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和背景2010年全国迎来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预计新生儿数量达到1300万/年;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健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2007年调查显示: 2~3岁幼儿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的仅有3.7%~5.1%。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基本上所有的生命过程均需要钙的参与。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钙,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因素使钙摄入长期不足时,会产生各种症状,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钙缺乏在尚未被发现前,就可能已经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为成年期的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 绝大多数婴幼儿家长都会出于预防保健的目的,为0-3岁婴幼儿补充钙剂。但由于家长关于儿童的喂养和营养知识缺乏,导致婴幼儿家长在婴幼儿补钙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如,凭测定血液中钙浓度来判断钙缺乏,补钙过程中不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摄入量,不清楚如何选择适宜的钙补充剂和不同钙剂成分及含钙量,不知道该何时服用和服用多长时间等,甚至个别家长过度担忧,对于该补钙的婴幼儿不敢补充,以致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工作者肩负着指导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的重任,为帮助儿童保健工作者更新和掌握有关合理补钙的知识,中国医师协会特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进行讨论并达成本共识,希望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给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并避免过量补充。 注: 1、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摄入量的目标值。 2、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包含饮食摄取的钙和其他方式补充的钙。 3、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值,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损害健康。婴儿(0-12月龄)钙摄入耐量上限还不确定。 我国0-3岁婴幼儿实际钙摄入状况0-6个月母乳/婴儿配方奶是主要膳食钙来源,母乳含钙量约为30mg/100ml,配方奶含钙量依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基本范围为45-60mg/100ml不等(母乳中钙的生物利用度(58%)大于婴儿配方奶(38%),因此婴儿配方奶中的钙浓度按母乳进行了相应的添加),可根据每日饮奶量计算钙摄入量。计算公式:摄入钙量/日=奶制品钙含量(mg/ml)×奶制品摄入量(ml/d),每日饮奶量达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满足钙的需要。 7-12个月奶类(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和辅食是膳食主要构成,奶类仍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应继续根据每日摄入奶量计算实际钙摄入情况。达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满足钙的需要。 1-2岁奶类及其制品仍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每日饮奶量达到400ml,再加上其他食物提供的钙,可满足每日钙需要。 2-3岁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调查显示,2-3岁幼儿膳食钙摄入严重不足。合计男童摄入量达到达到适宜摄入量的仅为3.7%,女童为5.1%。 钙实际摄入状况普遍不足的原因1、膳食结构中国居民膳食钙的食物来源不尽合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而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较低,我国居民中牛奶的消费率较低,每人每日平均消费量仅为27g。奶类只提供了4%的钙。 2、胎儿期储钙不足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 3、出生后喂养不当母乳不足及母亲摄钙量不足,导致乳汁含钙量低[6]。断母乳后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添加辅食后,膳食中缺乏足量奶类等高钙食物或果汁、碳酸饮料等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 钙缺乏的诊断钙缺乏的诊断可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骨矿物质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 高危因素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导致致肠道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 婴儿期是一生中骨钙沉积比例相对最高的时期,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 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钙缺乏。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肝脏、肾脏疾病而影响维生素D活性,也是造成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婴幼儿钙缺乏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患儿表现为多汗、烦躁、易激惹、枕秃、出牙延迟、囟门晚闭以及睡眠不安、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严重钙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骨骼的改变如:鸡胸、手脚镯征等临床表现。新生儿期可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检查0-3岁婴幼儿补钙途径膳食除牛奶外,其他食物同样可提供钙质,下表是常见食物提供300mg钙需要的量。 *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计算;其他常见食物提供300mg钙一般需要1.5kg以上的原食物。 *在含钙丰富的食物中,只有鲜奶和酸奶为液态食物,比较容易达到消费量。 钙剂补充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或存在其他钙缺乏高危因素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钙剂补充。这是保证摄入足量钙的有效途径。婴幼儿补钙主要选择口服钙剂,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磷酸氢钙。下面分述各种钙剂类型的特点。 为便于快速了解常见婴幼儿钙,特将主要钙补充剂比较如下婴幼儿选择钙剂的原则目前市场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如何合理选择钙制剂,尤其是给婴幼儿选择合适的钙剂,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是选择钙剂的原则。 钙源安全动物骨骼、牡蛎、贝壳等由于受到环境的污染,易含有铅、砷、镉等有害重金属,长期服用以动物骨骼、牡蛎、贝壳为原料的钙剂,安全性较低,而从矿石中加工提纯的精制碳酸钙安全性较高 。辅料添加少的钙剂安全性高,建议给婴幼儿挑选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成分的钙。 钙含量充足选择钙元素含量高的钙剂可减少购买钙剂的经济成本,还能减少服用次数,便于喂养。 天然食品口味口感与钙剂原料成分、辅料品种组成等都有关系。婴儿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越接近天然食品味道的钙剂越有助于婴儿的味蕾的发育。钙剂太甜会引起婴儿偏好甜味食品和饮料,这容易导致龋齿和肥胖,过重的味觉刺激还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婴儿因而会变得挑食偏食,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母乳或牛乳是婴幼儿的主要食物,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因此,给婴幼儿选钙剂,首选无味或淡奶味的制剂。有的钙剂比如活性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少量碳酸钙,尽管含钙高,但是pH>12,口感差,不适宜婴幼儿服用。 方便冲调婴幼儿胃容量小,服药困难,应选择用少量水即可方便冲调的钙剂,如果冲调需要大量的水,不仅给服用造成困难,还可能会增加婴幼儿的胃肠负担,影响正常喂养。 婴幼儿补钙方法补充剂量钙补充剂量以补足食物摄入不足部分为宜.预防性补充的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补充膳食钙不足的人群,可参考下表进行预防性补充,如己经出现缺钙症状, 需要治疗时应向专科医生咨询。 备注 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时钙摄入量为1200mg/d,母亲摄入钙量低也会影响母乳含钙量,上海市母乳的电解质和矿物质含量测定显示,钙含量平均为28.3mg/100g,低于国外报道的33 mg/100g。 2、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双胎/多胎婴儿、低出生体重儿、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婴幼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需额外补充钙剂,补充钙剂的量约为各年龄段膳食钙推荐摄入量1/3-1/2,钙剂UL值2000mg/天,摄入量超过此值,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过量钙摄入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服用钙剂还可能致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 可通过首次少剂量,逐步增加的方式使机体适应。 钙剂服用注意事项钙剂不应与牛奶同时服用,如果补钙剂量较多时,应与铁、锌分开服用,在服用钙剂的同时,不应饮用碳酸饮料及泡腾饮料,它们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在饭后1~1.5小时服用钙剂最好,睡前也可服1,可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若每日只能服用1次,最好每晚临睡前服用。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还能提高骨骼利用和储存钙质的能力,减少钙从尿中的排泄。阳光照射可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补充钙剂的同时应考虑补充摄入不足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钙被机体正常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补充剂量及方法应向专业医师咨询。 妨碍钙吸收的因素妨碍钙吸收的饮食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高盐膳食增加钙丢失。蛋白质摄入对钙代谢平衡的利弊尚有争议,高蛋白膳食增加屎钙排出, 但同时又促进肠道钙吸收。
在育儿过程中,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明明到了会说话的年纪,却迟迟未开口。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你要和孩子多交流。 于是,你回家后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孩子要玩具前,你告诉TA“要叫妈妈,只要叫了妈妈就给玩具”。 孩子要吃饭,你指着碗问孩子“这个是什么呀?碗是什么颜色的呀?有几个碗呀……” 总之,你费时费力地问了2周,但大多时候都是你在自问自答,孩子完全没睬你。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和孩子多交流了,但TA还是不会说!到底要怎么办? 这个真是和孩子多交流了吗?你是不是走进了早教的误区?针对儿童早期预言的发育到底应该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儿童早期语言促进和干预中的误区” 一、你,真的,和孩子多交流了吗?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医生告诉你要与孩子多交流,于是你一回家立马着手开始和孩子交流。那么问题就来,我们成年人理解的交流就是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但跟孩子的交流也是这样吗? 你指着孩子的小熊问孩子“宝宝,这个是什么呀?”,你期待着孩子回答你“熊熊”。可惜事与愿违,孩子看了你一眼,对你嫣然一笑就是不回答你。 然而你单纯地认为孩子可能不愿意聊那个熊,所以你换了一个问题继续提问。就这样十几个回合下来,每次都是你单方面进攻,而你家孩子对你不屑一顾。TA 真的对你不屑一顾吗? 其实并不是。朋友,你还记得你是为什么带你孩子去看医生的吗?是因为TA不会说啊! 就好比,你在人民广场听到一个老外问你,地铁在哪里?做为一个哑巴英语十级选手,你听明白了,但你就是不会告诉他,着急却又只能眼睁睁地和老外四目相对。有没有? 你的孩子现在遇见的情况就和你遇见老外一样,TA想回答你,但TA不会说啊! 你说你以提问的方式做为交流手段有没有帮到你的孩子?没有,完全没有。你所谓的交流和平时电视里的单口相声有什么区别?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称为交流? 二、什么才是对孩子有利的交流?很多家长都在尝试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败北,就开始找早教机构或是康复中心,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找到方法,交流完全可以在家做。” 1、增加儿童的发起看到这条,你一定很疑问:我的孩子不会说,TA 怎么发起对话啊? 不会说没有关系啊。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意向拿个什么东西时,不管你是拉也好,用手指这个东西也好,这个都叫发起交流。要让孩子多发起交流意向,而不是你单方面一直提问。 2、翻译孩子/家长的声音、动作和手势在儿童发起交流后,你知道TA 说不出来,所以你就要帮TA 说。 比如孩子要喝果汁,你就帮TA 说“果汁”; TA 指袜子,你就帮TA 说“袜子”。 你在帮TA说、帮TA翻译的这个过程,恰巧就是在教TA 的过程。反复几次,孩子就知道:哦,这个是果汁!那个是袜子! 3、增加对话的回合上面那个方法适合完全不会说的孩子,而对于会说一些单词的孩子,比如孩子会说“妈妈,奶奶。”如果你的孩子现在1岁到1岁半左右,TA那么说,你完全可以把牛奶给TA了。 但对于一个不断长大且正常发育的孩子,你不能就满足于此,你完全可以加快TA学说话的进度。此时,我们可以增加对话的回合。 打个比方,你孩子说“妈妈,奶奶。” 你就要说“哦,妈妈拿奶奶”或是“宝贝喝奶奶。” 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扩展,多给孩子回应的机会。 甚至你可以提问“宝宝,为什么要喝奶奶?”看孩子会不会给你回应,如果TA不能回应,你要帮TA回应。这样一来一回还增加了孩子词汇量的储备。 4、家长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在儿童18个月龄以前,你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和TA说话,这对孩子学说话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是18月以后,你光说就没有多大作用了,你还需要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和句型。 你不能只停留在一些词汇上,因为孩子1.5~2岁的孩子在说话过程中就需要有句型的出现,光听单一词汇,不能满足孩子说出句型所应有的词汇量。就好比你只会一个hello,这不足以支撑你给老外指怎么去地铁站。 图注:3岁前词汇发展的差异 上图是一个美国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找了三个阶层的家庭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词汇量差异。 结果发现,在16个月之前所有孩子语言词汇量几乎是一样的,但到3岁的时候孩子词汇量的差异就非常大了,最多和最少的孩子之间差了近1000多个词汇。 有家长就会问了,这个是不是家长学历影响下一代的原因啊?其实并然。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孩子词汇量的多少和父母学历并没有关系,但和交流的多少密切相关。平时交流得越多,孩子越会说。 所以在3岁以前我们一定要和孩子多交流、多说、说在点上,这样可以很好地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三、这些事情就不要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怕只有交流不够,选择了视频教学,给孩子看儿歌视频或有趣的教育视频,认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这真的有效吗? 有研究显示,如果你选择用视频教学,对8~16个月的孩子,TA的词汇量比不使用视频教学的孩子更少;而对于17~24个月的孩子,使用视频教学和不用视频教学的孩子之间的词汇量没有差异。 也就是说你每天放给孩子看的东西一点用也没有。 其实没有用也就算了,最多就是浪费点电费,可它居然还有害!研究显示,6月龄时的屏幕暴露越多。2岁时认知发育水平(Bayley-I)及语言得分(PLS4)越低。 看到这里,家长是不是又慌了?别慌,不看了就好。但落下的交流课还是要补上的,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面对面交流。 除了看视频,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说话以后还有一招,就是带孩子出去玩。 但问他们玩的怎么样?他们说孩子很开心啊。那么交流了吗?没有交流,就是单纯玩了。 所以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带出去,在家里多交流才是有效的语言学习过程。 在家里先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带出去,增加不同的体验,孩子有了学习意识,才能了解什么是滑梯、秋千、小狗、小猫、小蜜蜂。 四、我们应该做什么?对于宝宝学说话其实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 ■ 针对1岁以下的宝宝,应该让TA学会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词汇,你要不停地告诉TA,你和别人交流时,TA也可以在旁边旁听。 ■ 而到了1~2岁,就要开始学说话了,TA能说你就让TA说,TA不会说你就帮TA说。 1~2岁儿童最初表达的50词人物: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姐姐、宝宝、阿婆、弟弟、妹妹、哥哥、阿姨、叔叔、舅舅 物品:花、蛋、虾、球、饭、糖、鞋、袜、脚、手、嘴、鼻、头、车、耳朵、眼睛、电话、帽子、灯、菜、肉、饼 动物:狗、鸡、猫、 鸭、鸟、马 动词:吃、拿、不要、要、谢谢 像声词:鸣鸣、汪汪、咦 ■ 等孩子到了2~3岁,我们就可以使用绘本来丰富TA的词汇量。 近年来,语言问题发生率高,成为2~3岁儿童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发生率约18%~28%。如果孩子在2岁时语言发育落后,在适当地干预后,3~4岁时约50%儿童还是可以使语言发育达到正常范畴。 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儿童难以摆脱语言的困扰,导致认知、读写能力、行为和精神问题的风险升高。 我国在语言干预这方面的的专业力量尚较薄弱,所以不止是寻找专业的机构干预,在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偷懒!
各位亲朋好友、宝爸宝妈,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科学家庭养育微课堂,我是寸医生,很高兴再次和大家在微课上分享交流科学养育的话题。机缘巧合,和Anne老师多次深入交流科学家庭的话题,我从家庭科学管理儿童健康的视角出发,Anne老师在家庭养育情绪、心理和疗愈的角度出发。很显然,孩子要健康、快乐成长,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基,而孩子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因此我们发心,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用各种形式帮助到更多的父母,让更多孩子尽早被科学养育。 目前我们现有的课程形式:免费的线上微课堂、免费的线下沙龙讲座、系列养育知识课程,为了满足不同父母的需求,以后还会有各种形式的课堂。 从我们发心并建立群以来,得到很多亲朋好友和宝爸爸妈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希望我们开发出更多满足养育中父母需要学习的适用课程。 今天在线听讲座的有400余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宝爸宝妈加入我们的队伍。不管在我的门诊,还是在群里,看到爱学习的父母,我由衷的感到赞美和认同,也为孩子感受到幸福。 所以为了满足肯鼓励学习型爸妈的需求,我和Anne老师争取每日在群里解答养育疑问。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是我们的初衷。 课程开始前 ,我简单做下我的从业经历介绍,我06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新生儿、儿科门急诊、住院及危重症患儿临床一线诊疗工作10余年,因工作需要,16年被派送上海进修学习儿童保健及发育行为学半年。当我深入学习研究了儿童营养、睡眠、行为等专业领域知识后,我发现,既往我管理的病患中,如果父母们能尽早学习育儿知识和理念,或者有专业领域的医生引领指导, 很多养育的误区尽量避免或者及时纠正,孩子的很多疾病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可以明显的减少孩子生病次数、减少跑医院排队挂号就诊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所以就有了,开展科学养育课堂的想法。 父母不是天生都会养育孩子,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包括各种育儿的健康知识,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念头开始的越早,孩子和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就会尽早受益。 目前国内儿科医生很短缺,在医院就诊或体检,每次能和医生交流几分钟都很困难。虽然互联网很发达,获取碎片化的育儿知识很容易,但是要获取到适用的科学育儿知识,还是比较困难。养育知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能盲目轻信很多途径听到、学到的不科学理念,这样很容易把父母带进入各种养育的误区,比如,母婴用品店销售员怎么说?老人怎么说?邻居的宝妈怎么说?或者某个育儿群里怎么说?等等,这是我在门诊,经常听到的信息来源途径!不够权威、专业、严谨的医生,都有可能给出不是最新、最权威的养育建议,我们能否轻易信任各种途径来的碎片化养育信息?务必请大家权衡利弊! 接下来进入正题 要做到科学的家庭养育,根据我目前的认知,我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首先需要父母认识到生命早期科学家庭养育的重要性,要深刻的明白生命早期意味着孩子一生健康的基础? 所以,在快速发育的婴幼儿阶段,父母该如何抓住这个早教的关键时期,从运动、营养、睡眠及社会能力等各方面,做到科学管理和促进,挖掘孩子更大的潜力。这里早教,我并不指市面上的早教机构,我指的父母进行的早教。 其次是常见疾病和在症状的应对常识,以及安全的家庭用药。 最后,情绪和心理的因素,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个人要有幸福的人生所必备的因素。而生命早期是建立和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关键的时期,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 群里的宝爸宝妈应该都有体会,当成年后的我们,要改变一些信念、模式会有多难,需要经历很多坎坷和挫折才能让我们发生那么一点点变化。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在孩子生命早期就接受专业的指导意见,让孩子从小就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在情绪、心理、疗愈领域,Anne老师用她广博的心理学知识、灵敏的察觉和真善美的信念,帮助了很多的父母和孩子,我身边有太多人收益,有我的亲人、朋友,也有我的病患,所以也邀请到Anne老师定期给大家开展育儿父母必备的心理、情绪疗愈课程。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需要从生命早期开始管理,要有好的管理,离不开父母的系统学习。 科学家庭养育,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涉及面就非常广,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个话题! 这是困扰着绝大部分父母的话题:维生素AD的科学补充! 目前我听到的维生素AD、维生素D的补充方法,真是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而在“五花八门”的补充方法当中,正确补充的很少。 我总结出来,常常困扰着父母的是上述这几个问题: 当我提出,科学补充维生素AD这个话题后,就有很多的宝爸宝妈相应,很显然,补充维生素AD是很重要的,这是共识,只是他的重要性在哪里?如何补充是科学?一直困惑着很多宝爸宝妈。 关于我国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如何补充、是否需要同补的问题,在部分家长和医务工作者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目前的研究和科学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认识下维生素A和D。 要学会科学补充,前提先认识他们的生理作用、来源、缺乏时表现及对身体的重要性,才能让更多的父母重视并科学补充,而不是随性补充,甚至不愿意补充。 维生素A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也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 1、能够维持全身(皮肤、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等)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健全,形成完整的皮肤、粘膜屏障,抵御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此外, 2、维生素A还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使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消灭致病微生物,让宝宝的免疫功能更强大。 3、维护视觉发育,预防眼部感染、近视、干眼症、夜盲症; 4、促进智力发育,提升未来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5、参与“运铁蛋白”合成,从而帮助铁元素进入造血器官,完成造血过程,预防缺铁性贫血。 6、参与骨骼发育,维持骨骼生长,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生长激素分泌,帮助孩子长高; 维生素A来源: 1.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蛋黄、乳制品和鱼肝油。 2.植物性食物:一些红黄绿色蔬菜、水果。蔬菜:胡萝卜、南瓜、荠菜、菠菜、西红柿、辣椒;水果;芒果、桔子等。 维生素A缺乏的临床表现: ● 抵抗力差,易患感染性疾病 在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阶段,由于上皮细胞完整性被破坏,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导致抵抗力下降,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高,且易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 ● 影响视觉发育 在亚临床缺乏阶段,会影响角膜、结膜、泪腺管上皮细胞完整,更易发生眼部感染,还会影响泪液分泌,进而更易近视;重度缺乏阶段会出现干眼症、夜盲症,甚至失明。 ● 影响智力发育 研究表明,出生后尽早补充维生素A的宝宝,未来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更强。 ● 影响骨骼、牙齿发育以及身高增长 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骨骼发育,影响身高增长,还会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易发龋齿,出牙迟缓等问题。 ● 维生素A能促进铁的吸收转运,完善造血功能,如果缺乏维生素A,缺铁性贫血患病风险增加。 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也是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渡期。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突飞猛进,到三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5倍,身长约为出生时的2倍,脑重量约为出生时的3倍。 由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婴幼儿期维生素A的需求量也远高于成人。按公斤体重折算的话,婴幼儿期维生素A的需求量为成人的2倍! 而且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中的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 所以,为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应重视日常维生素A的营养摄入。 维生素D的缺乏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还是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虽然夜盲症这种临床缺乏越来越少了,但亚临床缺乏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我国整体0-6岁儿童有超50%存在维生素A缺乏及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6个月以下的婴儿更高达近80%。 如果大城市的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好就不缺维生素A,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虽说大城市相比偏远贫困地区的维生素A缺乏情况相对较好,但大城市“隐性饥饿”的问题却十分突出。 根据各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重庆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同样面临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论大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需要重视维生素A的补充。 接下来,一起来认识维生素D 维生素D最大的作用是促进钙吸收,如果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人体对钙的吸收将不足10%,因此对维持骨骼强度非常重要,对生长期的宝宝来说就更重要了。 维生素D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而且在维生素A的作用下,它的免疫调节作用发挥得更好。 另外,医学研究发现,维生素A还能促进维生素D功能的发挥,所以这两种营养同时补充的效果优于单独补充某一种,起到1+1>2的作用,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更有益处。 维生素D来源于两部分: 1、阳光维生素D:紫外线使皮肤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成年人暴晒10-12分钟产生10,000IU维生素D3.正常情况下80%来源于阳光维生素D。 2、膳食维生素D:天然食品维生素D含量:母乳20-80IU/L,蛋黄25IU/个,三文鱼500-1000IU/100g。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 早期症状的出现主要有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 严重时可出现骨骼发育延迟甚至畸形,如出牙晚、囟门迟闭、颅骨软化、肋骨外翻、鸡胸等,宝宝到了学走路的时候还会出现下肢骨骼变形如X型腿、O型腿,骨骼变形一旦出现将不可挽回。 维生素D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紫外线照射皮肤来合成。但合成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如纬度位置、皮肤裸露面积、紫外线波长、皮肤颜色、照射时间、大气污染、高楼遮挡等等,也就是说晒了太阳不一定有用。如果家长们强行“晒”娃,不仅不一定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还可能让宝宝的皮肤和眼睛受伤害,得不偿失。 母乳虽说是宝宝的最佳食物,但维生素D含量是极低的,同时,由于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维生素A摄入不足问题,所以中国妈妈的母乳样本维生素A含量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奶粉中虽然添加了维生素AD,但是维生素AD的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光照容易氧化失效,所以配方奶粉在加工、运输、储存、反复开盖、冲泡的过程中,维生素AD都会流失,导致宝宝实际摄入量与奶粉说明中的标示含量相差甚远。 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A含量低转化率差。胡萝卜、橙子之类的深黄色果蔬虽然含有相对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但这种物质需要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才能起到作用。问题在于其转化很低(不足8%),还会受到烹饪方法和宝宝胃容量的影响,导致营养摄入不够。 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D较为丰富的来源,但肝脏属于代谢和解毒器官,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动物肝脏中可能会存留大量的重金属、抗生素、饲料激素等等有害物质,频繁食用反而存在健康隐患,并不是宝宝的理想辅食。此外,动物肝脏味道不佳,而宝宝的辅食又不能添加调味料,所以很多宝宝拒绝吃天然味道的肝泥。 疾病会导致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大量消耗:0-6岁的宝宝处于“免疫功能不全期”,难免生病,而研究发现,一次感染性疾病会消耗50%以上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如果没有持久稳定充足的维生素A供给,势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中华医学会《儿童微营养缺乏的防治建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建议》和《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都对儿童维生素AD缺乏提出了预防性的要求。 0-3岁的婴幼儿由于饮食没有成人丰富、户外活动比较少、生长发育比较快、受雾霾天气影响等因素,这个年龄段是维生素AD缺乏的高发期,需要日常进行预防性的补充。 有人认为,母乳营养成分全,母乳喂养的宝宝是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D的。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母乳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日常维生素D的摄入,母乳本身维生素D含量很低,不能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所以新生儿出生15天应该常规补充维生素AD。 针对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应该补充维生素AD。由于维生素A、D容易受热,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A、D产生降解作用,因此要格外注意母乳或奶粉的储存。 从目前的营养水平以及感染性疾病会大量消耗肝脏储存的维生素A的情况来看,适合我国婴幼儿的安全有效的补充方法是:宝宝出生2周开始,每天常规小剂量额外补充维生素AD,至少补充到3岁。在补充剂量上,权威指南的推荐剂量为:维生素A1500IU-2000IU、维生素D400IU-800IU,且A与D的配比应为3:1左右,才更适合宝宝。 另外,人体通过阳光照射可以产生内源性的维生素D,并有助于提高宝宝体质,应该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但是不能单纯依靠阳光照射获取维生素D。因为要想获取足够维生素D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婴儿皮肤比较娇嫩并不适合长时间照射,并且阳光照射时间较长会容易患皮肤癌。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以下的儿童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户外活动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另外,雾霾等空气污染外部环境影响紫外线的折射,会减少自身合成维生素D。即使在夏季婴幼儿也不能单纯靠晒太阳获得足量帮助生长发育的维生素D。 很多父母担心每天吃一粒维生素AD会出现维生素A中毒问题,特别做上述说明: 原因:多因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AD 表现:维生素A中毒多表现为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维生素D中毒多表现为厌食、恶心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一旦确诊维生素AD过量,应立即停用维生素AD制剂及含有维生素A、D的食物,至医院就诊。 预防:严格控制维生素AD摄入的剂量 根据上述中毒剂量说明,中毒相对少见,常规剂量的补充,不用担心中毒问题。 在门诊时常听到宝妈们吐槽,去药店或者婴儿用品店给小孩买鱼肝油,结果拿回家吃了几天才发现,原来自己买的是鱼油! 也有去买鱼肝油,结果店员给她拿的是维生素AD制剂,追问之下到底区别在哪里,店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还有很多妈妈分不清维生素AD和维生素D到底有啥区别,经常是要买维生素D3,店员给拿的是维生素AD。 看来真的有必要和大家谈谈,学会如何区分他们! 市面上的产品有如上几类: 分别从上述 几方面进行认识,就不容易混淆。 学习了这个表格,对于这几种产品的分辨,您还有什么疑惑吗? 注意事项: 1.鱼肝油从鱼的肝脏中提取,VA:VD=3:1的配方,更适合小孩子吃; 2.鱼肝油和维生素AD物质基本相同,如果对海鲜过敏的孩子可选择维生素AD制剂; 3.孩子身体缺钙要买维生素D或维生素D3; 4.维生素D和维生素D3除代谢率外,无大差别。 其实,对于维生素AD认识是如此,其实其他育儿知识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父母担心、焦虑,是源于我们科学养育知识的缺乏,如果学习并积累了常用的养育知识,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总结下,对于维生素AD的补充,父母需要记住的知识点, 希望上述的分享,能解开您心里的一些疑惑。 儿童早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 大脑的发育也是在这个阶段最为活跃,可塑性最高。 从经济学评估角度看,在儿童早期发展上的投入是生命全周期中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最高的。
临床上,儿科医生与儿童保健医生经常遇到部分家长希望用药物或营养干预儿童身高生长“不正常”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家长认为儿童身高在班上或同年龄儿童中偏低,另外一种情况是医生按生长发育标准评估儿童身高为“中下”、“偏低”。儿童保健医生(PCP)在处理这种棘手的社会与医学混淆的问题前,应首先认识儿童身高发育的正常范围或规律,同时需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然后才能正确判断儿童身高偏低情况,给出正确处理意见。而不能因家长的焦虑心态和一些不正确的市场导向,盲目地给身高偏低的儿童使用生长激素。 1、儿童身高发育的正常范围1.1身高生长规律 尽管儿童身高有差别,但各国儿童的生长都遵循相同规律。即出生~1岁的婴儿和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最快,儿童期则生长速度放慢而平稳,青春期后生长更慢,速度下降直至停止生长。与人体许多生化值(如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一样,正常情况下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身高发育分布遵循正态分布规律(也称作高斯分布),即概率分布,或钟形曲线[1]。见图1。钟形曲线正态分布用于制定身高的正常值范围(±2s)。身长(高)的钟形曲线分布也提示正常儿童人群的线性生长自然存在部分儿童(13.6%)生长偏低现象,即测量值-2s至-1s,但身高偏低的儿童仍属正常范围内。只有当身高>+2s以及、<-2s为异常情况。另外,某些疾病状态可致儿童异常生长,如生长激素缺乏、慢性消化道疾病、严重心、肺、肾等疾病时生长水平可<P3[2]。 1.2识别的依据 识别一个儿童的生长状况不是与某1~2个儿童比较,需要与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人群比较。即进行生长水平比较,了解某个儿童在人群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观察生长速度,或明确儿童的“生长幅度”,这是了解正常儿童的个体差异的依据。识别一个儿童生长状况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儿童生长曲线图判断。生长曲线是采用大数据获得的儿童的正常规律,设计以图形方式表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生长水平。在生长曲线图上连续标注个体儿童不同年龄的体格测量值,不仅可形象地与曲线上同年龄的群体儿童比较,还获得该儿童的生长水平与生长速度轨道。故认为采用生长曲线评估、跟踪儿童生长轨迹是帮助儿童走上健康的生长之路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判断儿童或青少年身高生长速度是否“偏离”,对医生是很大的挑战。正常儿童身长(高)生长轨道可在1~2s内生长,或1~2个主百分位线(P3、P25、P50、P75、P97)内生长。换句话说,系列测量过程中允许生长曲线在原生长轨道以±0.67s波动或在2条主百分位线间波动。跟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群体所获得的儿童身高生长曲线图可筛查身高生长异常的儿童,关键是“连续”、“定期”测量。了解每个儿童的生长轨道对临床有重要应用意义,如各种病理性原因所致的身材矮小儿童的生长轨迹是逐渐<-2s,或逐渐向下越过2条主百分位线偏离正常儿童群体的身高生长曲线。全面的发育史与疾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鉴别生长偏离的原因,确定遗传综合症的特定畸形特征,同时是指导选择实验室检查的依据。界定儿童身材矮小的依据为身长(高)<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长(高)正常均值-2s或P3。 识别一个儿童的生长状况时需要了解每个儿童的生长不是无限变化,而是趋于自己有限的生长轨道。因此,有一个正常生长现象需要临床医生识,临床研究显示约2/3的儿童在2岁内有一生长追赶,或生长下降现象,不再沿着出生时的水平或“轨道”发育,儿童身高将沿改变的轨道稳定发育至青春期。即儿童早期体重和身长测量值不都是稳定不变的,可发生正常的“生长偏离”。儿童体重和身长发育出现这种回归均值的趋势提示生后一段时间逐渐显示遗传潜力对生长的作用。正确判断生理性生长追赶与下降的前提是确认测量无误与排除疾病影响。 尽管家长常常纠结儿童身高偏低的问题,医生需明确告诉家长“儿童身高偏低不是异常”。关键是随访儿童身高的生长趋势,或生长速度,以排除疾病因素。 生长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是世界范围儿童保健的日常工作。儿童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价是用以监测、干预个人和群体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最简便的、经济的、无创伤的方法。生长、发育的测量属公共卫生常规筛查项目的基本方法,不仅对健康重要,同时对儿童健康进行监测,类似于现代环境的“安全检查”方法。 2、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2.1遗传与环境 每个儿童生长发育类型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正如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物种由遗传决定一样,决定人类身高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进化过程形成的遗传基因。遗传因素体现儿童生长潜力,同时也限制生长与发育。已发现在人类有700多个变异基因与身高发育有关,其中某些变异基因直接或间接影响长骨生长板软骨身高的发育。但遗传本身在身高发育的确切作用复杂,很多与身高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人类身高发育具有多基因的特性,存在中等身高表型可塑性与高度遗传性。同时,家族之间有高度的生物相关关系,即父母的身高与家族的身高发育水平可在一定程度预测儿童身高发育。个体遗传因素决定儿童生长加速或生长速度降低。遗传因素也决定高身材儿童的生长速度快于矮身材儿童的生长速度。因此,人类身高发育不是个人能力可改变的,更不可能“定制”。 目前尚未明确身高发育的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因素(主要是营养)在个体身高发育中的比例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显示身高发育60%~80%由遗传决定。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Visscher教授基于3375对双胎和同胞的研究估计遗传在身高的作用为80%。美国的研究也显示白人男人的身高80%与遗传有关。芬兰学者从8798对双胎的身高研究结果估计男性身高的78%由遗传决定,妇女为75%。2004年中国学者从385个家庭的研究估计身高的遗传作用为65%,与1978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Robert教授在西非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2007年有研究者等在英国《自然遗传学》上提出人群身高的正常变化90%是基因所致。 观察研究发现相同遗传背景的不同人群显示身高有不同遗传性,原因是环境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儿童遗传潜能可最大化,则身高发育显示较高的遗传性。如发达国家的儿童营养丰富,不利因素干扰较少或产生较少新的突变,身高发育可达到较高的遗传性(80%);发展中国家儿童营养不足,则身高发育的遗传性较低(60%)。一般医生判断一个儿童身材矮小时往往多考虑疾病或营养因素,但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体质性、家族性线性生长不足(矮小)较营养缺乏性更多见;严重矮小儿童可能有遗传与其他非遗传因素共同影响。 有人提出较好环境的身高发育公式是遗传潜力+营养-生活各种压力。见图2。从这个身高发育的公式可见,环境条件越好,不良压力越少,遗传潜力越能最大发挥。医生的职责是促进家长使儿童有生长良好的环境,营养适当使儿童遗传潜力充分发挥,促进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有累积效应,也需要关注家长的身体状况,即家长的营养和健康结果都在不同程度影响后代的身材发育。如母亲的身高、营养、健康情况、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宫内环境因素影响新生儿的身长、体重。当存在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使儿童生长减速或停止,如疾病(营养不良、感染、先天畸形、激素缺乏、残疾),或缺乏情感支持、缺乏游戏玩耍机会、缺乏语言训练等均影响生长发育。环境因素明显影响儿童身高发育,包括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特别在儿童身高发育关键期,甚至可延续多代。儿童生长期是生长的关键期,如受到压力,如营养不良、疾病,包括严重忽视等不利环境均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相反,如儿童得到理想的护理,生长潜力可最大发挥。即出生时条件差的儿童,当条件改善时仍然可以发生生长追赶。 ?2.2线性生长的内分泌调节 儿童身高发育的过程还受内分泌系统调节,包括激素、激素结合蛋白、生长因子以及生长因子结合蛋白性激素,各生长阶段激素水平状况与分泌量、靶细胞的生长因子受体有关键作用。激素分泌具有分泌高峰特点,如晚上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青春期是分泌高峰。 ?瑞典学者Karlberg等提出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不同内分泌调节的ICP生长模式学说已被广泛接受,认为从胎儿后期至发育成熟存在独立又部分叠加的3个阶段,即婴儿期(I)、儿童期(C)与青春期(P)3个阶段。见图3。每个阶段生长由不同生物机制控制,婴儿期生长主要与营养状况有关,早期延续胎儿期营养;儿童期生长主要受生长激素控制,青春期发育受生长激素与性激素调控。婴儿期身长的快速增长与胎儿发育有关,3岁后生长速度下降直至青春期;青春期生长加速,达高峰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至生长停止。儿童和青春期与早期发育的关系中,关键的是儿童期的出现年龄,一般在6~12月龄。ICP生长模式证实营养在儿童生长过程的作用有限,且是阶段性的。ICP生长模式提供分析不同生长期异常的方法,有助于早期干预与治疗监测。 3、家长身高与儿童身高关系有遗传问题也有环境因素。首先涉及儿童长期生活的社区人群身高,是一强影响因素。因社区与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有关,如荷兰女童较玛雅女童高;19世纪初的荷兰女童较现在荷兰女童约矮20cm。健康人群最终身高差别可达40cm,如刚果俾格米人妇女平均136cm、男人144cm,而现代荷兰人妇女平均170.6cm、男人184cm[3]。欧洲部分地区身高增加的趋势相似的重要原因是良好的医疗保健和营养条件。亚洲地区营养饮食和健康保健的变化、生活条件改善的程度不一使人群平均身高尚不稳定。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人群平均身高稳定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社区对儿童身高发育影响的具体生物学作用,或对人群健康与营养状况影响的机理。 其次是儿童的父母身高状况。虽然目前有用父母身高简单预测儿童最终身高的方法,即儿童目标高度估计(<3岁)=父母平均身高±6.5cm(性别),身高(>6岁):女童(cm)=[母亲身高(cm)+父亲身高(cm)-13cm]/2±6.5cm,男童(cm)=[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cm]/2±6.5cm,但结果并不可靠,易产生误解。因儿童目标高度只包含单一的父母与人群信息,缺乏儿童个人信息。实际上,家庭因素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不足人群的50%。一般低估了社会环境对最终身高的影响,父母身高亦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与社会心理状况,且多数预测身高的模式源于健康正常儿童,难以用于异常儿童身高发育模式。因此,采用“预测”一词易产生误解,用“推测”儿童身高发育比较恰当。儿童个人生长成熟程度是最重要的身高推测因素,即儿童骨龄水平与青春期发育年龄代表儿童成熟水平。推测儿童生长的最终情况需综合儿童个人生长史,包括生长轨道、宫内发育状况、生后各年龄期体格发育成熟水平等。 4、家长对待儿童身高的态度家长在儿童生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包括保证儿童足够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给儿童提供营养丰富、平衡的食物,督促儿童户外运动、体格锻炼,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应学习儿童体格发育的科普知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能告诉儿童关于正常生长的知识。如生长有个体差异,有高矮差别,避免与其他儿童比较;有发育早晚差别,如女童发育较男童早,有的女童乳房发育较晚。同时,家长宜鼓励儿童接受自己生长发育情况,即发育有差别,多数儿童最终身高属于正常。家长需帮助儿童理解儿童自己身体的变化,有助于儿童正面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避免儿童以为自己生长异常,包括为什么换牙,甚至可能涉及令人尴尬的话题,如乳房发育、遗精等。家长需帮助与支持身高偏低儿童面对周围的压力,如身高偏低儿童参加足球队受限,但可参加其他运动队,如英式足球、乒乓球。同时家长应理解儿童,经常交流,不要让儿童太注重自己的身高或体重,鼓励儿童参加其他活动,培养儿童其他技能和个人素质的发展,如音乐、文学。如果家长不能确定儿童生长方面是否正常,宜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或检查。 来源:[1]黎海芪,毛萌.医生处理儿童身高偏低的原则[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3-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主要特征是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多和易冲动,常伴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这些表现是孩子无法控制,并不是孩子故意对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多动症。 一、病因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区域活性较低。大脑中获得各种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生物学、环境、社会和遗传方面因素有关。 二、在现实生活中,对多动症存在的一些知识误区 误区1:多动症是罕见的病? 误区2:安静的孩子没有多动症? 误区3:顽皮和多动症一样? 误区4: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多动症? 误区5:以前没有,近几年才有多动症? 误区6:多动症长大了自然会好? 误区7:治疗ADHD的药物副作用大? 四、ADHD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五、多动症(ADHD)对孩子的影响 ADHD孩子不是不听话,他们只是悄悄的生着病。ADHD虽然不如一些突发重症的疾病那样危及生命,但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任由其发展,很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影响孩子一生,相信这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 六、共患病 有的孩子就只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还有的孩子同时患有ADHD和其他问题,这些其他的问题在医学上称为“共患病”,ADHD不太喜欢“单独做坏事”,它会召集一个或者多个同伙“团伙作案”。在临床上,至少有1/3的ADHD孩子同时患有其他障碍。 (1)、ADHD常见的共患病 (2)、ADHD共患病的治疗 ADHD共患其他疾病的话,会导致治疗更加棘手,并且也会让家长和孩子应对ADHD问题时遭遇的麻烦和挑战更多。 1)、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对立违抗的孩子容易挑战权威,故意不听大人话,有敌视行为。有些儿童的行为问题更加突出,例如表现为对他人或动物的残忍、频繁违背社会规则等这类问题,怀疑存在品行障碍。 如果ADHD孩子存在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的话,应在治疗ADHD的同时接受心理、药物、父母培训等综合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ADHD相关指南推荐,ADHD治疗药物是治疗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的首选治疗药物,如哌甲酯等。 2)、焦虑障碍家族史、频繁出现恐惧、对母亲过分依赖,往往提示有焦虑症状。ADHD儿童如存在焦虑障碍,在治疗ADHD的同时,帮助孩子消除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以及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放松。此外,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改善焦虑障碍。 与ADHD共存的另外一个较严重的疾病是心境障碍,如躁狂(情绪高涨、话多、夸大等)或抑郁(情绪低落等),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改善情绪,或者为孩子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 3)、学习障碍也是ADHD儿童常常共患的 一种障碍,针对ADHD的系统治疗是这类孩子最基本、同时又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如果给这些孩子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对于较弱的学习技能予以反复训练和辅导,那么孩子也能获益匪浅.另外,适当的心理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指导|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4)、对于共患抽动障碍、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物质滥用的ADHD患儿,根据孩子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共患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间歇性暴怒障碍|的孩子,其治疗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郑重提示:如果怀疑孩子存在以上共患疾病的话,千万不要片面听信网络信息,“不用吃药就能完全治好”、“三个月一个疗程保证痊愈”等这样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是美丽的谎言,家长们一定切勿“病急乱投医”,应该及时带看孩子去正规专科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规范诊疗! 七、多动症的治疗 ADHD症状本身是一种综合征,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需要,联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干预,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ADHD非药物治疗涉及父母培训、学校干预、行为疗法等,需患者、家长、教师等共同完成,而家庭环境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使得家庭干预具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均能从非药物治疗中获益,包括减轻症状,改善学业、社会功能等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处理挫折和建立自尊,并可给家长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社会技能训练是给孩子示范如何守序与分享。研究表明,长期的药物和社会行为的组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一)家庭行为训练 1、教养多动症孩子的核心原则: 1)在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做出反应之前暂停一下; 如果家长原本正要发火,需要暂停一下,有很多方法,比如深呼吸;可以的话离开一下;或者在一边数数,数出声音让自己听到1、2、3、4、5...... (2)利用暂停时间好好想一想以下列举的这些原则; (3)选取与这些原则相一致的方式来应对孩子 2、获得的收益(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带来的收益 2、常用的治疗药物分类 在ADHD治疗药物中,兴奋剂类药物能够高效地减轻大部分ADHD患者的核心症状,是儿童和青少年ADHD治疗的首选。哌甲酯作为兴奋剂类药物的代表,其适应症为ADHD,作用机制为增加大脑多个区域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改善ADHD患者的注意力、多动及冲动症状。 3、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完善)八、家长对药物治疗的错误认知 1、这类药物在ADHD临床应用中是否安全? 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治疗ADHD的首选药物是哌甲酯,其安全性是有大量循证依据的。如我们国内上市的哌甲酯缓释片是经过三期临床实验验证的。遵医嘱服用哌甲酯不会导致孩子认知、智力等方面的障碍。此外,这些中枢兴奋剂类药物在我国是“红处方”,药品管理机制很严格,患者只有在被明确诊断为ADHD的前提下才能拿到处方。 从适应症来说,哌甲酯可以治疗6岁以上ADHD患者。只要正确合理用药,加上严格的监管,药物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哌甲酯的剂型有缓释片和速释片,这两者作用时间不同,不能混为一谈。目前国内上市的哌甲酯制剂只有哌甲酯缓释片。该药采用OROS控释技术,使血药浓度缓慢平稳上升,药效能持续12小时,且不容易产生药物滥用及成瘾。每天早晨一次整粒服用,有利于成人监管。另有一种哌甲酯速释片,在服用之后半小时起作用,药效维持4小时左右,可以灵活调整剂量,但每日需要服用2-3次,目前国内停产。 2、ADHD治疗药物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吗? 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观念,其实不然。托莫西汀在治疗早期对生长发育有较小影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生长速度就会恢复至正常轨迹。同样地, 哌甲酯可能小幅度影响ADHD儿童的身高体重, 但是不必焦虑。 研究显示这种影响在治疗1年后缓解,且不影响最终成人 身高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6个月一次)医生会监测孩子体重身高等。您带孩子就诊时,会客观的测量和计算孩子身高体重是否处于同龄儿童的正常范畴。 在平时生活中,妈妈可以留意下孩子的胃口和身高体重,如果孩子胃口和体重明显下降, 及时告知医生。 3、ADHD治疗药物会让孩子产生自杀想法吗? 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的使用增加了产生自杀观念的风险, 但没有发生自杀事件。 有研究也显示,ADHD患儿使用药物治疗与伴随自杀行为风险之间没有正相关证据。但是, 还是建议在药物治疗初期, 或者增加、减少药物剂量时,对于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情绪感受多给予一些关注。 4、出于对药物成瘾性的恐慌,部分患儿家长拒绝药物治疗,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件事情? 药物成瘾与服药的剂量、方式以及来源有关。ADHD患者在医生的指导、家长的监督下科学用药,是不会上瘾的。然而,如果没有ADHD疾病的人私自、长期服用哌甲酯的话,则存在很上瘾的可能;再加上没有医生的指导,可能会导致超剂量服用。此外,剂型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将哌甲酯作为聪明药,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针对ADHD患者,哌甲酯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使患者的思维能力得以正常发挥,但并不能改变一般人大脑的聪明程度。对于没有患ADHD无用药适应证的儿童或成人服用哌甲酯,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ADHD会影响孩子的学业、人际交往,甚至进入成年期后会影响到工作、生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确诊为ADHD的患者,若行为治疗效果不佳,则主张采取药物治疗;能达到的理想效果是改善注意力,多动、冲动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对于广大的ADHD患儿家长,需要及早认识到ADHD是一种慢性的神经发育障碍。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患有ADHD,家长应尽早去相关医院寻求帮助,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对家长来说,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对于医生来说,药物治疗是基础,要严格诊断、评估,正确使用药物。 哌甲酯并不会使人变聪明。哌甲酯能改善学习的行为,如注意力集中等,但不会提高智商。举个例子,比如平时不看书,考试的时候服用哌甲酯能考100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于诊断为ADHD的孩子,家长不要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讳疾忌医,而应遵照医嘱,准确、酌量用药,并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按时随访,这是保证药物安全的前提。同时,儿科医生在治疗ADHD道路上任重道远,要花大量精力去科普宣传,倾听家长和孩子的声音。只有经过各方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帮助到患儿和家长。
“夜奶”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夜间喂养,不光是喂母乳,配方奶粉也要算上! 一、断夜奶的最佳时期 1、六个月前不用 这个时期宝宝的胃容量也比较小,尤其是吃母乳的宝宝很容易消化,所以宝宝可能不会吃一次奶就睡一整夜。 2、六个月后 一般来说,宝宝六个月之后就可以着手开始断夜奶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 (1)添加辅食 六月龄宝宝胃容量大了,并且开始添加辅食了,宝宝吃奶的频率小了,宝宝汲取的营养也随之丰富起来,不仅仅是母乳和奶粉,还有各种米粉、米油、菜泥、水果泥、蛋黄等等……因此,从生理机能上来说,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已具备了夜间断奶的合适条件,所以这个时候呢,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断夜奶了。 (2)睡眠规律 六个月之后宝宝的睡眠相较于之前会更规律,晚上睡一觉的时间更长。从这时开始,妈妈们就可以逐步给宝宝断夜奶了。所以,一般建议六个月宝宝生长发育达标了就可以戒掉夜奶了。根据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其实宝宝三个月开始就可以睡整宿觉了。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对宝宝成长非常重要!宝宝睡眠和成人很不相同,周期很短,很容易醒,醒过来了就很难自己重新入睡。一般说宝宝的“睡整觉”是指连续睡 5 个小时,而不是 8个 小时。 注:如果你家宝宝3、4个月就可以睡一整夜不吃夜奶了也不要担心,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生长曲线正常就OK。 二、孩子不能断夜奶的坏处 1、干扰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宝宝体格和智力的发育非常重要,而夜奶频繁会干扰宝宝睡眠,导致宝宝睡眠不足,影响儿童认知功能的发育,损伤大脑额叶皮质功能,导致情感和注意力的改变,引发语言及抽象思维功能的缺陷。 另外,宝宝晚上睡不好,对整个家庭影响很大,使家长睡眠不足,引发情绪紧张,尤其是宝妈情绪低落,对于婴儿的养育会很不利。 2、过度喂养 宝宝夜奶频繁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而且,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不能良好地控制宝宝的奶量,任由宝宝吃个不停,还易造成过度喂养,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3、易长龋齿 长期吃夜奶,尤其是当宝宝长乳牙了,还在吃夜奶的话,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 三、断夜奶的方法 1、调整喂奶时间 逐步调整宝宝喂奶的时间,每次提前和推迟在半小时为宜。比如:逐步将凌晨3-4点的奶延迟到凌晨4-5点。再将夜晚11点的奶逐渐提前在前半夜10点左右,以此类推。 如果宝宝夜晚醒来不睡闹人,可以给宝宝喂点水喝,不要直接喂奶。放心,这样不会饿到宝宝的,即使是饿了,睡觉也不消耗能量,只要白天吃得好、吃得饱就行! 2、逐渐减少夜奶次数 方法一:增加两次喂奶的时间间隔 无论是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奶,减少夜间哺乳的最好的方法,都是延长两次喂奶时间的间隔。 先记录夜间进食的间隔时间,调整间隔长度(如果间隔是一个时间段,比如1~3小时,就从最短的时间段1个小时入手) 如果孩子夜里一点、两点、四点都要起来吃奶,那么从一点到两点开始入手。两点醒来开始入手。如果一点吃奶之后,需要延长到两小时,那么就要坚持三点再给孩子喂奶。如果在三点之前孩子醒来要吃奶,就要坚持等到三点才能喂奶。如果在一点吃奶后,孩子到了三点才醒来,就可以马上吃到东西。 在此基础上,每晚增加30分钟的间隔时间,以此类推。 这种方法对于母乳喂养来说,减少夜间哺乳次数,断夜奶的效果最好。 方法二:增加白天奶量,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从 3 次到 2 次到 1 次,最后戒掉。宝宝可能在夜间会醒来哭闹,先让宝宝哭1~2分钟再安抚,逐渐延长每次安抚的时间,一般有3~4天就会见效。 3、逐渐减少喂食量 对于奶瓶喂养的孩子来说,逐渐减少每次喂奶的奶量,可以彻底戒掉夜间进食的习惯。 表格中的数值是一个“范围和数量的参考”: 先记录每次喂食的数量(如果每次喂食量都是一个范围,从最大值入手),然后每晚减少30ml。 如果需要彻底戒掉夜间进食的习惯,就可以一直采取这个方法,直到每次孩子进食只有30ml为止。 等孩子每次夜间进食控制到1~2次,进食总量在30~60ml,就可以彻底停止夜间喂食了。 通过矫正,即使孩子没有完全戒掉夜间进食,孩子夜间醒来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到最后,就算孩子每晚只进食30~90ml的奶,他也会因为睡眠被打断而感到烦躁,此时,家长就比预定计划早几天彻底终止夜间喂食了。到了第7天,很可能孩子只需要在入睡后5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就足够了,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只是希望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或者保持一夜一次的哺乳习惯,那么矫正就到此结束了。 如果家长愿意,可以隔天拉长喂奶的时间间隔、减少喂食数量,而不是每天如此,这样也没什么坏处,只是需要时间长一点而已。另外,解决睡眠问题,是将喂奶和入睡分离开,夜间喂奶是为了给孩子充饥,而不是帮助孩子入睡。如果孩子边吸吮边睡着,或者自己捧着奶瓶边喝边入睡,那么所有的矫正都是徒劳。 4、睡前填饱小肚子。 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米粉),或多加顿奶来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但也不要吃太多,以免加重宝宝肠道负担。 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量。一句话就是:增加奶量与延长吃奶间隔时间,要同时进行。 5、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 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衣、讲个故事、唱睡前歌曲等等,帮助孩子放松,做好睡前准备。一定要在孩子过度劳累之前开始这些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把这些活动与睡眠联系在一起,放松且舒适地入睡。 6、给他机会自己入睡 只要你给宝宝机会,他就可以试着自己入睡。 1)、自主入睡关键是要抓准宝宝的睡眠信号: 2)、在察觉到宝宝开始「揉眼睛」、「打哈欠」的时候,轻柔的抚触他的脸蛋、身体,让宝宝身体放轻松; 3)、在宝宝有点迷糊但没有完全睡着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上,继续轻拍维持迷糊的状态; 4)、睡着后,观察 5~10 分钟,等待宝宝睡得更稳后即可离开。 当宝宝学会自己入睡后,即使半夜醒来,也能自己接着睡,不会向妈妈讨奶喝了。 7、爸爸加入安抚 首先要记住:哄娃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如果宝宝夜间醒来,看到妈妈难免会想要凑到妈妈胸前喝奶。让爸爸来哄睡,宝宝也就不会总想到吃奶的事。爸爸可以通过抱哄、轻摇、哼唱儿歌、拍拍、抚摸等方式安抚宝宝,宝宝习惯了爸爸的安抚,对夜奶的需求也会降低。 8、减轻气味助断奶 宝宝对于妈妈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种依赖性的,因此断夜奶阶段的宝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但可不是强行分离。 三、断夜奶的注意事项 1、妈妈的心理建设 遇到比较焦虑的妈妈时,可以不需要开始就要求一次都不给了,尤其是之前有多次夜奶的宝宝。我们通常在前两天会试着减少到1、2次,不到预定奶点不给奶。 但随着调整过程的逐渐进步,宝宝们都毫不留情给老母亲“打脸”:一觉能睡到早上5、6点,根本不给妈妈喂夜奶的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被断夜奶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妈妈。 2、白天充分陪伴 很多妈妈觉得断夜奶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那么妈妈一定要在白天时间尽量全身心的陪孩子,断夜奶不等于断妈妈。 3、到点就醒怎么办 如果在尝试断夜奶的过程中宝宝还是「到点儿醒」,妈妈要注意及时发现宝宝要醒来的迹象,并赶紧拍拍他,帮助他顺利从一个睡眠周期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 4、允许偶尔的反复 宝宝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长牙了、生病了、白天玩累了等等,可能都会需要你的安慰,这时候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千万不要拒他千里之外。 5、宁挤掉誓不喂 很多妈妈在夜里听到宝宝的低吟嚎啕,都会心软给宝宝喂奶,实际上这个是断夜奶的大忌。妈妈应抱着宁可挤掉也不能心软的态度,实在舍不得也可以挤出来留着第二天再吃。宝宝吭吭半天你又喂了奶,就强化了宝宝的这个行为,那可就更断不掉夜奶了。 6、最重要的:不要奶睡宝宝 奶睡的宝宝,夜里醒来就会想要吃奶,这就是对“奶的精神依赖。在他的眼里,“奶”是入睡的必要条件(真的好可怕啊)。所以,哪怕是睡前最后一次喂奶,也不要奶到完全睡着。看他迷糊了,就要把奶头拔出来。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妈妈要尽量把吃奶和睡眠这两件事分开,分得越开越好,这样,宝宝在夜里醒来时才不会“不吃两口就难受”。 7、不要过度安慰 宝宝在夜间睡眠中会有翻身、扭动、吭叽,这都是正常睡眠的表现,不要在孩子一活动后就给予母乳安慰,时间长了,会形成宝宝对母乳的依赖,造成孩子睡眠不好。断夜奶肯定不容易,也没有100%温和的办法,但是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妈妈的决心和坚持。来,再重复一遍,“温和而坚定”。这其实,也是解决一切育儿问题的终极心法。 8、适宜的季节 给宝宝断夜奶,宜在春季和秋季,这个时间段,季候温和,宝宝容易适应。 四、家长对宝宝吃夜奶有哪些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刚出生的宝宝频繁吃夜奶是正常的,但2-3个月后,吃夜奶次数会减少。有时宝宝一晚上只吃一次就足够。不过到了4-6个月,宝宝乳牙萌出,经常会烦躁不安,吃夜奶的次数会明显增加。妈妈千万不要以为这不正常。此外,关于宝宝吃夜奶,妈妈可能还存在以下误解: 误解一:吃奶哄睡要绝对避免 吃奶能填饱宝宝的肚子,满足宝宝吸吮的天性,所以,很多宝宝都会养成吃奶入睡的习惯。于是,有的新妈妈会用这招哄宝宝睡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不利影响,如宝宝不愿意自己入睡、习惯夜间醒来等。 但是,妈妈也没必要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奶睡是很自然的。只要妈妈控制好奶睡的次数,就能避免危害。 误解二:不喂夜奶让宝宝没有安全感 夜奶是安慰宝宝的一种方法,因为小宝宝头脑简单,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以确认妈妈在身边。但频繁喂夜奶,妈妈累,宝宝也累。妈妈千万不要以为不喂夜奶,宝宝就没有安全感,要引导宝宝戒夜奶。 宝宝安全感其实来源很多方面,就算不用这种方法,妈妈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用手轻轻触摸宝宝身体。 误解三:宝宝吃夜奶睡着后不能叫醒 很多宝宝吃夜奶时会睡着,如果不是长期习惯所致,妈妈也不用过分紧张,不需要叫醒宝宝继续吃奶。 但如果已养成习惯,妈妈就要考虑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了,因为宝宝吃不饱就睡,夜间会频繁醒来,需要多次吃奶。 五、宝宝夜奶断不掉的原因有哪些? 1、辅食安排不合理 比如有的家长在晚上或临睡前只给宝宝喝奶,尤其是宝宝比较早睡时,在相对漫长的夜晚,宝宝会感到饥饿,需要吃夜奶。 因此,建议家长在晚上宝宝睡前30-60分钟,给1次半流质或固体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让宝宝晚上就不容易饿。 2、把喂奶作为安抚手段 不少家长在宝宝闹人时,总是通过喂奶来解决哭闹问题,而不是寻找哭闹的原因,总想一劳永逸,这样是不对的。 因此,建议随着辅食的添加,白天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晚上睡前给宝宝做抚触,这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和睡眠都有好处。晚上睡觉的环境要尽量安静,不要开灯,创造黑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3、习惯 有时候宝宝吃夜奶并不是饿了,而是习惯问题或者有奶瘾,通过吃母乳寻求安慰。有些妈妈为了宝宝多吃些奶,长得更好,晚上会定时叫醒宝宝吃奶,培养宝宝成为夜食者,养成夜间吃奶的习惯。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更需要慢慢的断掉夜奶。 有时候宝宝吃夜奶并不是饿了,而是习惯问题或者有奶瘾,通过吃母乳寻求安慰。有些妈妈为了宝宝多吃些奶,长得更好,晚上会定时叫醒宝宝吃奶,培养宝宝成为夜食者,养成夜间吃奶的习惯。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更需要慢慢的断掉夜奶。 六、新生儿期,我们的新手爸爸妈妈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才利于宝宝以后断夜奶 1、新生儿期常见的睡眠问题是昼夜颠倒。通常在生后3-4周就能解决。最好的方法在白天适当给以刺激,如多和宝宝说话,鼓励他觉醒,晚上保持安静,除喂奶和换尿布外,不和宝宝说话。如果宝宝不想睡,要和你玩,你不要参与。但晚上吃奶间隔不超过4小时。因为宝宝生长快需要营养,也需要刺激妈妈的乳汁分泌。 2、2-3个月的宝宝多数不会自我安慰,他们喜欢成人的怀抱,白天家人抱着可睡得更好,放到床上就醒。在2-3个月内,可以抱着宝宝睡。你不用担心会使宝宝养成坏习惯,3个月以后,不能再继续。 3、3个月的宝宝应当培养不含奶头入睡的习惯。如果宝宝喂奶时睡了,妈妈应当叫醒宝宝,在他醒时放到小床上自己再入睡。目标是分开吃和睡。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我们鼓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孩子母乳喂养。对于母乳妈妈来说,断夜奶只是戒掉夜间睡眠过程中的母乳,而不是需要完全断母乳。断夜奶不需要通过断母乳来实现。此外,在19~20点间入睡的孩子,在早晨4-6点醒来喝奶(通常我们称之为晨奶)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喝一点奶可以让宝宝睡得更久,大人也能休息更好。 七、宝妈断夜奶疑惑的问与答 1、如果断夜奶的前提是增加孩子白的摄入量,可是孩子白天就是不吃怎么办?孩子白天一直不吃就一直不能断夜奶吗? 宝宝每天的摄入量是一定的,晚上吃的多,白天固然吃的少。如果宝宝日夜颠倒的吃奶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一旦我们晚上控制了孩子的吃奶量,白天的奶量就会明显的回升了,所以在刚刚开始的一两天宝宝白天吃的少,晚上也吃的少是很正常的,坚持几天就会变好,不用担心孩子奶量不够会影响发育等问题。 2、听老人说断夜奶,要妈妈离开几天才能断,是必须这样吗 我们是非常不提倡母婴分离的,母亲在依然可以给孩子断夜奶,这个时候爸爸也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有新闻就报道一个母亲为了给孩子断奶离开家好几天,再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要母亲了,母亲真的非常伤心,我想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再出现在自己身上。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尽量不要离开。 3、夜奶的范围到底是什么?晨奶是什么时候吃的奶,是否算夜奶? 夜奶其实就是指孩子夜里入睡到白天起床之间吃的奶,晨奶一般是指早上5-6点左右孩子不吃很可能会睡不过去,吃了可以接着睡的那顿奶。因为吃完晨奶可以接着睡夜觉,没有正式起床,所以晨奶也应该算作是夜奶。只是,这顿晨奶,断与不断,要取决于家庭的需要,如果孩子吃了可以接着睡到7、8点,一晚上就这一次奶我想很多大人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如果5点多孩子吃了依然没有睡,那就建议还是不要再给了,直接起床吧! 4、孩子断了夜奶以后,总是五点多醒来,给奶就能睡到7、8点,不吃就要起床了,那我到底应该给吃还是不给吃? 在断夜奶初期,孩子出现醒的早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刚刚开始睡一整晚的觉,可能真的会饿,只要坚持让孩子到正式起床的时间(建议早上正式起床时间在6点半-7点半之间)才正式起床,然后给白天的正式第一餐奶,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醒来的时间会往后拖延的。但还是有另外一种情况,就如上题所说的一样,如果孩子在5点多醒来吃一次晨奶能接着睡,可以做到晚起床的话,那么就根据家庭和家长的自身需求去决定喂与否。 5、生病的时候,孩子夜里总是哄不好,只有喂奶才好哄一些,我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该喂就喂吧,毕竟孩子难受,母乳的话还有对孩子有益的成分,帮助孩子恢复的更快,等孩子完全病好以后,再控制夜奶的次数。当然了,很可能孩子病好不难受以后,夜里自然就不会醒来,就不需要那么多奶了,所以,不用太担心。 6、夜里喂奶吃睡着了怎么办?算不算奶睡? 吃夜奶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填饱肚子以后,快速的睡过去,从而保证孩子睡眠的连续性,所以夜奶吃睡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7、梦中喂食到底要不要喂? 梦中喂食是指固定在10点左右主动喂养睡梦中的宝宝,让宝宝吃饱后而睡眠时间延长的一种方法。其实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宝宝,有些宝宝的确能像书中说的那样,这顿奶吃完以后,下半夜可以睡得很好,可能一下子睡到4、5点,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宝宝来说,即使10点多喂了,宝宝该几点醒还是几点醒。如果你们家宝宝是吃了可以睡好的,那么可以进行梦中喂食,但是如果你家宝宝即使使用了梦喂,睡眠也没有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请终止梦中喂食,不要刻意认为的去干扰孩子的睡眠。 一般不是特别赞同梦中喂食的,因为他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夜醒的时间点。有学者提出“食物钟”的概念,如果固定某个时间吃东西,那么这个时间就会产生空腹感,如果总是在夜晚进食,那么每天到了那个特定时间,清醒程度就会升高,就会形成“不吃不能睡”的习惯。就好比天天吃宵夜的人,天天吃突然有一天不吃了,那到时间了会不会想呢?他真的需要每天晚上的这顿宵夜么?其实也不一定,只是习惯了而已。 8、宝宝2、3个月就自己一觉睡到了下半夜,7、8个小时没有吃奶,要不要叫起来吃奶啊? 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正常的话就不要叫醒喂奶了,除非医生有特别的要求,至于为什么,也请参考上一条关于“食物钟”的解释。 9、听说孩子有猛涨期,就是会醒来很多次吃奶,如果我固定了孩子的吃奶时间,可孩子突然在其他时间孩子醒来吃奶我该如何判断她是在猛涨期,因为真的饿了而给他吃奶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宝宝确实会在某些阶段开始奶量大增,以确保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但是这跟喂奶的次数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随着月龄的增加喂奶的次数是开始逐渐减少的,只要保持好的喂养习惯,孩子晚上不会那么轻易醒来那么多次吃奶,只是宝宝的奶量会增加,而这个奶量宝宝其实会自己调整。 10、断夜奶必须断奶嘛? 断奶跟断夜奶是两回事!母乳宝宝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睡眠!只要我们给宝宝养成一个好的喂养习惯!
促进宝宝发育的三部曲了解宝宝发育的详细进程 抓住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 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生长发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孩子的“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既是连续的,又有阶段性。 即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育标志。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标志,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现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但由于它受多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的影响,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该爬的时候还不会爬,这也是正常的情况。 因此各年龄阶段的标志也不是绝对的。 如果孩子发育处在“发育预警”,该怎么办?如果你的孩子的发育情况与下面的标志有出入,也不要着急。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现 “发育警示”中的情况, 你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因为这些标志说明你的孩子在某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了 ,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孩子的早期发育有极大的可塑性,同时也极易受损伤,发育异常发现得越早,治疗越及时,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孩子发育正常,父母如何促进宝宝更好的发育?想必绝大部分孩子的发育处在正常范围,那推荐宝妈宝爸们根据发育进程作为指导纲领,来进行科学的观察和高密度的训练宝宝的发育,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不建议不考虑宝宝状态和情绪的强制训练,这样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下是不同年龄的发育进程及“预警征”出生—1个月1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7个月—9个月10个月—12个月1岁—1岁半1岁半—2岁2岁—3岁3岁—4岁4岁—5岁5岁—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