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日咳的病例又有明显的增多,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百日咳的小知识...... 01百日咳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因病程较长,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咳嗽症状可能会持续2~3个月,所以称为「百日咳」。 02百日咳的病程特点 百日咳的潜伏期为5~21天,平均为7~14天。百日咳杆菌侵犯呼吸道的黏膜后引起黏液性分泌物增加,开始时稀薄,而后逐渐变得黏稠。整个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周期 卡他期•第二周期 痉咳期•第三周期 恢复期卡他期通常起病隐匿,不容易被发现并诊断。患者在感染百日咳杆菌初期,通常有打喷嚏、流泪或鼻塞、轻微咳嗽、咽痛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而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咳嗽症状会逐渐加重而非逐渐减轻。这个阶段多无发热表现或初期一过性的发热。卡他期的排菌量达到高峰,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持续时间约为1~2周。<卡他是英文Catarrh的音译,Catarrh的意思是黏膜炎,即粘液在气道或体腔中的积聚。>痉咳期卡他期过后转为痉咳期,咳嗽加重且更加频繁,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通常夜晚相较于白天咳嗽要更加严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从而影响睡眠。痉咳期通常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此外,痉咳期也是判断百日咳的典型时期。(如下音频)很多孩子会出现在一次呼气中连续≥5次以上的成串的快速剧烈咳嗽,无法控制也无法停下,因不间断的咳嗽导致供氧不足所以接着又伴随一次深长的吸气。由于大量空气急促地通过狭窄的声门,所以深吸气时会发出一种类似“鸡鸣”样的吸气性哮(吼)声。在阵咳期间或之后,可能会吐出大量黏稠分泌物或经鼻孔排出大量泡沫,或伴有呕吐也是其特点。但对较小的婴儿来说,咳嗽症状可能没有那么典型。更多的是咳不出声、脸红、喘憋、凸眼、窒息发作(有或无发绀)这些症状,可能较喘息更为常见。对于小婴儿,百日咳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导致呼吸暂停甚至死亡,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医处理。恢复期一般在4周内病程将进入恢复期,症状开始缓解,咳嗽频率开始减少。本病的病程可持续3周至3个月或者更长,平均病程在7周左右。在恢复期内也可能由于感染其他的病原体从而刺激敏感的呼吸道,又重新出现痉挛性咳嗽。 以上这三个期,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这个进行,比如小婴儿可能会直接进入痉咳期,需要结合病人具体来看。03百日咳的典型症状 百日咳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痉挛性咳嗽以及鸡鸣样的吸气性哮声。可以理解为一个长串的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后紧接着出现深吸气的哮声。(如下音频)基本上,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这种“鸡鸣样”吸气性哮声。咳嗽性呕吐也比较常见,也是在小婴儿中更常见,和咳嗽与呕吐感受器位置在咽喉处相近,以及小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本来就容易吐有关。04百日咳的传播途径感染者、带菌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感染者或潜伏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原菌,易感人群在吸入带菌的飞沫后被感染。该疾病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6 周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 ”的2~3周内传染性最强。 05如何确诊与隔离?可根据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核酸检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诊断。 感染百日咳的儿童传染性强,发生传播的风险高,一旦确诊,建议应在完成5日有效抗菌治疗后,或在痉咳期后21天,才可返回学校。06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性(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具体用药还需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鉴别诊断。在进入痉咳期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清除百日咳杆菌,但无法迅速缓解咳嗽的症状,因此在疗程结束后仍然会有较长时间的咳嗽。在此期间尽量避免感染其他的感冒,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后期的恢复。支持治疗:对于该疾病较长的咳嗽周期,我们需要对症处理,来缓解患者的不适。在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镇咳类药物;痰液粘稠、喘咳较为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从而减少喉咙的不适感;由于气道分泌物较多,睡觉时尽量选择侧卧位,并抬高头部,尽量保持气道的通畅;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不剧烈运动、避免大哭大笑等激烈的情绪从而诱发患儿痉咳;饮食均衡、鼓励进食营养丰富利于消化的食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钙剂。百日咳的病程较长、恢复较慢,一般经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可以治愈且预后较为良好,家长们无需太过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急性期治疗:患儿痉咳严重时应住院治疗。发生窒息需及时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痉咳严重者可鼻饲。缺氧患者可进行氧疗。如发生脑水肿,需及时进行脱水治疗,防止脑疝。如有并发症,如肺实变等,必要情况下需要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 07如何防治? ·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按时接种疫苗(百白破、五联),保护易感人群。·对没有免疫力而又有百日咳接触史的幼儿,可遵医嘱进行药物预防。
那么有的孩子会发生发热抽筋,这个是六个月到三岁中最常见的,一般来说呢,除了退烧药之外,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预防发热惊厥,但是如果发生了,我们需要知道该做如下的处理您已读到这里了,应该也对宝宝的健康有了信心了吧。。一起加油,共同陪伴他们成长,建立属于他们自己更好的免疫力吧。。
最近关于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咨询明显多了起来,这也提示又到了它们流行的季节。那么当孩子患上手足口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期给大家做个简单的科普。01什么是手足口?手足口病是一种可导致发热和手、足和口部皮疹的 肠道病毒感染,最常见于幼儿。•手足口病由各种肠道病毒引起,通常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材料或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疼痛性口腔溃疡和皮疹。•诊断基于对口腔溃疡和皮疹的检查。•良好的手部卫生可以帮助预防感染。•治疗措施包括缓解疼痛和发热。该疾病可能由许多不同的肠道病毒引起,例如柯萨奇病毒,在幼儿中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更常见,但也可发生于冬季。02传播途径有哪些?•感染者(例如拥抱)•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会通过空气传播•粪便,如更换感染者的尿布后在洗手之前触摸眼睛、鼻子或口腔•污染物体和表面,如触摸门把手后在洗手之前触摸眼睛、口腔或鼻子患者在疾病的第一周最具传染性。03会有哪些症状?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是发热。这种疾病影响皮肤和粘膜,导致口腔内出现疼痛的溃疡。皮疹通常出现在手足部,偶尔在手臂、大腿、臀部或生殖器上,不常见于躯干和脸部。孩子会感觉咽喉痛或口腔疼痛且可能会拒食。04该如何应对?导致手足口病的是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所以和普通感冒一样,手足口病主要还是对症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疾病所产生的一些让人不舒服的症状,并非治疗疾病本身。孩子发烧超过39度或出现明显的精神不佳就可以服用退烧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服用后需多喝水,身体有足够水分的前提下退烧药才能起到蒸发身体内的水分从而带走热度的作用,喝冰水或吃冰棍也可以短时间缓解一下喉咙的疼痛。可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并用盐水冲洗漱口。患者应以清淡的软饮食为主,避免酸性或咸味等可能刺激伤口的食物。人类目前对很多病毒都是束手无策的,其实手足口和感冒一样,绝大部分会自己好,但需要警惕一些导致脑干脑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这部分病例虽然很少见,一旦出现会很凶险。如果孩子体温持续39度以上且出现精神萎靡或者烦躁,嗜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立不稳,呼吸急促这些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呼吸异常通常指:如安静状态下1岁~5岁>40 次 / 分钟、2月~12月龄 >50 次 / 分钟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有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有呼吸困难,那么就需要及时就诊。)05如何预防?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 EV71 疫苗,6 个月至 5 岁的孩子,都可以选择接种,并且建议尽早接种。虽然挡不住所有的手足口病毒,但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 以上。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宝宝 12月龄前完成接种。除了接种疫苗以外:1. 孩子和大人都要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2. 注意饮食及用品、环境卫生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孩子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高发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手足口」之所以这么容易被传染,是因为它的潜伏期是2~10 天,很多孩子感染了,处在潜伏期,没有直接症状,不能及时被发现,更不会及时被隔离,因此很容易发生接触感染。建议大家在当地流行的高峰期,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的拥挤处,特别是不能保证卫生清洁的海洋球池、滑滑梯和摇摇车,尽量少玩。总体来说记住这五点:打疫苗、勤洗手、吃熟食、少扎堆、晒太阳
发烧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小朋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都会引起发热。但是在发热的表象之下,有很多其他的引起发热的疾病。这类疾病不光家长容易忽视,甚至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医生也会忽视。这里面有个最常见的就叫川崎病。 随着现在大家越来越多的从网上获取知识,这个病已经被更多的家长和医生所认识。川崎病也是一类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以全身的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下面我们看看它的表现:第一个就是要发热五天 以上。第二个就是全身出皮疹,这种皮疹有很多种形态,没有特异性,第三个通常在发病后3到5天出现双手足的硬种和红斑, 第四个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他会伴有双球结膜的充血,经常会被我们认为是结膜炎。第五个呢,就是嘴巴口腔,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嘴唇特别的红,舌头伸出来也会有颗颗粒粒的杨梅舌状。第六个就是能在脖子旁边摸到颈部淋巴结肿大 下面再看一下检查:血常规,通常表现为c反应蛋白增高,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对于一些鉴别困难的孩子,我们也会做心脏B超的冠状动脉看是否存在扩张?如果存在冠状动态扩张,那诊断就非常容易。 一般来说,有典型症状的,对医生来说,诊断都非常容易,但是一些不完全典型症状的会存在诊断上的问题,所以对一些如果持续高热超过五天的孩子要注意。体内的血管炎性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孩子热退。手指出现了脱皮也要当心川崎病的可能。这时候还需要进一步随访。我们目的不是退烧,而是帮助孩子在生病之后的一段时间,避免血管炎性改变对孩子最后造成的持续损害。
手足口病有很多的类型在前几年主要是以引起脑炎的ev71型多见,多数表现为持续高烧,而且手脚的皮疹比较细小。但是近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脑炎型已经急剧下降了。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咱们手足口的流行菌株又发生了变化,很多容易和水痘,还有其他的皮疹混淆。这几天就看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手足口病,大家可以参考。 检查结果发现,目前咱们的优势菌株已经逐渐转移为CA6,CA10 为主。部分孩子在手足口病的恢复期还会有掉甲的现象。这点水泡比较大的疹子,大家不要去把它弄破,破了之后可以局部涂抹碘伏消毒,如果不破的话,自行会吸收,大概周期在7到10天左右。
宝宝是湿疹最主要的人群。因此,在很多长湿疹的孩子中,我们会选择各种的抗过敏的药膏,包括激素类的。 常用的外用激素药膏效能由弱到强排序是:含地塞米松的药膏
紫牛新闻2024-11-1318:53吕彦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关注秋冬季节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高发期,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易“中招”,且可能引发重症危险。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田野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天凉以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越来越高,入冬后还可能有攀升趋势。据了解,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具有传播广、感染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田野主任介绍,临床中,2岁以下的小宝宝最容易“中招”,“我们医院10月份检出率是1.53%,也就是说100个患儿里会有1~2例感染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攻击呼吸系统。感染后,孩子常常出现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且值得提醒的是,合胞病毒感染也是喘憋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来源。专家指出,当儿童在病毒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就医。田野主任特别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是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的呼吸窘迫临床综合征,通常在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1~3日后发病,一般表现为发热(通常不高于38.3摄氏度)、咳嗽和呼吸困难。虽然在成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要轻得多,常仅有上呼吸道症状。然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来说,家长可以听到患儿呼吸时有明显的高调喘鸣音,预示患儿已经出现气道痉挛,需要针对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还可能会有脱水和肺炎的表现,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合胞病毒侵袭后,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的预防扮演着重要角色。记者在网络上注意到,近期一种合胞病毒“预防针”在家长群中走红。这是一种什么针?和疫苗一样吗?田野主任介绍,目前国内最新的合胞病毒“预防针”其实是一种长效单克隆抗体,于去年底获批上市,通过注射单抗可以为宝宝加强免疫屏障。据悉,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已开展合胞病毒单抗注射,南京市儿童医院也日常储备。“单抗和疫苗不同。”田野主任告诉记者,疫苗是把病毒的类似成分注入人体内,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去识别后产生抗体,为接种者在下次接触同样的、真正的病毒时起到保护作用。而单抗则是直接将现成的抗体注入体内,不再需要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目前1岁以内的婴幼儿都可以进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接种,并没有特定的禁忌人群。”田野主任解释道。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平日里的“上心”同样不可忽视。专家提醒,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应增加环境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同时养成良好的咳嗽卫生习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吕彦霖
这期和大家聊聊近期在小朋友中很热门,家长们呼声也很高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01呼吸道合胞病毒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引发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是肺炎病毒属的成员,因为其和呼吸道感染有关,并能把感染的细胞融合起来,所以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它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暴发,通常在冬季,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6400万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02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亦可通过密切接触病毒污染的手以及物品传播。潜伏期为1-10天,排毒期大约在1周左右,对于小宝宝们而言,排毒期可能长达1个月。03为什么每年都会爆发·呼吸道合胞病毒有A,B两个亚型,每个亚型里面根据基因型又分为不同的病毒株。每年两个亚型大多同时流行,并且每年的优势病毒株还不停轮换,导致防不胜防。·近两年已研发出针对合胞病毒的疫苗,不过暂未上市,还不能形成大面积的免疫防范。·小朋友们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并且感染一次后还可能会再次重复感染。04感染合胞病毒后有哪些症状1.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伴或不伴有发热。2.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痛、咽痒、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3.中重症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剧烈咳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口唇青紫、鼻扇(鼻翼煽动)及三凹征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迅速加重。4.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引起其他系统病变,如心肌损伤、心肌炎、RSV脑病、RSV脑炎等。05如何确诊?想要明确诊断,可以检验下小朋友的鼻咽分泌物,如果在里面找到病毒抗原,那再结合临床表现就能确诊了。另外,除了能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外,还能同时使用一个标本检测流感病毒(A+B)、腺病毒、肺炎支原体、人鼻病毒这5个常见呼吸道感染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道病原学六项的抗原检查。这样既能做好鉴别诊断,也能减少宝宝取样的次数,更容易让宝宝接受。06常规治疗方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的孩子通常可以在约1-2周内自行痊愈,因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所以轻症主要还是依赖支持性疗法,如高温服用退热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等。如出现剧烈咳嗽并伴有哮鸣音、呼吸急促、口唇发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重症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三凹征是指在呼吸时,由于气道阻塞导致肺内负压增大,使得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这种现象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常见于喉部、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如气道异物、喉部肿瘤等。三凹征是一种身体异常情况,患者能感觉到,家属能看见。但并非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重症RSV感染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需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受呼吸支持。重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12周胎龄)、早产儿慢性肺病、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和神经肌肉疾病等。07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及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因此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暴露是关键。·首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室内多通风、病毒流行季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另外,在感染病毒期间家长们可以利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这个湿度可以使病毒沉降到地面,减少孩子的吸入。·家庭成员最好不要抽烟,有些研究发现,父母吸烟或家庭中有吸烟者的儿童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住院率是不抽烟的2.53倍。
近期各种流行病肆虐,其中总是夹杂着一个似乎陌生又熟悉的病毒“腺病毒”。很多家长对腺病毒并不是很了解,只是断断续续总是听闻它的“传说”,表示“怪吓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这期就跟大家浅浅聊一下关于腺病毒的一二三。什么是腺病毒「腺病毒」全名「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元凶之一。儿童腺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属于急性传染病,由儿童感染腺病毒所致。腺病毒可以侵犯人体的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和淋巴结等多个部位,还常合并细菌感染,因此腺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肺炎、肠炎、脑炎、膀胱炎等多种疾病。通过什么传播腺病毒可以在污水、尘埃、物体表面稳定地存活,通过飞沫传播、粪口传播和接触传播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飞沫传播腺病毒爆发通常会集中在高度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例如医院、幼儿园、公共浴室、泳池等集体单位或密闭场所,都会有让孩子感染腺病毒的风险。当孩子吸入了由患者呼吸道或口腔排出的带有腺病毒的飞沫,就可能会发生腺病毒感染。· 粪口传播腺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就容易进入人体消化道引起感染。如孩子在公共泳池游泳,泳池的水受到了污染,就可能感染腺病毒;又或者进食了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能感染腺病毒。·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如和腺病毒感染患者握手)和间接接触(使用腺病毒感染患者用过的物品等)也都可能造成宝宝感染腺病毒。会产生哪些症状孩子的发烧、咳嗽、流鼻涕,都有可能是腺病毒导致的。此外,它还可以造成胃肠炎、泌尿系感染,以及结膜炎等多种疾病,6 个月到 2 岁的孩子尤其容易感染,感染又分为轻症感染和重症感染。通常情况下,轻症感染不需要特别判断是不是腺病毒引发的,因为这不会影响后续的治疗方案;但在重症感染时,有必要查明病原体。轻症感染有哪些表现?·发热、流鼻涕、咳嗽、咽炎等,一般持续 7~10 天;·水样便腹泻,还可能同时出现呕吐,一般会持续 7~12 天;·咽结膜热:发热、咽痛,同时可能伴有结膜炎症状(红眼)。但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正常,腺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病情较轻可自愈,也很少留有后遗症。家长只需要给孩子适当喝水、多休息,对症处理就可以。重症感染有哪些表现?3~18 月龄的小婴儿、新生儿以至早产儿,或是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感染腺病毒,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腺病毒重症感染的典型表现是腺病毒肺炎,需要通过医学检查以及医生的判断来确诊,当宝宝出现这些表现时,需要尽快送医就诊:1. 面色苍白、呼吸浅快1~5 岁儿童的呼吸,每分钟超过 40 次,甚至每分钟 60 次以上;2. 反复发热或高热不退体温往往超过 39℃,持续时间超过 5 天;3. 咳嗽频繁而剧烈常为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4. 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黏人腺病毒肺炎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感染腺病毒肺炎的幼儿,还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肺后遗症。所以一旦发现上述疑似表现,就要尽快就医检查、治疗。常规治疗方案对于成人而言,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病情可以自我缓解、自我消散。但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年龄较小,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缺乏一定的抗体,因此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对于腺病毒的治疗是这样概括的: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腺病毒感染,因此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主要治疗策略为支持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更甚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就是说,感染腺病毒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然遵循病毒感染的常规治疗原则,也就是之前一直说的:根据症状解决问题。例如有发热症状,医生可能会为孩子使用退烧药;有腹泻表现,医生会使用止泻药。此外,医生还可能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应用一些光谱抗病毒或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感染后的日常护理·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在孩子完全康复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隔离措施,避免孩子接触健康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等免疫力低下者,以免造成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在感染期间,家长也不要带孩子去人流量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公共浴室、幼儿园等,以防引起病毒扩散。·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一定要引导孩子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液等认真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口鼻等部位。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防护,不与孩子共用餐具、生活物品、食品等。在照料孩子前后,要充分进行手部清洁,以免造成病毒的传播。·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家长要定期打开家中的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由于腺病毒对脂溶性消毒剂不敏感,所以常见的脂溶性消毒产品如 75% 乙醇、乙醚、过氧乙酸等对清除腺病毒无效。家长可以用漂白剂(84)和水的混合液来清洗家中水槽、桌台面和其他物品表面,有助于防止腺病毒残留。· 注意食品卫生家长要重视食品卫生,尤其是瓜果蔬菜尽量煮熟再吃。生吃的水果一定要洗净,以免感染腺病毒引起腹泻。如何预防腺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全年均可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做好以下几点减少感染风险:·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 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泳池特别是 2 岁以下免疫力尚未建立完全的儿童,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在夏季,腺病毒会通过污染水源暴发。· 做好隔离防护如果怀疑家庭中有人感染腺病毒,一定要和宝宝做好隔离工作。