰管造影及胰管引流术同样也是一种替代治疗的选择,避免了如外科手术和经皮介入引流等有创性操作,适用于对常规经十二指肠乳头置管引流失败的患者。 总体而言,内镜治疗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治疗手段。 听说超声内镜下还能解决幽门梗阻? 没错。恶性胃出口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往往因肿瘤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同时长期的恶心、呕吐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以及生活质量下降。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即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在胃壁和小肠壁上各穿刺一个开口,通过这两个开口放置一个全覆膜支架,相当于使胃内容物通过一条捷径绕过梗阻段,直接进入小肠进行消化吸收,解决患者的梗阻。相较于以往的开腹胃空肠吻合术,该手术方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充分体现了内镜微创的优势,且成功率高、侵袭性低,是传统胃空肠吻合术的微创替代选择。 超声内镜这么厉害,我怎么不知道? 超声内镜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器械和配件的不断升级。各式支架、导管的研发,将这项技术的潜能被不断挖掘,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不单单是患者,很多医生对超声内镜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观察诊断”的层面。其实,除了上述提及的各项超声内镜介入技术外,EUS引导下细针注射(EUS-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 EUS-FNI)能够减轻肿瘤负荷; 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EUS-guided celiac plexus neurolysis, EUS-CPN)能够用来缓解肿瘤患者的慢性疼痛…… 超声内镜和相关配件的不断发展为内镜微创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这些技术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内镜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也一定能攻克这项技术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患者带去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29岁的程序员小陈,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加班熬夜,压力大,长期抽烟,最近半年来总是感觉吃东西时不舒服,尤其是吃一些硬的东西时,仿佛有东西梗在喉咙口。但刚开始小陈并没有放在心上,总觉得自己年轻,不会有大问题。可是没过多久,小陈开始无法吃下正常的米饭,只能吃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食物,到后来,几乎只能喝一点米汤。察觉到问题的小陈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当地医院预约了胃镜检查。 等待最终诊断结果的那些日子里,小陈隐隐有着不祥的预感。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显示食管距门齿19cm处狭窄,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得知检查结果的小陈及其家人对此忧心忡忡,考虑到小陈的父亲因食管癌去世,他们希望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检查,当地医院的医生认为,小陈的食管肿瘤位于高位颈段且以及处于进展期,无法通过内镜治疗。如果选择外科手术,将会切除下咽、喉以及部分食管,手术风险极大,且小陈术后无法正常说话,生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如果选择姑息性放化疗,将有超过50%的概率复发或者远处转移,肿瘤复发对小陈的生活质量将会是又一次沉重打击。 小陈既想保住性命,也不想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面临两难的抉择时,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开始辗转于国内各大医院,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陈看到钟芸诗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64岁罹患高位食管恶性肿瘤的大爷实施了转化治疗联合内镜切除治疗,既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食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陈立即在线上预约了钟芸诗教授的门诊,并连夜买了机票赶往上海。第二天,小陈和家人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的高级专家门诊。通过仔细的评估,钟教授认为,小陈还年轻,但是食管肿瘤位于比较棘手的颈段,治疗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他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讨论,于是钟教授立即为小陈预约了器官保留多学科诊疗(MDT)门诊。 在器官保留多学科诊疗(MDT)门诊,经过来自内镜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的专家们对小陈的病情进行了仔细全面的评估。经过专家们的多轮激烈讨论,一致认为:小陈可以先接受几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待食管病变缩小后,通过内镜切除病变。 得知最终讨论结果后,小陈随即在中山医院开始了新辅助化疗加免疫治疗。5个月之后再次综合复查评估,胃镜下食管肿瘤明显缩小,只剩下一个凹凸不平的疤痕。经过MDT团队再次详细、综合评估后,专家们告诉小陈,通过影像学和内镜的评估,他的食管病灶已经基本退缩,现在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了。小陈终于等来了内镜手术的这一天。 在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手术室,钟教授娴熟地为小陈进行内镜下食管肿瘤内镜切除手术。经过一个小时的内镜手术,钟教授精准地切除了原本肿瘤所在的部位。病理显示病灶里已经没有存活的肿瘤细胞。再次经过MDT团队的讨论,专家们认为小陈的食管肿瘤已经被完完全全地切除了,后续小陈只需要接受免疫维持治疗。小陈得知最终讨论结果后喜极而泣,这意味着29岁的他终于摆脱了食管癌! 在与食管肿瘤博弈的这一年,小陈最终打赢了这场食管保卫战,他的生活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后续2年的规律随访过程中,也没有发现肿瘤复发的迹象。 器官保留MDT团队介绍: 目前下咽部肿瘤、食管入口处肿瘤、进展期食管癌、贲门癌、巨大胃间质瘤、复杂性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乳头部位肿瘤、胆管肿瘤、低位直肠癌、直肠间质瘤等病人,为了保住性命、保留器官功能,往往奔波就诊于多个科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合跨学科团队,针对消化道肿瘤“保器官”诊疗的“痛点”,开展MDT诊疗服务。该MDT团队由内镜中心牵头,消化内镜专科、耳鼻喉科、胸外科、普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参与,打造针对下咽部肿瘤、食管入口处肿瘤、进展期食管癌、贲门癌、巨大胃间质瘤、复杂性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乳头部位肿瘤、胆管肿瘤、低位直肠癌、直肠间质瘤的“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覆盖规范随访的全方位、全流程诊疗,积极运用多学科诊疗、协同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一站式”就诊体验。 团队成员: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胸外科:林淼副主任医生;普外科:叶乐驰教授;放疗科:王健副主任医师;章娴主治医师;钱杨主治医师;肿瘤科:徐蓓副主任医师;病理科:徐晨副主任医师;放射/核医学:吴冰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及地址:周一下午16:00,徐汇区小木桥路250号中山医院东院区(15号楼)1楼01会议室。 门诊预约方式:关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门诊服务”,选择“门诊预约”——“多学科MDT门诊”,点击“器官保留多学科门诊”预约即可。
据说“做一次肠镜能保17年”,是不是真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蔡世伦博士1994年,由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Wendy Atkin教授牵头,英国进行了一项大型的临床实验,结果发表在外科学最顶级期刊之一的柳叶刀杂志。这项研究总共有17万人参加,年龄在55-64岁之间。这些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了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了结肠息肉就接受相应的治疗);另一组则并没有进行肠镜检查。经过17年的观察,2017年该团队报道了他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在这17年间,两组中都出现了肠癌病例,但是经过肠镜检查的人群发病率明显低于未经过检查的人群(下降了35%), 肠癌死亡率下降了41%。问题来了:既然这个研究观察了17年,做了肠镜的那一组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了,那我是不是每隔17年做一次就可以。很多人看了之前的报道,认为做一次肠镜可以“保”17年,其实这是严重的曲解。肠镜检查其实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肠道准备,检查所花的时间,病人肠道的曲折情况等。实际中,肠镜检查只能观察80%-90%的肠道,一些很小的息肉因为粪便遮挡,或者角度的关系,难免有被遗漏的可能。而这些小小的息肉都有癌变的可能性,从肿瘤的发生规律而言,息肉发生癌变至少需要2-3年时间,显然将这种隐患放在身体中“17年”并不适合。言归正传,到底应该多久做一次肠镜?应该多久做一次肠镜?:对于没有发现息肉的病例,根据实际情况,推荐3-5年复查一次肠镜;对于肠镜检查发现1-2个小息肉,直径小于1CM的以及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建议在切除后的2-3年进行复查;对于发现3-10个息肉,或者大于1CM,以及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建议在切除后1年就进行复查;对于发现10个以上息肉的病人,每年进行肠镜检查,并且推荐家庭中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也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的可能。接下来我们为大家科普一些关于肠癌和结肠镜的基本知识。得了肠癌会有哪些表现?大便习惯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可以早于出血。由于肿瘤刺激肠道或者堵塞肠道,这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进行。对于直肠癌,常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病人总感觉拉不干净,临床上称为“里急后重感”。大便性状改变:最常见的为便血,其次是大便变细,变扁,有凹槽等等。很多人都认为便血就是生了痔疮,其实不然。便血可以由很多原因造成,痔疮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而已,临床上我们遇到不少病人误以为自己“痔疮发作”而延误了肠癌的最佳治疗时机。腹胀及肿块:腹胀多由消化功能紊乱造成,但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肿瘤侵犯神经及肠壁所致,尤其是伴有肿块的病人,应当立刻进行肠镜及CT检查。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尤其是不明原因的贫血,应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做肠镜检查前我需要做什么准备?首先是肠道准备,也就是吃泻药,如果肠道准备不好,不仅增加医生操作的难度(肠道中的粪便遮挡肠壁,影响了镜头),同时也增加了漏诊的风险,甚至要重新准备再次检查,浪费了医生及病人的时间。图:上图为不合格的肠道准备。根据大便里的红色渣子,推测检查前吃了很多红枣。下图为合格的肠道准备。一般建议大家做肠镜前,吃2-3天的少渣流质,例如烂面,白粥等,可以适当的吃点肉松,酱瓜等,但是避免吃大量的蔬菜,带籽的水果(西瓜,火龙果等),保证肠道里不会有很多无法排干净的成分。口服泻药最佳时间为检查前的6-8小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一般要求喝2000-3000毫升(最大瓶可乐约为1500毫升)的泻药。有些人不能接受泻药的味道,可以慢慢喝,2小时内喝完就可以。如果发生呕吐,根据吐出来的量,还需补充等量的饮用水。有便秘病史的建议再多喝500ml左右的饮用水。服用完泻药后就不能再进食任何食物了。年纪大的病人在腹泻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身体情况,有些病人会出现脱水,低血糖等,表现为头晕,出冷汗,心慌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肠镜以后,我多久可以吃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如果肠镜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做好肠镜以后立刻就可以进食。如果你选择了无痛肠镜,由于麻醉后老年病人较易发生反流误吸,建议还是2小时后再进食,食物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如果肠镜检查中进行了有创操作,比如取了活检,或者咬除了息肉,甚至发现了肿瘤,导致肠道壁上有小的创伤,检查后可以喝糖水,饮料等补充能量,但是建议6小时后再进食固体食物, 2-3天内的饮食以少渣、半流质、清淡为主,避免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发现了肿瘤已经完全阻塞了肠道,这种病人应避免进食,及时到外科就诊,必要时输液以营养支持。
食管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进入口腔的食物从咽部运送到胃部,完成食物的吞咽过程。它通过运送食物,保护气管,维持粘膜正常功能等方式,保证了食物能够顺利完成消化和吸收,维持了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作为食管健康的最大威胁,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评估数据,在2022年我国癌症死亡病例中,食管癌排名第五。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进展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吞咽困难、乳糜胸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死亡率近5%,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否要选择手术切除食管,成为了横亘在食管癌病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76岁的黄大爷就面临着这样的艰难抉择。吃饭时经常出现哽咽的他前往医院就诊,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上段有一个肿物,已经占据了3/4周的管腔,后续的活检结果提示为低分化鳞癌。然而,肿瘤处于进展期,无法通过内镜手术完全切除,且由于病灶的位置较高,目前只能选择姑息性放化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如果选择姑息性放化疗,将有超过50%的概率复发或者远处转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外科手术需要把食管上方的下咽以及喉一起切除,这也就意味着,手术之后的黄大爷,不仅无法正常进食,甚至连正常说话都会受到影响,更别说手术还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年逾古稀的黄大爷可能都无法顺利挺过手术。考虑到这些因素,黄大爷和家属迟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后经过多方咨询,他们了解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钟芸诗教授曾为多名食管癌病人完成了保留食管的治疗,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于是他们立刻动身前往上海。 来到中山医院后,黄大爷进一步完善了放大内镜、超声内镜、PET-CT等检查,幸运的是肿瘤还没有出现转移。钟教授结合报告结果向黄大爷解释了后续的治疗思路:先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待病灶缩小,最好情况下可以只剩下一个疤痕,然后完成综合评估,满足治疗条件的话就可以进行内镜下切除,将残余的肿瘤病灶彻底消灭。术后可以接受进一步的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定期复查,基本可以达到与根治性切除类似的治疗效果。当然此前也有部分病人在接受放化疗后病灶没有缩小,所以还是得做好接受切除手术的心理准备。对于这个能够保全食管的方案,黄大爷和家属欣然接受,于是钟教授邀请来MDT团队(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专家们一起分析病情,为黄大爷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 黄大爷随即在中山医院开始了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三月之后进行复查,胃镜提示食管肿瘤退缩成了一个瘢痕,且活检病理为鳞状上皮增生。钟教授及MDT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后,告知黄大爷食管肿瘤退缩非常显著,可以进行内镜手术了。经过相关术前检查后,黄大爷在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手术室接受了内镜下食管肿瘤全层切除手术,钟教授熟练地标记病灶边缘,黏膜下注射溶液,电刀切开病灶边缘,牙线牵引病灶组织,逐步全层、完整地剥离病灶。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病灶里已经没有残余的肿瘤细胞。经过MDT团队进一步评估,现黄大爷只需要行免疫维持治疗,同时规律随访。在20个月的随访期内,通过胃镜随访,未发现疾病复发。在这场与食管癌的战争中,黄大爷不仅成功战胜了病魔,更打赢了关键的食管保卫战役。 正如前文所说,手术治疗仍然是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以及切除食管甚至相邻器官的结果,对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对部分病人来说,外科手术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如何在不影响整体疗效的前提下,提高食管保留率,改善病人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进展期食管癌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肿瘤免疫新时代的到来,免疫治疗的加入为术前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食管癌病人“器官保留”策略中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证实,部分(30-40%)食管鳞癌病人在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肿瘤能够完全退缩,专业术语为“临床完全缓解”。对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食管癌病人,经过内镜治疗及病理评估后,若无肿瘤细胞残留,仅需接受免疫维持治疗。这样做不仅能通过微创手段完全祛除病灶,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还能够在保存食管功能的同时保证长期生存质量,这种治疗策略即为“器官保留”策略。 当然,并非所有的病人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病灶都能完全退缩,但有研究表明,食管癌遵循了“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的退缩模式,即在多数病例中,残留的肿瘤细胞位于食管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仅少部分肿瘤细胞留存于更深的肌层。此时内镜治疗便发挥了其作用,不论是针对浅表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还是适当增加切除深度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均可以做到病灶的完整切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管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钟芸诗教授的食管肿瘤MDT团队提出,如果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对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病人的初始肿瘤部位进行完整内镜下切除,将会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病人的长期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治愈肿瘤”与“保留器官”的两全其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对于新辅助放疗、化疗、免疫治疗联合内镜下切除术,综合治疗食管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保留了食管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生活质量十分满意。让食管癌的病人保食管、保功能成为现实。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痔疮在我国十分常见,民间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既是难言之隐,也是难言之痛:坐立不安、肛周不适、瘙痒难忍、大便出血到贫血头晕,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痔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虽然传统的外科手术效果好,但是术后的肛门疼痛对诸多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开展的内镜下微创治疗痔疮,即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全程基本无痛,给有“痔“却怕治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里就有3位朋友想尽快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让越来越多的朋友们不再被困扰…… 故事一:张奶奶自述:我今年100岁了,痔疮有大半辈子了,一直听别人说痔疮手术很痛,自己也害怕,所以没有动它,这次它又出血了,出得我头晕眼花,人差点都不认得了,多亏医生及时治疗,这位医生的医术实在高明,根本没有一点点疼痛,早知道是这样治疗,早就来了,差点赔了老命。 张奶奶有痔疮史50多年了,间断觉得肛周不适及便后滴血,因为害怕痔疮手术疼痛而一直未手术治疗。1周前突然大便后排暗红色血液,开始未在意,后来间断排了好多次,直到头晕眼花,晕倒在床边,家人急忙把张奶奶送至家附近的中山医院,考虑到100岁的张奶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诊科对症处理后,直接联系了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由钟教授亲自给张奶奶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钟教授内镜进入肠腔反复冲洗,仔细排查出血原因,最后终于发现了肛门处内痔出血的创面。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后,患者家属明确表示不愿意传统手术去处理痔疮。该患者没有外痔,是内痔大出血。钟教授团队为患者和家属推荐了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患者家属表示同意接受。随后钟教授为该患者急诊行内镜下痔核套扎术,出血马上就停止了。术中术后一切顺利,患者没有明显痛苦,未再发出血,未出现肛门口狭窄及排便困难。术后张奶奶紧紧握着钟教授的手感激不尽,怕痛耽误了大半辈子,医生真的是医术高明,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就治好了,早知道这样,早就来找钟教授治疗了,差点没了老命。 故事二:孙先生自述:我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平日里有应用“抗凝”药物,发现痔疮5年多了,间断大便带血,曾经也咨询过多家医院,因为怕手术后疼痛及术后太多可能的并发症,一直没有治疗。近期大便带血较前增多,听几个朋友都推荐钟教授内镜下套扎治疗痔疮无痛苦,并且并发症少,慕名前来。钟教授门诊肠镜下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术中术后真的是没有一点痛苦与不适,术后恢复也快,实在是太感谢钟教授了。 故事三:李女士自述:我今年28岁,刚结婚,准备备孕,但有痔疮3年了,间断肛周不适及大便带血,有时可以感觉到有小皮赘脱出肛门,但也可以自行还纳。因为一直怕痔疮手术术后疼痛,所以没下决心手术治疗。近期准备怀孕,听说孕期痔疮会加重,所以十分害怕,多方打听治疗痔疮的好方法,终于有人向闺蜜推荐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找钟芸诗教授,可以行内镜下痔疮套扎治疗,全程时间短、无痛苦,并发症少。所以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中山医院,找到了钟教授。钟教授在门诊帮我检查评估后,立马安排了内镜微创手术:内镜下痔疮套扎术治疗,术中我睡着了,术后醒来确实没有太大痛苦,术后没再便血,肛门口外的小皮赘也不见了。钟教授确实很厉害!点赞!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专线联系专家: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为我们科普知识: 痔疮在外观上看就是肛门口突出的小肉团或者皮肤褶皱,里面其实是一团团曲张的静脉。根据痔和齿状线的关系分为内痔和外痔。在齿状线以内的为内痔,齿状线以外的为外痔,内外痔均有的叫混合痔。 内痔根据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 表现 I级 痔静脉突起,无脱出肛门外 II级 痔脱出,可自行还纳 III级 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IV级 痔脱出,不能还纳 对于有症状的痔疮,其治疗方法有很多。以往的痔疮治疗多采用传统的注射及套扎治疗,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外剥内扎术、PPH术、TST术等)。传统的注射及套扎疗法,是通过硬式肛门镜操作,视野有限,故可能会出现由于注射或套扎位置不当导致的疼痛、肛周脓肿、瘘、前列腺炎等并发症。外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肛门狭窄、肛门无力等并发症,有部分患者也不太能接受。很多患者会想,痔疮是没有了,但是疼痛还在,还有其它并发症的危险,那还不如不治疗了。有没有几乎无痛、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呢?我们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自己大量的病例总结,探讨出了一种无痛苦的微创治疗痔疮的新方法。下面就来介绍内镜下微创治疗痔疮的新方法: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术。 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是结合的经典的套扎技术和内镜检查的优势,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对于有症状的Ⅰ级、Ⅱ级、Ⅲ级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尤其对出血内痔效果尤佳),是一种快速、有效、简单和经济的治疗技术。 该技术通过内镜圈套装置将痔套扎,使痔静脉缺血坏死,痔核脱落,直接结扎痔核基底部,特别适合急诊止血及全身状态差不具备外科手术条件的患者。同时,内镜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操作灵活,可以直视和反转观察及操作,无需反复进退镜,避免肛周损伤,可以确保精准套扎,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异位治疗所致的并发症,且术后恢复快,有效率在90%以上。患者痛苦小,大部分病人无痛苦。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 内痔的内镜下套扎技术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技术相似,胃肠内镜医师操作起来熟悉而又方便。其精准套扎,即肠镜反转镜头后,对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痔疮(直肠无痛区粘膜和血管)进行精准吸引和套扎,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出血。在单次手术中可以进行多个痔核的套扎,常为套扎环错位套扎,以保留正常粘膜桥,尽量避免直肠狭窄的并发症,也避免了多次手术。套扎完成后,可将套扎器套筒去除,再次进镜观察,以确认套扎效果。 但并不是所有的痔疮都适合内镜下套扎治疗,通常Ⅰ级、Ⅱ级、Ⅲ级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尤其对出血内痔效果尤佳)。而炎症性肠病和齿状线区合并的溃疡、免疫缺陷以及妊娠者等则是其禁忌症。 术后建议:痔疮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当引起,容易复发,医生建议注意以下几点,预防痔疮的发生和复发:1.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3.多吃水果蔬菜。4.多做提肛运动。5.尽量避免抽烟喝酒。 痔疮的治疗原则是:1.没有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2.症状轻微的痔疮,重在减轻或者消除主要症状,无需手术根治。3.通常我们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只有符合手术指征时,我们才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以及坐浴、保持会阴部清洁等。也可在医师指导下应用治疗痔疮的软膏、栓剂等对症处理,缓解痔疮不适症状。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痔疮,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但痔疮如在初期失治,就会逐渐发展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期,痔核就会从肛门脱出来,由于痔核总是露在外面,有时就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肿痛不适,甚至可能卡在肛门口缺血坏死,疼痛剧烈,以及大出血等各种情况发生。因此,有痔困扰又害怕手术的患者们,可以尝试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苦的内镜下内痔套扎术,以免延误病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温馨提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内镜微创治疗机构,年完成各类复杂内镜手术5000余例。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自2019年开展内镜下内痔套扎术以来,已成功完成50余例,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给痔疮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新的选择,同时大大减轻了患者治疗痔疮的心理负担。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疾病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特需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咽是消化系统器官之一,作为颈部的一部分,连接口腔、鼻腔至食管和气管交界,咽向前分别与鼻腔、口腔及喉腔相通。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具有吞咽、呼吸、保护和防御功能以及共鸣作用。此外,咽也是一个重要的发音共振器,对发音起辅助作用。下咽又称喉咽,下咽部恶性肿瘤绝大多数(95%)为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梨状窝区,出易黏膜下播散、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且容易侵犯颈部其他重要结构。手术分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和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术后可能出现咽瘘、吞咽困难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并发症。因此当林先生听到“手术有可能咽喉部保不住,可能术后说不出话”时,他迫切的希望治疗的同时,能把咽喉部保住……“手术做好,以后我说不出话怎么办?钟教授,打听到您有好的治疗方法,快救救我吧……”林先生心急如焚地走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的诊室。他因声音嘶哑,咽部疼痛去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下咽部长了肿瘤,建议他住院手术,但听到医生说“肿瘤位置不好,切除后,有可能咽喉部保不住,可能术后说不出话……”的时候,林先生怎么也接受不了,他拒绝手术,多方打听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钟芸诗教授曾经为多位咽喉癌病友们成功保住了咽喉,便立刻前去就诊。 钟教授为林先生进行了内镜下的检查,及磁共振、CT及PET-CT等影像学检查,肿瘤还没有全身转移,也没有侵犯周围的器官。林先生坚决拒绝手术。钟教授请来他MDT团队,口腔科、肿瘤科、内镜科、胸外科、消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们一起为其分析病情,如果林先生现在不想做手术,可以试一试先做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如果病灶缩小,有时甚至小到只剩下一个疤痕,经综合评估后,可以在内镜下把缩小的病灶或疤痕切掉,让残余的病灶无处可逃。术后结合进一步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但不是所有病人做完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病灶都能缩小,如果这些治疗效果不好,林先生有可能还是得做手术……专家们与林先生及家属深入沟通,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好坏。林先生态度坚定地选择保留咽喉,拒绝外科手术,随即便开始在中山医院接受为期半年的新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定期治疗、复查,经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林先生下咽部的肿瘤最后只剩一块凹凸不平的小瘢痕了。钟教授结合最终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经MDT团队综合讨论后,在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手术室,钟教授为林先生进行下咽部肿瘤内镜下切除手术。标记病灶边缘,黏膜下注射溶液,电刀切开病灶边缘,牙线牵引病灶组织,逐步完整剥离,切除了病灶。几天后,病理加急报告送到了林先生手中:“镜下见少量残余肿瘤细胞簇,切缘阴性,脉管内未见癌栓”,这意味着林先生终于摆脱了下咽癌。钟教授热情地祝贺林先生,并叮嘱他别忘了每三个月来医院复诊:“虽然肿瘤已经切干净了,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林先生连连点头。术后1周,林先生恢复得与常人无异。后续2年的规律随访过程中,也没有发现咽部肿瘤复发的迹象。 随着近年来肿瘤治疗理念及药物的发展,多项研究发现中晚期下咽癌、食管癌、直肠癌患者,大约60%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更有20%左右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即使不做手术也达到治愈,这种情况被称为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经过长期观察,这些病灶完全消失的患者,哪怕不做手术,长期生存率也比较高。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让患者先接受放化疗(专业术语为“新辅助放化疗”),如果经过检查评估病灶完全消失,或许就能避免外科手术,只用定期复查,等发现复发了再做手术,从而达到既保证长期疗效、又保证生存质量的目的。这种治疗理念被称为“器官保留策略”。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在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灶都能完全消失,更多的患者仍有肿瘤残留。按照食管癌、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这些有肿瘤残留的患者仍然需要做外科手术。研究发现多数病例中,残留的肿瘤细胞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仅少部分肿瘤细胞位于更深的肌层或食管周围淋巴结中,前者完全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技术安全根除。 因此,钟芸诗教授的MDT团队提出,如果在新辅助放化疗后就对原先肿瘤生长的部位进行内镜下切除,那么“观察-等待”过程中的肿瘤复发率可能会降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肿瘤治愈”与“保留器官”的两全其美,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保留了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一部分符合适应证、对生活治疗要求极高的患者,可以选择这一治疗方式,切除后进行密切随访,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及其MDT团队,常规开展各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尤其对于新辅助化疗联合内镜下切除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生活质量十分满意。让病人保器官、保功能成为现实。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一日三餐,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对于来自浙江的赵奶奶(化姓)却成了自己的一块“心病”。而随之带来的焦虑、恐惧更是对老人的一种精神打击,辗转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各大医院,都没有好的办法,最后赵奶奶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找到了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没想到住院一周时间,问题就解决了,那究竟是咋回事呢? “呕吐”使进餐变得不简单 4年前70多岁的赵奶奶(化姓)得了一种怪病,吃饭时吃着吃着就咽不下去了,有时候反流,有时候呕吐,甚至还有几次呛到了气管里。在当地医院经过CT、钡餐、胃镜等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食管憩室,建议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要开刀手术治疗。赵奶奶害怕手术,只有每顿饭慢慢地一点一点吃下去,经常一顿饭下来得1个多小时,并且从来不敢吃固体食物。 症状加重,辗转求医 3个多月前赵奶奶进食后呕吐症状越来越重,流质食物也吃不下,体重明显下降,已经瘦了20多斤,路也走不动了,再次住进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赵奶奶:您目前食管憩室的情况比较严重,憩室比较大,得手术治疗。赵奶奶听到得开刀手术,死活不肯治疗了。医生告诉赵奶奶:您不想开刀手术的话,也可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但我们医院做不了。辗转多家医院后,赵奶奶及家人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 教授分析病情,化解难题 钟芸诗教授介绍:食管憩室就是食管上长了个“口袋”(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同的囊袋),患者吃饭的时候,吃进去的部分食物会掉进“口袋”里,装满食物的憩室像个大口袋,把正常的食管腔紧紧地挤到一边,造成食物不能从食管进入到胃里,越积越多的食物从食管反流上来,导致呕吐。 中小食管憩室多无症状,可以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仍有小部分的食管憩室患者,尤其是大憩室患者常合并食管动力障碍临床上会出现烧心、反流、吞咽困难、胸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肺部并发症,食物淤积造成食管炎症和溃疡,更严重的是增加癌变发生率。 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憩室逐步得到患者们的认可。通过内镜在食管粘膜下打一“隧道”,在“隧道”内切开食管憩室间嵴,随着食道憩室嵴的切断,憩室消失了,食物不会再停留这个空间,原本食物会漏进去的“口袋”便消失了,从而解决了患者们进食困难的问题。 内镜微创“小手术”,解决进食“大问题” 赵奶奶听了钟教授的病情解释后,恳请钟教授尽快手术。钟教授当天就安排赵奶奶住院检查,行术前评估,次日就给赵奶奶完成了内镜下微创手术:隧道内镜下食管憩室嵴切开术。钟教授运用内镜电刀在食管憩室上方建立“隧道”入口,打通“隧道”,在“隧道”内暴露出憩室嵴,最后应用内镜刀切开憩室嵴肌肉,在食管腔观察憩室嵴消失,金属夹关闭“隧道”入口。手术顺利,整个手术过程仅仅用时30分钟。术后复查造影,造影剂流出食管顺畅,不再潴留于食管憩室。赵奶奶术后经过禁食、胃肠减压、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1天后进食流质饮食无明显不适,未再呕吐。术后逐步增加饮食,赵奶奶也未再呕吐,并且体重逐步增加,精神越来越好。就这样,困扰了赵奶奶好多年的呕吐,竟然这么快就治好了。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介绍,目前中心已成功治愈类似患者近10例,使原来巨创的胸外科手术,转变成无创的内镜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内镜微创治疗机构,年完成各类复杂内镜手术5000余例,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因为在食管内镜治疗上的巨大成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健康小贴士 1.什么是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就是在某些疾病或者由于先天畸形等原因,使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同的囊袋。这种囊袋称为食管憩室。按发病机制食管憩室可分为内压性和牵引性憩室两类。按部位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憩室。咽食管憩室和膈上憩室多为内压性憩室,与食管功能紊乱有关,食管中段憩室多为牵引性憩室,常为炎症后瘢痕牵拉食管而形成。 2.食管憩室有什么症状? 中小食管憩室多无症状,部分较大憩室患者常会出现烧心、反流、吞咽困难、胸痛、咳嗽、呕吐等症状。憩室较大或憩室内有炎症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及吞咽困难,憩室有出血时,可有呕血及黑便。平卧或夜间憩室内容物反流至口内,为憩室特征性症状。 3.食管憩室怎么发现? 通常可以通过食管造影X线、胸部CT及内镜检查等进行诊断。 4. 食管憩室有什么危害? 部分合并较大的憩室的患者会出现不适症状:进食困难、反流、咳嗽、胸痛、呕吐等,严重时会合并感染、出血、穿孔、癌变等,甚至还会累及身体其他系统,如合并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5.食管憩室怎么治疗? 没有症状的中小食管憩室,一般不需要治疗,可定期进行随访。如果部分憩室患者出现临床不适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内镜微创等治疗。 专家温馨提示: 食管巨大憩室为少见疾病,发病率较低,传统治疗方法为胸外科手术治疗,随着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隧道内镜下食管憩室嵴切开术作为内镜下治疗食管憩室的新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部位的憩室。病人无需开胸手术,全部手术过程均在无痛状态下通过胃镜进行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第二天即可进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而且恢复快、疗效可靠,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还好做了体检。”这是朱先生由衷的感叹,58岁的朱先生在体检胃镜时,竟然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有一个巨大的黏膜下肿瘤,有4cm大小。拿到结果后朱先生赶快就诊,当地的外科医生建议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介于胃和空肠之间,全长约25cm,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个部分,作为小肠的起始段,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全长呈“C”字形弯曲,包绕胰头。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的腔面,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因为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由于十二指肠的解剖位置复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做胆总管、胰管、胃和空肠的吻合。朱先生了解到这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后,陷入了恐惧中,“肿瘤切除,需要做这么大的手术,创伤太大了,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朱先生实在不能接受如此巨大的手术,经过亲戚朋友多方打听,了解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钟芸诗教授,可以通过内镜微创手术的方法帮助患者保留器官。这给朱先生带来了一丝希望,他及家人立刻赶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门诊咨询相关治疗方案。 钟教授详细了解朱先生的病情,结合病史资料,首先为朱先生进行了超声胃镜下的穿刺活检,证实朱先生十二指肠的肿瘤病理为胃肠道间质瘤。十二指肠间质瘤作为常见的消化道间质瘤有恶性倾向,且10%-30%为恶性肿瘤,如若单纯进行保守治疗,通常仅能限制肿瘤生长,而无法完全阻断,若间质瘤持续增长,通常较难保护肝胰壶腹和胰腺功能。所以临床上对于十二指肠间质瘤多采取内镜及外科手术治疗。 钟教授为朱先生进行全面综合检查后分析:朱先生的病灶来源于十二指肠降部,靠近十二指肠乳头,固有肌层的肿瘤以腔外生长为主,病灶较大接近4cm,内镜下手术难度极大。因此钟教授首先建议朱先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朱先生考虑到手术创伤大,切除范围广,并发症多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态度坚决,强烈要求内镜下切除肿瘤的治疗方式,尽量保留十二指肠功能。考虑到朱先生及家属的意愿,钟教授和他的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综合分析病情,为朱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策略:采用伊马替尼药物辅助治疗配合内镜下全层切除手术,尝试在尽可能保留十二指肠功能的前提下,切除该巨大胃肠道间质瘤。朱先生及其家属对于该诊疗方案非常满意,表示一定积极配合。 在钟教授及其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的指导下,朱先生开始进行口服伊马替尼药物治疗,并以3个月为一周期按时对该巨大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胃镜、超声胃镜、影像学等综合检查,以评估药物治疗疗效。 朱先生根据治疗方案,积极配合疗程,在服用“伊马替尼”3个月后,再次来我院进行综合检查评估,发现肿瘤明显缩小。根据胃镜、超声内镜和增强CT等各项相关检查报告,钟教授和他的MDT团队详细综合评估后,一致认为:朱先生的肿瘤经过药物治疗,目前已经明显缩小,此时可应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对肿瘤进行切除,同时能够保留一部分十二指肠及乳头的功能。这一消息和朱先生及家人沟通后,朱先生及全家人都非常感谢钟教授和他的团队,朱先生在期待和紧张中,终于等到了内镜手术的这天。 事实证明朱先生的紧张完全是多余的,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手术室中,消化内镜的镜头仿佛是钟教授手臂的延伸,电刀精准而优雅的将肿瘤逐步剥离,至全层切除,利用尼龙绳配合金属夹技术对切除术后的巨大创面安全地进行内镜下缝合。手术终了,周围观摩的医生还沉浸在钟教授的精湛技艺中…… 几天后,拿到病理报告的朱先生彻底放下心来,报告显示病灶已经完全切除,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部分肿瘤细胞退变现象,NIH危险度评估为中等危险度。朱先生术后状态良好,继续持续服用“伊马替尼”以预防肿瘤复发。 术后3个月朱先生随访,综合检查评估后提示,内镜下肿瘤切除创面恢复良好,未见病灶复发及转移。经过长期随访复查,朱先生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且十二指肠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得到保留,生活质量良好。 相较于其他位置的胃肠道间质瘤,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由于特殊的位置,使其有两点特征:一是若位于乳头附近,则可能压迫乳头造成胆管堵塞,后续导致黄疸,胰腺炎等严重后果;二是外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难度高,手术切除范围较大,需要切除部分胰腺、胃、十二指肠等多个部位,病人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容易合并相关并发症。钟教授及其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创新性的提出先药物转化治疗,病灶缩小后,再进行内镜手术的转化治疗理念,给了患者避免外科大手术的机会,为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间质瘤无法进行内镜下手术的患者带了福音。 伊马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药物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明显,能够达到降低手术风险及限制进展迅速的肿瘤等目的。因此,伊马替尼对于消化道巨大难以内镜微创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既往研究层曾报道术前短期应用伊马替尼可以使约70%的患者降低肿瘤代谢水平和减少肿瘤血流;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凋亡,且细胞凋亡程度与应用伊马替尼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同时,本中心发现对于巨大的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规律服用伊马替尼配合严格的全面随访方案,肿瘤体积可最小缩小术前体积的30%,且呈现明显的血供减少现象。因此,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配合内镜下严格随访及微创切除技术,为具有类似疾病和疑虑的患者带来了同时保证疾病治愈和生活质量的“双优”策略。 钟芸诗教授及其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综合考虑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诊治疗效的问题,采用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的革新治疗理念,在为患者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内镜下全层切除技术达到治愈性切除病变,配合后续药物的治疗和密切随访,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肿瘤治愈”与“保留器官”的两全其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对于新辅助化疗联合内镜下切除术,综合治疗胃肠间质瘤,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生活质量十分满意。让病人保器官、保功能成为现实。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通过胃镜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做出初步肉眼判断,常规在胃窦处钳取组织可以确定胃炎的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判断。对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或肉眼难以分辨的病变应该进行黏膜活检,以便准确诊断。
周女士因持续5个月具有排便不尽感,来到当地医院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距离肛门2cm处长了个巨大的粘膜下肿瘤,病变累及直肠10cm。经过电子肠镜,超声内镜及腹部核磁共振等影像学的综合评估,考虑该病变为直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可能性大。该肿瘤不仅巨大,且位于超低位直肠,若行传统外科手术,则将面临永久失去肛门功能的问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周女士接受不了后半辈子和“粪袋”一起生活,倾向于尝试一切办法,在治愈性切除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功能。因此,全家人及亲戚、朋友都开始四处寻访,终于打听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可以通过内镜微创解决类似问题,便第一时间来到了钟教授门诊。钟教授详细地了解周女士病情及其意愿,依据周女士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检查评估,并运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成功对该超低位直肠粘膜下病变进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肿瘤是以梭形细胞为主的胃肠道间质瘤。在全面评估周女士的病情后,考虑到周女士及家属强烈的保肛意愿,钟教授的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策略:采用伊马替尼药物辅助治疗配合内镜下全层切除手术,尝试在尽可能保留肛门功能的前提下,切除该巨大胃肠道间质瘤。周女士的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下,并表示一定严格配合治疗。 在钟教授及其MDT团队的指导下,周女士开始进行口服伊马替尼药物治疗,并以3个月为一周期按时对该巨大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肠镜、超声肠镜、影像学等综合检查,以评估药物治疗疗效。周女士在服用伊马替尼9个月后,复查发现肿瘤明显缩小,综合评估肿瘤体积减小至原来的3/10。 经钟教授的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综合评估后,认为此时可应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对肿瘤进行切除,且能够达到保留肛门功能的目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一台肠镜下直肠肿瘤全层切除手术顺利进行,钟教授娴熟、自如、快速、精准地全层切除了直肠肿瘤,利用尼龙绳联合金属夹技术对术后的巨大创面安全地进行内镜下缝合。整个手术仅半小时余,标本取出时刻,掌声全场响起……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直肠)胃肠道间质瘤,可见肿瘤退缩,切缘为阴性,无肿瘤细胞的残留。这意味着周女士在保留了肛门功能的前提下,顺利从体内拿走了肿瘤。术后周女士整体状况良好,3天后顺利出院。 经过长时间的随访,周女士直肠肿瘤无复发、无转移,且肛门功能得到保留,生活质量良好。 专家提示: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被认为起源于胃肠道肌层中的Cajal间质细胞,具有恶性倾向。GIST具有10%-30%的恶性倾向,恶性程度与病变的体积与定位相关,但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致患者忽视病情,错过最佳诊治时机。相比于胃和小肠GIST,直肠GIST较罕见,约占全部GIST的5%,但恶变风险更高,预后更差。相关治疗指南指出直肠GIST无论体积大小,应在进行超声内镜和MRI后活检,以完整手术切除治疗为主,靶向药物治疗为辅。由于直肠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较大的低位直肠GIST在常规外科手术中难以保留肛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伊马替尼经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可作为转移或直径较大难以切除GIST的首选辅助治疗方式。多篇研究发现患有较大难以切除GIST的患者通过规律服用伊马替尼,能明显观察到肿瘤明显缩小,甚至缩小至服药前体积的30%。 因此,钟芸诗教授及其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提出,针对位于消化道重要部位的较大GIST,例如位于低位直肠肛门附近及胃贲门附近的巨大GIST,可采用伊马替尼药物治疗使肿瘤缩小,配合规律随访和个性化的诊疗方式,经评估选择适当的时间点采用内镜下微创技术进行完整病灶切除,从而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保留了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钟芸诗教授及其胃肠道间质瘤MDT团队,革新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理念,力求为患者争取保留肛门功能的机会的前提下,运用快速发展的内镜下微创技术治愈性切除病变。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生活质量十分满意。让病人保器官、保功能成为现实。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