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分析是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指标,在诊治男性不育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不过,目前精液检测都仅限于形态检查,而不是功能性检查。因此,精液常规正常的男子未必一定就能够生育,精液常规不正常的男子也未必绝对不能生育。如何看精液分析报告单?精液的组成:精子和精浆组成,精浆由附属性腺分泌(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腺)。精液的质量反映了性腺和附属性腺的功能是否正常。禁欲时间:可以2-7天,3-5天最好,短于2天,超过7天,一般不宜做为判断精液质量好坏的参考。凝固与液化:刚射出的精液呈粘稠的胶冻状,5-20分钟后液化,30分钟以内正常,变为稀薄。当射精管阻塞或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伴有精囊缺如或不发育,精液不凝固。精液不液化,常与前列腺分泌功能低下有关。精液量:正常数值范围是2~6毫升,最低需要1.5~2毫升。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说明精液量有点少了,提示有射精功能障碍,或有射精管不通等问题。当然,精液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精液量太多会稀释精子密度,不利于怀孕。精子密度:精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精子的数量。现在,精子密度能达到每毫升1500万就已经算是正常了。然而,在30年前,精子密度要求达到每毫升6000万~2亿。可以说,现在男性的生殖能力已经大大退化。这种退化跟现在的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精子密度少于1500万/毫升,属于少精症,精子进入子宫腔及输卵管的机会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受孕能力降低;但如果超过2亿/毫升,则属于多精症,精子活动力会受到影响,同样也会影响精子受孕的能力。因此,精子密度过高、过低甚至无精,都是男性不育因素。精子活动力:精子的活动力一般分四级。0级指无活动的精子;1级指在原地活动的精子;2级为缓慢向前曲线游动的精子;3级为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4级为快速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精子,才有可能使卵子受精。要成功受孕,一般要求3级精子加上4级精子的比例要大于32%。精子成活率和畸形率:精子的成活率也很重要。成活率通常是指在射精后一小时内,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子比例。正常的情况下,精子的成活率要在40%以上。同样,精子的畸形率也影响着精子的受孕能力。精子畸形率在92%以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指标。“如果能够在96%以下也算是及格了。”事实上,精子成活率和畸形率的标准也已经降低了。精液PH值:精液酸碱度正常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精液PH值稳定在7.1左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因为有炎症。有炎症,自然也会影响受孕。精液颜色: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是定期排精的男性,精液应当是乳白色的;如果比较长的时间没有排精,精液的颜色会呈淡黄色;如果精液的颜色发红,可能精液内有血;如果精液的颜色很黄,很稠,则可能是有脓细胞了。判断精液质量需要重复检查很多后天因素也影响精液质量,比如高热、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睡眠、情绪都可能影响精液的质量。因此,即使是一个人,每次检查,他的精液质量未必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查三次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精液质量检查不是能否生育的唯一标准精液常规检查未对精子的顶体功能等功能性方面进行评估。因此,精液常规只是判断能否生育的指标之一,非唯一指标。同时,影响生育的因素也有很多,如一些免疫因素或其他尚未被认识的因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常见一些夫妻,精卵质量都没有问题,但就是怀不上,这可能存在精子和卵子结合障碍的问题。同样,精液不正常也未必就一定不能生育。比如有的男性精子密度虽然少于2千万/毫升,但由于其精子的活动力强,畸形率低,或妻子的生育能力特别强,也可能成功怀孕。因此,一份精液化验单,需要对各项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其配偶的生育能力 谭广兴,副主任中医师,男科副主任,青年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亚洲男科学青年委员、中国性科学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精研中医经典,多用古方治病,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男科疾病。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尤具心得,对精索静脉曲张、遗精、睾丸-附睾炎等男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病及亚健康中医调理有一定研究。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男科专家门诊。门诊五楼生殖一体化中心。
前列腺炎的预防前列腺炎在中青年男性中发病率很高,表现为排尿异常、小腹部及会阴区疼痛不适等症状,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治疗上较为棘手。因此,前列腺炎的预防显得十分重要。诸多不良习惯以及其他不利条件是诱发前列腺炎的高危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前列腺炎发生和复发的机会。具体如下:1注重阴部卫生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原因之一,因为包皮过长和包茎时,包皮腔内潮湿,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滞留,尿道口以及尿道也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尿道内感染细菌,极其容易进一步感染前列腺。此外,包皮过长和包茎病人极易患龟头炎、尿道炎,部分病人可合并尿道外口狭窄,排尿时尿道压力增高,尿道内病原菌随着尿液逆行可以感染前列腺。因此对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病人,应进行包皮环切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对前列腺可能存在的感染机会。在无菌的避孕套保护下性交、性生活后清洁阴茎及会阴部,也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2 性生活要有规律性通常,在性兴奋时可导致前列腺液分泌增加,然而在有频繁性兴奋而未能够排精者,可造成前列腺液滞留于前列腺内或溢于尿道内,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良好环境与媒介,使其能够在男性尿道内大量生长繁殖后扩散到前列腺内继续生长繁殖,诱发前列腺炎。有规律的定期射精则可以帮助前列腺液较彻底地排泄。另一方面,一些青年人往往有性生活或手淫过度频繁的现象, 这也对前列腺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前列腺过度充血,本身也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并可使已经患有前列腺炎的病人治疗效果大打折扣。3 避免酗酒和食用大量辛辣食物酒类、辣椒等辛辣食品对前列腺和尿道具有刺激作用,能够引起前列腺的血管扩张、水肿或导致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食用这些食品后常可引起前列腺不适的临床症状或有利于前列腺寄居菌群大量生长繁殖而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使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加重。因此 , 避免酗酒和食用大量辛辣食物是预防前列腺炎发生的重要手段。4 增强体质过度劳累、酗酒、以及频繁手淫或性生活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可以形成有利于前列腺内寄居菌群大量生长繁殖与扩散的条件,从而引起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因此,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增强机体的内在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对于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的。5 不要滥用抗生素不规范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前列腺感染和诱发前列腺炎的常见因素。一些病人可能因为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在接受多种抗生素经验性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体内大量的正常菌群被抗菌药物杀灭,使泌尿生殖系统菌群构成复杂化,使一些条件致病菌或耐药菌株增加,并促使外袭菌定居、生长及繁殖,成为前列腺炎病原学诊断和治疗困难的重要原因。6 培养良好的应对方式慢性前列腺炎往往成为身心疾病,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人格特性改变,表现为应对方式明显异常,如失眠、健忘、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胡思乱想和悲观失望等消极的应对态度。而且,这些痛苦超过前列腺炎本身,成为慢性前列腺炎难治的原因之一。树立信心,培养乐观豁达性格,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对于治疗预防前列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 巧用中医药在中医看来,前列腺炎往往是病人身体脏腑气血等虚实平衡的结果。虚主要是肾虚、脾虚,实主要是湿热、血瘀。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补虚泻实为目的,服用健脾补肾的中成药、饮用药茶、食疗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均能明显减少前列腺炎的复发。如肾阴虚者服用六位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金匮肾气丸;如多食薏苡仁粥等祛除体内湿热,多运动改善会阴区血液循环等。运用中医药来预防前列腺炎,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这需要专业的中医师来进行判断。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壮阳壮出前列腺炎来。在临床上,往往有一些患者喝了补肾壮阳的药酒而引发前列腺炎就是典型的例子。谭广兴,副主任中医师,男科副主任,青年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亚洲男科学青年委员、中国性科学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精研中医经典,多用古方治病,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男科疾病。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尤具心得,对精索静脉曲张、遗精、睾丸-附睾炎等男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病及亚健康中医调理有一定研究。我院男科已搬迁至门诊五楼,与生殖学科合作,成立了无锡市中医院生殖医学一体中心。谭广兴,副主任中医师,男科副主任,青年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亚洲男科学青年委员、中国性科学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精研中医经典,多用古方治病,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男科疾病。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尤具心得,对精索静脉曲张、遗精、睾丸-附睾炎等男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病及亚健康中医调理有一定研究。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上午,无锡市中医院,男科专家门诊。
诊间日记:多囊肾患者的福音,托伐普坦可以延缓囊肿的生长 原创: 李青大夫 多囊肾与肾囊肿 昨天 诊间日记:多囊肾患者的福音,托伐普坦可以延缓囊肿的生长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两个肾脏出现多个囊肿,而且越长越大,正常肾组织受到囊肿挤压而逐渐萎缩,肾功能也随之逐渐下降,并出现高血压、疼痛、血尿、感染等并发症,最后发展为尿毒症。 该病多在成人发病,但儿童期也可以发生,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 不仅肾脏发生囊肿,其它实质性脏器比如肝脏、脾脏、胰腺、甲状腺等也发生多个囊肿,还可出现颅内动脉瘤。严重者青年期就去世了,轻者可活过60岁,但据统计,60岁以上患者半数发生尿毒症,多囊肾是导致尿毒症的第四大原因,患者常死于尿毒症和肾性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KDIGO指南推荐多囊肾的治疗原则是支持治疗以减轻多囊肾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具体的治疗措施包括:低盐饮食、使用降压药及他汀类降脂药、足量饮水(2~3 L/天)、禁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近年来,一些特异性抑制囊肿生长的药物逐渐面世,包括血管加压素2受体拮抗剂、mTOR抑制剂、生长抑素类似物等,其中有效并获批的药物就是托伐普坦。 托伐普坦是新一代的利尿剂,由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生产。2013年9月日本卫生当局批准托伐普坦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和肝源性水肿,目前已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使用。 托伐普坦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拮抗血管加压素的V2受体,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有很强的利尿效果。跟其他利尿剂不同的是,托伐普坦只排水,不排钠,所以也特别适用于伴有低钠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 研究发现,多囊肾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积聚,cAMP可刺激囊液分泌和囊内细胞增生而促进囊肿生长。托伐普坦可抑制cAMP的生成和聚积。 一项大型三期临床试验表明:托伐普坦可以使肾体积生长速度减缓49%,使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放缓35%,而且对各阶段的多囊肾病人都有效。该药已在欧盟、英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获批使用,主要用于控制高风险多囊肾的肾病进展。2018年4月,托伐普坦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减缓成年急进性患者肾功能减退。 一、托伐普坦的适应症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肾脏内科代表欧洲肾脏病最佳实践工作组,发布了托伐普坦应用于多囊肾患者的推荐意见: 1、我们建议托伐普坦可以用于年龄45ml/min)疾病呈现快速进展的成年多囊肾患者。 2、我们不推荐在年龄30~40岁的CKD1期(eGFR>90 ml/min)的多囊肾患者中使用托伐普坦。 3、我们不推荐在年龄40~50岁的CKD1~2期(eGFR>60 ml/min)的多囊肾患者中使用托伐普坦。 4、我们建议当患者接近 ESRD(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时停止托伐普坦治疗。 二、托伐普坦的用药剂量和方法 起始剂量:45 mg,口服,晨起服用;间隔8 h后再次服用15 mg,即每天60mg。 若患者耐受,剂量可增加30 mg至每天90 mg,间隔1周以上再增加30 mg至每天120 mg。剂量增加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 三、托伐普坦用药注意事项 1、肾小球滤过率< 10 ml/min或透析者不建议使用。 2、无尿者禁用。 3、可能会引发肝损伤,具有基础肝病患者避免使用。 4、具有利尿作用,可导致脱水,服用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5、托伐普坦可导致脱水、增加血钠浓度。因此,服用托伐普坦前后应监测血肌酐和电解质浓度。 6、托伐普坦可能会导致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慎用。 7、托伐普坦可减少尿酸经肾脏排出,可诱发痛风。 8、与CYP450 3A4强抑制剂同时使用可增加托伐普坦作用效果,应禁止同时使用。 9、与P-糖蛋白抑制剂(一种化疗药)同时使用需减少用药剂量。 四、托伐普坦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托伐普坦主要的副作用是口渴、多尿、夜尿、头痛等,症状程度轻微到中度。4~6%的病人在服用托伐普坦后出现转氨酶增高。 托伐普坦的禁忌证: 1、过敏。 2、肝酶升高/肝损伤。 3、孕妇。 4、母乳喂养。 5、高钠血症。 6、口渴感知、反应障碍。 7、血容量不足。 五、托伐普坦的停药指征: 1、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8倍。 2、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5倍,持续时间超过2周。 3、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且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的2倍。 4、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出现肝损伤症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解答-汇总(免费) 发表于2015.06.0265038人已读 1.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腰腿活动能恢复正常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即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可以做。但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第一,导致患者置换髋关节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如果患者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换髋关节,那么,该患者即便在换完关节后,也可能因为这些疾病术前即存在或继续发展而出现多处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脊柱畸形,如脊柱前弓、后凸、侧弯等。而这些脊柱和关节畸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进而让患者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第二,如果是因为普通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导致的髋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保证六周内不发生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髋关节脱位,需要进行及时复位、限制活动,如果反复脱位还需考虑二次翻修等问题,即便之后经过康复训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对于以上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点因为疾病的性质,患者术后无法改变,所以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二点,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虽然坐、站等动作都可以做,但尽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较矮的沙发,六周之后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内不要做跷二郎腿或者盘腿的动作,每次翻身如果患侧在上面时,两腿之间需要夹枕头。对于下蹲这个动作,一般建议在术后三个月或半年以后再做,术后六周内尤其不能做。 除此之外,患者术后行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术后六周之内,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习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钟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术后六周之后,这个时间可延长至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时间过长,短时间内会增加人工髋关节的压力。同时容易出现患肢水肿的情况,也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影响术后的恢复的过程。 2.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训练:六周是分界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要急于进行康复训练。因为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当装上人工髋关节后,它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为了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原则上,在术后六周之内不要做太多活动,真正的康复锻炼应该在术后六周以后开始。 髋关节 人工髋关节 那么术后六周之内就躺着不动了吗?当然不是。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需要进行的康复内容包括: 术后六周内,如何防血栓? ①使用足底静脉泵(一般在医院进行):一般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坚持一周,即可有效预防血栓。因为术后患者虽然可以很快下地,但仍然需要限制活动,而在患者没有下地活动时,足底静脉泵可以帮助患者做收缩活动,挤压静脉,增加血液回流,进而预防血栓,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收缩训练。 ②小腿肌肉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训练方法为:患肢放在床上尽量伸直,脚趾均往头侧背伸到最大限度,将腿上的肌肉尽量绷紧,坚持5~10秒种,然后放松,再继续练习,每次进行20组,每天进行2~3组。这是预防血栓的一种主动收缩训练。 ③轴线的屈伸活动训练,主要包括主动的坐床边重力自然下垂以及被动的CPM机器辅助训练等。 手术六周后,如何康复训练 等到手术六周后,真正的康复训练开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训练,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训练。所谓髋关节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这些肌肉不仅可外展髋关节,也能在负重运动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时对稳定骨盆与保持身体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锻练外展肌,主要靠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体方法为:患者侧卧,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脚踝和脚尖向上勾起,与另一条腿呈45度,在此基础上,再将患肢向后侧伸展,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再继续训练。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训练6周后,疼痛会有明显的缓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开始训练时,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话,只能先站立训练,向侧方抬腿;待训练一段时间,肌力增强后,再逐渐转为进行侧卧位的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头肌锻炼,但这种训练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建议做,因为容易对髋关节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伸直抬腿时需要大腿使劲,这样抬起的腿就相当于一个撬动的杠杆,用整条腿的重量撬动刚换完的髋关节,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建议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脚不抬腿的练习。 3.THA康复训练出现疼痛 两种情况属正常现象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然而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疼痛,那么出现疼痛就需要终止训练吗? 事实上,术后患者在家里无论进行什么k样的训练,训练强度稍大时基本都会导致腿部酸疼或者伤口疼痛。这时患者一定要果断停止锻炼,进行2~3天的观察,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消失了,这时可以恢复训练。训练强度跟之前保持一致即可,不要因为出现疼痛而减轻训练强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续,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在手术六周以后才开始训练肌肉,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壮。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就如同失去了润滑剂,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 但如果超过三个月,这种痛感仍未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考虑有没有出现其它问题。 4.髋关节置换术后 什么样的动作算适度?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有的患者不注意新关节的保护,认为换了关节就高枕无忧了;有的患者则对新关节过度关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那么,人工髋关节术后,到底什么样的的运动、饮食才“适度”,我们来聊聊。 1.术后六周之内不建议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袜等动作;手术六周后,穿鞋、穿袜、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为都可以进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认为术后六周太早,也可以推迟到三个月后;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是完全不能“跷二郎腿”、盘腿。只是这些行为需要等到术后三个月,患者恢复得不错以后才能做。如果在术后六周内做“跷二郎腿”、盘腿等动作,很有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脱位,十分危险; 3.术后患者不宜长时间坐着,因为久坐对于髋关节、腰椎等都是一个考验。一般来说,这个“长时间”是指超过30~40分钟。也就是说,建议患者坐30~40分钟,就站立行走一段时间; 4.术后患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注意“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的腿先上,下楼时手术一侧的腿先下。此外,在术后三个月之内,患者上下楼梯要尽量扶着扶手。因为一方面刚做完髋关节置换,关节不一定十分稳固;另一方面,患者术后可能因为肌肉无力而发生摔倒。但手术三个月以后,如果通过侧抬腿锻炼,患者已经恢复得比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 5.如果因为饮酒造成股骨头坏死,进而需要髋关节置换,这类患者即使换了新关节,仍然建议戒酒或者减少饮酒。因为术后继续饮酒有可能导致对侧(好的一侧)股骨头坏死,同时也有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 6.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在饮食上并没有太多注意事项,没有必要因为手术而忌口。 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睡觉 对于只做一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来说,常常感到疑惑的是,换完关节后能够侧身睡觉吗?侧身睡觉会不会将新的髋关节“压坏”? 事实上,患者在术后1~2天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睡觉,不是一定要等到术后六周或者三个月以后才敢放心睡。因为人体有天然的“保护措施”,如关节周围的肌肉、滑液等,它们时刻保护着关节的安全。此外,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应该固定得非常结实才行。如果髋关节没固定好,即使你不压关节,它也会出问题。反言之,对于固定牢固的髋关节,随便压也极少因此出问题。要知道,髋关节置换后,人工的关节要使用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医生不可能让这个关节睡一觉就松动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六周内,患者侧身睡觉时如果患侧在上面,必须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不要让两条腿并到一起;而患侧在下面,反而不用加枕头,可以毫无顾忌地睡觉。 那么,加个枕头有什么用呢?先说个题外话,在做髋关节脱位矫正手术时,医生会让患者处于侧睡的姿势,患侧在上,内收患侧将两腿并在一起,然后把髋关节脱出来。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个姿势是有髋关节脱位的风险的,虽然几率很小,绝大多数患者这样睡了之后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建议术后六周之内、患侧在上面睡时,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让腿不要并在一起,髋关节会更稳固一些。等到六周后,关节囊已经长结实了,就不需要这些辅助保护了。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垫鞋垫 与膝关节置换不同的是,髋关节置换涉及两条腿的长短问题,有可能做完手术后患者一条腿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如果做完手术后,患侧腿长一点,应该在健康侧垫鞋垫,反之亦然。一般90%以上的患者,手术之后不需要垫鞋垫。术后双侧肢体的长短差别在1cm之内的情况,患者很少有不适的感觉,也不需要进行垫鞋垫的处理。只有一些特殊的病例,手术导致的长短差别大于1cm以上才需要垫鞋垫。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影响腰椎,进而导致脊柱侧弯、腰椎退变,出现骨关节疼、腰疼、腿麻等症状。要知道,一旦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导致腰椎疾病,往往是很难修复的。 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高,总的原则是,差多少垫多少。测量方法为:当患者两腿不等长时,脱了鞋站在地板上,把感觉短的一侧脚底下放纸,然后不停地增加纸的厚度,直到患者自己觉得两只脚踩地的感觉是一样时,纸的厚度基本就是鞋垫的厚度。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垫鞋垫的高度为1~3公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两腿相差3公分以上,垫鞋垫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垫3公分。因为这类患者长期处于两腿长度相差很大的状态,腰椎往往已经受到影响,如果一下子垫高,患者会觉得短的一侧腿变长了,腰受不了。这时候患者需要先从垫1公分的鞋垫开始,适应4~6周后,再增加到2公分,最后逐渐过渡到需要垫的高度。 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久,一般而言,两条腿长短差距越大,垫鞋垫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1~2公分以内,一般垫1年鞋垫,就可以让人体接受并适应这样的差距;两条腿长短相差2~4公分,鞋垫就可能要垫很长时间,5年甚至更久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在短时间内,人体很难适应这样的差距,只有等到腰部慢慢代偿,才能逐渐适应;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5公分以上,则有可能需要垫更长时间的鞋垫。 7.THA术后伤口疼痛 先找原因再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反映,虽然医生说手术成功了,但伤口一直疼。那么,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吗?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需要开一个比较大的切口,先将“坏的骨头”锯掉,然后装上新的关节。这么大的一个手术,术后伤口完全不疼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疼痛也要分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术后六周之内伤口出现疼痛,患者不需要过度紧张。因为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只需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即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对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对胃刺激较小的西乐葆、美洛昔康,以及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的吲哚美辛栓剂等药物。此外,也可以适当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总而言之,六周之内的疼痛多数是无菌性炎症性疼痛,吃药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患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自己扛扛就能行,不需要吃药,那么,这种未处理的炎症有可能进一步损伤患者的关节,后果不堪设想。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六周以后,伤口和关节囊都应该基本愈合,功能基本恢复良好。如果这时患者仍然感到伤口疼痛,则需要积极寻找原因。 一般,术后超过六周仍然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造成的疼痛。如果患者术后超过六周或者3个月后,仍然反复出现疼痛,尤其是出现明显的间歇疼痛、夜间疼痛等,需要首先除外感染。这时要积极就医,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指标,请主刀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肌肉训练造成的疼痛。手术六周以后,患者需要进行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果训练情况不佳,患者走路时间稍长,就会感到髋关节酸疼或者髋关节外侧臀部附近酸疼。这时通过外展肌锻炼就能够缓解疼痛; 3.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术后超过六周出现突然疼痛,或者出现关节绞锁现象(即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被卡住,不能伸屈,这时通常有突然的疼痛),需要考虑是否出现髋关节脱位,或者因为外伤导致的骨折,这时需要积极就医治疗。 8.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肿胀怎么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下肢的肿胀。之所以出现肿胀,是因为在做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医生要对髋关节周围的组织、肌肉进行松解,让肌肉松弛便于手术,这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小血管。当血管受到影响后,血液循环变差,静脉回流不畅,就会导致下肢肿胀。尤其髋关节处于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下肢血液回流都要经过髋关节,所以手术后更容易出现下肢肿胀。 一般,患者在康复训练后,下午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会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而经过一晚上的平卧休息后肢体肿胀会消失。术后六周或三个月以后,如果仍然出现下肢肿胀,尤其跟另一条腿相比,患侧腿肿胀比较明显,建议患者到医院做一个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要知道,下肢静脉血栓的典型症状就是肢体肿胀,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由于血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因此,这时如果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时要以治疗血栓为主。 如果做了彩超,确定不是下肢静脉血栓以后,为了消除肿胀,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对血管有消肿作用的药物,如迈之灵、吲哚美辛栓等。同时,需要适度减少行走等康复训练的强度,并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让静脉回流更加畅通。 9.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感染是灾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关节感染,因为一旦出现感染,患者就要面临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可谓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全世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低的感染率基本控制在1‰~2‰;在中国,术后感染率基本在2‰~5‰之间。一般来说,以下三种人群容易发生感染: 1.抵抗力较差的病人; 2.术前伴有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导致其它器官功能比较差的病人; 3.皮肤条件差,人工髋关节置换前有过外伤史的病人; 4.长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药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各不相同。其中,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关节病,需要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病因的2.7倍。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2天;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也要稍微长一点;术后两年以上,如果身体其它部位出现感染灶,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也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保驾护航。 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以及流脓。而慢性感染时,患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疼,如静息疼(即患者呆着什么也不做,仍然感到关节疼痛)、负重疼(即患者踩地时感到疼痛)、夜间疼等。现在大多数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感染都是慢性感染,即细菌不是很厉害,不会让患者伤口出现红、肿、热,而只有疼痛表现。当怀疑出现感染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到医院做X线、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来明确诊断。 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人工关节可以用多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新的关节能够使用多久,是患者及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如陶瓷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塑料聚乙烯内衬也从普通的聚乙烯发展到交联聚乙烯,到现在高交联聚乙烯的使用,耐磨程度越来越好。研究发现,每十年磨损情况不到0.1毫米。可以说,随着新材料的使用,因摩擦导致的假体失败率已经越来越低。 另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越来越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学,比如现在的技术可以让患者自己的骨头长到人工髋关节里面,这样髋关节与骨头之间的固定就更加牢靠,保证了新关节的使用寿命。从最新的文献,以及很多登记系统,如瑞典登记系统、美国登记系统、英国登记系统中发现,除感染、外伤等因素之外,人工髋关节使用15年~20年后的优良率为90%—95%,20年~30年的优良率为85%—90%。也就是说,装了人工髋关节20~30年以后,100个患者中仍然有85~90个患者可以继续使用。 11.髋关节置换术后 三种情况立即就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住院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都逐渐转为在家中完成。然而,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并非专业人员,面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是否需要就医的问题上往往犹豫不决,不去就医怕出现大问题,去就医又怕只是虚惊一场。事实上,如果患者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就需要立即就医: 1.出现髋关节脱位。要知道,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已经很多年了,髋关节也有可能因为不恰当的姿势或者外伤导致脱位,一旦出现髋关节脱位就要考虑复位或翻修等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2.术后伤口流脓。如果手术后发现伤口发红,且开始流脓、流水,这时要高度怀疑出现感染,需要立即就医; 3.术后持续不断出现疼痛。术后患者一直都能感受到疼痛,甚至疼痛加剧,也需要及时就医。 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就诊指南 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换了关节以后并非高枕无忧,定期复查,监测关节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年内,需要到自己的主刀医生那里复查四次,分别是六周、三个月、半年、一年时;手术一年以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每年复查一次。 术后复查,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做X线等检查。一般,术后六周的复查不需要拍片、抽血等,这个时间要求患者来医院,主要是为了查看伤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伤口是否感觉疼痛等。 而在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这三次复查中,患者都需要做X线检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每次做X线检查都需要站立拍。至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建议在怀疑感染时再做。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术后扫描自己主刀医生的二维码,进入医生的患友会,并上传病例等相关资料。因为患者扫码上传资料后,医生能够迅速看到资料,了解当前患者所处的疾病状态,及时进行指导。一般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上传X光片是最重要的(不只是X光片的纸质报告,更重要的是X光片),其他如化验单,如果有也可考虑上传。
【疲软时】长度约为4.5 - 11.0 cm,平均长度为7.1±1.5 cm;周径约为5.5 - 11.0 cm,平均周径为7.8±0.7 cm;【勃起时】长度约为10.7 - 16.5 cm,平均长度为13.0±1.3 cm;周径约为8.5 - 13.5 cm,平均周径为12.2±1.2 cm。(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