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消除或缓解颈腰椎疾病的痛苦,本方法是治疗颈腰椎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本疗法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扭伤、网球肘、肩周炎、足跟痛、胸椎小关节紊乱等疾病。 本人治疗采用特殊针法结合口服中药、外敷中药的方法,一般患者1-3次即可见效,每次治疗在十分钟内完成,治疗时不留针,每次每种疾病治疗费为150元(按吉林省物价局收费标准收费),治疗间隔时间为4-7天1次。 治疗时,及治疗后的感觉 正常人行针时无感觉、或仅有酸胀感; 行针时感觉疼痛,说明患有骨伤科疾病; 治疗后的不适感通常在半天到一天内消失,说明疾病较轻,一般疗程在5次左右; 不适感在三天内,说明疾病较重,但随着治疗,这种不适感会逐渐缩短在一天内,通常疗程在10次左右。 长痛不如短痛。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要患者配合:1、尽量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及体育运动;2、禁酒;3、禁食辛辣食品。如果不按注意事项执行,疗程将延长。 避免骨伤科疾病复发的方法:有骨伤科疾病疼痛时应及时治疗;常年间歇性卧床牵引;适当活动。
医学研究表明: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又称变性),一般椎间盘变性与年龄有关,由于现在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脊柱的退变大大的提前。人体的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软骨、肌肉、韧带等)如一部机器一样,没有永不磨损的。 脊柱的退变(包括椎间盘的变性、椎间盘的膨出、椎间盘的突出),始于椎间盘的变性,既而形成椎间盘的膨出,最终变成椎间盘突出,被医学诊断称之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会感到有明显颈肩腰腿痛的症状。椎间盘的退变,会造成椎间隙变窄,使脊柱长度短缩,身高变矮,不同程度的“驼背”,当发现身高变矮或不同程度的“驼背”时,要高度警觉脊柱退行性疾病已经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感觉或仅有疲劳感,休息后可缓解)。 以我30年的临床经验,患者初期会感到间歇性颈部、胸背部及腰背部的疲劳感、怕凉,这些部位一过性的肌肉酸痛,并有过落枕、闪腰自愈的过程,以我临床经验认为:这种不适感(或称为症状),发生在3-5次之内,您可能经过休息,或局部热敷,或外用任何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膏药,都能消除这种不适感或症状;但这些感觉一旦超过5次,95%的患者就有一次症状的大爆发,颈部出现颈椎病的症状,腰部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胸背部(胸椎)出现小关节紊乱症状,以颈椎病(即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最为复杂,腰部表现为反复性的腰肌劳损,腰腿痛。颈、腰椎疾病最典型的表现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夜间痛醒,体位被强迫,单侧肢体疼痛、麻木,有时到手、足。 除外伤造成的椎间盘突出外,多数患者是退变引起的椎间盘疾病,我得出以下观点: 1、遗传:多数椎间盘疾病呈家族式的形式出现,所以关心父母、长辈,就是关心自己,以便早期预防(先天之本不足); 2、低头(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伏案(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久坐(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久立与椎间盘突出有关(常常的劳损); 3、某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痛风、慢性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等与椎间盘突出有关(后天之本出了问题); 4、未经过评估的过度剧烈运动,如球类运动、跑跳运动、登踏运动、器械运动与椎间盘突出有关(有害的运动); 5、不良生活嗜好、不良情绪、长期失眠与椎间盘突出有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保持脊柱的长度,防止椎间盘突出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特别要重视。 第一步:应采用特殊针法、口服中药双管齐下的方法放松脊柱周围紧张短缩的肌肉,消除或缓解疼痛。 第二步:常年间歇性维持脊柱的牵引,即反向运动,就能防止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大爆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自百度文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别称 腰间盘突出 英文名称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就诊科室 外科,骨科 常见发病部位 腰 常见症状 腰痛,下肢痛 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二)体征 1.一般体征 (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2.特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检查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诊断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支持治疗?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5)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6)髓核化学溶解法?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李晓江博士已成功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突及腰椎管狭窄手术数十例,效果均良好,无一并发症发生。下图为李晓江医生正在进行术中定位穿刺 以下介绍一例近期遇到的巨大脱垂游离型间盘的腰突患者的病历。 脱垂游离型间盘:指破裂突出的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该患者为男性,65岁,既往腰突病史20余年。入院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及右下肢疼痛加重且无法下床行走11天,右下肢强迫屈曲位,无法伸直。经系统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查体见右侧直腿抬高实验20°阳性,右膝腱反射消失。MRI显示:病变节段为腰3-4,游离间盘位于椎管内,神经根明显受压。下图为李晓江医生在为其做手术,患者取左侧卧位,穿刺点在脊柱右侧术前MRI术中取完间盘后镜下图片术后MRI下图为取出的间盘组织手术切口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腰痛及右下肢疼痛症状完全缓解,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正常行走,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腰突及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都是有规划,有着美好的憧憬的! 他们可能说好的,一起去各地旅游,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说好的,一起为儿女看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说好的,一起运动健身,锻炼好身体,相扶到老; 说好的………… 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变成了整日的腰腿疼痛,甚至连躺在床上翻个身都难;变成了下肢放电样疼痛,甚至大小便障碍,连床都下不来……何谈照顾儿孙,就连自己还得拖累别人的照顾,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自己一直默默地忍受着,痛苦着自己,拖累着家人! 是害怕年纪大、身体合并疾病多,医生不给做手术? 是害怕术中发生危险下不了手术台? 是害怕手术失败瘫痪在床? 是害怕传统开放手术切口大、损伤大,术后刀口疼痛难忍、不好恢复? 是害怕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无人照顾? 还是害怕高额的手术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害怕术后复发? ………… 国际最新的椎间孔镜技术彻底打消了您如上的种种顾虑。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具有如下优势: 1.局麻:患者术中意识清楚,可随时与术者沟通,使手术更安全。无痛且对患者全身状态影响小(尤其适合于一般状态不佳的老年患者)。 2.创伤小:不仅切口小(小于1cm),而且对于椎管内神经组织干扰小,不破坏椎旁肌肉、韧带、骨骼,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几乎不出血,个别患者出血5-10ml。 3.效果好:术中患者便可感到腰腿疼痛及麻木症状即刻缓解。术后大多数患者可直接自行步入病房,无需卧床。术后切口处基本无痛,无需使用任何止痛药。 4.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3天出院。住院费用全额2万左右(根据患者医保类型不同还可有不同比例报销)。 5.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斥巨资引进德国进口Joimax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器械设计独特,做工精良,配套完备。更重要的是李晓江医生对器械掌握运用娴熟,不仅对于各种类型的单纯腰突都能巧妙解决,而且对于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也均能成功处理,技术完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李医生愿为患者朋友们解答各种腰椎疾病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腰椎疾病的困扰,重新回归到本应属于你们的高质量生活!医院地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 工农大路1478号(红旗街百脑汇斜对面,欧亚商都同侧)新浪微博@李晓江医生,骨科五楼B疗区公交换乘:232路.234路.258路.25路.263路.264路.267路.367路.80路均到达医院门口,从火车站乘坐25路在中医学院门口下车即是
治疗前老年高领男性患者,多年典型的腰腿疼痛麻木的表现,近期明显加重,已不能下床行走,必须借助轮椅才能外出,非常痛苦!术前详细的检查后采取脊柱内镜外科手术系统微创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下肢疼痛麻木缓解,下床活动无不适。对于这样高领退变严重脊柱侧弯的病例,选择内镜下手术是即很危险有很挑战的手术方式,但是看到术后患者满意的笑容,感觉面临再大再困难的挑战都是值得的!治疗中术前详细的检查后采取脊柱内镜外科手术系统微创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下肢疼痛麻木缓解,下床活动无不适。治疗后治疗后7天术后效果非常满意,下肢疼痛麻木缓解,下床活动无不适。对于这样高领退变严重脊柱侧弯的病例,选择内镜下手术是即很危险有很挑战的手术方式,但是看到术后患者满意的笑容,感觉面临再大再困难的挑战都是值得的!
病从口起——之骨科常见病“痛风” 20多年前,痛风在我国还是极其罕见的疾病。在做实习医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痛风在西方是常见病,在中国是罕见病。可是今日的中国,痛风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痛风与肉类食物有关 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析出尿酸盐结晶,这是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则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如果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则导致痛风性肾病或尿酸性肾结石。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肾脏排泄。如果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较高,进入体内产生的尿酸就会增多,超出了生理排泄的能力。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医学上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总体来说,肉类食物含有高嘌呤,谷类食物为低嘌呤;动物蛋白中多含有高嘌呤,植物蛋白中多含低嘌呤。所以,一些由于宗教等原因长期素食的人群中,几乎都不患痛风。在过去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中国人,也很少出现痛风。 饮食结构突变是祸首 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使东方民族的痛风由“罕见病”变成了“常见病”的祸首,也是当今东方民族痛风的发病率高于西方民族的主要原因。 祖祖辈辈的中国人,都是以谷类食物为主;而西方人的传统是以肉食为主。从生理进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生理代谢适应的是低嘌呤食物结构。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人的食物结构突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十几年前,城市居民们还在抱怨每月二十七斤大米不够吃,而今有不少人每月吃不了五斤大米。 食物结构的改变,使谷类食物正在被肉类食物所取代。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代替了传统的低嘌呤食物,超过了我们的生理代谢能力。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十几年间由“罕见病”变成了“常见病”。 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对痛风的影响,最早是由美国医生发现。居住在美国的菲律宾人,其痛风发病率不但高于菲律宾本土人,还高于美国人。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时期,日本的痛风发病率几乎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迅猛地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痛风的发病率已经高于美国。我国的台湾和大陆,也先后经历了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痛风发病率迅速增高的过程。 哪些食物含有高嘌呤? 在肉类食物中,嘌呤含量尤其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动物内脏、沙丁鱼(而大多数鱼类属于嘌呤中等含量)、贝壳类食物(尤其是蚝的嘌呤含量很高)、蟹(尤其是膏蟹)等; 嘌呤中等含量的食物包括:鱼虾类、肉类、菠菜、豌豆等; 至于牛奶、鸡蛋、水果蔬菜均属于低嘌呤食物。 痛风病人需要控制饮食,但决不是要严格忌口。多吃低嘌呤食物,适量中嘌呤食物,少吃高嘌呤食物。这里对高嘌呤食物是强调少吃,而不是禁忌。 我有一对朋友,男的患有痛风,在一次老同学聚会时,吃了一个“碳烧生蚝”,而妻子“爱夫心切”,回家大嘲大闹,恨不得让丈夫把那个生蚝给呕出来。男的没办法半夜电话向我求救,让我在电话里给他妻子“上了一堂科普课”。 痛风是酒神殿堂上的祭品! 近十几年,制酒业迅猛发展,酒类食品消耗量大,也是痛风增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国的一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幅中世纪的名画:一位荒淫无度的绅士躺在沙发上,一只小怪物拿着火去烧他的脚拇趾。画中有一句话写着:“痛风是酒神和色神殿堂上的祭品。”现代科学并不认为痛风与接近女色有关,但说他是酒神殿堂上的祭品,确实有其道理。 许多痛风病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痛风急性发作的前一天,有开怀痛饮的一幕。喝酒为什么会诱发痛风病人的急性发作呢? 乙醇在体内代谢,可使血中乳酸浓度显著增高,一方面乳酸可以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另一方面乳酸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下降,促使尿酸盐析出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肾脏,诱发急性关节炎和损害肾脏。 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溶解度增高,酸性环境容易析出结晶,这是简单的化学原理。另外,乙醇还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形成增多。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在体内转变为嘌呤,相当于高嘌呤食物。 所以,从医学的角度,需要告戒痛风和血尿酸增高的病人:为了健康,切勿贪杯。
腰椎管狭窄功能锻炼 梨状肌伸展练习(1) 腰椎管狭窄患者常见梨状肌紧张,拉伸梨状肌可舒解坐骨神经张力。仰卧,双臂平伸与肩平。使右足置于左膝外侧并使右膝向左旋转。要求躯干与肩不能离开地板,保持6秒,回至初始位置。再行左侧。每侧重复6~8 次。 梨状肌伸展练习(2) 将右膝置左大腿上(如翘二郎腿),抱双腿至胸,坚持4~6秒,复原,再行对侧。 平腰练习(骨盆倾斜练习) 加强臀肌及腹肌,使腰前曲变平。仰卧屈膝,手臂放松置头侧,可头部垫薄枕。夹臀并内吸收紧腹肌,腰部平抵地板,保持约5秒(数5),放松,重复三次;逐渐增加到20次。 仰卧椎旁肌拉伸练习 单膝抬高 拉伸腰背、髋屈肌及腘绳肌。仰卧屈膝,手臂放松置体侧,夹臀并内吸收紧腹肌。抬单膝尽力越胸向下颌,保持约5秒(数5),复置原位,放松数秒,再举另膝,重复三次;逐渐增加到10次。 单膝抱 动作同单膝抬高,只是双臂抱膝用力上拉使高度超过后者。 双膝抱 拉伸腰背、腘绳肌,增强腹肌及屈髋肌力量。仰卧屈膝,双手抱双膝尽力向胸,保持约5秒(数5),复置原位,放松数秒,再举,重复三次;逐渐增加到10次。一月后可始于双膝伸直位,余同前。当抬放膝时腰部趋向前弓。如做此动作时腰部不能抵地板说明完成能力尚缺,复始于屈膝位。 单腿直腿抬高 同样拉伸腰背、腘绳肌,增强腹肌及屈髋肌力量。仰卧屈单膝,另腿伸直,手臂放松置体侧。腰部平抵地板,收臀收腹,使伸直的腿慢慢抬高,尽力而为,勿屈膝;然后再慢慢放下,保持腰部平坦。休息数秒后再抬另一腿,动作同前。如是三次,渐至十数。月余后始于双腿伸直位,收腰臀,尽力抬举单腿,要领为腿要直、腰要平。如抬腿时腰上弓(可以手置于腰部探之)说明完成能力尚缺,复始于屈膝位。 半位仰卧起坐 增强腰腹肌。仰卧屈膝,收臀收腹,腰部平抵地板,慢慢抬头抬肩离开地板。腰部始终平抵地板。保持约5秒(数5),复置原位,放松数秒,再行,重复三次;逐渐增加到10次以上。如顺利完成十次,可于抬头抬肩后进一步抬高背部。开始练习时可以足抵物助力,当腹肌增强后即可撤之。动作要柔和平稳,切忌为增加高度或次数猛拉用力超出能力限度。 坐位前屈 (腰部伸肌练习) 增强腰背肌同时拉伸腰背、腘绳肌。坐于硬靠背椅上,两足平放地板,双膝分开不超过12英寸,手臂放于膝上。收臀收腹使腰部平抵椅背。上身前屈使头置膝间,以手触地。尽量前屈,数至五数,慢慢直腰后伸至起始位。放松数秒,再行,重复三次。逐渐增加到10次。 坐位前屈 坐位,双足平放地板与肩同宽。上身前屈,转左肩向右膝,左手触抵左足,头出右膝外侧,保持6秒。坐起时收缩腹肌及臀肌。重复4~6次。前屈时呼气。灵活松弛的髋关节可明显减少疼痛的发作;强健的侧腹肌及下肢肌肉也会让患者更好一点。 屈膝深蹲 增强腘绳肌及四头肌。除非良好地完成平腰练习,否则不要做此练习。大多数人要经一个月练习后再行此练习。如感膝髋持续不适即停止此练习。站于沙发、桌、重椅或相似物体后,手扶以为平衡。收臀腹,慢慢屈膝下蹲至己力所为,舒适为度,停止,站起,以腿力而非手臂。要求腰背始终平直。放松1~2秒再行三次同前,渐至十次。 姿势检查 帮助纠正站立及行走姿势,且确定练习是否达到目的。背靠墙站立,以足跟、臀部、肩、头抵墙,腰部与墙之间应无空当。如有,说明腰过于前弓而不平直。移足向前并屈膝使身体下滑寸许。收臀腹使腰平抵于墙。保持此姿势同时足后移沿墙上滑,站直,前行,行走数圈,再靠墙以确定是否保持正确的姿势。
颈椎不倒,腰椎不老 为了不让越来越弯的颈椎倒下,为了让你的腰椎老的慢一点。请不要再任性。 颈椎要倒 低头玩手机 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当头部弯曲60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重达45斤左右,相当于一个7岁儿童的体重! 坐软沙发 软沙发人坐上去,臀部会下陷,背部肌肉会在骨盆后部被拉长。如果在这种姿势下看书、看报,通常会更加低头,又会增加颈项部肌肉紧张和被拉长。 常甩头发 不要忽视甩头发这个小小的动作,当甩头发的动作反复、长期,由于是单侧的颈椎运动,势必导致颈部双侧肌肉力量不对称,增加一侧肌肉劳损。 常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会使人的重心过度前移,造成骨盆前倾,造成椎骨间的接触面变小,腰椎和颈椎受力点过于集中,就会产生对椎骨的压力迅速增大,容易造成损伤。 内衣过紧 内衣过紧或内衣肩带拉得太紧,会导致颈项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造成血液流通不畅,使肌肉韧性减弱,失去牵拉、保护颈椎的能力,易造成颈椎疾病的发生。 腰椎不老 腰部正确使用和保健 避免,长时间搬重物、抱小孩,突然扭转腰,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的用力以及劳损是引起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要保证睡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注意坐姿 避免久坐 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避免长时间弯腰做手工活,如果需要长时间的久坐、弯腰,注意坐的时候,腰要挺直,且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舒展舒展筋骨。最忌讳半靠着沙发、枕头长时间看书,避免长时间下棋,打牌,打麻将,看电视等。 床的选择与睡觉姿势 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睡觉的床铺,应选择硬度合适的卧具,不因过软或者过硬。睡觉时的姿势以双下肢稍屈曲位,侧卧为好。 烟尽量少抽烟或者戒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脊椎椎间盘的功能逐渐退化。所以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背部酸痛的情形要高出2~3倍,对于腰椎退行性变骨刺的患者应该尽量少抽烟或不抽烟。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突及腰椎管狭窄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脊柱微创手术之一。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李晓江博士已成功开展椎间孔镜治疗腰突及腰椎管狭窄手术数十例,病人早期疗效及半年以上随访结果均取得良好疗效,且无一并发症发生。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具有如下优势: 1.局麻:患者术中意识清楚,可随时与术者沟通,使手术更安全。无痛且对患者全身状态影响小(尤其适合于一般状态不佳的老年患者)。 2.创伤小:不仅切口小(小于1cm),而且对于椎管内神经组织干扰小,不破坏椎旁肌肉、韧带、骨骼,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几乎不出血,个别患者出血5-10ml。 3.效果好:术中患者便可感到腰腿疼痛及麻木症状即刻缓解。术后大多数患者可直接自行步入病房,无需卧床。术后切口处基本无痛,无需使用任何止痛药。 4.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3天出院。住院费用全额2万左右(根据患者医保类型不同还可有不同比例报销)。 5.并发症及复发率低。椎间孔镜手术就是通过如下的小通道完成的以下附上一例腰突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手术前后对比照片 术前术中减压后镜下图片术后取出的间盘组织手术切口 李晓江医生对患者将心比心,急患者之所急,为患者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病痛折磨,与患者及家属处成了朋友一样的关系。许多患者和家属出于对手术效果的肯定,以及对李晓江医生的感谢,甚至自发给自己的亲友打电话,告知他们不要再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来找李医生彻底解决他们的痛苦。 李医生介绍,轻微的腰突患者可先通过保守治疗。若经过一段时间系统的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未见明显改善的,则应尽早做手术,以免累及更多脊柱节段,从而进一步加重症状,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改变。希望患者可以尽早检查,尽早治疗。 尤其对于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老年患者,由于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需长期卧床、费用高等原因,给老年人的身心和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很多老年人害怕开放手术,心疼钱,宁愿自己一直默默地忍受着病痛折磨。 “我想对这些腰突及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说,给我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微创的机会,让我来帮您解决困扰,还您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医院地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 工农大路1478号(红旗街百脑汇斜对面,欧亚商都同侧)公交换乘:232路.234路.258路.25路.263路.264路.267路.367路.80路均到达医院门口,从火车站乘坐25路在中医学院门口下车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